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員
統計數據
原文網址 Justin Chi 2017-06-05 10:50:52
請問各位大大,關於ATOM2.5的一體式光學限位開關的規格,還有 哪裡可以購買到(除了官網外)?感謝
廖新弘 2017-06-05 12:27:13
歐姆龍
李大淳 2017-06-05 22:51:57
歐姆龍+1 電料行把作動的需求告訴店家就可以了
廖新弘 2017-06-05 23:01:39
http://www.omron.com.tw/products/family/3199/
Justin Chi 2017-06-05 23:12:25
感謝各位
原文網址 黃啟維 2017-06-05 08:11:57
自從上次發了如何大面積列印後,很多人都會來問我要怎麼校正,這次剛好進了ATOM有數據可以分享給大家,我是灌我自己改的韌體,原廠並沒有這些東西 以下這兩張圖是用自動校正+自動調平(auto leveling)後能印大面積列印後的參數,可以發現到Z_MAX_POS從350到347.3,而三邊的限位補償 -2.9,-1.94,-2.05,再放限位開關時,即使盡量靠緊還是有些微的誤差,導致三邊不等高,所以才說要 1.手動校正(m665,m666校正)+(自動調平) 2.自動校正+自動調平 3.組裝正確,符合預設參數 這三個其中一個符合才能大面積列印~
MoMo Yang 2017-06-05 22:56:09
說真的, 組裝正確比較重要
原文網址 黃啟維 2017-06-05 08:00:47
最近幫LAB引進了ATOM,來寫些心得~ 購買的機台是ATOM 2.5附熱床 組裝部分: T型螺母有些尺寸不合,後來是直接重新購買T型螺母 用於風扇並聯的集線器一直用不成功,最後是自己焊接起來直接插入D9 再把限位開關的線接上主板時,有一條太短了,後來是買3PIN的延長線自己加長 LCD前有個緊急重開鈕,但原廠把它擋住了,每次一有問題要去按旁邊的開關重開,有點不太習慣 用於回彈G29時用的彈簧K值太大了,我想很多人在用auto leveling在邊邊會失敗整個移動平台掉下來的原因有八成是這條彈簧,我後來用auto leveling 時會先把它拿下來,等做完平台校正時再裝回去 韌體部分: 原廠的韌體的#define PREVENT_DANGEROUS_EXTRUDE 無法使用,這真的非常危險,這個參數是用來防止使用者在沒加熱時,直接進料去擠噴頭,預設是170度才能進料,而現在0度時就能進料,使用者沒注意真的會傷噴頭
上面講的很多都是要改進方面的,真怕我被加黑名單QAQ
邢鳳言 2017-06-05 08:36:58
限位開關的線有一條本來一拜,拉撐後我的是夠長
Clarence Lee 2017-06-05 11:43:20
# define PREVENT_DANGEROUS_EXTRUDE 這應該是之前為了支援雷射頭關掉的...
原文網址 Arthur Pai 2017-06-04 13:14:46
印製大面積平面, 擠出頭溫度漂移, 有時上下高達14度 可能的原因 1. 印製大面積平面時, 擠出頭必須持續全力加熱擠出料. 但在過熱停止加熱時, 擠出頭又被湧入的擠出料快速冷卻. 而造成擠出頭的溫度快速上下. 2. 擠出頭溫度偵測的頻率不足, 使得偵測到高溫或低溫時擠出頭已經昇溫或降溫過度, 未能及時調整.
ATOM高效率的擠出頭加熱在印製大面積平面上會有溫度快速上下的副作用, 需要更高頻率的溫度偵測及調整才能維持穩定的溫度.
補充, 在非大平面的部份, 開側吹風扇, 擠出頭溫度都很平穩的在正負1度.
黃育哲 2017-06-04 14:12:28
不曉得再做PID校正的時候.一邊用手擠料會不會比較好
廖新弘 2017-06-04 14:47:25
在噴頭那邊貼一圈耐熱膠帶試試
褚柏胤 2017-06-04 14:49:20
Marlin韌體溫度取樣頻率我記得是8Hz左右,已經很快了,應該不是偵測頻率不足的問題,比較像是PID參數要再調整。
Arthur Pai 2017-06-04 15:07:57
但是反應在LCD上的非常慢, 絶對沒有到8Hz. 應是程式有優先順序. 印張大餅就可驗證.
Arthur Pai 2017-06-04 15:10:06
版上有幾次反應溫度漂很大的問題. 如果遇到, 請注意所印的物件的狀態.
原文網址 Wu Cheng-Ying 2017-06-04 00:40:26
[Proton組裝] 大家好,先謝過蕭傑仁大大,今天拿到已經開始組裝了。組裝過程遇到一些問題,跟大家分享。 1.組合圖中編號44的螺絲長度比較短,BOM表上開的M3X6螺絲應該是牙的部分有6mm,但是埋頭螺絲的規格大部份是算整根的長度,所以大概少了3mm。目前因此遇到比較明顯的問題是:編號4與8無法鎖到螺帽,需另外找長一點的螺絲。 2.編號26-29的光桿加工面有一些毛邊,放不進套筒不要硬塞,稍微拿銼刀修一下就可以了。 3.編號19的正時皮帶長度不夠,BOM表上長度380mm,但是大概要450mm的長度才有辦法固定。 4.一堆公差配合的問題,好難組......
何玉釧 2017-06-04 10:20:22
皮帶不夠長!!怎麼辦????
Wu Cheng-Ying 2017-06-04 12:26:28
進度回報
Alan Chen 2017-06-04 17:48:21
想請問一下 你的光軸會很緊嗎?
Shi Xinhui 2017-06-12 20:22:41
韌體要先刷再測試,還是直接通電就能知道馬達能作動嗎?可有電控照可po參考一下
Burak Özney 2017-06-13 20:14:54
I did it in one. But there is no extruder in turkey.
Alan Chen 2017-06-14 23:40:46
有人可以分享一下Proton的XY限位開關怎麼裝嗎....用Prusa i3的接法行不通...實在是搞不定
Burak Özney 2017-06-17 07:58:51
柯紀維 2017-06-18 22:31:38
我是遇到X軸下面兩根光軸不一樣長的問題,有一支略長所以鋼板組不上去,要去找機器磨一磨了
原文網址 Alan Chen 2017-06-03 18:37:42
再上來隔空抓藥一下,在印底層的時候還蠻順的,但印到最上面,感覺不均勻,這有可能會是切片的問題?或是機構的問題呢?因為輸出gcode有點久了,數據有點忘記了
切片:Cura 噴頭溫度:200 shell thickness:1.2 bottom / top thickness:1.2 fill density:35% flow:92% Brim amount:10 Z hop when retracting:0.5 Retraction Speed:50.0
辜元志 2017-06-03 18:51:29
我怎麼覺得只是單純越高越容易晃動(^-^)
Chun-Shiung Wu 2017-06-03 18:53:20
太高會晃+1
Alan Chen 2017-06-03 18:54:36
OH...有可能。但這個不太可能用躺著印吧 @@ 有沒有方法可以解決或是避免呀?
邢鳳言 2017-06-03 19:03:30
一次印一根
Yu Yam Shen 2017-06-03 19:04:13
一次一根+1
Alan Chen 2017-06-03 19:04:55
邢大是說躺著印 一次一根嗎
邢鳳言 2017-06-03 19:07:26
站著
Alan Chen 2017-06-03 19:08:04
咦!?站著的話,一次印一根,不是也會晃?
邢鳳言 2017-06-03 19:08:55
我印不會
Alan Chen 2017-06-03 19:09:41
好的 我試試看 感謝
黃育哲 2017-06-03 19:19:38
Brim 開大一點
辜元志 2017-06-03 19:38:24
一次一根他印完一層後只有Z向移動,的確有可能比較不晃喔
Shih Han Hsu 2017-06-03 19:38:27
有幾種解法: 1. 一次多根,彼此的brim互相連接。 2. 開ooze shield,每根都有自己的牆。 3. z-lift設高一點,避免移動噴頭時造成牽連晃動。
Mbrsl Jk 2017-06-03 19:56:59
改用raft
チェン 幸せな 2017-06-03 19:59:51
不開回抽,讓它牽絲互相扶持住.
Alan Chen 2017-06-03 20:07:44
這個方法似乎不錯,只是最後要修一下邊
Roy Lo 2017-06-03 20:48:15
列印件晃動+1
戴士偉 2017-06-03 21:09:05
我是一次六根印,側裙開個10圈
彭帟絃 2017-06-04 00:48:41
列印件晃動再+1
陳維德 2017-06-04 01:20:09
我也是一次印6 隻,不過我的底裙是開到都是一個面連在一起比較穩
劉宏威 2017-06-04 11:21:43
+1
高北熊 2017-06-05 09:29:50
放慢列印速度
Alan Chen 2017-06-06 00:35:59
感謝各位 我都試試看
Chuang Ivan 2017-06-07 21:05:39
我怎覺得看起來像是出料不順,頂端的地方比較稀疏,我也是一直遇到這個問題,前面90%都印的很好,甚至比如說同一層分為兩圈,一圈很OK,另一邊卻像是出料不順,就這樣印到最後,而且不論列印件大小,自己切片的都會這樣,請問原PO後來您的問題有解決了嗎?是否可以經驗分享一下?
Estima Lin 2017-06-08 13:13:21
碳纖維桿6支完成~
Alan Chen 2017-06-08 15:29:55
太強了...
Alan Chen 2017-06-08 15:30:43
我還沒解決...但是晃的機率比較高,目前沒有料可以重印 @@ 可是你敘述的情況比較像是平台需要調平吧?
原文網址 James Lin 2017-06-03 15:02:01
請問一下, 我最近一直遇到堵料問題,但是每次都是看到PLA線被擠壓在鐵氟龍管內呈現"蛇行或者微彎S型",所以它可能在噴頭前堵或者進料口內附近堵 因為都是事後看,有沒有可能是進料馬達過熱造成軟化,以致讓整路的PLA都是軟的,可能要注意改善的地方有哪些呢? Thanks ~
廖新弘 2017-06-03 15:11:22
你的是噴頭內有異常
Moko Jenson Huang 2017-06-03 15:22:35
噴頭加熱,用手推推PLA。先確認不是噴頭堵料。
戴士偉 2017-06-03 16:01:15
除了堵頭外,列印參數建議也貼上來看看,能更客觀的幫助分析問題
原文網址 施正偉 2017-06-03 06:01:26
利用個性化3D列印技術生產功能材料和設備,可以實現可穿戴電子系統中的,各種傳感器的生物相容性的優化調整,為仿生皮膚的應用開闢新路線⋯⋯
原文網址 Nick Hsieh 2017-06-02 18:52:08
傻眼了 清完噴頭 第一次把鐵氟龍管放到定位 然後進料 料出不來 之後把鐵氟龍管拿出來 再清潔一次 結果鐵氟龍管就回不到定位了 然後 料還是出不來 我慘了我 請問各位前輩 有沒有遇過這樣的情況 該怎麼處理 明天atoms有上班嗎? 哭
陳維德 2017-06-02 19:02:47
噴頭拆解開噴嘴拿去瓦斯爐上燒紅過水幾次,清一下裡面的積碳,通一下噴嘴就應該ok 了,前兩週不出料才清過
黃俊傑 2017-06-03 09:37:49
出不來... 是還沒有清乾淨吧!
原文網址 Disan Chang 2017-06-02 06:02:45
Neutron團購套件(含頭)轉讓,因工作關係,導致無法開始這個計畫,讓給想要的同好,套件收到還未開封。 補上價格 MK3噴頭+擋風片2343 金屬套件4565 以上不含運
蕭傑仁 2017-06-02 16:16:48
應該是有人要的 前一陣子還有人在問我可不可以購買 希望那些有緣人能看到你的訊息
Chun-Shiung Wu 2017-06-02 19:58:15
私訊XD
林界亨 2017-06-04 09:06:29
黃政維
討論主題
全不選 主題相關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