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SPLAY 3D 建模
  • #maker+t=market
  • 3D列印服務
  • 1
  • 2
  • 3

ATOM 3D Printer Group 造訪社團 » 喉管

原文網址 孫振擎
2016-06-21 13:20:53

請問大家的喉管多久換一次?

Charlie Ting
2016-06-21 13:54:43

覺得怪怪的就換

Odinson Thor
2016-06-21 13:55:01

2016.03.01
2016.04.02
2016.04.12
2016.06.13

Charlie Ting
2016-06-21 13:56:45

................

Odinson Thor
2016-06-21 13:59:04

........................

鄭東昇
2016-06-21 14:51:40

Clarence Lee
2016-06-21 14:56:40

沒在換... XD

Clarence Lee
2016-06-21 14:57:13

樓上操很兇

James Lin
2016-06-21 15:00:55

喉管拿不出來,我倒是噴頭半年換了一次 ~ -_- "

Estima Lin
2016-06-21 15:14:13

組好到現在換2次
另一次是喉管風扇沒開,鐵弗龍管撐變形又換1次…

Odinson Thor
2016-06-21 15:28:44

孫振擎
2016-06-21 22:16:43

我的atom也一天到晚都在操,列印件要排隊2個星期

孫振擎
2016-06-21 22:17:59

使用頻率?

孫振擎
2016-06-21 22:19:01

喔的黑了,出不了料,不換不行

Estima Lin
2016-06-21 22:36:17

幾乎天天印!
最長連續列印超過二個星期不關機,
非單一物件,是接續著一直印...

孫振擎
2016-06-22 02:51:50

謝謝,可以好好參考


原文網址 姜智勻
2016-06-20 18:33:54

跟上流行了,學會換喉管。。。XD


原文網址 Wei-Chun Chang
2016-06-19 01:23:55

買很久的透明紫,找個理由印完.....就"25CM高的金剛力士"!
佩服那些做模型的,補土+打磨+噴補土漆+再補修+噴漆........
我做一半就累了!直接噴漆......XD
噴補土後也發覺喉管與進料齒輪要檢查了!印得很糟糕........間隙很大!

Wa Henry
2016-06-19 01:57:20

MODEL做的好棒~

Wei-Chun Chang
2016-06-19 02:00:12

你誤會了!這是網上抓來的.......
http://www.thingiverse.com/thing:182127

Wa Henry
2016-06-19 02:01:17

可是也硬的很讚,請問能分享支撐位置嗎

Wei-Chun Chang
2016-06-19 02:02:08

Kisslicer 全支撐......!

Wa Henry
2016-06-19 02:03:33

挖...那拆支撐跟打模要超久的吧

Douglas Guerra Dos Santos
2016-06-19 21:18:15


原文網址 Makoto Hsu
2016-06-15 23:51:11

------06/16_Update更新------
謝謝各位高手大大的回覆,
整理了各種大大提出有可能的問題,
主要歸類有下面3大類,
我會再試著debug,
問題一排除會再回報給各位大大的,
謝謝各位:D
1. 進料不順
①噴嘴堵塞
②擠料輪卡
③喉管堵塞

2. 材料、溫度問題
①太潮濕 材料受潮
②過熱形成氣泡 or 過熱質變
③風扇轉速

3. 列印問題:
①列印線寬度
②列印速度太快
③回抽太長
-----------------------------------
Hello!各位高手大大們!
最近印出來的成品都會向骨質酥鬆一樣脆弱,
一掰就斷了,
外加層跟層之間好像都沒有密合好一樣,
請問各位大大們這是出什麼樣的問題呢?
前一陣子印都還蠻好的說...Orz|||
拜託各位神人大大了!!!
謝謝!!! ^ ^"

Onion Lai
2016-06-15 23:55:18

我猜是進料不順

Makoto Hsu
2016-06-15 23:59:15

進料問題嗎...我再檢查看看!! :D

Makoto Hsu
2016-06-16 00:01:34

其他參數...基本上都是初始值 都沒什麼變。之前印還好好的說:(

Makoto Hsu
2016-06-16 00:01:43

陳順得
2016-06-16 00:23:38

我最近也是,從上到下都查了
料→擠出輪→料管→喉管→噴頭,都沒有異狀,該更新的也更了,就是無限堵料

Kevin Chen
2016-06-16 00:42:19

換一卷料試試看~可能材料受潮了

鄭東昇
2016-06-16 00:51:19

這出料也太不順了,還印完。。。。

Makoto Hsu
2016-06-16 00:55:15

除了材料受潮,還有什麼是造成出料不順可能的原因嗎? 謝謝大大:)

陳順得
2016-06-16 01:00:27

實際溫度太高或低也有可能

林凡鈞
2016-06-16 02:44:38

直覺噴嘴堵了0.0

Roy Lo
2016-06-16 06:48:18

風扇降速看看...

Danny Lin
2016-06-16 08:42:44

擠料輪跟喉管建議定時拆跟清

Kila-jd Liao
2016-06-16 11:06:40

應該是噴嘴

周淵清
2016-06-16 11:52:42

列印線寬度有調過嗎? 之前我有一次把寬度 0.4調小到0.35就出現類似問題 調回來後就正常

蔡明道
2016-06-16 12:32:47

聽起來像過熱形成氣泡~~~or過熱質變!

戴亙泰
2016-06-16 21:22:13

感覺像發泡了...太潮濕的關係吧

李穆
2016-06-16 21:52:05

速度太快、回抽太長、溫度太高

Makoto Hsu
2016-06-16 22:07:35

我會試著調整各項參數再試看看的~謝謝:D

廖新弘
2016-06-17 08:56:40

其實出料順暢與否,只要列印時觀察一下,擠出機構是否有答答的聲音出現,如果有的話就是出料不順?


原文網址 孫振擎
2016-06-13 13:36:46

換喉管初體驗

Clarence Lee
2016-06-13 14:42:21

夜太黑...err也...
是多高溫?

Charlie Ting
2016-06-13 15:27:01

太厲害了,黑成這樣你還能印!
我通常變灰一點就會覺得怪怪的印不順了。

Alan Lan
2016-06-14 20:59:55

可以問一下喉管的尺寸嗎?

鄭鈞庭
2016-06-15 12:35:25

我猜你都沒散熱完全就關機了


原文網址 黃小潔
2016-06-06 21:05:31

這因該是我玩ATOM以來印過最大的東西,三台印ㄧ個月,平均ㄧ個物件24小時,總共快50個物件..用了15捆料⋯每台機器換過3次喉管...

曾俊維
2016-06-06 21:12:33

你真神!

Efun Lai
2016-06-06 21:15:34

是rody!

Chen Mars
2016-06-06 21:18:55

你贏了...!!!

黃小潔
2016-06-06 21:29:20

已經全部印完了...組裝中~暈

真好笑
2016-06-06 21:46:20

太強了!!

黃俊傑
2016-06-06 21:48:24

所以之前移位是???

陳鴻毅
2016-06-06 22:40:52

加油!!~我們這一整台車的車殼也是3D印表機印出來的~總共分割了將近200的物件~因為是薄殼列印~所以只用了七綑料~~機器24H不關機~~足足印了一個月才印完~~又花了一個月的時間組裝修補~~最後烤漆~完成~~經驗分享一下~哈哈

Ya Hsuan Wu
2016-06-06 23:25:01

覺得他的鼻子在噴氣!!

黃小潔
2016-06-06 23:31:41


原文網址 洪瑞良
2016-06-03 22:37:39

哈囉各位求救一下.有沒有在高雄的朋友.還有喉管內的鐵氟龍多的可以賣給小弟.有點急需

彭帟絃
2016-06-03 22:38:51

我有一捆2X4的,有整組EVD V6噴頭

Clarence Lee
2016-06-03 22:42:41

要的是外徑3內徑2的

廖新弘
2016-06-03 23:04:30

明天給你可以嗎

廖新弘
2016-06-03 23:06:14

或者去安全企業行買http://www.acrubber.com.tw/index.html

洪瑞良
2016-06-04 00:54:31

太感謝了

廖新弘
2016-06-04 06:29:58

不客氣


原文網址 Charlie Ting
2016-05-26 00:50:04

[分享之N - 進料輪]

很久沒分享關於 ATOM 2.0 的事了,因為都爽爽印,沒遇到什麼問題。

但是,沒有天天在過年的,最近這一週就一直很不順。直到今天凌晨才發現問題~~~在進料輪。

說真的,我原本壓根兒不覺得這裡會出狀況,畢竟金屬跟塑膠相比,贏面很大啊。但照片會說話~~~遇到了,就只好回頭想原因。

1. 先確認事情從何時發生的?
這點,恐怕有困難。因為用了快一年,除了一開始不太熟悉之外,其他時間都用佷爽。甚至上個月還幫人代印,也是一次搞定。但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所以從何時開始很難說。

2. 再確認是從何時開始變得難以駕馭的?
這點,大概在我印了一堆女體、裝上滅紋神器後也都還算正常,那時的馬、史萊姆、波多野也都是可以印。至於操作難度,其實不大。
一直到我為了印 LOL 的道具,用了明燿的新配方後,開始發現出料不順,然後上修溫度、流量、.....
原本我還以為是新配方的料性太怪了,所以一直以修改參數來讓列印正常化,也都還可以,只是很痛苦(參數邏輯完全不同)。

3. 最後一根稻草
後來因為趕時間,所以我停止使用明燿新配方,改用原本很好用的點金系列,它也的確讓我印了幾件,例如 Katarina 的刀、苦無、Caitlyn的槍等,但後來連原本超好用的料都
失敗,我才開始留意究竟怎麼了。

4. 從頭到尾,唯缺進料輪
為了找出列印的問題,我從料圈開始一路檢查、修正每一個環節的安裝狀態以及零組件的現況,甚至作了一些優化。但也都只有短暫的效用,很快又失敗了。
整台機器出現崩壞的現象~~~

5. 發現問題
後來,為了檢查整個進料系統,我把馬達拆下,順便想清清進料輪,就拿最近剛買的手機微距鏡來拍看看~~~~拍完後,心中只有:林老師卡厚咧~~~
怎麼會有這麼奇怪的凹痕?這才發現原來最近都是因為它。

6. 解決問題
等阿藤上班後,立馬衝去補貨,回來很快的裝上之後,就一路瘋狂印作業了。

問題分析:(壞習慣要注意)

1. 避免堵塞卡料
進料臂的固定壓力不小,代表齒痕會卡進線材裡,這時如果堵料了,齒牙會一直磨線材,這樣再硬的牙都會崩的,速度快慢的差別而已。
怎麼避免堵料?喉管的散熱是因素之一,所以要保持它的氣流和沒有阻礙降溫的東西(例如耐熱膠帶)。若能自己加散熱片會更好。

2. 堵料後的退料
ATOM 2.0 的自動退料機制是在溫度OK的情況下,先進一部份的料,這時如果是卡住的,齒輪又會磨很久。進料完再快速回抽線材,這時如果依
然卡料,齒輪就又是麼線材磨很久。
所以在堵料後的退料,最理想的作法是先從噴頭端的快拆接頭把鐵氟龍管拆下,然後把線抽出來,再由進料馬達處手動進料,確定管線是暢通的。
然後,剪掉前端堵住後料,再通一通噴嘴。最後用自動退料的機制把線抽出。

3. 避免手動進退料
雖然在進退料時都會按壓進料臂,但事實上線材還是會磨過齒輪,而且這時都是集中在某一個齒,慢慢的整個進料的壓力就會隨著齒牙的變化而有所不同。
所以最理想的狀態是,在確定不會塞住的情況下,用自動進退料的功能。所以,如果是堵塞或一般換料,都會建議先把開噴嘴端的快拆接頭,把線頭剪掉,然後再自動退料。

4. 合適的平台校正及 z 軸修正
如果你在打底時常會聽到噠噠噠的聲音就代表進料馬達滑牙了,這時務必去修正打底時的高度,讓壓力舒緩下來,減少滑牙的機會。

降低風險

雖然不清楚當初 ATOM 為什麼決定選擇鋁質的進料輪,而且用了快一年才有狀況,也還算OK。但我印象中似乎沒看過相關的討論,更沒想過這邊會出狀況。

為了避免發生問題,或延長正常使用的時間,我會傾向去買不鏽鋼材質的進料輪來備用或更換。畢竟整個進料是最關鍵的動作,出料不順,任你參數再會設都沒用。

所以這是非常關鍵的零組件,對這種東西來說,我的安全係數就至少會捉5~10倍,以免出狀況。

以上慘痛經驗,跟大家分享。

PS. 現在用 180 度印明燿的暗夜黑,一切順利圓滿,看起來都恢復正常了。爽!

蓋曄
2016-05-26 04:21:53

超重大的發現!

陳俊宏
2016-05-26 07:33:00

重要關鍵的發現且願意分享..謝謝...

Small Black
2016-05-26 07:43:45

感謝丁大有系統的整理及分享

Jay Chen
2016-05-26 07:59:36

辛苦丁大的debug

黃康誠
2016-05-26 17:05:23

希望ATOM官方能考慮出升級套件囉

翁豪濬
2016-05-26 19:46:40

感謝丁大的詳細整理,提昇大家經驗值!讚

Birk Binnard
2016-05-26 21:15:13

Is this the MK8 extruder gear?

http://www.amazon.com/s/?ie=UTF8...... …… 查看更多

林宏洋
2016-05-26 23:09:57

感謝分享,調整過z軸高度後,現在打底沒答答聲了 : )

Cherub Shiao
2018-02-27 18:24:17

我倒覺得是齒形的關係,也許塑料是沒差,但ATOM的齒形在切線上基本就像隻銑刀…

當然塑料進料是很夠力,但是像蠟材的話,回抽的過程中蠟線很容易被削掉然後就斷料了 QQ …… 查看更多

李安茂
2018-02-27 18:56:23

放大看起來好像很利…難怪我都斷在那

陳冠銘
2018-02-27 21:23:52

定期檢查還是上策
不鏽鋼也不見得能永久用
我手上的不鏽鋼輪也差不多一年就要換 因為生鏽... …… 查看更多

Cherub Shiao
2018-02-27 21:35:17

陳維德
2018-02-27 22:59:46

阿ATOM 2.5EX 的不是鋼的嗎,不是那就要準備買鋼材的回來備用了

Mesak Chuang
2018-02-28 01:07:55

搶一波回家備用了 Q_Q

王允上
2018-02-28 11:43:36

感謝再感謝!

朱興耀
2018-02-28 11:52:36

看的鋁質進料輪,我放棄了,不看完了

Chien Lin
2018-02-28 15:40:37

Atom2.5時就已經是不鏽鋼了呀!也有單賣,我自己是買來裝在自己的2.0上啦~妥妥的用到現在

Orcus Tseng
2018-02-28 16:33:05

哇,那個槽像是銼刀磨出來的…這是印了幾公斤的料才變成這樣的啊…


原文網址 Charlie Ting
2016-05-24 18:03:17

家裡的事要處理,社團的文也是要PO的,這是今天的心得!

[3dp 之夏日健檢]

分享一開始,要抱怨一下陳曉澔 ~~~寄來一些很奇特的料,奇怪到打亂了我的列印手感。

那料是以低溫為訴求,但是在實際出料時卻不見得只有好處。(問題點在另一篇已提過)

這讓我開始思考混合材料在受熱融化過程的均質性,然後越來越不準,就像發散曲線一樣,失控了。

之後,為了趕作品,停用那一批料,改用原本很好用的點金系列~~~~咦?也一樣。

這就奇怪了,明明之前才幫人家印很多東西都很完美,怎麼用完暗夜黑就全變調。(很可能是名字取得不好 XD)

沒辦法,只好重新檢視那裡出問題,幾乎全翻過一輪。

1. 驅動晶片電壓,確定 0.4v 不多不少。
2. 確定滅蚊神器沒發熱。
3. 重新校正平面和 z-offset。
4. 拆噴嘴、換鐵氟龍管、清噴嘴。
5. 換導管。
6. 拆清進料馬達和齒輪。

最後,我發現問題可能來自我經常在拆換不同的模組,所以線材導管的弧度是比較不完美的狀態。

對此,我把導管拆下,然後兩頭各切掉約一公分,把長久被快速接頭壓到變形的那部份切掉,另外把它換個方向裝(覺得這是重點)。

之後,把整個導管重新拉順,用比較自然的曲率來進料,整個出料就恢復正常了。

另外,在我檢修的過程中也發現一個問題,就是堵料的可能原因。

因為在密集回抽或者慢速出料的情況下,似乎容易堵住。長久以來,每次拆鐵氟龍管時都會發現喉管部位的鐵氟龍管是漲漲的,線材拉出時也會發現那裡的線徑變粗了,基本上這就是堵料的原因。

但是,是什麼因素造成的呢?今天有了答案。

原因是喉管的溫度降得不夠低,這點其實大家都知道。但今天我發現一個盲點。

因為大家會把電熱片和熱敏電阻的線,用耐熱膠帶貼在喉管上,我發現這是一個非常不智的作法。原因是所謂的耐熱膠帶,就跟所有高阻抗的東西一樣都會對它能耐得住的東西有特別的阻抗。

因此,耐熱膠帶本身必然是具備高熱阻的材料,這表示當你用耐熱膠帶包住喉管時,等於在幫喉管保溫,在減低後吹風扇的功用。

而我發現這就是為什麼前一陣子天氣冷時,怎麼印都沒事,現在天氣變熱之後,動不動就出事。

現在,我把耐熬膠帶拆了,整個就變得很順。

結論,現在要走向夏天了,大家或許該重新 review 一下自己的機器,作些調整。

至於那個暗夜黑,我決定自己把它改名叫烏漆嘛黑~~~~因為暗夜走多了會遇到鬼。

等一下可以再來試試看,是不是改名就順了!XDDDD

陳曉澔
2016-05-24 18:09:41

被罵了....................嗚嗚.................

王智立
2016-05-24 18:10:21

咦!喉管包隔熱膠帶會散熱不良這不是.......
好吧!神也是有平凡的時候。

陳曉澔
2016-05-24 18:11:26

終於悟道了............林老大今日也剛好悟道...............溫度不夠低.......哈哈哈.............原來我沒堵料就是機台不夠好..................沒包的那麼多............誰叫你們機台那麼好。

Odinson Thor
2016-05-24 18:16:19

散熱膠帶拆掉很久了,自從上次之後.....

陳曉澔
2016-05-24 18:19:13

目前景氣好像大反轉了.....生意不好.....開始安靜下來了.....有捲線大姐上工,我不用再自個捲線了。可以開始做很多原本預計要弄的工作............我們會再進步的......。

Mickey Chuang
2016-05-25 05:04:26

我好像從來沒包過(也從來沒塞過), 等下檢查看看
這搞不好真的是大家塞住的真因啊


原文網址 Timmy Chen
2016-05-13 23:02:26

自從今年1月購入ATOM 2.0,使用至今為止
沒有換過喉管,想說已經做足功課、請教版上的前輩等~

也有看過不少人的親自拔出淒慘的場面...(不乏斷裂、卡住等)

於是,趁今天是補休(5/2有上班,所以,公司同意員工可安排擇一天補休)~
就自己初次實戰看看~~

花了2小時收線材、拆解、拔出(37mm超完整沒有斷裂耶!)、清理PLA殘餘、換新、組裝、機體上油瞬滑保養,風扇、加熱檢查確認正常運作,裝回線材~

看到了噴嘴順暢地流出~~!! (感動)

可是,在微調觸發裝置、校正誤差又讓我花2小時~

No ! 別忘上飄! 再調 !
No ! 阿幹 ! 別刮波璃 ! 再調 ....
持續調整循環,最後誤差在+0.32

最後 ~ 終於可以順利地印得好啦~! (再次感動)

Timmy 習得了一個細心又耐心的技能~~~wwwww

廖新弘
2016-05-13 23:07:02

不是有autolevel功能嗎

Odinson Thor
2016-05-13 23:30:53

AutoLevel速度放慢看看

Timmy Chen
2016-05-13 23:32:09

AutoLevel的速度從未調過,從在未來產房的資深協力者的調整過後,我就沒有去碰過這個的數值~

所以,速度就很穩健啦!


 

全不選 發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