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ker+t=market
  • COSPLAY 3D 建模
  • 3D列印服務
  • 1
  • 2
  • 3

ATOM 3D Printer Group 造訪社團 » 馬達

原文網址 劉義瑋
2015-04-22 19:47:59

最近因為一些需求需要使用彈性料,所以買一了一捆TPE,但是似乎因為線材太軟,在上方的進料馬達那常常會卡住,且彈性也沒有如預期般好,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推薦的彈性料?

Clarence Lee
2015-04-22 20:39:23

TPE要用最好擠出機齒輪前後要有ptfe管

Peter Wu
2015-04-22 20:53:34

我們會試著提高溫度,然後放慢列印速度,試試看吧

劉義瑋
2015-04-25 01:53:42

一直卡住的問題無法解決,有人有解法嗎?或是有其他推薦比較硬的軟性線材嗎?

Clarence Lee
2015-08-25 22:07:09

2.85mm左右鑽了擴孔插3-2的ptfe/pfa管都行

Clarence Lee
2015-08-25 22:07:16


原文網址 昭堂張
2015-04-22 01:15:38

[皮帶鬆緊調校技巧 之 使用調音器]
前幾天為了調整皮帶的鬆緊度苦惱。因為鬆緊度很難量化,所以大家很難分享設定及經驗。由於ATOM用家的皮帶用料、長度、馬達等都是一樣的,所以,只要能把鬆緊度量化分享,就能造福其他新手們。於是,我想到了個辦法: 用樂器調音用的調音器,來量測皮帶的鬆緊度。靈感來自於手冊上的"音符符號",即然會有聲音,那應該是可以像調吉他弦一樣調吧?! 測試之後,發現可用。我現在把三軸皮帶都調到C#的音 (鬆緊度)。給大家參考。若有人手上也有調音器,也請分享一下使用的音高設定,大家互相參考一下。

昭堂張
2015-04-22 01:18:27

ATOM 1.99手冊上寫要留135CM,結果135CM跟本鎖不起來(太緊了)。最後,我足足多放了應該有半公分。所以,很好奇到底鬆緊要調到如何,對馬達最好?! 太低怕失步、太高怕馬達不夠力....

高北熊
2015-04-22 07:36:40

135cm是可以的,上次有位大大也是說135cm鎖不起來,最後才發現是自己的皮尺不準。

高北熊
2015-04-22 07:40:55

調皮帶音階這招蠻有趣的,晚點來試試調音App可不可以用

昭堂張
2015-04-22 08:54:34

調音App這主意不錯!這樣大家都有調音器了! 誰能分享一下適合的App

Clarence Lee
2015-04-22 11:04:25

怕不同裝置收音濾掉的音頻不一樣...不過實測看看才知道了

Jiunn Yang
2015-04-22 11:16:56

cool idea..., 晚上試試

Yu Shu Huang
2015-04-22 11:45:52

我就是皮尺不準那位 準的135cm真的是剛剛好能鎖螺絲的長度

高北熊
2015-04-22 12:11:37

太棒了~這招真的可以Work
我已經將三組皮帶的鬆緊度(彈起來的頻率)調到一致~

昭堂張
2015-04-22 12:41:51

快快快〜分享一下音值。我是彈長的那段(沒有緊迫器那段)的中間,值是C#

高北熊
2015-04-22 13:23:18

滑塊左邊皮帶顯示是C2,頻率是65.4Hz

高北熊
2015-04-22 13:24:15

滑塊右邊皮帶顯示是D#2,頻率約是78.4Hz

鄭政浤
2015-04-22 13:47:22

www再來就是出動張力記了

昭堂張
2015-04-22 21:37:55

用和@高北熊一樣的App,我的左邊是69.5Hz。差不多。

Stanley Chen
2015-04-23 00:58:34

這太科學!
太聰明了!


原文網址 戴士偉
2015-04-20 12:40:27

前天發現擠料機馬達電壓別調太大比較好,

因為擠不出去時, 料就會自動回彈,

如果調大了, 讓馬達硬擠, 最後也是把料咬斷而已.

ps. 因為遇到一卷爛料, 高低溫或超慢速都擠不太動 Orz...

陳順得
2015-04-20 12:44:36

可是改TMC2100, 不開大一點,回抽速度超過80就會失步了…

戴士偉
2015-04-20 12:45:19

你的 E 軸加速度調多少? 我用 3000 回抽都開 120mm/s @@

戴士偉
2015-04-20 12:48:32

電壓調大, 電流大, 影響的是加速度(A)

F = MA

跟回抽速度大小應該沒關係

除非小於Marlin 的 Jerk 速度, 才會沒有加速段. 用全力加速.
這時電壓多大, 馬達力量就多大.

陳順得
2015-04-20 12:57:06

求設定值…E加速度目前是4500, 回抽6000,電壓調至極限,計算值是0.97A

戴士偉
2015-04-20 12:59:45

E 我用官方提供的 3000
電壓, TMC2100 大概 0.75V

陳順得
2015-04-20 13:05:04

下班再試試,最近下班一直泡在工作室被碎念了…


原文網址 昭堂張
2015-04-18 03:07:53

新手發問: 這幾天ATOM 1.0剛弄好。晚上可以順利印出測試檔pixel star。但之後,我準備要再試別的檔案時,auto level的動作就開始失敗。失敗的現象是會在固定x軸附近那幾個點跳空。我前幾天也有遇到類似的問題,但把傳動及噴頭等都弄好,問題就解決了。但這次,我檢查了一下,並沒有什麼異狀。只有Z軸在上電時還是沒什麼力的感覺,稍微拉一下就可以拉動。我檢查了三軸的馬達拉力,拉力大小為Z<X<Y。手輕拉就可感覺出差異,但不像是皮帶鬆。請問還有什麼可能造成auto level失敗? 我的傳動馬達有問題嗎? 是過熱造成的嗎? 如何解?

廖新弘
2015-04-18 09:11:54

Auto level主要是跟噴頭上微動開關有䦧,檢查一下微動開關相關的東西,螺絲跟電缐

昭堂張
2015-04-18 10:49:58

因為上次有相關經驗,寶典上的注意事項我都檢查過了。這次的跳空很明顯是固定偏X軸的幾個點,這讓我覺得問題並不單純。但就是看不出來是哪兒有問題?!

陳順得
2015-04-18 11:21:35

電線還是進料管扯到了吧

昭堂張
2015-04-18 11:57:46

我也猜是有什麼電線之料的扯到。但是弄了很久還是沒用。結果關機過了幾小時後,今天早上又全部恢復正常了。過熱應該是不會才是,不知會不會是感應用的電線沒焊好?! 目前只能再觀察看看了...

昭堂張
2015-04-18 11:58:59

那請問"上電時馬達可以被拉動"算是問題嗎? 需要調整嗎? 是調傳說中的電壓嗎?

Clarence Lee
2015-04-18 12:06:02

g28後馬上拉還會動嗎? 輕慢拉
看是不是馬達上的2GT齒輪沒鎖好

陳順得
2015-04-18 12:06:17

千萬別在馬達的線接到主機板的情形下手動移動平台,會燒板子

Bato Wang
2015-04-18 14:08:06

沒那麼弱啦....馬達的線拉到主板的情況下...動馬達...會發現原來會發電耶.....XD

昭堂張
2015-04-18 15:50:22

Clarence Lee 沒錯,Home之後輕拉會動。早上就成功一次,第二次又GG了。我再檢查看看齒輪有無鬆掉。

昭堂張
2015-04-18 15:54:24

Bato Wang 請問"沒那麼弱"指的是?真的會燒板子嗎?若是如此,要檢修保養時不就要把接線拆掉?

Bato Wang
2015-04-18 15:54:53

我維修的時候從來沒拔過線...... :)

廖新弘
2015-04-18 16:01:16

我也沒有拔過線,除了1.0版升級20重新拉缐外

昭堂張
2015-04-18 17:12:59

所以,我可以在關機的狀態下,用手快速移動平台,測試滑軌的流暢度嗎?LED面板亮啊亮的,看得我心慌慌的...

陳順得
2015-04-18 17:19:51

亮呀亮的………

Bato Wang
2015-04-18 17:29:41

LCD亮啊亮的代表電源路徑上產生了電源...馬達原來可以發電啊....但如果你接錯了線, 發出來的電進入了不該去的地方....那就跟沉睡大一樣了.....

陳順得
2015-04-18 17:46:39

我燒掉的原因不是因為馬達發電就是了…呵

劉聖心
2015-04-18 22:24:09

我昨天晚上印完50X50的測試件,因忘了標示方向又再重印一次,結果也發生相同狀況,後來也是檢查微動開關跟噴頭有無鬆脫,但好像看不出什麼問題,還因為調整微動開關把玻璃畫出一道痕跡...最後又莫名恢復正常 -_-

Bato Wang
2015-04-18 23:10:06

所以沉睡大的板子不是因為馬達發電而燒掉, 那怎麼推論馬達發電會燒板子的呢?

陳順得
2015-04-19 00:25:05

應該是「馬達控制模組」怕會因為步進馬達的發電造成毀損,我會燒板子應該是當初板子有裝反…

昭堂張
2015-04-20 01:30:27

今天安裝升級套件時,手冊上也是警告不能去手動滑動平台,一樣是說怕會燒板子。不知可否請官方給個說法?

昭堂張
2015-04-20 01:42:08

跟各位報告一下此問題的後續。後來發現問題的根源是auto level用的微動開關在噴頭平台上的接腳焊點"藕斷絲連"導致。這問題困擾我很久,一下出現一下又消失。且不同於常見的auto level問題,它常固定只發生在某幾個點會出錯,而非全部跳空。本來以為是黑管線干擾,但這問題比黑管線干擾還敏感又不易查覺。root cause是微動焊點接觸不良,導致某些角度容易因線的微小扯動而失常。我最後是因為它整個斷了,完全無法工作,才發現。===> 解法: 不撐了,直接升級1.99。 :)


原文網址 戴士偉
2015-04-17 17:57:07

提供給想改 TMC2100 的朋友
馬達拆開後要這樣接線就可以改四線並聯.
ps. 這是盜 Mark Chen 的圖改的 XD

Bato Wang
2015-04-17 17:59:05

這個一定要改, 不管有沒有要用TMC2100

H-m Lin
2015-04-17 18:13:28

弱弱的問一下~中間抽頭是甚麼意思???

陳順得
2015-04-17 18:21:24

目前我用tmc2100,電壓調到極限1.412左右,電流逼近1A,可以完美列印,但回抽速度只能到80

陳順得
2015-04-17 18:21:35

然後沒改四線

Evan Lin
2015-04-17 18:24:14

請問改四線並聯後的差異是?

戴士偉
2015-04-18 15:46:14

據說不改的話, 換晶片後馬達會燙

沉睡得 請問一下, 這樣晶片跟馬達不會燙嗎 @@?

Bato Wang
2015-04-18 17:01:49

這顆馬達我用在4982上面....很熱而且很容易失步, 不管怎麼限流都有機率性的失步....而且馬達會很熱....索性把全新的馬達給切下去, 改四線....現在好得很 .... (Y)

Bato Wang
2015-04-18 17:02:09

另外餵這馬達吃24V....又快又安靜又不燙

陳順得
2015-04-18 17:12:13

溫度大概落在65左右,其實也還好,目前改到一半有障礙@@

Mark Chen
2015-04-18 23:33:00

Mark Chen
2015-04-18 23:33:38

補上一張美工刀挖掉的圖

H-m Lin
2015-04-18 23:42:33

美工刀挖掉~再配合四條線接起來即是完成品了嗎?
針對TMC2100做修改沒錯吧!!

戴士偉
2015-04-18 23:45:40

電表ㄧ定要量,不然燒了就GG了

Bato Wang
2015-04-18 23:46:46

沒那麼容易燒啦, 頂多不會轉而以....XD

陳順得
2015-04-19 01:48:26

改裝要點如下:
切開後
2-3 是斷路
1-2, 3-4 也是斷路 (我的狀況)
1-3, 2-4 是有阻值的, 阻值相同(3.2Ω)
1-4 斷路

接之前先切,切好之後先測定一下有沒有切斷,確定了再來焊接

接好後,變成1A1B(1.6Ω), 2A2B(1.6Ω),

參考公式為 1/R = 1/R1 + 1/R2,動工之前要量看看阻值來確保後續沒有錯誤喔

陳順得
2015-04-19 02:12:35

然後回裝的時候檢查一下有沒有東西掉進轉子的縫隙裡面喔,銅屑或是任何其他不該出現的東西 手

Evan Lin
2015-04-19 09:41:15

TMC2100可以在哪裡買?另外這顆馬達原本吃幾伏特,要如何改24V呢?

Clarence Lee
2015-09-09 21:09:02

看來在散熱良好的前提下.,..
最近是玩到列印70mm/s了..
大面積時最好traveling跟列印速度不要差異太大免得踩到StealthChop 弱點

戴士偉
2015-09-09 21:10:17

G0 我都跑150mm/s XD
加速度降低就不怕了

Clarence Lee
2015-09-09 21:25:40

XD 我traveling目前還在150mm/s 加速度3000 ;p
不過以前都是大面積滿盤比較容易中招啦
http://www.ustream.tv/channel/atom-3d-printer

Taki Tseng
2015-09-10 01:05:18

我現在則是 45mm/s 加速度3000
之前提升到 90mm/s出來的作品容易有熱殘留的情況
120mm/s 則是會有停擺情況....。

散熱真的是重點阿~~

以上誤會了,這是列印速度 非traveling

Clarence Lee
2015-09-10 01:06:55

90mm/s 應該不是atom2.0噴頭吧?還是這在講traveling速度

Taki Tseng
2015-09-10 01:07:31

:(;゙゚'ω゚'): 我誤會了 還以為在講atom2.0呢

Clarence Lee
2015-09-10 01:08:01

是在講ATOM 2.0啊... @@
喔..只是在講換用TMC2100的stepstick的
不是原廠使用的DRV8825 or A4988喔;p

Taki Tseng
2015-09-10 01:08:30

是的 我也是TMC2100使用者
只是我剛剛搞錯 以為是在講列印速度
沒注意到 在說traveling速度 我是設120mm/s
後來有降為80mm/s

蘇恆誠
2017-11-07 11:26:03

這個改法太神奇了,串聯改並聯應該是電流變大,常理應該是發熱增加,實際卻是降低。


原文網址 雷益昇
2015-04-13 10:45:44

自動校正完要移動到前方,馬達會突然變的很大聲,這有需要在調整哪裡嗎?

Clarence Lee
2015-04-13 10:51:59

1.x 升級的?

雷益昇
2015-04-13 10:53:58

對 電壓有調整了

雷益昇
2015-04-13 10:56:09

要調整這嗎?

Clarence Lee
2015-04-13 10:57:06

G1 F3000 Z50看看?

雷益昇
2015-04-13 10:57:50

好的 我試試 謝謝。

Clarence Lee
2015-04-13 10:57:55

有用最新的這討論區上的 升級版用 firmware嗎?
辨別方法就是進去lcd看加速度最大是9000還是3000

Clarence Lee
2015-04-13 10:58:28

Vref現在設定是多少?...這顆印象中限流不要太高

雷益昇
2015-04-13 11:01:28

韌體有更新到4/8的那個,可以請教一下@ Clarence Lee Vref 要到哪看嗎?

Clarence Lee
2015-04-13 11:03:50

所以4/8的升級完有 restore failesafe 並 save ?
看上面那個0408_Mastering ATOM for Upgrade.pdf
page 20有

雷益昇
2015-04-16 09:12:10

把G1 F3000 Z50 就好多了 感恩

昭堂張
2015-04-18 16:09:52

請問F3000 ->feedrate 設成3000是什麼意思?為何5000會有問題?

Bato Wang
2015-04-18 17:00:07

某個範圍的Feedrate會造成馬達共振...避開就好了

昭堂張
2015-04-18 17:07:38

請問feedrate指的是啥?移動噴頭平台的速度嗎?

Clarence Lee
2015-04-18 20:51:25

Feedrate in mm per minute. (Speed of print head movement)


原文網址 傅耀儀
2015-04-12 18:02:47

請問各位我的z軸馬達不會動跟y軸對換,換y軸不動,該怎麼處理?
(已檢查過電壓,但皮帶能輕易拉動)

廖新弘
2015-04-12 18:04:26

試試看將晶片互換看看

傅耀儀
2015-04-12 20:41:00

我把z軸晶片跟y軸換 變成y軸不動

廖新弘
2015-04-12 21:08:06

哪可能晶片壞了


原文網址 楊崧柏
2015-04-11 13:43:39

請問自動校正G29 Z+0.3後,開始列印擠出第一層及外圈Skirt的層厚,用游標卡尺量要厚度多少?才算標準。我調校正的螺絲調到印出約0.3的厚度,擠出馬達就會噠噠噠的聲音,應該是噴頭跟平台太近了,導致出料回彈。但是在論壇的舊文章中說道,第一層要調到0.15~0.2,不知是哪裡有問題?

Mark Chen
2015-04-11 13:49:48

第一層列印速度太快?

廖新弘
2015-04-11 13:50:15

馬達有聲音不一定是貼太近,溫度也有關係,列印速度也有關係

楊崧柏
2015-04-11 13:57:11

在還沒有轉緊螺絲時(輕壓噴嘴就有噠一聲的情狀下),擠出馬達不會有噠噠噠,但是第一層太高。Kisslicer都是用官方設定值,溫度200,速度滑塊數值是75(算快嗎?)

廖新弘
2015-04-11 13:58:45

75是什麼單位

楊崧柏
2015-04-11 14:02:57

Kisslicer操作畫面右下角部分有個Fast---Precise的調整滑塊,往右邊調到75數值。所以第一層確定是要層厚0.15~0.2嗎?

楊崧柏
2015-04-11 14:05:16

75的數值中Loops:11.25、Solid:18.75、Sparse:30,單位是mm/s

Clarence Lee
2015-04-11 14:09:49

預熱到200先手推料看看順暢度...

楊崧柏
2015-04-11 14:18:59

預熱到200,從擠出馬達右邊手推料,出力推料,擠出的料都蠻平均,只是所謂的順暢度,是指出的力道大小嗎?

廖新弘
2015-04-11 16:47:04

基本上還OK,你可以試看看調高個5度


原文網址 陳茂爖
2015-04-10 11:39:27

請問馬達的排線出口要朝上還是下

陳亮宇
2015-04-10 11:46:58

朝左

Stanley Chen
2015-04-10 12:47:55

或朝右...

陳茂爖
2015-04-10 13:03:36

謝謝 也就是說兩邊都可以

葉世瑋
2015-04-10 15:41:09

朝側邊。說明書沒有明講,害我最後得把馬達全部拆下重裝,不然玻璃上不了…


原文網址 廖晉緯
2015-04-08 18:26:21

試了一整天, 有人同時遇到牽絲問題+出料會不順的嘛? 我光牽絲問題就試過了
1調整晶片電壓 到0.4v
2 喬出料馬達附近機構

軟體部分試了
1destring prime suck 都調高 但無法到10,印一下就沒料可印 最後停在5-7mm左右
2 調溫 目前是兩百比較不會有出料不順的問題
3 destring speed 80->100 or 80-->50
4 zlift =0

出料方面測了比如說prime 比suck 多0.1,像是5.1 5 5 這樣 ....
目前試過超多排列組合都沒用:((( 又來求救了

洪宗甫
2015-04-08 18:48:57

我有把鐵氟龍管出入口內徑擴寬(bevel) 因為 destring 來回滾壓會把線材表面印出橫紋 出入管容易卡住 希望有幫助

Peter Wu
2015-04-08 18:56:56

其他檔案也是同種情況嗎? 可以分享一下檔案我們幫你切看看
因為基本上destring 和prime設10應該不會有問題,所以或許可以從其他點切入分析看看

廖晉緯
2015-04-08 19:14:20

第二張圖裡面沒有長起來的destring都是10,10,5 之類的,就底層可以順利建起來,但是只要一destring好像就會沒有料出來


 

全不選 發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