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SPLAY 3D 建模
  • 3D列印服務
  • #maker+t=market
  • 1
  • 2
  • 3

ATOM 3D Printer Group 造訪社團 » 噴頭

原文網址 姜智勻
2015-07-24 10:14:58

請問前輩,我一直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感覺印的時候總是沒有在一個平面上,而且如圖所示,似乎列印還有點偏左。但是我的皮帶、同步馬達螺絲、電壓、噴頭螺絲、球頭螺絲、甚至平台平面,都檢查過好多次了,還是一直遇到一樣的問題。調Z軸高度的話的話,則下邊會懸空。
所以想要請問有沒有前輩可以指點一下,感謝。

劉光浩
2015-07-24 10:28:19

會影響的點大概就是你檢查過的點了,感覺主要還是玻璃平面的問題,你試過社團同好先前分享過45點Auto level的程式嗎?我自己用過發現的確可以改善。

姜智勻
2015-07-24 10:37:56

太感謝了~~~研究一下怎麼用!!

蕭傑仁
2015-07-24 12:08:04

一直想嘗試45點校正 但又怕弄不好 勞賽....

Estima Lin
2015-07-24 12:19:32

推45點校正+1

劉光浩
2015-07-24 12:23:21

簡單說明一下。
1.先確定自己有能力按照官方的手冊自行從官網上下載ATom 2.0的韌體,並且更新成功,然後再看下一步。
2.下載戴大的檔案,解壓縮以後總共有3個檔案,分別是Configuration.h、ConfigurationStore.cpp跟Marlin_main.cpp
把這三個檔案複製到"[Firmware] atom2.0\Marlin\"這個路徑底下,把原本的檔案覆蓋,然後再跑一次韌體的更新程序就好

姜智勻
2015-07-24 12:28:27

讚~~~如果成功就太好了~~晚上試試看!!感謝!

姜智勻
2015-07-24 17:38:52

試過了,沒有辦法,他每次到了靠自己右邊的支柱,就會脫落,所以無法完成。殘念。

Odinson Thor
2015-07-24 19:14:16

這可能是切片軟體的問題,你觀察一下右邊的路徑看看是不是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

David Wang
2015-07-24 19:51:13

移動平台蓋右後方螺絲稍微放鬆一點

劉光浩
2015-07-24 22:27:55

把固定玻璃的四個固定座螺絲鬆開以後四處壓玻璃看看玻璃是不是有貼平在固定座上面,還是會像翹翹板一樣翹來翹去?如果會翹,那就先調整支撐玻璃的那三根鋁擠的高度到一樣高以後在固定玻璃,固定玻璃的時候不要把螺絲逼太緊,逼太緊會讓玻璃變形。

劉光浩
2015-07-24 22:40:04

照片紅色圈起來的地方六個角落都比對一下,固定鋁擠的時候往上抬或往下壓你會感覺到有一點間隙,這點間隙就會影響玻璃跟固定座貼合的面。


原文網址 曾俊維
2015-07-23 17:29:34

請問大家,噴頭在快速移動時,會有斗動的情況嗎?因為在印大型的東西才發現會有這樣的情況,但是我的電壓也調成0.4了啊?潤滑也充份的做了啊。為什麼會斗動呢?

曾俊維
2015-07-23 17:35:01

只有在遠距離時有一點,看來該準備晶片了,再來去買晶片吧。

陳明谷
2015-07-23 17:35:54

你有確認他的行走路徑嗎?

曾俊維
2015-07-23 17:44:12

如何確認

曾俊維
2015-07-23 17:44:56

他就這層印完,要去下層時,起頭的地方不一樣,移動時會有點斗

陳明谷
2015-07-23 18:04:33

那是抹除跟Z―lift功能

曾俊維
2015-07-23 18:33:57

領了生命中第一盤炒米粉,且桿子也掉了,掉了就算了,連順序也變了,好怪啊。

曾俊維
2015-07-23 18:39:01

不知道是不是自行改了45點的關係,改回來好了,看來不是高手還不能用45點校正

陳明谷
2015-07-23 19:32:17

所以你有重新燒錄過?

曾俊維
2015-07-23 19:52:30

今天吃了兩次炒米粉了,有人知道要從那改進嗎?好累喔

戴士偉
2015-07-23 19:58:34

加速度降低一些 1000mm/s^2 我覺得還不錯

曾俊維
2015-07-23 20:10:28

1000也太快了吧

曾俊維
2015-07-23 20:10:37

曾俊維
2015-07-23 20:10:50

你說的是不印的是速度對吧


原文網址 Shi Xinhui
2015-07-23 12:09:13

想請問大家都怎麼保養的
是會在關機前會先把料從噴頭都清除 把線材收好 等要印的時候在重新弄好加熱列印
還是要列印前加熱擠出一小斷 校正完後列印呢

廖新弘
2015-07-23 12:24:44

上述通通沒作,開機後檢查噴嘴有無殘留pla,清潔後執行Autolevel,執行G-Code開始印

Charlie Ting
2015-07-23 12:46:30

一直印一直印就不用收了。

Charlie Ting
2015-07-23 12:49:11

開機、預熱、上膠、檢查進料機構(含壓力臂)、開印~

陳明谷
2015-07-23 13:32:53

我都週末開機!
印完會加熱退料然後把料包起來避免受潮

曾俊維
2015-07-23 13:45:14

每天都印,所以印之前先加熱到200,看出料順不順,順就直接印了,印完等降到常溫,就關機了,也沒特別收料。

蕭傑仁
2015-07-23 22:24:53

atom買來就是要操的阿!不然要幹嘛?
開機就直接印了 印完就直接關了!
我的目標是每天都印 看看atom會發生什麼事情:)

Shi Xinhui
2015-07-23 22:34:23

呵呵…不是每個人都有時間每天印呀………

廖新弘
2015-07-23 22:35:34

長時間不印才把料收起來,避免受潮,短時間就不用收

Shi Xinhui
2015-07-23 22:36:40

多長算長 超過一星期不到兩星期呢?

廖新弘
2015-07-23 22:37:27

要看環境

李穆
2015-07-23 22:54:01

我都把機器放在開除濕機的房間,一方面乾燥,一方面幫噴頭保暖,預計三天內不會列印才會把料收起來

Shi Xinhui
2015-07-25 20:07:35

想敗除濕機了 防潮箱太貴

Rickey Yang
2015-07-25 20:21:29

防潮箱比較好控濕 省電

Charlie Ting
2015-07-25 21:51:47

最近買了夾鏈袋, 一個二塊....XD

辜元志
2015-07-25 23:17:31

請問一下.....受潮會怎樣嗎?我都放在窗口,快一個月了也沒發現有啥問題耶

Rickey Yang
2015-07-25 23:20:33

想想水加熱到兩百度的樣子

戴士偉
2015-07-25 23:23:51

除濕機比防潮箱還貴吧 @@?
電費更是驚人~

辜元志
2015-07-25 23:27:42

???水加熱到200度,早就變水蒸氣跑掉了不是?

Rickey Yang
2015-07-25 23:29:23

所以會不會在噴頭裡變水蒸氣


原文網址 吳敬庭
2015-07-23 11:25:30

昨天印的時候 PLA 料不知道為什麼卡在噴頭外圍,把整個噴頭往上頂。請問有人遇過這個狀況嗎?建議怎麼清除呢?感謝 ?

Daniel Cheang
2015-07-23 11:26:03

厉害..

Clarence Lee
2015-07-23 11:28:10

加熱,慢慢用鎳子等清除...

鄭政浤
2015-07-23 11:33:00

第一次看到這種XD

Clarence Lee
2015-07-23 11:34:04

印夠多就會遇到了..誤

Clarence Lee
2015-07-23 11:38:10

一體噴嘴喉管是有這麼容易從上面溢料???
通常是下面撞件懸空印跑久了有機會這樣纏回來啦...

廖新弘
2015-07-23 11:43:00

那個是半夜捍子撞掉了,機器一直跑,料一直累積起來的,處理就是火烤,另外注意去除PLA時加熱陶瓷不要損傷

Cadmus Zeng
2015-07-23 11:56:19

第一次看到累積這麼多的

Kean Tsai
2015-07-23 12:01:41

有啊~我很長遇到⋯⋯我的都會結成蜂窩狀~火烤+1

何珈霖
2015-07-23 12:03:26

預熱到兩百四 再用鉗子一個一個拆下來

Po Ting Liu
2015-07-23 12:32:46

兩百四 +1 比較安全

曾俊維
2015-07-23 13:29:35

我遇過,加熱到兩百四沒用的,用火慢慢烤,慢慢抽吧,列印時最好還是要看著。這個很有的修了,如果不趕時間,請原廠修吧。

高北熊
2015-07-23 13:32:02

Z太高了,料會黏不太住

Adrian Sung
2015-07-23 13:37:34

為何用火?熱風槍不是相對安全?

曾俊維
2015-07-23 13:43:39

看你自已有什麼加熱工具吧,我有瓦斯銲槍,所以我用瓦斯銲槍清,但是熱風槍會把整個連同風扇上的電線都加熱,比較不精準。

林亞地
2015-07-23 16:14:37

還真沒遇過,我遇到高手了xd

張不凡
2015-07-23 19:31:58

我是加熱到 240 後,那個夾子就夾出來了,然後在熱的狀況下用沾抹的方式把殘料弄掉。我是沒注意,結果卡料在工件上,然後就塞住了,跟你差不多。


原文網址 MoMo Yang
2015-07-23 02:36:48

想請問一下,如果噴頭出料時,會歪歪的,不是90度垂直往下,是代表噴頭傷到還是堵塞了,剛剛搞了好久,加熱到240度手動進料也還是一樣,有人有經驗嗎,可否提示一下要怎麼做才好

林文和
2015-07-23 08:45:45

我都覺得是不軟全完住,但印出的品質都差一些,現在我的集合大家的方式,先加熱到240度,手推料一段距離然後快速抽出料,然後最小六角起子由入料段推擠一些剩餘料,並藉由六角黏出一些內部料,再來用0.3鑽頭由出料口清一清,也許不用這麼麻煩,但我做完這些動作出料都很順,切印的狀況也都不錯,有錯誤的地方還請達人們糾正。

Odinson Thor
2015-07-23 08:59:40

我清噴頭前也是這樣,清噴頭順便換了噴頭內那條36mm~37mm的鐵氟龍管後就不會了,

順帶一提,原本的鐵氟龍管前端明顯變窄,可能因此導致出料時壓力不平均,所以出料時會歪歪的

MoMo Yang
2015-07-23 09:01:48

嗚嗚嗚 果然還是要清噴頭...另外我的鐵氟龍沒沒有接,會因為這樣出料壓力不平均嗎?

Odinson Thor
2015-07-23 09:10:18

你先試試林文和那招看看,如果可以解決的話就不用清噴頭

MoMo Yang
2015-07-23 09:21:25

我目前噴頭是可以出料, 但是出的料歪歪的, 速度太快時有時候會導致捲再一起, 已經試過加熱到240度手動送料, 還是一樣, 昨天原本要錄影, 可以手機相機實在太差, 對不到焦, 我想我應該會嘗試用0.3鑽頭清一下, 可是鑽頭真的不會傷到噴頭嗎

Odinson Thor
2015-07-23 09:31:15

手持鑽頭應該不會傷到噴頭,正常出料應該在預熱到200~240,且噴頭內有壓力(剛執行過進料指令、列印時手動中斷....etc)時自然出料

MoMo Yang
2015-07-23 10:05:16

"用0.3鑽頭由出料口清一清" ? 是指由"出料口"把鑽頭插入嗎?

Odinson Thor
2015-07-23 10:06:16

是的,要在加熱狀態下,不然硬化的PLA應該不是0.3鑽頭能清得動的

MoMo Yang
2015-07-23 11:07:34

剛剛猛然發現 "手持鑽頭", 所以不是用電鑽去鑽呀

Odinson Thor
2015-07-23 12:38:12

不是,我是刻意打成"手持鑽頭"的,用電鑽去鑽會破壞噴頭

MoMo Yang
2015-07-23 12:45:50

請問 Odinson Thor 你替換的鐵氟龍管, 是備料包裡面附的那一小條的嗎

Odinson Thor
2015-07-23 13:02:53

對,比較細的那條

Mark Chen
2015-07-23 17:02:54

印出來成品如何

MoMo Yang
2015-07-23 17:22:09

用官方的艾菲爾鐵塔印起來還不錯, 但是搭橋的地方, 會比較差, 所以還在改善機器, 看哪邊可以加強


原文網址 Charlie Ting
2015-07-20 22:18:34

[翹曲]

有個觀察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

我發現玻璃底下的散熱風扇似乎會影響玻璃的溫度分佈,造成噴頭組成的散熱風扇沒開的情況下,在遠離機板散熱風扇較遠的一側,會比靠近風扇的這一側更快翹曲,也翹得更多。

若是如此,我想是該打開玻璃,作一些隔離的動作了.....

Odinson Thor
2015-07-20 22:20:11

用什麼隔離比較好呢?

Charlie Ting
2015-07-20 22:23:47

原本我是想用手上的薄鋁片折一個風管讓氣流不要吹到上方玻璃,然後直接從X-Z那側的鋁管中間吹出。但是鋁板容易共振,會有噪音,再者容易刮傷線材。
所以打算用印的,印出一個整流罩,罩住風扇和機板,並且直接引流出去。不過看來要分兩部份輸出才行~~

Odinson Thor
2015-07-20 22:28:06

在下方貼藍色膠帶如何?

Charlie Ting
2015-07-20 22:28:52

其實我下方已經貼隔音泡棉了......XD

Odinson Thor
2015-07-20 22:29:25

有用嗎?

Charlie Ting
2015-07-20 22:30:46

有啊,玻璃的共振聲音小很多。
但看來氣流溫度有影響,所以要再改一下~~~
我甚至想作個罩子把機台包起來,應該可以達到無聲輸出。

Odinson Thor
2015-07-20 22:31:19

工程浩大阿.....

Charlie Ting
2015-07-20 22:31:24

現在剩下一些高頻的風扇聲,這種好處理。

Charlie Ting
2015-07-20 22:32:05

只是又想保留這台科技精品的視覺爽度.....>//////<

戴士偉
2015-07-20 22:58:57

有這麼誇張嗎....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5-07-20 23:39:26

玻璃背面貼隔熱棉

Charlie Ting
2015-07-20 23:43:57

左邊明顯比右邊有更大的翹曲,我希望翹曲的狀況能有一定的穩定性,這樣如果作大型組合件才不會一堆問題。


原文網址 林文和
2015-07-19 23:09:05

再請教~
1.影片中第14秒左右有高速震動的聲音這是正常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lQSrcQ7a_U
2.今天列印中接近列印物品看東西印的平整度時,都會聽到擠料過程中有好像空氣或水分爆裂的啵啵聲(不大聲,要貼近聽難錄音),這是材料濕氣太重了嗎?(拿去公司給成形烤一烤好了~)
3.上次請好噴頭後,後續有再列印了3~4東西,時間都約2~3小時,今天列印時發現一開始列印的外圈又不平整,且斷斷續續的附著列印層,我又用240度然後六角板板手擠壓攪攪,簡單清一清噴頭後又正常些,這是什麼原因,為何呢麼快噴頭又出現不順~"~

陳明谷
2015-07-19 23:14:27

那震動要看你設定的路線
今天我印!同樣參數品質真的有比較差…在想下雨真的有受影響嗎
列印高度沒有調好讓平臺剛好擋到出口就可能再發生卡料問題…或是前一層出意外也可能卡住噴頭出口


原文網址 王兆羽
2015-07-19 21:44:03

組裝營 Day 2 ,時限前終於印出,感謝助教們協助排除障礙。

兩天時間高壓縮的組裝過程,腦力體力嚴重耗損。組裝感想:較困難處為主結構需謹慎裝入 T 型螺母、噴頭結構爆多又位置刁鑽的墊片、螺絲、螺帽要鎖、電路板繁多的電線需靜下心好好對位、避免接錯。

對於可預期的後續自行障礙排除與維修,由每一顆螺絲開始自己組起,是無法避免的任務。否則花了更多小朋友買了組裝完成機,卻不時在出問題時束手無策,只怕會是更痛苦的夢靨。

總之,感謝 Atom 的組裝營,經驗是無價的。

林宇辰
2015-07-19 21:50:13

實作的經驗無價! (y)

Shi Xinhui
2015-07-19 21:59:12

真心覺得買了機器加課程是值會票價。很慶幸ATOM2.0是我的第一台3dp

Rickey Yang
2015-07-19 22:15:32

對於組裝用料有些自己的想法,所以沒參加組裝營,還好一切都很順利,機器直接上線工作。

黃琮翔
2015-07-20 14:46:28

我也是此次組裝營的ㄧ員,有人從旁指導確實會比較容易進入狀況~!

CJ Lee
2015-07-20 18:27:55

+1

鄭東昇
2015-07-20 22:08:23

可以請問一下上電檢測完,都頂在三個微動開關,有辦法讓他往下一點在關機嗎?感覺頂壓著開關怪怪的

廖新弘
2015-07-20 22:26:00

頂著微動開關不會奇怪

H-m Lin
2015-07-20 22:30:32

三軸返回HOME,過一段時間,三軸馬達會自動釋放皮帶,此時微動開關應該是沒有在按壓狀態才是。就算HOME完直接斷電,馬達也是直接釋放皮帶,應該不用擔心微動開關一直處於按壓狀態(萬有引力是存在的)

Rickey Yang
2015-07-20 22:32:57

應該是被開關兩個字混淆了。


原文網址 Odinson Thor
2015-07-18 16:49:58

請問如果下指令G1 Z0.35 F200,

才讓噴頭和列印平台間剛好可以通過一張紙,

那麼在kisslicer的Printer設定 Z Offset用來補償G29的值時,

是不是應該要設定為0.4+0.35=0.75才對?

Bise Chen
2015-07-18 21:09:44

您好,請問你這樣0.4+0.35=0.75的做理由是什麼呢?

H-m Lin
2015-07-18 21:31:53

0.4這個值是那來的???

Bise Chen
2015-07-18 21:32:30

應該是紙的厚度。

H-m Lin
2015-07-18 21:35:32

Odinson Thor
2015-07-18 22:55:26

微動開關的壓縮量0.2+PLA擠出高度0.2=0.4

Odinson Thor
2015-07-18 23:32:20

至於Bed Roughness和Z-Settle我都是設為0

Odinson Thor
2015-07-18 23:37:52

會這麼做的原因是ATOM原本的kisslicer設定檔就是全部設為0,直接在G-code Prefix設G29為+Z0.5,

但我經過無數次噴頭撞玻璃盤+把玻璃盤刮花很多條的經驗,才發現G29大約得+0.65才行


原文網址 Wei Wang
2015-07-18 12:32:40

請問如果更換噴頭內的鐵弗龍管,長度大概要剪多長?

廖新弘
2015-07-18 12:35:30

36mm

Odinson Thor
2015-07-18 12:35:31

我是量原本的長度,3.7cm

廖新弘
2015-07-18 12:36:57

減36mm,稍微拉長一下,比較好塞入喉管


 

全不選 發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