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員
統計數據
原文網址 Yu-Chang Chou 2015-08-15 00:46:48
想請教一下各位高手
昨天列印到一半時突然料出不來導致列印失敗. 之後照著使用寶典的出料檢測步驟檢查, 發現是進料手臂右上角的螺絲不知為啥變很緊, 造成進料手臂沒有彈性(被鎖死), 導致無法推料.
在解決出料問題後發現之後印的品質一直無法達到之前水準, 下圖是目前印的品質, 尤其可以看出某一段時間我把速度從80%加速到90%, 90%時期列印出的樣子非常粗糙且有層與層間有間隙
想請教大家這樣會是還有哪裡有問題, 需要如何處理呢?
感謝大家
P.S: 噴頭螺絲已經檢查且鎖緊了
Charlie Ting 2015-08-15 01:32:04
這表示你的進料機構組裝有問題,當供料速度一快,它的穩定性就下降。建議按手冊檢查一下進料機構的對位是否準確,然後那個加壓輪的固定螺絲一定要鬆緊適中。(緊不能緊到卡死不動,鬆也不能鬆到會搖。要不會晃,但壓了就會鬆開。) 然後進料後,手動進一些料,確定噴嘴加壓出料正常。(鬆開加壓輪後手動進料,那料能融出的速度就是機器供料的上限,當你印的速度要出更多料,它也來不及融出了。) 多了解機器的極限,把狀況調校到最好,就能有最接近極限的發揮。
Yu-Chang Chou 2015-08-16 03:46:24
想再請教一下 現在確定問題是出料不順了 我試過噴頭加熱240度然後手動推料, 料可以順利被推出 然後進料馬達的部分也都清潔的一下然後重新組裝 現在發現列印時,進料馬達會發出答答答的聲音(答答聲感覺是料被硬推前進但是又往後跳的感覺) , 用手去感覺料沒有在前進, 但是我進料手臂的螺絲已經調到壓了可鬆開但又不會搖晃的程度, 擠出輪也已經鎖緊 想請問這種情況大致會是哪部分出問題呢? 手動進料料能出來應該代表噴頭沒有塞住吧? 謝謝
廖新弘 2015-08-16 10:02:55
PLA工作溫度不要超過220以上,然後參數沒有貼上來,怎麼知道你是如何設定
Charlie Ting 2015-08-16 10:55:34
會答答答代表你的出料需求高於供給,要看你的線材和溫度設定。一般減速就能有所改善。
Yu-Chang Chou 2015-08-16 14:49:48
謝謝大家的幫忙 目前問題已經解決並且成功列印了 結果是噴頭有賭塞但是沒有完全堵滿 造成之前雖然手動進料可以把料擠出來, 但是可能還是多多少少阻礙進料的順暢度 最後解決方式是用如下面影片的方式一直通噴頭, 直到用手電筒照噴頭的洞光能透過為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BPwAMKPMUY&feature=youtu.be 之前用影片方式通很多次但是都沒改善,(我之前回覆裡說的"噴頭加熱240度然後手動推料, 料可以順利被推出"就是在說此現象) 後來發現手動推料的時候應該要大力壓, 一旦大力壓一陣子然後快速抽離, 噴頭的洞就可以恢復暢通(用光檢查可看見完整著洞) 一旦看到洞, 之後的列印就都恢復正常了 再次感謝大家的幫助!
Charlie Ting 2015-08-16 17:05:51
預熱→手動進料,等於某種程度的清槍管。 所以除非堵塞嚴重,只要列印不順我都會作一下這個動作。還有換料時也會。 到目前為止,我都沒有拆過噴頭上的零件和清過噴頭,因此我覺得這個手動進料的動作有它一定的效用。
原文網址 Po Ting Liu 2015-08-14 21:02:33
請問噴頭內的鐵氟龍管的標準長度是多少呢?
Charlie Ting 2015-08-14 21:10:51
沒想過這問題,還是我忘了? 基本上要略長於喉管,出狀況時好檢修,太長就浪費了。
Po Ting Liu 2015-08-14 21:15:36
我在想快速接頭下方的好像可以當蓋子壓住鐵氟龍管這樣是不是比較不會溢料而卡住?
Charlie Ting 2015-08-14 21:26:52
卡住?沒發生過,所以我沒把腦筋動到這裡。
廖新弘 2015-08-14 21:39:29
36mm要稍微拉長一下比較好塞
廖新弘 2015-08-14 21:49:18
之前在測試時,有試過裁切2mm長的2*3鐵氟龍管,塞在喉管跟快速接頭之間,但是效果有限,後來我拿掉了
Po Ting Liu 2015-08-14 21:54:44
收到!
蕭傑仁 2015-08-14 21:55:48
我一直以為是35mm?
廖新弘 2015-08-14 22:18:00
標準是37mm,為了好塞進去喉管,Mark建議裁成36mm拉長一下變成37mm
MoMo Yang 2015-08-14 22:22:12
要怎樣把36拉長變37, 這樣不會變形嗎?
李穆 2015-08-14 22:23:17
不會,就是柔順地拉一拉,是男人應該都做的到XDDDDDD
MoMo Yang 2015-08-14 22:25:25
為什麼要加上柔順, 呵呵, 不太會用手耶
李穆 2015-08-14 22:26:34
頭部稍微搓一搓,變細比較好插入喉管~~~
MoMo Yang 2015-08-14 22:27:16
嗯 我了解了, 感覺一語雙關呵呵
Odinson Thor 2015-08-14 22:36:04
原來是用搓的,不是用拉的,鐵氟龍管很滑,那麼短要拉到延展有一定難度
MoMo Yang 2015-08-14 22:37:20
糟了, 我現在都用有色的眼光來看留言
李穆 2015-08-14 22:43:47
學習本來就應該要能觸類旁通不是嗎?
張不凡 2015-10-16 01:11:53
大家都是怎麼搓的哩?? 我搓到手的破皮了, 還是一樣粗 =.?
MoMo Yang 2015-10-16 01:47:50
像桿麵粉糰一樣
張不凡 2015-10-16 01:48:23
@.@ 有這招... 我試試...
李穆 2015-10-16 09:14:13
或是用鉗子有圓弧的部位邊夾邊拉
原文網址 Bobble Chang 2015-08-13 08:21:15
請問一下可以印的最大正方體是多少,嚐試印13cm大小正方體,噴頭會脫離支架@@
Charlie Ting 2015-08-13 09:02:00
14.85公分
Bobble Chang 2015-08-13 09:06:50
謝謝,另請問我噴頭會脫落的原因?
Evan Lin 2015-08-13 09:08:24
可列印直徑 / 根號2 = 21 / 1.414 = 14.85
Charlie Ting 2015-08-13 09:16:28
可能線材拉到或噴頭開關撞到玻璃固定夾
Bobble Chang 2015-08-13 09:40:51
謝謝,我再檢查看看
Bobble Chang 2015-08-13 10:39:50
找到脫落原因了,inflate raft 設太大,造成列印範圍超出
廖新弘 2015-08-13 15:07:56
我印直徑20cm沒有間題
原文網址 林漢禎 2015-08-09 16:06:46
請教一下,在列印大面積的物件時, 在同一個層高時,他會先把一半邊印完後 要移到另一邊繼續列印時,他會跨過剛列印好的層高 噴頭卻都會去磨擦剛列印好的地方 這是沒設定好參數??還是歸類為正常現象??
Charlie Ting 2015-08-09 16:07:49
z-lift
林漢禎 2015-08-09 16:10:41
所以是要把z軸向上+0.1嗎?
Charlie Ting 2015-08-09 16:12:34
讓噴嘴移動前會先上抬一定距離
林漢禎 2015-08-09 16:18:45
好的,等等再來重印試試^^
陳明谷 2015-08-09 16:37:07
0.1恐怕不夠
Eredh Ereb 2015-08-09 16:56:03
是因為印完的有點翹起才會磨到 否則正常是剛好擦過...
林漢禎 2015-08-09 17:03:23
是剛好的擦過 不過都會ㄧ直聽到他擦過時的扣扣聲 因為印官方50*50就沒這問題⋯ 所以想問是否正常XD 各位前輩們都好厲害呢!
黃鈺盛 2015-08-09 18:21:36
回抽?
林漢禎 2015-08-09 18:39:43
嗯~ 好像要 回抽+ z-lift 因為玩了一下Cura軟體,然後又印新物件 所以才開始碰到問題點 大家都是用哪套繪圖呢? 有沒推薦可以修改.stl檔的軟體? 想試試修改網路分享的物件部分尺寸
原文網址 Ying Yuan Liu 2015-08-09 13:51:43
自組裝好一周,第一次嘗試印大物件。
很喜歡這個貨櫃的細節,上蓋子還在印製中。
想堆多個五顏六色成貨櫃屋。
請高手指點一下,印的過程中有幾個問題。
1.第一次印5%左右開始噴歪,請問跟我用旋鈕加速到150%有關係嗎?
原本切片時設定是介於PRECISE跟FAST中間。
2.第一次印offset是0.5,發現堆疊第二層時,
噴頭從右上角到左上大幅度移動,會刮底層,對角線有一條。
所以第二次改0.55,但還是會刮,請問這是正常現象嗎?
3.裡面還是有些牽絲的狀況,是否為正常現象?
輕微很好處理,但覺得能在更好。
廖新弘 2015-08-09 14:08:23
要調整速度請在切片軟體上調整
原文網址 邱豫彥 2015-08-08 15:04:29
請教各位高手:
1. 用ATOM的測試檔案列印沒問題,但是用自己的圖檔卻無法出料,甚至噴頭會把平台刮花,這是什麼問題?
2。另外,兩邊側吹風扇都沒作用,6支桿子列印時還會自己脫落
兩個禮拜前拿機器去ATOM公司維修過並收費了,放到今天才開始列印,就遇到這些狀況,有點頭大,希望能找到解答,謝謝!
Clarence Lee 2015-08-08 15:22:13
只能說...詳閱寶典.. 話說8支桿子是那邊多長了兩支?.... 該做的基本功還是要自己多看多學多想想多理解...
邱豫彥 2015-08-08 15:22:45
喔,更正,是6根才對,不好意思
Clarence Lee 2015-08-08 15:28:45
kisslicer設定檔沒有套用正確的話 http://www.atom3dp.com/....../KISSlicer_ATOMSettings_r4.zip 下載解開蓋掉kisslicer目錄內的inf重開kisslicer
Clarence Lee 2015-08-08 15:29:27
http://atom3dp.squarespace.com/preparingforyourprinting/
De Leo 2015-08-08 15:53:02
切片參數不對,全部重設過
Charlie Ting 2015-08-08 16:29:48
從邏輯來看,只要有任何檔案能順利列印,代表機器沒事,是你的設定跟機器不合。所以你得朝自己的設定方式去思考或貼參數跟圖面讓大家幫你看。 有送原廠檢測,基本上應該不會有什麼機構上的不良,不然當下你也不會帶回家。因此,要研究一下你在什麼情況下會發生這問題。 最後,這機器是要自己動手的。因此,在遇到每一個問題時,都要思考一下你可以如何檢測排除,如何避免,和它的原理原因。這部份收穫會更多更大。
原文網址 Rickey Yang 2015-08-06 21:07:02
速度調到50% 噴頭整理後看起來輕爽些 作動起來也輕盈了
Rickey Yang 2015-08-06 21:19:48
小改版支架消風切聲
H-m Lin 2015-08-06 21:33:32
這是自己切削圓角嗎?
Rickey Yang 2015-08-06 21:37:43
H-m Lin 是的 先用cnc切了一片模 ,鎖上再沿著模去把形磨出來
H-m Lin 2015-08-06 21:39:38
瞭解,真羨慕
Rickey Yang 2015-08-06 21:41:57
如果有需要可以把模子送你 我也用不到了
H-m Lin 2015-08-06 21:43:38
感謝美意,重點手邊也沒有工具可以切削(〒︿〒)
李穆 2015-08-06 22:06:33
好讚,感覺跟磁浮的一樣,完全無接觸
Jay Chen 2015-08-06 22:23:59
如用光學開關(近接開關,光纖開關)會不會更靈敏些?
Rickey Yang 2015-08-06 22:41:14
光學開關調的準是有機會更靈敏 我的方法只是不想一直在做調整,讓穩定性可以好些
Jay Chen 2015-08-06 22:59:21
如用光學開關..而且也調準...應不用再去調整..它的穩定性也相對的高...想要用光學開關來做...只是不懂線路圖.和Marlin 修改..@@..請問有什麼資料可參考的嗎? 謝謝
Vincent LM Yeh 2015-08-06 23:26:03
請問這樣是不是G29的準確度會更高?
Jeff Lin 2015-08-07 10:58:19
2.0要裝光學開關有難度,主要也是捨不得在這精美的零件上打洞
Rickey Yang 2015-08-07 13:18:28
近接開關在這應用上 不太適當 它跟噴頭之間沒有機構上的連動關係,兩個各自獨立 如果是用來校正玻璃平台與噴頭平台的平行比較實際些
Rickey Yang 2015-08-07 13:21:35
Vincent LM Yeh 不敢說更準確 只是把影響的變因減少
Rickey Yang 2015-08-07 13:41:34
光學開關也會被物體材質影響準確度
Jay Chen 2015-08-07 14:38:19
Rickey Yang 我看到不少3d 印表機..g29定位是使用光電開關...請教為何會被物體影響準碓度??
Rickey Yang 2015-08-07 15:52:36
Jay Chen _ 可以把這影片看完 不同物質會有不同的距離觸發結果 這也常用於桶槽內的物料剩餘量檢查. …… 查看更多
Jay Chen 2015-08-07 16:26:20
Rickey Yang 這我明白..光電開關對不同物質的檢測距離不同..但如只針對..3D 印表機的..玻璃床面(金屬床面).來看..只要調好距離..應會比金屬接觸..觸發還靈敏些..
李穆 2015-08-07 17:03:28
表面有口紅膠
Rickey Yang 2015-08-07 17:04:23
就像我前面提的,近接開關與噴頭的量測點是不在同一基準,當近接開關觸發的那一點A與噴頭的列印點B在一個不是平的平台量測時落差就會產生了. 因為近接開關觸發那個位置不代表噴頭當下的位置是碰到玻璃的.(兩個東西在不同的軸線上,沒有相依)
Rickey Yang 2015-08-07 17:17:33
附個圖比較清楚我在說什麼
Jay Chen 2015-08-07 22:29:40
Rickey Yang ..這我明白...噴頭的點.和光學開關測量點..不在同一點上..如平台不夠平整..就會造成誤差..謝謝...
原文網址 Vincent LM Yeh 2015-08-06 13:36:15
[G29與玻璃平台平整度測試] 按照流程操作 (1)把口紅膠洗乾淨,貼上藍膠帶(TH=0.2mm) (2)放上平台鎖緊,好好鎖緊XD (3)放慢速度跑G29 (4)把Spiral檔案用Meshmixer調整成包外尺寸=190mm(怕噴頭撞螺絲) (5)Kisslicer裡面拿掉G29 Z+0.45 (6)Kisslicer裡面設定Z Offset=0.65(原來可行的0.45加上膠帶的0.2) 更新:Z Offset=0.60~0.55 第一層會黏的比較緊
(7)切片丟機器列印,感覺還不錯 PS.第一次調整時,把Z lift與Z Offset弄混,結果噴嘴直接劃破膠帶
Vincent LM Yeh 2015-08-06 13:48:57
補充一下,藍色膠帶在B&Q也買的到。去油漆材料那邊找3M遮蔽膠帶就是了。以前買來固定草圖紙用的,沒想到3D列印也好用,3M真是惠我良多。
吳旭倫 2015-08-06 16:15:18
B&Q賣的是2080吧,一般3D列印用的應該是2090,型號不太一樣,我用2080黏不太住...
Vincent LM Yeh 2015-08-06 16:35:07
我買到2090喔
Charlie Ting 2015-08-06 22:45:31
重點是多少錢?B&Q的東西通常都比較高貴 XD
Vincent LM Yeh 2015-08-06 23:22:13
忘了多少錢了,不過B&Q的東西確實較貴,我是因為家裡附近就有一家,買東西方便所以常去。
Vincent LM Yeh 2015-08-07 00:28:54
查到了,一卷105台幣,不知有沒有比較貴。 http://www.i-house.com.tw/product/detail/id/137070
原文網址 Rickey Yang 2015-08-06 09:04:32
噴頭搞定。 電極式的37點g29有0.14的落差 不知能否試著調到0.1以下,看圖形金屬板是碗形,可能是極限 風扇最後決定用建準的,加上自己改版的支架 ,噪音比馬達聲音小了
陳明谷 2015-08-06 09:27:57
速度放慢校正有差嗎?
李穆 2015-08-06 10:57:11
能夠來個G29的影片欣賞一下嗎?(流口水
Rickey Yang 2015-08-06 12:48:57
晚上回家處理
MoMo Yang 2015-08-12 16:47:58
所以這樣改應該是有比原來還好吧?
Rickey Yang 2015-08-12 17:28:18
Yang Momo 一是輕量化 二是穩定 不擔心調微動開關的問題
原文網址 曾荐宏 2015-08-05 10:25:48
但遇到一個問題
就是列印時
有時候進料會停止
檢查之後發現
進料馬達有再轉動
噴頭也沒問題
問題出在pla沒有被咬進去
導致進料馬達空轉
但pla卻停止不動(手動進料ok)
調整了進料馬達的螺絲位置 鬆緊度
但效果都不佳
讓我每次在印料時
都要一直待在機器旁邊
只要一個時間沒發現進料不順暢時
成品就會失敗
請問大家可以分享一下經驗嗎? 謝謝
Clarence Lee 2015-08-05 10:28:53
照片拍一下實際那邊組裝的情形... 影片記錄一下按壓做動的順暢度...
曾荐宏 2015-08-05 10:31:41
廖新弘 2015-08-05 10:32:35
進料輪有沒有固定好,
Clarence Lee 2015-08-05 10:32:52
右上角的螺絲有沒有太緊?..太緊彈簧可是沒作用的...
曾荐宏 2015-08-05 10:34:47
感謝 那我來調整一下 非常感謝 !!!
David Tsai 2015-08-05 10:36:18
看起來似乎馬達好像用錯了,軸心要有缺口的才對
廖新弘 2015-08-05 10:41:03
上次有同好裝錯零件,誤把鈻管取代軸承裝上去,導致整個進料臂無法確實壓住PLA
David Tsai 2015-08-05 10:42:07
沒缺口的話,擠料輪容易打滑
曾荐宏 2015-08-05 10:44:23
缺口是指這個嗎?
David Tsai 2015-08-05 10:46:02
你止付螺絲沒鎖對缺口,且沒鎖緊
David Tsai 2015-08-05 10:46:36
所以擠料輪打滑了
Clarence Lee 2015-08-05 10:46:37
必要的話拆一下懸臂檢查一下..前幾天才有人自招誤把別的零件當培林拿來裝在這;p
Chunchih Chen 2015-08-05 10:50:42
順便借版問一下 不太懂這個機構的原理 有前輩可以解釋一下彈簧跟懸臂的作用嗎? 感覺是不是回抽的時候才會跟彈簧有關係?
Clarence Lee 2015-08-05 10:53:54
一直都有關係啊..你要咬的住線材往前往後移動.. 就要透過彈簧推懸臂上的培林 壓著線貼緊步進馬達上的擠料齒凹槽
林寬 2015-08-05 10:58:34
培霖要壓著進料輪 才能順利的出料 抽料 懸臂上的彈簧就是這個作用 手動時 怕卡到擠料齒輪(因為進料馬達是鎖住的) 所以才要手動去按懸臂來手動推料 我這樣觀念對嗎?
廖新弘 2015-08-05 10:59:19
那個是基本的槓桿原理,彈簧那一側是施力點,擠料臂固定螺絲是支點,接觸PLA的軸承是抗點
廖新弘 2015-08-05 11:03:33
手動時按進料臂是為了讓軸承不壓著PLA,有空間可以讓PLA自由通過軸?跟擠料輪
Chunchih Chen 2015-08-05 11:30:48
對哄 懂了 謝謝前輩們釋疑 ^^
曾荐宏 2015-08-05 11:33:40
感謝大家的幫忙,終於找到問題 ,我把零件裝錯了><我把一個跟軸承類似的東西取代軸承><我居然還印了三天 非常感謝大家的幫忙 跪謝!!!!!
張張家祝 2015-08-06 12:47:34
是裝到鋁管嗎? 我的是裝培林,但是跟原PO一樣的問題
曾荐宏 2015-08-06 12:54:22
我本來應該也是裝到培林,後來換裝軸承就好了~
廖新弘 2015-08-06 13:02:52
培林不是跟軸承一樣的東西嗎,只有大小區分
曾荐宏 2015-08-06 13:04:09
原來如此,那我應該裝到鋁管了,感謝廖大,長知識了!!!
全不選 發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