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員
統計數據
原文網址 林雋哲 2016-03-09 20:52:06
請問為什麼會這樣呢...home完還會再往上撞一下再開始列印(那個巨大聲響就是他往上撞的聲音 然後每次列印都會刮平台, 調z offset也沒用 裝完熱床才變這樣,我在想會不會是因為平台高度變高但是韌體沒跟著調整的緣故?
鍾名翔 2016-03-09 21:33:51
我之前也有發生跟你一樣的事情,向上撞很大力,不管怎麼調整噴頭都會刮平台 後來修改韌體之後就好了 問題出在韌體中的define MANUAL_Z_HOME_POS 設定是360 你要改成355或者是ATOM 2.02版本時設定的350 上傳完韌體後,記得要到LCD螢幕選 control-> restore failsafe -> store memory
廖新弘 2016-03-09 21:34:57
上傳完韌體後,請記得到LCD螢幕點選control-> restore failsafe -> store memory,再執行後續的列印工作。
林雋哲 2016-03-09 21:57:42
解決了 謝謝!
Dan Salvador 2016-03-10 16:18:37
please try to tight the belts a little
原文網址 黃聖元 2016-03-09 20:43:02
(解決)
求救~ 為什麼校正平台完他就不會動了40秒後
Auto home.auto level都正常 是不是電路板燒掉!!
黃聖元 2016-03-09 20:44:10
黃聖元 2016-03-09 20:44:15
黃聖元 2016-03-09 20:44:22
黃聖元 2016-03-09 20:44:28
Bise Chen 2016-03-09 20:58:10
prefix捲下去還有嗎?
王家豪 2016-03-09 21:06:27
溫度有上去嗎?
黃聖元 2016-03-09 21:06:28
黃聖元 2016-03-09 21:07:03
有!!
黃聖元 2016-03-09 21:07:18
sor !我補上了
Vincent LM Yeh 2016-03-09 21:11:00
因為在等噴嘴加溫啊,看看面板溫度數值有沒有一直升高?
黃聖元 2016-03-09 21:12:29
有!它有加熱到設定的溫度 可是我放給它加熱過3~5分中她也沒有動靜
Bise Chen 2016-03-09 21:13:00
我是猜加溫中。 不過實話說最後那一行停車位的設定,我覺得有點雞肋阿。
黃聖元 2016-03-09 21:13:01
我一開始有開預熱
Charlie Ting 2016-03-09 21:13:17
你那個前後順序好像不太理想,因為預熱放在 G29 前,第一個浪費時間,再者如果 G29 過程有狀況,你的噴頭又處於已加熱狀態,蠻不妙的。還有,G29 完跑的位置似乎也太低,這樣會不好擦口水。
Vincent LM Yeh 2016-03-09 21:13:55
到達設定溫度時,面板顯示什麼資訊?還有你有接著電腦嗎?
黃聖元 2016-03-09 21:15:56
她聽車的位子我沒有做更改我用原本下載下來的數據
黃聖元 2016-03-09 21:16:25
恩恩!我不太清楚我等等在做調整
黃聖元 2016-03-09 21:16:36
我是用sd卡
黃聖元 2016-03-09 21:17:22
面板它heating
Bise Chen 2016-03-09 21:17:56
我記得ATOM那個kisslicer設定檔似乎沒有這一行,但是Cura倒是有,因為有點雞肋,被我拿掉。
黃聖元 2016-03-09 21:19:13
我拿掉看看
黃聖元 2016-03-09 21:19:53
我讀一下寶典!!
Bise Chen 2016-03-09 21:20:05
不只是註解的部分喔。
黃聖元 2016-03-09 21:20:44
什麼意思?!
Bise Chen 2016-03-09 21:21:26
分號後面就是註解。
黃聖元 2016-03-09 21:23:02
可是我有一個問題
黃聖元 2016-03-09 21:23:28
黃聖元 2016-03-09 21:23:57
寶典上有這parking照片忘記轉正
Charlie Ting 2016-03-09 21:25:37
# prefix G21 ; [mm] mode G90 ; absolute mode G28 ; Home ; G29 Z+0.60 ;auto level G1 F7500 Z50 ;lift nozzle G0 X0 Y-100 Z50 # select new ext & warm ; Select new extruder T<EXT+0> ; Warm it up, and wait till it's warm M109 S<TEMP> 會這樣設的原因是先確定機台的座標系統、校正完, 確定機台可以運作了才開始加熱準備運轉. 你的作法剛好相反, 先讓它運轉再來校正, 風險會高很多.
廖新弘 2016-03-09 21:36:48
有執行autoleve後,不用再執行G29
黃聖元 2016-03-09 23:03:29
恩恩!!謝謝
黃聖元 2016-03-09 23:07:48
我正在是!!謝謝你的參數
黃聖元 2016-03-09 23:10:59
黃聖元 2016-03-09 23:11:07
黃聖元 2016-03-09 23:11:42
他還是卡不動
Bise Chen 2016-03-09 23:13:26
換一個模型試試看也一樣嗎?
黃聖元 2016-03-09 23:15:51
恩恩我試了好幾個都一樣 網路載的跟自已建的都不行
Bise Chen 2016-03-09 23:20:27
那妳換CURA試試看是否也一樣?
黃聖元 2016-03-09 23:48:59
我後來用好了
黃聖元 2016-03-09 23:52:54
謝謝各位前輩的指導問題已經好了 我把 1. 軟體重灌(列印軟體不是切片 2.SD格式化 3.參考Charlie Ting前輩的參數 這樣做調調整有成功 可是我還是不確定是哪一部份出了問題 我猜想應該是sd的問題
Charlie Ting 2016-03-10 04:44:51
找問題最麻煩的地方往往在於重現問題.....
黃聖元 2016-03-10 07:53:01
恩恩!!!我會在試試看 在分享這問題 也謝謝你們的指導>=<
原文網址 Lawrence Lee 2016-03-01 18:20:59
[ 徵 FAE工程師 ]
我們尋找喜歡接觸人群,在社群內活躍 有耐心的應用工程師!
工作要點: 1、維持良好客戶關係 2、經營線上客服平台如社群網站群組和論壇 3、維修/保養客戶產品 4、偶爾授課、帶工作營
必備能力: 1、有耐心,有服務精神 2、邏輯能力強,溝通能力佳 3、基本機械或電機概念
加分條件: 1、熟悉 RepRap 3D Printer 2、具備英文能力
公司正職成員12人,團隊年輕有活力。工作環境佳,氣氛融洽,不拘小節。趕快加入我們!
想瞭解更多請直接聯絡我! law@atom3dp.com
蕭傑仁 2016-03-05 07:47:24
什麼!! 原來太陽花學運 陳為廷 已經加入ATOM 了嗎?
Mickey Chuang 2016-03-12 18:12:11
問一下, 為什麼要熟悉 RepRap 3D Printer?
George Chu 2016-03-15 14:23:31
請問有甄研發替代役嗎?
Daniel Haptic 2016-03-16 13:46:08
http://www.haptic.ro/new-super-high-speed-high....../
Jambo Leo 2016-03-23 15:43:48
請問一下工作地點是?
原文網址 Victor Chang 2016-02-05 11:25:39
鏟刀除了鏟平台,除舊佈新鏟春聯也不錯!
Bise Chen 2016-02-05 12:20:24
這個菊印一把從49-900都有勒........XD
Timmy Chen 2016-02-05 15:55:48
其實....這本來就是清除壁癌的工具,只是沒想到在3D列印風起時代,就成了3D列印的不可缺少的工具wwww
Robin Hsu 2016-02-05 16:48:36
能好奇問一下嗎 ? 這東西要上哪買 要怎麼和老闆說要買這東西 ? 一代機沒送這工具, 我都是用鉗子夾住然後把物件拉起來 =..=" 然後被夾的地方就糗了 :P
Victor Chang 2016-02-05 17:00:45
http://goods.ruten.com.tw/item/show?21106017456025
Robin Hsu 2016-02-05 17:11:33
感謝 ^^~
Bise Chen 2016-02-05 18:56:10
網路有,找菊印兩個字
片翼之鳶 2016-02-05 19:05:29
小一點的物件用平頭彫刻刀也不錯XD
原文網址 李京翰 2016-01-28 21:14:45
請問各位大大 圖片是我在印第一層外圍
明顯的發現 只有中間出料是正常的,但x+ x- 方向料擠不出來 把東西轉90度印 也一樣 中間正常,但 y+ y- 方向料擠不出來
這是玻璃平台不平整的問題嗎,該如何校正呢?
林學舜 2016-01-28 21:24:44
我之前的情況是外圍刮玻璃中間沒事情 後來把平台校正速度調到10%就沒問題了 氣溫變化大時要記得常校正
Charlie Ting 2016-01-28 21:27:40
玻璃鎖太緊且角度不夠平均
李穆 2016-01-28 22:24:50
標準校正太快的症頭
李京翰 2016-01-28 23:54:14
兩種方法都調整過一次 已經改善了,謝謝大大。
Cindy Huang 2016-01-29 01:10:25
學長好!
原文網址 陳為騰 2016-01-15 11:20:51
請問大家有關操作步驟及保養的習慣? 我的習慣如下列: 一、操作步驟: 1)開機 2)先加熱到200度或是240度(可以讓殘留的線材流出來)《自己想的 3)退線材(更換顏色) 4)進料 5)用濕布擦拭平台(圓玻璃),再用乾布擦拭平台 6)塗上口紅膠 7)開始列印 8)列印完成 9)拆模 10)降溫度(Cooldown) 11)用濕布擦拭平台(圓玻璃) 12)關機
二、保養步驟: 1)依序拆『碳纖維管』並將上下頂端清潔後,再上矽油或潤滑油 2)依序『清潔噴頭鍍鎳鐵球關節』清潔 3)X、Y、Z軸軌道,上薄油(矽油)或潤滑油 4)啟動電源 5)按『Autohome』 6)按『AutoLevel』 7)關機
自從有做保養的步驟後,機器的怪聲音就比較少了!
Charlie Ting 2016-01-15 11:31:40
一、操作步驟: 1)開機 2)先加熱到200度 3)退線材(更換顏色) 3.5) 拔噴頭快拆的管子, 用六角扳手捅一捅噴頭, 拿用剩的料「洗一洗」噴頭, 再捅一捅. 裝回管子. 4)進料 5)開始列印 6)列印完成 7)拆模 8)關機 二、保養步驟: 1)轉動一下碳纖管, 若不易轉動, 就頭尾接縫處上一點矽油 2)聲音大或行程大的時候, 會看軌道的狀況補矽油
原文網址 林似諭 2016-01-13 19:04:56
平台夾持搞定……
林似諭 2016-01-13 19:45:37
其實是為了讓它拆缷、校正更方便
林似諭 2016-01-13 19:46:55
原先的夾具太難用了…
原文網址 Tom Yip 2016-01-13 10:22:27
想支持一下 enable ,發現一個分支設計不錯 影片 -- https://youtu.be/369PX9LzUPs?t=3m15s 網站 -- http://www.teamunlimbited.org/the-unlimbited-arm/
但有 2 件太大 有大大可以幫忙分拆嗎? Forearm 和 Cuff 希望可以放大 130% 後可在小平台 (直徑180mm) 打印嗎
Autodesk Fusion 360 Source Files: http://www.teamunlimbited.org/s/Team-Unlimbited-Gauntlet-V4…
STL File: http://www.teamunlimbited.org/s/The-UnLimbited-Arm-STL-File…
原文網址 蘇信豪 2016-01-08 20:00:40
各位好,想請問一下,在ATOM2.0列印情況下,是否有遇到列印過程中線料出不來得情況,因此造成無法列印成功,此問題該如何解決? 狀況: 1.探頭加熱情況下,會有線料出來,但是在列印開始卻無法。 2.馬達可以正常將線材向前輸送,但是轉動速度有點慢是否正常。 3.噴頭方面有重新將線退出在重新插入,但是還是無法在列印情況下將線料印製平台上(線料沒有出來)
PS:昨天還是正常,但是過一晚就變成這樣。
曾荐宏 2016-01-08 20:12:05
有喔,但你把你的情況拍出來或是描述更詳細,版上的大家才知道問題在哪喔
陳明谷 2016-01-08 20:15:00
料出不來的現象 可能是線材卡住 可能是料膨脹卡在噴頭 可能是喉管變形夾住料 可能是擠料輪打滑 可能是……… 排除的方法都不一樣
蘇信豪 2016-01-08 20:49:24
好的,已編輯打上問題,謝謝
蘇信豪 2016-01-08 20:49:45
已補上問題,謝謝。
曾荐宏 2016-01-08 20:54:40
我的話會先手動近料看看,看能不能順利擠出,如果不行的化,會拿小的六角板手通一下噴頭~如果可以手動進料的話,那就要請版上大大解答了~(有請 Charlie Ting 陳明谷 大大 )
蘇信豪 2016-01-08 20:57:00
好的,謝謝大大,此方法我會嘗試看看。
廖新弘 2016-01-08 21:08:17
設定的資料順便貼上來吧
Charlie Ting 2016-01-08 21:08:25
之前有人是進料輪的螺絲鬆了,以至於供料的狀況不如理想。 檢查的重點先是噴嘴溫度→手動進料→正常列印→觀察進料馬達轉動→試著在列印中手動進料。 總之,除非是配電有問題。 不然出料都應該正常,會不順就是推力不足或阻力太大。
蘇信豪 2016-01-08 21:12:23
設定的資料是只在轉成g-code檔前的設定嗎?
蘇信豪 2016-01-08 21:13:39
好的,我會嘗試看看,謝謝大大的回答。
廖新弘 2016-01-08 21:18:25
切片的設定
蘇信豪 2016-01-08 21:32:22
可能要等到明天,設定檔在實驗室裡,但是是照著說名書上艾菲爾鐵塔那頁進行設定,其他沒有修改過。
蘇信豪 2016-01-09 13:58:02
這是今天測試的圖檔和切片設定
廖新弘 2016-01-09 14:59:53
你是那一代機器?其中一段指令下錯了 ,應該是G29 Z+0.4,注意Z要大寫,這樣排列才對,不然噴頭的原點沒有提高,抵著玻璃那會出料
蘇信豪 2016-01-09 15:11:23
好的,會在測試看看
蘇信豪 2016-01-09 15:14:28
請問一下,已測試過列印中手動進料,在手動開始時會發現有一段間隙,推進去後可以正常出料,但是沒多久後又會沒有線料出來,馬達轉速很慢(幾乎沒什麼轉動)是否正常??
Charlie Ting 2016-01-09 15:28:46
蘇信豪 那建議你用 pronterface 去推一下進料馬達,看看它的運作吧。
Charlie Ting 2016-01-09 15:34:38
看起來溫控應該OK,但馬達不給力的問題就要看你有多少工具可以測。簡化訊號供給,測出供電狀態,才能判斷問題在那裡。
蘇信豪 2016-01-09 15:39:11
我剛測試將線料馬達接線與Z軸的互換,馬達轉速為正常(轉起來快速)。
Charlie Ting 2016-01-09 15:40:20
我覺得你的線材應該有問題,有可能訊號線短路了
蘇信豪 2016-01-09 15:43:55
我是直接在電路板上直接交換。
Charlie Ting 2016-01-09 15:46:52
你有沒有想過那條線為什麼造成轉速很慢?最簡單的情況很可能就是有一二條線短路了,造成推動時的激磁線路和電流不足,這就很容易產生這種狀況。 所以,仔細檢查一下那條線吧。
蘇信豪 2016-01-09 16:27:54
好的,我在檢查看看,謝謝。
蘇信豪 2016-01-09 16:30:09
我想請一下如何用pronterface去推進料馬達,我找到的只有跑XYZ
蘇信豪 2016-01-09 17:17:01
各位好,小弟已發現問題了,不知道為什麼原廠設定的E馬達轉速被調過,因此造成馬達轉速出現過慢問題,謝謝各位的幫忙,現在出料速度已恢復正常。
Charlie Ting 2016-01-09 17:50:54
所以問題出在韌體設定?
蘇信豪 2016-01-09 18:24:19
恩恩,只是為什麼會被調到還是不明白
Charlie Ting 2016-01-09 18:32:01
習慣就好,搞創客就是要能很快找到自己能作事的邏輯,快速解決問題,完成想法。
Kwok Tony 2016-01-09 21:06:18
如推力不足或阻力太大,應如何解決?我有機器印ABS時印到一半就卡料,用手推一下料又出來繼續印
原文網址 Frank Ku 2016-01-04 17:03:58
想向板上前輩們求教一下 目前需要製作建築模型 物件常超過平台的面積 所以需要站著印
不知道是否是設定值有問題 印到一定的高度後物件頂端常會被噴頭拉著跑 印出來的狀況也不是很理想
請見影片~
想請教一下是否有解決方法
Frank Ku 2016-01-04 17:04:48
細部- 呈現一種不理想的鋸齒狀 結構脆弱 一折就斷
Frank Ku 2016-01-04 17:10:12
設定值 - 1
Frank Ku 2016-01-04 17:10:25
設定值 - 2
Frank Ku 2016-01-04 17:10:39
設定值 - 3
Leo Chou 2016-01-04 17:12:04
90度倒著印看看
Frank Ku 2016-01-04 17:14:59
太長 超過平台範圍 >"<
Leo Chou 2016-01-04 17:15:44
切元件再接
劉聖心 2016-01-04 17:16:30
自己在3D軟體內排好位置,中間自己畫肋條連接,印完再修剪掉.
Stanley Chen 2016-01-04 17:40:20
推樓上 這是物理現象不是你設錯了
Cadmus Zeng 2016-01-04 17:48:12
有玩過疊疊樂嗎?
片翼之鳶 2016-01-04 17:49:43
斜角開支撐看看?
Frank Ku 2016-01-04 18:15:20
可是同一個STL 已經離職的前輩卻印得很漂亮(右邊那隻) :( 也沒看到拆支撐或是接縫的痕跡說 所以才想說是設定的數值哪邊出了問題
片翼之鳶 2016-01-04 18:17:04
1.速度放慢 2.第一層要黏緊 可以降低第一層高度0.05 放慢第一層速度 加大第一層外圈數量
Frank Ku 2016-01-04 18:19:23
好喔 我來試試看 :D
片翼之鳶 2016-01-04 18:20:05
會晃通常是第一層黏不夠緊造成物件高度不對 也有可能是底盤就不穩
PC King 2016-01-04 18:56:37
可能因為噴頭太靠近而邊印邊拉最上層, G29 Z offset 調高看看...我最近也在三軸角落列印三根15公分高小圓柱, 在其中一邊發現小圓柱在發抖..(噴頭移動的時候會扯動), 加大底層 brim 在細長的物件恐怕沒什麼幫助, 頂多是不倒, 但無法保持不晃. 或者想辦法在外圈長支撐避免晃動, 但要拆就是.
曾俊維 2016-01-04 19:29:47
能在幾層中間加個連接嗎,到時再剪掉就好了,做個三角型的跨橋
李穆 2016-01-04 19:44:24
工字梁是用來承受彎矩的,這種印法真的架上其他結構也會很容易斷,縱使是模型也要考慮受力問題,建議還是躺平印然後用融接的比較好
曾俊維 2016-01-04 19:46:45
速度吧,放慢一點因該也會好一點
Wei-Shiang Lin 2016-01-04 20:34:32
這個我有印過類式的柱子,我是加上熱熔膠槍,固定(自己手動加上 Support 拿別的物件拆下來的,黏在列印物件上,幫助固定,就不會東搖西搖了)。 但不要太多,不好除膠。 我的是分開印的,也遇過相同情況,手動加上Support才解決。
羅國賢 2016-01-04 21:15:10
雖然我列表機不同,但也遇過這種情況~~!!斜角印開支撐也可以但也有點風險~~~不介意的話~~~小弟的另一種方式~~拿黏土~~~在下方用一圫包著~~~不然多根的話可以拿印壞的模再用黏土黏~~~拆又好拆~~
廖新弘 2016-01-04 21:20:23
Z-lift設太小了,噴頭幾乎沒有離開工作物就移動,一摩擦當然歪七扭八
Frank Ku 2016-01-06 17:53:38
廖新弘 謝謝>< 改了這項設定後成功率變高了許多呢
全不選 發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