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燿 Monster 3DP Filament 造訪社團 » 挑戰

原文網址 Shiuan Tsai
2017-01-22 07:32:33

很有挑戰性(自虐)的列印,有興趣的神人們可以挑戰看看。
帝王金很有質感!

Shiuan Tsai
2017-01-23 18:01:28

手動加支撐,列印完成後拆支撐不到10分鐘就拆完了,果然不能偷懶....

Shiuan Tsai
2017-01-23 18:03:05

炫光金


原文網址 陳曉澔
2017-01-21 08:56:27

哈哈,感謝各位一年多來的支持
明燿線材由一條產線變兩條產線
從沒有到現在單月賣量超過 500卷(目前連三個月了)
以前開始做只想著說賺點零用錢
想不到現在賣成這樣...................
老實講雖然做的很累,但心中也算踏實啦
不過未來還有很多挑戰,產線產能廠房等
都不夠用,真的要好好考慮我們未來怎麼走了
春節到了,除了休息一下,也要想想後面怎麼做
也由於我們新的色系年後會陸續上架
因此我們停止動作到 2/5 ,這部份請見諒囉。
也希望大家新年快樂,一起好好的休假吧。

William Huang
2017-01-21 09:39:32

老闆來年開張大吉

Shih-Yen Lo
2017-01-21 10:03:20

太好了啦!

Chen Zimook
2017-01-21 10:37:16

好長的假~

ChihJun Soong
2017-01-21 11:36:41

等春節過後炫光系列上架... 現在基本都是搶不到。

陳怡杰
2017-01-21 11:47:53

感謝研發這麼多獨一無二、品質精美的線材 ! 創造 3D列印更多的應用面.....

曾荐宏
2017-01-21 12:07:22

好好休假去,辛苦了

Wang Ming
2017-01-21 14:54:27

恭喜發財 … _ _ _ _

温富元
2017-01-21 18:36:02

恭喜發財 紅包拿來

陳曉澔
2017-01-21 18:48:48

寄,,,,新色,,,,究極白,,,給你,,,,

Odinson Thor
2017-01-21 19:17:42

希望明年能跟一樣,產線加倍.....

林冠宏
2017-01-21 20:20:27

恭喜!祝你明年繼續生意興隆!!

王世廷
2017-01-21 21:07:09

恭喜啦 越做越大

Odinson Thor
2017-01-23 08:12:21

想買帝王金.....嗚嗚

樂富
2017-01-24 00:42:37

期待第三條產線的加入 ^^"


原文網址 Charlie Ting
2017-01-09 04:56:30

[關於雙色噴頭的使用心得]

終於把工作忙到一個段落,也把雙色噴頭的使用大致找到 SOP 和穩定的用法。

在閱讀以下內容前,不論你是老鳥或菜鳥,建議都先 open your mind,重新檢視列印這件事。因為以我使用 ATOM 約一年半的時間,整個從一開始拿到,到現在的使用觀念,又產生了很多化學變化。

前提說明:

1. 我拿到的噴頭確認是 0.4mm 口徑,不過採用了 Stanley Chen 介紹的 0.3mm 印法(改設定以提升細膩度)。

2. 我是用 KISSlicer 1.5 版,沒有使用換料柱或 wall,而是自己在 Printer G-code 中加入控制換料的語法。

3. 就目前觀察,用換料柱是相對簡單的作法,但可能會有點浪費;用我的方式不一定比較省時省料,但應該有不少機會會比較有效率。

使用雙色噴頭的注意事項:

1. 材料適用溫度
最好這些材料的適用溫度是相當的,不然容易產生一些問題。受潮狀況也不能差太多。能用新料印是最好。

2. 材料染色狀況
這部份建議先看色差,然後再實際檢驗交互出料時的染色狀況,從這點可以估算出換料柱要多大根,或者洗噴頭要洗多久。

3. Seam hiding
全部設為零。Trust me, just do it!

4. Perimeter speed < Loop speed 50%

5. 縫線跟著換料線跑
試著旋轉角度和調整 Seam angle.

6. 開啟 wipe 功能,但不用太長。

7. Destring
距離通常會縮短,考量的點要把不同色視為不同的區塊。回抽的速度放慢,<40。

8. 盡可能都開風扇。
以不同顏色的剖面為準,而不是整個物件剖面。

風險控制:

使用雙色噴頭的難度和成本遠比單色要來得高,因此如何把風險控制作到一個極致,是決定你能開心雙噴,還是一次又一次重來的關鍵。所以風險控制基本上是從頭到尾、由始至終每一項都很重要。

1. 線料供應一定要非常穩定
2. 管線一定要確認順暢
3. 兩色馬達的進料力量也要相當
4. 換料時,應該先擠出舊料→抽回舊料→送入新料→洗噴頭→回抽→繼續列印。這部份的細節很多,也是最難控制的部份。

本次作品(照片後補)

黑白摩艾
材料:極致黑(明燿)、雪白(ATOM原廠)
溫度:180度
速度:Perimeter 15mm, Loops 30, Solid & infill 33.75mm
口徑:0.3mm
壁厚:1.2mm
層厚:0.15mm
填充:Hollow

結論:

雙色或多色列印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用法,但難度至少比單色列印高上數倍,要注意的事情也非常多,印得出來可能問題不大,印得完美那就要花很多心思了。

以這樣的應用,我想會激勵很多人去作更多的設計,因為花的成本高就不會想隨便亂印;而巧妙的設計也會給人更大的視覺衝擊,最後,不是人人都能挑戰也會變成一道門檻。

在攻克雙色輸出後,再來就是挑戰四色版了,哈哈哈哈!

李昆達
2017-01-09 09:12:53

這真要花上不少心思耶,好厲害

Charlie Ting
2017-01-09 23:16:25

黑白分明又省料

陳曉澔
2017-01-10 07:48:53

大神就是厲 害....


原文網址 良葛格
2016-12-30 16:19:38

哇哈哈!成功了,長久以來的挑戰成功了啦啦啦!… XD # 爽爽爽爽爽

Jared Lin
2016-12-30 16:20:47

挖 投影耶

James Lu
2016-12-30 16:20:52

太厲害了!! 打個燈光就變成平面的

許阿瑋
2016-12-30 16:23:03

這...挑戰機器極限阿...

良葛格
2016-12-30 21:22:32

來走粗曠風好了(這樣會好印一些)…XD

良葛格
2016-12-30 21:23:54

其實 Thingiverse 上有一些投影法的模型,其中就有迷宮,不過它要用圖檔,我就想說,來做個自動產生迷宮的版本。 http://www.thingiverse.com/thing:295281

高立瑜
2016-12-30 21:27:15

請問這是什麼軟體啊~~~??

高立瑜
2016-12-30 21:45:57

謝謝~

Ally Yao
2016-12-30 23:39:46

好強!!!!!!!

王智立
2016-12-31 23:39:47

良葛格
2017-01-02 18:25:58

投影迷宮細緻版,這個才是我真正想做的版本,上個版本只是概念試作,如果實際放到燈光下,這個版本的投影會比上個版本準確,不過我女兒說,上一個版本比較有型…XD

良葛格
2017-01-03 10:24:23

我好龜毛,又做出一個更平順的版本,而且產生模型的速度與大小差好多,更平順的版本更快,檔案也更小…

剛剛有成功印出一個可愛的 5x5 ,正想開燈拍照,不小心被我壓斷…算了…來挑戰印 10x10 好了…XD

陳曉澔
2017-01-03 10:45:44

台灣程式化3D繪圖皇帝 良葛格 (Justin Lin) <<=== 良老師的頭銜......好強大啊................

吳水豚
2017-01-03 10:57:41

黃帝萬歲萬萬歲

陳曉澔
2017-01-03 10:58:43

萬歲萬歲萬萬歲


原文網址 James Lin
2016-12-22 21:26:55

我以為我印很大一隻,但是看到成品與光澤,我想再挑戰大隻一點的龍~
但可能要朝上印,可能有一些失敗的風險

Charlie Ting
2016-12-22 21:32:22

衝衝衝~~~飛龍衝上天~~

橘子腦師
2016-12-22 22:01:04

好漂亮啊~想印(求檔)

良葛格
2016-12-23 06:54:52

啊!這個我用「手」印過…XD https://www.facebook.com/....../10150622802008869/......


原文網址 Charlie Ting
2016-10-28 00:03:23

[愛上熱床]
經過二天的使用,我想我離不開熱床了。分享如下:
1. 工件固定
用熱床要把工件直上在玻璃上有幾個重點,第一玻璃要夠乾淨,所謂的乾淨是要完全無油污,所以建議是用酒精加水來擦拭,這樣才不會黏不住;第二是間隙要相對準,所幸因為是直接測玻璃,所以可以調得比較準;第三是溫度要夠,大概50~70度就很好捉了。
設定好之後,列印根本就是一種藝術的創作過程。因為平台非常乾淨,印上的線是透明的,完美的貼在玻璃上。那真是一個爽字!
2. 省事
雖然說以前用藍膠帶也是爽爽印,但膠帶總要換,花錢費事,而且表面沒比較漂亮。用了熱床後,這個可以省下來。只要酒精擦一下就好,這也算是一個好習慣。
3. 方便
雖然熱床的升降溫沒那麼快,但現在玻璃的固定方式是用彈性夾子,所以可以快速拆下玻璃。印好的東西不用拆,直接連玻璃拆下來放一旁等它冷卻,到室溫後,其實工件就差不多剝離了,根本免動手。而換下玻璃後可以立馬換另一片玻璃上機台,又可以開始印了,其實很方便。不需要在機台上等降溫和拆工件。
4. 耗電?
這點還沒實際測過,但我想加個罩子,減少熱對流,就能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尤其是跟冷氣對衝的狀態。但相較於熱床能提升的品質和效益,耗電的問題不大,只要能減少浪費即可。
5. 設計品質
我沒用過土炮版的熱床,但看到官方的熱床後,我覺得這個設計很不錯,非常到位,而且價格實在。因為從玻璃、鋁板、加熱PCB、隔熱泡棉、隔熱鋁板。基本上整個熱源是很有效的控制在熱床上,而不會往下傳。(重點在隔熱鋁板和週邊的鋁擠把熱傳走了)而鋁板跟鋁擠的固定,又可以讓機構的穩定度更高、精度也更好。唯一缺點就是原先設計的弧型裝飾腳墊不能用了,美感略降。
6. 腳重頭輕
或許因為我把進料馬達改在Z柱中間的兩側,線材也沒頂在頭上,所以現在機器上方空空的,只有線而已,整個感覺有些失衡。
不過無所謂,因為我打算再改一下進料馬達的位置,把它放到Z軸中間的後方,然後把盔甲還原,讓機器恢復原本的結實模樣。然後重點是上方,打算作成蜂巢狀的 ATOM 模組收納空間,預計可以放上六個不同的模組,讓 ATOM 變身多功能加工機。也讓整個視覺變得平衡,不會腳重頭輕。
7. 熱場
而熱床的下一個進階版本就是熱場,這部份基本上已經想好設定的方式了,原則上跟原廠的壓克力封箱概念差不多,但有作一些修正。因為以 ATOM 加上熱床之後的美感,其實要考慮把這些列印過程拍下來,所以會把攝影的需求擺進去。讓整個列印生產的過程像藝術創作一樣。這將是非常美好的一件事。
以上~~~跟大家分享。
等等要來挑戰困難的PC和ABS料了。

劉武鑫
2016-10-28 00:28:54

我用2.0印ABS熱床100度
第一層完全抓不住
最後還是貼膠帶XD

Shi Xinhui
2016-10-28 00:45:31

只有一片玻璃 而且還有點刮痕
現在單獨買 有一格一格的那種玻璃嗎 感覺圖片很漂亮

許阿瑋
2016-10-29 12:07:42

完全贊同,用了熱床會回不去,調的好不要太高的模型甚至連膠都不用抹

Shi Xinhui
2016-10-29 18:22:14

底面ㄐㄧ

黃俊傑
2016-10-29 21:09:38

我也是這樣,我不喜歡塗膠,也是為了讓底面是亮晶晶~而且冷卻後自然就會掉下來,蠻方便

Kevin Lan
2016-10-30 21:21:14

我有買平台專用膠水(台灣製的很便宜, 進口貨太貴用不下去), 其實用了之後加上熱床, 熱的時候很黏, 動都不動, 熱床冷卻之後很容易拆, 底面也是亮晶晶.

鄭鈞庭
2016-11-01 14:45:59

能請問嗎?加罩子減少熱對流對於喉管鐵氟龍散熱會不會有影響,例如鐵氟龍壽命變短


原文網址 燕子
2016-10-25 20:19:15

又重新挑戰站著印鉛筆盒,膠布+3M口紅膠,這次都沒有翹 ,開心~
鉛筆盒外盒站著印 65*23*186 層高0.1 速度50 噴頭190度 加熱床 50度 印幾mm就關掉了!
內盒 躺著印 184*59*17 設定一樣。
共印16小時又2分 成功,開心~


原文網址 Charlie Ting
2016-09-26 01:20:48

[心態]
好久沒回來這邊了,暫離的三四個月變化很大~~~
因為現在出來租辦公室工作了,有足夠的空間真的很爽。
不過,也開始更仔細留意資金和業務的狀態,心態也漸漸轉變。
剛好,昨天 3Dhubs 又來委託案,試了一下就接了。
不過這次的挑戰是 5 條精度。XDDDD
希望客戶會滿意!
I'm back!!

Johnson Peng
2016-09-26 01:22:46

5 條精度 .....神....0.05mm X+Y+Z ???

王榮達
2016-09-26 01:27:35

不知是不是指內孔跟外側尺寸ㄚ,調尺寸精度很累的。

陳曉澔
2016-09-26 08:01:07

這精度的客人............我都會說..........請另尋高明.................5條是神在做的...........我們是人..........

任宏彥
2016-09-26 11:07:57

那日本人不就比神還要變態

James Lu
2016-09-26 12:26:26

變態+1

Johnson Peng
2016-09-26 12:30:23

光固化

陳曉澔
2016-09-26 20:49:29

你們在說神變態。。。。。

鮑明禮
2016-09-26 21:16:42

變態之神!!!!!!!!

吳水豚
2016-09-26 22:11:57


原文網址 橘子腦師
2016-09-13 07:57:58

速度放慢,再次挑戰

James Lu
2016-09-13 07:59:56

這有開支撐吧!

橘子腦師
2016-09-13 08:00:45

這是一定要的

陳曉澔
2016-09-13 08:49:38

這個漂亮多了。

橘子腦師
2016-09-13 10:25:32

真的,速度放慢有差喔


原文網址 許阿瑋
2016-09-05 23:46:43

挑戰機器極限

Jared Lin
2016-09-05 23:57:47

不用支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