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SPLAY 3D 建模
  • 3D列印服務
  • #maker+t=market
  • 1
  • 2
  • 3

ATOM 3D Printer Group 造訪社團 » 平台

原文網址 Ronn Chen
2018-07-22 19:22:00

菜鳥請教版友,圖中圈起來的地方,不論調整溫度、平台高低、平台溫度都會發生無法貼平檯面,原因會是什麼呢?想破頭~
機器是CR8

ChihJun Soong
2018-07-22 19:27:11

有沒有可能你的平台本身就是不平?有加玻璃片嗎?

Chen Guan Ting
2018-07-22 19:36:41

平台有油嗎?,用酒精清潔看看

Ronn Chen
2018-07-22 23:01:03

感謝各位,擦完酒精就正常了!沒想到差異會大成這樣!

黃俊傑
2018-07-23 11:29:55

話說是CR的社團都不理人嘛? XD


原文網址 李松錡
2018-07-21 07:07:02

昨天剛改好 TMC2208
來分享一下成果
從影片上可以聽到 ATOM 發出最大的聲音來源變成風扇聲了
TMC2208 真的蠻小聲的
不過在比較高速的下降或是空走的時候 (travel speed 我調 110 mm/s) 還是會有一點聲音
這個聲音來源也包括整體共振造成的

接下來是要怎麼改 TMC 2208 的一些過程
首先馬達必定要改四線並聯
可以參考 戴士偉 分享的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atom3dp/permalink/1599890750249214/
也非常感謝他讓我問了幾個白癡問題
一開始我抱著僥倖的心態不想改四線並聯
結果也發現我的 Z 軸馬達特別容易過熱
然後剛裝上去用 Prepare > Move Axis 裡面的功能移動 Z
結果就會看到那一軸過熱的馬達在下降過程中會抽風
於是噴頭下降的過程就會看到有一個軸突然卡住一下
因此馬達四軸並聯必改
改了以後目前用 CURA 的 40mm/s 印很正常
而且相較於原廠的 DRV8825 真的改善了很多三文魚紋和水波紋
整體看起來也漂亮很多

接下來是比較小白的教學部份
改好四線並聯以後關機 千萬要先把 TMC2208 連到馬達的線先拆開再裝上 TCM2208 後開機
TMC2208 的安裝方向很簡單 你看著 TCM2208 上面的標示的 DIR pin 對應到原來 DRV8825 的 DIR pin 是插在哪的位置的
就跟著插上去就沒對了
然後根據 TMC2208 的 datasheet 三個跳帽都留著才是用 16 microstep 的精度運作

我燒過三顆 MKS 版本的 ( https://www.aliexpress.com/…/High-Quality-…/32842649452.html )
不要問我為什麼 因為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腳位確定沒插錯 但一開機就是三顆一起燒
如果有勇者買了 MKS 的版本可以再研究一下
我後來是去淘寶買到了另一款神奇的 TCM2208
(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 )
這顆神奇在哪呢?
如果你注意看他的腳位標示 你會發現他的馬達腳位長得跟原廠的 TCM2208 不一樣
所以用我買到的這顆 就不需要在 Marlin firmware 裡面的 Configuration.h 中改把 INVERT_X_DIR, INVERT_Y_DIR, INVERT_Z_DIR 的值相反一次
那如果你的 TMC2208 和原廠的腳位一樣,那就需要把馬達的運作方向相反一次 (打開 Configuration.h,找到 # define INVERT_X_DIR true, 就把這行改成 #define INVERT_X_DIR false,其他兩軸亦同)
再來是因為我們從 DRV8825 的 32 microstep 改成 TMC2208 的 16 microstep
所以要把 Configuration.h 裡面的 #define DEFAULT_AXIS_STEPS_PER_UNIT {160, 160, 160, 200} 改成 #define DEFAULT_AXIS_STEPS_PER_UNIT {80, 80, 80, 200}
也就是把三軸的數值都減半
接著就可以把這個韌體燒上去了
接著要先把 printer 的開關打開
然後去量 TMC2208 的 Vref
讓流到馬達上的電流做個限制
原來 DRV8825 原廠給的電流限制建議是 2 * Vref = 2 * 0.4 = 0.8 A
TMC2208 的算法是 Vref / 1.414
為了要讓電流限制在 0.8 A
所以 Vref 的值要調到 1.132 V 左右
調完以後 printer 關機 把所有線插上即可

順帶在這裡說一下我犯的一個蠢
我都是斷 printer 電 只靠插 usb 把韌體燒上去
接著我又把 usb 線拔掉 然後才重新開機
接著才到 Control 裡面做 Restore Failsafe, Store Memory
總之這是一件很蠢的事情 導致 Configuration.h 根本沒寫進 EEPROM 中
於是 debug 了半小時
總之燒完韌體後 一定要在控制主板還有電的狀態下執行 Restore Failsafe, Store Memory
另外如果你不確定到底 Configuration.h 裡面的東西你有沒有改成功跟燒成功
可以一手在 printer 的開關後著 然後先使用 Prepare > Home 的功能歸位
如果你的 TMC2208 方向沒設定對 此時 Home 下去他會立刻往下衝
請馬上把 printer 斷電
如果 Home 沒問題後 可以用 Prepare > Move Axis 的功能
先稍微移動一下
可以測一下把 Z 下降 10 mm 是不是真的下降了 10 mm
如果你的 DEFAULT_AXIS_STEPS_PER_UNIT 沒設定對
下降的高度就不會是 10 mm 了
ATOM 的 Auto Calibrate 在下降到一定高度以下前噴頭上的限位開關是沒有用的
而一開始我沒處理到把 DEFAULT_AXIS_STEPS_PER_UNIT 的值寫進 EEPROM 中
導致 ATOM 認為下降了 10 mm 但實際上卻下降了 20 mm
所以噴頭已經碰到了列印平台
ATOM 卻還是認為高度還沒到那個值以下
所以噴頭就跟列印平台親密接觸的摩擦了一下
嚇得我立刻關了 printer 的電
此外也可以從 Control > Motion 中檢查或直接修改 Xsteps/mm, Ysteps/mm, Zsteps/mm
改完後到 Control 裡面 Store Memory 下次開機就會保留這個數值
所以也就是說 如果你跟我買到一樣腳位特殊的 TMC2208
是可以不用燒韌體 只要改四線並聯並設定好 TMC2208 的限流
最後用 LCD 的 Control > Motion 中的功能直接就改好的

黃俊傑
2018-07-21 08:53:50

教學文必推

吳念胤
2018-07-21 09:57:43

永久珍藏 感謝 ?

戴士偉
2018-07-21 10:29:35

這就是DIY的樂趣,改了就會一直改機 XD

Calvin Sung
2018-07-21 14:19:36

好厲害~ 更想改機了! 謝謝分享 ?

戴亙泰
2018-08-04 10:20:29

大大你好,我好像發現你提供的mks那個腳位圖跟我們使用的drv8825中,A1A2B1B2腳位好像位置完全不同,所以我在想三顆燒掉該不會是因為這個原因吧

戴亙泰
2018-08-17 22:07:57

大大你好,我發現我改一改中計了

戴亙泰
2018-08-17 22:09:00

這個...腳位一樣,改了就發現馬達往反方向直直前進了!!

戴亙泰
2018-08-29 22:05:24

不好意思我又想來發問了,想請教這個散熱片是把雙面膠撕開就可以黏上,還是要整個撕掉自己去找散熱高塗呢?一直掉下來搞得我有點懷疑人生了

戴亙泰
2018-09-13 07:29:53

不好意思我又想來請教一下,你有測試過列印速度開60會不會發生不定時的左右偏移的問題嗎?

廖新弘
2018-09-13 14:03:14

其實我一直用4988晶片,操到60也沒有問題,只是聲音稍微大一點


原文網址 Mick Lin
2018-07-06 09:05:54

在上學+工作閒暇之餘終於完成第三版的三球設計,並終於讓她動了!!之前做了幾代,不穩定也不夠好看,終於可以跟大家分享我設計的三球噴頭座 (for E3D),240度角出料集風口設計,風罩結合框架,Jack四線芯快拆,Force sensers bad levelling,如果有人有興趣,我在發到共享平台上;另外我也有台Atom2.5ex,感謝各位大大在社團分享和解題,所以今天也來發一下自己的小成就。

陳柏諺
2018-07-06 09:30:06

好美!

Mike Chiu
2018-07-06 10:29:53

cool!

林世軒
2018-07-06 11:16:24

請問:這樣設計的方式運作起來有什麼優缺點?

林允中
2018-07-06 22:15:15

好美的設計,請問喉管不用風扇就可以冷卻了嗎?

Ch Yu Ch
2018-07-07 00:48:10

Mick好帥

Chang Yen Chen
2018-07-07 08:52:12

這不會是公司的光固化機子做的吧

Sipher Hsieh
2018-07-07 17:45:48

先不管功能,這外型就炫砲到爆炸了...!


原文網址 邢鳳言
2018-05-26 06:57:20

Proton再一彈: 皮帶調整器,這個皮帶我怎麼也拉不緊,順著 # 黃彥明 大大的設計改了一下, 但有3個條件滿足才能用: 1.皮帶長度大於470mm, 2.平台側邊螺絲要換成20mm長度, 3. 皮帶夾片使用附上的5mm長度夾片。
https://www.thingiverse.com/thing:2931023
# Proton

ChihJun Soong
2018-05-26 12:25:32

這台值得再這麼多心思去搞嗎?

Viliterosity Chen
2018-05-26 13:01:22

皮帶這種東西真的有夠難拉的
delta還要拉三條差不多D:

David Leung
2018-05-26 13:38:31

好易拉緊的, 在下面齒對齒用帶一拉就ok. 不用這樣的


原文網址 Jerry Shan
2018-05-26 00:49:33

每次用玻璃平台印都像是在碰運氣,倒地要如何讓線材一接觸到平台就能穩穩抓牢呢?列印溫度200度,平台60度,Z offset從0.10,0.05,0.01都試過了

Poyi Lee
2018-05-26 00:50:53

塗膠?

梁琄
2018-05-26 00:53:00

手機殼這種,可以塗口紅膠+熱床並用,比較保險

葉世瑋
2018-05-26 00:55:41

60度不夠吧,我都是70度以上

Chunchih Chen
2018-05-26 00:57:32

口紅膠 速度放慢

李仁維
2018-05-26 01:11:28

碰運氣的話,會不會是沒組裝好啊?

Taylor Yang
2018-05-26 02:31:05

紙膠帶很好用

邢鳳言
2018-05-26 07:01:50

70度+1

蕭乃培
2018-05-26 09:45:34

紙膠,另調offset

許阿瑋
2018-05-26 10:52:37

塗白膠+熱床。或是熱床擦乾淨

賴志遠
2018-05-28 23:51:17

感覺是料的問題,個人最近也有相同檔案原廠料印沒問題,但他牌的,一直會翹曲變型,黏不住,就算底層一開始黏住,還是會被收縮變形拉起,建議相同的G碼,換原廠料試試。

Joe Abaquin Bing Aquino
2018-05-29 08:44:17

I use rubber cement glue instead of hair spray.
Just a lightly spray (not too much) and cleaning will use industrial acetone and warm water.


原文網址 Yun Zon Zen
2018-05-25 18:20:40

[已解決]
平台的間隙過大
使微動開關無法觸發
調整後就正常了

-
不好意思想請問各位大大一個問題

1. Auto Level 時候沒碰到底板,而且好像它矯正的平面是斜的
2. Set Z-offset 的時候上方會撞車,調到0.00還是碰不到底

-
上一次使用完全正常
中間沒有動任何設定
今天要印換料之後才變這樣
我的版本是 2.0.5

林文正
2018-05-25 18:23:08

你的平台開口過大

林文正
2018-05-25 18:23:22

林文正
2018-05-25 18:23:40

要像這樣,平台之間無縫隙,極限開關才會被正常觸發

Yun Zon Zen
2018-05-25 18:31:28

林文正 感謝熱心回覆!!
請問大大說的是這裡的間隙嗎?
我確實還沒有檢查過這裡
測試後再看情況
非常感謝!!

Sean Ciou
2018-05-25 18:31:33

微控開關螺絲沒碰到

Yun Zon Zen
2018-05-25 18:34:55

耶謝謝就是這個問題~~
已解決~~~

Yun Zon Zen
2018-05-25 18:37:03

解決了!謝謝大大

林文正
2018-05-25 18:48:21

沒錯就是這個間隙!!
喬這個要去橋上下座固定螺絲的那邊

林文正
2018-05-25 18:48:46

林文正
2018-05-25 18:48:50

我以前間隙也是很寬

林文正
2018-05-25 18:49:06

也有人建議使用橡皮筋

林文正
2018-05-25 18:49:23


原文網址 許智偉
2018-04-07 22:26:14

兩邊列印出來的結果差很多
這是第一層的狀況
畫面左邊很好,但右邊就很不理想。
我想,這是平台校正的問題。

已經調整過結構,上方的光學感測器、滑軌、皮帶等,都拆開重新裝過,但結果還是不理想。
三角形結構都盡量貼平、貼齊了。

有沒有不動硬體的解決辦法呢?

我有爬文過,但幾位大大的解說實在是太高深,有無更詳細的教學呢?或其它的解決方法。

陳維德
2018-04-07 22:30:21

試看看新版的測試韌體應該對調平有幫助,新有有修正杆長跟限位高度,多少會有差別才對

許智偉
2018-04-07 22:30:28

還是有哪位大大,可以幫我檢查結構呢?我住楊梅埔心。

李禮全
2018-04-08 08:33:22

你把Z offset稍微調高一點點試試看。

陳八波
2018-04-10 11:51:41

太近了

陳維德
2018-04-10 12:01:54

會有一邊高一邊低就是調平不OK ,只能用騙的去加高度,再怎調ZOFFSET 只是一邊黏的不好一邊好

陳八波
2018-04-10 12:05:30

三角機都是對應面那根做調整 在同時降整體Z

陳維德
2018-04-10 12:07:59

ATOM 可沒什麼可以調只有做自動調平,新的測試韌體才有加入限位高跟桿長校正,舊版的韌體,沒有個別調整的功能,新版有沒有就不知,除非自己換用其他韌體,不然只能用騙的去做自動調平

許智偉
2018-04-10 12:13:11

我已經更新韌體,也調整過Zoffset,但效果有限。

Aaron Chen
2018-04-10 12:37:08

皮帶鬆緊呢?

林似諭
2018-04-10 23:21:16

有干涉.... 這也會影響調平哦!

許智偉
2018-04-19 20:29:22

經過各位大大的指點,最後發現應該是螺帽干涉的問題,拿出小鑽東磨西磨後,列印的結果令人滿意!小小的干涉會造成大大的不完美啊!只是最近在列印時,滑台在滑軌上移動時,不時會發出金屬摩擦聲,不知道是不是滑軌的壽命到了?(我有上車針油,但沒甚麼效果)

RenJie Huang
2018-04-20 21:28:45


原文網址 陳維德
2018-03-28 20:47:55

現在做完G31 平台網格校正,設定Z0 點位置後,直接印200MM 0.2層高的大餅也不會像之前Y軸會有薄的可憐的情況,要用騙的來做調平 ?

林似諭
2018-03-28 20:51:56

高手


原文網址 許智偉
2018-02-10 16:38:54

最近在印的這個模型比較大,寬度大概16公分。
圖中的兩個卡榫,印出來的尺寸會有誤差0.5mm。

不知該如何改進?是列印平面不夠"平"嗎?(我有用做過
平台校正,第一層印出來也挺好的。)

還是.....

Cheng Yao Li
2018-02-10 16:58:14

fdm的列印多少都有誤差值,建議是直接再到建模軟體裡修正誤差
或是利用切片軟體的表面內縮做修正
平台矯正原則上只會幫助您確保列印第一層時盡可能的平整


原文網址 于建奕
2018-01-29 23:41:29

平台高度校正的疑問:
一段時間未使用3.0EX,經自動校正後,印出來的高度不一,靠近顯示版的部分明顯較低導致無法出料(如圖所示),請問此問題須如何處理?

Moko Jenson Huang
2018-01-30 00:20:54

1.
3.0 EX,應該只有原廠有,
所以要問問原廠歐。。。 ?
2.
關鍵字:校正....搜尋這個社團.....

葉玟霖
2018-01-30 00:58:25

可以拆掉重組看看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8-01-30 01:27:44

三條皮帶張力要一致啦,調到50Hz左右。調完再做一次AutoLevel。觸發儘量調得靈敏一點。

于建奕
2018-01-30 03:50:47

是 2.5 EX ? ?

于建奕
2018-01-30 04:01:54

您好,我當初在安裝時是依照說明書上預留七齒的方式安裝,所以不清楚50Hz是要從哪裡調整?

梁琄
2018-01-30 11:10:53

就算留七齒,但皮帶繃緊器如果鎖太緊的話一樣會過緊喔!
你可以用手機載調音器的app,用手撥皮帶 (三邊同側) 45~55hz 都還可以,三邊的頻率要一致

Josh Lin
2018-01-30 12:18:59

用 調音APP 調整 皮帶張力 可參考 下面 這則 討論串內 的 留言:

1. 調整 皮帶張力 討論串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atom3dp/permalink/1832639950307625/

2. 調音APP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551070268255573&set=p.1551070268255573&type=3&theater&ifg=1


 

全不選 發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