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OM 3D Printer Group 造訪社團 » 技術

原文網址 Charlie Ting
2016-02-23 00:47:38

[因禍得福]

最近在重灌主機,發現很多軟體應用的方式在我忙著作活動之後,都變得不太一樣。

雖然說這讓我覺得有點麻煩,有點難搞。不過新技術似乎打通了另一個想法的任督二脈~~~

這東西是雷射模組有關。

去年在玩雷射模組的時候,本來是想透過 web-based 來控制機器,但現有架構下,可能還是原廠提供的 python 程式會比較好處理。其中最大的關鍵在於 python 程式是 standalone 的型態,而不是一般 web 程式是 stateless,這在跟 ATOM 維持連線的事情上有很大差別。

但是 python 終究有學習和適應的問題得處理,所以我只有先改寫 burner 程式,讓它更貼近雷射模組的使用狀態。

不過今天發現,現在 php 在主推轉成 php-fpm 的模式設計。簡單來說,它把過去 php 程式只是 web cgi 的模式轉成 server level 的程式,而 apache 的 request 會透過 proxy 的模式轉向 local 的 php-fpm 發出請求。這表示 user --> apache --> php-fpm --> socket --> ATOM。這樣就能用 php 來寫 ATOM 的控制程式,包括 3dp 、雷射雕刻,甚至其他的控制應用了。因為,php-fpm 的程式等於像 RP 的程式一樣,而 apache 這段則是負責 UI 和訊息的顯示。

這樣會有什麼好處?

首先,是可以透過瀏覽器去操作 ATOM 機器,再來是 php 的資源可以導入這塊的應用,還有可以更簡單去作一些資料交換的動作,例如分享彼此使用的參數。

當然,用 python 要作到這樣的功能也不是不行,甚至 python 有它的優點。但就之前在改寫 burner 時發現,python 的很多資源和開發環境並不是那麼容易建構。

所以,至少這會是一個新的 solution。不過也要我有時間才行.....XD

王智立
2016-02-23 00:53:56

專業....

Io HonGwal
2016-02-23 12:03:20

在octoprint 上寫個 雷射的插件 ?


原文網址 Charlie Ting
2016-02-22 00:02:40

[全新改版]

個人覺得 OpenSCAD 是一套非常值得玩熟的程式,因為透過程式的設計能夠讓很多創意快速成型,大幅減少技術上的門檻。

可預期的未來,會有很多模組化的檔案,讓人們可以隨心所欲把想加的東西補上去,然後就能達到快速建模。

非常期待~~~

先分享自己改寫的筆筒檔案。明天可以來試著輸出看看了~~

PS: 杯體改成一次性輸出,又有內外倒圓角,然後字體和分隔線是挖進去的。

Robin Hsu
2016-02-22 00:31:49

我雖然也會寫程式 可是我數學不好 XD

Charlie Ting
2016-02-22 00:33:39

用不到什麼數學,主要是座標和集合的觀念而已

Che Hung Wang
2016-02-22 01:29:33

如果是照片想要崁入杯體可以做得到嗎?

Charlie Ting
2016-02-22 01:45:47

Charlie Ting
2016-02-22 09:08:22

縮到7公分直徑果然是太小了,有些筆劃會被吃掉。但這版的表面細膩度好很多,杯體本身也是一次到位,沒有絲毫浪費。目前準備改印直徑10公分版本。

另外,這個檔案需要較高的elements 數,不然會跑不出來。

這類作品基本上適合深色料印列。

Charlie Ting
2016-02-22 21:36:33

改了寫法~~~發現 OpenSCAD 要留意物件描述的寫法,在運算上會有一定程度的差異。先前版本大概都要80分鐘算完,改寫之後,大概49分鐘算完。

另外,像這種刻字的物件,噴嘴口徑是先天限制,筆劃密度是挑戰,以內凹的字體來看,字體最好選用極細的黑體字,呈現的效果會最好。

目前在印12公分直徑的版本,這個主題將會在此暫告一個段落。換下一個題目來挑戰了~~

曾荐宏
2016-02-26 10:09:02

丁大你後來的檔案我跑不太出來耶

Charlie Ting
2016-02-26 10:52:48

你軟體版本? 另外後來的我有提高 elements 數的上限,不然會出現警告.

曾荐宏
2016-02-26 11:16:47

在官網下載的最新版,這是他跟我警告的東西,圖也只有出來這樣Compiling design (CSG Tree generation)...
Compiling design (CSG Products generation)...
Geometries in cache: 278
Geometry cache size in bytes: 41956648
CGAL Polyhedrons in cache: 0
CGAL cache size in bytes: 0
Compiling design (CSG Products normalization)...
WARNING: Normalized tree is growing past 200000 elements. Aborting normalization.
Normalized CSG tree has 80 elements
Compile and preview finished.
Total rendering time: 0 hours, 0 minutes, 9 seconds

Charlie Ting
2016-02-26 11:21:04

Normalized tree is growing past 200000 elements.

所以說要在 preferences -> advanced 裡面提高 elements 上限。

曾荐宏
2016-02-26 11:23:15

Charlie Ting 感謝丁大,我再來試試!!!

曾荐宏
2016-02-26 11:45:09

Charlie Ting 成功了!!!!感謝丁大(跪拜中~~)


原文網址 施正偉
2016-02-16 09:44:12

4D列印並不是新技術,但它通常需要使用多種材料,以實現部分結構在特定狀況下的優先彎曲。


原文網址 Charlie Ting
2016-02-06 15:30:37

[DC motor + 光學尺]

過年打掃時把之前壞掉的印表機給分屍了,這是我追蹤技術發展的習慣,從拆機器去看現在設計的進展和概念的轉變。

拆了之後,發現幾個重點:

1. 業者 cost down 的能力又再進化了,一部機器裡很多的功能,卻只用了三顆馬達。

2. 機構設計和傳動的創意很多,但絕大多數都用塑料搞定。

3. 大幅減少步進馬達的使用,反而是用 DC motor + 光學尺,感覺是用來組成伺服馬達的模組。但精度如何或有什麼特殊設計,就很難肉眼看出。

4. 新型態的光學感測系統,原本的掃瞄器需要將畫面投影到 CCD 上,因此需要相對大的光程結構。現在是將 CCD 微小化,並跟 LED 光源集成,簡化整個光程結構和模組尺寸。

很有趣.....

Charlie Ting
2016-02-06 17:32:44

止回裝置

Charlie Ting
2016-02-06 17:33:09

光學編碼

Charlie Ting
2016-02-06 17:33:30

無線模組

吳沂霆
2016-02-06 23:07:28

而且某E家的印表機很多零件都通用....每年一改(其實內容差不多...

Lawrence Lee
2016-02-07 00:23:59

江榮泰
2016-02-07 08:58:50

因為十個塑膠件比一顆馬達還便宜阿阿阿。(可憐的機構工程師路過)

江榮泰
2016-02-07 09:03:12

PS 一般來說 encoder disk 或 encoder strip 的精度,約在 150~600 dpi之間,而規格上的 2400 或 4800 dpi 怎麼來的,這就是軟體工程師的專業了。

張維哲
2016-02-09 08:52:52

願聞做法其詳 能否分享一下概略做法呢 ^^


原文網址 施正偉
2016-02-01 19:30:24

哪種 3D 列印技術會有所突破呢?金屬 3D 列印 !


原文網址 Aoj Joa
2016-01-31 11:20:36

想冒昧請問一下~ 台灣目前有 3D列印 玻璃 及 陶瓷 的技術嗎~~?

Bise Chen
2016-01-31 12:00:19

記得先前有看臺灣人泥巴,但不知然後的後來就是了…

劉宏威
2016-02-01 12:45:26

擠陶土再燒成陶瓷應該不會太難

Arthur Chang
2016-02-01 19:50:19

對不起!觀念溝通一下,目前沒有【列印陶瓷】只有列印胚體的技術,也已經將胚體燒成。

Birk Binnard
2016-02-02 03:07:44

http://news.mit.edu/2015/3-d-printing-transparent-glass-0914

This is the only glass printer I have ever heard of. Needless to say it is a very complicated (and expensive and large) process.


原文網址 Vincent LM Yeh
2016-01-22 18:49:28

[抗牽絲,改機想法]
PS:目前快接頭上已經裝了墊片

最近清理牽絲弄得有點煩,想要看看能否那個地方改裝一下解決這個問題,以下是爬文後的幾個思考方向,請先進指教:

(1)改成進端供料:類似WASP那樣的作法,擠出機在噴嘴上方,藉由縮短擠出機與噴嘴的距離來讓實際的回抽與設定值接近。這個方案社團內已經有人實做出來了,不知效果如何。不過對我來說技術太高,即使有用我也做不出來,只能放棄。

(2)把擠出機從機架上方改到玻璃圓盤上方18CM處:這個位置與噴嘴及玻璃等距,也有縮短距離的效果,應該可以把鐵氟龍管從原來的100CM減少到40-50CM,只是不知效果如何,但是技術不高,是我可以做的到的程度。

(3)把供料的鐵氟龍管改成3X2的:觀察發現,目前的4X2鐵氟龍管內部與PLA線料還有許多空隙,有人認為這個空隙會造成線料在噴嘴遇到阻力時有變形的空間,所以我想若是把給料管改成3X2的,會不會讓回抽與給料效果更好,因為3X2鐵氟龍管內徑剛好比1.75MM PLA線料大一點,幾乎沒有容納變形的空間了。這項改裝也沒有什麼技術問題,可以做的到。

(4)結合做的到的第二與第三方案,看看效果是否有更好。

以上是剛剛想到的,請各位指教。

陳明谷
2016-01-22 18:50:45

快速接頭的彈性行程也是關鍵

Vincent LM Yeh
2016-01-22 18:51:25

我有裝上墊片,是否還有更好的改裝?

Clarence Lee
2016-01-22 18:52:42

/me 50cm 擠出機掛 Z軸 中下方...

3x2有點軟....還有要找PC3的快速接頭...
不然找3MM線材用的ptfe管然後把3x2塞進去..誤...

Vincent LM Yeh
2016-01-22 19:01:44

Clarence Lee
2016-01-22 19:02:30

參數調好到甜蜜點就做的到...
線材等都是變數...

Vincent LM Yeh
2016-01-22 19:29:11

他是不是把Z-lift設定的很小,加快XY-Travel速度?

Vincent LM Yeh
2016-01-22 19:29:59

Vincent LM Yeh
2016-01-22 19:31:18

之前怕噴嘴撞到列印件所以都把Z-lift設高一點(0.3mm),也許這反而讓噴嘴上抬時拉出一些料,讓牽絲變多。

Vincent LM Yeh
2016-01-22 19:38:21

所以這其實是用ABS印的?

Charlie Ting
2016-01-22 20:04:47

我覺得球頭和z-lift是二個值得觀察的因素.
他的xy-travel 感覺大概有500了,而且不像有z-lift.

Vincent LM Yeh
2016-01-22 20:09:33

我先前印的GYRO是設定Z-LIFT=0.3mm, 目前改為0.1mm重印一次,看看改善程度如何。Z-LIFT若為0感覺風險滿高的。


原文網址 施正偉
2016-01-13 10:53:33

在 CES 上 3D 列印技術的服裝、珠寶、飾品⋯⋯


原文網址 施正偉
2016-01-12 07:16:20

3D 列印行業最為火爆的技術叫做立體光刻⋯⋯


原文網址 Wells Shih
2016-01-04 15:56:45

用 3D 列印技術做日晷

李穆
2016-01-04 20:02:57

夏天黑色PLA吸熱軟化XDDD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