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列印服務
  • #maker+t=market
  • COSPLAY 3D 建模
  • 1
  • 2
  • 3

ATOM 3D Printer Group 造訪社團 » 平台

原文網址 Shih-Hsin Chao-Sushi
2015-08-04 21:41:46

剛剛組到最後的玻璃平台的步驟, 頭不小心輕撞到噴頭平台, 然後一個直徑 3.2mm長度約 3.5mm 的黑棕色小彈簧就掉在玻璃平台上, 翻遍說明書, 都沒有這個零件, 想請問各位這個小彈簧是在哪個組件上的? 感謝各位~

廖新弘
2015-08-04 21:46:03

拍個照片來看

H-m Lin
2015-08-04 21:47:04

只能說有圖有真相,隔空抓藥也要看到病人吧!

David Tsai
2015-08-04 21:48:37

可能是供料機的

Shih-Hsin Chao-Sushi
2015-08-04 21:49:17

Shih-Hsin Chao-Sushi
2015-08-04 21:51:21

David Tsai 供料機的彈簧好像沒那麼小耶

H-m Lin
2015-08-04 21:51:38

難道是噴頭平台抵住微動開關的那個,翻遍說明書都沒提到就太扯了!

廖新弘
2015-08-04 21:52:50

你的連桿有吸到東西

David Tsai
2015-08-04 21:54:24

會不會是斷了

H-m Lin
2015-08-04 21:54:32

應該不屬於Atom的零件

David Tsai
2015-08-04 21:58:24

總共好像只有兩個彈簧

Shih-Hsin Chao-Sushi
2015-08-04 21:59:09

抵住微動開關的那個彈簧沒有那麼細小, 看說明書也沒看到這個規格的彈簧, 但也不確定是不是Atom的零件, 輕撞到噴頭平台後, 這個小彈簧就掉在玻璃平台上了.

H-m Lin
2015-08-04 21:59:24

機構上會用到的彈簧沒這麼短的,先檢查看機構上的彈簧有沒異樣

Shih-Hsin Chao-Sushi
2015-08-04 22:03:48

廖新弘 請問連桿吸到東西是什麼意思? 謝謝

廖新弘
2015-08-04 22:06:40

因為連桿有磁性,不知道在哪裡吸到那個東西

Shih-Hsin Chao-Sushi
2015-08-04 22:08:34

好像也有這可能 看說明書跟零件包裝袋都沒看到有那麼小的彈簧 XD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5-08-04 22:24:12

T型螺母裡面頂住鋼珠的彈簧。

Shi Xinhui
2015-08-04 22:27:34

同樓上觀點+1

Charlie Ting
2015-08-05 08:16:19

螺母裡的,我的有掉過


原文網址 Add Wii
2015-08-03 17:20:14

身為台灣的創客,奔跑還不夠,得要站在風口上或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看機會!

同樂會將於8/14晚上,邀來在中國有創客教父之稱的程天縱,
來成為Terry的朋友,來創客酒館把酒言歡,聊革命,聊創新!
你可以現場近距離見識Terry的魅力和快問快答的功力!

!!!空間及名額有限,將以報名序依序通知。!!!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21712931500750/
如何報名:
1.請先加入同樂會粉絲(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disshui ),在活動按下「參加」
2.回填報名表: http://goo.gl/forms/11RHavv1Dj
(同時完成1.2.才算報名成功)
3.同樂會將以email通知【因場地限制,所以名額有限,報名採優先順序制,完成報名後同樂會將mail通知】

免費報名,趕快來同樂會找我們玩噢

簡介:程天縱,1952年生於台北,最有影響力的創客創業微信群「Terry & Friends」發起人,人稱創客教父。

畢業於交通大學電子工程系後赴美求學,取得美國SantaClara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1979年,加入惠普台灣分公司,1992年,晉升中國惠普公司總裁及董事,負責惠普公司在中國的所有投資。在中國惠普服務6年期間,該公司的業務量增長10倍,1997年11月,他離開惠普轉戰美國德州儀器,擔任該公司亞太區總裁。

2008年,程天縱受邀擔任富士康集團副總裁, 2012年退休,後來因緣際會成立「Terry & Friends」微信平台,2014年8月在微信上開始Terry & Friends創客社群以來,已一對一輔導過218個團隊。
關於「Terry & Friends」: http://zhuanlan.zhihu.com/terry #!


原文網址 Max Lu
2015-08-03 09:36:56

想請教各位
我再印送料桿時
連續三次都會因為出料不順導致後面失敗,前兩次比較糟糕 在打底時就出料不順,
檢查了逐步檢查了,擠料輪、擠料彈簧、鐵氟龍接口是否有鬆脫或阻塞、噴頭內是否阻塞,
但都沒有問題,昨天晚上又將噴頭從列印平台拆下來看看是否堵料(我只拆下快速接頭沒有整個拆解),
但也沒有利用Move Axis 讓Extract 送料也正常,昨晚10點多開始再重新印,再打底的部份是很漂亮,
中間晚上一點時去看也沒問題六角型填充也很漂亮,就放心的去睡覺,但一早起來發現又擠不出料來,
擠料馬達還是有動作,送料狀況還是有,但感覺就是不出料,手動推料很難推出,
噴頭堵料的狀況容易發生嗎? (已經三次都不順)

加熱溫度我是200度 ,風扇都有再散熱,兩側風散是再列印物件3mm高時開始運轉,這邊都正常。

手冊檢察的部份都也有逐一檢察,料也沒有打結,一切都沒問題但怎麼都會再到印到一半後就開始不出料?

下面的圖是第三次製作早上發生送料不出來的狀況

Max Lu
2015-08-03 09:37:38

昨天晚上還很正常的說

Max Lu
2015-08-03 09:39:28

一開始打底 (除了膠帶接縫處凸出外,其他的都很平順也飽和

Max Lu
2015-08-03 09:40:15

這是前一次再打底就出料不順了 (第二次製作)

Max Lu
2015-08-03 09:40:59

今天早上噴頭的狀況

沈育廷
2015-08-03 09:42:45

線卡住打結?

Max Lu
2015-08-03 09:45:58

沒有喔,我有檢察沒有打結

廖新弘
2015-08-03 09:46:57

層高?速度?溫度提高十度看看

Max Lu
2015-08-03 09:47:55

層高0.3mm 溫度200度 速度 我有再面板放慢至65%

廖新弘
2015-08-03 09:51:33

層高0.3溫度要提高,因為你的吐出量會不足

Max Lu
2015-08-03 09:57:43

所以是因為溫度不夠? 已前ㄧ代的時候溫度大概在195~200度,所以我是設定在200度,一開始都很正常,不料後面還是出狀況

廖新弘
2015-08-03 10:22:02

速度65%是什麼單位

Charlie Ting
2015-08-03 10:58:02

建議你把線料先退出,然後把料弄順再進料開始印,你的線料可以纏很大,所以動不動就卡卡的。

另外 sparse infill 的速度要放慢,那邊的速度太快很容易造成出料的異常。建議不要超過 20 mm/s。

廖新弘
2015-08-03 11:19:43

擠出馬達有答答聲音嗎

Max Lu
2015-08-03 11:30:33

貼一下我的KISSlicer參數 如圖,至於速度65% 是在面板上用旋鈕直接轉到65% 那單位因該是mm/s吧...?(這個其實我不太了解)

鄭政浤
2015-08-03 11:38:43

因為切片軟體也可以改速度(右邊那)
所以報%數並不準確

Charlie Ting
2015-08-03 11:54:41

你的速度大概15左右,但兩邊都設比例,其實會讓你自己對速度感變模糊,這樣你會對自己機器的表現感到陌生。

最好軟體是設精密,然後以你那邊的速度為主。印表機就維持100%,除非在不會失敗的前提下,想加減速再調。

總之要累積速度感,這是駕馭這台機器的重點。

Chen Guan Ting
2015-08-03 13:40:20

列印會不會有啪啪啪啪啪的聲音?

Mark Chen
2015-08-03 16:01:08

>\\\\\\\\\\<

Mark Chen
2015-08-03 16:01:17

什麼啪啪啪 真是的

鄭政浤
2015-08-03 16:02:35

可能要多跟機器啪啪啪(?

Max Lu
2015-08-03 16:03:10

我完全不知道該怎回答 啪啪啪.....,但列印時是沒有這聲音,馬達也沒有答答答

Max Lu
2015-08-03 16:03:32

這....不要歪掉阿>/////<

Mark Chen
2015-08-03 16:06:01

溫度過高 pla列印時產生大量氣泡 所以會有俗稱爆米花的現象出現

Mark Chen
2015-08-03 16:06:34

溫度過高也會有另一個問題 噴頭整體溫度都拉高 PLA提早受熱膨脹卡料

Max Lu
2015-08-03 16:11:06

所以依照Mark 的說法,是我這溫度太高? 目前設定是200度 還是要再降?

Peter Wu
2015-08-03 16:16:13

每卷pla料都不太一定 ,一般180~220的區間可以抓到最適合你這捲料的溫度囉

Charlie Ting
2015-08-03 16:16:34

一切以列印順利為指標,速度、溫度都是參考。所以要從反應去調整參數。
如果參數跟別人差太多,可能是偵測失準,有空再檢查調校就好。

我自己是每一捲料都會先測合適的溫度,不同捲的線用不同溫度。

廖新弘
2015-08-03 16:44:14

你把PLA抽出來,看看上面有沒有痕跡或者變的很細

Chen Guan Ting
2015-08-03 16:48:00

線受潮印的時候會啪啪啪啪啪

Max Lu
2015-08-03 16:54:14

陳佑任 那這啪啪聲是氣泡的聲音吧。
Charlie Ting 目前我只先求穩定列印,且可以順利完成為方向。
廖新弘 我回家再抽出來看看,但可能會有點難抽,因為送料馬達那邊的料早上被我推斷了......

Max Lu
2015-08-03 23:15:39

回來清理噴頭內,將鐵氟龍拆下來看到....料斷在快速接頭內...怪不得怎麼推都推不動.....

Charlie Ting
2015-08-03 23:16:52

恭喜你要出運了~

Max Lu
2015-08-03 23:17:27

這是指.......

Charlie Ting
2015-08-03 23:18:07

找出關鍵問題了啊,不用再卡關,就可以爽爽印了

Max Lu
2015-08-03 23:19:31

但是對於Kisslicer的速度問題還時糊塗了....因為感覺像各位所說..依照以前的舊版的觀念在一代可以順順列印到二代好像沒這麼簡單

Charlie Ting
2015-08-03 23:22:06

系統有變就要適應,要適應就要嚐試,嚐試最怕鬼打牆。所以卡關問題解了,很有可能就一帆風順,適應就不成問題。

廖新弘
2015-08-03 23:25:17

料斷在裡面的原因你知道嗎

Max Lu
2015-08-03 23:26:06

可能這料已經脆掉了(畢竟這料放的有點久....雖然一直放在防潮箱)

廖新弘
2015-08-03 23:34:00

卡料的原因很多,當然料脆化是其中之一,其實官網有提供KISSlicer設定檔給大家用,你可以下載回來用,另外提醒檢查一下進料臂的固定螺絲,不要鎖太緊確保它活動自如

Max Lu
2015-08-03 23:42:15

我是直接抓官方的設定直接製作喔,只改了填充的密度而已

Max Lu
2015-08-04 00:25:18

設定重弄,面板不調,換卷料再挑戰一次!

廖新弘
2015-08-04 09:29:47

後來有完成嗎

Max Lu
2015-08-04 09:30:49

算是有吧,早上看到的東西是這樣

Max Lu
2015-08-04 09:32:19

最後上方料好像又有些狀況所以又沒出料了,而馬達處有削削

Max Lu
2015-08-04 09:32:42

廖新弘
2015-08-04 09:41:36

料又斷了吧,檢查一下PLA線徑


原文網址 李姍姍
2015-08-01 15:10:01

請問各位大大~這請況是出料不順嗎?有照說明書的方法去調整噴頭與列印平台的距離G29...可是測試很多次~都印不好(超苦惱)~可以請高手協助解答嗎?謝謝 ?

廖新弘
2015-08-01 15:20:01

當然印不好,你的鐵氟龍管沒有插好到定位

李姍姍
2015-08-01 15:22:29

我有插進去~可是無法固定...進料的時候~就會跑出來耶@@" 請問要怎麼插好?謝謝你熱心的解答 ?

辜元志
2015-08-01 15:22:38

層高設多少?G29設多少?測試過那些參數了?

廖新弘
2015-08-01 15:26:00

鐵氟龍管插好,要拉一下看會不會脫離,你的PLA沒有順著鐵氟龍管進到噴頭?面,當然出料不順,理由是你的照片已經看到一段PLA外漏了

Estima Lin
2015-08-01 15:27:15

廖新弘
2015-08-01 15:32:21

你先預熱噴頭到200度,用手推那段PLA往噴頭方向,確定有PLA出來後,快速抽開PLA,然後押進料臂,將PLA完全抽離後,把䥫氟龍管前端切除一小段,重新插入快速接頭

廖新弘
2015-08-01 15:34:33

忘記提醍PLA抽出後噴頭要降溫

李姍姍
2015-08-01 15:35:26

這樣算成功了嗎?謝謝熱心的解答 ?

廖新弘
2015-08-01 15:36:06

有拉拉看,會不會脫離

李姍姍
2015-08-01 15:38:00

不會脫離了! 謝謝你~感激 ?

陳明谷
2015-08-01 18:22:35

就是..用力...


原文網址 Max Lu
2015-07-31 11:54:28

(影片會有點吵,請將喇叭關小聲)

昨天試著印官方提供的集線盒,在製作的過程中 列印的過成噴頭平台在移動時都非常大聲,我速度一開始就已降低製49%(50%),後面降低製34%(35%)
移動的到下個點或者某些過程會有這些狀況移動感覺很緊或磨擦的那, 是因為皮帶太緊嗎?

目前調整器空隙距離是(5.15mm),滑軌、球頭、連桿、滑塊都有上官方的潤滑油,聲音好像比之前一代時大聲。

另外整體印製出來感覺因該算OK,但還是有稍微牽絲凸料,精細度想再更好些.....

Max Lu
2015-07-31 11:55:36

Max Lu
2015-07-31 11:55:45

Max Lu
2015-07-31 11:55:50

Max Lu
2015-07-31 11:56:03

Max Lu
2015-07-31 11:56:13

Max Lu
2015-07-31 11:57:12

設定的參數

Max Lu
2015-07-31 11:57:30

Max Lu
2015-07-31 11:57:51

Max Lu
2015-07-31 11:58:13

Max Lu
2015-07-31 11:58:27

Max Lu
2015-07-31 11:58:44

廖新弘
2015-07-31 14:31:26

你的馬達電壓有調整嗎跟皮帶感覺可以放鬆一點

Max Lu
2015-07-31 16:56:05

目前馬達電壓是0.8V 回家再把調整器放鬆點看看好了

廖新弘
2015-07-31 16:57:29

你是升級版,還是原生的2.0版

Max Lu
2015-07-31 16:58:10

升級板 驅動片是A4988 (0.1歐的)

廖新弘
2015-07-31 18:17:15

我目前也是用0.1歐姆4988電壓0.8V那可能檢查下皮帶會不會繃太緊了

Max Lu
2015-07-31 20:31:48

廖新弘 所以你的在動作中沒有這些聲音嗎?還是比別較小聲?

廖新弘
2015-07-31 20:38:59

有,有低鳴聲音

鄭政浤
2015-07-31 21:11:20

印的比我好QQ

Max Lu
2015-07-31 21:21:18

我這弱弱的啦

李穆
2015-07-31 21:25:03

廖大的皮帶繃緊的程度如何?能否提供參考?

廖新弘
2015-07-31 21:45:41

基本上我沒用調音器去調,我憑感覺去調,3軸在原點時彈一下有調整器那一側,聽聲音差不多,然後用手同時壓一下兩側皮帶的感覺是否彈力上是否大致一樣,然後就開始印

Max Lu
2015-07-31 22:23:50

原來我彈錯邊了,我都彈手冊講的那邊⋯都感覺鬆鬆的

廖新弘
2015-07-31 22:27:16

那邊也行,只是個人喜好不同而已,之前跟人討論時,建議不要太緊,避免馬達負載太大


原文網址 Rickey Yang
2015-07-31 01:10:34

噪音第二個來源是噴頭平台上固定風扇的設計 ,在入風處兩側遮蔽風扇約三分之一的面積
氣流被干擾造成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5-07-31 01:23:47

七月出貨的,風扇螺絲孔比較低,所以擋住稍少。(好像沒差)

Rickey Yang
2015-07-31 01:37:02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5-07-31 01:46:07

這是原來的位置。七月的低了差不多快一個螺絲孔,導致物件風扇得再扳開些。

Rickey Yang
2015-07-31 01:54:21

原來。看到有人的底下的檔風片很開是這原因
有想過能不能把一公分的厚度改用0.6公分厚的扇,讓它退到裡面不要緊貼鈑金有進氣空間可以降低一些音量
不然位置不改要磨邊了會影響彈片,磨太細可能會彎掉

陳明谷
2015-07-31 08:04:21

散熱鰭片造成的撞風也會有噪音產生
只要影響風直直流出去的
都會有撞風或斡旋
這些都是噪音來源

Rickey Yang
2015-07-31 09:18:26

改了些位置放過
把風扇角度放更斜時,讓它不要貼鈑金
或把它改放微動開關那一側 可以降5-6db(20cm左右)

林文和
2015-07-31 09:23:39

風切聲真的很吵

李穆
2015-07-31 10:34:08

有考慮過風扇放遠端接管來吹嗎?

Rickey Yang
2015-07-31 10:46:11

我們熱流說擋住它 轉速會加上去 有的葉片受力有的沒受力 不平衡

放遠端要高風壓的風扇 不容易

陳明谷
2015-07-31 10:48:23

擋住 轉速會加上去?不懂這意思

Rickey Yang
2015-07-31 10:51:15

擋住就是沒氣進入 其中一片葉片沒空氣可推
沒空氣阻力 轉速就上去啦

陳明谷
2015-07-31 10:52:49

那要擋入風口?

Rickey Yang
2015-07-31 10:54:00

不是 只是解釋噪音的產生原因

陳明谷
2015-07-31 10:56:26

加大散熱面積
降低風壓

Rickey Yang
2015-07-31 10:57:49

我等的就是風壓小流量大的風扇。

Rickey Yang
2015-07-31 17:57:10

CNC做兩個板來測試

Rickey Yang
2015-07-31 23:38:47

小改版
風扇還沒拿到。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5-07-31 23:44:58

五月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5-07-31 23:45:16

七月

Rickey Yang
2015-07-31 23:50:47

八月。哈哈

Rickey Yang
2015-08-01 00:36:16

Hawke ChienSheng Liu
我猜七月版本不是為了風扇噪音問題變更設計
應該是為了閃那些電線

Clarence Lee
2015-08-01 00:54:15

那風扇掛外面的話呢?...

Rickey Yang
2015-08-01 01:01:08

Clarence Lee 有試過 確實會比掛裡面小聲,但只要遮住也還會產生聲音。
掛裡面聲音比較尖銳,外面就比較低沈。

Clarence Lee
2015-08-01 01:02:32

比較好奇這樣前面擋住會不會散熱效率不好...雖然我用9000rpm的這樣掛用很久了;p

Rickey Yang
2015-08-01 01:09:34

要試這個的話我就得破壞噴頭埋thermocouple才能知道了

Rickey Yang
2015-08-01 01:12:06

好像可以試耶。 從入料口埋探針
手邊有剛好1.6的探針


原文網址 Max Lu
2015-07-30 09:53:39

昨天深夜總算是將機器搞定開始運作,試著列印官方提供的50x50mm方塊,再做G29時我是有將速度調降至50%,第一層印出後感覺不太飽滿稍微有縫隙,第二層上去就還好了,但是在最後鋪底的最後平面,中間有一段一直沒有料出來(很稀疏),但是擠料馬達是有再動的且PLA也是一直有再慢慢動,但到剩下角落就又正常,之後開始往上印就都算正常。 中間稀疏沒出料的部份是出料量突然變低?

另外幾個在列印過程中發現的問題
過程中,控制板位置的空間蠻悶熱的,整個熱傳導到玻璃平台上都變微熱(但不到至於燙手,反到成了保溫床?!) ,在裡面多加了一顆非常吵的高轉速風扇將積熱吹出(共兩個風扇),但感覺幫助有限,馬達的溫度摸起來也是蠻熱的,這是否會造成容易失步問題?

Charlie Ting
2015-07-30 10:11:37

好奇你的機器是放那裡運作,沒遇過有這種高溫的狀況。

另外,建議你先用電表量一下驅動晶片的電壓值,有可能過高了。因為整個電路板最熱就那幾個IC,其他算還好。

Max Lu
2015-07-30 10:23:42

我是放在房間工作桌上且有開小風扇跟窗戶,驅動晶片的電壓值我昨天調整測量是0.9V,玻璃平台摸起來不是說非常熱,只是整體底部(從玻璃平台跟底部的六根鋁擠摸起來都溫溫的)

Charlie Ting
2015-07-30 10:25:58

文件上不是說建議調 0.4V 嗎? God bless you....

Max Lu
2015-07-30 10:33:13

忘了說 我是A4988 綠版 Rs 是0.1歐

Charlie Ting
2015-07-30 10:35:49

你自己換不同的驅動模組?4988 不是才16分步,這樣精密度反而下降耶。

Max Lu
2015-07-30 10:38:29

因為我的是升級版套件,所以這部份是沿用之前的

Charlie Ting
2015-07-30 10:40:45

原來如此,這就要請官方解說了。
但我建議先把電壓值調低點,免得造成永久性的損害。
等確認正常配置後再作調整。

Max Lu
2015-07-30 10:47:39

所以之後配的8825精密度會更高?

Clarence Lee
2015-07-30 10:49:24

Max Lu
溫床基本上算正常...
不過升級套件應該有個建議調整值?
馬達溫度高是多高?能否量測一下有數據比較好討論...
太燙就降一下Vref, 這組6線當4線的電流上限大概要打八折..
降到0.8A以下看看..(搞不好三軸0.4A就足夠)
三軸負載不算重,輕輕跑皮帶沒有拉過緊應該不用太高的限流設定..

Charlie Ting
2015-07-30 10:49:26

8825 是 32 分步,所以按理說精密度會加倍。

Clarence Lee
2015-07-30 10:49:54

透過皮帶還好...

Max Lu
2015-07-30 11:19:48

其實我沒裝熱床⋯是控制板的熱度傳導出來產生的玻璃平台溫溫的。 三軸馬達與A4988我是都有黏一片散熱片,並放了兩顆小型風扇在內部吹

Vincent LM Yeh
2015-08-02 00:34:14

請問一下,跑G29時如何將速度降成50%?是透過機器上的面板嗎?還是要透過Pronterface?

Max Lu
2015-08-02 01:24:04

在面板上用旋鈕調整到50% 在第一點校正前就要先用


原文網址 Vincent LM Yeh
2015-07-30 02:59:25

晚上花了三個小時終於搞定噴頭平台組裝,但是有一個疑問,就是感覺上DELTA架構對稱性越高的話對列印的品質越有幫助,所以噴頭尖端位於中心點,保持與三軸等距應該是最好 ; 但是移動平台與上蓋的設計方式,還有兩者只靠兩點組合起來的方式,好像無法保證噴頭是位於移動平台的中心點,用卡尺測量的結果也是如此,那這樣會對列印有影響嗎?還是會有其他的方式來修正?

廖新弘
2015-07-30 06:51:38

上蓋後面設計用兩顆螺絲固定,是為了做平面自動校正,譲它有稍微彈性,且利用金屬的剛性迅速回復定點,並不會影響中心點偏心,不然已經那麼多人列印了,沒有人出問題,你多慮了

Vincent LM Yeh
2015-07-30 15:51:56

看到前輩們建議組裝時要盡量追求精準,因此來追根究底一下。實際測量一下移動平台的三個長邊中點到噴嘴尖端的距離,求出噴嘴的真實位置,然後與理論上的中軸位置比對,得出平面上的偏移量是0.7MM。至於這個偏移量對列印品質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就超出我的能力了。會提出這個疑問主要是組裝時發現,噴嘴固定到上蓋的方式是滑進去一個凹槽然後鎖緊,若是沒有滑到底,也許就會讓噴嘴偏離幾何中心,若噴嘴不是保持鉛垂,同樣也會偏離。然後上蓋與移動平台靠兩點結合,若結合點沒有水平貼合而產生角度,噴嘴也會偏離。順著這個想法,下午實量測出偏移量,至於如何解讀這個數據,就仰仗各方高手了。

廖新弘
2015-07-30 17:06:06

先不管數據如何,請問你使用3D列表機的目的如何

Charlie Ting
2015-07-30 17:37:45

我都沒管那麼多,先確定印得漂亮,再來求精度。機器裝好後印50mm * 50mm 測試,一邊 50.1 一邊 50.15。我就當沒事了,連數據都沒改進韌體裡作修正。

李穆
2015-07-30 18:05:29

3D列印只需要噴頭移動的相對座標控制好就能精準列印,並不是在打靶一定要中靶心,不應該糾結在不需要糾結的地方

Mark Chen
2015-07-30 18:34:26

50.1*50.15 排除誤差的話......可能比字面上更精準?!

Mark Chen
2015-07-30 18:34:36

有神快拜 我投降了


原文網址 Hung Sam
2015-07-28 21:22:10

1.列印物件印了ㄧ小時多,下面的長方形被噴頭撞掉,請問仍續調整噴頭微動開關螺絲??
2.原來直立式物件[出料正常]改橫式[目視就可看到噴頭較高玻璃平台],z offset 都是+0.4,確有蠻大的差異,該如何調整??

Charlie Ting
2015-07-28 23:07:00

你有幾個地方要留意:
1. 噴頭的移動速度及 z-lift,如果太快又沒抬高,很容易因為翹曲而撞歪印件。
2. 你沒有開 brim, 若單靠底層的 grid, 沒有加寬就無法觀察有沒有翹曲,也捉不牢。
3. 有開 brim, 在印的時候觀察第一層的厚度及貼實狀況,地基打得穩,成功率才會高。
4. 你的口紅膠是否夠乾燥?通常塗完後會含有水氣,最好等它乾乾的再印,效果好很多。

Hung Sam
2015-07-28 23:46:19

感謝大大寶貴建議~小弟會在測試看看^^


原文網址 Add Wii
2015-07-27 19:06:56

身為台灣的創客,奔跑還不夠,得要站在風口上或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看機會!

同樂會將於8/14晚上,邀來在中國有創客教父之稱的程天縱,
來成為Terry的朋友,來創客酒館把酒言歡,聊革命,聊創新!
你可以現場近距離見識Terry的魅力和快問快答的功力!

!!!空間及名額有限,將以報名序依序通知。!!!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21712931500750/
如何報名:
1.請先加入同樂會粉絲(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disshui ),在活動按下「參加」
2.回填報名表: http://goo.gl/forms/11RHavv1Dj
(同時完成1.2.才算報名成功)
3.同樂會將以email通知【因場地限制,所以名額有限,報名採優先順序制,完成報名後同樂會將mail通知】

免費報名,趕快來同樂會找我們玩噢

簡介:程天縱,1952年生於台北,最有影響力的創客創業微信群「Terry & Friends」發起人,人稱創客教父。

畢業於交通大學電子工程系後赴美求學,取得美國SantaClara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1979年,加入惠普台灣分公司,1992年,晉升中國惠普公司總裁及董事,負責惠普公司在中國的所有投資。在中國惠普服務6年期間,該公司的業務量增長10倍,1997年11月,他離開惠普轉戰美國德州儀器,擔任該公司亞太區總裁。

2008年,程天縱受邀擔任富士康集團副總裁, 2012年退休,後來因緣際會成立「Terry & Friends」微信平台,2014年8月在微信上開始Terry & Friends創客社群以來,已一對一輔導過218個團隊。

關於「Terry & Friends」: http://zhuanlan.zhihu.com/terry #!


 

全不選 發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