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列印服務
  • COSPLAY 3D 建模
  • #maker+t=market
  • 1
  • 2
  • 3

ATOM 3D Printer Group 造訪社團 » 層高

原文網址 陳維德
2017-06-10 13:11:37

還不錯阿20的速度0.2層高,主板散熱要搞好就是了有點燙,驅動馬達都還好

蘇冀瑋
2017-06-10 13:15:17

跪求韌體,不過聯軸器這樣鎖死要是極限開關故障怕會擠爆

陳維德
2017-06-10 13:16:02

atom 就有提供了阿

Chien Lin
2017-06-10 13:58:44

Chang Yen Chen
2017-06-10 18:56:06

請問限位開關的接線是接C /NO ?還是C/NC?

陳維德
2017-06-10 19:30:05

下層還不錯往上就開始徧了,單光軸還是會移位準確度上就會差了不少,可能還是要雙光軸的會比較穩一定,主板一定要有散熱風扇才行,印到當掉了

廖新弘
2017-06-10 20:50:04

大家都忘記一個指令M119

Patrick Wong
2017-06-14 14:59:28

馬達能夠長時間打印嗎?

Efun Lai
2017-06-15 15:56:49

好厲害

陳維德
2017-06-17 15:12:16

整個來說算是可以,就是移戈動滑塊會位移造成一些部份不夠好不是改雙光軸就是想辦法滑塊移動時不會左右位移

陳維德
2017-06-17 15:19:14

轉直角是最明顯,圓角是好些,平面是算不錯

簡晉佑
2017-06-20 19:46:27

請問噴頭座的上蓋是用什麼材質印的,我用 PLA 印,結果噴頭一加熱他就軟掉,最後噴頭整個變成搖桿...

陳維德
2017-06-20 20:17:04

一樣是pla喉管風扇要確定是吹散熱片,有可能接反了變吸了 ,我那原廠噴頭沒買下檔風片,所以自已剪了厚鋁罐的來用,覺得不錯,想幫atom 2.5 ex 也用一片XD

簡晉佑
2017-06-20 20:57:10

感謝,沒想到可以用下擋風片來固定住噴頭的位置,只有嘗試把快速接頭固定,但是效果還是蠻差的


原文網址 Adrian Li
2017-05-22 07:07:11

Cura 切片0.1層高,模型表面很好但朝下的部分底部總是印不好,請教一下設定可以怎麼調改善一下。。。

Dennis Chen
2017-05-22 10:41:26

看起來是切片 overhang 快80度,這樣已經是極限了,而且切片形狀看起來是銳角,這種會很容易還沒冷卻就先塌下去,不然就會有很多熱翹曲,雖然加強側吹和放慢速度可以改善,但效果有限。在可接受範圍,還是改模型的角度比較快

Tsai Porridge
2017-05-22 13:49:35

這個圖檔很猛!!


原文網址 Merry Jason
2017-05-17 11:04:42

原來⋯
0.4跟0.2層高差那麼多
本來想說厚度加厚就不會破洞
原來層高引響比較大

黃俊傑
2017-05-17 11:16:25

通常層高都會比噴頭小啊! 一樣還真的沒試過!

Merry Jason
2017-05-17 11:29:14

原來要比噴頭小啊^^
沒試過什麼???

陳維德
2017-05-17 11:38:04

Merry Jason
2017-05-17 11:42:57

最大0.3
馬上測試
感謝


原文網址 Adrian Li
2017-05-16 14:17:32

今年 CA Bay Area MAker Faire 很多廠商都打算用的這個 Tolerence Test。可以在youtube影片下面的連結下載。
我用Atom2.0 的0.1mm 層高打印出來完全動不了。
請教一下是否我cura切片設定那些參數犯傻了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YuLVN3YHw8

高北熊
2017-05-16 14:38:43

沒看到參數也只能先用猜的:
1.第一層太高、或是列印速度太快
2.溢料有點多的感覺,可能是溫度太高或是噴頭出料的比例沒調好
3.風扇有開嗎?
4.牽絲太嚴重,回抽參數要調整

Adrian Li
2017-05-16 15:12:25

第一層太高, 是指 z-offset 要再調大一點,還是 cura 入面initial layer height? 我一直有疑問,cura 的 initial layer height 其實是指出料的量一次出力所擠出的層高,還是噴頭的高度。。。

黃大丙
2017-05-16 15:19:33

2.0我不知,2.5要校正流量大約95%,印這種的就會比較好

Adrian Li
2017-05-16 15:22:35

流量是指 feedrate? 好的我試一試95%.

黃大丙
2017-05-16 15:25:09

你可以實驗下指令叫他進料固定長度比如10cm ,看是不是剛好10cm...Atom 2.5是都會多跑所以才需要修正。這從機器上LCD改Extruder steps per mm
或簡單點改切片軟體的進料率都可

高北熊
2017-05-16 20:12:41

第一層列印時噴頭離玻璃太遠,所以面板上z-offset數值要降低(調小一點)。

cura 的 initial layer height應該是指初始層層高


原文網址 Adrian Li
2017-05-11 02:55:07

stl檔本該是圓滑的(頂部是平的沒問題),現在表面出來一圈圈的好像不太穩定的樣子,這是正常的品質嗎(0.1mm層高)?還是cura設定上那裏出問題了?

邢鳳言
2017-05-11 03:18:43

會不會是出料不順?

Adrian Li
2017-05-11 03:29:00

這是本來的樣子

Moko Jenson Huang
2017-05-11 03:36:12

哪個零件有鬆動了。如步進馬達的皮帶齒輪...等等等

Wudi Lin
2017-05-11 04:00:53

出料不順 卡料 溫度變化過大

黃大丙
2017-05-11 04:34:59

第六感生死戀經典重現 :D

黃大丙
2017-05-11 04:36:04

溫度變化過大是說噴頭的溫度,不是室溫啦....你有觀察他溫度有沒飄移嗎?

張睿易
2017-05-11 23:32:31

出料不順,容易卡料,近料輪的夾料輪夾可能過鬆,有時候有近料有時候卡料,要調整

Birk Binnard
2017-05-12 01:21:33


原文網址 Adrian Li
2017-05-09 22:53:01

可動関節。
Atom2.0 | PLA | 0.1 層高
有沒有人做過類似的分享一下?這是我試過無限次失敗後,比較可以控制的最小尺寸。榫位内圓直徑4.2mm,外圈4.4mm,鬆緊度適中。比這個更小的話誤差就不好控制,現在這個甚至不需要後製打磨,打印好立刻可以拼好。

邢鳳言
2017-05-10 02:13:27

會影響公差的因素很多,所以我都是乾脆印出來看結果再調整,但我都只經過有限次的失敗,無限次太多了。


原文網址 謝佳修
2017-05-07 22:09:30

試玩一下,感覺蠻有趣的 ?

切片:Cura
層高:0.2
壁厚:0.8
填充:0
速度:35
投影:VelocityPainting_cylinder
線材:明燿炫光鈦金

感謝Morgan Chang大大詳細的教學^^


原文網址 Adrian Li
2017-05-06 03:32:32

請教各位,這是atom2.0印的,0.1mm層高,我還是覺得表面有點粗糙,還是這算正常的極限?因爲部件都很小,沙紙不好打磨。圓柱體的部分很美,但半圓的部分就是來得粗糙。是否可以挑戰印0.05mm?効果會更好嗎 ?

廖新弘
2017-05-06 06:16:53

層高變小,噴頭的溫度跟列印速度也要跟著變小

Jeff Lin
2017-05-06 10:08:32

列印方向有問題

Jeff Lin
2017-05-06 10:09:29

印0.05,吹工件散熱要加強


原文網址 Morgan Chang
2017-05-02 13:59:53

畫了一個膠囊小瓶子, 用來裝必須隨身攜帶的藥品
0.1mm層高, Atom 印出的螺紋非常精準
抹一點Atom白色膏狀潤滑油, 轉動就很順暢了

http://www.thingiverse.com/thing:2289049

Morgan Chang
2017-05-02 14:20:53

我用fusion 360畫,公母牙之間會自動留間隙,但印出來太緊.所以我自己再把公牙紋的部分內推 0.05mm

Stanley Chen
2017-05-02 14:34:51

好可愛喔!

Ya Hsuan Wu
2017-05-02 16:03:02

感覺好棒喔!! 而且別人一看應該也會知道是藥

Juang Yu-Lin
2017-05-02 19:51:49

NTG?

Jeff Lin
2017-05-02 22:49:02

口袋很滿,我無法

Kai Man Yin
2017-05-03 06:54:29

像是會跳動的神祕東西0.0

八雲紫
2017-05-03 12:04:12

這顏色很TENGA

陳逸文
2017-05-03 23:09:55

好可愛的創意喔

Jacky Chen
2017-05-15 17:01:07

好細!!! 好精緻!!!


原文網址 Adrian Li
2017-04-29 21:30:18

印一些四四方方的東西,kisslicer 印0.1層高,Z Gap設多少比較好?印好底部都滿是格格網狀的,support和底部分不開,這是正常的表現?網上kisslicer 説明講的Z Gap建議是層高的比例一小部分,atom官方設的是0.3,哪豈不是 層高的3倍?求解~
【實驗中】Raft type 和skirt 現在這版本是分開設定的,Grid不想黏住印刷品,要set 好"Raft int layer",因爲是新的設定,預設是0,必須加一兩層,作爲Grid和印刷品的緩衝,再set Z gap爲層高,應該就可以輕易清理支撐物了,否則Grid會和第一層印刷品直接合體。
http://2015.3ntr.eu/…/uploa…/2015/11/Kisslicer_manual_en.pdf

翁士捷
2017-04-29 21:38:04

請修改Raft type


 

全不選 發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