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OM 3D Printer Group 造訪社團 » 皮帶

原文網址 Vincent Liu
2017-02-07 09:19:37

可以用這個調皮帶,感覺60Hz有點緊了

蝶魂
2017-02-07 09:23:33

新專案 ATOM烏克莉莉get

廖新弘
2017-02-07 09:36:02

我還是用皮帶鬆緊計就好

Vincent Liu
2017-02-07 09:43:02

皮帶鬆緊計最好加兩個軸承上下中間共墊三片墊片會比較好

Josh Lin
2017-02-07 10:03:45

我手機是 iPhone 6,用這個App 調音,頻率 分辨 解析效果 不錯!但前題是 環境噪音 要很安靜 才可!故 列印機 要先關機 不能有風扇聲!
我調在 50Hz

梁琄
2017-02-07 10:32:33

太緊的話,套筒會容易磨損喔

邢鳳言
2017-02-07 11:25:26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7-02-07 18:46:41

50Hz +1

莊小琮
2017-02-07 20:11:08

陳順得
2017-02-07 20:58:18

目前用定長度的皮帶跟定量的迫緊距離,完全沒有調整皮帶的需求呢,把1.99也改成這樣,效果顯著

李穆
2017-02-08 00:53:39

建議45Hz~50Hz

Vincent Liu
2017-02-09 16:05:20

忘了問大家要聽哪一邊的皮帶,是有張力調整那一邊還是沒有那一邊

Adrian Li
2017-05-27 16:30:11

找人拍條片表演atom皮帶彈彈彈~


原文網址 廖新弘
2017-01-31 18:34:47

拋磚引玉一下,@Jenson Huang設計的皮帶張力計有人對於那個孔的固定方式感到疑問,其實動動腦就有好方法,加上買3D列表機的好處,就是可以自己改或增加元素進去不是更好,我畫了一個小小的軸心,需要的人可以自行使用,皮帶張力計出處 http://www.thingiverse.com/thing:989717

Moko Jenson Huang
2017-01-31 19:33:46

張譯丰
2017-01-31 19:35:34

Keisuke Lin
2017-01-31 19:50:16

我是找一個寬度剛好的螺栓跟螺帽印出來用


原文網址 康潤
2017-01-24 23:22:12

ATOM 2.5 EX驅動皮帶調音完成,平台自動校正完成,Z Offset完成,可是還是出現這樣的狀況(第一層完成,正要開始第二層),請問是哪裡出問題?

チェン 幸せな
2017-01-24 23:24:05

一樣的圓圈圈水波紋.......

賴巍文
2017-01-24 23:26:08

我的也會 ,似乎平台本來就不平整

林似諭
2017-01-24 23:31:50

x軸位置較低,建議把噴頭上蓋的彈簧拉鬆一點試試

陳順得
2017-01-25 01:05:00

Z軸微降,Y軸微升應該就可以了,只是這是自動校正…

李穆
2017-01-25 09:52:32

噴頭上蓋的彈簧拿掉,把上蓋板金拉鬆一點,讓它回彈後輕輕靠著前端就好

Kwok Tony
2017-02-03 22:50:57

自動校正不是會發生作用嗎?為什麼還要手動?


原文網址 楊子毅
2017-01-19 11:20:35

請問大家,已經校正數次後一開始列印右半邊都正常,當移動準備列印左半邊時就會刮到,已經有將皮帶鬆緊、水平、噴頭的微調螺絲確認過卻無法排除,不知道是否有其他方法可試?

黃俊傑
2017-01-19 11:27:30

這是300mm height? 正常那麼小的模型不會這麼難調整阿!
這邊有檢查過嘛?

Charlie Ting
2017-01-19 11:38:11

除非誤差很大, 不然不至於如此, 有可能結構跑掉了.


原文網址 Estima Lin
2017-01-10 00:56:14

請問一下有沒有人的ATOM 2.0,
從集資那批用到現在有更換過皮帶的?
我目前又把皮帶繃緊,三條都調整到65Hz
可是層紋很不滿意,不知道是皮帶問題?
還是其他零件已磨損老化產生了間隙!
馬達?皮帶?線性滑軌?球頭?連桿?
怎麼都調不好啦…

MoMo Yang
2017-01-10 00:59:32

有圖嗎

Charlie Ting
2017-01-10 08:48:11

沒換過任何東西,只有自己亂加的, 也確定結構有些微間隙, 但整個使用上還是順順順. 所以你的問題應該值得了解一下

Odinson Thor
2017-01-10 09:01:15

建議覺得吵的話,風扇換成 sunon 磁浮扇吧

王榮達
2017-01-10 09:13:06

像這種層紋?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7-01-10 09:18:02

65Hz 繃得很緊哦,可能影響皮帶壽命。之前我調65Hz,會有粉屑產生(皮帶、軸承……)。
50~52Hz 應該夠了。

Odinson Thor
2017-01-10 09:24:22

其實我一直都是65Hz....不會有問題的,問題在其他地方....

陳明谷
2017-01-10 10:01:38

皮帶是耗材 反正不貴
想換可以換啊!

Morgan Chang
2017-01-10 10:29:59

噴頭上蓋,檢查有沒有鎖緊。
可以先用手摸噴頭,感覺有沒有鬆動

黃大丙
2017-01-10 12:55:53

新手借問一下...."調整到65Hz"是什麼意思啊?

陳明谷
2017-01-10 13:04:17

所有螺絲都巡一次!?
振動久了 螺絲有的會鬆掉
我z軸螺絲就是活生生案例…


原文網址 Estima Lin
2017-01-09 07:56:18

雙色輸出比單色超過2倍以上的挑戰...
1. 混色率約15%~5%,0%很難,除非加大洗料長度!
自己畫與切片才能知道問題點(綠白混料約10%左右)
2. 層紋明顯,皮帶張力的調整比單色嚴格!
(粉白是單色層紋OK雙色不OK,綠紅是有重調皮帶張力)
3. 小物件其實很難印,而且熱堆積嚴重難控制!
迷你寶貝球:單色輸出再組合優於直接雙色輸出


原文網址 陳順得
2016-11-21 13:21:03

請問有人知道皮帶上方的墮輪軸承是什麼型號,或是尺寸嗎??

廖新弘
2016-11-21 13:39:20

跟擠出機同規格

陳順得
2016-11-21 13:42:59

人在外面…可是等不到回家量或是ATOM辦公室開門了>..<

廖新弘
2016-11-21 13:52:22

映象中內徑是5mm

廖新弘
2016-11-21 13:57:37

RF1050zz

梁琄
2016-11-21 14:02:44

你的是一代還二代?2.0 是MR105ZZ喔

陳順得
2016-11-21 14:15:13

1.99的,不過兩款都是5x10x4,感謝各位~~~~~


原文網址 Charlie Ting
2016-11-10 09:51:14

[旋轉平台]

為了在 ATOM 上面加裝一個轉台,所以去買了一個餐桌用的圓型軌道,然後設計一個支撐座用來固定它和熱床上的鋁板。

然後將 E1 的出料馬達改在右側的鋁擠處當成動力源。等零件都固定好後,再用 GT2 皮帶來帶動。

就能在 ATOM 上面加裝一個轉台了。

它可以拿來作什麼用?

1. 拍照
2. 3D建模(要件之一)
3. CNC的第四軸(轉台上改成固定夾頭)
其他還沒想到,因為其他模組還沒弄好。

另外,這個列印因為底部需要平整,連底部的凹槽也要平,這樣放固定夾扣時才會平,免得造成底座翹起。

所以這次列印一樣採用自印支撐的方式進行,也就是先把需要的支撐印好備用,然後開始印物件,到達一定層高時放慢速度,然後把支撐擺上去讓列印繼續。這樣的印法可以得到非常平整的支撐面,而且不用費事去拆去磨。

但這用法有一些限制,也要一些技巧。

對了,它的直徑 210 mm。

劉聖心
2016-11-10 10:26:41

拍照跟當掃描的平台很好用,但當CNC的第四軸是沒有意義的.

Samael Lin
2016-11-10 10:30:45

如果是圓型的列印用第4軸可以節省時間,而且圓度本上會比較好

James Lin
2016-11-10 10:44:59

好像欠缺轉盤與3DP間的教準放置點,
用於圓轉時絕對不偏移的中心自轉是很重要的

俞威名
2016-11-10 11:15:13

看起來有要挑戰五軸列印加油


原文網址 何玉釧
2016-10-25 11:57:44

前幾天說皮帶跌落溝,
今天拆z軸一看也差不多間隙變大了!
鋁間隔環被磨除了……
(順便補個照片)
將三軸全部進行改裝!
皮帶輪+培林x2(兩側置入)
兩側用間隔環撐住培林內圈)…
滾輪非常滑溜……讚

Odinson Thor
2016-10-25 12:06:25

Bato Wang
2016-10-25 12:27:40

我淘來的,用一年多了沒問題耶

Charlie Ting
2016-10-25 13:21:14

能自己改就是狂~~~

何玉釧
2016-10-25 15:33:37

其實我整個惰輪是自己用車床車的,培林也是再買新的!!DIY 無價!

Bise Chen
2016-10-25 17:51:05

實話說ATOM這裡的作法非常不好,我公司那一台,皮帶一直刮到掉屑...@@

曾俊維
2016-10-25 21:36:08

那可以代工賣我嗎?

Ver Worlding Max
2016-10-25 23:19:17

如果是刮到內側墊片就調整下方步進馬達的墮輪讓他更向外移出一點點點,上方皮帶也調到至中,反之亦同,雖然列印的時候皮帶也會前後移動但是上方不會刮到內外墊片,本來我也想上方換墮輪固定皮帶,但是想想上下根本沒法用人工方式調到垂直,上方要是硬是固定一定久了就炸開,還不如像目前這樣留個壓縮比空間比較安全,個人目前的改善法如有錯大大請鞭!


原文網址 何玉釧
2016-10-19 17:29:27

皮帶跌到間隙去卡死了(上方支撐處)
不知有沒有人遇過!!!
仔細去看~~
除非M5中心螺栓鎖的很鬆(千萬別緊固~~)~~
不然皮帶在作動時~~
鐵間格環是會反覆磨到小鋁環的~~
最後鋁環都被磨除了!! 間隙也就出現了~~
1. 不然就鎖鬆些(但還是多少會磨到)
2.不然就點些油潤滑
3.培林的效果沒出來~~(不應內外圈 同時壓迫的!!)
4.或者鋁環材質改用硬質鋼材也行!!!

還好人就在一旁~~ 聽到怪聲就急停了~~~
不然不知是要燒毀馬達~~還是燒毀機板!!!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6-10-19 17:34:03

照片?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6-10-19 17:35:12

M5中心螺栓本來就不是鎖到緊的,那會使三角連結變形的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6-10-19 17:36:33

鋁環磨擦問題,我會多墊一片墊片擋著。

何玉釧
2016-10-19 17:56:39

整個磨到少1mm了~~~ 我是再重車製一整個墊圈因應(厚10.45~10.55)

何玉釧
2016-10-19 17:59:00

根本解決是培林外要套一皮帶輪讓培林生效.且上有溝槽,讓皮帶永不脫溝!! 不然反覆磨擦!! 是早晚磨損的~~ 只是時間長短~~

Clarence Lee
2016-10-19 19:21:07

皮帶可能繃得很緊也是可能?

李穆
2016-10-21 19:51:44

我是從沒遇過皮帶脫離問題,兩顆培林之間留的縫隙就是讓皮帶繃緊時可以凹陷下去自然定位的


 

全不選 發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