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列印服務
  • COSPLAY 3D 建模
  • #maker+t=market
  • 1
  • 2
  • 3

ATOM 3D Printer Group 造訪社團 » 硬體組裝 保養 調校

原文網址 Yan Huang
2017-04-23 23:06:07

請問大家在做Auto Level的時後會家熱底座跟噴頭嗎.

黃育哲
2017-04-23 23:09:59

會,而且會先加熱靜置個10分鐘讓鼻涕流完

黃大丙
2017-04-24 10:32:24

會加熱然後噴頭擦乾淨

Charlie Ting
2017-04-24 11:15:58

先確認有沒有口水,沒有就隨便了~~

Charlie Ting
2017-04-24 11:16:55

倒是我印0.2或0.1層厚時,會手動調一下旋轉,微調第一層的間隙,讓底更服貼。


原文網址 Arthur Pai
2017-04-23 21:17:40

2.5EX 如果把風扇出力設成100%, 右邊的側吹風扇就不會動. 降一點就動了. 傷腦筋...

後續報告: 我的六根桿子都是雙邊同極性, 三枝三枝一組. 所以左右各用同極性, 剩下不同極性的兩枝放後端. 目前風扇正常運轉.

黃大丙
2017-04-23 21:25:41

磁吸方向?

Arthur Pai
2017-04-23 22:16:51

有試過換桿子方向

Arthur Pai
2017-04-23 22:18:05

不是太大的問題, 設成99%就OK, 但有點......

Josh Lin
2017-04-23 22:44:11

先把 桿子 暫時 全部 移離 移動平台,再試看看 狀況 有無改變?

如 右邊側吹 100%時 可以 正常 轉動,就是 被 桿子 的 磁力 干擾了!
如 問題仍舊,不妨單獨 測試 左、右 側吹 在 100% 時 可否 轉動 正常?
或 單獨 供電 12V (注意 正/負 極向) 給 右邊 側吹風扇,看 可否 轉動 正常?
有了 這些 測試 結果 後,應可找到 問題點~~

Arthur Pai
2017-04-23 23:17:00

桿子拿掉就能轉了

Josh Lin
2017-04-23 23:34:57

請參考 我之前 PO 的貼文~~試看看~~

不一定 要用 指南針 來判斷,可用 桿子本身 的磁性 互拆 即可 判斷 是同極性!

目前 我是先 把 所有 N 放上面,S極 都放在下面,目前為止 2個 側吹風扇 都很正常!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atom3dp/permalink/1826112057627081/

Arthur Pai
2017-04-23 23:46:03

謝謝!! :-)

Arthur Pai
2017-05-08 09:19:40

後續報告: 我的六根桿子都是雙邊同極性, 三枝三枝一組. 所以左右各用同極性, 剩下不同極性的兩枝放後端. 目前風扇正常運轉.


原文網址 賴立謙
2017-04-22 17:45:19

請問社團的各位前輩
列印完..熱床會自動降溫嗎
還是要在手動條
印完機器還熱熱的有點不放心

廖新弘
2017-04-22 18:00:39

切片軟體是那一個

李仁維
2017-04-22 18:02:45

你End code有這行就好
M140 S0 ;bed heater off


原文網址 Yves Hsu
2017-04-21 22:05:12

列印平台長寬

請問有人改過列印平台 Maximum width 和 Maximum depth 嗎?預設是 210,有點塞不進去,差一點點,不知道有機會放大一點嗎?

Dennis Chen
2017-04-21 22:26:27

我試過放寬到230,但實際是印到225以下,側吹風扇會推到玻璃挾持器,只要這裡小心點就行了

廖新弘
2017-04-22 06:46:24

超過範圍不小心連桿會掉


原文網址 朱法緣
2017-04-21 17:57:35

大家好,想請問各位,atom2.5ex裝載著雷雕功能,可以雕在壓克力上面嗎?(或是說Burner這個軟體可以加強功率的嗎?還是說可以調哪裡的數值來改變呢?)
謝謝!!

Charlie Ting
2017-04-22 10:14:35

重點在吸收率,如果打不出來,可以用黑筆塗,打完再把它擦乾淨

朱法緣
2017-04-22 17:42:45

好的,這我也試試看!

李大淳
2017-04-25 19:37:55

如果雷射頭換比較強功率的,需要換控制板嗎?因為有看到功率強的,想試試


原文網址 Jack Kao
2017-04-21 09:10:03

大家好,目前組機器,遇到一個小疑問。請問一下面板的兩條排線,接到主板的connector,位置是如圖這樣嗎? (沒看到說明書有特別標明) 謝謝各位~~

黃俊傑
2017-04-21 09:22:33

有理好拉出來的話 左邊接左邊 右邊街右邊
接錯的話就跟蓋上國防布一樣 再交換就好 ""安心上路""

Jack Kao
2017-04-21 10:05:01

哈! 了解! 謝謝囉!!

Bang Ruei
2017-04-21 14:07:08

1號要接LCD1,2號接LCD2


原文網址 洪慈憶
2017-04-21 09:03:42

大家好,我又來麻煩大家了
最近徹夜印東西,怎麼會遇到這種窘境........
這麼整齊的線應該不會卡才對啊@@
今天早上就這樣停在半空中了

退料的時候不好退,都要人工,擠出端整個卡住,一開始也會出料不順,是不是又該換喉管了呢?

謝謝

洪慈憶
2017-04-21 09:09:12

無法拔出要用工具

黃俊傑
2017-04-21 09:11:25

這邊看起來好像打結了啊...

Charlie Ting
2017-04-21 09:34:30

再整齊都會卡的,出線後先多拉一圈,然後從線捲旁翻出(讓它有一些扭轉),再導入進料路徑,這樣比較不會卡.
這個用法很難用文字說明, 改天有空錄影比較快.

黃俊傑
2017-04-21 09:37:19

感覺應該是樓主再換料時 不小心讓他彈掉了...
不過還是期待丁大的方法... 之後來試試看!

陳榮聰
2017-04-21 10:12:55

洪慈憶 請問底部玻璃不用貼美紋紙也可以嗎?

最近在評估下手的產品,感覺玻璃上大家都用不同的東西。

邢鳳言
2017-04-21 10:33:51


原文網址 林似諭
2017-04-20 19:23:07

熱床溫度一直上升是怎麼回事?

陳濬宸
2017-04-20 19:27:20

檢查一下線路看看

Josh Lin
2017-04-20 19:32:40

熱床 實際 有溫度 嗎?

Josh Lin
2017-04-20 19:36:06

沒熱床 溫度設定值?

林似諭
2017-04-20 19:41:44

我一開始是60,開始都還正常,但後來一直上升,我把熱床關掉後還是一樣…

林似諭
2017-04-20 19:41:58

有…超燙

James Lin
2017-04-20 19:49:38

第一起案例,沒想到會這樣 ~ 有點危險

廖新弘
2017-04-20 19:50:39

檢查SSR那邊

林似諭
2017-04-20 19:53:59

如何查

廖新弘
2017-04-20 20:00:50

先拆除熱床電源,手動下指令,看SSR有沒有動作,反之看SSR有沒有停止

Josh Lin
2017-04-20 20:01:59

這樣是 持續加熱 不受控制 的 狀況,但 溫度 顯示 算是正常,這情況 應可能 是:
1. 主控板 D8 的 POWER MOS 有異常
2. SSR 有異常
如何 查:
1. 看 SSR 的 LED 是否 一直亮著?如一直亮,則查 主控板 D8 POWER MOS 的 迴路
2. 如 不亮 或 閃爍,則 用 電表 20V 檔 量 SSR 輸出 2端 看 電壓 是多少 V?

林似諭
2017-04-20 20:16:00

好…等等立馬查…

林似諭
2017-04-20 20:17:28

唉…不是我要找atom的麻煩,怎麼這次又有狀況…真是帶屎…

Josh Lin
2017-04-20 20:19:17

如 SSR 的 LED 一直亮著,也 量一下 D8 2點 的 電壓 看幾 V?

林似諭
2017-04-20 20:19:44

主板的d8?sorry…電控、主板部份還不是很清況,機構部份倒是很ok

Estima Lin
2017-04-20 20:31:04

因為您經手比較多台!當然比例會高一點~

Josh Lin
2017-04-20 20:58:01

請參考 黃大丙 上傳 在社團 檔案裡 的 主控板 接線圖
MKS_GEN-PIN-PWM.PNG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atom3dp/files/

林似諭
2017-04-20 21:12:39

d8 電壓0.06、ssr輸入端0.06、輸出端不穩定!

林似諭
2017-04-20 21:33:13

林似諭
2017-04-20 21:33:36

林似諭
2017-04-20 21:33:44

林似諭
2017-04-20 21:33:51

林似諭
2017-04-20 21:34:00

蘇冀瑋
2017-04-20 22:08:06

會不會是線沒接好短路了,我上次繼電器就因為有兩根銅絲接觸到,結果熱床溫度就一路狂飆

林似諭
2017-04-20 22:17:40

昨天之前都是正常的!

蘇冀瑋
2017-04-20 22:24:47

那只能交叉比對驗證了,請問手上還有沒有其他板子呢

吳梓誠
2017-04-20 22:27:30

他可能是要煎蛋拉

林似諭
2017-04-20 22:28:08

已拆下,明天換公司的試試!

林似諭
2017-04-20 22:31:24

吳梓誠
2017-04-20 22:32:15

Jimngu Gk
2017-04-20 22:39:56

Josh Lin
2017-04-20 22:50:05

歹勢~剛下班 到家~
你上面 的 照片 是 在什麼 狀況下 量出來的電壓?
依照片 的 電壓 來看 熱床 是在 沒加熱 的 狀態下~如是 所量的 電壓 都 合理~
你 熱床 加熱中 再 量一次~

Josh Lin
2017-04-20 22:53:47

你 輸出端 電壓 12.1 V 代表 熱床 沒在 加熱 狀態~
你說 輸出端 電壓 不穩定!是什麼 情形?

Josh Lin
2017-04-20 22:59:03

如能 量到 熱床 在 失控下 持續加熱 時 的 電壓 最佳,在 這狀態下 的 電壓 有助 判斷 故障點 和 原因~

林似諭
2017-04-20 23:08:13

量測的部份都是在熱床有加熱的情況下,不過有先參考@廖新弘的意見,先把熱床的電缷下!

陳永正
2017-04-20 23:11:08

感測壞了?

林似諭
2017-04-20 23:12:06

加熱與不加熱時,都能顯示數據!

林似諭
2017-04-20 23:12:56

而且當cool down時,還是持續加熱!

Josh Lin
2017-04-20 23:24:56

熱床 的 電 缷下來?
是 把 熱床 接 電源 正極 那條 拆下來 嗎?
那 輸出端 就不該 有 電壓 啊!

林似諭
2017-04-20 23:57:59

是地!是把加熱板的正極(接供應器那條)缷下沒錯!

Josh Lin
2017-04-21 00:02:25

如確定 有 把 熱床 接 電源 正極 那條 拆下來
那 輸出端 就不該 有 電壓 哦~~
請查一下 電壓 那裡來?

林似諭
2017-04-21 00:24:15

我拆下來了!

Josh Lin
2017-04-21 01:15:37

SSR 輸入端 LED 有沒有亮?電壓 幾V?
輸出端 電壓

林似諭
2017-04-21 01:17:35

led有亮!輸入端0.273v,輸出端0.356v

Josh Lin
2017-04-21 01:20:08

看影片 SSR LED 有亮,表示 是主控板 有送 加熱訊號 到 SSR 控制 SSR 輸出端 導通(短路)!
故 問題在 主控板 了~~

林似諭
2017-04-21 01:23:34

好吧!那就把主板跟ssr都寄回給atom吧!

Josh Lin
2017-04-21 01:24:26

但 輸入端0.273v 有點 奇怪?
除非 你量的時候 溫度已達 設定溫度了~~

林似諭
2017-04-21 01:26:23

所以才讓我頭痛!

Josh Lin
2017-04-21 01:30:02

你 關電
用 歐姆檔 量一下 熱板 2條 加熱線中 任一條 和 熱板 本身 和 隔熱板 的 任何一點 金屬 部份 看 有沒有漏電(有沒有低電阻值)?

林似諭
2017-04-21 01:34:12

都沒有耶!

Josh Lin
2017-04-21 01:37:37

那 熱板 應沒有問題了~~

你讓 熱板 冷到 室溫 後,再開機 馬上量 SSR 輸入端(D8) 的 電壓 是不是 在12V (LED 亮時)?

林似諭
2017-04-21 01:44:57

Josh Lin 不是耶!好怪!輸入端及d8都3.144,輸出端是12.10v

林似諭
2017-04-21 01:54:20

組了7台,就這台搞不定!好丟臉!

Josh Lin
2017-04-21 01:57:13

輸入端及d8都3.144,LED 應會亮~~
輸出端是12.10v 熱板 應不會 加熱~~
如會 就要查:
1. SSR 的 輸入端 和 輸出端 間 有沒有漏電?
2. 線路 有沒有 接錯?
3. 主控板 D8 有問題~~

Josh Lin
2017-04-21 01:58:39

您客氣了~~這叫作 經驗豐富!

林似諭
2017-04-21 01:58:55

2.是確定沒有接錯(我檢查超過三次),1、3就不知道了!

林似諭
2017-04-21 01:59:25

我只強機構!電的部份我真的不行!

Josh Lin
2017-04-21 02:00:23

1 就用 歐姆檔 量一下 就知道了

林似諭
2017-04-21 02:01:17

Josh Lin 1.就剛剛量的那樣了!

Josh Lin
2017-04-21 02:04:00

1. SSR 的 輸入端 和 輸出端 間 有沒有漏電?
是 要這樣量:
SSR 的 點3 對 點2 量,再 點3 對 點1 量
SSR 的 點4 對 點2 量,再 點4 對 點1 量

林似諭
2017-04-21 02:04:42

林似諭
2017-04-21 02:04:52

Josh Lin
2017-04-21 02:06:45

上面 量 SSR 的 漏電 要把 所有的 電線 都拆掉 才量

Josh Lin
2017-04-21 02:10:02

還有 SSR 點 1 2 3 4 單獨 對 SSR 背面的 金屬片 量 看有沒有漏電?

林似諭
2017-04-21 02:12:54

林似諭
2017-04-21 02:13:05

林似諭
2017-04-21 02:13:16

林似諭
2017-04-21 02:13:30

林似諭
2017-04-21 02:13:45

林似諭
2017-04-21 02:13:59

林似諭
2017-04-21 02:14:06

林似諭
2017-04-21 02:15:05

Josh Lin
2017-04-21 02:18:49

OK~~那把 焦點聚在 主控板 吧!
在不接 SSR 開機 量 D8 電壓 看看 吧
小心 那幾條 接 SSR 的線 不要短路到

林似諭
2017-04-21 02:21:30

Josh Lin
2017-04-21 02:22:46

再把 SSR 輸出端 的線 接回去,但輸入端 不接 回去,開機 看熱板 會不會 加熱?

林似諭
2017-04-21 02:25:03

裝好了,是開機就好嗎?

林似諭
2017-04-21 02:25:29

Josh Lin
2017-04-21 02:25:39

對~~但 輸入端 不接

林似諭
2017-04-21 02:26:17

所以確定是主板了?

Josh Lin
2017-04-21 02:31:52

再作一項
關機
把 輸入端 紅色接回去,黑線 不接
開機 看情況如何?

再拿一條 電線 接觸(短路) SSR 輸入端 的 -(黑線) 和 輸出端 的 -(黑線),看 短路 時 是不是 有加熱,開路 時 是不是不加熱?

林似諭
2017-04-21 02:34:20

Josh Lin
2017-04-21 02:34:25

可以 把原 輸入端 的 黑線 從主板的 D8 拆來 用,

林似諭
2017-04-21 02:39:47

林似諭
2017-04-21 02:40:19

林似諭
2017-04-21 02:41:36

確實如您所說!短路加熱,開路不加,然後現在還有嗶嗶聲!

Josh Lin
2017-04-21 02:42:55

嗯~~很明顯 是主板 的問題了~~
但 為什麼 有 嗶嗶聲?

林似諭
2017-04-21 02:43:35

Josh Lin 可能是如面板所示的mintemp警告吧!

Josh Lin
2017-04-21 02:43:58

哦~~那有可能~~

林似諭
2017-04-21 02:44:54

嗯!那我明天還是把ssr跟主板都寄回去atom好了!真是大感謝您,這麼晚了還打擾您!

Josh Lin
2017-04-21 02:45:37

明天 拆下一片 好的 主板 確認一下~~
如換上 好的 主板 就 正常,就 確定 這片主板 有問題了~~

Josh Lin
2017-04-21 02:46:23

別客氣~~晚安了~~

林似諭
2017-04-21 02:47:39

嗯!晚安!明天看結果如何再跟您說!

Josh Lin
2017-04-21 02:47:56

好的~~

林似諭
2017-04-21 11:25:04

林似諭
2017-04-21 11:26:48

確定是主板了

Josh Lin
2017-04-21 12:20:21

恭喜 修復 (找到 問題點)!

綜合 昨晚 你所量測的 電壓 數據 和 測試,來判斷:

我確定 故障點 在 主板 D8 的 黑線(-) 這點 對 電源的 負極 (即 GND) 之間 有 微量 漏電!
致在 沒 加熱 訊號 時,仍有 微量 電流(但已達 觸發 水準) 通過 SSR 輸入端 而 觸發 輸出端 導通!

為什麼 會有 微量 漏電?有可能:

1. D8 的 Power MOS 的 D極 (接 D8 的 黑線) 和 S極 (接 GND) 之間 內部 有 微量漏電,可能 某種 原因 (IC製程...等) 所造成 內部 微崩潰! <= 更換 MOS

2. D極(接 D8 的 黑線) 和 S極(接 GND) 之間 外部 有 微量漏電,可能 是 電路板 因 焊點、錫渣 或 外來物 等 加工 因素 所造成 的 微量漏電! <= 用 95%酒精 清洗 電路板

總之,很簡單 就可 修復的!
最多 就是 更換 D8 的 Power MOS,
最簡單 就是 板子 在 D8 迴路 區域 清除 鍚渣 (有的 會 藏在 端子台 與 電路板 之間,要解焊 拆開 端子台 才看的到) 及 用 95%酒精 清洗 乾淨 即可!

林似諭
2017-04-21 15:01:23

對我來說太難了…


原文網址 Estima Lin
2017-04-20 00:15:25

很久沒有更新雙噴頭的進度了...
這次有幾個重點:

1.同高等距雙噴頭目前來說可以說是失敗收場,也難怪原廠不出雙擠雙噴頭而是出雙擠單噴頭?商業化的產品就是要低維修率、低故障率、簡單省麻煩~
1.1同高等距雙噴頭的缺點:
a.噴頭高度的調整不易?因為每支噴頭的零件都有公差,然後要組裝2支噴頭都是一樣長會有一些難度!雖然可以做調整結構!但是...
b.雙噴頭等距的精度?這個其實是最麻煩的,因為每一次的組裝都會有一定的距離誤差,這個會導致一個現象,就是切片依這個雙噴頭的距離做好了補償,下一次若維修噴頭可能又要再校正一次,切片也必須再另外切一次...
c.噴頭等高列印時流口水交互污染顏色的問題!而且也增加撞倒列印件的風險...
d.雙噴頭使用同一片散熱片與散熱風扇溫度難以控制?如果每一次都是使用雙噴頭作業,那這情況還算不嚴重!若是單獨使用1號噴頭,那麼2號噴頭就算不加熱也會被共用的散熱片導熱到溫度50~60度....
e.其實還有很多問題,因此放棄此型式的雙噴頭設計...

2.高低可切換等距雙噴頭:
2.1其實這次重點放在這個可高低切換的結構上,一開始的設計是高低切換+等距+雙噴頭,其實這個問題又來了,與同高等距的設計一樣,調整?切片?維護....
2.2差異只比同高等距的好在流口水污染比較好控制而已!另外散熱片是獨立的,因此2個噴頭不會互相干擾...
2.3然後這個T0結構又失敗了...

所以今天要發表這個....

3.高低可切換同位置雙噴頭系統,只有自己獨爽,沒有打算釋出或設計套件...
3.1雙噴頭高低可切換而且是切換在同一個位置!
3.2同一個位置就沒有切片重切的問題,也可以吃別人切的g-code
3.3維修後只需簡單調整雙噴頭在同一個位置即可!
3.4完全不用換料柱~
3.5結構有點複雜,而且DELTA的效應器空間不大,擠入雙噴頭又要切換真是難搞...
3.6最後終於完成高低切換雙擠雙噴頭原型結構...

Joe Kuo
2017-04-20 00:21:06

好文! 學習了許多,謝謝您~~

James Lin
2017-04-20 00:34:31

建議有一分鐘正常速度的影片

Estima Lin
2017-04-20 00:37:33

要看列印時噴頭的切換嗎?改天再錄...

Shih-Yen Lo
2017-04-20 00:50:37

我媽問我為什麼跪著用電腦!

Stanley Chen
2017-04-20 00:53:35

這實在太高端了!
不考慮出套件嗎XD

Viktor Qiu
2017-04-20 01:02:46

我真的好想要

邢鳳言
2017-04-20 01:25:28

請問可以分享這個模型嗎?

Chen Zimook
2017-04-20 03:22:32

好棒的雙色列印~

Moko Jenson Huang
2017-04-20 06:34:46

太強大了!

Charlie Ting
2017-04-20 07:18:11

這篇是經典好文!

何玉釧
2017-04-20 07:27:09

好強大的技術…

王智立
2017-04-20 07:29:25

好強,請受小弟一拜。

李大淳
2017-04-20 08:01:15

這樣的話,是不是噴頭只需要考慮噴頭中心都能在底座中心即可?只是在平台校正的功能會有影響嗎?看Estima的分享讓我想到這些,只是程式部分我就沒摸過了

La Latte
2017-04-20 08:06:38

已崇拜...

Estima Lin
2017-04-20 08:19:58

還不是很完整設計~

Estima Lin
2017-04-20 08:32:22

中午私給你~

Estima Lin
2017-04-20 08:37:53

多謝大神誇獎~

Estima Lin
2017-04-20 08:41:20

噴頭在移動平台(效應器)中心,可列印範圍不會減小~
平台校正與原廠的AutoLevel一樣方式…

林漢禎
2017-04-20 09:03:05

跪拜~

Kwok Tony
2017-04-20 09:08:34

利害

李穆
2017-04-20 09:32:42

神人!

Kevin Lai
2017-04-20 09:55:08

+1

麥麥
2017-04-20 10:21:46

DELTA的弱點~~切換噴頭高低~~你可能是世界第一人

Estima Lin
2017-04-20 10:39:29

不!這個世界早有前人跑在前面~
我只是從後追趕而已…只是理論常與實際抵觸!
目前最大問題是因為結構用 PLA列印件,要剛性沒剛性!要彈性沒彈性!組裝公差與結構穏定性尚不滿意~

Estima Lin
2017-04-20 10:41:02

偶小咖而已!非神人…

麥麥
2017-04-20 10:51:24

Estima Lin 大家的機器,應該是龍門式的,才有切換噴頭高低的,PLA本來就沒有剛性,彈性是可以有的

林志誠
2017-04-20 11:05:05

+1

Ya Hsuan Wu
2017-04-20 11:46:34

+1

Kevin Lan
2017-04-20 11:50:47

其實Delta雙頭免換料柱一直有人在試啊?
https://www.facebook.com/....../855309564608204/......

麥麥
2017-04-20 12:15:02

Kevin Lan 我是講雙噴頭中的一個噴頭,上移的功能

Estima Lin
2017-04-20 12:30:20

是相同原理,差異在我的噴頭會切換在同一中心點位置!一般看到的雙噴頭是二個噴嘴不同位置!

Kevin Lan
2017-04-20 12:30:54

麥麥 它也是用動態移動噴頭的方式做切換的。沒仔細問,不過切換也應該是你講的方式。

麥麥
2017-04-20 12:39:50

Kevin Lan 是ㄡ~~

Kevin Lan
2017-04-20 12:51:15

不過不管是樓主或是Phineas3DP的設計者,我都覺得很佩服就是了。

Tk Leung
2017-04-20 20:38:28

比卡超(皮卡丘)難敵卡比獸 ?

Estima Lin
2017-04-21 00:16:35

錄影檔來了...

James Lin
2017-04-21 00:25:15

Cool ~ 帥呀

陳冠銘
2017-04-21 00:31:13

老外兩年前已經有人做出這樣的東西
可以參考一下
切換噴嘴時有用金屬片抵住噴嘴口防止漏料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5qJmg99lxw

Estima Lin
2017-04-21 00:48:44

對!老早有人做了~
差異點在我是切在同一個位置~
不同位置需切片補正,我PO文有談到!
當然同一點也早有人做了,但是沒看到套件,只能自己土炮~

Estima Lin
2017-04-21 00:53:17

還有其實不太會流口水~

陳冠銘
2017-04-21 00:55:55

同一位置也有人有一樣構想
不過我覺得你做的比較好X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_CZI90grN0

Moko Jenson Huang
2017-04-21 11:10:07

他應該是說正常速度的影片,不要快轉...XD

Estima Lin
2017-04-21 11:13:56

其中一個留言串有放~

疑!找不到原本問的人的留言了?是自刪嗎?

邢鳳言
2017-04-22 13:57:49

卡比獸軍團;要是有三噴頭來印支撐就更好了,試了一軍團才勉強收工,全部圓滾滾要印漂亮不簡單

Estima Lin
2017-04-22 14:05:22

我用S3D切片也會有耳朵熱堆積的現象~
所以我用CURA切片,但是小痘痘免不了~


原文網址 蕭傑仁
2017-04-19 21:14:57

長這麼大
第一次看到風扇
長這個樣

洪維鴻
2017-04-19 21:17:16

荔枝產季要到了?!

王韋恩
2017-04-19 21:37:12

要測試每一個都會轉嗎

游仁亨
2017-04-19 21:44:43

密集恐懼症

許育財
2017-04-19 22:07:40

James Lin
2017-04-19 22:27:46

尾牙一把抓的概念⋯⋯

張育仁
2017-04-19 23:28:54

…………………

王智立
2017-04-20 00:42:31

王智立
2017-04-20 00:43:06

請問.. 我可以無賴的伸手要連結嗎... 哈哈哈...

Robin Hsu
2017-04-20 16:03:38

建議你不要這樣拉, 那個風扇焊線連接處 很脆弱,
之前曾經買過一個 帶回家從包裝袋裡頭 拿出來拉著線 而已,
線就斷了 ...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