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列印服務
  • #maker+t=market
  • COSPLAY 3D 建模
  • 1
  • 2
  • 3

ATOM 3D Printer Group 造訪社團 » 噴頭

原文網址 林孟勳
2015-04-23 21:29:20

昨天組裝完成後在列印時出現一個問題:噴頭部分在剛開始加工時出料會分岔,將材料從噴頭拉出發現有下圖塊狀金屬屑,之後出料雖然較正常不會分岔,但加工時進料機構(擠出機)經常出現異常聲音,加工結果看起來有斷料的現象,想請問有人有跟我一樣的狀況以及該如何解決呢?

廖新弘
2015-04-23 21:37:25

每家線材溫度不一定,要自己摸索一下

葉世瑋
2015-04-23 23:01:23

擠料馬達的異音是推料不成,線材回彈時的敲擊聲

林孟勳
2015-04-24 00:28:57

謝謝,推料不成是否可能是噴頭不良造成堵料,因為剛使用就有鐵屑在噴頭內有點擔心

Clarence Lee
2015-04-30 11:18:48

有時候擠料彈簧臂那顆螺絲不夠鬆
會造成夾線不確實
也就會造成不穩定推料

戴士偉
2015-04-30 13:09:45

小結論, 組裝 3DP 請勿使用蠻力~ XD

林孟勳
2015-04-30 14:45:30

沒錯,更換噴頭後進料不順的問題都是進料手臂及皮帶鎖太緊造成的


原文網址 廖晉緯
2015-04-20 11:32:38

請問各位大大們我擠出的料好像會有氣泡(一出噴頭就這樣,有試過降溫但是把溫度調低到185會卡料)請問有解決的方法嗎?

廖晉緯
2015-04-20 11:34:46

用這樣印的0.1第一層很明顯 但同時0.2就又ok Orz......

Clarence Lee
2015-04-20 11:47:07

有別捲線材可以測嗎?

陳星元
2015-04-20 11:52:43

出料有泡泡就是因為線材濕度太高! 先前列印的經驗!

廖晉緯
2015-04-20 12:00:52

感謝樓上兩位,我正在試別卷,但是我自動退料目前也無法自己用擠出馬達退出,這樣的狀況有可能是噴嘴那邊有卡嗎?

廖晉緯
2015-04-20 12:03:30

剛已經這樣好幾次..... :(

廖晉緯
2015-04-20 12:05:24

剪掉膨脹的頭,放入用手推ok,然後再用move axis也還ok,但就是看起來有氣泡(我原來的問題),然後比如說測試0.2mm印ok,側一些其他的比如說0.1mm印或是自動退料就又會變成料卡在裡面的狀況...

陳星元
2015-04-20 12:18:44

之前就是因為、料濕度高 然後產生氣泡 接著就噴頭卡料 清噴頭 不斷地獄的循環 建議料件儲存要放除濕機。

廖晉緯
2015-04-20 12:21:21

感謝!一般清噴頭試如何清阿?我只有用0.4的鑽頭通過,不過目前看起來好像需要更麻煩的清理,請指教了

Clarence Lee
2015-04-20 12:24:58

加熱..推看看,,也可以用小隻的六角板手幫忙推...
最慘的情形就是要分解噴頭了...

陳星元
2015-04-20 12:26:23

重點是去換不潮濕的料試試看、光清噴頭沒有用、清不好報消就gg了...

廖晉緯
2015-04-20 12:31:11

換色真的比較好! 但這還是手推,現在來試試看機器

戴士偉
2015-04-20 12:33:43

不建議用鑽頭, 會傷到噴頭

廖晉緯
2015-04-20 12:36:59

那可以用鑽頭的尾端嗎(沒有刀刃的部份)? 目前換色好像就沒有泡泡了 測試中

戴士偉
2015-04-20 12:42:58

建議拆噴頭, 從送料端去排除,
加熱後, 手動用料擠, 或用小隻的六腳板手推.

廖晉緯
2015-04-20 13:01:44

0.1 變好很多但路徑尾端還是不理想

廖晉緯
2015-04-20 13:03:11

0.2mm 還是很好 是因為0.1mm extrusion width 要調低嗎? 我一直用0.4

廖晉緯
2015-04-20 13:08:26

拆噴頭我很怕會把噴頭弄壞 有人有拆過的照片嗎? 我沒有「要拆到怎樣的程度-》正確的修法 」的概念 抱歉 謝謝各位回答新手問題

廖晉緯
2015-04-21 01:03:13

回覆一下也許有人之後也碰到,應該真的是水氣+我上一個東西被撞倒後我有轉到噴頭微動------->>所以再把灰色料放到防潮箱一整天之後再拿出來用+微調zoffset之後,又開始順利列印中:) 感謝各位的救援!


原文網址 昭堂張
2015-04-20 09:27:11

作動問題:
升級1.99 ATOM之後,firmware更新、PID值更新、基本檢測OK。列印時底部和前面幾層都很完美。但在幾公分高之後,噴頭會突然變高、位置錯誤,導致開始"落塞"(失步?)。目前印了官方測試檔"300 height"和"50x50",都是一樣失敗。因為ATOM1.0時並沒有這問題,所以我假設主板沒問題。我查了皮帶和傳動輪,基本正常,但不知如何確定皮帶的鬆緊是OK的?! 和ATOM 1.0比起來我目前的皮帶緊很多。請問如何確認皮帶的鬆緊及三軸鬆緊平衡? 說明書的說法(有聲音)有點籠統。另求此問題解。

昭堂張
2015-04-20 09:27:58

sorry, 小弟的手機爛,若有需要,容後補圖。

廖新弘
2015-04-20 09:59:50

你可以試放鬆一下皮帶,很難解釋緊度聲音

Clarence Lee
2015-04-20 10:14:48

另外A4988的Vref有針對升級後的MineBea馬達調整過?
檔案區那個升級文件看一下有參考建議值

Clarence Lee
2015-04-20 12:55:04

說到張力..
http://www.thingiverse.com/thing:33236
昨天還是請出這支來同步我三條皮帶的張力了

戴士偉
2015-04-20 12:58:05

回家印一個來量量~

Peter Wu
2015-04-20 14:09:23

先測量一下您晶片的電壓值吧~ 藍色的晶片大概抓0.45~0.5v之間
紅色的晶片大概抓0.8~1之間跑跑看

昭堂張
2015-04-20 18:23:13

謝謝各位的建議。我晚上會回去量量電壓。

昭堂張
2015-04-20 20:39:19

量測結果。藍色板(ATOM 1.0)。照寶典量法。左邊是0.16,右邊是0.96。四個馬達都差不多。請問這值OK嗎? 怎麼跟各位說的差這麼多? 寶典寫: 左1.19, 右0.3

昭堂張
2015-04-20 22:57:49

回報: 我把XYZ右邊調成0.45V之後,原來的大失步問題就消失了。試印了"300 height"和"50x50"算是成功。有趣的是,本來很奇怪的馬達聲,好像都消失了!! 請問左邊的值要調多少呢? 1.19V嗎? 另外,我的擠料不是很順(未升級前不會,升級也沒升馬達?!)。是不是擠料馬達的控制電路Vref也要調呢? 左右參考值又各是多少?

Clarence Lee
2015-04-20 23:30:50

扭力不夠就往上調吧... 左邊基本上如果現在聲音愉悅也不用動... ;p

昭堂張
2015-04-21 08:48:12

Clarence Lee 現在的聲音確實是不愉悅。請問有建議值嗎? 1.19V? 左邊這值的功用是?

Clarence Lee
2015-04-21 08:49:17

昭堂張
2015-04-21 08:52:05

感謝指引

昭堂張
2015-04-22 00:18:02

回報: 目前看來,經過Vref調整成0.45V後,大失步的問題確認消失。基本列印已經正常。ROSC的值,我按照@ Clarence Lee 上面給的Link,把它直接逆時針轉到底,看不出和原來有什麼差異(原來的設定似乎已經是底了)。現在皮帶傳動方面就剩一個小問題了: 在噴頭平台在某個方向移動時,會有大的共振聲。聲音偏低沈、振動大。不太確定點在哪裡,像是某個軸柱上的東西的共振。不知大家的ATOM會不會和我的一樣吵? 如何解? 半夜工作,被家人complain.....

Clarence Lee
2015-04-22 08:13:33

ROSC並不是只有逆時針轉到底啊..
還是有後面的微調可以看看...

不確定共振點在哪就有點難抓了..想辦法辨別看看

嗑清冰
2015-04-22 17:30:27

Po-Hsun Peter Wu 紅色的晶片是指dvr8288,藍色晶片是指v4900嗎?!

Clarence Lee
2015-04-22 18:02:31

應該是在講1.x -> 2.0的使用者.. 當時都是A4988 只是有分藍色的是G3D
只有2.0出貨的才是使用DRV8825

Peter Wu
2015-04-22 20:52:49

Clarence Lee 講的沒錯! 謝謝啦


原文網址 昭堂張
2015-04-19 19:54:45

組裝問題:
請問ATOM 2.0裡的噴頭包裝打開後,在噴頭柱中間,有一環透明泛黃色類似膠帶的東西把電線都整理綁在噴頭柱上。請問這膠帶要拆嗎? 若不拆會不會因加熱熔掉? 噴頭好難裝啊~ 現在裝好了,在猶豫要不要拆掉重裝,把膠帶拿出來....

陳順得
2015-04-19 19:55:59

那是耐熱膠帶,不用管它

昭堂張
2015-04-19 20:02:58

感謝回答. 不用拆掉重裝,真是太感動了.......

陳順得
2015-04-19 20:20:55

單純拆喉管不難啊,風扇別拆

昭堂張
2015-04-20 01:22:45

上蓋應該要拆下來吧?! 我光上蓋就鎖到快翻臉了... ^^;

陳順得
2015-04-20 01:29:21

兩顆螺絲而已不是嗎?
上下分離之後拆不銹鋼片,然後再拆快速接頭,就可以把喉管滑出來了,反而是回裝要塞線比較煩

昭堂張
2015-04-20 01:44:55

@陳順得 好,我下次試試。(希望不會有下次 :) )


原文網址 昭堂張
2015-04-18 03:07:53

新手發問: 這幾天ATOM 1.0剛弄好。晚上可以順利印出測試檔pixel star。但之後,我準備要再試別的檔案時,auto level的動作就開始失敗。失敗的現象是會在固定x軸附近那幾個點跳空。我前幾天也有遇到類似的問題,但把傳動及噴頭等都弄好,問題就解決了。但這次,我檢查了一下,並沒有什麼異狀。只有Z軸在上電時還是沒什麼力的感覺,稍微拉一下就可以拉動。我檢查了三軸的馬達拉力,拉力大小為Z<X<Y。手輕拉就可感覺出差異,但不像是皮帶鬆。請問還有什麼可能造成auto level失敗? 我的傳動馬達有問題嗎? 是過熱造成的嗎? 如何解?

廖新弘
2015-04-18 09:11:54

Auto level主要是跟噴頭上微動開關有䦧,檢查一下微動開關相關的東西,螺絲跟電缐

昭堂張
2015-04-18 10:49:58

因為上次有相關經驗,寶典上的注意事項我都檢查過了。這次的跳空很明顯是固定偏X軸的幾個點,這讓我覺得問題並不單純。但就是看不出來是哪兒有問題?!

陳順得
2015-04-18 11:21:35

電線還是進料管扯到了吧

昭堂張
2015-04-18 11:57:46

我也猜是有什麼電線之料的扯到。但是弄了很久還是沒用。結果關機過了幾小時後,今天早上又全部恢復正常了。過熱應該是不會才是,不知會不會是感應用的電線沒焊好?! 目前只能再觀察看看了...

昭堂張
2015-04-18 11:58:59

那請問"上電時馬達可以被拉動"算是問題嗎? 需要調整嗎? 是調傳說中的電壓嗎?

Clarence Lee
2015-04-18 12:06:02

g28後馬上拉還會動嗎? 輕慢拉
看是不是馬達上的2GT齒輪沒鎖好

陳順得
2015-04-18 12:06:17

千萬別在馬達的線接到主機板的情形下手動移動平台,會燒板子

Bato Wang
2015-04-18 14:08:06

沒那麼弱啦....馬達的線拉到主板的情況下...動馬達...會發現原來會發電耶.....XD

昭堂張
2015-04-18 15:50:22

Clarence Lee 沒錯,Home之後輕拉會動。早上就成功一次,第二次又GG了。我再檢查看看齒輪有無鬆掉。

昭堂張
2015-04-18 15:54:24

Bato Wang 請問"沒那麼弱"指的是?真的會燒板子嗎?若是如此,要檢修保養時不就要把接線拆掉?

Bato Wang
2015-04-18 15:54:53

我維修的時候從來沒拔過線...... :)

廖新弘
2015-04-18 16:01:16

我也沒有拔過線,除了1.0版升級20重新拉缐外

昭堂張
2015-04-18 17:12:59

所以,我可以在關機的狀態下,用手快速移動平台,測試滑軌的流暢度嗎?LED面板亮啊亮的,看得我心慌慌的...

陳順得
2015-04-18 17:19:51

亮呀亮的………

Bato Wang
2015-04-18 17:29:41

LCD亮啊亮的代表電源路徑上產生了電源...馬達原來可以發電啊....但如果你接錯了線, 發出來的電進入了不該去的地方....那就跟沉睡大一樣了.....

陳順得
2015-04-18 17:46:39

我燒掉的原因不是因為馬達發電就是了…呵

劉聖心
2015-04-18 22:24:09

我昨天晚上印完50X50的測試件,因忘了標示方向又再重印一次,結果也發生相同狀況,後來也是檢查微動開關跟噴頭有無鬆脫,但好像看不出什麼問題,還因為調整微動開關把玻璃畫出一道痕跡...最後又莫名恢復正常 -_-

Bato Wang
2015-04-18 23:10:06

所以沉睡大的板子不是因為馬達發電而燒掉, 那怎麼推論馬達發電會燒板子的呢?

陳順得
2015-04-19 00:25:05

應該是「馬達控制模組」怕會因為步進馬達的發電造成毀損,我會燒板子應該是當初板子有裝反…

昭堂張
2015-04-20 01:30:27

今天安裝升級套件時,手冊上也是警告不能去手動滑動平台,一樣是說怕會燒板子。不知可否請官方給個說法?

昭堂張
2015-04-20 01:42:08

跟各位報告一下此問題的後續。後來發現問題的根源是auto level用的微動開關在噴頭平台上的接腳焊點"藕斷絲連"導致。這問題困擾我很久,一下出現一下又消失。且不同於常見的auto level問題,它常固定只發生在某幾個點會出錯,而非全部跳空。本來以為是黑管線干擾,但這問題比黑管線干擾還敏感又不易查覺。root cause是微動焊點接觸不良,導致某些角度容易因線的微小扯動而失常。我最後是因為它整個斷了,完全無法工作,才發現。===> 解法: 不撐了,直接升級1.99。 :)


原文網址 陳茂爖
2015-04-13 17:50:50

請問在噴頭組裝中,後面的風扇可以裝在平台裡面嗎?整個被左右的風扇干涉

Jiunn Yang
2015-04-13 17:54:31

先裝一邊的側吹,再整線,再裝後風扇,再裝另一邊⋯。您參考一下

陳茂爖
2015-04-13 17:56:28

側吹風扇超難裝的,螺絲一直掉 還是後風扇可以裝在平台外面

Yu Shu Huang
2015-04-13 18:11:43

就是那個螺絲一直掉,「所需時間20min」我弄了一下午orz

Jiunn Yang
2015-04-13 18:16:40

因為手邊剛好有黏土(3M那種)和負壓的鑷子(壓下反而會鬆開那種)⋯會方便許多


原文網址 Jiunn Yang
2015-04-13 01:25:40

噴頭側吹風扇,有一個會受連桿磁力影響而不會轉動。即使是把連桿倒過來也一樣,各位先進有解嗎?

廖晉緯
2015-04-13 01:32:13

會影響的主要是兩支 還有其他四隻可以交替換 應該可以換到完全不影響的

Jiunn Yang
2015-04-13 01:33:42

就算全拆到只剩一支也是一樣的⋯

李沅融
2015-04-13 02:38:05

電扇的那一側 最好2支桿子頭 都是不同極性 然後就是 位置互換測試看看

廖新弘
2015-04-13 07:12:08

先把連桿通通拿,去操作面盤用手動啟動風扇看看是否正常

Clarence Lee
2015-04-13 08:52:46

嗯..重點是注意找極性相反的..拿一樣磁極的換過來是不會有差別的;p

Lawrence Lee
2015-04-13 10:07:33

HELLO 各位,這批風扇被磁力干涉的問題我們正在和風扇原廠ADDA尋找解決策略(原本的model並不會干涉)找到替代方案後 我們會全數會寄送新的風扇給這梯的使用者,也希望可以麻煩大家回收舊風扇回來給我們!謝謝大家耐心等待!

洪宗甫
2015-04-13 12:15:33

磁場干涉測吹風扇的問題我測試過幾個排列組合 目前影響最小的組合是相鄰的磁頭為反磁性 也就是s-n-s-n-s-n 如下圖所示

Clarence Lee
2015-04-13 12:32:42

我的確是這樣配對;p

戴士偉
2015-04-13 12:36:20

回家來檢查看看~ (Y)

戴士偉
2015-04-13 23:13:43

我後來測試發現, 後面四個 N(或S不知道), 前面兩個S(或N)

這樣兩側風量影響最小, 後側風扇會稍微受影響 …… 查看更多

戴士偉
2015-04-14 09:05:53

GG了, 半夜散熱風扇停掉, 塞住了, 料現在斷在裡頭 Orz

晚上要來拆噴頭了 XD

Clarence Lee
2015-04-14 09:08:18

苦..

吳沂霆
2015-04-14 11:59:22

冏...那我目前還算滿好運...還沒遇到風扇停工的....

Peter Wu
2015-04-14 12:39:12

先加熱一下噴頭把料夾出來看看吧,應該不太難解決

戴士偉
2015-04-14 13:00:13

就是加熱試著排除, 結果料已經斷在噴頭內了~ Orz

洪宗甫
2015-04-14 13:04:13

我是用1mm左右的鑽針從上面鑽鑽 小心不要刮到裡面的鐵氟龍管

戴士偉
2015-04-14 13:05:05

噴頭拆不開? 不然幹嘛這樣做?

我預計拆噴頭, 換鐵氟龍管 XD

洪宗甫
2015-04-14 13:06:16

因為沒拆過 會害羞

戴士偉
2015-04-14 13:06:34

XDDDDDDD

李沅融
2015-04-14 14:23:06

相同的問題 我是 拆噴頭的鐵氟龍管 加熱狀態下 用atom1 送的箝子 稱出來

李沅融
2015-04-14 14:24:06

最後 除了磁性干涉弄成不同極 我還另外把風扇換掉

李沅融
2015-04-14 14:28:53

至於為何磁力干涉 會導致固定時間 風扇停擺...


原文網址 楊崧柏
2015-04-11 13:43:39

請問自動校正G29 Z+0.3後,開始列印擠出第一層及外圈Skirt的層厚,用游標卡尺量要厚度多少?才算標準。我調校正的螺絲調到印出約0.3的厚度,擠出馬達就會噠噠噠的聲音,應該是噴頭跟平台太近了,導致出料回彈。但是在論壇的舊文章中說道,第一層要調到0.15~0.2,不知是哪裡有問題?

Mark Chen
2015-04-11 13:49:48

第一層列印速度太快?

廖新弘
2015-04-11 13:50:15

馬達有聲音不一定是貼太近,溫度也有關係,列印速度也有關係

楊崧柏
2015-04-11 13:57:11

在還沒有轉緊螺絲時(輕壓噴嘴就有噠一聲的情狀下),擠出馬達不會有噠噠噠,但是第一層太高。Kisslicer都是用官方設定值,溫度200,速度滑塊數值是75(算快嗎?)

廖新弘
2015-04-11 13:58:45

75是什麼單位

楊崧柏
2015-04-11 14:02:57

Kisslicer操作畫面右下角部分有個Fast---Precise的調整滑塊,往右邊調到75數值。所以第一層確定是要層厚0.15~0.2嗎?

楊崧柏
2015-04-11 14:05:16

75的數值中Loops:11.25、Solid:18.75、Sparse:30,單位是mm/s

Clarence Lee
2015-04-11 14:09:49

預熱到200先手推料看看順暢度...

楊崧柏
2015-04-11 14:18:59

預熱到200,從擠出馬達右邊手推料,出力推料,擠出的料都蠻平均,只是所謂的順暢度,是指出的力道大小嗎?

廖新弘
2015-04-11 16:47:04

基本上還OK,你可以試看看調高個5度


原文網址 吳沂霆
2015-04-10 11:17:27

一大早收成,結果看到印成這樣,噴頭一根拉桿還掉下來,而且底部是翹起來的,囧...有人知道這是什麼原因嗎??

Nobu Hou
2015-04-10 11:18:11

失步之後造成噴頭座跟物件相撞,降速&調整一下皮帶鬆緊,太緊太鬆都會失步

高北熊
2015-04-10 11:19:22

馬達失步,請降低列印速度

吳沂霆
2015-04-10 11:21:38

OKOK~我調整看看~@@...要不然這樣越印越歪~有點冏

Mark Chen
2015-04-10 11:51:29

往哪個方向偏就是那個方向的那一軸有問題 檢查一下事不是同步輪沒鎖緊

吳沂霆
2015-04-10 12:10:43

剛剛看了皮帶~有一條特別鬆~重新調整後~在出發~


原文網址 謝明昆
2015-04-09 22:01:33

再請問我做自動校正時.為主噴頭只再半空中動作.但卻沒點擊到底板----請問如何排除此狀況----謝謝

高北熊
2015-04-09 22:02:34

自動矯正的微動開關調整螺絲過高或過低,造成自動矯正微動開關無法順利觸發。故噴頭會懸在半空無法順利矯正。
1.確認上蓋左右兩顆螺絲要完全緊鎖。
2.上蓋由下往上輕推推不動是正常的,需要一點力,盡量在最短的距離可以觸發微動開關即是最佳狀態。

廖新弘
2015-04-09 22:02:57

噴頭微動開關沒有調好

Yu Shu Huang
2015-04-09 22:06:04

剛剛也失敗三四次,調過後才開始印測試的300height...如果希望下次用這次的校正結果別再作校正,需要作什麼動作呢?面板上的store memory是這時候要用的嗎...???

廖新弘
2015-04-09 22:07:32

那是要上傳的韌體儲存用

吳沂霆
2015-04-09 22:13:12

噴頭微動開關在轉緊一點,要轉到剛好觸動開關~

徐偉植
2015-04-09 22:33:18

以前我一代的時候也跳過舞
那時候是微動開關的電線斷掉所導致...
從新焊好就沒問題了

謝明昆
2015-04-09 22:44:11

還是不行!我量了噴頭高度約為100mm.而螢幕上的z也是100. 請問是否有相關.圖如下

Yu Shu Huang
2015-04-09 22:50:39

那要怎麼記住自動校正的結果呢? 還是下次列印直接把G29拿掉就好?

Peter Wu
2015-04-09 23:18:47

噴頭前緣的螺絲平時是要抵到微動開關的,如果空跳的話表示微動開關沒有被抵到,或著是微動開關(灰色的線)沒有接好喔

Peter Wu
2015-04-09 23:24:24

更新2.0韌體後執行g29就會有store memory的作用,所以這時候我們只要找出offset值就好,填到kisslicer 的z offset中,然後以後每次列印就能拿掉以前prefix中的g29 z+0.3囉。詳細的步驟會拍攝短片及文章盡快整理出來給大家!

謝明昆
2015-04-09 23:26:59

感謝大家幫忙!!自動校正成功了!明天再試列印!到時再請教各位了!!晚安!!!


 

全不選 發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