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員
統計數據
原文網址 黃銘璋 2017-03-01 12:11:49
請問:如果側風扇都不轉的狀態下列印(後風扇有轉),會有甚麼影響嗎?
廖新弘 2017-03-01 12:26:50
要看列印的東西,譬如尖狀物,或者小零件,就一定要要散熱
柯紀維 2017-03-01 12:31:03
需要跨橋的工件或是噴頭會在小範圍內待比較久也建議開側風扇
原文網址 黃銘璋 2017-02-28 18:33:13
剛才上油保養過連桿後,不知是不是磁極方向的問題,目前在列印時,有一邊側風扇不會轉。有沒有在未列印時,面板可以設定讓左右風扇先轉動,這樣我在換連桿方向時,才能即時確認對不對。 不然都像在瞎子摸象,要等列印時才能知道結果,我已經換過一次方向,結果還是不會轉,還要等它印完,才能再換方向測試;也不知是磁極的問題,還是風扇壞掉的問題?
Yu Yam Shen 2017-02-28 18:36:39
剛剛我有發問過喔!可以試試看杆子磁極方向配對問題解解看
廖新弘 2017-02-28 18:39:58
https://atom3dp.squarespace.com/mechanical-problems/
原文網址 李大淳 2017-02-28 16:16:40
CURA可以設定前面幾層不要開啟風扇嗎?因為怕翹曲,還是需要從G碼上修改?
陳維德 2017-02-28 16:20:21
可以設要多少高度時啟動風扇
李大淳 2017-02-28 16:20:52
感謝
原文網址 Yu Yam Shen 2017-02-28 10:57:16
最近發現一個問題,磁力干涉風扇問題。大家的會嗎?
陳維德 2017-02-28 10:58:31
連桿拆下來反過來裝,磁極一邊正一邊反,有影響就反過來
Josh Lin 2017-02-28 11:04:06
我這樣做,都不會 影響到 側吹風扇 和 後吹風扇~~ 不妨 參考看看 我之前 貼文~~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atom3dp/permalink/1826112057627081/
Yu Yam Shen 2017-02-28 11:04:25
剛剛拿磁鐵測試下,杆子有三正三反,自己未注意到這個問題,感謝解答
Yu Yam Shen 2017-02-28 11:05:29
剛剛有先進幫忙解答,我也來看看貼文一下,謝謝大家
Yu Yam Shen 2017-02-28 11:08:16
突然想到一個問題RUN AUTO LEVEL翻車跟杆子磁力方向沒有配對造成拉力不足有關嗎?還是單純彈簧問題
李大淳 2017-02-28 11:09:18
會
Yu Yam Shen 2017-02-28 11:13:18
所以彈簧拉鬆問題搞錯對象了!實際是磁力方向配對問題⊙_⊙……囧rz
Josh Lin 2017-02-28 11:14:05
不會!單純是 彈簧 拉力過強 拉住 噴頭平台 致 光學限位開關 無法 觸發,故 馬達 繼續往下 移 而造成 脫臼!
Yu Yam Shen 2017-02-28 11:15:28
好問題我已經拉鬆了!沒辦法測試磁力配對問題是否有差異。
Josh Lin 2017-02-28 11:21:33
彈簧拉鬆 是對的~~但 我的 連 彈簧 都不裝,也都很正常~~ 有空 我再 貼文 報告!
Josh Lin 2017-02-28 11:41:53
照我的 磁極方向 安裝 碳纖維管,磁場 影響 (干涉)到 週邊 會是 最小! 我的理論基楚是: 依我的安排:噴頭平台 每一頭 碳纖維管 內 的 磁鐵 的 磁場 因與 其它位置的 碳纖維管 磁鐵 彼此 都是同極性 會互相排斥, 故 每一頭 的磁通 經 球頭 後 會直接 回到 磁鐵 的背面,不會再流通到 其它位置的 磁鐵 而形成 大區域 磁場,而 這 大區域 磁場 所經的 磁力線 就是 干擾到 側吹風扇 內部磁場 或 霍爾元件(DC 無刷馬達 都有) 失效,是 造成 風扇不轉 的 主因!
Efun Lai 2017-02-28 11:42:19
桿子反裝,我後來都貼貼紙做標記
陳維德 2017-02-28 11:56:07
我的想法比較簡單,就是順著風扇轉的方向,連杆磁力是一推一吸
Lau Profeel 2017-03-01 18:44:18
拉鬆+1 組好之後進行第一次Auto level 那時有觀察,點到底板燈亮會放掉,但是到前面邊邊的時後馬上就看到沒觸發,立刻脫臼 馬上就把那條彈簧拆了 autolevel就順利跑完 之後就分次拉鬆,測到可以完整跑完Autolevel為止
Jacky Chen 2017-03-02 17:55:43
我竟然不知道這件事情.... 手冊沒有註明!!! 我手上沒有指南針,還有什麼可以測試 N S 極? N 要在上面 還是 S 在上面? 突然我慌張了....
陳維德 2017-03-02 18:04:55
裝了不對換就好了
Efun Lai 2017-03-02 18:13:17
風扇不會轉就換方向過來就好了,別緊張!
Jacky Chen 2017-03-02 18:16:44
好吧,我今天晚上研究一下 N S 這個東西
Josh Lin 2017-03-02 19:16:15
基本上 就是 同極性 都放一邊 即可! 我是 把 S極 全放在 噴頭平台 這邊 (下面),至今 都很正常 沒問題~~ 用 指南針 只不過 可明確 測出 N 極 或 S 極 而已~~ 只要 測出一支 作記號 後 就可用 這支 去測 其它 5支~~ 沒 指南針,也可以用 碳纖維管 上 本身的磁鐵 彼此 測試,只要 互相排斥 那就是 同極性,以此類推 把 6支碳纖維管 同極性 作記號,再把 同極性 放同一邊 即可! 只是不知 是 N 或 S 而已,知不知道 N 或 S 其實 無妨~~
原文網址 黃宇軒 2017-02-27 02:14:42
腦洞大開 0.2 雙色摩艾 參上!
這幾天不斷測試後的階段性成果與大家分享 總列印時數 20 小時 每睡著一次摩艾頭上就開一個洞 還好 ATOM 超強傾斜角挺得住 硬是救回印成特式腦洞版 XD
研究後發現 列印會中斷的原因是料的前端因推擠膨大至 2.0~2.2 mm 很容易會卡在內徑約 2.0 mm 的鐵氟龍管內 這個版本嘗試的方法是降低溫度 (184) 搭配較慢的回抽 (40, 試過 60, 80, 120, 160, 200 都失敗) 狀況有大幅改善但仍不穩定 正在測試新辦法中 也請各位前輩指導一下喔!
洗料柱設定為 70 (試過 50, 30) 依舊洗得不夠乾淨 圖中附上比色石給大家參考 除了柱的大小外 容易卡入另一料退料時拉出的細絲是很大的問題 因為細絲涵蓋範圍可能長達 20 mm 得用超大的柱才能洗除 實在不符合經濟效益
印完這尊噴頭又堵了 經過連日來的拆裝噴頭訓練 發現直接更換噴頭其實也蠻快的嘛 XDD 目前是將熱敏與加熱片的兩組線拉出於蛇管外 拆時先把兩組接頭分離 接著移除彈簧及擋風片 把側風扇稍微撥開一點點 噴頭就能拿下來了! 大約 3 分鐘內可搞定
本次列印的速度是 20 mm/s (切片 10 但以 200% 速度列印) 白摩艾是 20 mm/s 黑魔艾是 30 mm/s 之前印的女體也是使用 30 mm/s 看來 0.2 噴頭單料列印時使用 30 mm/s 的速度是OK的
黃宇軒 2017-02-27 02:26:16
20小時中共發生三次阻塞
黃宇軒 2017-02-27 02:27:13
模型大小為 70%
黃宇軒 2017-02-27 02:27:33
參數設定
黃宇軒 2017-02-27 02:27:57
參數設定2
邢鳳言 2017-02-27 06:55:09
分色和解析度很讚
Kwok Tony 2017-02-27 12:39:49
我用100也洗不乾淨,下次試150
黃宇軒 2017-02-27 13:00:01
最新的設定測試中,畫面上是 50 的換料柱,目視推測有機會再下修到 30~40 間,如果成功了再跟大家分享(很擔心再次開腦洞)
原文網址 黃銘璋 2017-02-26 11:10:14
請問3D印表機保養用鐵氟龍油要塗在哪邊?還有一般多久保養一次?(除碳纖桿兩端頭外,皮帶上下輪需要嗎?送線的馬達滾線處需要嗎?風扇需要嗎?)
林文和 2017-02-26 11:56:30
所有有移動摩擦的元件上,線性滑軌,連桿...
黃銘璋 2017-02-26 11:56:51
好,感謝
林文和 2017-02-26 11:58:14
線性滑軌印象有兩個小洞,其中一個是注油的,那一個我也不知如何說明,手邊沒機器
黃俊傑 2017-02-26 15:04:40
https://atom3dp.squarespace.com/printer-inspection/
Josh Lin 2017-02-26 15:47:44
建議 把 鐵氟龍油 留給 碳纖維管 和 球頭 潤滑 專用! 因 碳纖維管 兩頭 是 塑膠製品~ 我 鐵氟龍油 還未開來用,因我手邊有 較高 濃稠度 的 矽油 可用來 潤滑 碳纖維管 頭 和 球頭~ 滑軌 建議 使用 二硫化鉬鋰基 潤滑油 (黑色)~ 送料馬達上 的 擠料輪 千萬 別加任何 潤滑油!這送料 會打滑,以致 送/抽 料 會失準! 皮帶 別沾到 油! 皮帶輪 也不需要 加油潤滑! 因 皮帶 下 同步輪 是 鎖在 步進馬達上,馬達 內有 滾珠軸承 不用 加油! 上 同步輪 內 也有 滾珠軸承 同樣 也不須 加油! 滾珠軸承 加油 容易 沾黏 灰塵/沙粒,反而 容易 磨損! 充其量 將 滾珠軸承 拆下來 清洗 上一層 薄薄的 鐵氟龍油~
黃銘璋 2017-02-26 15:52:33
原文網址 柯紀維 2017-02-22 22:56:46
LV8729心得分享 四個全換 1/64細分 Vref=0.4 馬達有改四線並聯 驅動晶片旁加靜音渦輪風扇直吹 列印速度60mm/s
列印時還是有一些窸窸窣窣聲, 雖然沒TMC2100的StealthChop模式安靜,但是和SpreedCycle模式的尖銳音相比好非常多了, TMC2100用StealthChop不管怎麼調都會有“偶發”的錯位,換成LV8729之後暫時沒再發生,可能要再觀察一下 總體來說滿推薦的,算是找到噪音和性能的平衡點了
柯紀維 2017-02-22 23:00:47
哈....可能因為機器擺牆角,加上手機收音的問題,聲音聽起來是完全失真了...實際聲音應該是相對低頻一點
劉伊 2017-02-22 23:25:16
生手想請問一下,馬達四線並聯是甚麼意思?
柯紀維 2017-02-22 23:30:14
之前有大大分享過,把馬達內部串聯線路改成並聯,可以降低馬達溫度,我是改用TMC2100的時後順道改的,馬達溫度真的有差,但我還是沒搞懂為什麼改成並聯馬達出力不會變小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984980584846531&set=gm.1599890750249214&type=3
劉伊 2017-02-22 23:34:39
看起來有點難度,不過可以嘗試看看 非常感謝 要來去試試看
柯紀維 2017-02-22 23:37:11
我覺得你可以等馬達有發熱的問題的時後再來試,我也不確定改了到底會不會有其他後遺症
李大淳 2017-02-23 00:08:49
請教一下LV8729是要把原本ATOM板子的晶片換掉的意思嗎?除了改善噪音還有其他功能嗎?
柯紀維 2017-02-23 00:13:16
我完全就是為了改善噪音而換的,其他的沒有研究,列印品質看不出差異
H-m Lin 2017-02-23 01:53:08
請問marlin內的參數都不需調整嗎?
柯紀維 2017-02-23 07:00:45
X_Enable_On 改成1,Y、Z、E一樣 還有Step_per_unit改成兩倍,驅動晶片下面的三個跳線帽拆掉最後一個(最靠近電源座的)
Kevin Lai 2017-02-23 16:41:13
不好意思,因為本業是美術,對這類改裝一知半解......懇請出個圖文版的完整教學,先在此拜謝!! (現役機 2.5EX)
陳維德 2017-02-28 14:34:07
嗯換了是真的小聲了不少,還是有聲但這樣的音量我可以接受,回抽的聲也小了些,馬達沒改先用看看會不會失步,這樣的聲音量才算ok
柯紀維 2017-02-28 14:38:22
我 印到現在還沒出現錯位,應該大致上可以放心了,但我覺得出力略小,可能要找時間測試最佳Vref
陳維德 2017-02-28 20:01:04
收音有點太好,渦輪風扇的啟動都快要比在印時大聲,這樣的音量good,那間房間關起來就聽不太到了,真好
陳維德 2017-03-01 19:36:51
黃大丙 這很值得換呢
黃大丙 2017-03-01 19:40:01
還真安靜 @@
黃大丙 2017-03-01 19:41:45
我是還好機器關在櫃子裏,所以音量算是晚上睡覺還能催眠的那種程度
原文網址 黃宇軒 2017-02-20 16:08:33
[ Z min error 問題(已解決) ]
奮戰了整個週末,終於把所有的升級套件一次搞定啦!
0.2 噴頭細緻度真是沒話說 試印的模型是使用 0.1 層高 無填充無支撐直接列印 (本卷是有點受潮的舊料,新料表面應該更亮) 加上熱床後,不但徹底擺脫翹邊問題 更發現原來玻璃平台這麼美 印完就可直接拍照啦~
獻醜完後想跟大家求助 我是使用 ATOM 2.5.161221 最新版韌體 Auto level / Home 的動作都可以正確執行 但執行 Home 之後 馬達會出現高頻音 持續在做動狀態 印象中以前執行Home後馬達是off的?
此時再做一次Home是可以的 但如果執行 Auto level 或 Adjust Offset 都會出現 Z min error 此時如果關機,把噴頭稍微往下移一點 再開機並執行 Adjust Offset 則一切正常
找了一下版上的資訊 我的狀況z軸沒有超過上界亂振 噴頭微動也可正確觸發完成auto level 這樣不曉得該往哪個方向去抓問題呢? 再請板上各位高手指點了 謝謝大家~
-------------- [機器資訊] Atom 2.0 雷射模組 強化機殼(改用舊開關控制風扇) 新版熱床 光學限位開關 雙擠出EX套件 MK3 0.2 噴頭
Charlie Ting 2017-02-20 16:18:03
也保養的太乾淨了.......(羞愧) 描述的問題建議錄影,因為現在版本組成太多,找問題的難度變高了,看到影片比較準。
黃宇軒 2017-02-20 16:22:46
哈升級前當然是慘不忍睹啊XDD 趁升級順便大掃除,加上盔甲之前沒裝所以算是全新的狀態,以後不用塗膠或許會比較容易維持吧(希望) Charlie大說的對,晚上回去再錄影請教大家,先謝了!
Karas Kai 2017-02-20 17:45:59
請問韌體是選2.0還是2.5ex? 我機子也是2.0升雙擠出 韌體選2.5ex平台矯正正常 韌體選2.0平台矯正也會跳z min error
黃宇軒 2017-02-20 17:50:03
是選2.5ex的,平台矯正可以執行,但調整z offset的功能,如果先執行過Home會出現Z min error,如果開機後直接執行又正常,頗為奇怪
Jacky Chen 2017-02-20 17:50:09
升級套件還在地板上...
Jacky Chen 2017-02-20 17:50:15
黃宇軒 2017-02-20 17:51:20
哈我拖超久的,盔甲跟熱床都是早鳥就買的XD
Jacky Chen 2017-02-20 17:54:12
我也早鳥就買 升級 雙頭 =_=
黃宇軒 2017-02-20 18:07:21
對啊我也是,想到要拆就頭大,乾脆等0.2噴頭來一次解決!昨天最後的列印平台就拆裝了五六次,快崩潰 ? ? ?
Vincent Liu 2017-02-20 18:21:07
噴頭的sensor亮了,看一下是不是,我的如果還沒印之前亮燈,就會叫+顯示z min error,我的機器是2.5ex
黃大丙 2017-02-20 18:42:45
Z min error通常是你的限位螺絲平常就已經碰到限位開關(光學的就是燈會一直亮),要調鬆點。比較差的情況是組裝的時候限位開關的線壓到造成短路
黃宇軒 2017-02-20 19:26:28
昨天平台拆裝很多次的其中一次原因,就是眼殘把噴頭的限位開關差錯孔,導致無法做auto level。然後手殘移錯線,變成連移動都有問題,只好再開一次重接。不排除還是眼殘接錯了,我再檢查看看。 不過怪的是現在這些動作都能執行,但連續操作就會出現z min error,還有home之後馬達不會off(列印完成後的home完會)
黃宇軒 2017-02-20 19:28:50
噴頭的sensor在auto level及列印過程中倒是蠻正常的,我再注意看看,謝謝
Labrada Chang 2017-02-20 19:45:03
ㄋㄟㄋㄟ!
Shu-Jen Chou 2017-02-20 20:27:58
我2.5EX也是home完馬達高頻不會off
Charlie Ting 2017-02-20 20:30:44
或許應該要有人 home 完之後加入 disable motors 的指令? 邢鳳言 (Phil Xing)
黃宇軒 2017-02-20 20:41:49
所以 2.5EX home 完馬達高頻不會off是正常的囉?不是很確定但印象中 2.0 好像會off ?
Charlie Ting 2017-02-20 21:04:37
問題可以有很多種解法,以home來說,接著 disable 會比較好。我自己的 2.0 有時會有高頻聲,它可能是來自驅動器或電源的狀態變化,所以聽到時如果我沒在印,是在改東西,就會 disable 掉。
黃宇軒 2017-02-20 23:13:31
太神奇了,回到家想錄昨天的錯誤狀況,結果它竟然恢復正常了! 回想一下過程,我先做了幾次auto level,發現有一兩個點會在空中再觸發,原因是我將觸發螺絲調在非常接近的位置,加上彈簧不小心被我手殘拉太鬆,導致觸底後無法歸位,把螺絲稍微轉進去一點就解決了。 因此推測,可能是Home的速度較快,力道太大使得過鬆的噴頭限位開關進入觸發狀態,才會無法接著執行 auto level / adjust offset(機器放在櫃子上,昨天平台home上升後就看不到開關燈號,因此沒注意到) 謝謝大家的協助,不用再拆一次底版真是太感動了~~~可以開始練習雙色換料囉!
黃大丙 2017-02-20 23:26:27
蠻合理的推測 XD
黃宇軒 2017-02-20 23:44:55
那個彈簧拉太長後,使勁洪荒之力想把它轉回去,但成效不彰T.T
Josh Lin 2017-02-21 01:04:25
用 攝子 或 鉗子 把 彈簧(鬆掉的區段) 壓縮到 你希望 恢復的長度 後,固定不動 用 打火機 (或 小噴槍) 把 彈簧燒紅,冷卻後 即可 退回 原 較緊 的長度!試試看~~
黃大丙 2017-02-21 01:24:21
原來還有這招~
邢鳳言 2017-02-21 06:56:18
在 Configuration_adv.h 有一個值改一下就可以了: DEFAULT_STEPPER_DEACTIVE_TIME, 它目前是0(相當於沒作用), 可以依個人喜好改成待機秒數, 如改成5, 它就是待機5秒後把馬達都關掉。
Jacky Chen 2017-02-21 10:39:26
黃宇軒 你已經完成了... 輸了~
原文網址 姜智勻 2017-02-16 12:49:22
兩個問題想要請問:1.(2.0升級熱床組,說明書上找不到渦輪風扇安裝位置,該如何處理?),2.雙擠出噴頭第一次進料,兩料一起進,不會卡在一起嗎? 以上兩個問題請問有版友可以解答一下嗎?感謝。
陳維德 2017-02-16 12:59:49
雙進料在cura 官方有教學,進料會一進一退的方式,可參考置的文章 https://atom25exdualextruder.hackpad.com/Atom-2.5EX......
廖新弘 2017-02-16 13:23:38
好像新的2.5版才有附渦輪風扇吧,風扇就是幫助晶片散熱用
姜智勻 2017-02-16 13:34:14
是唷?那我不懂我為何會有這東西,應該還是找地方裝起來應該會比較好吧~~~感謝。
Josh Lin 2017-02-16 13:44:35
ATOM 2.5EX 渦輪風扇 的 安裝位置
Charlie Ting 2017-02-16 14:49:59
姜智勻 被你賺到了!
Charlie Ting 2017-02-16 14:54:50
使用雙噴後的進料要有分段概念。 1. 進料口到Y型管口 2. Y型管口到噴頭 然後看使用狀況進行控制 開機進料,兩管都走1段進 開始列印,一次一管走2段進回 列印結束,兩管都走1段回 原則上,單管列印結束都要走2段回,關機前要不要走1段回就看個人。我是建議要回,因為用Y型管後,如果線斷在裡面,處理時會比較麻煩。 另外,我的一段是手動進料,只處理2的部份。
黃俊傑 2017-02-16 15:06:43
升級2.0的 底板作不同 就...沒法安裝!
Clarence Lee 2017-02-16 15:14:58
印個風罩...
黃大丙 2017-02-16 16:08:04
請問1段進2段進回是什麼意思啊?
姜智勻 2017-02-16 17:50:21
延伸一個小問題,第一次加熱熱床,會有燒東西的味道嗎?
黃大丙 2017-02-16 17:53:33
喔~看懂了,是前面寫的1.跟2.
Charlie Ting 2017-02-16 17:55:09
一瞇瞇
姜智勻 2017-02-16 17:56:04
Charlie Ting 感謝丁大回覆,我很怕是我線沒接好,有東西燒起來,所以先確認一下,感謝。
陳維德 2017-02-16 18:01:11
黃大丙 我們用的方式就很好了
Charlie Ting 2017-02-16 18:04:07
姜智勻 第一次都會怕怕的....要溫柔點
林似諭 2017-02-16 18:53:44
大家不覺得e0、e1都吹不到風嗎?
原文網址 楊卓霖 2017-02-12 14:26:52
[關於微動開關]
近期入手一台2.0,剛剛第一次在使用作測試時,對於微動開關部分有點疑問,在下圖這個步驟上,目前螺絲有頂到微動開關的玻片,但還沒有到可以觸動開關的地步,照理來說這個部分應該是要觸動開關,可能需要把但是以目前的組裝方式,不太理解他要怎樣子讓螺絲更頂上去一點,轉下半部的彈簧+螺母感覺完全沒有用...,這樣子是否要把風扇噴嘴等全拆掉再用六角扳手把螺絲轉出來一點?
Robin Hsu 2017-02-12 14:32:53
頂到玻璃的地方要是 擠出頭, 手指頭碰的那個地方. 紅色螺絲如果頂到玻璃, 然後擠出頭沒頂到, 那就表示 那根紅色處的螺絲太長了, 請先查看看是否有機會再轉進去一點, 不然您就要換一根短一點的螺絲了.
Robin Hsu 2017-02-12 14:35:59
它的運作原理, 是利用擠出頭頂到玻璃後, 平台可動的部份會因為推擠往上跑, 然後紅色螺絲處壓到的微動開關會因此鬆開. 這元件的主要作用是要用來 Auto Level 用的. …… 查看更多
邢鳳言 2017-02-12 14:41:38
藍色往上頂, 綠色的光感應頭就被往上抬, 紅色的光就擋不住了, 所以是螺絲尖在工作, 它只是擋光用的, 不會有接觸。
全不選 發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