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SPLAY 3D 建模
  • 3D列印服務
  • #maker+t=market
  • 1
  • 2
  • 3

ATOM 3D Printer Group 造訪社團 » 硬體組裝 保養 調校

原文網址 Morgan Chang
2017-05-02 14:54:11

Atom 原廠滑順料架改裝

有沒有人跟我一樣狀況:
*料架彈簧已被暴力拉到虛掉了?
*買Atom機器送的0.5kg小捲料卡不住?
*彈簧跟固定片,常常掉進大軸心料捲裡面(ex.明燿料)撈不出來?

改裝重點:
1.留用原廠料架底盤、螺絲
2.用螺桿替代彈簧
3.圓錐固定環,可對應料捲中心孔直徑 26~80mm,遇到70mm以上的大洞,可將圓錐反向旋入
4.非標準螺紋,降低塑膠件磨損.左側料架螺紋正牙,右側反牙,防止鬆脫

使用原廠那根偏心的m3長螺絲固定在底座,我的孔位沒有量的非常準,請見諒

自己試用了2週,沒有發現鬆脫問題.若大家不嫌棄就請自己取用吧

http://www.thingiverse.com/thing:2289077/#files

Marco Lai
2017-05-02 15:03:32

已下載~列印中~!!

黃大丙
2017-05-02 16:01:39

我的彈簧也是不成簧形了 XD

廖新弘
2017-05-02 16:08:52

我想用掛的,但沒有時間畫

廖新弘
2017-05-03 19:31:52

我想用掛的,計劃軸心加上軸承

Kevin Lai
2017-05-04 21:08:50

我的彈簧也爛了......謝謝分享!!

Jack Kao
2017-08-12 11:24:37

您好,這東西實在太棒了! 請問切片軟體設定上,有什麼需要特別注意的呢? 我印出來,旋不進去卡好緊..... ^^"

Moko Jenson Huang
2017-08-12 12:04:26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7-08-12 15:24:49

我是這樣簡單解決: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7-08-12 15:24:54

Jack Kao
2017-08-12 21:21:50

非常感謝樓上各位大大分享的方法,大家的方法都好有創意! 我也來試試!


原文網址 黃小濤
2017-05-02 11:49:17

我也想問一下,我記得很久以前有人貼文教過,如何把G29平台校正的數據讓atom記起來,這樣不用每次開機都要重覆校正一次,請前輩大大多多指導

黃俊傑
2017-05-02 12:02:25

新韌體就是了阿... 官方線上寶典 提供你參考
https://atom3dp.squarespace.com/firstlayer-2/#head5

廖新弘
2017-05-02 12:22:14

新版的韌體不用每次校正,除非你有動到噴頭或者玻璃

James Lin
2017-05-02 12:30:50

以前的FW也不需要每次開機就G29


原文網址 李安軒
2017-05-02 10:51:30

嗨,各位先進同好大家好~ 我有一個問題想要請教一下各位,在我列印前幾次都是正常完成,但是突然在某一次的列印時,機器會再開始列印之前,感覺上是又更往上面去頂到滑軌的頂端,之後才開始往下開始列印,造成高度位置完全不正確了,請問像這樣的問題我該如何校正呢,Auto Level 和 Adjust Offset 我都有試著調整過了,問題還是依舊。

陳維德
2017-05-02 11:04:21

您說的高度不正確是指哪個部份呢,有可能在第一層會因為z offset 加上自動校正後出來的結果影響到第一層的高度,在面板上顯示跟你印的層高會不同,最近在亂調設定才有注意到這個

李安軒
2017-05-02 11:32:15

問題已經解決了,我就一直給他Auto Level然寒在設定z-offest突然間他就不會一開始先往上跑一段了...老實說原因依舊不明

Dennis Chen
2017-05-02 12:01:44

應該是之前滑車太往上了,遮光片寬度不夠,超過了光敏的範圍,就遮不到光了。平常小心不要推到超過其實不是大問題。
可試用 邢鳳言 (Phil Xing) 大大的解決方案: https://www.thingiverse.com/thing:2090408


原文網址 Warren Wang
2017-05-02 09:19:55

依照各位大大的建議。我已經把彈簧拿掉了。可是再auto level的時候會隨即S型。例如影片的52秒跟1:21。我也有檢查連帶有一條過緊已經調整了可是每次還是會在同一樣的地方S型。所以測試獵鷹的那個上左角都會是彎的。感覺一部分是Z offset的造成PLA不均勻。可是關於calibration的點位應該要更準確才對

黃俊傑
2017-05-02 09:32:05

你這歪的好嚴重... 個人覺得同步輪或者皮帶的問題...

黃大丙
2017-05-02 12:10:12

這好誇張,從第一個校正點就開始滑行了


原文網址 Warren Wang
2017-05-02 00:57:51

開始測試列印的時候發現會掉軌。結果發現跑bed leveling>run auto level的時候需要非常大的力量才會觸發上面的optical limiter。所以在點擊表面的時候都要到頭有點歪才會撤退。拆開之後感覺是彈簧太緊。後來有細微調整螺絲的邊界位置。可是主要還是需要蠻大的力道,尤其是橫向,才能造成它向上推開彈簧。因為這樣我的平板已經刮傷了哈哈。可是這不太在意。比較想知道有什麼解決方案。請大家多多指教

Calvin Sung
2017-05-02 01:21:39

那條彈簧先拿掉,如果靠後面兩顆螺絲就可以回定位,因為有彈簧要壓很大力才行

Josh Lin
2017-05-02 02:20:00

這是 老問題了~~
其實 你自己 已發現 問題所在了~~
請在 社團內 搜尋 關鍵字 "彈簧" 或 "auto level" ....可找到 解答!

林似諭
2017-05-02 04:40:28

彈簧拉鬆點就行了!如果擔心拉斷,那就到五金市場買個彈性係數小一點來換吧.......

Warren Wang
2017-05-02 07:18:35

彈簧拿掉可以了。只是現在碰到的問題是auto bed level時候它點擊空間的間距完全不一樣。所以被儲存之後。列印軌道整個是歪的。有些線條是值得。到某些區塊就一直是歪的


原文網址 邢鳳言
2017-05-01 21:43:07

PLA+TPE(軟料)印沒問題,但是單獨印TPE時出了一個很奇怪的狀況:第一次印成功,而且是蠻成功的,尺寸修改後再印第二次就開始炒米粉,我有看到的狀況是黏不住玻璃而翹起來,然後開始炒米粉,我把噴頭調低想讓它貼緊一點,結果太低到線料從擠出齒輪旁噴出;修好後,把它調高一點,但也是炒米粉,因為己經炒三盤吃不下了,特來請教大家在印軟料時是怎麼讓它固定的?

黃育哲
2017-05-01 21:52:35

挖塞,我也有購買軟料,但還沒印,請問大大有試著調整噴頭溫度嗎?或許調到230度?

劉聖心
2017-05-01 22:10:21

個人經驗,噴頭溫度調高跟上面一樣230,熱床一樣70度,感覺熱床溫度調高好像更容易翹腳.

Kwok Tony
2017-05-01 22:13:12

我用軟料要把噴頭調高用多一倍,例如z offset 是 0.2 就要用0.4

Vincent Liu
2017-05-01 22:17:47

東西如果太小,要印裙邊,速度慢一點,大概10左右,看看會不會好一點,會好再慢慢加快速,熱床100度,要擦乾淨

邢鳳言
2017-05-01 22:38:09

沒有,還是200

邢鳳言
2017-05-01 22:38:52

待會兒試試

邢鳳言
2017-05-01 22:39:43

有擦乾淨,但速度沒調

Vincent Liu
2017-05-01 22:40:26

速度太快蚯蚓會跑出來

邢鳳言
2017-05-01 22:45:36

Vincent Liu 有道理,那第一次OK是運氣好囉

Vincent Liu
2017-05-01 22:53:58

因為第一次因的東西小,速度太快,軟料會慢慢擠在料管內,仔細看軟料會擠在鐵福龍料管內形成蚯蚓的型狀,等到再也擠不下了,蚯蚓就跑出來了。

Eric Chen
2017-05-01 22:55:44

聽說軟料要用近端擠料

邢鳳言
2017-05-01 22:56:09

Vincent Liu 我是指這個大墊片,第一次印是好的,如照片第一張,後來失敗的是這個大墊片調整一點公差而己。

Kevin Chen
2017-05-01 22:57:44

用230度印吧,會順利很多,然後把風扇關掉

邢鳳言
2017-05-01 22:57:44

這...超出命題範圍了

邢鳳言
2017-05-01 23:01:16

收到,感謝!

Eric Chen
2017-05-01 23:04:53

遠端近料就跟蚊子的吸管很長時~
會戳不進去的意思一樣
特別又因為原材料就是軟的
更會從遠端的馬達旁邊跑出來
這又跟平台的設定有關
第一層如果不壓料射出的話
就會黏不緊,就會炒米粉
而第一層想壓緊射出...
就會影響到擠出端的逆襲~
於是遠端射軟料的狀況都被你展示出來了

邢鳳言
2017-05-01 23:05:48

完全同意

Eric Chen
2017-05-01 23:06:05

網上情搜圖資,無償分享喔~

邢鳳言
2017-05-01 23:07:58

怎麼有這張這麼精美的圖...該不會是你剛畫的吧?太精華了

Vincent Liu
2017-05-01 23:09:12

第二次料有抽出來重新送嗎?這是累積的現象,料來不及熔化,後面的料又來,結果就是慢慢積在整個鐵弗龍管內,也許溫度調高點可以維持現在的速度,我沒試過。

邢鳳言
2017-05-01 23:11:19

Vincent Liu 有,我每次都印完都會退料剪毛,開始印都會洗料,然後輪廓畫三圈

Vincent Liu
2017-05-01 23:12:33

可以觀察看看料有沒有擠在鐵弗龍管內,有就是速度快了

邢鳳言
2017-05-02 02:31:42

最後什麼都沒改也還沒翹邊:我觀察了兩次翹起位置都一樣,仔細看似乎有點油漬,平常只有用酒精擦拭可能不夠乾淨,於是先用清潔劑擦一次,再用酒精擦一次,就好了;結果只是清潔動作不確實,但仍然感謝大家熱心回應,也學到不少。

Moko Jenson Huang
2017-05-02 04:03:16

林似諭
2017-05-02 05:34:33

試試用95%的藥用或工業用酒精!75%我用是覺得不給力!

Marco Lai
2017-05-02 08:46:54

其實TPE與PLA的性質不同,PLA是冷卻縮水,TPE是冷卻膨脹;所以列印溫度要高一點,但是....太高就會起水泡(過火),這時候考驗進料速度,與移動速度的時間,就非常耐人尋味。

Vincent Liu
2017-05-02 09:25:25

酒精最好用吃了沒害的,不要用工業用的,另外您的參數可以讓我參考一下嗎? 最近想印一個大東西,Cura跑出來都要60~90小時,想知道可以跑多快,不會跑出蚯蚓

邢鳳言
2017-05-02 16:20:00

Vincent Liu 等等, 今天又印不成功了, 還在試

邢鳳言
2017-05-03 01:32:00

今天失敗N次,各種狀況都發生,大概用掉3/5捲線料才印成第三版物件,幸好這次尺寸調好了,不然我會昏倒,我的最佳參數在圖中,brim開5圈,要後製很討厭但不加它更慘。

黃大丙
2017-05-03 20:17:19


原文網址 Calvin Sung
2017-05-01 21:13:00

組裝完成,三月底就到貨的 2.5EX,放到前幾天才動手,目前測試動作正常。組裝中就可以發現,原廠不斷的改良產品非常用心,謝謝有這樣高CP值的產品。只有兩個小小建議:
1. T型螺母品質如果再好一些,裝機順暢度會更好,若它能確實的轉動九十度並鎖住每個點,使用的穩定性會更好。
2. 接線器用法,我想很多人側吹風扇不動,都是它的問題。

陳維德
2017-05-01 21:22:12

印的真漂亮


原文網址 Adrian Li
2017-05-01 15:48:16

atom2.0主機板上,鐳射模組的綫和開關的綫都在同樣位置正確嗎 ?

張不凡
2017-05-01 16:23:58

沒有說一個洞只能接一條喔! 請放心 :@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7-05-01 16:36:32

這算舊的接法了,和 Arduino 板共用電源線的部份是雷射模組上面散熱風扇的電源。
可以接到控制模組上面剩下的那個3pin接頭。


原文網址 Estima Lin
2017-05-01 08:46:58

終於買了一捲飛力美的PVA支撐材...
但是線盒上面的建議溫度是190~230度!
我用200度、速度20印PVA會有啵啵聲?(剛拆封)
因為我是雙噴頭,所以降到180度才沒有啵啵聲~
但是印出是有點白色,降到175度才會是像原線材的顏色?
圖片中是PLA設190度、PVA設180度,列印速度20mm/s
還沒泡水竟可直接用手拆?

請問有用過PVA支撐材的設定溫度與列印速度?

# 支撐面不錯 # 大面積沒泡水用手拆
# 盲孔內PVA密度太高泡水要泡很久

Bise Chen
2017-05-01 08:56:51

請問你這個成品主體是ABD還是PLA?
我之前看到這種PVA支撐材要用高溫,但想起PLA不能那麼高溫,所以有點糾結…

Marx Wu
2017-05-01 09:47:25

實際支撐面平滑嗎? 請問支撐跟物件中間的間隙設定是多少?

邢鳳言
2017-05-01 13:04:49

我用也有氣泡聲,這線料裏都是氣泡,算正常吧?還酸酸的,一開始不習慣而己。用手就可以拆下來就可惜PVA了,那支撐表面就比較不美了,cura裏有一個z軸支撐距離,可以考慮把它縮小;我看可以調的參數不多,我都想辦法把接觸面弄大,還曾自己畫100%接觸面來美化支撐表面,但這時就要把雙擠出列印的重疊縫合這個參數歸零,不然溶到本體反而更慘,同時也容易造成泡很久都溶不出支撐的狀況,因為支撐和本體被縫在一起了。溫度和列印速度就沒再動了。


原文網址 Adrian Li
2017-05-01 04:33:22

打印完畢後,噴頭來不及冷卻,歸零後料繼續熔化滴到模型上。這個問題如何解決?

林雋哲
2017-05-01 05:41:39

根據我的經驗...噴頭會"滴"料出來,通常是因為鐵氟龍管沒有插到底..不知你的情形是否和我相同,可以拆開檢查,鐵氟龍管長度應為37mm

チェン 幸せな
2017-05-01 08:25:02

??我用官方的設定檔結束後有退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