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ker+t=market
  • COSPLAY 3D 建模
  • 3D列印服務
  • 1
  • 2
  • 3

ATOM 3D Printer Group 造訪社團 » 硬體組裝 保養 調校

原文網址 張東勝
2017-05-06 02:33:45

請問各位高手大大,2.5EX的THK滑軌是27孔還28孔?我拿到的實體是27孔,可是說明書上是28孔~~

馮致榮
2017-05-06 03:08:02

幾孔沒差.滑軌長度對了就好

Arthur Pai
2017-05-06 07:45:35

別擔心, 下面很長一段都用不到, 頂住上方就好

Calvin Sung
2017-05-06 13:05:25

每顆T型螺母都確實轉動九十度卡住鋁擠,也是重點。

Dicky Chan
2017-05-07 04:05:33

之前有成員有文章說明了一下。看一下吧https://www.facebook.com/notes/atom-3d-printer-group/%E8%AA%AA%E6%98%8E%E6%9B%B8%E6%B2%92%E5%91%8A%E8%A8%B4%E4%BD%A0%E7%9A%84%E7%9C%89%E7%9C%89%E8%A7%92%E8%A7%92-atom-25-ex/1830772617161025/


原文網址 維鈞呢
2017-05-06 01:33:35

不知道怎麼搞的有一顆馬達不會迴轉,一直回不了家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7-05-06 01:41:17

微動開關一直被認為是壓住的,朝這方向去查查看。


原文網址 邢鳳言
2017-05-05 22:45:55

分享:大型物件雙擠單噴我遇到幾個問題:
1. 沒地方放洗料塊,防風牆費時又費料
2. 列印時間太長,看到50小時我直接放棄
3. 另一件再還是軟料+水溶性料,印出來和防風牆混然成為一體,拆開還破了,支撐用PVA好像不是很必要;2種軟料退料時也是到處亂跑。

游允赫
2017-05-05 22:54:21

又有大眼睛了XD

金泉泉
2017-05-06 00:39:52

我好像也是被這個 水溶性材料雷的
超容易堵料!!

廖新弘
2017-05-07 16:45:30

你要不要反過來印,那樣支撐比較少


原文網址 李安軒
2017-05-05 10:49:07

大家早安喔,昨天列印一個比較大型(約11cm*11cm*13cm)的物件的時候,發現列印到約1/5的時候,疑是噴頭碰撞到物件本身(因為我放著印就先去忙別的事了),導致連接桿脫落,導致列印失敗,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過相似的問題呢? 或是有什麼調整經驗可以傳授一下給小弟,感激不盡~ 我的機型時2.5 ex

廖新弘
2017-05-05 10:52:34

z-lift設定高一點

梁琄
2017-05-05 10:53:59

底部有沒有翹曲呀?是否沒黏緊?


原文網址 邢鳳言
2017-05-05 04:08:38

昨天逛夜市看到很多攤在賣各種手指螺陀,被問那個是什麼東西,我猜大約是那個maker把手邊閒置的608培林拼起來打發家中小孩,而意外受到歡迎吧?為了解釋我就抓了圖檔來印,結果印出來每個孔都不一樣大,不知道那網站在verified什麼東西?害我調半天也調不出個可以用的,浪費我線料和時間外,還一度擔心是我機器歪了;自己畫一個,印完孔一樣大才放下這顆心;自己畫的圖調公差比較快,加支撐也方便;話說要印漂亮的弧面沒有PVA還真難,另外還幫指蓋挖個糟比較好拈;沒有PVA也可以印,外觀差一點,但列印時間縮短很多。
圖檔在此: http://www.thingiverse.com/thing:2296203
影片在此: https://youtu.be/0YzSdpe0_v4
# 培林沒洗轉不久
# 提問者試過以後說可以拆了
# 手指陀螺

Vincent Liu
2017-05-05 14:33:09

這麼緊!!我的經驗列印件大概要大0.1才比較好逼,我都大0.2好裝一點


原文網址 廖振睎
2017-05-04 18:49:03

大家好,和大家分享我們的畢業製作。

很感謝atom2.0, 我們的製作的列印機,所有連接件都靠他的幫忙,甚至是噴頭的部分,也是靠他列印完成,之後鑄造成銅件。

如果大家對大型列印機有興趣,可以一起交流,請大家多多指教。

Lawrence Lee
2017-05-04 18:53:55

這個不錯喔!

Wen Chi Liao
2017-05-04 19:24:18

影片拍得很不錯!

張岳傳
2017-05-05 12:34:41

好奇位什麼要顆粒耗材

廖振睎
2017-05-05 13:50:35

顆粒耗材相較線材便宜很多,而且印壞的東西也可以直接打碎重印。


原文網址 陳政銘
2017-05-04 15:56:38

最近列印出現了一些問題,想請問版上大大有沒有辦法解決,使用切片CURA的檔案連續列印,除了會自己退線(已有解決辦法),第二次列印的時候,噴頭會直接往外噴出去,但是在列印前再校准一次,就不會有這個問題。以前列印沒問題,前幾天突然出現,然後只要連續二次列印,就有此現象,不知道版上大大有沒有解決辦法

廖新弘
2017-05-04 16:02:31

你動到外掛暫停程式了

Dennis Chen
2017-05-04 16:30:48

"噴頭會直接往外噴出去" 指的是?

陳政銘
2017-05-04 17:08:45

剛剛一到研究室發現了這個
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熱敏電阻故障嗎@_@

邢鳳言
2017-05-05 02:13:00

我覺得可以檢查你的End的G-code是不是最近有什麼改動?


原文網址 黃茶米
2017-05-03 14:39:53

因為平台位置只要有拆裝都會位移
請問各位都怎樣設定列印方位在平台正中央呢?

希望讓平台的網格是真的有尺標用途這樣,一方面也是能最大化列印尺寸。

# ATOM二點五

廖新弘
2017-05-03 14:59:17

玻璃的線是參考尺寸用,一直在乎的話,會挷手挷腳

チェン 幸せな
2017-05-03 15:03:19

官方並沒有說明網格線可以當尺標用途啊,是不是誤會了?

黃茶米
2017-05-03 15:08:20

因為沒說所以才好奇,所以玻璃上的線目前沒有任何方式可以校正囉?比方說自己手動調整列印座標之類的?

黃茶米
2017-05-03 15:17:44

這問題我個人覺得類似ikea產品設計與包裝同步的概念
ikea把一個產品的組裝盡可能濃縮到沒有空間浪費的境界
也就是空間利用最大化

3D列印也可以有同樣概念
把所有零件濃縮到單次列印份量最大化
把本來要分好幾次印的零件
盡可能設計到可以單趟完成

Dennis Chen
2017-05-03 15:24:48

我覺得那格線是當作照像時的比例尺,不太可能精準定位。一次印滿滿大平台的物件,不一定印得漂亮,會有其他問題...要調整牽絲,不然表面就有得修了。橫向移動距離長,會增加額外的時間,delta機器感覺垂直方向列印速度比較快

黃茶米
2017-05-03 15:41:00

像是平面列印一樣,民用機種通常就是A4尺寸,設計稿只能印小於這尺寸,大於只能用接的或拿去另外輸出,但這最少小於多少是能精準控制的(比方說自己印大量貼紙,我會盡量在A4塞滿最多張)。

3D列印這點可能麻煩些,但我覺得這應該跟新版平台校正有存檔功能一樣是可以系統化不用每次設定。

有沒有可能在韌體上釋出線稿座標資訊然後新增校對功能?

黃茶米
2017-05-03 15:46:20

當然這功能是基於已排除各種列印品質干擾的前提下,因為我還沒印過大範圍所以也不曉得會不會因為這樣所以難以實行。


原文網址 李安軒
2017-05-03 10:37:49

請教一下各位大大,我在Load 進料後 他不停地從噴嘴吐出料,這樣子是正常的嗎? 又該如何調整呢?

廖新弘
2017-05-03 10:43:08

你是用那個版本韌體

李安軒
2017-05-03 10:43:51

FW:2.5.161221 是這個嗎?

廖新弘
2017-05-03 11:08:00

新版韌體雙擠出的話,缐材只要入料到快速接頭那邊


原文網址 Morgan Chang
2017-05-02 18:10:58

雙色擠料輔助旋鈕

畫好兩三個月了,看到原廠配件都要推出了,才想到還沒上傳過.

若沒有雙擠出,可單獨列印本體

旋鈕長度加長,靠近擠料輪的部分削尖,方便觀察進料狀況
使用M3螺絲固定

http://www.thingiverse.com/thing:2289251

Chuang Ivan
2017-05-02 19:06:43

一直不太瞭解它的用途,有哪位大大可以幫小弟解說一下?謝謝

馮致榮
2017-05-02 19:34:56

進料齒輪的旋鈕.手動進退料用.非常好用一定要裝

Robin Hsu
2017-05-02 23:19:27

1.0 的馬達軸沒這麼長, 應該套不上去 XD

Josh Lin
2017-05-03 00:14:14

Chuang Ivan 這 擠料旋鈕 是 套在 擠(進)料 馬達軸心 上,以 方便 手動 導入進料,這比 原來 按壓 彈簧臂 插入 的 進料 方式 容易 且 輕鬆 許多!

這是 始於 賴昊君 (Kevin Lai) 大大 1/23 發表的 心得中 的 應用 與 設計,詳如下 連結 (本文 第5點 心得):

5. 列印的擠料旋鈕(ABS),這個絕對是2.5 EX 的必備品!! 裝料的時候只要進到齒輪處連彈簧都不用壓,轉旋鈕就可以將料輕鬆地送進鐵氟龍管。

留言 裡 亦有 賴昊君 (Kevin Lai) 的 原始 設計圖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atom3dp/permalink/1825159557722331/

註:線材 要 手動旋轉 擠料旋鈕 導入 前,須先 將 馬達 斷電 才能 轉的動 擠料馬達 (也不致 損壞 馬達),操作如下:

主Menu => Prepare => Disable Steppers

Chuang Ivan
2017-05-03 00:40:45

原來如此,感謝各位大大的指導

邢鳳言
2017-05-03 03:28:51

輔助進料用的,因為2.5ex擠料有加鐵氟龍管,只靠手動不好插,有這轉把的話,一轉就把料吃進去了

Alan Chen
2017-05-04 00:22:57

這個太棒了,尺寸剛剛好!感謝!

Morgan Chang
2017-05-04 09:23:29

請問您印出來了嗎? 軸心的孔我放大到5.4mm 有點擔心會不會太鬆

Alan Chen
2017-05-04 10:30:32

有印出來了,還蠻緊的,軸心不會跟著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