管理員
統計數據
原文網址 Dice Cheng 2015-10-18 22:11:32
各位,第一次測試列印,但z0 的時候,噴頭好像完全沒有在平台上,是組裝問題嗎?求教
Simon Li 2015-10-18 22:15:44
噴頭螺絲要再調整。
廖新弘 2015-10-18 22:17:23
https://atom3dp.squarespace.com/
姜智勻 2015-10-19 00:06:07
噴頭螺絲鎖到關鍵的一聲是非常重要的!!然後就乖乖的去做G29!!
原文網址 Sean Lo 2015-10-18 22:06:44
請教大家. 我遇到了二個問題. 第一個是我的噴頭平台組好了. 但是噴頭的二個3.5風扇沒有辦法跟我的z軸線組接. 原因是. atom付的紅黑的延長線兩邊的頭是一樣的. 接噴頭的時候okay, 因為頭剛好一公一母. 可以接. 但接在z軸線組時2個頭都一樣的. 接不起來. 以下二張照片做說明. 第二個問題是我的z軸組軸在底頭的二條紅和二條黑不見了. 我看了線組中間段, 二條紅和黑都還在. 但在底部不見了. 沒辦法和電路版接. 是不是縮進去了. 我可以切開綁線組的膠帶, 拉出來嗎.
Hsuan-Yih Shawn Chu 2015-10-18 22:17:37
麻煩您寄個信到 support@atom3dp.com ,我們幫您處理,謝謝
Sean Lo 2015-10-19 11:25:33
發信到support 了..
原文網址 張不凡 2015-10-17 15:08:45
請教各位, 這是廠商提供的 stl 檔,
我在切片前, 看到的 3d 圖都還好 ( 印出來有紅圈的地方 )
但是列印後, 調 Loop 測試也沒效,
這是所謂噴頭寬度最小範圍無法完成的情形嗎?
除了改原檔外無解嗎? 第一次遇到, 感謝指教
Charlie Ting 2015-10-17 15:25:44
那個是剛好壁厚在尷尬值造成的間隙. 可以微調 extruder width, oversample resolution (PRO only). 再不然就是換 Simply3D 然後分塊切圖,到上面這改把 loop 減少,然後改用 infill 填滿.
張不凡 2015-10-17 15:31:04
好, 我是 PRO 我試試, 感謝大師兄
Cadmus Zeng 2015-10-18 13:06:41
壁厚包殼後間距不足計算infill,下次就知道尺寸該怎麼設定了
Charlie Ting 2015-10-18 14:06:46
把 PRO 裡的 crowning threshold 改一下看看, 有時會被省略的地方會跑出來.
張不凡 2015-10-18 14:11:40
好,等下試!
原文網址 張不凡 2015-10-16 21:36:21
首先, 欣賞一下這幾天的奮戰元兇 =.=
---
接著跟後面有可能遇到一樣狀況的人分享一下心得,
翻了先前的一些討論串告訴我們,
官方喉管內的鐵氟龍為 2x3(3.1)mm , 另一頭為 2x2.8mm 長度為 37mm
你可以把備料的鐵氟龍管先剪約 50mm ~ 55mm
你有把握可以剪更短 :@ 然後中間塞根同長的 PLA or ABS
接著兩頭用鉗子之類的拉拉拉...
看到中間有變長應該就可以了, 然後再把前後壓壞的部分修掉,
剩下的修到 37mm 這樣就可以輕而易舉的塞到噴頭底端了喔~
冤枉路我已經替你走過了
廖新弘 2015-10-16 21:58:37
上述方式正解,有時候3d列印沒有捷徑,遇到問題能夠自己解決,這樣才能自我成長
陳明谷 2015-10-16 22:04:57
然後記得塞到最底部
張不凡 2015-10-16 22:06:05
:) 已修改貼文, 感謝
Charlie Ting 2015-10-16 23:40:33
拉細是為了怕塞不到底?沒遇過的問題我都先跳過 XD
陳明谷 2015-10-17 08:16:14
我沒有拉!直接塞 感覺有沒有細不重要 沒塞到底造成噴頭處有空隙 會是下次堵料原因
李穆 2015-10-18 03:34:51
邊加熱邊塞也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因為底部的殘料用內六角也擠不乾淨,直接利用加熱讓鐵弗龍管局部軟化,會比較好塞,除此之外也可以順便擠掉卡在壁面及底部的料
李英任 2015-10-28 00:59:40
林雋哲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5-10-28 01:04:42
嗯,昨天剛拆出一支跟照片裡一樣的鐵氟龍管,前端變黑、出料不太順。
張不凡 2015-10-28 01:05:13
很好, 我可以當範本了 :D
陳孝麒 2015-10-30 00:46:02
感謝教學!! 正在傷腦筋怎麼把鐵氟龍管塞進喉管中!!
廖新弘 2015-10-30 18:34:19
用一隻最小的六角板手穿過去輔助
原文網址 林文和 2015-10-16 17:11:14
請問出料頭工作完,冷卻的時候,是否需後方的風扇來協助冷卻,還是可以自然冷卻就好,若自然冷卻不會影響出料頭壽命,想在滑軌上方放一個開關,讓噴頭回到Home的時候,連桿滑塊去觸動關閉風扇,不然感覺好吵。
廖新弘 2015-10-16 17:14:34
因為噴頭的風扇是跟電源一起連動,如果要機器自己關掉的話,需要更改馬林跟線路
林文和 2015-10-16 17:16:42
若我將風扇電線切斷,然後焊接翹翹板開關讓他未壓住時是常開,這樣是有問題的嗎?
廖新弘 2015-10-16 17:20:43
那你自己獨立拉電源跟開關,不能混用,我記得各軸的微動開關是5V,而風扇是12V
林文和 2015-10-16 17:22:38
開關而外加,不共用。
廖新弘 2015-10-16 17:24:55
請自行斟酌
林文和 2015-10-16 17:29:39
所以基本上可以不用風扇來冷卻嘍,感謝解答。
Clarence Lee 2015-10-16 17:32:44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atom3dp/permalink/1642370642667891/?comment_tracking=%7B%22tn%22%3A%22O%22%7D
林文和 2015-10-16 17:34:13
看來要好好再研究看看了
廖新弘 2015-10-16 17:42:43
借用MARK圖片解釋一下,PLA在噴頭的散熱區沒控制在一定溫度下,風扇突然沒有運轉有可能因為噴頭整個變成熱區,導致PLA已經膨脹了,後續在使用時,風扇有動作,噴頭後段是冷的,熱源無法傳達到後端,就產生卡料情形
廖新弘 2015-10-16 17:49:32
http://img.photobucket.com/....../ghaleon88/Backflow.gif
Vincent LM Yeh 2015-10-16 18:49:43
其實換個安靜點的風扇也是一個辦法。我換了之後幾乎聽不到聲音了。
原文網址 張不凡 2015-10-15 14:12:54
搞了幾天的故障排除, 快速接頭換了, 鐵氟龍管換了, 進料馬達檢查了, 電壓也檢查了, 步進馬達 DRV8825 換新 暫時可以印了, 不過三不五時卡在噴頭, PLA 前段會膨脹然後行成不好出料, 無法退料的狀況, 幾乎都要拆鐵氟龍管, 還請清醒的各位大師們, 指點一下迷津... 單純使用噴頭嘗試進退料都沒什麼問題, 順暢度也還好, 但一接上管管就開始鬧脾氣了... 進料時就會聽到進料馬達到噴頭段的卡卡聲, 然後原本一加溫就會出現一個尖銳音在機板上, 持續不間斷, 發現跟板上閃爍橘燈頻率相同的尖銳聲, 所以就換了 DRV8825, 選擇步進只是懷疑, 然後就暫時沒聽到了 =.=
補充* 都是發生在剛進料後, 就可以觀察到無法退料, 或是一下去就發現沒有出料, 所以沒補參數喔! 感謝各位 Orz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5-10-15 14:26:20
覺得很煩了的話,就搬來找我啊。 ;)
張不凡 2015-10-15 14:26:41
好好好, 等下就到
李英任 2015-10-15 14:33:25
會不會是鐵氟龍管的品質不佳導致兩百度就開始形變?
Adam Chen 2015-10-15 14:42:03
列印溫度穩定嗎? 有沒有可能是列印溫度下降造成料融的不夠 所以出料不順?
廖新弘 2015-10-15 14:45:11
基本上以我的經驗應該不是那個問題,有可能鐵氟管塞回去,在喉管?面變型了,導致線材加熱變軟狀態下一回抽卡在變型的地方,後續就變成出料不太順
張不凡 2015-10-15 17:52:09
準備了, 確定是噴頭內都會卡 PLA 裡頭一定有古怪, 現在又斷在快速接頭後了, 來吧, 讓我挑戰拆噴頭吧~
李穆 2015-10-15 18:25:06
拆噴頭前準備一個金屬萬力用來夾噴頭,兩隻尖嘴鉗就能輕鬆換內管,加熱到200度以上再塞入內管,可將壁面殘餘的料擠出
陳明谷 2015-10-15 20:55:04
我的經驗是…沒有插到底
原文網址 Eric Lee 2015-10-13 16:29:03
機器在每層移動時發出不尋常的噪音,用慢動作拍攝下來看看發生甚麼事,發現噴頭移動有異常,請問這是甚麼原因?
陳明谷 2015-10-13 16:35:46
你的z lift設定多少?
Eric Lee 2015-10-13 16:37:28
1mm
張不凡 2015-10-13 16:41:25
我的其實把風扇關了,都會有一個尖銳的聲音,我去螢幕把馬達關了就沒有了,會是馬達異音嗎?
Eric Lee 2015-10-13 16:47:03
應該不是, 主要是z lift後移動不順導致, 移動中途好像卡一卡似的
Odinson Thor 2015-10-13 17:10:46
運算量太大?
張不凡 2015-10-13 17:11:11
勸敗的意思??
Charlie Ting 2015-10-13 18:17:13
建議印個比較寬的東西看看,一瞬間很難看出什麼原因。
李派克 2015-10-14 16:47:43
delta動z軸升降..還是三軸同動...這症狀.有像被動輪gg了
Eric Lee 2015-10-14 21:52:03
"delta動z軸升降" delta是指 rim speed (Deltas) 這個? 我不了解rim speed是甚麼, 請問要如何設定?
Eric Lee 2015-10-17 18:24:54
把移動速度減半好像沒事了 謝謝各位
原文網址 張不凡 2015-10-12 14:06:13
... 終於 ... 換我卡在噴頭裡了...
請問各位先進, 台中 or 豐原一帶...
是否有購買 0.3mm 手持鑽頭推薦的店家呢? T^T
謝謝各位 Orz...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5-10-12 14:17:36
不會難清理啊,拆開來、加熱到180~200度,用小棒子、頭黏上紙膠帶之類的,進去把內部好好擦一擦、什麼東西都給它黏出來就好了。 鈦合金的頭,沒那容易黏死的。
廖新弘 2015-10-12 14:31:59
0.3mm真的找不到的話可以去大一點模型店有賣,因為改造模型會用到
Charlie Ting 2015-10-12 14:55:22
我也覺得不用拆噴頭耶, 因為只要把快拆拆掉, 把線料留一段長度, 然後剪掉. 這時再加熱噴頭, 用尖嘴鉗就很好把線料前後推一下,然後拔出了. 之後組回去, 正常進料「洗」噴嘴就好了.
陳明谷 2015-10-12 15:14:58
就是 一直戳一直戳一直戳
張不凡 2015-10-12 15:19:25
傷心,因為已經斷在噴頭裡了,屁眼推不動,只好除此下策,感謝大家 TvT
Clarence Lee 2015-10-12 15:20:45
用M2 , M1.5 六角板手有機會頂得下去...
陳明谷 2015-10-12 15:20:49
斷在裡面 加熱後還是可以一直戳
張不凡 2015-10-12 15:22:52
應該是便秘了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5-10-12 15:24:24
你把機器抱過來啦,我教你。
廖新弘 2015-10-12 15:24:49
線斷?面的話,預熱後,用最細的六角板手塞進去擠,應該可以擠出來,預熱溫度建議240
李穆 2015-10-12 15:27:44
喉管冷卻風扇先停轉,會更好弄
張不凡 2015-10-12 19:42:08
今天的兇手,碎屍萬段處理。
曾俊維 2015-10-12 21:11:09
太晚看到了,我上次在今華電子有買到說。
張不凡 2015-10-16 14:00:20
現在需要找豐原賣鐵氟龍管的店家了 2x3mm 需要一段, 我先去問五金行, 有台中朋友知道跟我說一下哪裡有在賣~ 網路上買比較慢, 我急用...
原文網址 Tz-Shiang Su 2015-10-11 21:31:33
今日使用紙箱紙板雷雕,終於有完整字樣出現
3DP 列印了 300mm 測試檔 有些問題請教
1. 列印前做 G29,會因為噴頭已經加熱,造成每個測試點間會牽絲 是否列印前需要對噴頭做某些操作。(圖中 紅圈)
(因為第一次列印,所以有先預熱,然後進材,之後接續列印)
2. 300mm 列印完畢後,其壁身非平整面,而是沿著垂直軸出現波浪狀 不是線與線之間,是整個面 是因為厚度較薄的關係,還是有什麼需要注意? (今天天氣較冷?)
3. 因沒有天天使用,是否需要退料,待須用時,再重新進料? 或者列印完畢後,關閉電源之前,有那些步驟需要執行
初步量測發現,邊長不等,
廖新弘 2015-10-11 21:33:33
做G29動作最好噴頭上不要有殘餘的線材
廖新弘 2015-10-11 21:35:54
http://www.atom3dp.com/zh/support-ch/
辜元志 2015-10-11 21:36:14
第二點聽說是壁面較薄所造成
Tz-Shiang Su 2015-10-11 21:43:38
_ 支援全都看過了,嗑完才開印的。 問題在於,做擠出清除噴嘴後, 再到我選擇SD卡列印,到G29, 又有 PLA 自行流出 這邊是否再做擠料動作後,還需要退一點? -- 感謝,那第二點就可以先忽略囉
Charlie Ting 2015-10-11 21:49:27
1. 習慣就好,無傷大雅。 2. 散熱因素,可以試著關風扇看看。 3. 退不退料,考量點在線材受潮。基本上我不會退料。 4. 可以的話,改 ATX 電源,印完冷卻後自動斷電,省事又省電。 5. 印50*50的盒子,再修正參數。
廖新弘 2015-10-11 21:52:14
G29只要開機做一次autolevel就可以取代了,寶典手冊第18、19頁有寫
Tz-Shiang Su 2015-10-11 22:00:42
_ 感謝 4, 5。 XD 下一步即是 50x50 測試,不過還得等卡尺回來 -- 第2點,我好像沒開測風扇說? 用官方 gcode 跑,印象中沒看到風扇轉 有空測試看看開風扇會如何,累積一點差異經驗
Tz-Shiang Su 2015-10-11 22:02:23
因為官方 gcode 預設有 g29, 之後會注意這項
廖新弘 2015-10-11 22:07:13
官方的G-code是為了讓人測試才會加一開始就執行G29,自己切片的話可加可不加
廖新弘 2015-10-11 22:08:18
開機執行一次autolevel就好,
柯柏銓 2015-10-12 07:40:06
可以做切割嗎
Tz-Shiang Su 2015-10-12 20:34:26
雷雕? 我想可以吧,不過材質跟厚度應該有限,還沒玩到那邊
原文網址 Tvca Web 2015-10-10 09:00:36
本次活動,邀請到多家取得國際資金的台灣團隊來進行經驗分享,如:愛評網、沛星科技、行動貝果、獎金獵人及Flux。 FLUX FLUX 3D印表機是放在桌上的「超級工廠」,一台機器就具備3D列印、3D掃描、雷射雕刻等多種功能,使用者放上任何模型,不用經過繪圖就能列印,更可針對需求任意擴充模組及噴頭。 他們在美國最大募資網站「Kickstarter」集資,原設定募集10萬美元(約310萬元台幣),沒想到全球湧入2700人捐款,募得164多萬美元(約5200萬元台幣),打破該平台最高募資紀錄。想知道他們的3DP有多酷炫,歡迎到現場親自體驗! 報名這裏請: http://venturap.kktix.cc/events/venturap 邀請碼: tvca0000 活動網頁: http://www.taipei-apoip.com/#program
全不選 發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