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列印服務
  • #maker+t=market
  • COSPLAY 3D 建模
  • 1
  • 2
  • 3

ATOM 3D Printer Group 造訪社團 » 求助訊息

原文網址 林學舜
2016-05-29 22:27:41

剛剛印到一半突然發現銀幕右下角有東西閃呀閃 請問各位先進這是什麼

Bise Chen
2016-05-29 22:40:31

第一行也多了一條斜線

黃俊傑
2016-05-29 23:09:16

lcd 白色的那條線 重新插拔看看...

唐朝信
2016-05-30 17:03:40

我的不定時會出現亂碼,但是也不會影響列印。

唐朝信
2016-05-30 17:05:11

我的亂碼比較嚴重

林學舜
2016-05-30 18:45:51


原文網址 Charlie Ting
2016-05-29 09:19:29

[純粹參考]

在發現進料輪有狀況後,我就開始思考是什麼情況導致這個問題。但展覽在即,說真的,我沒時間去管那那麼多。

所以在更換了進料輪後,立刻在幾乎不中斷的情況下,印了 1/3 捲點金、1.5捲暗夜黑、1/8捲糖果紅。

而在用暗夜黑時,一開始很正常,很好印,但到 1.2 捲左右又開始出現出料不足的現象(所以我從180度上修到190度,稍稍減緩問題,但我知道有事發生了)

所以,也就是在將近二捲線材的列印之後,進料輪變這樣。

這讓我想到二件事:
1. 五洲製藥的企業理念:先研究不傷身,再講究效果。

2. 露天,我來了!

PS 1. 這樣的磨損有影響嗎?見仁見智,但玩了一年多之後,這樣的影響在第一時間就會發覺,只是還有修正改善的空間。但是,進料輪應該視為耗材嗎?多久換一次?還不清楚該如此認定。但至少確定的,不會再用鋁製品。

PS 2. 其實我覺得是線料特性的問題。

因為用的那個料是新配方,外軟內硬,所以在使用1.5捲的過程中,前面1捲多是完全正常,而且全程沒有噠噠噠的聲音,但到1捲多之後就出料不順了。

這可能表示,外軟,造成咬合的深度變深;內硬,裡面的材料對鋁的磨損太明顯。而當齒牙磨損後,咬合深度變小後,因為外軟,所以推進力就快速下降了,才會出料不順。

但這時,其他的線料是可以正常列印的,代表它們的線材硬度一致,所以並沒有造成進料推力的明顯下降。

至於怎麼知道外軟內硬?
因為幾乎所有線料用鉗子剪斷時,都是乾脆的咔一聲就斷了。而這支料,它的前1/3會很容易剪下去,但後面2/3卻要更大的力量才會斷。所以,會覺得這料的硬度並不均勻。

Johnson Peng
2016-05-29 09:22:09

鋁 => 不耐磨

Johnson Peng
2016-05-29 09:23:03

鎢 , 比較適合

陳曉澔
2016-05-29 09:30:27

兩卷就掛。。。。

林佑臻
2016-05-29 09:37:25

你彈簧是不是太緊了⋯

Keisuke Lin
2016-05-29 09:45:16

最近也有在想那些用摻金屬的特殊料,齒輪、噴頭等會不會造成磨損

廖新弘
2016-05-29 10:00:11

之前1.0版是列印件組成擠出機構,列印件有彈性,所以擠料輪擠料壓力比較沒有那麼大,但是用久了,列印件無法承受長期壓力造成斷裂,所以2.0才改成鋁合金,這樣如此剛性變大了,壓力集中在擠料輪上,也就容易磨損,以上是我個人見解

黃昱縉
2016-05-29 16:40:24

改成棘輪的方式基本上就不太會出現這種問題 有興趣請參考d-force的進料結構

Samael Lin
2016-05-29 16:44:43

鋁料送硬陽就可以耐磨了,不過最好改高硬度材料

吳水豚
2016-05-29 16:59:49

改7字頭鋁料 熱處理 再送低溫硬陽 或者是鑽石度模

林宏洋
2016-05-29 23:17:22

請問鐵氟龍管的路徑順不順呢?

Lawrence Lee
2016-05-30 18:07:40

這顆的確是從一代就設計且生產至今,使用的是7075航太等級的鋁合金,硬度其實頗高,內部測試沒遇過問題,至今也還沒有收到問題回報。不過確實現在料越來越多種類,我們會再針對它廠的料再測試看看。感謝丁大提出看法,我們會再研究一下。

童化金
2016-05-31 00:43:59

改用軟的輪摩擦進料的?


原文網址 陳為騰
2016-05-28 11:17:39

請問有人將3DP列印出仿照開模的模具,再去用樹脂翻模呢?

郭俊志
2016-05-28 11:21:54

有啊
我們中山海工有買消坡塊吊飾
學長說是用3dp翻模做的 …… 查看更多

Josh Chiu
2016-05-28 11:29:07

光固化列印翻模很常見

Marlboro Lai
2016-05-28 11:29:12

跟貼一下消波塊,印來當手機架的

開模有看到有人用矽膠翻,也有做給翻砂用的

梁琄
2016-05-28 11:31:59

麥麥
2016-05-28 12:52:20

直接印出來,去脫蠟鑄造就可以了

林煌智
2016-05-28 12:54:00

可以去找找專業翻樹脂模的人呀

麥麥
2016-05-28 12:55:12

DollMeet ,<<<<上次也看他們在做,可以問問看

封莫
2016-05-28 13:18:49

Dollmeet是我的工作室
我有在做樹脂翻模
現在也有開課教學

陳瑞篷
2016-05-28 13:30:00

商業上滿常這麼做的,這位的粉專翻翻

都是先3DP輸出,處理輸出原型,翻模(個人的少量量產到此為止),處理翻模原型及上色,送交廠商開鋼模量產 …… 查看更多

Onion Lai
2016-05-28 13:42:30

好多高手

陳為騰
2016-05-28 14:01:40

感謝大家提供寶貴資訊


原文網址 Shu Tseng
2016-05-27 23:58:52

問卦
我用kisslicer v1.5beta3.10 win64來切片之後,發生噴頭在移動時會定在路徑結尾一下子(定著的地方會被噴頭的熱弄糊成一個小圈圈),然後才繼續走。
用這個beta版滿多參數還不太會設定,所以來請教各位大師,揪竟是哪裡出問題!
《約影片0:24 & 0:36處》

Shu Tseng
2016-05-27 23:59:11

Shu Tseng
2016-05-27 23:59:16

Shu Tseng
2016-05-27 23:59:20

Shu Tseng
2016-05-27 23:59:24

郭璟塘
2016-05-28 00:03:55

我"猜"是回抽問題 前幾天我也有遇過這種情形

Charlie Ting
2016-05-28 00:04:13

回抽太慢

Shu Tseng
2016-05-28 00:27:26

他把回抽跟預擠的速度分開了耶!!

Shu Tseng
2016-05-28 00:32:14

回抽6mm 就需要0.4秒 難怪
感謝各位立馬解答!!!!


原文網址 Ver Worlding Max
2016-05-27 21:18:46

緊急求救,列印了12小時多造成大位移發現X軸皮帶鬆了,此刻面板上Z軸停在101.1,請問我該怎樣修改Gcode讓我能從90層開始印一個新物件手工黏回去呢,謝謝?

李穆
2016-05-27 21:24:40

先上網查Gcode的定義,確保可以看懂Gcode,用記事本開啟,留下開頭的準備碼,把第1層到第89層的code刪掉後存檔,就可以印了

Ver Worlding Max
2016-05-27 21:27:16

李大請問,這樣刪除會對底部開的支撐造成錯誤嗎?

李穆
2016-05-27 21:27:45

不會

Ver Worlding Max
2016-05-27 21:29:03

了解這樣大蓋知道怎補救了,接下來是要推算該往回幾層開始印了@@謝謝

郭璟塘
2016-05-27 21:52:30

Gcode滿簡單的,我上次列印花了10分鐘學會然後重新繼續列印
用游標卡尺細量高度..
例如 總高150mm 你印了50mm 那就把50mm以前的刪除,就會繼續從50mm的高度開始印了
記得不要把最前面的也刪了!
建議可以從55mm高度慢慢調低 降到50
不然沒設定好的話直接列印怕沒調成功會把物件給撞壞了

James Lin
2016-05-27 22:15:17

不知道有沒有可以手動操作噴頭,控制讓噴頭當游標卡尺量測的功能,這樣或許是最準的

郭璟塘
2016-05-27 22:18:36

手動操作噴頭沒用呀 你要列印 他機器是讀取Gcode檔案,當Gcode裡面的code X Y Z 是多少 他就從哪裡開始

James Lin
2016-05-27 22:21:48

郭璟塘 我是想用機器量完後,得到機器認為的高度再處理GCode layer,一次完成沒有風險

郭璟塘
2016-05-27 22:22:45

我沒試過那樣..你可以試試看XD
不過機器可以調整噴頭高度呀

李穆
2016-05-27 22:57:33

其實我都用Pronterface遙控噴頭迫近法,螢幕直接讀取當時Z座標值,實測比游標卡尺準,原因是游標卡尺的垂直度問題,以及機器自己的公差,單用游標卡尺無法排除

James Lin
2016-05-27 23:38:38

李穆 感謝李大神提出正解~

紀傑士
2016-05-28 05:22:48

我也是用Pronterface 降噴頭 看螢幕z的數據高度 很準

戴士偉
2016-05-28 08:24:23

我是先用卡尺量,再用面板的jog功能降z軸逼近

Moko Jenson Huang
2016-05-29 04:10:24

Pronterface + A4


原文網址 洪維鴻
2016-05-27 19:11:10

不知道在這發這篇文適不適合⋯⋯如有不妥請告知刪除~~~

小弟才剛接觸3d,本身學的是電子從事的也是電子相關產業跟3d製圖完全擦不上邊,爬文選了一套免費blender在自學,但這個軟體相關書籍只有找到一本,但不是新版的blender基底系統也不是os,學的也滿挫折的⋯⋯⋯相關blender討論好像也不多,比較多好像都用在電玩人物製作⋯⋯想詢問各位前輩初入門時通常是學那套軟體?不知道前輩們有沒有什麼建議~~~~~ORZ

黃俊傑
2016-05-27 19:14:33

Tinkercad or 123D 我也跟你差不多 背景 先從這兩個入手

陳明谷
2016-05-27 19:31:08

我也是跟你一樣
Blender很強大沒錯
但就是功能太多不容易上手
後來摸了同樣也是免費的123d
就真的差很多

Sen Tseng
2016-05-27 19:35:44

http://pixologic.com/sculptris/ http://www.123dapp.com/sculptplus 雕刻好上手,sculptris入門後可再進階搞“ZBrush”

黃俊傑
2016-05-27 19:46:48

123D 對我們這種初學的友善一點 像是畫方形 就是直接key好數字 就是多少了
其它軟體都是先畫形狀 再設定長寬高

李穆
2016-05-27 20:00:49

Sketchup建模、Sculptris塑型、Meshmixer修網、AutoCAD備援

郭俊志
2016-05-27 20:05:10

高中學rhino
大學學solidwork
我是偏向設計小零件之類的
比較沒有藝術品
看你的需求囉

封莫
2016-05-27 20:28:37

看你製圖需求是在機械還是藝術雕塑類的去選軟體學習
我個人是習慣用zbrush跟sketch up

Wa Henry
2016-05-27 20:40:56

有社團,你可以搜尋台灣BLENDER使用者小聚。如果你要走造型類的模型軟體,可以在youtube直接看範例學功能,會比較好入門。網路上現在搜尋關鍵字功能都會有很多教學

Yu Shu Huang
2016-05-27 20:59:58

Blender新手+1,看這系列影片自學,倒是不會很想要書...電腦書折舊的速度太驚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4bcCL2-JLo
雖然進展緩慢,但漸漸能把想作的東西作出來很高興 https://www.plurk.com/p/llhlr4 ,目前還沒打算換軟體...

蘇子敬
2016-05-27 21:27:30

你可以貼些你想做的造型圖片,我們再建議你哪些軟體適合

洪維鴻
2016-05-27 22:25:13

@黃俊傑 @陳明谷 @sen Tsingtao @李穆 @郭俊志 好歐~~我再試試~

@封莫 我想做出我家死掉的寵物模型~也想做機車一些零件

Wa Henry 有歐~~~我有加入了~~

Yu shu huang 我就是看他的影片在學他po的馬克杯基礎建模到knife cut 這功能就卡關了我切割後沒有辦法選midpoints ⋯⋯握把畫不出來⋯⋯還有另外回上一步按下recover last session圖就不見了⋯想要重做不見的圖也不知道要按那⋯感覺都是一些蠢問題⋯⋯⋯軟體的邏輯摸不透⋯⋯

蘇子敬 想畫出死去的寵物模型(一隻鸚鵡),跟機車大燈用的柵欄燈罩及一些之類的料件

洪維鴻
2016-05-27 22:26:32

洪維鴻
2016-05-27 22:27:11

封莫
2016-05-27 22:57:03

機械可學SOILDWORK與pro/E兩者皆可畫較複雜的機械製圖,簡單又好上手又有尺寸也可以畫機械的是sketch up,也可以畫建築,rhino也很威,可以做參數式設計,以上用滑鼠加鍵盤沒問題

藝術模型類的(鳥)則是用zbrush,sculptris是簡單入門版的zbrush
Zbrush功能還是會比sculptris多,但是藝術類建模軟體在於自身造型美感及空間經驗要有一些觀念會比較好上手,這需要繪圖板再以滑鼠作輔助會比較好畫

附圖是我用Zbrush建好模再印出來的球體關節人形,最近會開zbrush課程教雕人頭
給你參考

洪維鴻
2016-05-27 23:00:57

感謝前輩~~~ >~< 我再去收集教學~~~

Robin Hsu
2016-05-27 23:38:49

我也是看這個入門的.

李派克
2016-05-27 23:58:46

覺得軟體貴的話,其實畫工件autocad也是好選擇,假裝自己是『學生』就可以免費用三年

洪維鴻
2016-05-28 00:12:47

我試過想假學生⋯⋯⋯忘記哪裡卡關⋯⋯⋯⋯XD

李派克
2016-05-28 00:14:03

不會啦~gmail都可以過

郭俊志
2016-05-28 00:14:52

洪維鴻
2016-05-28 00:15:45

我在來試試~~

洪維鴻
2016-05-28 00:15:48

李派克
2016-05-28 00:19:14

BTW, youtube 是個好老師...

洪維鴻
2016-05-28 00:24:52

蘇子敬
2016-05-28 07:54:25

用blender做鳥的縮時影片
https://youtu.be/P964__jp940

在這裡可以下載原始檔,輸入你想贊助他多少錢(0元也可以)與你的mail
https://gumroad.com/l/the_bird

蘇子敬
2016-05-28 07:56:03

我之前有玩這個,用網頁就可以做了,而且比openscad方便
http://openjscad.org

郭俊志
2016-05-28 08:02:11

我在想thingiverse裡面有些是可以再改大小參數的
是不是用這種寫的

洪維鴻
2016-05-28 08:15:51

洪維鴻
2016-05-28 08:16:02

感謝前輩~~~~

蘇子敬
2016-05-28 08:55:37

沒錯

蘇子敬
2016-05-28 08:56:51

無機類造型可以用freecad做做看
https://youtu.be/vd4qUcxU8-I

洪維鴻
2016-05-28 20:06:34

感謝您這兩天的資訊 blender稍微比較上手一些 挫折感沒那麼大了~~~

洪維鴻
2016-05-28 20:06:39

蘇子敬
2016-05-28 21:02:28

無機造型比較好上手。有機造型就要有點美術底子了


原文網址 林建榮
2016-05-26 18:13:03

請問一下,我在印的過程,Z軸會跑掉,有時會太高有時會太低,請問可能是那邊有問題呢?謝謝。

Alison Wu
2016-05-26 19:57:19

請問您作autolevel時的速度是多少%?

林建榮
2016-05-26 20:01:32

速度那邊可以看呢?

黃俊傑
2016-05-26 20:01:39

拍個片來看看,有點難理解...


原文網址 劉柏葳
2016-05-25 20:21:45

請問各位 熱敏電阻用精度5%的會有關系嗎
在電子材料行只有5%的

廖新弘
2016-05-25 20:27:50

沒有問題


原文網址 Sen Tseng
2016-05-25 12:36:32

請問有那位大大使用 Simplify3D
購買前看了對應的設備有ATOM 2.0,
安裝使用後看參數設定好像不對(列印平臺X&Y150 Z320)
Google搜尋有找到此軟體的文章,
但是是目前無法註冊的論壇"ATOM 3D列印論壇"
想問有使用此軟體的大大是否能分享參數設定檔。
謝謝 ?

Sen Tseng
2016-05-25 13:03:03

Clarence Lee 大大~感謝您ヾ(*´∀`*)ノ

廖新弘
2016-05-25 13:36:00

新版跟舊版有部份差異,自己要摸索一下


原文網址 賴立謙
2016-05-25 11:27:11

機子剛買幾個月而已
但還是初心者

想請問一下各位前輩
那個填料有縫隙是哪邊出問題嗎
還是正常的
然後
有什麼辦法可以讓上下表面印得更精緻

還有額外問一下~
熱床上可以貼耐熱膠帶嗎

梁琄
2016-05-25 11:37:09

可以看線上寶典,看是不是這個問題
https://atom3dp.squarespace.com/printing-problems/#head8 …… 查看更多

曾國欽
2016-05-25 11:46:02

可能是噴嘴與平台距離太少,擠不出料,第一層厚度是0.3嗎?可調小

賴立謙
2016-05-25 11:48:43

高度有校正過~好像也不會太低~

Charlie Ting
2016-05-25 11:56:09

如果以我這幾天的經驗嘛,覺得進料馬達那邊要好好巡一下~~~

林彥孝
2016-05-25 12:22:06

看圖片感覺像是Z-offset太大
出料無法黏著在膠帶上

鄭東昇
2016-05-25 12:50:58

z offset反覆測試,會得到你要的結果

De Leo
2016-05-25 22:10:24

準備>預熱190>噴嘴墨水清乾淨>列印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6-05-26 02:11:42

我的建議:皮帶張力先調整適當、三條都相同(參考:調音50~51Hz), 調平的微動開關調靈敏一點,AutoLevel Speed 設定為10~20%,如此得到的 Z-Offset值會精準很多。

賴立謙
2016-05-26 10:47:34

好喔我在試試看~順便問一下微動開關靈敏哪裡條阿

橘子腦師
2016-05-26 23:28:09

我一開始用的時候也是這樣,我依照說明書把線料架在架子上,後來發現進料馬達拖料有時候會拖不動,後來把料線放下來讓進料線的角度轉折不要太大,就很順了


 

全不選 主題相關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