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員
統計數據
原文網址 陳思克 2017-10-07 11:06:39
拉絲好嚴重,試了幾次都沒辦法,請問各位前輩我應該如何調整,謝謝。機器是 Flux Delta+ , 目前設定在下面。後續結果,照片4最佳- 感謝各位前輩分享,模仿前輩設定,得到的結果如照片2 (Slic3r 切片,180度,層高 0.12,速度<=30,列印頭非列印時移動速度 150. 進料*0.9),照片3(Cura2切片, 180度, 層高 0.12, 速度<=30,列印頭非列印移動速度 150,回抽長度 8,回抽速度 80,進料 90%,關風扇。這個列印條件看起來是有缺料的,但是溫度升高到185度就不缺料,但是牽絲更長更多。可能因為關風扇,那些很小的細絲就沒有了。)照片4(Kisslicer 1.6.1 切片, 180度,層高 0.2,速度<=30,列印頭非列印時移動速度 150. 回抽長度 6, 進料 0.92). 雖然不是完美, 不過我已經很開心了. 感謝各位前輩的分享, 真的獲益良多 :D
陳思克 2017-10-07 11:07:08
溫度 185
陳思克 2017-10-07 11:07:36
層高 0.075
陳思克 2017-10-07 11:07:58
速度統一改到 30
陳思克 2017-10-07 11:08:42
把噴嘴的風扇關掉了
陳思克 2017-10-07 11:09:35
回抽的參數都沒有調整,請問回抽應該如何調整?謝謝
吳俊延 2017-10-07 11:18:28
溫度應該沒問題,記得有人說可以到175,另外速度調成10-15再試試。我的牽絲是沒有你這麼明顯。
陳思克 2017-10-07 11:22:24
謝謝 我試試看
ChunWan Jiang 2017-10-07 11:54:39
有可以調出料步進馬達的參數嗎?調低ㄧ些,原數值x0.88
吳俊延 2017-10-07 19:42:43
我記得這是用差不多用這個參數印的,牽絲情況還好。
陳思克 2017-10-07 20:05:44
看起來超棒的,禮拜二回家試試看,謝謝
吳俊延 2017-10-07 20:09:10
因為我沒有去調整回抽,所以只改溫度和速度,溫度大概180上下,速度盡量均一速度且放慢,效果就不錯。還是有牽絲,但是都還在好處理的範圍。
鐘英豪 2017-10-07 20:27:35
為什麼要把風扇關掉?
陳思克 2017-10-07 20:28:35
說這樣拉絲不會馬上被冷卻
鐘英豪 2017-10-07 20:36:57
這樣怪怪的,PLA一定要開風扇吧
陳冠銘 2017-10-07 20:38:51
http://3dplab.blogspot.tw/2017/08/blog-post.html 並不是溫度降低就不會牽絲
吳俊延 2017-10-07 20:46:01
這是最佳解法。
陳冠銘 2017-10-07 21:01:19
根據個人測試 風扇強弱跟是否牽絲關係不大
陳冠銘 2017-10-08 10:22:42
修正一下 昨天剛說風扇不影響牽絲 晚上在抓HCPLA線材參數就被打臉了 有些線材會影響 會影響的 1.溫度 2.回抽距離 這兩個影響最大 上面這兩個搞不定再調下面這兩個 3.回抽速度 <--有的線材回抽速度要很快 4.風扇 <---上面全部無效再把風扇轉速降低
鐘英豪 2017-10-08 11:52:31
還好你測了,要不然我還真的會花時間玩看看
鐘英豪 2017-10-08 11:54:46
其實我個人覺得牽絲是一定會的,所以不太回去理會
陳冠銘 2017-10-08 11:55:28
牽絲問題很多 光事後清理就很麻煩 另外細絲就算了 那種長疙瘩的就很糟
鐘英豪 2017-10-08 11:59:06
長疙瘩,目前遇過是列印溫度太高,真要追求完美不牽絲真的很難,我可能要再印個幾十年才有這樣的功夫吧
陳冠銘 2017-10-08 12:33:49
其實就我講的那四個參數排列組合 我還在研究要怎麼搭配的SOP
鐘英豪 2017-10-08 13:13:45
料也會影響
Kevin Lan 2017-10-09 19:51:25
我對牽絲定義的原因是「擠出來的料太多」. 如果這層擠完就不再出料了, 料剛剛好, 哪會有那麼多垂流的料可以有嚴重的牽絲? 才移動多少距離而已? 另外, 如果遠端擠料設計的不夠好, 我猜有可能會有多餘的壓力累積在送料管內, 那就要有額外的回抽長度來處理(如果遠端設計的好應該不嚴重). 近端擠出, 參數線材都OK的情況, 回抽只有2~3mm也不太會牽絲的.
陳冠銘 2017-10-09 21:03:17
我認為這跟線材特性有關 不是擠料太多 我對牽絲的定義是 在噴嘴離開的瞬間 噴嘴內的料跟原本已經擠出的料沒辦法完全分離 有部分料被從噴嘴內黏出來 加上冷卻就牽出絲 這影響要素很多 第一首要是溫度 溫度會影響線材的黏稠度 黏稠度是影響牽絲的第一要件 如何抓到那個甜蜜點就是要調整的重點 所以遇到牽絲我第一個講的都是溫度 回抽距離與速度主要是要在噴嘴內產生負壓 等於把線材吸回去 這需要搭配溫度才能有最佳的效果 風扇其實也是影響溫度
陳思克 2017-10-10 13:34:03
感謝指點,Cura 180度,調低進料馬達 *0.88 參數,結果如下。下半部非常漂亮,不過物件小到一個層度就開始拉絲
陳思克 2017-10-10 13:39:22
感謝各位前輩的指點,這兩天印了超過十個測試,發現牽絲跟我的機器的 “溫度” 跟 “列印頭非列印時的移動速度“ 關係最大。列印頭印好的時候,快速的離開物件,牽絲就會變的非常細,如果慢慢離開列印物件,牽絲可能又粗又長。下面是最好的列印結果。
陳思克 2017-10-10 13:41:35
Slic3r 切片,180度,層高 0.1,速度<=40,列印頭非列印時移動速度 150. 回抽 長度 8(這項是預設)
陳思克 2017-10-10 13:43:14
陳思克 2017-10-10 13:47:57
Cura 切片,180度,層高0.1,速度<=40,列印頭非列印速度 150,回抽長度 8(這項是預設),進料比例 *88(只有這個切片我可以調這個參數)。下層非常好,不過物件小到一個層度,拉絲很整齊。
ChunWan Jiang 2017-10-10 15:41:47
Cuta. 回抽速度*0.5 ,Z軸抬高設1mm,列印速度10-13
陳思克 2017-10-10 16:45:01
回抽速度*0.5 變慢了, 牽絲好像會更嚴重? 我再試試看, 謝謝
鐘英豪 2017-10-10 16:47:41
有沒有圖檔位址?我也來印看看好了
ChunWan Jiang 2017-10-10 16:49:06
有發現出料不足嗎?如果沒有,可以再修正出料馬達 *0.85
陳思克 2017-10-10 17:02:01
好
陳思克 2017-10-10 17:04:32
就在這個社團的檔案區(請看左上角), 找 4/15 澔哥上傳的 9999.stl 檔. 印好也請分享一下經驗 :D
鐘英豪 2017-10-10 19:41:55
X1V6, Kisslicer1.5, 190度, 風扇60%, 層高0.12, 速度30, 回抽長度5.5, 流量0.9, 非明耀的料, 純粹給樓主參考用, 等等降低溫度再印一次
吳俊延 2017-10-10 19:52:47
說真的,Flux 我覺得不算太優,比起CR-8 、CR-10,做出來的東西,真的有明顯落差。
鐘英豪 2017-10-10 19:54:54
如果不要再一些細節上吹毛求疵, FLUX算是一台很不錯的入門機, 列印表現中規中矩, 而且功能多樣, 可以玩的東西很多.
陳冠銘 2017-10-10 19:55:00
開版這個問題基本上跟機器好壞關聯比較小 操作問題佔比較大
吳俊延 2017-10-10 19:56:21
確實。我還是肯定這批年輕人的幹勁,所以還是持續支持他們。
鐘英豪 2017-10-10 20:28:38
X1V6, Kisslicer1.5, 185度, 風扇60%, 層高0.12, 速度30, 回抽長度5.5, 流量0.9, 非明耀的料, 純粹給樓主參考用, 建議樓主用Kisslicer切片印看看, 就我以往使用第一代FLUX的經驗, 牽絲並不會是太大的問題, 稍微用打火機燒一下, 或是使用小銼刀修一下, 都可以得到很不錯的列印件, 多接觸一些切片軟體對於未來換機有很大的幫助.
鐘英豪 2017-10-10 21:24:00
X1V6, Kisslicer1.5, 180度, 風扇60%, 層高0.12, 速度30, 回抽長度5.5, 流量0.9, 非明耀的料, 純粹給樓主參考用, 奇怪, 中間都有一顆球, 這樣的品質我已經很滿意了 ^^
陳思克 2017-10-10 21:35:03
超棒的 :D
鐘英豪 2017-10-10 21:39:48
機器定位不一樣, 這台是早期集資版的X1, 現在出的列印品質更棒, FLUX算是多功能入門機, 列印品質也有一定的水準, 想要印的更好, 應該要捨棄內建切片.
陳思克 2017-10-10 21:43:58
我還要多練練功,玩了這九針山以後,剛剛幫女兒印的 神力女超人頭帶 就比以前印的東西品質好了,很開心。明天早上再試試看。
鐘英豪 2017-10-10 21:45:34
能印出讓女兒開心的東西, 牽不牽絲已經不重要了
陳思克 2017-10-10 21:46:26
第一次印這個頭盔,牽絲很多,這次都沒有了 XD
鐘英豪 2017-10-10 21:48:14
FLUX預設列印溫度很高, 明耀的料要用比較低的溫度下去印, 炫光系的層高不要太小, 0.2左右印出來光澤最棒.
陳思克 2017-10-10 21:57:39
*** 筆記 *** :D
陳思克 2017-10-11 07:55:57
模仿英豪兄設定,得到目前最好的結果,Slic3r 切片,180度,層高 0.12,速度<=30,列印頭非列印時移動速度 150. 回抽 長度 8(這項是預設),進料*0.9
陳詠嘉 2017-10-11 07:59:42
這張圖,看起來像是預擠出量太多,線是粗的,不是絲~
陳冠銘 2017-10-11 08:00:42
如果遇到不管怎麼調都有牽絲 把風扇調小試看看
吳俊延 2017-10-11 08:00:48
不錯了,改善很多。
鐘英豪 2017-10-11 08:04:06
改用內建Cura切看看
鐘英豪 2017-10-11 08:04:55
應該就要成功了
陳思克 2017-10-11 08:05:30
陳思克 2017-10-11 14:11:31
感謝各位前輩,繼續測試。Cura2切片, 180度(185度牽絲比較嚴重,但是底層不缺料), 層高 0.12, 速度<=30,列印頭非列印移動速度 150,回抽長度 8,回抽速度 80,進料 90%(Material Flow),關風扇。這個列印條件看起來是有缺料的,但是溫度升高到185度就不缺料,但是牽絲更長更多。可能因為關風扇,那些很小的細絲就沒有了。
陳曉澔 2017-10-11 14:55:51
細絲ok。不要太誇張就好,要完全沒絲,不大可能。
ChunWan Jiang 2017-10-11 20:20:07
陳思克 我這幾天印小機器人也會牽絲 我發現Cura切片直線空跑不會回抽,我把enable combing設off. 這樣跳點任何移動都會回抽,牽絲超細且稀疏很少,壞處是回抽次數變頻繁,另外回抽不要設慢了,80-100就可以了,(擠出量x0.88)你可以再試試,我這機器人印完,我也要來印看看這九個立柱看看
陳冠銘 2017-10-11 20:27:09
那個漏料回抽過高或過低都會有 8mm就我的經驗是過高 我的遠程機管長70cm 目前測出來的回抽沒有超過5mm的 溫度太高或太低也都會牽絲 回抽速度老實說 目前還沒有遇到回抽加快能解決問題的 最後解決都是溫度和回抽距離的掌握
ChunWan Jiang 2017-10-11 20:29:59
沒說加快解決問題,只是不想太慢,讓移動到定點要印的噴頭等回抽線回來
陳思克 2017-10-11 20:33:45
我的機器找不到 enable combing 的參數 *汗*
ChunWan Jiang 2017-10-11 20:37:01
有啊,我看你貼過,第三行 改off
ChunWan Jiang 2017-10-11 20:37:24
Noskin改off
陳思克 2017-10-11 20:48:50
哈哈 謝謝
ChunWan Jiang 2017-10-11 20:53:18
我有認真再看你的文,因為出意見來讓你試沒效果會不好意思
吳俊延 2017-10-11 22:19:24
只有慢慢的一個變相一個變相去實驗了。
陳冠銘 2017-10-11 22:20:17
建議用Kisslicer去測 可以減少很多時間
Kevin Lan 2017-10-12 11:55:30
很久以前用D-Force印的(其實有心應該能再調到更少)
陳思克 2017-10-12 12:47:10
今天下載開始測試了 :)
陳思克 2017-10-13 15:28:30
Kisslicer 1.6.1 的結果最好, 180度,層高 0.2,速度<=30,列印頭非列印時移動速度 150. 回抽長度 6, 進料 0.92. 雖然不是完美, 不過我已經很開心了. 感謝各位前輩的分享, 真的獲益良多 :D
Kevin Lan 2017-10-13 15:29:47
如果結果是這様的話可以接受了啦,因為平常列印很少有那麼極限的情況。
陳曉澔 2017-10-13 18:05:57
我用kiss切還沒那麼好過......cura切是有比這個好過。但外觀差異過大,所以我現在幾乎還是用kiss。
原文網址 Eric Huang 2017-10-01 13:28:58
Cura說要10小時,己經過了16小時了,還在印?
黃彥迪 2017-10-01 13:36:02
是不是看錯阿...這看起來是要40小時的東西啊
陳曉澔 2017-10-01 13:43:58
嗯,我也覺的。。。。。。40...
Odinson Thor 2017-10-01 13:49:34
40擺在眼前
Eric Huang 2017-10-01 15:25:25
看來老花更嚴重了
Orcus Tseng 2017-10-01 16:29:05
我也有遇過,預計9小時但是印了13個多小時,請問是接電腦印的嗎還是記憶卡?
原文網址 Chen Zimook 2017-09-28 15:24:12
第二版 換層列印
換層的層數沒算好 被染色了 XD
一樣是CURA2.7 熨平效果在大面積上使用的部分還算不錯 速度50UP
雪白 + 青銅
原文網址 Chen Zimook 2017-09-27 15:48:23
簍空照測試....
CURA2.7 層高0.12 熨平模式開啟
目前感覺還不夠美 平面上的設置 照片的選擇上 還需要再研究研究........
郭李財 2017-09-27 16:09:15
好酷~~!
原文網址 Jared Lin 2017-09-22 16:29:02
CURA2.7 皮膚模糊試玩~ 毛絨絨的感覺很不賴唷~
Johnson Wang 2017-09-22 16:38:10
離題一下,如果想要表面有像樹皮凸紋...有什麼簡單的方法嗎?....
原文網址 Tom Liao 2017-09-22 11:36:28
這個左噴頭,除了有優異於cura 2.7的抹平功能外,還有更厲害的鏟除功能……
Gary Chiu 2017-09-22 12:20:31
可否請教是那家的機器?
姜信宏 2017-09-22 12:36:52
2個噴頭高低沒調好
陳維德 2017-09-22 12:55:36
看樣子,可能應該是閃x的機器
蔡鴻毅 2017-09-22 19:27:11
雙噴機的通病
William Liu 2017-09-24 16:43:20
正常 不印的噴頭要拉高點以免碰撞
原文網址 Andy Huang 2017-09-21 15:25:51
炫光二代黑銀 買了很久的黑銀終於要開始印了~ 用Cura2.7切片 表面的反光真的很厲害 ? ? ?
Shih Han Hsu 2017-09-21 16:14:52
下半身溫度比較高?
Andrew Lin 2017-09-21 16:49:21
燈光的關係嗎?怎麼跟我的顏色不同...你的黑的比較多xd
葉衍孝 2017-09-21 16:50:40
請問CURA2.7跟KISSLICER哪個好用?
陳曉澔 2017-09-21 21:42:38
拍照關係,有打光會黑很多。
原文網址 Chen Zimook 2017-09-20 15:46:26
第一手 I8到貨!
Cura2.7 這熨平效果也熨太平了!
連背後的蘋果紋也平了 XD
原文網址 Eric Chen 2017-09-15 21:07:34
請問圖檔的紅圈處是平面,為何印出來是破洞? 切片軟體: CURA
王智立 2017-09-15 21:10:33
像是切片軟體的問題。
原文網址 陳曉澔 2017-09-15 20:21:52
下次拷貝檔案,還是要等一下再吧記憶卡抽出來,還沒拷完抽出來就是這樣。。。印一半自動停機。......................CURA 1.5快要用不下去了.....
蘇子敬 2017-09-15 20:23:16
我也幹過這種蠢事
橘子腦師 2017-09-15 20:24:52
Me too+1
Jared Lin 2017-09-15 20:31:11
老師都有教 都沒在聽!
沈浩宇 2017-09-15 20:34:14
要養成按退出的習慣。我的行動硬碟也是這樣的壞的!!
鐘和記 2017-09-15 21:43:29
..............
David Liao 2017-09-15 22:32:59
S3D 沒拷貝完會hang 住不會動
姜信宏 2017-09-16 03:22:04
Allen Chan 2017-09-16 08:53:03
要不要拿來賣佛光山
陳冠銘 2017-09-16 09:50:51
養成好習慣 取出SD卡前把磁碟按退出 確定系統顯示退出後再拔卡 …… 查看更多
蔡鴻毅 2017-09-16 13:47:09
哈哈哈~其實我還更白痴,用UP 列印時常常不自覺的去按螢幕畫面上方的停止鍵。後來索性在那個相對應位子貼上警語。
Kuan-Hsien Li 2017-09-16 22:09:00
還有印到一半把SD抽出來的Orz
全不選 發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