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SPLAY 3D 建模
  • 3D列印服務
  • #maker+t=market
  • 1
  • 2
  • 3

ATOM 3D Printer Group 造訪社團 » 回抽

原文網址 劉柏葳
2016-04-07 06:47:08

請問中間的堆料是回抽的問題嗎

王智立
2016-04-07 08:33:08

有像外壁沒完全冷卻翹離。有背面照嗎?

劉柏葳
2016-04-07 08:40:30

劉柏葳
2016-04-07 08:40:54

風扇調大?

王智立
2016-04-07 08:42:33

可以試試。但是又有點詭異...
內外兩側都有類似水泡的形狀。像是燙傷的外皮從內部被撐開的。

廖新弘
2016-04-07 09:07:38

中央有可能熱堆積,耍從散熱丶噴頭溫度丶列印速度下手


原文網址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6-03-29 13:33:04

喉管襯管可以算定期保養的重點項目哦,這根還可以印,但已有破孔,回抽效率極差,換掉才是上策!

Rick Yang
2016-03-29 13:41:41

不知道塞進去喉管有沒有比較好的方法,是先拉細嗎?昨天光塞進去花了一小時

戴士偉
2016-03-29 13:45:29

先加熱噴頭...
我一直覺得 Mark Chen 唬爛我~ 這麼滑是要怎麼拉細啦~ XD

廖新弘
2016-03-29 13:45:52

先拉長再裁長37mm

Rick Yang
2016-03-29 13:49:39

我昨天做法是,兩端用尖嘴鉗夾住輕拉,稍微變細後,裁調兩端破損至大約36mm,噴頭加熱到240, 中間穿一支1.5mm六角扳手,開始慢慢擠進去,高溫會讓鐵弗龍管外徑重新塑形變小,這樣對嗎?

陳亮宇
2016-03-29 14:21:07

這又是只需要37mm,卻一次買了5公尺回來的東西~

曾俊維
2016-03-29 14:26:16

上次團購日本的不用拉喔。超好用的。

Charlie Ting
2016-03-29 14:48:17

真的~~~這大概是消耗速度最快的耗材了.

蘇子中
2016-03-29 15:22:46

除了鐵氟龍管外就沒有更好更耐用的材質了嗎?

陳亮宇
2016-03-29 15:26:10

具有塑料中最小的摩擦係數,是理想的無油潤滑材料。
https://zh.wikipedia.org/....../%E8%81%9A%E5%9B%9B%E6......

Chen Guan Ting
2016-03-29 15:29:43

不太懂,為什麼耐溫可以到260度,卻又那麼快變質

王智立
2016-03-29 15:31:56

試著在擠出馬達進線處加上加個抺油裝置看看。能不能減少線材對鐵氟龍管的摩擦。

王智立
2016-03-29 15:32:14

戴亙泰
2016-03-30 19:47:24

請問回抽是否有牽絲基本上是因為這跟管子的關係嗎?

李穆
2016-03-30 19:55:53

基本上跟料性有關


原文網址 Charlie Ting
2016-03-25 19:12:59

[喬巴 again]

雖然之前有用手機拍過了,但還是補一下正式的照片,不過好像沒拍得很好,沒有微距鏡有些難搞。

這次主要是把螢光料的部份拍出來,上次有試一個強化螢光的料真的很強,另一支螢光料的曝光值可以正常曝光,套用過來就過曝,而且持續很久。

以喬巴這種模型來看,純色料比較吃香一點。但就列印來說,基本上都順順印,難度不大。倒是 PETG 這支料讓我踢了兩次小鐵板,主要是它比一般的 PLA 更黏,所以用慣用的速率跑時,很容易會塞住。基本上溫度要高個10度,然後回抽頻率也要注意。

另外,這次試著用外牆來降溫,避免喬巴的角出現變形,基本上成功。另一個目的是,從外牆的結構強度,可以知道什麼溫度是最理想的。因為如果只有0.4mm的外牆都很難破,代表印出的結構會最堅固。

因此,如果有想印比較堅固的東西,可以試著印一個柱狀物,然後開外牆。再以不同的溫度列印,這樣每個溫度的強度就能區分出來了。

PS. 印了十幾種料,主要在試料性。除了PETG要特別留意外,其他都差不多。軟料部份因為外掛還沒作好,所以暫時不測,因為要用軟料印喬巴,基本上會失敗。


原文網址 Genu Wu
2016-03-21 16:29:55

# 提供ABS列印心得給各位參考
1. 臭味-臭臭臭,用了號稱低臭味的線材,還是覺得很臭。
2. 噴頭表面積碳-使用PLA約600小時,表面還是有點白白亮亮,改用ABS一個禮拜整個都黑了,徵求除表面積碳方法。
3. 不易堵料,例:3小時的物件,出料50mm/s,狂回抽(5mm)無堵料情形發生。
4. 熱床110度也超容易翹曲,3M2090熱床可用,但效果不佳,反而口紅膠比較優,印大物件需要保溫罩。
5. 熱床會導熱到機台,3小時溫升25度,長時間運作需機體外部的散熱。

黃俊傑
2016-03-21 16:57:03

熱心給推...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6-03-21 19:22:56

ABS也要回抽嗎?


原文網址 戴光宏
2016-02-29 04:11:29

https://www.facebook.com/dreamloveer/videos/1068235946530229/

下次要做一個狂回抽的檔案來玩!!!

Robin Hsu
2016-02-29 05:42:31

一次印兩隻 距離設定好,應該狂抽吧 @@?

Yinka Alade
2016-02-29 11:48:03

lol

SakaShima Huang
2016-02-29 11:50:57

感覺用軟料來做就能搖O乳XD

Edward Kuo
2016-02-29 12:10:05

這個也太挑逗了。@_@

趙本名
2016-02-29 12:25:38

太有趣啦


原文網址 戴光宏
2016-02-21 20:12:06

https://drive.google.com/…/0B_grvjH1BkvkSjU0Qjd1eDFfd…/view…

半露胸版 其實我蠻希望噴頭模組上也能放裝飾的 會隨著進料與回抽轉動
如果無法下載說一下 我應該有改可下載權限才對....
有印成功記得分享一下切片數值給我

戴光宏
2016-02-21 20:12:26

戴光宏
2016-02-21 20:13:00

導料輪上的祈禱少女

Robin Hsu
2016-02-21 21:17:03

居然是為了看她在送料回抽時轉動的 附屬產品

王榮達
2016-02-24 07:52:32

先上未清理現醜一下

王榮達
2016-02-24 07:52:44

王榮達
2016-02-24 07:52:49

王榮達
2016-02-24 07:55:17

原始物件算小,整體高度約81mm,手指細的跟牙簽一樣,不過看起來應該是成功的。

王榮達
2016-02-24 07:57:35

戴大,這檔案我可以po到我們的粉絲去分享下載嗎?

戴光宏
2016-02-24 22:00:16

有註明作者就好

王榮達
2016-02-24 22:11:13

王榮達
2016-02-24 22:11:18

王榮達
2016-02-24 22:11:24

王榮達
2016-02-24 22:15:05

古銅金,層厚0.15mm,物件高度81mm,列印時間6h18m,散熱夠的話,就無明顯熱堆積的情況發生,手指部份列印還可以接受,畢竟已經比牙籤還細了

戴光宏
2016-02-24 22:53:45

臉部有崩掉的感覺...

王榮達
2016-02-24 22:57:05

應該是拍攝角度的關係

王榮達
2016-02-24 22:59:02

王榮達
2016-02-24 22:59:07

戴光宏
2016-02-24 23:01:27

這種金粉料是哪一牌的?

王榮達
2016-02-24 23:02:06

我們公司自行生產的

戴光宏
2016-02-24 23:02:25

貼來看看!!!

王榮達
2016-02-24 23:04:23

這是直接線材列印出來的效果,沒做其他處理,要貼什麼給你看?

戴光宏
2016-02-24 23:05:01

能下單的地方.....

戴光宏
2016-02-24 23:05:43

這料有賣?

王榮達
2016-02-24 23:06:34

我們做外銷市場,內銷無賣場,有興趣可以直接匯款購買

戴光宏
2016-02-24 23:06:55

@@

戴光宏
2016-02-24 23:57:37

等我需要用到時再買好了 謝謝囉 那東西也不曉得能不能做成功還在實驗階段

王榮達
2016-02-24 23:58:42

有需求歡迎聯繫

戴光宏
2016-02-24 23:58:58

謝謝


原文網址 Leka Shen
2016-02-19 11:44:28

【發問】請教一下各位使用Cura的前輩們:

你們使用Cura時候會出現類似照片中的狀況嗎?

例如:莫名斷線、吐料不順之類的狀況…

此版本的回抽速度:120mm/s 回抽長度:6mm

請問有前輩知道如何改善嗎?因為使用ReplicatorG沒有這種狀況發生…

感謝各位看完這篇問題~甘蝦!

HaoYang Cheng
2016-02-19 11:47:41

線材的粗細不一其實也會嚴重影響輸出結果,有時候不僅只是設定或者機台調教的問題

Charlie Ting
2016-02-19 12:18:13

有參數會比較好看出問題,若是設定沒什麼大狀況,就是機台硬體的調校要更細膩。

陳曉澔
2016-02-19 13:00:27

經過這幾天調機的感覺....好像是噴頭溫度的飄來飄去的感覺....目前我也調不太出來.....。但印薄壁的作品時,調整溫度就常有這樣的現象。別的軟體不會....我就不知道囉....哈哈哈。丁大神請回答....。

陳曉澔
2016-02-19 13:05:10

校正是留下的,,,,


原文網址 張維哲
2016-02-17 19:40:45

請問有使用 KISSlicer_Win64_1.5beta2.22 版本的前輩,不曉得我哪邊設定錯誤,造成列印無法出料,但可看到擠出機仍有在回抽的動作。謝謝

曾荐宏
2016-02-17 19:42:32

可以手動送料嗎?會不會是硬體的問題呢?

張維哲
2016-02-17 19:43:24

有測試以前的gcode可以正常運作 進退料也正常 應該是切片軟體設定

李穆
2016-02-17 20:00:33

中上擠料機設定應為5D AbsoluteE

張維哲
2016-02-17 20:06:45

好 回機器前我趕緊試試看。謝謝您。

廖新弘
2016-02-17 23:18:06

張維哲
2016-02-18 15:31:11

最後解決方式 機板重開機即回覆正常 與大家分享


原文網址 張維哲
2016-02-06 20:28:32

Google不到答案,菜鳥又來發問了!
請問一下Kisslier中紫色路徑所代表的意思?
因列印出來的東西轉角處
容易產生疙瘩不曉得該如何調整
感謝各位高手

噴頭0.4 Depth 0.2 Gap1.0
溫度200 回抽 8.5 列印速度皆25
Travel Speed 50 XY Accel 1000

李穆
2016-02-06 20:31:44

那應該是粉紅色Crown Path要購買ProKey才能關掉,不想花錢的話學一下Cura

張維哲
2016-02-06 20:35:57

了解! 所以疙瘩有一部分是路徑本身造成的 而非是參數還沒調整到甜蜜點的意思瞜? 謝謝

王榮達
2016-02-06 21:18:43

更新一下翻譯

Bise Chen
2016-02-06 22:37:45

crown path這有何不良影響呢?

Timmy Chen
2016-02-06 23:58:04

"Google不到答案,菜鳥又來發問了!..."

先生....您少打了一個字"找" (半認真吐槽)

---------------------------------
您有沒有在Loops go from Inside to Perimeter勾選?

Birk Binnard
2016-02-07 00:21:22

Dark Blue = Solid path
Pink = Crown path <== this makes no sense even in English

張維哲
2016-02-07 00:57:16

報告! 有打勾 感謝提醒 哈哈

許阿瑋
2016-02-07 12:41:08

現在很多人不都把"GOOGLE"當作動詞、行為用嗎?XD

請問Crown Path是什麼意思?

Chiufan Luk
2016-02-07 18:41:16

這個設置提供參考,感覺溫度要低一點,不然很容易產生熱堆積,出料也要細,因為塔柱很細,loop兩圈就夠,flow 的max 設置在0.3[mm^3/s],flow的速度慢就不會產生熱堆積,但相對的噴頭移動的速度也會變慢,移動速度是取決於flow的max數值,所以這個設置的速度是40/s和30/s(由於取決於max所以這個數值是無效的),其實只有3/s左右,但在印小物件(2mmx2mm的柱)的時候3/s已經算速度很快

Chiufan Luk
2016-02-07 18:46:38

紅色的部分感覺比較重要,不知道對不對,還有改進的空間希望各位大大給給意見

李穆
2016-06-12 11:31:28

噴頭會作微量出料以及抹的動作,沒控制好會造成明顯的牽絲、積熱跟疙瘩

Charlie Ting
2016-06-12 13:29:59

google 的翻譯很爛,不要只看它的說法。
http://dict.site/crowning.html

crowning path 基本上就是在 loop, solid infill 之餘,用來補空隙的,所以它會要你設定一個最小間隙,只要是大於這個間隙的部份,它就會去補上一道。

Charlie Ting
2016-06-12 13:33:48

降溫時間是重點,另外要小心懸臂部份的翹曲把東西撞倒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8Y9K1FzuA4

Marx Wu
2016-06-12 21:09:43

There are completed hard for nonnative English speakers to understand some of words or vocabulary in the manu( ´_ゝ`)


原文網址 Charlie Ting
2016-02-06 18:56:58

[年前分享尾刀]

前一陣子連續印了不少喬巴,從中得到許多經驗可以跟大家分享。但因為是累積多次觀察的心得,所以只講結果,大家自己挾去配~~

1. Wall
新的 KISSlicer 有支援 Wall 的方式來散熱,這個除了散熱之外,還可以用來觀測溫度。簡單來說,當你隨手一折這個 wall 就會破裂的話,代表你設的溫度偏低,層和層之間的結合度不是很好。另外,如果印出來的 wall 沒有透明感的話,代表你的溫度偏高,可能有氣泡了。還有,wall 的表面如果沒有很均勻的髮絲紋,表示你的機器精度可能要注意。

2. Grid vs. Brim
新版的 KISSlicer 可以設定 grid 的疏密度和厚度,上次突發奇想,調了一下這個參數,讓 grid 印出來跟 brim 一樣整個密合。這個東西的好處是它可以強化支撐底部,例如你印一個有細支撐的物件,這個支撐很容易因為底部不夠強而被撞掉,用grid就不容易。另外,這樣的grid也會有比較好的捉地力,可以減少翹曲的問題。同時,grid 跟 brim 是可以共用的,彈性很大。

3. G29 once
以前我習慣讓機器每次都G29,但是這很容易造成膠帶破損,那個力道其實頗大,大概跑二三次,測量點的膠帶就破洞了。之後,我把那指令關掉了。即使換了新膠帶也沒重跑。但還是都能順順印~~而且好處是不會在物件上看到那幾個點的痕跡。我想不論是用膠帶、ZP,G29 還是少跑比較好。

4. ABS
前二天手賤,想說拿 ABS 來試試最近領悟到的列印心法(無熱床印ABS),可惜喬巴大概印了六成,還是不敵翹曲,把物件給撞掉了。或許 z-lift 設高一點有機會成功。但重點是,我發現一般的ABS溫度偏高,這有點傷鐵氟龍管。這事可能有二個方向思考,要嘛用低溫ABS,要嘛就得勤換管子了。

5. 噴嘴
強烈建議沒事就捅一捅噴嘴。拆下噴嘴處的管子後,可以用線材直接捅,這樣可以觀察出料的狀況和速度;也可以手動模擬回抽的狀況,然後觀察噴嘴線材出、停之間的變化。偶而還可能沖出一些髒東西。

用六角扳手捅可以清清前端三角錐區域,也可以感受一下鐵氟龍管壁的狀況,如果是很平滑的狀況,基本上還很OK。如果越來越覺得沙沙的,代表也差不多該換了。

6. 退料後的線頭
理想情況下退料後的線頭應該像一根鈍鈍的針頭,這時鐵氟龍管是完美的。慢慢的,如果你發現線頭變成前面有一段小圓柱,然後有一段頸部,再接到線材上。那表示噴嘴內的狀況在變化了。等這個小圓柱越來越長,也越來越粗(可能大於1.75mm),大概就要拆噴頭保養了。

以上,跟大家分享~~~

其他的就等明年了~~先祝大家新年快樂!

Charlie Ting
2016-02-06 19:02:38

用grid打底,可以很薄很堅韌;用wall可以決定最佳溫度和檢視機器精度。

Bise Chen
2016-02-06 19:03:34

你這裡說的「新版」是哪一個新版?是否順便註明一下呢?

戴光宏
2016-02-06 21:29:29

噴嘴損耗會很高嗎?每次拆裝噴頭組件都很吃力...

蘇子中
2016-02-06 21:51:49

牆的主要功能是什麼呢?表面會印的比較好嗎?


 

全不選 發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