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ker+t=market
  • 3D列印服務
  • COSPLAY 3D 建模
  • 1
  • 2
  • 3

ATOM 3D Printer Group 造訪社團 » 平台

原文網址 賴威銘
2015-10-26 00:48:30

小弟在噴頭組裝完後~~~故意先不將送料管擦上執行G29~速度降至10%(因送料管有韌度怕在跑點時會影響到噴頭組的觸發開關)~~~
然後再使用上電測試軟題去移動Z軸~將Z軸提高到可以輕鬆於平台插入一張A4的紙為主~所得到的數值再去減掉0.1mm為Z Offset的數值(A4厚度約為0.1mm)
原本試印了一個50*50mm厚度0.1mm的檔案很漂亮~~~但在抹了兩層口水膠開始正式列印時卻發現一切全跑針了....(Z值過低)

這時才知道........原來口紅膠的影響也是很大的!!!

請問各位大大神人們是如何克服這個問題的ㄋ??這網址後半段的方法就是小弟參考用的....只是不會把它套用到手動G29去得到更完美的底盤數值...希望對於大家的"Z值"能有個幫助^^

Eric Lee
2015-10-26 09:56:46

我是用3M的藍色膠帶,只要膠帶不爛的話都不用更換,每次z值就可以一樣了

MoMo Yang
2015-10-27 01:59:35

從ATOM下載的Firmware中, G29和G30實作方式是一樣的, 你的不一樣嗎?


原文網址 Charlie Ting
2015-10-20 23:58:48

[最近有點忙]

白天,忙一堆大大小小的案子,整理資料....

晚上,爬文學新的東西。

為了逐步改寫雷雕程式,試著換用一些模組,但發現開源這部份轉到 windows base 又有不同的平台在整合。雖然是跟 unix base 相關,概念上不至於太難理解。但是發現一堆東西整合起來還是很可怕,很吃記憶體~~~

不過這跟之前決定不碰 windows 的想法開始有些衝突,早前微軟的平台開發跟 unix base 的概念相比,觀念和作法都搞得比較複雜,所以決定無視。現在開源的東西移植到 windows 上面來,似乎遊戲規則變了,就讓我在想,是不是應該多弄一點東西來讓生活和工作更加自動化,把現有在網路上的平台跟 local side 的機器結合,作到更多有趣又實用的組合。

碎碎唸了一下.....繼續爬~~~


原文網址 Dice Cheng
2015-10-18 22:11:32

各位,第一次測試列印,但z0 的時候,噴頭好像完全沒有在平台上,是組裝問題嗎?求教

Simon Li
2015-10-18 22:15:44

噴頭螺絲要再調整。

廖新弘
2015-10-18 22:17:23

姜智勻
2015-10-19 00:06:07

噴頭螺絲鎖到關鍵的一聲是非常重要的!!然後就乖乖的去做G29!!


原文網址 Sean Lo
2015-10-18 22:06:44

請教大家. 我遇到了二個問題. 第一個是我的噴頭平台組好了. 但是噴頭的二個3.5風扇沒有辦法跟我的z軸線組接. 原因是. atom付的紅黑的延長線兩邊的頭是一樣的. 接噴頭的時候okay, 因為頭剛好一公一母. 可以接. 但接在z軸線組時2個頭都一樣的. 接不起來. 以下二張照片做說明.
第二個問題是我的z軸組軸在底頭的二條紅和二條黑不見了. 我看了線組中間段, 二條紅和黑都還在. 但在底部不見了. 沒辦法和電路版接. 是不是縮進去了. 我可以切開綁線組的膠帶, 拉出來嗎.

Hsuan-Yih Shawn Chu
2015-10-18 22:17:37

麻煩您寄個信到 support@atom3dp.com ,我們幫您處理,謝謝

Sean Lo
2015-10-19 11:25:33

發信到support 了..


原文網址 Tvca Web
2015-10-11 09:24:35

本次活動,邀請到多家取得國際資金的台灣團隊來進行經驗分享,如:愛評網、沛星科技、行動貝果、獎金獵人及Flux
MoBagel行動貝果
MoBagel與Salesforce 、微軟、Google 、Amazon 及 ElectricImp 等策略聯盟,提供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所需的配對連接、監控排程、異地備援、海量儲存、即時分析、預測學習 等完整方案,包含多種API、SDK等平台開發工具及 C/C++、Java、Objective-C、Python 等開放原始碼,讓產品迅速又安全連上雲端,在我們提供的 Dashboard 上管理產品,並且即時監控裝置異常。
500 stratups、Dreamforce loT ZONE、Google、 Mircrosoft Ventures、Amazon web services等單位,都投資過他們喔
報名這裏請: http://venturap.kktix.cc/events/venturap
邀請碼: tvca0000
活動網頁: http://www.taipei-apoip.com/#program


原文網址 Tvca Web
2015-10-10 09:00:36

本次活動,邀請到多家取得國際資金的台灣團隊來進行經驗分享,如:愛評網、沛星科技、行動貝果、獎金獵人及Flux。
FLUX
FLUX 3D印表機是放在桌上的「超級工廠」,一台機器就具備3D列印、3D掃描、雷射雕刻等多種功能,使用者放上任何模型,不用經過繪圖就能列印,更可針對需求任意擴充模組及噴頭。
他們在美國最大募資網站「Kickstarter」集資,原設定募集10萬美元(約310萬元台幣),沒想到全球湧入2700人捐款,募得164多萬美元(約5200萬元台幣),打破該平台最高募資紀錄。想知道他們的3DP有多酷炫,歡迎到現場親自體驗!
報名這裏請: http://venturap.kktix.cc/events/venturap
邀請碼: tvca0000
活動網頁: http://www.taipei-apoip.com/#program


原文網址 Charlie Ting
2015-10-04 05:19:18

[摩艾失敗的收穫]

原本以為找到理想的控制參數,讓輸出變穩定後就睡著了。結果睡到一半被奇怪的聲音吵起來,發現摩艾印壞了。

不過雖然是失敗了,仍然可以從物件中得到許多經驗。

1. 雖然在下巴處印壞了,但其他地方依然正常輸出,代表這樣的供料狀況是相當穩定的,而且無視印壞之後的壓力變化。這表示這個參數在列印軟料的容錯空間增大了。

2. 輸出的表面品質可以跟 PLA 完全一致,0.1mm 沒有問題,甚至覺得可以挑戰 0.05mm 的層厚。

3. 這尊的散熱是捉70%含導板,代表還有上修的空間,有機會解決下巴翹曲的問題。

4. 疙瘩主要發生在路徑超出物件外層的地方,而且非連續。這部份可以考慮換不同的切片程式因應。讓移動路徑盡量維持在物件內部。

5. 吸附力依然不足,在印到50%左右,下方的吸附面積己經只剩3公分直徑的圓形範圍,代表底層翹曲己經很明顯了。有可能需要考慮熱床,或其他吸附力更好的作法。增加brim 寬度及厚度也可以考慮。即使翹曲,也可以在脫落之前,先用藍色膠帶把brim 貼在平台上作為固定。只要位置沒跑掉,一樣可以印完。

6. infill 的溢料極多,突顯沒作 de-string 的影響。以軟料的物理特性來說,de-string 不是沒用,但產生效果的時間長,因此抽的距離可以頂多1~2mm。速度也不宜太快,太頻繁。還是要以避免擠料輪堵塞為優先。

7. 軟料雖軟,但厚度大於1mm 之後,只要散熱得宜,仍有相當的強度。因此,小距離的 wipe 應該是可以的。另外,infill 的比例也不用太高。

結論,使用軟料,我會以穩定的進料控制會最優先考量,測出理想的供料速度後,再依它的容錯空間和物件複雜度去設定參數,然後正式列印。

另外,會考慮在brim 之後就全程全出力降溫,以較佳的強度和穩定的收縮量來達到一致的輸出。避免因為尺寸的差異或結構造成列印風險。

最後,因為材料因素,對於細長或比例差異大的物件,除非能貼在玻璃上印,不然成功率應該是很低,可以不用浪費心力嚐試了。

倒是在換料的過程中發現軟料和 PLA有一定程度的接合力,這表示以後用雙噴頭時有機會合併材料使用。但是兩者的輸出邏輯大不同,在切片程式和機台韌體中都必須有相對應的設計才能完美結合。這部份應該還要一段時日吧。

柯紀維
2015-10-04 08:22:25

意外總是發生在沒有盯著機器的時後阿...
我印比較容易翹曲的物件的時後,還是會換底板塗一下口紅膠
就算是路徑的外邊界向外擴張時發生翹曲的時後,物件也比較不容易被噴頭撞掉
比藍色膠帶穩很多,不知道對軟料的底面翹曲問題有沒有幫助

Charlie Ting
2015-10-04 11:41:14

就目前的測試,軟料在藍色膠帶的附著力似乎沒有玻璃+口紅膠好. 現階段覺得最好的固定方式是加大brim, 然後等 brim 印好後, 上方再用藍色膠帶補貼固定, 這樣是否翹曲都不會脫落了.

Kevin Chen
2015-10-04 13:39:22

Charlie大的測試分析都超詳細的,這隻軟料和藍色膠帶幾乎沒有黏著性可言,所以我大都建議使用玻璃+口紅膠再開brim,尤其有infill的狀況下材料向內收緊的力道很大,destring到也可以放心的開,其實我之前沿用prime/suck=6mm和60mm/s的回抽參數用了很久,這支材料沒有那麼怕回抽,除非短時間內超高頻率的回抽才會造成磨損


原文網址 Charlie Ting
2015-09-22 19:45:12

[作弊again]

哈哈,我發現 ATOM 真的是一個不錯的平台,open source 的美好越來越明顯了。

因為自己搞的雷射模組跟官方的相容,所以現在也可以用官方的 burner 來作雷雕,只是速度要跑更快.....

所以,我一直覺得慎選平台很重要,然後在相同平台的各類玩家技客多了,每個人貢獻一點資源或想法出來,很容易就能弄出專業的東西。

若說 3D 列印是加法,雷雕是減法,那 ATOM 就是乘法。

剩下的就是創意的無限發想,再用除法來快速收斂,去蕪存菁了。

Charlie Ting
2015-09-22 19:46:07

張不凡
2015-09-22 19:54:35

除了滿分,我不知道還能給您幾分。

Timy Fat
2015-09-22 20:03:28

為什麼可以這樣強大

張不凡
2015-09-22 20:03:48

因為神不是一般人

Ying Yuan Liu
2015-09-22 20:09:03

請問雷雕一定要全平面嗎?看官方說可以雕皮。但皮製品很難撐到全平吧?想雕自己的皮夾試試。

張不凡
2015-09-22 20:12:02

我看錯嚇一跳,雕自己的皮,抱歉,眼殘。

曾俊維
2015-09-22 20:15:18

這個太讚了吧

李英任
2015-09-22 20:15:29

不用一定全平面 但是效果會有差

曾俊維
2015-09-22 20:16:21

一般來說皮雕是還沒加工前就要雕了吧

張不凡
2015-09-22 20:25:57

先被燒皮臭再被ABS毒,生命誠可貴,請愛惜使用。

張不凡
2015-09-22 20:27:37

那用PLA算慢性中毒嗎...

Rickey Yang
2015-09-22 21:42:40

最近太忙 都沒在玩 準備搬到學校去

Lawrence Lee
2015-09-23 07:53:06

burner 馬上要在 github 上面 open 出來了~ 請大家用力玩

Lawrence Lee
2015-09-23 09:55:57


原文網址 Simon Li
2015-09-22 12:15:32

原本調整噴頭螺絲讓auto level好了, 但是微調以及加了球頭潤滑油後就壞了, 又開始隔空校正.
影片中的集線管看起來很硬, 但是完全移除後, 甚至連進料管都拔掉也還是一樣. 而如影片中可見, 噴頭螺絲也巳經鎖得非常上面, 請問各位前輩還有哪裡需要檢查的?

另外想請問一下, 把噴頭上蓋固定在噴頭平台的左右二顆螺絲, 是不是不能完全鎖緊, 不然校正時會把整個噴頭連桿都拉掉?

Roy Lo
2015-09-22 12:20:20

噴頭螺絲好像沒壓到微動開關...

廖新弘
2015-09-22 12:22:36

電機檢測有做嗎

廖新弘
2015-09-22 12:28:37

你的螺絲鎖太緊了,導致於只有動到螺帽而螺絲沒有動作

Jay Chen
2015-09-22 12:30:19

噴頭平台左右兩側螺絲要鎖緊.
噴頭螺絲.的圓頭.要卡到..微動開關..有.咔喳..一聲....

你可能把噴頭螺絲整個鎖緊了..所以..那.防鬆螺母.往上鎖時..螺絲沒在動..只是螺母動..這就不對了..

噴頭螺絲要鬆鬆的....當防鬆螺母卡在螺絲時..轉動螺母..螺絲會跟著轉動往微動開關方向走...頂到微動開關..有咔喳一聲..那才對的

如可以..拍張靜態的噴頭平台相片來看看...

Gundam Huang
2015-09-22 12:33:32

也有可能微動開關掛了 我昨天換掉就正常

陳明谷
2015-09-22 12:34:46

兩側螺絲要鎖緊+1
噴頭螺絲不能鎖到底+1

Simon Li
2015-09-22 13:15:02

對不起, 這樣問可能有點跳針, 但是我發現噴頭平台左右兩側螺絲若是鎖緊了(如圖中的藍色圈圈). 會很難如說明書說的輕推噴嘴會有達達聲.

Clarence Lee
2015-09-22 13:17:39

鎖緊是一定要的..你要檢查的是前面的 M3 20mm那邊的組裝..
https://atom3dp.squarespace.com/firstlayer/#adjustscrew

陳明谷
2015-09-22 13:23:38

相信我們…要鎖緊
因為至少超過10個人都會告訴你
鎖不緊是錯誤的
然後閉起眼睛把噴頭螺絲轉到最鬆
再轉到最緊
你會有新的想法

廖新弘
2015-09-22 13:38:30

所謂鎖緊是後面兩顆螺絲,前面是鎖到底但是不是鎖緊,轉動螺帽時螺絲頭可以上下移動,而不是螺帽上下鎖動,抵住微動開關是螺絲頭,你的是完全沒有抵住,所以在空中跳舞

Simon Li
2015-09-22 14:03:07

大致弄懂了。我再調看看。先謝謝大家的指導。

Simon Li
2015-09-22 15:37:12

經過幾次實驗終於搞懂噴頭螺絲的運作原理了. 一開始可以auto level, 但是列印時發現出料不平均, 原來在列印時上蓋會滑動, 想起來鎖上蓋的2個M3 4mm螺絲要鎖緊, 但是鎖緊後調整噴頭螺絲, 要不就是如影片這樣跌倒校正(如https://youtu.be/2R9_-fwZv2I), 不然就又回到隔空校正. 這根本是無窮迴圈吶~@@

陳明谷
2015-09-22 15:41:07

要嘛太緊要嘛太鬆
關鍵是“搭”一聲加四分之一圈

李穆
2015-09-22 15:45:45

搜尋關鍵字『上蓋太緊』

廖新弘
2015-09-22 15:45:46

你前面螺絲調太上面了,導致噴頭撞到玻璃,微動開關沒有動作,調整好手壓噴頭有答答聲才是正確

Simon Li
2015-09-22 15:50:45

是的, 的確有發現螺母動, 螺絲不會動的現象, 巳修正. 謝謝.


原文網址 柯紀維
2015-09-19 00:24:53

求救!!
自從換了光學限位開關之後(同時把三軸的滑軌向下移動一些)
每次列印開始的G28結束時
三軸要往下降至玻璃平台之前,都會先同時上升一小段距離
除此之外,是也沒有發現對列印結果造成影響
但我實在是覺得很困擾又找不到原因哪XD

Odinson Thor
2015-09-19 00:30:14

看一下prefix或許會有線索

柯紀維
2015-09-19 00:35:28

但我看prefix都正常耶
我改光學限位前後也沒有更改prefix,僅在安裝完成之後跑了一次G29 Z+0.375

柯紀維
2015-09-19 00:35:57

附上G CODE的前段
; generated by Slic3r 1.2.9 on 2015-09-18 at 23:59:34

; external perimeters extrusion width = 0.40mm
; perimeters extrusion width = 0.40mm
; infill extrusion width = 0.40mm
; solid infill extrusion width = 0.40mm
; top infill extrusion width = 0.40mm

M107
M104 S200 ; set temperature
G28 ; home all axes
G1 Z5 F7000 ; lift nozzle

M109 S200 ; wait for temperature to be reached
G21 ; set units to millimeters
G90 ; use absolute coordinates
M82 ; use absolute distances for extrusion
G92 E0
G1 Z0.200 F7800.000
G1 E-6.00000 F7200.00000
G92 E0
G1 Z0.250 F7800.000
G1 X30.185 Y0.000 F7800.000
G1 Z0.200 F7800.000

Odinson Thor
2015-09-19 00:36:45

我記得我自己Auto Home後,開始列印前好像也會再執行一次歸零的動作

Odinson Thor
2015-09-19 00:39:24

一般來說,列印完之後,由於Postfix裡的G28,所以會自動Auto Home,這時把列印件取下,處理完殘渣,繼續印下一個模型,此時就會發現三軸各自歸零了一下,才會往下、移至預熱位置

柯紀維
2015-09-19 00:40:30

但是如果用原廠的限位開關,照現在這個做動,感覺肯定會撞機(撞微動開關),然後馬達皮帶跳齒阿XD
他移動到比autohome時接觸限位開關的感應點還高的位置

Odinson Thor
2015-09-19 00:41:58

意思是列印前,三軸各自歸零時,限位開關似乎未立即作動,或延遲作動嗎?

柯紀維
2015-09-19 00:43:26

有做動喔,G28的部分是正常完成的(三軸"分別"做動歸零) 限位開關上的LED顯示時機也正常,但G28結束後,3軸會"同時"向上走一段再往下降

柯紀維
2015-09-19 00:45:44

我拍Z軸好像會造成誤解,我上傳一下Y軸的影片

Odinson Thor
2015-09-19 00:47:11

我看影片,三軸同時往上走的時候,LED燈是熄滅的。
這裡有3點需要釐清:
1.Auto Home後,開始列印前,三軸是否還會再做一次歸零動作。
2.Auto Home後,為何三軸會同時上升,如果是Auto Home,應該是三軸同時上升後,每一軸都會各自下降上升一次。
3.三軸同時上升時,LED燈是熄滅的,此時限位開關應該沒作動,為什麼?

柯紀維
2015-09-19 00:52:21

1.我執行列印前不會另外去執行auto home,但是frefix內有autohome的指令,因此就像影片一樣,在噴頭下降前他會做歸零
2.三軸分別下降再上升是沒問題的,但結束之後三軸會同時一起上升一段才下降,這部分就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
我買的這個限位開關是被遮斷的時後熄滅,

柯紀維
2015-09-19 00:53:32

3.我買的這個限位開關是遮斷時熄滅,以原廠微動開關的運作方式的話大概就像是接觸限位開關後熄滅的概念,所以三軸向上升的時後熄滅這點到是沒問題的

柯紀維
2015-09-19 00:55:58

另外安裝的時後我有執行M119確定遮斷時(led沒亮)跟原廠微動開關的接觸時訊號是一樣的(Triggered)

Odinson Thor
2015-09-19 00:59:00

想不出來,先睡吧~ 等明天看有沒有人知道


 

全不選 發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