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ker+t=market
  • 3D列印服務
  • COSPLAY 3D 建模
  • 1
  • 2
  • 3

ATOM 3D Printer Group 造訪社團 » 請教

原文網址 林雋哲
2017-04-12 10:09:11

想請教一下 最近剛組完2.5ex 但進行測試時發現層文很重(每條紋路大約都是5mm高,若有一面凹進去 另一面就會凸出來) 基本上是高度越高越明顯 (大概從7cm高就開始出現了)
同檔案我的atom2.0機台印出來不會這樣
原本懷疑是鋁擠結構組裝問題,但經過檢查好像也沒有什麼問題,不知道有沒有人可以幫我解答 ?

(不管列印什麼檔案都如此,之前印過浩克,這個是自行建模的300height ,厚度2mm)

Charlie Ting
2017-04-12 10:11:35

建議作一個簡單的測試。
分別印一個長寬 20x20, 50x50, 80x80 的空心方柱。
高度基本上捉20~30mm
如果這三個東西的層紋頻率不同的話,代表你的進料輪可能處於偏心的狀態。

林雋哲
2017-04-12 10:13:11

好的 馬上試試

林雋哲
2017-04-12 10:25:31

請問三個立方柱放同個檔案一起印會影響結果?

Charlie Ting
2017-04-12 10:25:53

林雋哲 那就試不出問題了

林雋哲
2017-04-12 10:27:25

好的..

林雋哲
2017-04-13 18:24:45

不好意思再請教您一下
昨天按照您的方式試過了
但原本我的情況就是 印越高層紋越明顯
所以高度六公分內幾乎是看不到層紋的
這樣是否就可以排除是進料馬達軸心的問題呢?

Charlie Ting
2017-04-13 19:35:41

拍照片看看

林雋哲
2017-04-13 19:52:51

50

林雋哲
2017-04-13 19:53:05

20

林雋哲
2017-04-13 19:53:51

300heigh

黃正忠
2017-04-13 19:55:05

列印越高列印件越會晃動
在列印時要注意看看是否這個原因造成

Charlie Ting
2017-04-13 20:08:26

從你50x50和20x20的波紋變動,可以看出應該有偏心的問題,造成進料壓力有週期性的變化,而這與進料一個齒輪週長為週期在變化。

至於你的 300 高柱,這部份我建議你最好錄影,或者親眼觀察,因為那個波動不是偏心的問題。所以需要更多資訊才能判斷。

林雋哲
2017-04-13 20:20:25

了解


原文網址 曾建彰
2017-04-10 16:50:53

問題:不好意思各位大大,小弟有問題想請教。 我只有開機還沒列印的時候,溫度顯示46°然後會一路往上升到170多度,但是手去摸是常溫……

曾建彰
2017-04-10 17:03:24

有~但是還是一樣 ? ? ?

李仁維
2017-04-10 17:26:38

你好勇敢怎麼敢摸...

廖新弘
2017-04-10 17:38:00

檢查熱敏電阻的絕緣管是否破皮

Dennis Chen
2017-04-10 18:18:40

用電表檢查熱敏電阻吧,我幾個星期前才發生同樣的事情,不小心PLA跑進去了,造成熱敏有點快要短路,電阻值會比平常低,溫度沒到,但會顯示很高。把熱敏拉出來清一清,可能可以救回來,但要小心很容易弄斷掉


原文網址 Alan Chen
2017-04-09 20:13:26

再上來請教一下,靠近Y軸出現這種像千層酥的現象,造成的原因是什麼?

黃俊傑
2017-04-10 12:31:16

看不出所以然... XD 原始圖檔 跟 切片設定圖片要提供一下阿!

Charlie Ting
2017-04-11 07:51:37

太薄


原文網址 Justin Chi
2017-04-09 13:31:56

有些線材會標註 適用於 0.4或以上的噴嘴,請教一下,對於0.2噴嘴之線材是否也需要特別標示才可以用?對於ATOM官方及 其他廠家是否有比較好的建議(線材)?? 感謝

廖新弘
2017-04-09 14:37:05

溫度跟列印速度的配合

Justin Chi
2017-04-09 14:37:43

樓上的意思是 跟線材無關嗎?

廖新弘
2017-04-09 14:40:02

基本上所有列印的問題不外乎上述那兩點最重要,再來就是要試

林志鎰
2017-04-09 15:56:32

跟線材無關~你設定切片的時候就已經輸入噴嘴大小,切片軟體會依相關設定值計算進料馬達的進量

林志鎰
2017-04-09 15:57:11

所以之前就有人提出,改噴頭大小數據欺騙切片軟體的列印法~

John Lee
2017-04-09 21:08:21

如果印偽木料或者偽碳纖會堵料吧!

Justin Chi
2017-04-09 23:22:00

本來一直期待要去加購0.2的噴嘴,但是經各位大大這些討論,感覺上有點打退堂鼓!還是再想想想好了。。感謝各位

陳曉澔
2017-04-10 00:11:03

其實這點您放心啦,市售絕大部份的線材來講,應該都可以用 0.2的噴頭去印製,只要線材中沒有黑點、凸點等雜質,基本上都還好,我們明燿的線材來講,也只有點系列的在 0.4以下的噴頭會造成堵料以外,其它的基本上都不會的,只是我們提醒的條件,會自個放寬一點,以免麻煩。我們的線材造成堵料的機率很小很小,但個人操作造成的堵料反而比線材堵料的機率更高.....。


原文網址 黃銘璋
2017-04-05 13:54:15

跟大家請教一下:我在畫建築物「牆」及「柱」時,這2個元件相互連接但互不干涉,由obj檔用meshmixer轉出stl檔,再由KISSlicer存成gcode列印。

列印的結果,牆和柱會有一個縫隙,可是在電腦繪圖時是緊接在一起的,有誰知道我要如何處理嗎?(我直覺是想,應該要在obj或stl時,想辦法讓這2個元件變成1個沒有交界面的元件,但我想不出在哪個環節可以調整!或是在KISSlicer有參數可以設定不要有斷開路徑的縫隙)

邢鳳言
2017-04-05 14:02:46

"相互連接但互不干涉"是剛好接觸到表面的意思嗎?

陳昭綺
2017-04-05 14:06:00

牆柱要畫在一起,我是用sketchup畫轉stl,不能以元件或群組連接,進切片時軟體會認為是兩個不同東西組在一起的

黃銘璋
2017-04-05 14:20:09

我貼一下相片給大家一下

黃銘璋
2017-04-05 14:20:34

林志鎰
2017-04-05 14:28:27

SKETCHUP? 要合併唷~

邢鳳言
2017-04-05 14:28:55

可以試試在meshmixer裏把全部物件combine, 如果還有問題可以用微軟的修正網頁再跑一次修正: https://tools3d.azurewebsites.net/

黃大丙
2017-04-05 15:03:54

你的kisslicer是不是有開到inset surface之類的內縮選項?
題外話:模型印的品質看起來很糟耶

邢鳳言
2017-04-05 15:43:42

還有一個方法可以在Meshmixer試試: close cracks (合併裂縫) http://www.mmmanual.com/make-solid/

陳昭綺
2017-04-05 16:12:48

好奇詢問一下,模型比例是1/100的!?因為一般來說梁柱變動機率不大,大多在設計接近定案時我就會先炸開把共面刪除掉,覺得可能是Revit在做牆柱時會自動連接共面,因此在3D模型中不會顯示,但轉其他檔案開啟時就會出現接面的問題,目前看模型並沒有很複雜,看要不要轉成其他軟體去解決共面問題!?另外有一定要用3DP印嗎!?(好奇)目前小弟用到現在覺得直接用紙板或是壓克力切割會比3DP印還快又好,樓梯這類不好做的再交給機器去印就好

邢鳳言
2017-04-05 17:19:10

CAD改太費事, Meshmixer改效果太差, 那試試切片功能: 第4個好像比較合

黃大丙
2017-04-05 17:29:06

之前用S3D切類似的東西,他會自動當成同一個物件,想要分都分不開哩...


原文網址 陳政銘
2017-04-05 10:28:15

各位版上的大大好,想和大家請益一些問題,最近小弟的模型需要使用螺絲將兩者鎖緊,但是從未設計過螺絲孔,想請教是否有這類的文章或經驗可以分享的。小弟曾嘗試過直接畫一個圓洞鎖螺絲,不過看起來不是很穩。不知道內嵌一個螺帽是不是一個好方法呢?拜託大家了

李承哲
2017-04-05 11:10:00

一般狀況下PLA密度高一點直接用牙刀手攻即可,或是通孔用螺帽對鎖

陳小松
2017-04-05 11:24:54

看你的牙規是多大~
我做過最小到M6直接印出來可以鎖

邢鳳言
2017-04-05 11:32:25

我印過M8螺絲和孔,調列印公差很費事, 牙最好還是攻過比較順, 不然卡住有時連螺絲都斷頭,最後是孔直接印好牙, 再攻過,再把螺絲換成不鏽鋼(比印的快多了又堅固又便宜)

育旻
2017-04-05 11:36:06

一邊做六角凹槽放螺帽 另一邊用螺絲類似圖上那種 可試試

湯登登
2017-04-05 14:39:55

我畫M2的圓孔(印出來大概M1.95)可以鎖M2六角螺絲,我覺得蠻穩的,
也就是鎖M2-14mm 配合 M1.95-15mm的圓孔 (大概抓2%干涉)


原文網址 Justin Chi
2017-04-03 10:30:20

請教一下,Cura 2.4.0 可使用於 Atom 2.5 EX嗎?有大大使用過嗎?
感謝!

廖新弘
2017-04-03 10:51:59

Aura ?

Clarence Lee
2017-04-03 11:19:04

Cura吧

Justin Chi
2017-04-03 11:19:48

哈哈~~不好意思 打錯了

廖新弘
2017-04-03 11:36:20

目前官網有釋出Cura 15版本, http://www.atom3dp.com/zh/support-ch/


原文網址 謝維倫
2017-04-02 19:49:10

可以請教一下為什麼我的噴頭加熱到差不多113度就上不去了嗎?而且加熱的速度很像也慢許多。
用PID 校正完也是一樣⋯

廖新弘
2017-04-02 21:27:32

檢查聚熱塊是否壓住加熱陶瓷,另外加熱陶瓷的電缐是否有接好


原文網址 Justin Chi
2017-04-01 22:08:23

請教一下,2.5 EX 噴頭溫度雖設定200,但好像一直在200上下飄移,不會恆溫(只加溫測試,未實際進料列印測試),請問這樣算正常嗎?

黃大丙
2017-04-01 22:49:25

看飄多少

育旻
2017-04-01 22:58:19

之後印的時候好像穩一點~~


原文網址 Jason Lin
2017-03-28 12:13:57

請教一下 ATOM 2.5EX 印 http://www.thingiverse.com/thing:515765
會發生兩個情形, 不知道童友建議如何?
1. 直條 / 斜條紋, 但其實CURA切片圖 看起來都正常 溫度都蠻穩定 190+-1
2. 底層還是有些破碎的空格 不確定是不是因為出料不順 還是回抽太高, 之前因為印雙色堵住 重裝了一次Y進料管

用的是CURA15 + 原廠設定+細部更改

邢鳳言
2017-03-28 12:24:46

shell thickness要改0.8試試嗎? 還是0.75是有原因的?

Jason Lin
2017-03-28 12:27:08

邢鳳言 (Phil Xing) 之前好像某位大大友分享噴頭0.375比較適合, 這邊只是單純x2 = 0.75

Morgan Chang
2017-03-28 14:54:28

1. 直條 / 斜條紋 :這是Cura 常見的問題, 填充的紋路透到表面來了. 把shell 加厚一點, 或是Infill overlap 降低一些 看看

Efun Lai
2017-03-28 16:02:11

填充紋路唷,我之前也這樣

Jason Lin
2017-03-28 18:10:43

原來如此謝謝 Morgan Chang Efun Lai

Jason Lin
2017-03-29 01:24:16

試過厚度設定到1.125 (三層) overlap從15%設定到10%好像沒甚麼改善 反而三層讓紋路變更明顯了 還可以摸得到突突的線條 請問大家的cura設定值都怎麼處理這個情況

Jason Lin
2017-03-29 01:24:46

對了底層破洞的問題我把溫度升到200就解決了 看來這捆料要200才適合


 

全不選 發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