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員
統計數據
原文網址 陳順得 2015-09-22 00:34:35
想請教一下,我看說明書,雷射的控制點是用X軸的ENDSTOP, 那原本的X軸ENDSTOP要擺哪呢@@?
========================== 改用AZSMZ主板的人要裝雷射套件可以看這邊~
Coby Huang 2015-09-22 08:56:42
請問電路板是一代還是二代
陳順得 2015-09-22 08:57:14
其實都不是
Coby Huang 2015-09-22 08:58:24
那⋯
陳順得 2015-09-22 09:02:21
像RAMPS1. 4, XYZ的endstop是跳著接,由上往下分別是135的點, 那現在說明書表示要接在最上面,也就是x軸,那原本的x軸要放哪是握主要的問題
陳順得 2015-09-22 09:03:35
還是其實是插在x軸下方閒置的那組,而說明書是刊誤
陳順得 2015-09-22 22:07:00
Azsmz改套,進度10% 一送電就亮了…
陳順得 2015-09-23 11:31:49
P3_25只是蜂鳴器,這樣改應該有機會,P3_26是click button ------------------------- 無法,拿去用在SD卡讀取了~
Clarence Lee 2015-09-23 12:02:18
巡一下你的config 我看1.23應該沒有東西在用
陳順得 2015-09-23 12:23:43
阿,我下載到azsmz2.0的pinout了... 檢查過後,1.23真的沒在用...
原文網址 Po Ting Liu 2015-09-12 11:12:04
今天早上的驚喜就是拿到套件,趕快開箱組裝起來後只有感動能形容~ 雖然偶爾會失敗但ATOM2.0還是能協助我的開發, 非常謝謝ATOM的開發團隊, 接下來的五年還得多多指教。 Thank you.
Odinson Thor 2015-09-12 11:14:28
盔甲到貨了?
Po Ting Liu 2015-09-12 11:18:09
Yep :D
Odinson Thor 2015-09-12 11:18:36
哇嗚~
戴士偉 2015-09-12 11:20:04
還沒收到~~~
鄭東昇 2015-09-12 11:24:38
卷料好厚實啊~可以分享一下是哪牌的嗎
李穆 2015-09-12 11:25:32
我也還沒
Charlie Ting 2015-09-12 11:27:14
Me toooooo
廖新弘 2015-09-12 12:14:21
最近使用這家PLA,長時間放置在線軸架上會自己斷掉,請小心
Po Ting Liu 2015-09-12 12:16:53
用完要放防潮箱內
廖新弘 2015-09-12 12:21:49
應該跟放潮箱無關,因為用不到幾小時也會,線材本身有些地方直接一折就斷了,抱歉離題了
何珈霖 2015-09-12 12:35:32
不小心買這家五卷 還沒開始用 有點怕怕
Odinson Thor 2015-09-12 12:56:14
+1,以後不會再買這家的了
Vincent LM Yeh 2015-09-12 14:24:20
中午在外接到物流電話,應該是盔甲送來了。請問,盔甲除了好看,還有可以鎖壓克力外罩之外,還有什麼功用?
廖新弘 2015-09-12 15:33:45
基本上盔甲是讓人鎖壓克力用,主要是功用是避免外力影響列列,其他的功能由使用者發揮,不過讓人很羨慕有那麼多好康
Simon Li 2015-09-12 15:48:41
請問這昰另外買嗎?料架和盔甲。
Vincent LM Yeh 2015-09-12 15:49:48
募資時購買的話就有好康
Odinson Thor 2015-09-12 15:51:46
料架轉盤和金屬外殼都是集資時的贈品,料架是達成1300%的贈品,金屬外殼是達成1600%的贈品
Wei-Chun Chang 2015-09-12 16:07:22
盔甲+進料架..我更期待雷射頭.......等待中~~~~~ 題外話:這料我買了6捲..是又愛又恨..線材以台灣價位列印出來還不錯(當然價位不能跟淘寶比),但是真的幾乎印完放著會自然斷裂.有時抽拉過大,彩色料更容易斷裂,為此已經改由上方進料(原本是側面進料)...各位先進有推薦的其他好線嗎??
鄭東昇 2015-09-12 16:08:44
這樣盔甲裝上,再買壓克力板裝上,圓盤是不是超出?
Odinson Thor 2015-09-12 16:09:19
有一個銷售量很大的賣家,從8/31以後就不再上線了,有點奇怪
廖新弘 2015-09-12 16:10:45
題外話,這是剛剛賣家給我回覆如下廖先生您好~我們已經改良好耗材了,將會改善目前易脆段的問題,之後全數替換掉第一代耗材,購買過一代耗材的消費者,購買二代耗材將會有折扣,我們也預計下禮拜就會把新的耗材全數替換掉。不好意思造成您的困擾,也很高興能給我們回饋,我們自己也是玩家出生,斷料問題我們也都了解那種感覺,之後的耗材就不會這樣了,也麻煩您多多關照^^
張不凡 2015-09-12 17:24:42
廠商有親自來我這拜訪了解狀況,先更換了一捲綠的二代給我用,目前心得是同樣的設定溫度不夠,但是的確不會自斷了... 然後顏色稍微淡了,但是印出來還好。以上
Po Ting Liu 2015-09-12 17:33:03
我去拜訪過這家廠商, 是個肯負責並有持續改善精神的團隊, 所以他的料我有信心,
Po Ting Liu 2015-09-12 17:34:16
是的, 確實有超出, 所以壓克力的設計記得要越過他避免干涉
張不凡 2015-09-12 17:34:40
認同,加一,新創團隊,化工背景,還需要時間,但是很有誠意且積極喔!我不是業務,謝謝。
Wei-Chun Chang 2015-09-12 17:41:37
所以才又愛又恨...既然有改善..黑白又快要印完了...再挑戰看看瞜!(第一批都是185..看看第二批)
曾俊維 2015-09-12 18:19:58
還是原廠料好用,雖然高一點點錢,但是值的啦。
Wale Ju Bala 2015-09-12 21:45:41
我覺得廠商還滿有誠意的也願意跟消費者互動,我想應該會越來越進步的!
Po Ting Liu 2015-09-12 21:52:30
公布一下料供應商: color matrix
李英任 2015-09-13 13:22:27
我剛開始使用這捲料,請問一下大家測試起來大概幾度才是最適合這捲料的溫度呢?
廖新弘 2015-09-13 13:24:19
195-190
張不凡 2015-09-13 13:29:55
我用 190 新版要到 200 ~ 210
戴士偉 2015-09-13 13:40:47
180 也很順...
Wei-Chun Chang 2015-09-13 13:45:11
舊版190..後來降到185...牽絲變少..一樣順
李英任 2015-09-13 13:47:05
看來要製作滑順料架了..看起來它扯的很拼命哈哈
曾俊維 2015-09-13 13:50:56
那卷那麼大卷,一次很重,所以當然很大力了啊。
Shi Xinhui 2015-09-13 14:44:49
盔甲原來生這樣啊 想像有差 因為壓克力還要自己來 怎不一起順便呢 對使用上溫度和聲音或散味會有明顯差異嗎 上頭還是空的有違和感但又沒摺樣說…嗯…………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5-09-13 19:26:40
為什麼是五年?
Charlie Ting 2015-09-13 19:29:00
設備攤提吧
Po Ting Liu 2015-09-13 19:40:15
五年後大約就是 ATOM 3.0的時候啦 XD
Odinson Thor 2015-09-13 23:09:52
ATOM不是一年發表一版嗎? 就像iPhone一樣....XD
Kuo Hsuan Tseng 2015-09-14 14:49:02
Po Ting Liu 我們的也到了~
Charlie Ting 2015-09-14 14:56:46
推泡棉~~
Kuo Hsuan Tseng 2015-09-14 15:00:40
Charlie Ting 這隔音棉真的好用 安靜多了!!
Charlie Ting 2015-09-14 15:02:36
但是不耐壓,我用高壓泡棉都會被壓到扁扁的了~~ 想換磁浮腳座看看。
何珈霖 2015-09-14 15:29:26
不出個atom 2.0s或2.0+嗎
Odinson Thor 2015-09-14 15:59:49
13公斤不是開玩笑的,彈簧腳座可行嗎?
陳明谷 2015-09-14 17:13:17
我用兩層超市賣的3M隔音綿貼紙
Charlie Ting 2015-09-14 17:16:46
Odinson Thor 之前有人試了磁浮腳座可以啊,我覺得這個的隔音效果才會有水準以上的表現。
陳明谷 2015-09-14 17:26:24
那要選擇行程短的腳座 確定三個座受力是否平衡 避免機體長時間歪斜而變形
Po Ting Liu 2015-09-14 17:56:38
太帥了
Kuo Hsuan Tseng 2015-09-14 18:32:46
Charlie Ting 真的 用一陣子就扁掉了,磁浮腳座沒接觸過,是這個得概念嗎?
Odinson Thor 2015-09-14 18:35:42
現在才知道有磁浮腳座這東西,不過最擾人的是風扇聲
Charlie Ting 2015-09-14 18:44:21
Kuo Hsuan Tseng 概念沒錯,不過是用多顆稀土磁鐵去撐,強度比較夠,也容易作定位。單體磁鐵的作法會有缺點。 Odinson Thor 關於風扇聲嘛,因為我現在印的時間跟雷射的時間可能一半一半,感覺不那麼強。倒是準備改良 ATOM 的配線,方便在更換模組後,直接把其他模組的供電切掉。
Odinson Thor 2015-09-14 19:08:51
我機器放在房間,晚上太吵睡眠品質實在很差,所以睡前一定要關機,這樣根本沒辦法印大物件,就算列印範圍再大也沒用....
陳明谷 2015-09-14 19:59:27
倒是 你關機時不是alto home?
Odinson Thor 2015-09-14 20:05:49
換完料才會關機,換料一定Auto Home
Charlie Ting 2015-09-14 20:46:33
Odinson Thor 你需要的是到一定時間自動暫停列印、關風扇、提示最後高度、然後待命。時間到了之後,開風扇、預熱、然後 suck & prime * 3 次,然後重啟列印。
王祥豐 2015-09-16 23:33:33
這個套件的護甲邊緣非常銳利, 應該是鐳切完未修毛邊所致, 組裝及操作時要特別注意, 以免造成割傷。
陳明谷 2015-09-16 23:36:24
真好 我的還沒到
戴士偉 2015-09-16 23:37:17
我的也不見蹤影~~~ @@
Odinson Thor 2015-09-16 23:54:29
拿到第一件事,先幫邊緣貼膠帶....
Vincent LM Yeh 2015-09-16 23:58:54
我也覺得滿利的
李穆 2015-09-17 00:00:13
週五有機會出貨吧
Estima Lin 2015-09-17 13:29:50
還沒收到~ 暫時不會穿上盔甲,期待的是超滑順料架與雷射模組…
Vincent LM Yeh 2015-09-17 13:31:46
裝上盔甲的朋友,有人遇到機台震動聲被放大的情況嗎?盔甲似乎變成共鳴柱了
原文網址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5-09-09 20:04:49
一直不好意思貼太多在版上,怕帶來太多商業氣息。 中部地區的蘋果橘子工坊一直有定期開設ATOM 2.0工作坊,自備套件者或想連同套件一起訂購者,都可以報名哦。 九月份的工作營是在 9/12~13 以及 9/26~9/27,目前確定9/12梯次會成行,意者請快快報名哦。 (謎之音:這其實是能最快拿到機器的秘密捷徑吧!!)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5-09-09 20:16:11
http://apple-and-orange.kktix.cc/....../73a69394......
原文網址 Charlie Ting 2015-07-27 23:56:59
[>//////<]
該破梗嗎?
在看 Marlin 的程式碼,好像看到以後會出什麼套件了耶。
>///////<
鄭政浤 2015-07-28 00:05:07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5-07-28 00:46:19
即將現身的⋯⋯?
Mark Chen 2015-07-28 00:47:05
噓
戴士偉 2015-07-28 00:48:47
燈愣~~~
Danny Kuo 2015-07-28 01:27:20
雙噴!?
Odinson Thor 2015-07-28 08:12:35
雙噴早就已經公布過,應該是別的.....三噴(光速逃
林育民 2015-07-28 08:55:59
多軸嗎XD
李穆 2015-07-28 09:23:22
立馬開marlin起來看
原文網址 Charlie Ting 2015-07-07 02:48:47
[分享 - ATOM 的物理極限]
這不是對 ATOM 的批評,而是發現有些同好似乎非相關科系背景,因此對於機器的狀況認知上有些模糊,浪費很多時間在嚐試錯誤,所以覺得該跟大家分享一下機械和物理上極限。
不過先聲明,我沒作過任何功課,純粹是拿到套件直接組直接用,全是按照學理上的判斷。
1. ATOM 原理:三點構成一個平面 所以以這種 delta 架構的機器來看,整個框架的組立是第一個關鍵,而廠商在生產時他們只能用「理想」狀態去設計生產,所以假設這些零組件的尺寸都是一致的。如果你組的誤差值偏大,那麼你的三點平面基本上就是斜斜的。
2. 平面構成要素 A. 支架的安裝是否有高一致性,包括縫隙大小、固定方向、螺絲扭力。 B. 三點微動開關的位置是否一致、開關的物理反應速度、程式的中斷誤差。(所以官方一直要大家置頂置中鎖緊)
這三個點決定後,程式就以這三個點為基準所構成的平面往下推,然後開始自動校正。
這裡用自動校正,個人覺得是講得神了.....其實就是用噴嘴上的微動開關去測平板上的N個點的高度,然後找到一個均值當作是玻璃的理想高度。但變數有多少?其實超多。
1. 噴嘴上的微動開關本身就有誤差了。 2. 如果上方三點的平面已經斜了,那這基準也就會斜了。(因為它的移動是用程式計算的,程式假設是正的,無法自動修正,那會太複雜。) 3. 底部支架的固定是否一致?決定了玻璃這個面是否傾斜。 4. 玻璃的固定也會造成一定的變形。 5. 玻璃上的雜質干擾測高動作。(例如前一次測量時遺下的殘料) 6. 皮帶的張力(決定滑塊的位移量,受噴嘴懸臂強力影響)
這些變數之下,程式捉到幾十個點的數值,理想情況下應該是扣掉太誇張的數字(假設玻璃的粗糙度為0),然後得出均值。(也有可能以中心向外同半徑的點平均,然後各半徑的均值再平均)
這時機器就會得到一個理想的 Z 值。然後再以拉高指定的高度後,開始打底。
這時,刮玻璃的問題其實就在這些誤差變數中發生,理想的方式是寧可先拉高一點再往下修,免得動不動就刮玻璃。
如果打底時不均勻,代表你的三點平面和玻璃平面並非互相平行的二個面,因此即使自動校正後還是無法找到最理想的高度。
而這個水平的容許誤差值是多少?理論上是小於噴嘴的直徑,也就是 0.4mm。因此可以試著輸出一個21公分直徑的東西,看看打底完成後的薄膜厚度,就知道機器的狀況如何了。
先這樣,其他的有機會再分享。
曾俊維 2015-07-07 06:45:02
原來如此
Rickey Yang 2015-07-07 06:45:31
想拿千分錶掛在平台上直接掃 還在思考怎麼做 要印的漂亮真的要多花些時間校正機器 物理面是最直接也最有效
陳亮宇 2015-07-07 07:50:37
Marlin的delta G29自動校正,不是單純求出一個平均的z軸高度喔! 他真的依照每一個校正點做高度校正。
陳順得 2015-07-07 08:07:27
所以Marlin在空中戳完之後會亂跳舞~因為他是求點誤差
戴士偉 2015-07-07 08:20:09
多點校正是根據那些點的量測高度, 四個點當一個平面來補償 你會發現他把一個圓依序量測 3, 5, 7, 7, 7, 5, 3 個點, 切成 24個正方形, 再跟據你的位置落在哪一個正方形上, 用內插的方式進行高度補償. 另外會在空中亂跳的原因很簡單, 因為每量完一個點就往上跑固定高度, 而你的微動開關沒調整好一直在觸發狀態, 它認為已經量到了, 因此就會根據現在高度再往上跑...
李大淳 2015-07-07 08:37:24
看到第二點想到許多設備有類似探頭的機構,這部分本來就需要是平面的,不然高低有誤差再加上架子組裝誤差,會怎麼調都調不完了
戴士偉 2015-07-07 10:16:20
當你模型落在這 24個正方形外時, 它就是用一種奇怪的外插方式計算(不太準), 這時不是噴頭太近, 就是噴頭太遠, 運氣好就會很準. 另外離圓心越遠的位置, 量測點會比較深一點(可能是delta機構設計上造成, 或皮帶不夠緊? 這部份有待高手釐清) 因此補的量會比較多, 所以靠近外圍時容易擠不出(高度太低), 因為他量測出來以為平台是個些微凸起的圓盤...
Charlie Ting 2015-07-07 10:32:00
真正的作法要看程式怎麼寫,至於那種方式比較好,可能原創者有實作過才作了選擇。以我單從學理來看不一定準,只是平面的誤差真的很多變數,覺得把機器掌握到一個程度就可以了,用來創造比較重要。
汪之逸 2015-07-07 10:52:01
要多批評才會進步,自動校正可以cover掉很多機構的tolerance,可惜這一塊ATOM一直搞不定
黃康誠 2015-07-07 11:04:03
所以校正只有算出一個Z值嗎?傾斜沒有去做補正?
Clarence Lee 2015-07-07 11:07:53
黃康誠 前面討論已經有澄清是array 每周圍四點範圍內補償, 不是全部只算一個Z的概念
孫誌皓 2015-07-07 11:56:57
其實我個人覺得不用這麼理論了 因為這台配備的是自動校正系統 意思是不管三軸怎麼校正定位 系統簡化到以作20點平面校正後的參數加上Z軸抬高數值(自訂) 就可以在某個範圍下列印 (但是基本上的組裝要完全照說明書組裝就無誤了) 我們稱自為手自排的概念,看起來有手排的功能,但是整體架構還是在自排的範圍內,所以可以調整的範圍很少 以上是小弟的粗略見解~若錯誤請見諒
戴士偉 2015-07-07 12:00:11
ATOM 2.0 沒有這麼不堪用, 不然那堆漂亮的成品是哪一台印出來的? 同意樓上見解~ (Y)
孫誌皓 2015-07-07 12:01:46
謝謝戴大哥的認同~ 說實在的~Atom2.0機器不算是真正可以拿來玩的機器(玩=可自訂修改規格)所以不管怎麼印都可以在某個安全範圍內~不管怎麼改的範圍還是很有限 真正要玩機器與挑戰~會在開源機器上 我最近玩了一台機器~光是調教水平就要花上八九個小時,但是列印出來的品質真是超越我的想像~ 想知道我是玩甚麼機器嗎? 請上工作室粉絲頁~裡面會有說明 www.facebook.com/artec.tw
鍾名翔 2015-07-07 13:57:36
孫誌皓 請問是玩什麼機器?? 粉絲頁看過了
孫誌皓 2015-07-07 13:59:20
鍾兄真是有效率!比我的速度還要快
陳明谷 2015-07-07 15:40:53
我有不一樣的想法 集資平臺上的東西 買的是一個設計想法 我們認同他才會投資他而他也給相對回饋 只是剛好這回饋是一個實體的物品 投資就像戳戳樂一樣 10塊錢下去你會戳到什麼東西沒人知道 一般投資者可以在投資前瞭解內容 再決定是否要賭這一局 而我選擇投資這設計的原因 是因為我有理工背景可以承擔某些風險 以及關鍵套件已經改成CNC完成的鋁件 我們也會好心提供回饋使用心得給設計者 所以這並不是一場買賣交易 如果要把他定義為市場產品 完全是不及格 沒有對應的法規認證沒有完整的客訴管道 但我知道…這只是一個投資
曾俊維 2015-07-07 17:24:04
我上去看沒看到什麼新的機器啊?
孫誌皓 2015-07-07 17:25:38
歡迎來看實機
鍾名翔 2015-07-07 17:32:58
? 我也沒看到,是什麼機子搞這麼神秘
王祥豐 2015-07-07 17:54:34
與其說"投資"不如說是一種"贊助",投資是有回饋機制的,選購ATOM的列印機,付錢之後除了機器並不會有額外的回饋。
Rick Yang 2015-07-08 00:36:51
可以只用G29就印出版上這些漂亮成品,主要是CNC工件,桿長等公差控制得很好,加上組裝時鋁擠靠單邊承靠,線軌置中治具,若是自己組Delta就沒這麼簡單了。
黃康誠 2015-07-08 15:06:27
請教個問題,自動平面校正會影響到手動移動Z軸高度的數值嗎? 想依據手動移動的Z座標數值調整底台平面度,但如果數值有補正就白搭了。
Charlie Ting 2015-07-08 15:08:34
感覺應該是不用作這個動作。
王祥豐 2015-07-08 15:12:24
Z軸的offset只是單純的設定底層列印時的輸出高度,其數值並不影響Z軸的平面參數。
原文網址 Charlie Ting 2015-07-05 22:34:58
[分享] 收到套件後,花了三天的夜晚,大概10小時組裝,得到了一台令人滿意的機器~~~
雖然一開始對於調校和保養不甚熟悉,所以使用起來有點卡卡的。
但在看了寶典,作了一些動作後,整個漸入佳境。印出的成品跟之前買的基本款實在有很大的落差。看到印出的成品能不需打磨,一次到位,真的很爽。
個人覺得有幾個重點要留意:
1. 一定要先潤滑移動件,像是球型接頭、滑軌和滑塊。尤其是滑塊。 滑塊充份潤滑後,列印的音量幾乎只有風扇和馬達的聲音。
2. z-offset 寧可先捉高一點,免得刮玻璃。若是有下一版的改版計劃時,個人建議把微動開關改掉吧,因為這個零件的誤差值極大。若能改用其他感測器,應該穩定度會更高些。
3. 玻璃減噪。發現在列印時玻璃會因為馬達和滑塊的振動而產生共鳴聲,我的解決方式是在玻璃和支架中間貼上一層泡棉膠帶(大概5mm),然後再把玻璃鎖緊。這樣列印時的共鳴聲下降許多。
4. 組裝時,在把線材穿過鋁材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外包裝的封箱塑膠條先穿鋁材中心孔,然後用膠帶將線材固定在膠條上,然後再用一拉一推的原則把線材拉過來即可。
5. 列印溫度的設定。因為辦公室都將空調設在26度,讓我發現若設定在寶典上的溫度時很容易出現出料不順的現象,因此上修到 230~240 度左右,就不再有出料不順的問題,但溫度越高時越容易有牽絲的狀況。這點建議大家依照自己的環境作微調,效果會更好。
下一步,是想要在列印頭上加一個罩子,以不干擾列印及氣流的前提下,讓列印時的聲音再降低一些。不知道官方能否提供列印頭座子的 STL 檔,方便設計合適的罩子?等作完後,如果有效,再上傳上來跟大家分享。
PS. 圖片左邊是用一開始買來體驗3D列印的陽春機種,整體的成果有極大的落差。
Mark Chen 2015-07-05 22:39:42
其實可以傳授的 幾乎都寫在使用寶典了
Mark Chen 2015-07-05 22:39:53
此為經典範例 置頂推
曾俊維 2015-07-05 22:41:12
我也想做一個箱子把印表機關起來,太吵了。
Clarence Lee 2015-07-05 22:41:13
噴頭的聲音?是在說風扇嗎? 不然怎麼覺得擠出機會比較大聲;p
Charlie Ting 2015-07-05 22:43:37
我擠出機幾乎無聲,現在最吵就噴頭風扇和兩側散熱風扇;其他結構噪音已經壓到很低了。
Danny Kuo 2015-07-05 22:54:54
恭喜你組裝列印皆順利阿~~
Charlie Ting 2015-07-05 23:10:29
也是有失敗, 艾菲爾鐵塔是調校最多次的, 但也收穫最多. 基本上用什麼速度,出多少料,印多大的作品,用什麼溫度,厚度, 都有相關. 可惜現在的 slicer 不能判斷速度和停留時間, 我覺得這部份是影響成品精緻度的關鍵, 但寫一個 slicer 就本末倒置了. 所以比較可能的作法是寫一個 gcode parser, 然後來 hack 這些指令, 作出修正.
藍濬煜 2015-07-05 23:19:29
好屌喔!!之前用up的~~超吐血~~期待我的機器到!!!爸大大的分享來當個小寶典!!
Danny Kuo 2015-07-05 23:23:09
45mm的艾菲爾鐵塔現在是被我放棄的項目~調了幾個參數~發現長大顆粒的地方都一樣~最後發現 切片路徑~有些層印完之後 又再多跑了一個紫色的路徑~那個多餘的路徑就是造成長大顆粒的原因~也不知從哪個參數把他取消!! 查詢gcode裡面找到紫色路徑稱為Crown Path"皇冠路徑"
曾俊維 2015-07-05 23:33:21
唉~這個我也印的不好,不知道要怎麼調校
Rickey Yang 2015-07-05 23:44:13
今天早上調完機印的 官網提供gcode 200度 直接印
Danny Kuo 2015-07-05 23:47:45
官網的gcode是7公分多高的~STL檔是4,5公分高的~挑戰看看唷
Rickey Yang 2015-07-06 00:00:25
45耶
Odinson Thor 2015-07-06 02:14:24
我也想把它封起來,噪音還比不上超微細粒子對健康的影響,我已經開始考慮把它搬出房間了 另外請問滑塊的潤滑,要把它整個拆開拿下來嗎? 不是說滑塊一離開滑軌就裝不回去了,我把矽油滴在滑塊和滑軌的接縫處,不過列印時還是感覺卡卡的
Charlie Ting 2015-07-06 02:25:06
滑塊的潤滑要把油滴在滑塊上方有個小圓孔,你會發現它在下降時會把油吸進去,那才會直接進到裡面的鋼珠腔裡。
Rickey Yang 2015-07-06 07:12:29
第四點 我也是這樣搞 但我是用推的。前端切一缺口 勾住線推進去。很有效率
Danny Kuo 2015-07-06 07:59:44
等下~重新下載gcode~之前下載直接印出來是7公分高的@@
Odinson Thor 2015-07-06 08:06:27
原來是小圓孔! 不過矽油的滴管太大啦~~ 每次油都沾得到處都是
Odinson Thor 2015-07-06 08:14:48
第三點玻璃共振我也有發生,後來發現其實是沒鎖緊,馬達震動時玻璃會一直和玻璃固定器或螺絲相撞,所以會發出類似共振的聲音。 我先前一直以為是噴頭磨到玻璃(每次都在第一層失敗,黏不住玻璃搞了很久),直到有次用手壓了壓玻璃,才發現突然沒聲音了。 另外我把原本用來包玻璃的泡棉袋剪成一條條的,摺成正方形後墊在腳座下方,桌面的震動就少了非常多,墊厚一點桌面就幾乎不受影響了。
曾俊維 2015-07-06 08:19:54
把gcode檔打開來看那些設定,原來回抽要到10才行,一直都沒用過這個數,怪不得,都沒成功過,另外trigger為什麼是投100,這個不是指開起destring與wipe的功能,設100的話,這個那麼小的模型跟本沒有回抽啊。
Danny Kuo 2015-07-06 08:22:28
原來官網的測試檔有更新了!最新版本為[ATOM2.0] Test files_r8!~之前用的是r5版的~~回家再來印看看~研究他的參數!!
Charlie Ting 2015-07-06 13:51:40
45mm 艾菲爾鐵塔列印中,初期打底都還OK,但失敗率頗高。小東西的穩定性實在偏低啊....XDD 印小東西的用處不大,但卻是練功的好方式。時間短,變化大。大家加油!
原文網址 蕭閔吉 2015-06-29 22:28:04
請教各路大大,小弟有一台ATOM1.0,想買套件升級成2.0,不知升級後跟真ATOM2.0差異有多少?
廖新弘 2015-06-29 22:30:01
除了框架'玻璃外,通通不一樣
Clarence Lee 2015-06-29 22:30:53
比較不用煩惱印件的耗損,還有減少因為印件偏差的變數... 還有2.0噴頭的細緻度能力...
戴士偉 2015-06-29 22:31:32
很可怕... 不要問... XD 問了小朋友又要出走了
蕭閔吉 2015-06-29 22:31:47
升級套件也包含新的控制板嗎???
廖新弘 2015-06-29 22:32:00
沒有
蕭閔吉 2015-06-29 22:32:45
新舊控制板有影響嗎
廖新弘 2015-06-29 22:33:13
沒差
蕭閔吉 2015-06-29 22:34:36
以為真ATOM2.0的新控制板是32bit的?
戴士偉 2015-06-29 22:36:38
2.0 不是 32bit... 3.0 也許有機會~
Clarence Lee 2015-06-29 22:36:43
沒,那張是MKS Gen V1.x, 還有搭了DRV8825 但換掉的金屬件是蠻值得的
蕭閔吉 2015-06-29 22:39:47
MKS Gen V1.2+DRV8825比較好嗎?
Clarence Lee 2015-06-29 22:40:44
我是覺得差異遠小其他升級部分, 可以不用特別換
蕭閔吉 2015-06-29 22:43:17
謝謝大大們,請問知道哪裡可以買到嗎?^^
戴士偉 2015-06-29 22:44:02
淘寶...
戴士偉 2015-06-29 22:44:17
講錯了... 是露天 XD
蕭閔吉 2015-06-29 22:46:13
露天好像只有真ATOM2.0套件耶^^"
戴士偉 2015-06-29 22:47:33
那大概要寫信問 Lawrence Lee 了~ 哈
蕭閔吉 2015-06-29 22:48:23
好,謝謝大大們^^
原文網址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5-06-28 15:17:02
http://apple-and-orange.kktix.cc/
[重新上架] 諸位同好大家好,在下獲得 ATOM 講師資格認證,可以為各位同好服務了!首先推出的就是ATOM 2.0 組裝工作營!訂購了套件,怕自己會組裝得不好、對組裝沒信心、甚至是已經組裝好了但想重來一次確保組裝品質的,你們想追加購買組裝工作營課程嗎?與ATOM ATOM與APPLE&ORANGE 合作,現在開課! 第一梯次在7/15~7/16,適合已經收到套件的同好;第二梯次在8/1~8/2,除了適合有套件的同好之外,若ATOM出貨順暢的話,也開放同時訂購套件及課程哦!
※ 特別加碼! 原廠 ATOM 組裝課程,由於學員的機器組裝所需時間往往超乎預期,使得 Day 2 下半場時間所剩不多,硬體細部調校、切片軟體等等內容部分只能約略帶過。 所以,Apple&Orange 將特別規劃「使用工作營」,重新教學課程 Day 2 下半場內容,讓學員玩得更專業、更出色!凡是 Apple&Orange ATOM 2.0 組裝工作營的學員,皆可免費參加!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5-06-28 15:27:56
忘了強調一件事:這個組裝工作營的內容,與ATOM規劃的是一樣的;但是個人我在參與實習時,發現學員素質不一的狀況下,課程進度很容易拖延,造成第二天有關機器校正保養、切片軟體使用等的部份,時間不夠只能講一點! 所以我會另行規劃一天的「使用工作營」給想要更熟悉ATOM 2.0 及3D列印的同好報名,主題是組裝工作營Day2的內容,已經報名APPLE&ORANGE組裝工作營的同好,可以免費參加哦!
原文網址 楊崧柏 2015-04-22 20:35:44
請問我是1.0升級套件,我按照升級手冊把藍色A4988的XYZ軸調成左邊2V、右邊0.3V(左邊怎麼調都調不到11.9V),擠出頭左邊2V、右邊0.4V,列印時聲音都很大聲,不知是不是正常還是哪裡的問題?
Peter Wu 2015-04-22 20:56:35
列印聲音很大聲其實有點籠統呢,可以貼個影片來看看,目前可以試著把四塊晶片右邊的螺絲都調到0.45試看看
原文網址 Peter Wu 2015-04-09 15:12:15
Hello, 各位! 升級套件組裝說明書中的第40頁的文字敘述為利用pronterface檢測機器的微動,但圖片為調整噴頭pid值的設定,這部分我們經過修正後釋出新的正確版本,再請購買升級套件的玩家們到這邊下載新的手冊喔~
全不選 發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