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列印服務
  • #maker+t=market
  • COSPLAY 3D 建模
  • 1
  • 2
  • 3

明燿 Monster 3DP Filament 造訪社團 » 風扇

原文網址 Roy Lo
2016-05-31 22:18:11

【ABS 試料】

無熱床, 列印溫度 230°C, 沒開側風扇, 印了1/3 (開始脫離了) 停止...

味道: 刺鼻 (我的鼻子太靈了嗎?)

看樣子要等熱床到 + 良好的通風 ?

陳曉澔
2016-06-01 00:09:38

哈哈,第一次用會這樣的,正常。


原文網址 陳曉澔
2016-05-26 09:07:42

ABS試樣已陸續寄發
要申請的人也可以繼續申請
但名額有限,大約只剩下10個名額囉

材質:ABS 金黃透明
線徑:1.75MM
公差:正負 0.1MM

ABS 列印注意事項:
1 怕味道的人,請注意通風。
2 機器基本上是一定要有熱床,但比較建議熱場(密封式的機台,使
其內部空間溫度保持一定的高溫,成功率較高) ,熱床的溫度建議
65-80度就好,沒熱場就建議不要印太高的作品。
3 溫度:剛開始建議以 230度開始手動擠料,擠的出來順順的,再開始列
印,若擠的很吃力再加溫度。開始列印後再做適當調整。
4 速度:剛開始建議以PLA速度的 30-50%左右的速度慢慢列印。總之
一開始盡量慢了。
5 風扇:ABS料性冷的較快,又不夠黏,建議先不要開啟吧。
6 作品的選擇上,初期試用,建議選擇底部圓型的作品,可以分散應力
減少翹曲。
7 ABS原料溫度越高越黏越水,理論上是越高溫越好印,但高到一定的
溫度後,會容易有溢料的問題會造成黑色流濃狀的物體積在噴頭上
,溫度控制(包含熱床(場))是列印快慢的重點。溫度高也怕鐵氟龍管
壽命縮短哦。(溫度越高,味道越重,這點也請注意)
8 列印結束,要接PLA的話,請將溫度至少 235度,用PLA手動擠料,
將ABS擠乾淨再進行PLA的使用,但PLA印久了也有可能會有黑黑
的屑屑出現,一般來講就是殘留ABS已碳化所造成的,怕有這類問題
的人,建議將噴頭拆下清理後再印PLA會比較好一點。

以上若還有什麼問題,請提出來

還有其它沒注意到的,有高手常印ABS的話,請幫忙補充,感謝。

Wang Ming
2016-05-26 09:08:16

頭香XD

陳曉澔
2016-05-26 09:11:10

哈哈,有人建議不要打全名,所以之前的PO文已刪除了,下列名單為昨日寄出的人員名單。請今明兩日注意收件。

胡文彧
2016-05-26 09:20:15

感激!另外推薦溫度?熱床溫度?

陳曉澔
2016-05-26 09:36:30

沒在上面名單上的,還沒寄,這一兩天再一起寄。

Jared Lin
2016-05-26 10:51:48

剛剛有申請了 希望還有名額

朱興耀
2016-05-26 10:57:26

郭宏賓
2016-05-26 11:05:00

申請試用

Morgan Chang
2016-05-27 10:10:28

請問還有名額嗎?我想申請。最近剛好要再買PLA線,若還有可一起寄

林志誠
2016-05-27 14:45:38

已收到,交作業.......230度,熱床70度,牽絲比一般PLA多,也易受吹風影響色澤!!

林志誠
2016-05-27 16:06:32

在退線時........斷了..........還好斷在進料器之前!!(比PLA脆??)

林志誠
2016-05-28 11:13:29

線材放在一般室溫下,隔天一受擠壓全斷了??!!

林志誠
2016-05-28 12:12:17

輕輕一折....!!!!!!!!!!!!!!!!!!!!!!!!!!!!!!!!!!!!!

陳曉澔
2016-05-28 12:59:28

我查一下怎麼那麼誇張。。。。

郭家豪
2016-05-28 16:08:29

請問還能申請嗎?

陳詠嘉
2016-05-28 20:56:18

請問還有試用包可以申請嗎?

陳曉澔
2016-05-28 21:54:53

奇怪,,,,為什你那會斷。。。想不通。。。可以寄回給我嗎?。。。。還有誰的會斷請出聲。。。。我重寄一份給你們。

邱瑀皓
2016-05-28 22:15:38

還可以申請嗎?

朱興耀
2016-05-28 22:21:02

正ABS折下去會變白,無誤!!

林志誠
2016-05-28 22:33:11

我也在懷疑??!!我拿到的是風化多日的PLA!!??(會把殘骸寄回)

郭璟塘
2016-05-30 15:52:23

請問是否還有名額可以申請呢~謝謝!


原文網址 Charlie Ting
2016-05-24 18:03:45

家裡的事要處理,社團的文也是要PO的,這是今天的心得!

[3dp 之夏日健檢]

分享一開始,要抱怨一下陳曉澔 ~~~寄來一些很奇特的料,奇怪到打亂了我的列印手感。

那料是以低溫為訴求,但是在實際出料時卻不見得只有好處。(問題點在另一篇已提過)

這讓我開始思考混合材料在受熱融化過程的均質性,然後越來越不準,就像發散曲線一樣,失控了。

之後,為了趕作品,停用那一批料,改用原本很好用的點金系列~~~~咦?也一樣。

這就奇怪了,明明之前才幫人家印很多東西都很完美,怎麼用完暗夜黑就全變調。(很可能是名字取得不好 XD)

沒辦法,只好重新檢視那裡出問題,幾乎全翻過一輪。

1. 驅動晶片電壓,確定 0.4v 不多不少。
2. 確定滅蚊神器沒發熱。
3. 重新校正平面和 z-offset。
4. 拆噴嘴、換鐵氟龍管、清噴嘴。
5. 換導管。
6. 拆清進料馬達和齒輪。

最後,我發現問題可能來自我經常在拆換不同的模組,所以線材導管的弧度是比較不完美的狀態。

對此,我把導管拆下,然後兩頭各切掉約一公分,把長久被快速接頭壓到變形的那部份切掉,另外把它換個方向裝(覺得這是重點)。

之後,把整個導管重新拉順,用比較自然的曲率來進料,整個出料就恢復正常了。

另外,在我檢修的過程中也發現一個問題,就是堵料的可能原因。

因為在密集回抽或者慢速出料的情況下,似乎容易堵住。長久以來,每次拆鐵氟龍管時都會發現喉管部位的鐵氟龍管是漲漲的,線材拉出時也會發現那裡的線徑變粗了,基本上這就是堵料的原因。

但是,是什麼因素造成的呢?今天有了答案。

原因是喉管的溫度降得不夠低,這點其實大家都知道。但今天我發現一個盲點。

因為大家會把電熱片和熱敏電阻的線,用耐熱膠帶貼在喉管上,我發現這是一個非常不智的作法。原因是所謂的耐熱膠帶,就跟所有高阻抗的東西一樣都會對它能耐得住的東西有特別的阻抗。

因此,耐熱膠帶本身必然是具備高熱阻的材料,這表示當你用耐熱膠帶包住喉管時,等於在幫喉管保溫,在減低後吹風扇的功用。

而我發現這就是為什麼前一陣子天氣冷時,怎麼印都沒事,現在天氣變熱之後,動不動就出事。

現在,我把耐熬膠帶拆了,整個就變得很順。

結論,現在要走向夏天了,大家或許該重新 review 一下自己的機器,作些調整。

至於那個暗夜黑,我決定自己把它改名叫烏漆嘛黑~~~~因為暗夜走多了會遇到鬼。

等一下可以再來試試看,是不是改名就順了!XDDDD

曾俊維
2016-05-24 18:05:29

哈哈哈,還會有這種事,我看我還是先用PLA就好了,不要亂試料

Johnson Peng
2016-05-24 18:19:33

耐熱膠帶 => 筆記

Roy Lo
2016-05-24 18:43:48

等等來拆耐熱膠帶試試~ :)

李穆
2016-05-24 18:50:05

耐熱膠帶我剛買就拆掉了,因為看了3D列印筆記

James Lin
2016-05-24 21:25:46

還好我上次更換忘記貼回去了⋯⋯
因禍得福


原文網址 陳曉澔
2016-05-12 01:15:07

提醒一下:

PETG 的列印方式

1 溫度請先拉高到 220度,再進行自己的機台適應溫度的調整。

2 列印的速度請先調整到 PLA的 50%,再進行自己習慣的調整。太快比較容易翹。

3 可不開熱床,但建議開熱床,但開熱床時請不要超過 60度,超過反而不好。

4 可開扇,也可不開,沒有一定,請自行試驗,本人是沒有開風扇印的。

5 PETG 盡可能印完就將其擠出噴頭,換成PLA,目前我這邊試下來,原料可能比較易侵蝕噴頭(包括我們的料管),噴頭泡久了PETG會較容易壞。我壞了二次的狀況都是怎麼擠料都有氣泡跑出來,不管溫度高或低都一樣,結果查是噴頭壞了。

6 PETG 與PLA 要互換時,請將溫度升到 225度,以手動方式將原噴頭內的料擠出後,再進行列印溫度的調整。

7 PETG 溫度不夠高時,強度及韌性比較沒那麼好,建議還是以稍高一點點的溫度列印, 尤其要印長時間的話,更是建議以高一點的溫度列印。但較易牽絲,回抽等請再自行設定,我比你們還不會。

林一旭
2016-05-12 01:18:58

噴嘴 泡丙酮一晚 在用去碳噴劑噴一噴,他就不會給你吐泡泡了。

陳曉澔
2016-05-12 01:31:35

都是 Petg


原文網址 陳曉澔
2016-05-09 22:37:48

我女兒養的鼠輩,,,冬天有地熱系統,夏天還要裝風扇,,,,過的比我還好。

Chen Guan Ting
2016-05-09 22:38:16

不會臭臭嗎?

陳曉澔
2016-05-09 22:40:00

每週換,底層放一層貓砂,比較沒味道。

岳朝國
2016-05-09 22:40:29

好猛,話說地熱系統是什麼呀

林一旭
2016-05-09 22:42:03

裝個電湯匙~~所有問題都解決了~~~~

林一旭
2016-05-09 22:42:10

陳曉澔
2016-05-09 22:43:08

會燙熟吧!老鼠乾。。。。

Et Bob
2016-05-09 23:02:09

今天抓到的 它表示想去你家住

陳曉澔
2016-05-09 23:05:20

林老大,你可以吃飽一點了。

Sampo Huang
2016-05-09 23:05:39

YouTube/EKREM CAGALA


原文網址 Charlie Ting
2016-04-28 17:03:55

[史萊姆]

感覺印得不好,尾巴散熱沒處理好,有變形和熱堆積的現象。但風扇已經開到100%了,所以為了完美可能得開牆才行。

印列時間 39 分,開了牆大概要到50分。

等等再來試試了~~

PS. 用了明燿新改的亮橘料,沒有上次那種難搞的感覺。順利印出~~~所以可以發現,好不好印的關鍵之一是線料的生產廠和配方。


原文網址 Andy Huang
2016-04-28 12:12:43

第一次在板上發文(文長)
感謝明燿的測試材料
切片軟體是使用Slic3r
前陣子收到測試線材,最近才比較用空列印ORZ
下面為測試心得:

最左邊深紫色的為PETG
"溫度是用220度,底板為50度左右"
使用的是i3架構有加熱底板的機器
印出來的效果感覺就跟水晶很像
但如果內部填充密度有設定不一樣的話
顏色就會有明顯差異(可能是材料比較有透光性)
其他的要注意材料收縮問題它比PLA更有機會有翹曲變形,
所以要注意環境溫度,如果有吹料風扇也不能開太強,
"要是能關掉也可以嘗試不用開!"
ps這隻失敗了不少次最後才發現是吹料風扇造成的orz

中間粉紫色的為PLA
是用跟列印PETG同一台機器做列印的
溫度是用200度,底板用50度
這個顏色看起來比較柔和,也有點像飛壘口香糖的顏色
輪廓感覺比PETG的那個還明顯
一樣有填充不同,會顯現出來的問題
但比PETG的還不明顯
列印的時候幾乎沒有材料收縮變形的問題

最右邊芝麻口味的PLA
機器是使用Cr7來列印
溫度設定在200度
因為不透光的關係
即便是內部填充不一樣
從外表看幾乎看不出差異性
看到版上有人說像芝麻糊
我覺得它也蠻像大理石的

陳曉澔
2016-04-28 12:17:10

印的很細緻也。

王智立
2016-04-28 12:19:01

哇,又一位高手。

陳曉澔
2016-04-28 12:23:10

是啊,很多隱藏版的高手.....

陳曉澔
2016-04-28 12:23:51

其實之前的發文講說可不用風扇.....哈哈哈。

Andy Huang
2016-04-28 12:32:09

陳曉澔 就是會想嘗試看看差異囉,沒想到不開還好,一開基本上都會跑掉!!!
我驗證了真的不要開風扇QQ


原文網址 陳曉澔
2016-04-23 08:57:40

假日要幹嘛咧,當然是加班做線與改機囉,面紙盒折的風扇罩,目前只留下一條1MM的孔往下吹,這次印的水晶因為冷卻快,角度漂亮多了。牽絲也少了一些。

耶髏爾
2016-04-23 09:04:19

果然那邊不能太短,但要細,用起來才爽!!!


原文網址 Paul Juang
2016-04-10 17:28:49

這次試料層高0.2溫度220大致上順暢,有開風扇只有少許蜘蛛絲出現但好去除,PLA人形手指頭有完整出現,紫色PETG列印上很順跟PLA大致上相同沒印完的耐吉本想用0.1層高再印一次但~~~料不足沒算凖~哈哈

陳曉澔
2016-04-10 18:03:28

隱藏版的高手出現了

郭家豪
2016-04-10 18:18:14

PLA溫度用220???

Paul Juang
2016-04-10 18:59:56

是的~每台機器都會不同


原文網址 Charlie Ting
2016-04-10 05:32:24

[Final tes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V39BAka5bs

這次學了別人的後傾方向列印,基本上覺得算達到90分以上了。主要比較會被挑剔的有三點:

1. 肩膀部份前二層不夠紮實,可能是剛接觸到支撐的關係。

2. 小指出現一點點的錯位,大概是10~20條左右。

3. 雙腳腳位板姆指處有一點點熱堆積的現象,主要是因為沒開 pillar 或 wall 所以降溫速度不夠快。

這次學到幾個新的經驗:

1. 細小結構不是不能印,但冷卻的問題很重要。過去為了求快,列印速度偏快,降溫不足,所以容易出現抖動錯位,但減速並開大風扇後,結構強度上升,這問題就小很多了。

2. 支撐佔用的列印時間太長,最好能省則省。這次列印跟先前正著印的時間還更短,但事實上列印速度大概只是30~40%,足見支撐所花費的時間。

3. 少支撐的另一個好處是,只花10秒就拆完支撐了。輕鬆省事~~

不過因為沒加熱床,對於這種小截面的物件,我還沒膽不開支撐。有人能免開支撐列印,乃真神人。

Bise Chen
2016-04-10 10:03:07

這種造型,肩膀一定需要支撐,因為都接近九十度了。

Odinson Thor
2016-04-10 10:33:15

如果能研發出旋轉機體,在印超過某角度時讓整個機台轉動,以適應地心引力,不亦快哉。

也不需要一直讓列印面垂直於地面,只需要能傾斜到機器可列印的角度即可。

吳水豚
2016-04-10 12:42:04

你手指頭印的好棒,我在想機器如果整支用120分鍾印,好像也難追


 

全不選 發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