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ker+t=market
  • 3D列印服務
  • COSPLAY 3D 建模
  • 1
  • 2
  • 3

ATOM 3D Printer Group 造訪社團 » 原廠

原文網址 何玉釧
2017-04-27 10:31:13

請教一下……
為了組Proton,
買了一組原廠噴頭---
請問照片中圈選的零件是裝在那的???

黃俊傑
2017-04-27 10:39:16

那給EX裝的... 改雙擠出了阿! XD

何玉釧
2017-04-27 10:41:01

了解~~ 單噴用不到就是!! 謝謝~~

Estima Lin
2017-04-27 12:38:58

單買噴頭為什麼有附那個零件?

Josh Lin
2017-04-27 13:10:16

這 連接環(ATOM 2.5EX 的 名稱)是 Proton 用來 固定 噴頭 用的 零件,如圖:


原文網址 Estima Lin
2017-04-20 00:15:25

很久沒有更新雙噴頭的進度了...
這次有幾個重點:

1.同高等距雙噴頭目前來說可以說是失敗收場,也難怪原廠不出雙擠雙噴頭而是出雙擠單噴頭?商業化的產品就是要低維修率、低故障率、簡單省麻煩~
1.1同高等距雙噴頭的缺點:
a.噴頭高度的調整不易?因為每支噴頭的零件都有公差,然後要組裝2支噴頭都是一樣長會有一些難度!雖然可以做調整結構!但是...
b.雙噴頭等距的精度?這個其實是最麻煩的,因為每一次的組裝都會有一定的距離誤差,這個會導致一個現象,就是切片依這個雙噴頭的距離做好了補償,下一次若維修噴頭可能又要再校正一次,切片也必須再另外切一次...
c.噴頭等高列印時流口水交互污染顏色的問題!而且也增加撞倒列印件的風險...
d.雙噴頭使用同一片散熱片與散熱風扇溫度難以控制?如果每一次都是使用雙噴頭作業,那這情況還算不嚴重!若是單獨使用1號噴頭,那麼2號噴頭就算不加熱也會被共用的散熱片導熱到溫度50~60度....
e.其實還有很多問題,因此放棄此型式的雙噴頭設計...

2.高低可切換等距雙噴頭:
2.1其實這次重點放在這個可高低切換的結構上,一開始的設計是高低切換+等距+雙噴頭,其實這個問題又來了,與同高等距的設計一樣,調整?切片?維護....
2.2差異只比同高等距的好在流口水污染比較好控制而已!另外散熱片是獨立的,因此2個噴頭不會互相干擾...
2.3然後這個T0結構又失敗了...

所以今天要發表這個....

3.高低可切換同位置雙噴頭系統,只有自己獨爽,沒有打算釋出或設計套件...
3.1雙噴頭高低可切換而且是切換在同一個位置!
3.2同一個位置就沒有切片重切的問題,也可以吃別人切的g-code
3.3維修後只需簡單調整雙噴頭在同一個位置即可!
3.4完全不用換料柱~
3.5結構有點複雜,而且DELTA的效應器空間不大,擠入雙噴頭又要切換真是難搞...
3.6最後終於完成高低切換雙擠雙噴頭原型結構...

Joe Kuo
2017-04-20 00:21:06

好文! 學習了許多,謝謝您~~

James Lin
2017-04-20 00:34:31

建議有一分鐘正常速度的影片

Estima Lin
2017-04-20 00:37:33

要看列印時噴頭的切換嗎?改天再錄...

Shih-Yen Lo
2017-04-20 00:50:37

我媽問我為什麼跪著用電腦!

Stanley Chen
2017-04-20 00:53:35

這實在太高端了!
不考慮出套件嗎XD

Viktor Qiu
2017-04-20 01:02:46

我真的好想要

邢鳳言
2017-04-20 01:25:28

請問可以分享這個模型嗎?

Chen Zimook
2017-04-20 03:22:32

好棒的雙色列印~

Moko Jenson Huang
2017-04-20 06:34:46

太強大了!

Charlie Ting
2017-04-20 07:18:11

這篇是經典好文!

何玉釧
2017-04-20 07:27:09

好強大的技術…

王智立
2017-04-20 07:29:25

好強,請受小弟一拜。

李大淳
2017-04-20 08:01:15

這樣的話,是不是噴頭只需要考慮噴頭中心都能在底座中心即可?只是在平台校正的功能會有影響嗎?看Estima的分享讓我想到這些,只是程式部分我就沒摸過了

La Latte
2017-04-20 08:06:38

已崇拜...

Estima Lin
2017-04-20 08:19:58

還不是很完整設計~

Estima Lin
2017-04-20 08:32:22

中午私給你~

Estima Lin
2017-04-20 08:37:53

多謝大神誇獎~

Estima Lin
2017-04-20 08:41:20

噴頭在移動平台(效應器)中心,可列印範圍不會減小~
平台校正與原廠的AutoLevel一樣方式…

林漢禎
2017-04-20 09:03:05

跪拜~

Kwok Tony
2017-04-20 09:08:34

利害

李穆
2017-04-20 09:32:42

神人!

Kevin Lai
2017-04-20 09:55:08

+1

麥麥
2017-04-20 10:21:46

DELTA的弱點~~切換噴頭高低~~你可能是世界第一人

Estima Lin
2017-04-20 10:39:29

不!這個世界早有前人跑在前面~
我只是從後追趕而已…只是理論常與實際抵觸!
目前最大問題是因為結構用 PLA列印件,要剛性沒剛性!要彈性沒彈性!組裝公差與結構穏定性尚不滿意~

Estima Lin
2017-04-20 10:41:02

偶小咖而已!非神人…

麥麥
2017-04-20 10:51:24

Estima Lin 大家的機器,應該是龍門式的,才有切換噴頭高低的,PLA本來就沒有剛性,彈性是可以有的

林志誠
2017-04-20 11:05:05

+1

Ya Hsuan Wu
2017-04-20 11:46:34

+1

Kevin Lan
2017-04-20 11:50:47

其實Delta雙頭免換料柱一直有人在試啊?
https://www.facebook.com/....../855309564608204/......

麥麥
2017-04-20 12:15:02

Kevin Lan 我是講雙噴頭中的一個噴頭,上移的功能

Estima Lin
2017-04-20 12:30:20

是相同原理,差異在我的噴頭會切換在同一中心點位置!一般看到的雙噴頭是二個噴嘴不同位置!

Kevin Lan
2017-04-20 12:30:54

麥麥 它也是用動態移動噴頭的方式做切換的。沒仔細問,不過切換也應該是你講的方式。

麥麥
2017-04-20 12:39:50

Kevin Lan 是ㄡ~~

Kevin Lan
2017-04-20 12:51:15

不過不管是樓主或是Phineas3DP的設計者,我都覺得很佩服就是了。

Tk Leung
2017-04-20 20:38:28

比卡超(皮卡丘)難敵卡比獸 ?

Estima Lin
2017-04-21 00:16:35

錄影檔來了...

James Lin
2017-04-21 00:25:15

Cool ~ 帥呀

陳冠銘
2017-04-21 00:31:13

老外兩年前已經有人做出這樣的東西
可以參考一下
切換噴嘴時有用金屬片抵住噴嘴口防止漏料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5qJmg99lxw

Estima Lin
2017-04-21 00:48:44

對!老早有人做了~
差異點在我是切在同一個位置~
不同位置需切片補正,我PO文有談到!
當然同一點也早有人做了,但是沒看到套件,只能自己土炮~

Estima Lin
2017-04-21 00:53:17

還有其實不太會流口水~

陳冠銘
2017-04-21 00:55:55

同一位置也有人有一樣構想
不過我覺得你做的比較好X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_CZI90grN0

Moko Jenson Huang
2017-04-21 11:10:07

他應該是說正常速度的影片,不要快轉...XD

Estima Lin
2017-04-21 11:13:56

其中一個留言串有放~

疑!找不到原本問的人的留言了?是自刪嗎?

邢鳳言
2017-04-22 13:57:49

卡比獸軍團;要是有三噴頭來印支撐就更好了,試了一軍團才勉強收工,全部圓滾滾要印漂亮不簡單

Estima Lin
2017-04-22 14:05:22

我用S3D切片也會有耳朵熱堆積的現象~
所以我用CURA切片,但是小痘痘免不了~


原文網址 Moko Jenson Huang
2017-04-14 11:23:04

G29
直接用限位開關做觸發 (ATOM原廠的)
觸發壓力約100-150g (每個限位開關可能不同)
如果不拆限位開關的鐵片
觸發壓力可以低到30g
但是鐵片會彎曲,所以有好有壞
......................................................
做完G29拆掉,再調整z offset
或是M665先調整Z軸
再重複做G29
......................................................
http://www.thingiverse.com/thing:2248219
此檔的全高是14.95mm
裝上後要先確認觸發位置比噴頭還低
不夠低可以加墊片再鎖到效應器上
https://youtu.be/4ji5eV4xlRQ


原文網址 Nigel Liu
2017-04-12 19:00:21

我們一直用原廠雷射頭在木柄上客製logo,最近量有點大,只好想個辦法量產,先設計跟列印治具,就可以從一次一隻,到現在擺一次可以出產49隻效率差很多XD

姜智勻
2017-04-12 19:12:23

不知道是否可以分享一下定位的方式,還有像素大小對應雷射的方式呢?感謝。

周志和
2017-04-12 21:10:54

? 請問用那個畫圖軟體,可以設定出.png的PPI?

Stanley Chen
2017-04-12 21:52:35

覺得物盡其用!!

Brues Wu
2017-04-12 23:36:05

Gary Wang 讚的~~~


原文網址 Hao Chun Chuang
2017-04-11 23:19:29

一直以來都是用原廠料,也沒打算考慮過別間的料。但總是發現常有卡料問題,多半都認定是自己弄鬆了料卷造成的。直到今天又卡料好幾次,我就想說好吧,那就自己手動從新捲料好了,沒想到越捲發現越不妙,因為線料根本就從頭到尾都卡死.....。我真的是藍瘦香菇了。

蕭傑仁
2017-04-11 23:48:15

我懂 我也發生過好幾次

黃銘璋
2017-04-11 23:51:56

我也常常想救回來,但到最後還是斷尾處理了 > <

許博揚
2017-04-11 23:59:51

薛名傑 不是個案..

Nik Yu
2017-04-12 00:03:44

剪不斷,理還亂…… ?

蕭傑仁
2017-04-12 00:06:19

哎 不知道ATOM有沒有看到有一家賣線材的是這樣的品質
這才是進步啊~~

黃彥明
2017-04-12 00:06:45

ATOM也是跟外面進貨的吧,沒辦法

陳冠銘
2017-04-12 00:10:18

其實不只一家 印匠的線也是這樣整齊 不過我覺得明燿的線要整齊一點

姜信宏
2017-04-12 00:19:06

明燿的線不容易斷;另一家的好容易斷……(今天到朋友那,朋友跟我抱怨…)
我是沒用過那家的,所以順便試了一下,覺得很驚訝,連反白的機會都沒有 就斷了…………

Hao Chun Chuang
2017-04-12 00:41:53

張不凡 我決定用完這批料就要跳巢了啦!

邢鳳言
2017-04-12 00:50:38

你要把線打交叉的地方, 抬到線軸旁邊再拉直就可以了; 料會打叉有時是因為退料造成的,不過你打蠻多叉叉的: http://intaiwaness.blogspot.tw/2017/02/3d.html

Hao Chun Chuang
2017-04-12 00:57:22

前輩,那不是我打的叉阿...那叉叉打的超深的。

邢鳳言
2017-04-12 01:25:06

Yamin Chunang 怎麼打結真的不容易查出來,要故意打出你這個結也很厲害;我的方法只能對付一兩個叉吧...但是不用整捲拉出來就是了

Tsai Porridge
2017-04-12 03:11:00

可是人工排線.....我覺得有一點點奢侈~XDD

馮致榮
2017-04-12 03:29:32

姜信宏 巨匠的斷線我也碰過一次.跟他反映之後他就寄了一捲新的給我.新的就正常不容易斷線了

Tako Sun
2017-04-12 04:13:35

要和廠商反應要把線「捲緊」,這很多賣線的,說太白會得罪廠商。
線交叉打結其實很好處理,兩年前我被這事煩到快瘋了,線往反方向扭轉就行了,不用想得太複雜,但是弄開的線一定要拉直,不然手一鬆,又扭轉回去交叉打結了。

La Latte
2017-04-12 09:07:58

原廠線材捲得很差,跟2~300元的雜牌線材一個樣

Hao Chun Chuang
2017-04-12 09:12:34

大大好直白.....

Victor Yang
2017-04-12 09:45:39

其實,料會打結真的不能怪料商啦,真的是自己造成的,料抽好在捲料時就是紙捲從頭一直捲捲到好,要在捲料時打結真的不可能,但是為什麼這麼多人都會遇到料打結呢? 我找到2個原因 : 1. 一捲新料要用時,頭段是卡在2個小洞上,要剪斷那一小截才能開始用,但是再剪斷時頭段沒拿好,頭段繞了幾個圈,等到你抓到頭段時沒注意你穿過了其中一個圈,這時就有可能會打結了。 2. 第二點就是換料時沒注意讓料空繞了幾圈,然後一樣頭段穿過了其中一圈...

Samael Lin
2017-04-12 10:03:58

這是事實

La Latte
2017-04-12 10:15:46

我也遇過這瞎問題,希望原廠能改善,就算線材是外包也是掛ATOM的牌子

蘇冀瑋
2017-04-12 10:37:44

這打結正常啊,我之前也捲過一次,得到的經驗就是千萬別讓線離開捲筒太多圈。

陳冠銘
2017-04-12 10:38:15

線插進擠出機後記得反方向旋轉料捲
把線捲緊後讓擠出機自己去拉線
這樣比較不會遇到鬆開的問題

黃大丙
2017-04-12 10:43:54

原廠線我倒是沒遇過打結問題耶
頂多就有點卡卡那樣

Charlie Ting
2017-04-12 11:04:56

其實,整得再好的線都會打結,所以我自己整理出二大重點:
1. 線捲軸不能太滑,它必須是很好拉動,但不會有太強的慣性作用。因此,我靠磁力作阻尼。
2. 線材拉出後,要有幾十度的扭轉,簡單來說,不是直直順順的拉出而已,而是進料後再多拉一圈出來讓它呈現扭轉的狀態。
這二個方式搭配下來,基本上會最保險。

Stanley Chen
2017-04-12 11:06:54

薛名傑
2017-04-12 13:09:37

印到最後卡料超想哭唔唔唔~

林佑臻
2017-04-12 14:35:49

磁力阻尼也太高級

許博揚
2017-04-12 15:18:59

在實驗室半夜嚇醒囧


原文網址 林似諭
2017-04-11 12:29:12

可以給原廠一個建議嗎?,4/7號之後的出貨,原廠有針對噴頭的部份,做加熱及預擠的部份,但還要我們換掉原先的喉管鐵弗龍,但此舉卻會有原先的殘料存在,導致無法換新的35.5的管材,根本塞不進去…倒不如之前沒預熱、預擠來的好,即然是出2.5ex的,既然做預熱、預擠了,可以直接出換好喉管的噴頭嗎?………經手出去的atom2.5ex,覺得這次2台的噴頭最難搞…

黃大丙
2017-04-11 12:36:31

沒換喉管就跑擠出測試,那新買的應該一堆人鐵氟龍管推不到底了...

Lawrence Lee
2017-04-11 12:43:56

您的建議我們收到了,討論對策中。大感謝

林似諭
2017-04-11 13:03:12

黃大丙 其實我一開始也覺得原廠這樣做是好意,昨天收貨,今天裝到噴頭時,本想說應該沒問題,所以也沒打算參考版上建議把加熱片對調,但在鐵弗龍抽出來一看,一整個昏倒,光要把殘料弄出來,就花了好大一把功夫,真覺得是不是直接把喉管換出35.5的,然後預熱、預擠,然後再出貨給使用者,我覺得如果把這個程序改變一下,應該會更棒!

Josh Lin
2017-04-11 13:25:24

林似諭 能清出 這麼多 殘料,那代表 鐵氟龍管 沒壓緊 就試擠 有殘料 頂出了 鐵氟龍管,組裝時 才會推不進去!
我要說的是:如 換成 35.5mm 鐵氟龍管 後,試擠時 沒壓緊 鐵氟龍管,後續 裝 Y型導流器時 還是 被 會影響到!
問題仍在!這原廠 還是 要注意到 啊~~

林似諭
2017-04-11 16:50:36

是ㄚ!沒錯!還好我在裝管之前有先檢查一下!不然等上電檢測後,就又要重來一次了!


原文網址 Estima Lin
2017-04-10 14:30:18

請問有痛友知道原廠側吹風扇的風量是多少CFM嗎?

Josh Lin
2017-04-10 16:06:29

ADDA AB3512MX-QB0
Frame Size 35x35x07 mm
12V 0.095A
6500 轉,1 CFM

Estima Lin
2017-04-10 16:11:16

Ya Hsuan Wu
2017-04-10 16:54:15

3512MX 跟 3512HX 沒有差異嗎?

Josh Lin
2017-04-10 17:03:35

嘿~~好問題~~那 M 看起 又像 H

用 AB3512HX-QB0 沒找到 相似的 風扇
但 用 AB3512MX-QB0 可找到 相似的,可是 上面 我貼的圖 內又 顯示 是 12ACV(交流電),但 又找到 其它 圖片 與 ATOM 2.5EX 完全一樣(也是DC 12V) 型號 也是 AB3512MX-QB0,但 說明 又是 12ACV,所以 我覺得 是 筆誤!
故 我判斷 型號 應是 AB3512MX-QB0,12ACV 可能是筆誤!
因為 我也是 Google 所得,未必是 對,大家 就參考 參考 吧~~
但 即便如此,風量 應差異不大 才是~~

梁琄
2017-04-10 17:07:46

HX應該會比MX強喔

Estima Lin
2017-04-10 17:08:48

有了關鍵字,找到馬達編碼原則...

Ya Hsuan Wu
2017-04-10 17:09:36

哈哈 我正要貼XD

Josh Lin
2017-04-10 17:22:28

Estima Lin 依你PO 的 馬達編碼原則 來看,型號 應是 舊編號規則 的 AB3512HX-QB0 才正確!
因我的 側吹 裝在噴頭平台上,老花眼 看不清楚!
剛 特別 拿了 手電筒 加 放大鏡,確認 型號 的確 是 AB3512HX-QB0 無誤!

那 風量 應該更高了~~

Josh Lin
2017-04-10 17:33:30

梁琄 you are right....

Josh Lin
2017-04-10 17:36:33

Ya Hsuan Wu 觀察力 強!明察秋毫~~

Ya Hsuan Wu
2017-04-10 18:04:48

Estima Lin
2017-04-10 18:11:53

HX查不到規格表!


原文網址 Justin Chi
2017-04-08 23:58:04

各位大大,可否不吝推薦一下其他PLA線材的廠牌,且CP值及品質均不錯的。。。除了ATOM原廠外,也想試試其他廠家的。感謝了
怕沒說清楚,只是線材喔,非印表機!

廖新弘
2017-04-09 06:12:35

關鍵字K

王家豪
2017-04-09 07:08:41

山豬

姜信宏
2017-04-09 09:35:50

先別管這些了,你有聽過 # 明耀 嗎?

James Lin
2017-04-09 10:02:21

3DPW
也不錯,盤子與原廠一樣
不過有幾個怪色,購買時要選對
目前這個淺藍色我蠻喜歡的

橘子腦師
2017-04-09 10:52:08

明燿帝王金

Tsai Porridge
2017-04-09 12:55:50

聽說很多人都用山豬

Justin Chi
2017-04-09 17:44:12

這是0.4的噴嘴還是0.2,感覺好細膩喔!


原文網址 Morgan Chang
2017-03-31 10:22:39

可調式Atom 2.5 光學限位開關遮斷器

***已改新版,連結如下***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atom3dp/permalink/1872502569654696/

為了實作 黃啟維 先生的這篇校正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atom3dp/permalink/1860694540835499/

畫了這個可調高度的遮斷器, 目前僅測試過home 可以正常歸位, 校正的部分假日再來測

使用M2.5x10mm 螺絲, 才能進到光學限位器的感應位置

!!!!安裝後先用手推滑車來測試是否對準, 否則可能會有撞斷光學限位器的風險, 請務必小心!!!!

一開始的螺絲高度,建議參考原廠遮斷片來設置

有任何建議也歡迎交流

檔案下載位置
http://www.thingiverse.com/thing:2216830

陳順得
2017-03-31 10:27:49

螺絲反裝,用M3看起來也可以?

廖新弘
2017-03-31 10:29:02

建議用無頭螺絲

黃俊傑
2017-03-31 10:29:56

只好招喚 童阿 惹...

Moko Jenson Huang
2017-03-31 10:32:37

我知道這一切都是為了可口的大餅。

李大淳
2017-03-31 10:48:48

這個概念我確定一下,是為了在HOME的時候,三個軸座升起的高度是在一個水平,對嗎?如果是的話就會是起點從320mm(大約)處水平下降到0點在校正,維持三個軸的高度一致。
另一個想到的是,在大家都追求印的精細漂亮而將印的速度放慢,這樣的話如果把皮帶換成螺桿,是否能夠更好?因為他移動的速度我覺得不算快,再配合調整出料量,應該就可以印得漂亮的。

邢鳳言
2017-03-31 11:32:15

這個太棒了,任務解除!

李大淳
2017-03-31 11:39:06

有在想找一個雷射頭,裝在藍色圓圈處,準心就裝在紅色圓圈處,這樣只要有對到準心,就可以確認三個軸座都是在同一水平,然後再配 Morgan Chang 的可調式遮斷器,應該就很方便了。

廖新弘
2017-03-31 11:56:25

我的不是原廠的光學開關用法


原文網址 Josh Lin
2017-03-30 02:37:08

測試 驗收 準備給 Proton 用 的

1. 2004 LCD MEGA2560 R3 RAMPS 1.4 控制板 A4988驅動板

2. 12864 LCD 控制板

測試前 準備:

1. 下載 Arduino IDE 1.8.2 Portable 版,用 免安裝 版 是不想 影響 到 Arduino IDE 1.0.6 及 日後 ATOM 2.5EX 韌體 的 更新!

註:不能用 Arduino IDE 1.0.6 因在 compiling 時 就出現 Error!

2. 燒錄 Firmware_Proton 到 MEGA2560 主控板

3. 12864 LCD 控制板 須改 configuration.h 及 加 安裝 u8glib

測試 結果:

1. 2004 LCD MEGA2560 R3 RAMPS 1.4 控制板 A4988驅動板,成功 顯示 正常!

2. Proton 用 LCD 12864 螢幕 安裝 成功!

但 對比 調不出來,文字圖型 都很暗,不夠白!

仔細查看 後,發現 12864 LCD 電路板 背面 還有一顆 小可變電阻 (VR)!

哇~~真天才!藏在 2片電路 中間,也沒開洞 要怎麼調整?

難到 真是這顆 小 VR 沒 事先調好?文字圖型 才 不夠白?

好吧~~再找時間 解焊 來 Trace 一下 線路!
應該 contrast 電壓 調不上去 吧?

*******************************************
以下 是題外話.............
*******************************************
在此也 順便交待一下,我 Proton 最近的進度:

自從 3/6 收到 ATOM 原廠 的五金套件後,除了這官方 五金套件外,我什麼都沒有,只有 以前 做 實驗儀器 留下的 2片 Arduino MEGA2560 和 組 ATOM 2.5EX 剩的一些 螺絲外,真的一無所有!

這 3個 星期以來 沈浸在 淘寶 大肆搜括 及 研究 可能 會用到的 零組件,就已 無暇 顧其他的事了!
終於在 前天(3/27) 把所有 買到 近 30Kg 的貨 陸續 運回來了!

目前 快完成 清點、驗收(測試) 所有的零組件了,就剩 主控板 套件 的 驗收了!

目前 已備有 下列 零組件,大略如下:

1. 買了 2家 8公斤 計100多項 的 螺絲、墊片...等五金

2. 接近開關,電感式、電容式、5mm 8mm 18mm 直徑,NPN NO、感應距離 1mm 2mm 4mm 8mm,共 8支 (6款)

3. 限位開關,有 OMRON 微動開關、限位微動開關模組,光學模組(竟然 比 微動開關模組 還便宜!),經 今天測試後 打算用 這光學模組 修改電路後 作為 光學限位 開關 之用!

4. 2004 LCD MEGA2560 R3 RAMPS 1.4 控制板 A4988驅動板,4套

5. 12864 控制屏 ramps1.4,2組

6. 4239、4248 及4260 步進馬達,計 26顆

7. E3D 最新噴頭套件...4套,風扇、噴嘴...........等

8. 熱敏電阻、陶瓷加熱片.............等等,買了 7家

就 只有 光軸 、 T型螺桿 (消除 螺母 背隙...等) 及玻璃 沒買!
這些 等 我組好 Proton 後再說....

反正 可能用到的 就買著備用,不想有缺 再來找~~

清點、驗貨、測試 已經 昏頭轉向了!
感覺 好像在開發 什麼大案子!

黃大丙
2017-03-30 02:45:30

哈~自己買料好累人啊

Josh Lin
2017-03-30 02:56:18

收獲 很多!搜貨 也很多!
挑貨、談價、包郵、索賠、退款 功力大增!
哈哈~~你也是啦~~

Josh Lin
2017-03-30 03:00:36

你那台 示波器 我後來 沒買~~
倒是 買了 一台 DIY 的 小 示波器 回來 自己焊 零件 組裝,裝上 9V (充電池),還蠻方便的!

黃大丙
2017-03-30 04:20:20

那台啊?DIY小示波器我其實也看了好一陣子

洪維鴻
2017-03-30 04:54:24

小型示波器有興趣~~~=口=+

Josh Lin
2017-03-30 16:26:14

不好意思!

因忙著 驗收,太多零組件 要測試!確認收貨時間 快到了!,致 無法 即時回應~~

小示波器 型號 是 DSO138

買了後 搜尋 才發覺 2年前 YouTube 就已有一堆 老外 發表過 心得了!

Thingiverse 搜尋 DSO138 也可找到 一堆 3D列印 外殼!

露天 有人 賣 這價格!夠我買 ?台了!
http://goods.ruten.com.tw/item/show?21704179974944

不要買 嘿~~
僅是 讓大家 參考而已 喔~~

我覺得 加個 9V 充電電池 ( 吃 120mA ) 隨身擕帶 量測些 低頻(200K Hz) 訊號 當 維修用,算是 便宜 又 很方便!

我打算 再買 幾台 回來 DIY 放在 工廠 當 測試機台 的 輔助儀器!

如有興趣 再來 團購 吧!但 要 Proton 優先~~
受不了 誘惑的 自己 就先 去淘吧~~

PS:要注意 硬體版本 及 韌體 版本,本來是開源的,但 仿冒太多!現新版 已無法自行 更新 韌體 了!要寄回 原廠 才能 更新!

Josh Lin
2017-03-30 16:26:51

Josh Lin
2017-03-30 16:27:04

黃大丙
2017-03-30 16:32:18

喔喔~印象中這台是用STM32的方案作的對吧?

Josh Lin
2017-03-30 16:57:18

是的~~

黃大丙
2017-03-30 17:16:22

這種小機機拿來量一些低頻率的東西很方便,不用還擺一台大台的在旁邊礙事

James Lin
2017-03-30 20:40:56

ATOM FW , Arduino version問題可以參考我這一篇,改個字串就好了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202677193887049&set=gm.1817867698451517&type=3&theater

黃大丙
2017-03-30 20:45:33

想找這篇一直沒找到,趕緊收下

Josh Lin
2017-03-30 23:46:21

原來如此~~有空 來試試 用 Arduino IDE 1.8.2 Portable 版 來燒 ATOM 2.5EX FW~~

Josh Lin
2017-04-06 12:06:04

果然 是 12864 LCD 電路板 背面 的 小 可變電阻 (VR) 在作怪!

特製 一支 細柄 批刀 伸進 2片 電路板 間 把這小 VR 調到 理想值 與 外面 控制板 的 VR 匹配,即可 順利 調出 對比 (Contrast)~~

Josh Lin
2017-04-06 12:08:02

第 2片

Josh Lin
2017-04-06 12:08:56

Josh Lin
2017-04-06 12:10:03

黃大丙
2017-04-06 12:41:22

還好伸的進去!

Josh Lin
2017-04-06 13:04:16

第 1片 本已 用 吸錫器 解焊了,但 排針 和 電路板 的 孔 幾乎是 緊配,拆不下來!
不敢 硬拆 怕把 電路板 上的 銅箔 給撕了,也 懶得 開 小錫爐,因 要先 解焊 一些 零件 才能 用 錫爐 拆,只好 特製 工具 伸進 縫隙 去撥 小 VR 了~~

蕭傑仁
2017-04-07 16:40:11

哎呀 早知道大大要買 我跟你就好了....

Josh Lin
2017-04-08 01:13:26

我買的 品項 比較雜 且這些 項目 又都是 第一次 買!找店家的 取向 可能 與 大家的 選擇 不一樣!說實在 真沒把握 確保 買到的東西 的 品質 能如願!其中 有一項 還 全數 無功能 測不出,還好 有驗貨,使 店家 即時 退款處理!
故 儘量 在 確認收貨 期內 驗貨 以免 損失~~

您辛苦了~~有需要 大家 可互相交流、交換經驗~~

姚國偉
2017-04-28 18:19:00

我從官網下載的韌體,怎麼在Configuration.h找不到#define MOTHERBOARD參數呢?(應該說沒有任何參數耶??)

Josh Lin
2017-04-28 18:58:41

Proton 嗎?
有 啊!但 不用 改 這
# define MOTHERBOARD BOARD_RAMPS_14_EFB

官方 旳 Proton 韌體,2004 LCD 就可直接用了~~
如用 12864 LCD 就要改 一個 設定 和 安裝 1個 LIB~~

姚國偉
2017-05-02 10:11:42

喔喔~了解

阿達
2017-05-27 19:25:57

Josh Lin 版主您好 請教一下 游標的問題 我的游標不會像原本的依樣反白,而是變成上下兩槓,這辦法修改嗎? 另外 旋鈕轉動功能也跟原本的相反了, 這個也可以改回來嗎? 謝謝您

Josh Lin
2017-05-27 20:09:44

你的 12864 LCD 電路板 應有一個 可變電阻(我的 剛好 在你照片 大姆指 位置上),可調整 LCD 的 對比反差,你可先 調看看~

另,旋鈕功能 相反 是 指 控制方向 相反 嗎?

你的韌體 好像 不是 Proton 的 FW ?

淘寶 的 板子 品質不一,常見 排線 插座 銲反,或 公、母 排針 位置 不正 導致 接觸不良!

如 韌體 版本 沒問題,可往 硬體 方向 來找 問題~


 

全不選 發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