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C車銑加工技術交流社團 造訪社團 » 公差

原文網址 陳建男
2019-10-01 00:36:54

第一集:本人近日有所困惑,願意公開以新台幣50萬元購買以下產品回來解惑,需要內容包括:
1.∮16(公差+/-0.5um)*50L量規1支
2. ∮16.000(公差+/-0.5um)環規1個
3. ∮16.003(公差+/-0.5um)環規1個
4. ∮16.005(公差+/-0.5um)環規1個
5. ∮16.007(公差+/-0.5um)環規1個
6. ∮16.010(公差+/-0.5um)環規1個
條件1.第一項與第二項需要可以互相配合,以正常人的手力順利推動。
條件2.材料為HRC55度以上之鋼材。
條件3.交貨需檢附SGS具法律效用之尺寸證明文件,並刻印尺寸證明符號。
以上為避免重覆採購,採報名制,限額限時,需繳交新台幣5000元做為履約保證金(有交貨但尺寸不合格者,可退回保證金),合約起始30日需完成,請於合約成立後方可執行製作。
意者請電洽(0912089357),安排面洽。
無法實作,只有理論者,勿擾!
敬請廣為分享,最理想的對像為老師,教授,碩士,博士,院士...等等高級知識份子,這些人有知識,有理論,讓這些博士來幫我這博土開竅,我把我一年的收入50萬拿來開竅,應該是值得的!
做不到的人,可以推薦給做的到的人分享推薦成功的,獎勵5萬!
以上除了本人解惑之外,最終結果將改變教授下一代的正確知識!

楊能傑
2019-10-01 00:41:35

張宗賢
2019-10-01 00:53:31

環規與塞規的尺寸公差不是這樣定的!塞規與環規有ISO DIN 規範,有一定尺寸。你設定你要量測的孔徑與公差,就可以有塞規的GO 與NOGO 尺寸,環規也是這樣,先有軸尺寸與公差,就有GO NOGO 尺寸

陳建男
2019-10-01 01:08:10

張宗賢 這是我一個客戶的疑惑歡迎電話洽詢

Han Hsu
2019-10-01 01:29:42

鍾添登
2019-10-01 01:30:24

依據項次1.∮16(公差+/-0.5um),以有效位數的概念,恐造成誤解,試問大大的合格範圍是?

黃信尊
2019-10-01 03:03:52

你設定的條件1 已經幫你取消這個訂單了

趙傳璿
2019-10-01 05:48:49

=
1.∮16(公差-0/-0.5um)*50L量規1支
2. ∮16.000(公差+0.5/+0um)環規1個

陳彥佑
2019-10-01 06:12:52

哈哈哈,解惑有50萬嗎? 你應該是卡在基軸制跟基孔制爭議(緊配、鬆配、過度配合(卡死))。就以你要求內容1、2這(以軸做大上限16.0005,孔最大下限15.9995)根本裝不進去,你以為你放豆腐嗎? (2)用人力可以推入,以D=16,L=50, 沒有3um以上,根本是砸腳;我有推過孔比軸大2um,10次有9次卡住,另外一次問神吧~

Yen Chang
2019-10-01 07:32:24

圓柱度是關鍵

J.c. Su
2019-10-01 07:59:43

我比較想知道這個要怎麼量,用什麼量具量.

Leo Chu
2019-10-01 07:59:52

這尺寸的製作是沒有問題的,問題出在於製作公差與配合上。
第一項的塞規跟第二項的環規公差,導致可能出現了餘隙,靜,干涉的三種狀況。
另外過小的餘隙配合公差也無法以人力輕盈的滑配。
如果是鎢鋼0.002mm的餘隙,真圓度沒有問題就可以稍施輕力滑過

曾柏綱
2019-10-01 08:14:03

第一項已經結案了XD

Alex Chen
2019-10-01 08:32:53

漢克森HEXACON數位式機械塞規可以篩選分配上面公差尺寸零件

Alan Tsai
2019-10-01 08:45:03

.
機械之路浩瀚無邊,你沒有幾個50萬可以驗證。
建議先了解此國際標準的公差配合概念,再思考如何選用合適公差、如何測量。

ISO 1829:1975
Selection of tolerance zones for general purposes
一般用途公差帶的選擇

另外,國內外有許多碩博士論文,關於公差配合研究,可供你研讀了解。

吳俊欣
2019-10-01 10:01:24

卡位先,看來是卡到陰

Chien-yuan Tseng
2019-10-01 10:17:10

也請聯絡我 我們有實務次微米加工 大家一起交流

陳建男
2019-10-01 11:16:47

Chien-yuan Tseng 可以連絡我們的電話會有人跟你洽談

Polo Wang
2019-10-01 12:34:32

男哥你太客氣了一年收入怎麼可能才50,哈哈哈 ? ? ?

陳建男
2019-10-01 12:39:03

Polo Wang 昌哥別欺負我們這個平民老百姓 ? ? ? 我們要低調點

Leo Chu
2019-10-01 12:44:09

版主的用意我猜是「證明」用途,一個博士應很了解公差帶的意義,但了解是一回事,如何證明又是另一回事。
德國P&P有製作高精度的鎢鋼環規,塞規。
建議可以跟其詢問製作精度極限,再來驗證。
不過即使如此,還是無法證明公母0-0可以不以正常方法置入的問題,頂多測試到多少餘隙可以以正常人力置入而已

陳建男
2019-10-01 13:08:01

Leo Chu ? ? ? ?

Leo Chu
2019-10-01 13:11:00

陳建男 手上沒有大徑規格,剛測試環規4.002配塞規4.000&4.005&4.008,4.000人手稍加施力可以,其餘尺寸不行,研判在16的尺寸過小的餘隙會更吃力。
上述為日本P&P訂製鎢鋼檢具,目前沒有跟德國訂製,德國的價格比較高 ?

陳建男
2019-10-01 13:18:25

想挑戰可以洽詢電話,會有專人為您商討。

陳建男
2019-10-01 13:19:39

歡迎有實力的人獎金等您來拿

蔡明翰
2019-10-01 13:41:07

陳建男 設計便覽能幫你解惑

Han Hsu
2019-10-01 18:35:30

50L量規 可做階級限界規 ....
環規也沒指定厚度 ....

CheLun Ho
2019-10-01 19:19:56

張宗賢 正解!


原文網址 Chloe Huang
2019-09-30 10:07:06

尋找彰化附近檢具廠,
Pin Gage和線切割,公差0.005mm以下,有認識的大大請幫忙介紹,感謝~ 尋找彰化附近檢具廠,
Pin Gage和線切割,公差0.005mm以下,有認識的大大請幫忙介紹,感謝~

陳穎康
2019-09-30 10:18:46

未曾接觸這行業?初創?你找的到處都有,只要有作线切割都有這些東西

吳信輝
2019-09-30 10:33:35

0.5!

謝正宏
2019-09-30 10:39:06

是O.O5公差吧

謝秉峰
2019-09-30 10:49:46

0.5快走絲的標準囉

謝秉峰
2019-09-30 10:50:54

吳文志 檢具你家最會做

李進芳
2019-09-30 10:53:50

0.005

黃小聰
2019-09-30 10:58:50

我在做線切割。歡迎傳圖面討論

黃小聰
2019-09-30 11:02:06

李昆霖
2019-09-30 11:04:26

黃欽偉 0.5的公差 你可以的

張富泰
2019-09-30 11:06:46

您好已私訊給您,煩請撥空看一下謝謝。

黃欽偉
2019-09-30 11:17:40

要準價錢請拿出來

高能都
2019-09-30 11:20:58

0.005?

吳祕書長
2019-09-30 11:22:39

吳祕書長
2019-09-30 11:24:08

專營;夾治具/檢貝/及M/C加工、

王鈺瑄
2019-09-30 16:06:01


原文網址 Joseph Huang
2019-09-20 14:36:18

各位先進大家好:
我司因擴大業務,需要在台灣與蘇州附近皆有工廠,可以協助我司加工的長期供應商,重點會是在中國當地的合作,需求說明如下:
1.CNC銑床有8台以上(中國當地)。
2.有製作精密治具的相關經驗(半導體相關最佳)。
3.尺寸公差部份為±0.02mm,平面度.垂直度0.02mm ,正位度Ø0.05,一般公差則依我司圖面說明為主。
4.交期可以彈性配合排單。
5.在中國當地有長期配合的表面處理廠,鍍層顏色/膜厚品質需穩定。
6.歡迎各位先進留下名片,我司會一一先電話拜訪了解
7.如有推薦的供應商,也非常歡迎各位先進提供名片
謝謝各位。

Fun Ben Ben
2019-09-20 14:52:37

電子夾具類的嗎

謝秉峰
2019-09-20 19:43:25

Hsiao Axl接單

陳俊余
2019-09-21 13:54:12

0.02的機台
做半導體應該…
只能做一些週邊配件吧

陳登信
2019-09-21 15:45:10

13913730286

史晓瑞
2019-09-21 16:09:59

希望能与贵公司合作。

Hsiao Axl
2019-09-26 06:59:35

我10/9回蘇州、歡迎指導 ?


原文網址 Emma Smith
2019-09-19 12:14:20

『急』工件外徑130mm總長470mm,加工部位內徑30mm長430mm盲孔!!

內徑部分之前找槍鑽但是他說他們之前也是轉包的,最近比較忙無法承接,請問有公司可以介紹加工這麼深的孔嗎??大小長度無公差標示。台中市太平區

陳任
2019-09-19 12:23:16

看你在那個地區
比較好推薦

吳宗憲
2019-09-19 12:47:49

槍鑽找宗佶啊~~在亞大醫院旁邊附近~


原文網址 陳裕峰
2019-09-16 14:29:04

請教各位先進!!若要加工如圖中間齒型(公差0.05)的話要用什麼加工方式才能又準又便宜呢?大約1000支左右!!

鄭世強
2019-09-16 14:30:11

拉床

黃于綸
2019-09-16 14:33:31

曜陞拉床

王元亮
2019-09-16 14:34:41

拉刀

賴明杰
2019-09-16 14:47:51

拉刀

山曰比
2019-09-16 14:49:22

1000支的話
找看看..是否有現成的拉刀
不然就跑..快走絲吧
一把拉刀加夾具後
攤平費用...不見的便宜

王腫緯
2019-09-16 14:52:16

精密下料吧⋯⋯

林紀寧
2019-09-16 15:04:44

這公差5條!我笑了

張益晟
2019-09-16 15:20:43

山曰比 按照他的彎度和他的齒數沒有現成的,有現成的一定是原本加工的廠商, 現在是要降加工成本

林志興
2019-09-16 15:22:57

線割 準

系韋
2019-09-16 15:44:15

這要求這麼準,使用起來不會卡卡的嗎?

朱雲順
2019-09-16 15:55:27

0.05只能線割了

勁平衡
2019-09-16 16:03:59

類似 精密下料的方式 就可以做

黃仁
2019-09-16 16:15:26

大哥你這是成品熱鍛沖要用治具線割

葉祥尼
2019-09-16 16:32:32

手工具 品質要求越來越高 價錢越來越低 同行路過。

曾有錢
2019-09-16 16:35:01

王腫緯
量少少的話
成本不便宜

謝俊達
2019-09-16 17:15:55

冲床

Chiou Mac
2019-09-16 17:26:43

快走絲

陳裕峰
2019-09-16 18:07:12

林紀寧 我有拿到組配零件確實是很準

麥鬧辣
2019-09-16 18:07:53

拉刀......有量成本就可降

Leo Chu
2019-09-16 18:33:54

1,詢完價,結果原廠商又接回去做了。
2,詢完價接到單,做了一趟沒賺到錢刀具還沒攤平,第二趟又轉單了。
這工作如果不是專門做手工具業的,感覺結果可能是嘆某盈 ?

鄭黃金
2019-09-16 18:35:13

品管依圖驗收加工廠。 差五條不給過。現在加工廠要想更省又準的方式二次加工交貨!選我正解

Kelly Wang
2019-09-16 18:41:14

溫鍛應該有機會,但變形與平整度,就很困難了,台中的忠合成鍛造廠做過類似的,可以找他們試試看,但量要多一點。

沈和進
2019-09-16 19:17:22

做拉刀吧

李中一
2019-09-16 19:19:15

手工具做這種工差丶太蝦了!
除非單僨很髙,則會賠錢

Po Hsun Chen
2019-09-16 20:07:44

......0.05沖床二修

黃仁
2019-09-16 20:34:35

請問一下 沖床2修 很明顯要用 要用治具固定 那誤差就要很小 他的 刀口 預留量也要控制得很精準 他幾乎像是 刮刀一樣 請問一下 這要怎麼做比較好

Po Hsun Chen
2019-09-16 20:40:32

……外型定位一沖

內孔定位二修

沈國同
2019-09-16 20:45:51

直接鍛造 我猜應該可以

黃仁
2019-09-16 20:52:35

學長 不太明白 可以說得清楚一點嗎

陳銘慶
2019-09-16 20:59:16

看客人要簽約保證再說

王安安
2019-09-16 21:00:49

投石問路,探詢加工費用的廠家越來越多,有些產品都早有配合廠家,無非是還要更便宜……,此舉不妥。

Ren-song Wang
2019-09-16 21:01:53

沈國同 我也猜熱鍛後再冷鍛

陳麒麟
2019-09-16 21:11:12

請問前輩們,這產品0.05的公差拉刀做的出來嗎?
外型看起來沒有再加工過
沖床二修也很吃治具,也還沒想到怎麼做會好一點

排隊看有沒有前輩願意討論看看

ABin Chang
2019-09-16 21:12:27

拉0.05不要太輕鬆了

Chan Kun Ang
2019-09-16 22:17:52

用线切割吧
加工速度比较慢些

王德保
2019-09-16 22:30:05

如果是生铁,快走丝不适合

梁文
2019-09-16 22:32:54

難道加工完工件不用熱處理嗎

Jimmy Ju
2019-09-16 23:48:46

這是鍛造的 可利用抽齒機或壓齒機 製作刀具漸進抽壓

徐麒豐
2019-09-16 23:50:54

沈國同 不會有斜度產生嗎?且小毛角非常難修整

徐麒豐
2019-09-16 23:54:16

1000支2修,尖端還會這麼秋嗎?

古振男
2019-09-17 01:31:46

精密脫臘鑄造⋯

吴金輝
2019-09-17 09:27:05

中走絲、或線刧割机都OK!

Jiatao Hao
2019-09-17 10:20:16

快走丝应该就可以了

Jiatao Hao
2019-09-17 10:20:38

多层叠加,很快的

Ryan Tsai
2019-09-17 10:56:57

拉刀

Jimmy Liao
2019-09-17 11:01:17

線割

陳建宏
2019-09-17 12:07:46

拉刀

吳聯宏
2019-09-17 13:05:31

精密脫臘鑄造+1

呂廷郡
2019-09-17 23:56:19

林紀寧 0.1沒感覺....

尚倫
2019-09-18 22:12:15

拉刀+1


原文網址 謝福城
2019-09-09 18:33:03

塑鋼Pom 加工後,放久都會變形,譬如內孔加工後一般都是公差再小10條.但放越久尺寸就不止10條,有一種方法是用開水煮過,放久也比較不會變形,還有甚麼方法加工後,放久尺寸也不會變。

陳建智
2019-09-09 18:38:24

有的材質可以放久尺寸穩定,前陣子客戶使用Petp,加工時公差教穩定

鄭福
2019-09-09 18:42:58

鐵浮龍嗎
可以煮沸再加工
不煮沸我都是小0.25
泡沸水自然冷卻就再範圍內
但因才料也用差異
0.2~0.25應該吧最好先試一個看看變化再加工

Leo Chu
2019-09-09 18:45:45

POM的材料,不同廠家會有穩定性的差異

余冠君
2019-09-09 18:51:40

買進口料

謝福城
2019-09-09 19:24:55

謝福城
2019-09-09 19:25:03

鄭福 謝謝

謝福城
2019-09-09 19:25:12

Leo Chu 謝謝

Gemi Liu
2019-09-09 20:07:17

您好:
理論上不會變形的塑膠是不存在的,排除在加工後因為使用環境的溫度、濕度、紫外線、或外力作用之外,對加工廠來說,最重要的兩個條件:
1、採用優良的品牌是尺寸安定的先決條件。

2、切削參數與工法(切削方式或加工順序)。

只要滿足了上述的兩個關鍵,一般的圖紙公差都沒問題,也不會有加工完後還會持續變形的現象。

而除了研磨之外,車削或銑削塑料若要達到更嚴格的公差要求,那麼理想的挾持或固定方式、適用的切削刀具、乾式或濕式切削、加工環境的溫濕度,以上皆是影響尺寸安定的變數,若控制得當,一般常用的工程塑膠正負公差0.05甚至正負0.02以內,也是能夠達成目標的。

以上提供給您做參考。

Tang Erine
2019-09-09 20:21:33

加工POM 鐵氟龍加工前用滾水浸泡過在加工真的可消硬力嗎?

短期內有可能需加工到塑鋼,平行度很嚴,目前還沒看到圖面,老闆只有稍微提一下

六郎
2019-09-09 20:36:52

其實,塑料也可調質,曲線自己研究,會比較有成就感,要注重科學數字。

賴啟仁
2019-09-09 21:08:48

請教各位前輩我的機器是真空吸盤吸住時洗消後很平,但真空吸盤放空後材料就翹起來了,有什麼方法能克服呢謝謝各位前輩

Gemi Liu
2019-09-09 22:18:47

PETP跟POM相較之下確實較不容易變形,因為結構變化而產生的翹曲也比較小,但缺點是較不耐衝擊,摩擦係數較POM高,價格也比POM貴一些,所以一般設計的人似乎是很少採用。

陳建智
2019-09-09 22:19:41

Gemi Liu 是,受教了

Gemi Liu
2019-09-09 22:42:46

您好
利用「煮」的方式很難精確的消除塑料成形過程中所內含的應力,真要消除應力的話還是得透過回火處理,一般進口塑料都會做到一次回火,據我所知,有些較專業的前輩還會委託廠商或自行做二次回火處理,其中涉及到的技術是蠻專業的,這可不是燒燒開水可比擬的。

至於有些前輩會在加工之前用煮的方式來降低降低完工後的變形量,這方式比較適用於吸水率高的的塑膠材質,較常見的就是尼龍,這一類的塑膠在台灣這種高溫潮濕的環境之下,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很容易吸水變形,用煮的方式其實是利用素材熱脹冷縮的特性,透過高低溫差,強迫塑料在加工前吸飽水分,避免日後變形量過大。

POM不適合用煮的,超低吸水率與耐高溫的鐵氟龍更是不需要。

連崇賢
2019-09-09 22:45:12

恩欣格貴司的單價不便宜。詢價要理不理的令人失望

Gemi Liu
2019-09-09 23:55:20

陳建智 ,不敢當!

Gemi Liu
2019-09-10 00:13:54

長?寬?厚度?材質?

塑膠加工最麻煩的就是薄件削面並且有平整度的要求。真空吸盤只能滿足厚度公差的需求,無法改善翹曲與保證平整度。

依據材質、素材加工前的平整度、圖面尺寸的不同,在對應問題時會有所不同。

有足夠資訊的話會比較容易作討論。

Tang Erine
2019-09-10 00:24:15

Gemi Liu 受教了

Jasper Su
2019-09-10 07:36:31

生意做大,屌了

Gemi Liu
2019-09-10 08:20:40

Tang Erine 客氣了

鄒志維
2019-09-10 08:43:55

找三年料就好了

To Mmy
2019-09-10 11:23:44

之前做孔內0.03內的公差 會先放ㄧ天 之後 隔天在去補正量產!

宗佑
2019-09-10 12:15:05

塑膠一般3條以下沒有人要報價,因為吸水率,應力釋放,冷縮熱脹都遠大於此,容易產生爭議,其實塑膠是軟的,比如MC尼龍吸水率7%放久的料比較穩定,煮過,蒸氣蒸過比較安定,可是有些塑膠耐溫不高如POM吸水率2%,耐溫單聚POM-H(90度C)共聚POM-C(100度C),真要煮吸水,溫度要注意,如果加工精密處有緊配(敲入拔不出)滑配((有手感)鬆配(不掉落但手輕拔的出來,這是可以作到的,要配合件來溝通,也是老師傅的經驗,板材翹是很難避免的,一般模造板較平,翹曲少,良好的退火料價格高些,但也會有應力釋放,沒有保證,預留肉厚放二三天天再二次加工效果好些。


原文網址 Tang Erine
2019-09-02 13:41:26

各位版大,有人可分享圖中的公差規格表嗎?感激不盡

Han Hsu
2019-09-02 14:20:11

對岸 GBT標準 網路上找找 這些都可以下載到....

Fun Ben Ben
2019-09-03 08:44:55

他有列m跟k,這二個會不同部位的精度要求


原文網址 Chen Wei Yu
2019-08-29 19:09:05

請問各位前輩師傅,電鍍廠把加工好的「青銅」件拿去電鍍
這樣有辦法還原嗎?
(已經重新銑六面至公差內)
只是想了解電鍍完的東西能否還原,謝謝各位前輩解答 ? 請問各位前輩師傅,電鍍廠把加工好的「青銅」件拿去電鍍
這樣有辦法還原嗎?
(已經重新銑六面至公差內)
只是想了解電鍍完的東西能否還原,謝謝各位前輩解答 ?

陳暐
2019-08-29 19:10:20

可以退鍍,但是尺寸可能會變


原文網址 張豐銘
2019-08-17 19:08:12

請問一下,我司在桃園,有一批黑鐵法蘭約八十片,只需報價切工,一英吋到六英吋六個尺吋,最少十片,我司可代料。這個2英吋的法蘭,要一片切對半即可,其它由銑床加工,沒有什麼公差,鎖緊後,厚度平面不要差太多。奇異筆畫線處,應該是用快走絲來割吧!有興趣請傳名片私價,謝謝

金金順
2019-08-17 19:29:35

侯雅瀞
2019-08-17 19:55:14

許曜顯
2019-08-17 19:57:20

金品實業社歡迎參考

陳建利
2019-08-17 21:20:27

王奇奇
2019-08-17 23:51:47

Po Hsun Chen
2019-08-18 07:27:16

……對切厚度會差至少0.5

張豐銘
2019-08-18 17:32:35

謝謝各位,改變工法了!


原文網址 李昌諺
2019-08-14 19:29:26

非常抱歉
或許是我上一篇文章的問法還是不對
這次不需要解答
只想將這篇文在此試著討論看看

我先聲明一下
H7 h7 過盈配合 餘隙配合 這些我都清楚
j6 k5 軸承配合 這些我也都知道
將軸液態氮縮小後放入 或是將孔燒大後放入
用來做火車/捷運那種的車輪軸我也瞭解
這些配合方式都不是我的問題
還請麻煩不要討論公差配合的問題
——————————-
提問是:
今天有個客戶要驗收東西
他的公差為H7的公差 有標注公差上下限

假設公差為 0~+0.025
而市售的H7塞規 通規為0 止規為+0.025

今天客戶檢驗 拿了內徑分釐卡 又拿了塞規

按這標準 我如果+0.01的內孔 勉強才能使塞規通過
那我今天的實際公差 就是要做+0.01~+0.025

請問對或錯?
若對 那今天的機械遍覽的H7公差 就是設好玩的
若錯 那究竟塞規為主 還是量具為輔
亦或是其實0與0 是可以通的?

——————————————
題外話 這個不用特別探討 只是就配合方面提出一些常見狀況

馬達通用公差為 h6/h7
有間日本大廠為j6甚至為m6
而減速機常見公差為H7

而法蘭盤常見為H8配h8/h9

若依0與0裝不進去的說法
今天馬達跟減速機 做接近0的時候 是對是錯?

我相信只有少數會拆解 從零件上緊配進去
大部份的裝不進去直接投訴了吧?

邱昱銓
2019-08-14 19:41:29

+0塞規究竟是塞不進去,還是很難塞呢?

彭昶彰
2019-08-14 19:42:55

真圓度夠的話孔徑大0.001一樣通過

李昌諺
2019-08-14 19:44:06

邱昱銓 是啊 就是這個問題非常有趣

我今天拿一個標準環規 與一個標準塞規 究竟該滑進去呢 還是不能滑進去呢

李昌諺
2019-08-14 19:45:07

彭昶彰
感謝大哥說明
方便了解一下
這個是理論上呢 還是大哥有遇過?

鄭哲文
2019-08-14 19:46:26

如果客戶端沒有技術人員可以幫你解釋的話,一般品管跟採購會不好理解你想要解釋什麼....

李昌諺
2019-08-14 19:47:13

鄭哲文 這個問題我就不探討了
我只是想探討塞規檢測這件事

彭昶彰
2019-08-14 19:49:45

李昌諺 真圓加真直我作銑床塘孔0.003長90順利通過,換到研磨0.001應沒問題

李昌諺
2019-08-14 19:50:10

感謝說明

林子傑
2019-08-14 19:56:36

怎麼確定你的+0.01是+0.01

Lin Chichi
2019-08-14 20:00:39

說真的 這種東西就是盲點很多
所以我做的日本圖都會從+0.007或是+0.008下去到0.016或是0.021

李昌諺
2019-08-14 20:03:51

林子傑 我不想討論這個問題
我只討論塞規 跟公差

李昌諺
2019-08-14 20:04:43

林旗穎 我在生產也是只能這樣
但我今天就想討論討論這個盲點

Han Hsu
2019-08-14 20:05:57

先確定共同量具 ....

Lin Chichi
2019-08-14 20:06:38

這種東西我也被很多老黑手老闆刁過
自己培林位置圖面畫0到-0.005
然後研磨做在裡面才說他太鬆
我怎麼知道你有沒有高速轉熱脹冷縮的問題
無言

CJ Tsao
2019-08-14 20:10:21

小弟認為重點在於圓柱度,圓柱度能保持,塞規能過就是正確的。

另外在塞規檢驗中並不需要探討滑進去或者塞進去,只要在量具及被測件有保持同樣條件,就只需要看能不能進。

但同樣量具及被測件,有人放的進去,有人不行。則是手感(法)不好而已

Leo Chu
2019-08-14 20:10:30

規這種東西不是那來的都一樣,以前常遇到台灣廠商拿著他家的量具,塞規來爭議那幾U, 後來要做的,先跟國外同家訂購,來不及的就來借,再做不進就沒什麼好說的了

李昌諺
2019-08-14 20:11:46

CJ Tsao 手感重要 很認同....

李昌諺
2019-08-14 20:12:39

感謝大哥的說明

CJ Tsao
2019-08-14 20:12:49

另外關於內徑分離卡,只能看到被量測點的內徑,無法看到同心,圓柱,真圓

李昌諺
2019-08-14 20:15:15

CJ Tsao 確實這個是重點
今天內孔橢圓了 變形了 有錐度 都會是個問題

但是若做得好 究竟塞規是否也應該要能過呢

林茂山
2019-08-14 20:16:08

通常為減少類似爭議,可請第三方,大家都認同的有公信力驗證公司檢驗,只要在公差內就合格。塞規是參考用,精準量孔有多種方式,非接觸式量測較少爭議。

李昌諺
2019-08-14 20:19:11

林茂山
按這個說法的話
公差H7 真做到無限接近0 (假設真圓度 圓柱度也趨近完美)即便塞規過不去 也是合格的

塞規可以參考 不能作為標準 這樣對吧?

CJ Tsao
2019-08-14 20:21:56

李昌諺 所謂做的好,這部分我想您的定義需再明確才適當。

一個小建議,如果量夠大可以自己(找人)製作一隻需要範圍(直徑及長度《深》)的塞規,外徑的要量測要驗證相較於內徑(孔)很容易,再用此量具^比對^ 真正的被測件。

只要這組Go /NG 塞規都符合,最後再搭配內徑分離卡抽驗孔中間及孔底的部份,(因為也有可能出現中間偏大頭尾剛好)

建勛
2019-08-14 20:22:00

量具精度與真圓度排除之下,量具為主,塞規為輔。

林茂山
2019-08-14 20:23:28

李昌諺 沒錯,公差內就是合格,這是全世界都接受的鐵律,否則請其改公差。

李昌諺
2019-08-14 20:25:25

CJ Tsao 但若塞規另外訂製
今天的標準H7塞規就相當於是個笑話了吧

李昌諺
2019-08-14 20:26:54

林茂山
感謝大哥的說明 ?

林子喻
2019-08-14 20:31:45

其實遇到這種東西還是要跟配合廠商討論!
每間公司不大一樣,說的標準又如何,事實上無法使用,客人也不知道如何採購....

和氣!收得到錢!不從工最棒!

但0與0是無法過的....矛與盾問題。

疑問,如果討論到0.001的問題光是溫度不知道是否會有問題⋯

J.c. Su
2019-08-14 20:41:49

先跟客戶喬好驗收標準比較重要。

CJ Tsao
2019-08-14 20:42:05

李昌諺 抱歉,我表達不夠清楚,因為您有提到+0.01 , +0.025 的範圍。
才會提出可以另外做一組塞規

葉咾爹
2019-08-14 20:42:31

如果你的公差是要到um,那千萬要問客戶
pin gauge是以你的還是他的為主

曾經發生過跟加工商要求要以我的日本pin gauge為
驗收標準,結果加工商偷搞鬼貍貓換太子成台灣
的pin gauge,結果在那邊輝...直接送SGS驗,
結果台灣的pin gauge公差最大道3um,日本的公差
都在1um內也有歸0的...

李昌諺
2019-08-14 20:44:49

這個是因為如果我同時拿公差 與塞規做標準
那我就得縮小公差範圍的意思 ? ?
不好意思我沒表達得清楚

Amy Tai
2019-08-14 20:47:19

以品管角度,只要量具量測在0-0.025之間就判定驗收,無法量化之量具僅能參考用,除非下單前先聲明驗收方式,不然都得允收

邱昱銓
2019-08-14 20:48:07

正常來說為了成本考量,孔遇到下限,軸遇到上限。裝不進去,換隻就好,不然設公差幹嘛?全部做歸零

Amy Tai
2019-08-14 20:49:28

0對0絕對無法組裝,沒實務經驗的人才會標H7或h7

山曰比
2019-08-14 20:51:07

小弟、個人認為

假如..劃了一條白線當界線
試問、是碰白線就當..出界
還是、超過了白線才算..出界
再來....為了避免紛爭
我們把白線劃的很細很細...
那上述的問題就解決了嗎???
還是有在線上和過線的問題...
所以、商議..界定是很重要的..

再則、「尺度」和「裕度」
這兩者有何差別...
那塞規..是「試件」還是「裕度」量具
是量「規」...還是量「具」

林茂山
2019-08-14 20:52:17

山曰比
2019-08-14 20:53:29

林大哥...
小弟是..."專"門騙人"家"...的

張再興
2019-08-14 20:58:54

我的原則是只要數字進公差,就是正確,即使是壓線。如果太接近上或下限,量具會多校正一次。
供參考

CJ Tsao
2019-08-14 21:16:08

山曰比 可否請問何為「預度」?
請恕小弟愚拙。感恩

山曰比
2019-08-14 21:20:06

呀~~抱歉
小弟、我沒讀書天份
書讀的不好...

是...裕度...xd
容許誤差

山曰比
2019-08-14 21:26:17

已改正... ? ? ?

曾有錢
2019-08-14 21:45:31

山曰比
專家解答
我曾經被客戶稽核
問到類似的問題
問到一個頭兩個大呢

山曰比
2019-08-14 21:49:08

其實、這是關念題...
會問這個..主要是看您的觀念正不正確

當然、也要看問的人是要您
絕對「配合」還是絕對「服從」
這時要小心....
不然會被冠上...「配合度不好」

所以「觀念」很重要

哈哈大笑~~

David Wu
2019-08-14 21:49:17

公差有兩種類型,分別為尺寸公差與幾何公差,如果只是確定尺寸拿量表量測,如果要使用塞規你就必須要重視幾何公差,任何量具都有些可以容許的相對誤差而不是絕對值,而且世界上沒有真圓的東西,所以尺寸0對尺寸0的公母配是絕對裝不進去的。機械遍覽的H7公差只是尺寸公差沒有考慮幾何公差,公差無罪。

Cheng Chang Chi
2019-08-14 21:49:58

.
之前當品保時 同一個產品工件

常出包的人常做出+0.01的孔 塞規下不去

不常出包的人做+0.003的孔 塞規還很好下

二個都 +0 嗯 @@

許家承
2019-08-14 21:52:41

幾何公差 真圓度 表面粗糙度 都可能影響

山曰比
2019-08-14 21:53:10

近年來
假如有人問我
1+1...等於多少
我會微笑說.....您想要多少呢??

曾有錢
2019-08-14 22:02:53

山曰比
認同
那時運氣還不錯
順利通過客戶稽核

王俊凱
2019-08-14 22:13:53

日本的鍵槽是緊配的,公差都做負公差P9

黃政民
2019-08-14 22:51:17

李昌諺 試想公的和母的一樣是0, 怎麼塞?

陳暐
2019-08-14 22:51:24

1.塞規要做前導
2.圖面寫H7,那驗收標準就是H7公差的數值,要照塞規就是塞規實配。
3.真圓度跟圓柱度會影響塞規好不好進,然後孔的毛邊,研磨的表粗都會影響。
4.0~0.025跟 0.01~0.025的加工價格是差很多的

黃政民
2019-08-14 22:53:10

彭昶彰 真圓度夠是? u

黃政民
2019-08-14 22:59:42

李昌諺 你確定你的塞規是 H7?我最近有遇到白牌賽規,客戶端連賽規是正公差還是負公差都不知道,只知道買的便宜,但不知道符合哪種標準

徐同繪
2019-08-14 23:36:58

在我的認知中大公司公差是給你一個範圍就像樓上先進所敘述的0配0當然不會進。如果各取中間值就沒這個問題了。
這個問題除非在接單時就講清楚否則問題會一直發生。
更恐怖的是稽核人是菜鳥兼書呆子,我們就曾因0.01mm搞了半年。也曾為0.003mm被退貨所以小弟認為接單白紙黑字寫清楚才好辦事。

彭昶彰
2019-08-15 05:38:22

黃政民 依主軸要求0.001

彭昶彰
2019-08-15 06:12:05

黃政民 再談一下內徑大於塞規0.01絕對很好進而且會有鬆的感覺,真圓,真直,平面,平行,直角完全取決於
機台精度再怎麼厲害的師傅最多就加工出等於機台精度不可能更優所以鈍刀駛厲手我並不認同

彭昶彰
2019-08-15 06:24:49

黃政民 再 加一個垂直

Leo Chu
2019-08-15 07:21:08

有些時候爭議點,都是在雙方認知上的程度問題,孔 軸,H7對h7, 難道就說設計者錯誤?規範錯誤?軸孔配合公差帶,大家都很清楚,也很明白,把尺寸做進公差裡,而且是雙方認可的範圍內,這個就是標準答案。
如果軸孔每個都做到0-0的能力,我相信這純屬虛構,不是做不到,是絕對值的尺寸做不到,我們只能以目前科技有限的技術來量測,20 ,20.0 , 20.00 , 20.000, 20.000?, 20.0000?
軸就很難了,何況是孔,在討論0-0時,先問自己尺寸的正確性。
如果對了,客戶組立時自己會挑合適的公差來組立,誰會吃飽撐著硬要拿0-0的來用。

李昌諺
2019-08-15 07:27:30

黃政民 我確定
也量過

李昌諺
2019-08-15 07:28:12

黃政民 為什麼不能塞?

李昌諺
2019-08-15 07:40:39

陳暐 是的
所以這個議題呢 其實很有趣

Leo Chu
2019-08-15 07:45:26

山曰比 小弟以為,品質精準的塞規可以視為檢具與量具,尤其在量化或是零件用在組合處時,準確的塞規,環規都可以視為量具的一種,只是這存在著無法量測出準確尺寸,但通過塞規,環規檢驗的工件,是可以符合公差的需求,但無法檢出工件的缺陷部份,包括真圓度,圓柱度等。
為什麼在訂製量產用鎢鋼塞規檢具時,,習慣都要再做大2U, 就是考慮成本,磨耗,以及確保尺寸會進公差範圍

陳暐
2019-08-15 16:46:09

其實還好,塞規不能顯示數值,所以驗收就用缸徑分釐卡量,要用塞規的話,驗收就是go跟no go 不看數值

劉榮傑
2019-08-15 21:13:05

不知道我對你問題的理解對不對?孔軸的配合公差為H7跟h7 當零件做到下限跟上限 0跟0時 孔放的進軸嗎?當H7的pin gauge 放不進0的孔時 設計便覽H7的公差是設好玩的?塞規為主量具為主?有幾個真實的情況是這樣的?拿了10mm的pin規去10mm塞環規進不去,再換1支別的牌子一樣進不去,然後換了客戶的pin規就進去了 兩支用量具量都是10.00 為什麼1支進的去,1支進不去? 塞不進的那支把前面倒點角再輕敲進環規後 一點點 它就自己滑進去了(奇怪剛剛不是進不去)但是另外一樣進不去的那支還是進不去 後來膠搥敲進去 不過也拿不出來了

林茂山
2019-08-15 21:15:47

劉榮傑 真圓度不好

古文聖
2019-08-16 02:48:50

你終於想通了依上下工差做上限塞規才有機會進.這還不考慮粗造度.與加工方式.與真圓度與垂直同心度.h7=0.01單位的公差.看你一直在討論0.001單位的問題.這樣子有解嗎?

劉榮傑
2019-08-16 08:25:34

抱歉 上述的故事只是引言 由於手機的問題後半段的字都不見了 而我打字又很慢 所以就沒補上了 我想樓主也不是不懂上下限塞規的這件事情 所以我要談的是量測可靠度 重複性的不確定度 以及 規範 ,加工, 驗證,這3者的關係 如樓主所提的這3個問題指的是同一個問題 但事實上是三件事 我直接說重點 依上述狀況 反過來說 環規是10.00是確定的 這3支pin 插的進跟插不進這個環規 都證明了這3支pin是10.00(上下限環規...真圓..磨擦...這些都知道)

劉榮傑
2019-08-16 11:46:56

古大大 您的說明其實沒有解 回到樓主的邏輯 用另一個方式說:大家都知道要量10.00的孔不會拿10.00的塞規去塞它(我是怪咖)請注意H7h7是餘隙配合 是滑入裝配 依樓主的上例 用分釐卡跟塞規量內孔 量的是同一個東西 但是不同的兩件事 當下還包含了最大實體尺寸等很多的事情(大家都有舉例了)樓主的議題範圍很大 簡單的說分釐卡量到的尺寸大於0 而H7的塞規塞不進 表示這個孔是H7 這個點如果想的通 就知道設計規範是對的 又 或者說沒辦法證明設計規範是錯的 其他有空再補充

古文聖
2019-08-16 11:57:15

劉榮傑 我再想他可能是做好了又不願意修,再撐工差爭議,因為公母件都他自己做的,首件未檢查吧!


 

全不選 發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