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OM 3D Printer Group 造訪社團 » 參考

原文網址 曾荐宏
2017-11-18 13:42:20

出售一台ATOM2.0成機一台,

含金屬盔甲與熱床

皆已經安裝好

並附上嫁妝

mk3噴頭 0.4mm x1

mk2噴頭 0.4mm x1

擠料輪x1 進料手臂x1 銀幕x1 電晶體x1 風扇

保養神油(最近才找到><)x半罐和保養油x1

購入時間約兩年

每天固定列印4~5小時

馬達與主機板和噴頭,風扇熱敏電阻等消耗品皆有換過

(幾乎整個機器都換過新的料件)

並加售先前板上團購時NEUTRON的所有零件

包含光軸與已經印出的列印件

(NEUTRON的零件照片禮拜一附上)

希望能夠面交,避免後來有什麼糾紛

地點在嘉義市,不郵寄

之所有要售出的原因

純粹是自己功力不夠,

有時突然底層無法黏緊時

需要花好多時間去做校正

雖然也學到許多,但後來因為自己工作和結婚的原因

無法在花這麼多時間去調整,

所以售出給高手或是有時間的同好去調整

AOM2.0整機+熱床+盔甲 +兩噴頭+其他備品

外加NEUTRON的所有組裝零件

共售3萬

請勿殺價~~

感謝大家,最後附上列印的成品給大家參考

郭桐瑞
2017-11-19 16:44:10

林于翔 上吧!!

許阿瑋
2017-12-06 20:29:11

賣掉了?


原文網址 Adrian Li
2017-11-16 21:51:33

將軍俑(手和腰關節可動)
stl 請參考之前的post下載
拆支撐架有點難道,請高手分享一下你們怎樣生支撐架和怎樣擺出比較理想的角度去切片印刷

Ver Worlding Max
2017-11-17 14:18:43

把劍也拆件平印,其他就都可以找最省時的切片方式印吧


原文網址 Brues Wu
2017-10-04 22:47:25

Atom E3DV6模組,測試一下散熱冷卻效果,看來還不錯,快速整理出bom及零件檔,想嚐鮮的痛友請參考以下連結
https://www.thingiverse.com/thing:2567616

實際組裝時可能會有些需要自己小調整請發揮maker的本能;我盡可能把注意事項寫上去了,還有bom表若大家發現有什麼錯誤還請私我一下!

黃俊傑
2017-10-04 22:50:10

有分享有推...

廖新弘
2017-10-04 22:56:47

Z Min改成用光學、效果更好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7-10-04 23:14:52

Tk Leung 這好像 Phineas TW#1 的設計啊。

Kwok Tony
2017-10-05 00:15:35

2.5 EX 能用嗎?

Fabio Hasseck
2017-10-05 04:46:49

nice :)

羅文典
2017-10-05 10:45:16

楊育明 這好強


原文網址 Brues Wu
2017-10-04 12:26:07

中秋節來了,天氣也漸漸的變涼了,再來沒熱床的可能要為翹邊奮鬥,今天來分享一下整合版的土炮熱床。
先前參考版上前輩的土炮熱床然後就一直再思考怎麼跟Atom好好的整合自己就弄個包裝版(不得不說原廠的熱床套件整合度真的超優!)
這包裝版一直在印ABS,熱床大概都是80~90度之間,至今也超過半年了沒鬧過脾氣,所有列印件都是ABS! 繼電器由機械式也改成固態的,另一開始設計壓玻璃的零件在印大範圍會干涉後續有作設計變更,原先擔心ABS在高溫下會有變形的情形也沒發生(設計上有作些考量盡可能的減少熱傳導)!
若有痛友有興趣的話,過陣子找些空閒時間再把bom跟圖檔弄出來給大家參考參考!

連傑
2017-10-04 15:53:07

我有興趣!!但請問自己改裝的總材料費大概是多少錢須要哪些材料?謝謝,原廠加熱底板好貴

連傑
2017-10-04 15:54:09

改裝除了硬體韌體要改甚麼呢?謝謝

Brues Wu
2017-10-04 16:19:14

原廠的整合性很好,用料也都很高檔,可靠性很高,那價格有它的道理;我沒細算一共花多少錢,印象中前輩分享的所有零件加一加好像2千多..但我這會比較貴一點,主要是用明緯的電供還有裝的是固態繼電器;但自已印一堆ABS零件這些就不知該怎麼算成本,若要再加上設計時間成本的話應該直接買原廠套件最划算.. XD 但Maker的個性你懂得.. 哈! 個人認為不論成本的話,這唯一比原廠有優勢的是從底部拆維修電子電路板會比較方便一些! 找個時間把它整理一下再分享給有需要的痛友! 另印象中韌體好像不用修改.. 2.5直接使用就可以了!

連傑
2017-10-04 16:26:24

哈哈感覺這樣真的滿方便的,如果有空分享再麻煩你了!!謝謝

連傑
2017-10-04 16:29:56

Jeff Lin
2017-10-04 18:27:59

洪瑞宏 可參考

廖新弘
2017-10-04 19:10:21

建議電源供應器不要太接近桌面,讓它有足夠空間散熱


原文網址 黃祈軒
2017-09-15 14:43:38

參考鋼彈,自己設計出自己的機器人 ? (一個零件一個零件印出來組裝 ? )

Francis Lou
2017-09-15 15:16:48

pla還是abs?

許阿瑋
2017-09-15 15:19:49

活動式?

陳俊維
2017-09-15 15:21:33

已拜

詹阿翔
2017-09-15 15:39:57

是隊長機

王家豪
2017-09-15 18:07:33

真的很厲害 我光做一個武器就弄了我半年....

金克杰
2017-09-15 20:35:40

GOOD~關節換成不同材質會比較耐磨喔

James Lu
2017-09-15 22:35:54

好強的設計和製作.

Patrick Wong
2017-09-16 12:24:47


原文網址 Ally Yao
2017-09-12 07:05:28

【CURA 2.7 測試】" Ironing "抺平功能參數說明分享~

有關抺平功能每一項參數的說明及變化,
請參考以下「Blog連結」的內容,看圖說故事~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一起來玩看看^^

【Blog】 http://3dppark.com/blog/cura-27ironing-pattern-2

李嘉祥
2017-09-12 09:14:47

做印章好用.


原文網址 郭志如
2017-08-18 00:22:50

分享一段由ATOM2.0 RP模到量產前樣品的影片給大大們參考指教: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4BnzGPWs3w https://www.indiegogo.com/…/majextand-the-handiest-thinnes…/ ,目前這產品正在Indiegogo集資,有興趣的大大請多多支持與分享。

Stanley Chen
2017-08-18 11:50:32

大大請收私訊:)


原文網址 Vincent Liu
2017-08-02 09:43:27

世界知名的小狗spot ,7:29秒開始有提到3D列印的應用,讓這些機構有了突破性的發展,參考看看.

Ya Hsuan Wu
2017-08-02 17:54:12

接近5:00的地方 看了我快笑死XD


原文網址 JaiFei Lin
2017-08-01 16:14:40

老闆發話

在新歡與舊愛之間只能糾結地捨棄舊愛 ATOM 2.5 EX (經 2.0 升級)。先前有PO文過一次,但不敵舊愛現實殘酷的折舊價值感因而流標。此次毅然決然將它折讓給有緣人照顧。

配備與資訊如下:

1. 2016/09/23 戌時生,至今未滿週歲,收過涎了。
2. 雙擠出套件,升級買的。
3. MK3噴頭,升級買的,原 2.0 噴頭炒過一次5人份米粉後安躺於盒子內不再見人。
4. 可卸式恆溫熱床,升級買的(有熱床沒煩惱)。
5. 強化機殼,也真的挺強化的。
6. 光學限位開關,升級買的(還不錯感)。
7. ATOM 原廠線材,白色,約莫剩600g(平時安躺於防潮箱中)。
8. FLMT 飛力美水溶線材,一捲。
9. 從 2.0 一路走到 2.5 EX 的每一個盒子,也是收的很好。

其它資訊如下:

1. 原汁原味不拆賣。
2. 目前住處位於台中市,同鄉自取,它鄉不建議貨運。
3. 如需開發票要加5%稅金。
4. 不幫測試列印,走過的痕跡請參考照片。
5. 調整要靠功力,願您練成降龍18掌。
6. 很難回答 ATOM 與其他家產品精度有何差異,因為好像都是0.05mm啊啊啊啊(攤手)。

接它回家的資訊:

1. 請善待它如同做好事存好心。
2. 還是需要調整一下讓它適應新環境,改造它也是很好的方向。
3. 費用 4 萬元整,如您真是掏心掏肺有誠意,可談。

謝謝

林建勳
2017-08-01 17:16:30

可看機嗎

饒承軒
2017-08-02 13:16:11

想排隊...

Shi Xinhui
2017-08-02 22:38:11

覺得二手機的調整真的是功力加運氣耶 如果有原廠認証二手車(機)?! 應該不賴說……又可以控制二手行情……

JaiFei Lin
2017-08-03 16:00:58

一切發生的太快,有緣人已光明正大地接回,謝謝各位(莫名暗自神傷)。


原文網址 張辰謙
2017-07-29 11:31:57

設計完成
剩下的就是列印了!
參考FLUX的效應器
為了淘寶買的特殊規格的噴嘴喉管與散熱器而設計
預計使用磁鐵球頭連接
Design finished !
All I have to do is to print it out!
# FLUX # 3dprinting # modeling # fluxdeltaplus # effector

Chin Ming Keat
2017-07-29 11:56:01

fluxdelta 用的球頭和磁鐵好像比一般12mm直徑磁體大和10mm球頭大很多。因爲這樣并聯臂才有足夠的運作空間。

Chin Ming Keat
2017-07-29 11:59:04

我也模仿過luxdelta的設計...最后發覺其實不太理想。這設計缺陷太多了。

張辰謙
2017-07-29 13:04:47

我設計的是12mm的磁體 測試結果到時候再po給大家看~

Chin Ming Keat
2017-07-29 13:31:39

Stanley Chen 版版沒用心聽書哦。這不是flux的改造,而是模仿Flux的效應器......

陳冠銘
2017-07-29 13:44:48

一點意見 個人認為Flux這個設計不適合用列印件
因為結構施力點離熱源太近了

Danny Kuo
2017-07-29 13:55:38

六顆 球頭的相當位子要跟原廠一樣嗎?如果不一樣 座標會跑掉嗎?

Chin Ming Keat
2017-07-29 14:00:26

很久以前的搞的...

張辰謙
2017-07-29 14:06:05

其實我有個想法 就是設計一個 適合所有 噴嘴跟喉管的 效應器 用類似彈簧之類的東西夾緊就好了 然後也是用磁鐵連接 這樣方便替換

Danny Kuo
2017-07-29 15:27:18

期待成品


 

全不選 發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