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SPLAY 3D 建模
  • #maker+t=market
  • 3D列印服務
  • 1
  • 2
  • 3

ATOM 3D Printer Group 造訪社團 » 層高

原文網址 Odinson Thor
2015-07-24 23:01:23

層高0.1mm,6小時5分鐘,

大羽毛完整,小羽毛發育不良 XD

Odinson Thor
2015-07-24 23:05:48

側面未封閉

Odinson Thor
2015-07-24 23:06:00

Odinson Thor
2015-07-24 23:12:39

看著看著,覺得似乎美味

Charlie Ting
2015-07-24 23:26:21

傳說中的週五宵夜日嘛 XD

Odinson Thor
2015-07-24 23:27:21

好像沙其馬之類的 XDXDD

Yu Shu Huang
2015-07-25 08:49:17

印得好美XD

Yu Shu Huang
2015-07-25 08:50:21

想印小小的裝在鞋子上 可是太小會印不好...

Odinson Thor
2015-07-25 12:20:30

我印過,技術太差所以失敗了 XD


原文網址 王奕涵
2015-07-22 10:28:58

支撐跟本體距離0.05(層高也0.05)身上有一些不是疙瘩算好處理的小殘餘物,而且只有半邊,不知如何處理

廖新弘
2015-07-22 10:52:58

數據太少無法分析

王奕涵
2015-07-22 10:54:12

抱歉

王奕涵
2015-07-22 10:54:30

王奕涵
2015-07-22 10:54:40

王奕涵
2015-07-22 10:54:51

王奕涵
2015-07-22 10:55:01

王奕涵
2015-07-22 10:55:11

廖新弘
2015-07-22 10:56:06

其實建議先從層高0.2開始,摸熟了再挑戰難度高一點

廖新弘
2015-07-22 10:59:14

回抽加長一點,速度再慢一點,溫度諷低5度試看看

王奕涵
2015-07-22 11:02:36

感謝大大指導

陳明谷
2015-07-22 11:31:19

物件小同樣點會再加熱時間會快
就容易造成散熱不完全
當吐出的料還沒冷卻
快速回抽會牽絲
抽太短會抽不斷
供參考


原文網址 Danny Lin
2015-07-17 09:56:20

首次嘗試稍大物件(害我有點睡不好XD.....), 高200mm, 層高0.2, 溫度200, Z-lift 0.05, 速度25...不過後來放慢到50%, 印了10個小時, 有些邊緣會有小顆粒, 請問該特別注意哪些才可以改善印薄牆的品質?

MoMo Yang
2015-07-17 10:31:09

這要花很多料嗎, 想印印看, 圖可以抓得到嗎?

Danny Lin
2015-07-17 10:34:49

不會花太多料, 重點是不能印太快不然容易爛掉
http://www.thingiverse.com/thing:481259

MoMo Yang
2015-07-17 10:35:49

感謝

蔡松柏
2015-07-17 10:47:48

請問速度25%放慢到50%的步驟? 謝謝

廖新弘
2015-07-17 10:51:03

溫度跟速度

Danny Lin
2015-07-17 10:54:38

蔡松柏 在kisslicer裡面設定25
後來用旋鈕往左轉降到50%
廖新弘 有建議溫度嗎? 我以為我速度已經很慢 lol

廖新弘
2015-07-17 11:05:20

每家料不一様,我大部份用30mm/S

Celgen Liang
2015-07-17 14:17:10

可以裝水嗎會不會漏之前還用了防水膠補強才能插花

Danny Lin
2015-07-17 14:30:00

沒有真的要插花....現在放著我的游標卡尺...loll

Celgen Liang
2015-07-17 14:45:00

有人寫了一個網頁可以自己設計花瓶產生stl檔的也可以玩玩看

Celgen Liang
2015-07-17 14:45:31

Danny Lin
2015-07-17 14:46:01

謝謝分享!

廖新弘
2015-07-17 15:00:42

新的2.0噴頭真的很優, 印出來真的可以直接裝水不會漏,我親自試驗過

Jose Tseng
2015-07-17 15:07:30

請問可以分享產生花瓶stl的網站嗎

Andrew Lee
2015-07-17 15:13:08

dang looks awesome! i see ur getting ready to print spirals haha

Celgen Liang
2015-07-17 15:16:35

Celgen Liang
2015-07-17 15:17:28

挖~ATOM1好想升2.0阿~

Andrew Lee
2015-07-17 15:18:30

Birk Binnard you might be interested in the stl vase creator

Danny Lin
2015-07-17 19:12:36

Andrew Lee already tried some small lids with threads
Pretty sweet~

Birk Binnard
2015-07-17 21:19:26

Thanks Andrew - the link is not working right now but I'll check it later.


原文網址 Odinson Thor
2015-07-16 08:27:34

自從調緊了皮帶之後,印出來就會有接縫。

另外層高0.02的痕跡會不會太明顯了?

鄭政浤
2015-07-16 08:30:24

垂直的那條?

Odinson Thor
2015-07-16 08:30:45

對,垂直的(其實也沒有很直

Odinson Thor
2015-07-16 08:31:00

摩艾像是肩膀上的線

Odinson Thor
2015-07-16 08:32:39

這模型是縮小了0.5倍印出來的,不知道是不是有關

鄭政浤
2015-07-16 08:33:10

那是每層的開始點
可以透過加大這數值來變更
(0~360)
數字越大變動率就越大

鄭政浤
2015-07-16 08:35:02

效果是這樣
當然控制回抽也可以改善

Odinson Thor
2015-07-16 08:36:09

那個數值我沒動過,一直都是0,調整皮帶前也沒有發現過這現象

Odinson Thor
2015-07-16 08:37:24

Odinson Thor
2015-07-16 08:39:54

回抽設定

廖新弘
2015-07-16 09:03:58

列印仵有凹痕就是每一層的起點跟終點都是同一個位置,妳可以調整Angle那個像畤鐘圖像,讓它成為10分鐘方向,或者將jitter設成360度,就可以消除凹痕

Clarence Lee
2015-07-16 09:06:53

其實後來我覺得反而Depth, gap可以多下功夫有機會減少那明顯度...

Odinson Thor
2015-07-16 09:11:47

廖新弘 Clarence Lee 感謝~~ 晚上回家來試試看

陳順得
2015-07-16 09:24:19

應該是因為0.02的關係吧…

戴士偉
2015-07-16 09:55:41

0.02 應該會很慘...

陳亮宇
2015-07-16 10:03:56

層高是0.2歐,0.02mm應該會需要花10倍以上的時間,還印不成功。
層高設0.05mm,ATOM2應該還能順利印好,而且那條拉鏈會變的不明顯。

Odinson Thor
2015-07-16 12:25:04

嗯? 對不起,層高是0.2 XDDDD

Owen Liu
2015-07-16 14:14:27

妊辰紋~


原文網址 Ben Sh
2015-07-14 22:47:57

請問如果原本列印層高都是使用0.2,但如果想改印0.05層高...是否只要調整layer thickness 就好....還是還要連帶調整其他數值??感謝~

廖新弘
2015-07-14 22:54:37

溫度調低點

Ben Sh
2015-07-14 22:55:31

有建議嗎?

廖新弘
2015-07-14 23:05:53

說不準,我上次是降10度

Ben Sh
2015-07-14 23:06:27

3Q

Ben Sh
2015-07-14 23:17:16

那z-lift原本是0.1,列印層高0.05時需要調整嗎??

廖新弘
2015-07-14 23:19:08

那到不用

Ben Sh
2015-07-14 23:19:38


原文網址 Yu-Hsuan Hung
2015-07-02 08:36:08

現在另兩個問題

我列印的物件是30*30*4mm的方塊
1.當我設定不同的層高列印的時候
居然要修改Z+0.X的數值才會讓料貼上
本來是
層高0.2 Z+0.35
層高0.1 Z+0.15
如果每次不同層高都要調整Z的話,這樣很麻煩
請問要怎麼處理會比較好?

2.層高0.1時公差從10條左右變成40條,請問這樣是正常的嗎?

Yu-Hsuan Hung
2015-07-02 10:27:27

這是沒有圖片就沒有回應的意思嗎?="=

Clarence Lee
2015-07-02 10:54:52

第一層玩0.1本來就..... ;p
大部分切片軟體都可以第一層層高不同的設定啊...
何必逼死自己...
不太需要因為層高不同而去動G29 Z+xxx

Yu-Hsuan Hung
2015-07-02 11:46:45

CURA我知道可以,目前就因為ATOM主要教學用的切片不同
而且有Z+0.X的問題,第一層的修正可能還要測試看看
所以還沒有敢換到另一個切片軟體

Clarence Lee
2015-07-02 11:56:30

kisslicer也可以,請翻一下前後篇 早上才回過
http://diy3dprint.blogspot.tw/2015/01/kisslicer.html

Yu-Hsuan Hung
2015-07-02 11:59:53

感謝
Bed Roughness是第一層加高
Z-Settle還是不太了解
回去我再來測試看看


原文網址 曾俊維
2015-06-29 16:34:17

紙膠帶使用中,z軸層高要提高0.15喔!

曾俊維
2015-06-29 16:35:25

土砲引料架。

李穆
2015-06-29 20:11:26

這回抽時不會掉嗎?

曾俊維
2015-06-29 20:38:44

目前還不會也

鐘世宇
2015-06-29 22:01:52

請問貼了紙膠帶還需要塗口紅膠嗎?

曾俊維
2015-06-29 22:02:13

不用喔

鐘世宇
2015-06-29 23:29:10

東西從紙膠帶上鏟起來時,紙膠帶會有損傷嗎?

Lawrence Lee
2015-06-30 10:39:52

貼得也太精美了一點

曾俊維
2015-06-30 12:17:02

要貼就要貼的好啊。,鏟起時,有的會有的不會,還在練習中。

廖新弘
2015-07-04 19:24:03

之前有看過一招,貼膠帶貼重疊,然後在重疊部分的中間用美工刀劃一刀,將多餘部分去除,會更平整

李穆
2015-07-04 19:29:45

廖大說的我記得是貼壁紙的招數

姜智勻
2015-07-05 18:33:32

這膠帶是怎麼黏的阿?黏的面朝上嗎?有點不懂?請前輩說明,感謝

曾俊維
2015-07-06 12:10:44

買來直接貼上去就好啦。

張不凡
2015-07-06 12:14:08

話說... 好清嗎? 刮玻璃時會比較好嗎? 感謝

曾俊維
2015-07-06 13:10:46

會比較黏的住,缺點是有時會太黏,取不下來,就必須把膠帶撕下來。


原文網址 汪之逸
2015-06-01 10:43:18

層高0.3快速印出的機器人,疊起來感受一下,等控制板來就可以動了^^


原文網址 陳順得
2015-05-26 21:46:45

冒昧問一下,不知道誰有用過木料,想借用一下各種參數
目前我用50mm/s列印,層高0.2,回抽5.5速度40,溫度195,會很容易堵料,不知道誰有更好的參數可以提供參考~

Clarence Lee
2015-05-26 21:52:54

不同家的不同批的參數會不會也不同?
製造商那邊問看看?

戴士偉
2015-05-26 22:23:46

用過... 直接堵料... 因為直徑在 1.6~1.9mm 飄來飄去 XD

爛透了

陳順得
2015-05-27 07:00:17

賣家參數根本慘數,看來看去都叫我用0.8的噴頭,可是我只有0.4…

戴士偉
2015-05-27 09:28:28

就拿個 0.8 鑽頭給他桶一下... 就..........好了(or GG了)

Rob Sam
2015-06-02 06:14:57

参數其次, 最主要是熱咀直徑! 試過0.4以下是沒有可能印到木料, 最理想是0.5咀.

Rob Sam
2015-06-02 06:15:08

参數其次, 最主要是熱咀直徑! 試過0.4以下是沒有可能印到木料, 最理想是0.5咀.


原文網址 Evan Lin
2015-05-26 10:52:57

最近練習使用Cura切片,利用其底層可以控制層高的特性解決玻璃平台無法完美修正的缺點,提高0.05mm層高的成功率。第一張圖左邊是0.1mm層高,右邊是0.05mm。0.05mm層厚不細看真的幾乎看不出來有層次。看似一切順利,但後來列印其他物品都會發現在固定層有出料不順無法牢固黏合或是擠料過多的情況,甚至連底層都會被Brim拔掉。當初以為是機構上的問題,卻一直找不出什麼原因,後來相同的物品使用KISSlicer卻完全沒問題,才知道是切片軟體問題。請問會是哪邊的設定出問題呢?

Evan Lin
2015-05-26 10:55:58

補上設定參數#1

Evan Lin
2015-05-26 10:57:47

補上設定參數#2

Evan Lin
2015-05-28 08:40:16

真是屋漏天逢連夜雨,前幾天是板子的5V供電故障,改以USB外接電源繼續工作,不知道是不是我幾乎24小時使用的關係,昨夜裡後吹散熱風扇罷工堵料了.....Orz 有人知道哪裡可以買得到適合的規格嗎?有沒有辦法利用另一個溫度量測散熱鰭片做第二層把關,過熱就讓機器暫停並降溫。

廖新弘
2015-05-28 15:54:06

噴頭的散熱風扇不是12V嗎,還是2·0版的新機板有改過,散熱風扇網拍有很多找一下應該不難吧

Evan Lin
2015-05-28 17:20:47

是12V沒錯,也利用空檔上網也買到了一樣的風扇。不過在整理噴頭的時候,熱敏電阻居然自己斷了.....現在已是室內淹水狀態,停擺。atom使用的熱敏電阻B值常數是3950嗎?

Evan Lin
2015-05-29 17:13:56

昨晚去光華尋找,以為這東西應該不難買,沒想到問了三四家大間的電子材料行都沒有,只好網路下訂。


 

全不選 發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