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列印服務
  • COSPLAY 3D 建模
  • #maker+t=market
  • 1
  • 2
  • 3

ATOM 3D Printer Group 造訪社團 » 馬達

原文網址 曾俊維
2015-07-27 21:41:57

最近我的噴頭很怪,因該是馬達有問題吧,我把z值提高,他反而更低,把我新買的粘板給括到掉漆了,是那個零件壞掉了啊,最近很不順也。

曾俊維
2015-07-27 21:57:59

先把韌體重裝看看

Charlie Ting
2015-07-27 22:04:22

遇到問題不要慌,先快速檢查一遍機器,順便複習一下那些地方是常出問題的。
不要想太多,絕大多數的東西都不會突然掛掉,比較多是訊號異常造成機器誤作動。

以你這個狀況,你可以先作幾個動作:
1. 開機,然後作 auto level.
2. 然後作 auto home.
3. 確認噴頭微動開關還維持在輕壓就能作動.
重覆上述動作,直到你確認機台的移動和偵測都正常。

然後 auto home, 預熱, 試印你要印的東西。
如果還會刮地板,就立馬關機,然後等一下再開機,然後 auto home。(這有點暴力,所以要溫柔點,不然難保不會有什麼突波)

PS. 這台機器的微動開關是高風險值的零件,所以我才會作那個旋鈕。轉不轉無所謂,主要是看它有沒有隨著印的時間長了而鬆動。

曾俊維
2015-07-27 22:15:09

煩了,明天再搞吧,這個機器不好玩,再出問題,我就從南投飛車來去公司請他修。

Charlie Ting
2015-07-27 22:23:24

啊咧~~~

其實我覺得大家常把問題看複雜了,結果問題越搞越大,大到好像都可以接單幫忙修機器了,但又好像沒那麼難搞。XD

李穆
2015-07-28 00:42:26

噴頭上蓋太緊是萬惡淵藪

Mark Chen
2015-07-28 00:47:30

我私人接單 機器搞到好 一次一千

Chunchih Chen
2015-07-28 01:52:32

Charlie Ting 請教關於您說的旋鈕?是哪個部分呢?

曾俊維
2015-07-28 03:29:03

可是這麼精密的機器,要如何送修啊?

陳順得
2015-07-28 08:29:34

Mark Chen 好便宜捏

李穆
2015-07-28 09:16:58

Mark Chen醫師何時接受病患看診?

曾俊維
2015-07-28 19:34:52

快吐血了,我把z值設越高,怎麼越會括玻璃

Clarence Lee
2015-07-28 19:44:34

哪邊的Z值提高? G29問題要從根本看起..

曾俊維
2015-07-28 19:45:10

g29 後面加的z值不是提高用的嗎?

Clarence Lee
2015-07-28 19:55:22

過度提高就是有其他根本問題要去看了...不是一直提高...
z min觸發的補償量不應該差異太大...

Clarence Lee
2015-07-28 20:00:52

簡單pronterface測一下
G28
G29
(把回應的G29 array貼上來)
然後G0 Z50
用pronterface的操作面板Z往下一次1mm慢慢下..看最後在Z多少到玻璃板?

Mark Chen
2015-07-28 20:35:09

曾俊維 說好的捷報呢

曾俊維
2015-07-28 20:35:57

終於,感謝 Mark Chen救了我,我們發現一個秘密,就是g29後面的z如果是小寫,就會反向,越加越深。

Mark Chen
2015-07-28 20:36:38

幹忘記收一千

Mark Chen
2015-07-28 20:36:52

可以拿新鮮蔬菜水果抵喔~

曾俊維
2015-07-28 20:37:06

沒問題,地址給我,明天寄一件高麗菜給你。

曾俊維
2015-07-28 20:54:40

印好了,終於,但是有點小拉絲。再努力!

Clarence Lee
2015-07-28 21:17:34

小寫z應該只是等同沒有下Z+0.x...

曾俊維
2015-07-28 22:05:30

原來是這樣

曾俊維
2015-07-28 22:06:08

下午真的有一度想開窗戶把機器扔出去的衝動

Clarence Lee
2015-07-28 22:07:58

下次要丟通知一下,找人去窗外接..誤

Mark Chen
2015-07-28 22:08:08

我也會去接

廖新弘
2015-07-28 22:08:34

如果要丟機器的記得通知一下我想很多人會去接

陳順得
2015-07-28 22:22:56

會死人的…

Charlie Ting
2015-07-28 22:33:31

想排第二順位,因為第一個被砸暈了,可以直接帶走。XD

李穆
2015-07-28 23:13:07

寧可小拉絲也不要堵料

陳明谷
2015-07-28 23:20:16

我等機器解體!!!撿噴頭走 其他留給別人


原文網址 Charlie Ting
2015-07-25 16:52:51

[分享 IV - 出料小觀察]

看到很多同好的問題都跟出料有關,昨天我也覺得自己機器的出料怪怪的,本來想拆噴嘴下來清,但實在很懶,就作罷。

這讓我花了比較多心思去觀察出料的狀況,把這些小地方跟大家分享一下。

1. 進料馬達的壓力臂不能鎖太緊。鎖得太緊會造成那個加壓彈簧的功效不彰,提高變數。若你加壓過重,進料會不順;若你加壓太輕,也可能進料不順。所以最好的固定狀況是壓力臂不會有晃動感,很穩的貼住馬達,但是用手去壓它時又可以順暢的壓緊放鬆,這樣彈簧的效果才能完全展現出來。

2. 當你把壓力臂鬆開,手動進料時,若會感覺幾 mm 的鬆動感,這可能是線材在管線中的變形空間,也可能是快速接頭那邊有鬆動,這部份值得檢查留意一下。這會影響 de-string 的效果。

3. 手動進料時,可以用燈光在噴頭下照射,這時留意一下擠出的料是否有氣泡感,若是剛擠出來的料就有氣泡在裡面,那表示你印出來的東西一定會有一些間隙或孔洞,不會那麼完美。而這些氣泡表示在噴頭裡的線料有一定程度的回流,這可能是換料或回抽太長造成管線中間的空氣被攪進加熱區裡了。這點若是重新退料再進料也無法解決,可能就要考慮清噴頭了。

4. 在手動進料後,從擠出的熱料上發現奇怪的塑料。這個問題在更換不同顏色或材質的線材時特別明顯,通常是會有不同的顏色,這算正常。但若是不同材質的東西時,就會讓人懷疑是鐵氟龍管的前端融化劣化產生的現象。因此,這表示噴頭在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後,勢必要更換鐵氟龍管。(這部份的觀察是那些材料很少,而且明顯與 PLA 不相融,代表是完全不同的材質,而且有明顯的長期受熱劣化感覺)

ATOM 這台機器的結構精度算是相當高,也相當穩。正常狀態下它印出來的每一層會有完美的接續,呈現細膩的髮絲紋質感,而 PLA 的材質也會反射出油亮感。

但是如果出料不順時,就容易讓表面出現孔隙或者不均勻,讓整個成果的品質變得不夠完美~~~但這部份的操作無關乎軟體的設定,也無關乎系統結構,比較要留意和養成的是玩家們的操作習慣和留意自己機器的細微變化,就能知道該如何把它的能力發揮到極致。

期待各位玩家分享自己的完美作品~~~~ ^O^/

PS. 我個人是建議噴頭沒事就不要拆,因為那還蠻費事的,而且會動到二個脆弱的組件(熱敏電阻跟加熱陶瓷),一不小心就要花錢更換。而且清噴嘴的物理方式也都有可能造成噴嘴內徑的表面受損,這有可能讓整個噴嘴的狀況越來越惡化。

所以我的原則就是除非鐵氟龍管劣化分解嚴重,不然我不會輕易去動這部份。而在動手之前,一定會先觀察清楚,了解噴嘴可能發生什麼事再決定。

戴士偉
2015-07-25 17:11:33

推 PS


原文網址 姜智勻
2015-07-24 10:14:58

請問前輩,我一直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感覺印的時候總是沒有在一個平面上,而且如圖所示,似乎列印還有點偏左。但是我的皮帶、同步馬達螺絲、電壓、噴頭螺絲、球頭螺絲、甚至平台平面,都檢查過好多次了,還是一直遇到一樣的問題。調Z軸高度的話的話,則下邊會懸空。
所以想要請問有沒有前輩可以指點一下,感謝。

劉光浩
2015-07-24 10:28:19

會影響的點大概就是你檢查過的點了,感覺主要還是玻璃平面的問題,你試過社團同好先前分享過45點Auto level的程式嗎?我自己用過發現的確可以改善。

姜智勻
2015-07-24 10:37:56

太感謝了~~~研究一下怎麼用!!

蕭傑仁
2015-07-24 12:08:04

一直想嘗試45點校正 但又怕弄不好 勞賽....

Estima Lin
2015-07-24 12:19:32

推45點校正+1

劉光浩
2015-07-24 12:23:21

簡單說明一下。
1.先確定自己有能力按照官方的手冊自行從官網上下載ATom 2.0的韌體,並且更新成功,然後再看下一步。
2.下載戴大的檔案,解壓縮以後總共有3個檔案,分別是Configuration.h、ConfigurationStore.cpp跟Marlin_main.cpp
把這三個檔案複製到"[Firmware] atom2.0\Marlin\"這個路徑底下,把原本的檔案覆蓋,然後再跑一次韌體的更新程序就好

姜智勻
2015-07-24 12:28:27

讚~~~如果成功就太好了~~晚上試試看!!感謝!

姜智勻
2015-07-24 17:38:52

試過了,沒有辦法,他每次到了靠自己右邊的支柱,就會脫落,所以無法完成。殘念。

Odinson Thor
2015-07-24 19:14:16

這可能是切片軟體的問題,你觀察一下右邊的路徑看看是不是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

David Wang
2015-07-24 19:51:13

移動平台蓋右後方螺絲稍微放鬆一點

劉光浩
2015-07-24 22:27:55

把固定玻璃的四個固定座螺絲鬆開以後四處壓玻璃看看玻璃是不是有貼平在固定座上面,還是會像翹翹板一樣翹來翹去?如果會翹,那就先調整支撐玻璃的那三根鋁擠的高度到一樣高以後在固定玻璃,固定玻璃的時候不要把螺絲逼太緊,逼太緊會讓玻璃變形。

劉光浩
2015-07-24 22:40:04

照片紅色圈起來的地方六個角落都比對一下,固定鋁擠的時候往上抬或往下壓你會感覺到有一點間隙,這點間隙就會影響玻璃跟固定座貼合的面。


原文網址 Charlie Ting
2015-07-21 18:15:32

[分享] 上三足、下三足

上三足的功能:玻璃固定座(放上去就不會左右晃了,再加螺絲固定)、避免碎屑掉入馬達和皮帶間隙、美觀。

下三足:純粹吸震減噪效果極佳。

Jason Zhou
2015-07-21 19:19:15

这个有STL档下载吗?

鍾名翔
2015-07-21 19:22:00

真是了不起

鍾名翔
2015-07-21 19:25:47

可以分享整台atom的模樣嗎??

Charlie Ting
2015-07-22 16:09:07

Charlie Ting
2015-07-22 16:09:14

鍾名翔
2015-07-22 16:49:08

鍾名翔
2015-07-22 16:49:36

看起來好棒,決定要來試一個

陳八波
2015-07-22 18:58:44

跪求大大給stl

Chunchih Chen
2015-07-24 13:28:03

封起來太完美了 可以的話希望前輩能惠賜檔案^^

Odinson Thor
2015-07-24 14:58:43

good idea

Odinson Thor
2015-07-24 16:54:57

下三足是用ABS印的嗎?

Charlie Ting
2015-07-24 16:59:57

PLA啊,只是官方的黑不很黑....XD

Odinson Thor
2015-07-24 17:01:18

只是想說ABS吸震效果會比較好?

Charlie Ting
2015-07-24 17:10:03

啊~~我看錯了. 下三足是高密度泡棉, 這個吸震力超強.

Odinson Thor
2015-07-24 17:11:05

哦哦~~~ 這個不錯,謝謝分享

Odinson Thor
2015-07-24 19:15:28

如果用透明材列印,裡面裝燈泡或LED來照明列印件,一定很有科技感,不但實用又有氣氛

Charlie Ting
2015-07-24 19:46:36

這個嘛, 還是不要破梗好了.....
ATOM kit 要有一定的專業度, 所以細節一定更多. XD

鍾名翔
2015-07-24 20:03:00

期待~

鍾名翔
2015-07-24 20:03:21

有搶先版嗎

鍾名翔
2015-07-24 20:04:42

Odinson Thor . 嘿~~這是個好主意

Odinson Thor
2015-07-24 20:17:35

就像我常說的,會亮贏一半 ww


原文網址 陳順得
2015-07-17 17:01:45

沒拍到的內側是尼龍螺帽,這個方式讓我每次測的時候,誤差只有0.0125,之後會把下面的一般螺帽換成尼龍螺帽然後換成短一點的螺絲。

另外提供一個新的擠料馬達固定位置給大家參考。

Bato Wang
2015-07-17 17:04:07

這個位置不賴... (Y)

林文和
2015-07-17 17:13:42

改出線位置嗎?讚喔

陳順得
2015-07-17 17:57:42

穩穩的

Charlie Ting
2015-07-17 18:02:46

可能要加裝個集屑盤,但這位置不錯。中間有繞個圈緩衝嗎?不然印比較高的可能會擠擠的。

陳順得
2015-07-17 19:58:10

不錯的盲點,停車的時候的確是進料管阻力最高的狀態,但不至於受影響,進料管長只夠剛好噴頭壓到玻璃再多一點而已


原文網址 Will Chu
2015-07-17 01:09:00

請問各位高手為什麼我moai的右邊的精細度跟左邊差那麼多,馬達跟皮帶都已經調整過了


原文網址 廖新弘
2015-07-16 21:53:00

重發
分享我卡料處理方式,以不拆噴頭為原則,快速處理
1.先將噴頭溫度加熱到240度左右,我是利用機器的預熱設定
2.拆開進料馬達上的快速接頭,按進料臂將鐵氟龍管拉出一段距離,這時候會連同PLA一起帶出一段
3.拆開噴頭上的快速接頭,將鐵氟龍管往上移,這時候會看到PLA露出來
4.將噴頭露出來的PLA往下擠,確定有PLA從噴嘴跑出來後,快速抽出PLA就可以將卡料部分解決了
5.然後將鐵氟龍管復原,再重新入料程序即可,切記抽出來的PLA前端一定修剪,不然無法順利入料

曾俊維
2015-07-16 21:56:11

有看沒有懂

廖新弘
2015-07-16 21:59:16

自己搜尋一下

陳明谷
2015-07-16 22:02:14

不會啊 很清楚

林文和
2015-07-16 22:18:17

不知是不是對噴頭構造不熟,有些地方想像不太出來

廖新弘
2015-07-16 22:20:23

第一步驟

廖新弘
2015-07-16 22:21:20

第2步驟

廖新弘
2015-07-16 22:22:20

第3步驟

廖新弘
2015-07-16 22:23:06

第4步驟

林文和
2015-07-16 22:28:46

有想像空間了,感謝大大費時分解作分享

李穆
2015-07-16 22:30:55

這個方法我用了幾次,真的很好用,剛才也順手清理了一下,錄了一段影片可以與大家交流一下 ( YOUTUBE處理影片超慢的.... )

李穆
2015-07-16 22:40:50

因為怯場講話太小聲而且一直吃螺絲請各位見諒.....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BPwAMKPMUY

蕭傑仁
2015-07-16 23:37:34

李大人 真是有心 給你10個讚!!

李穆
2015-07-16 23:39:15

順手錄影而已,如有錯誤還請原分享者廖大指正

戴士偉
2015-07-16 23:41:48

大拇指受傷了, 辛苦了 XD

李穆
2015-07-16 23:42:51

戴士偉 為了3D列印我的手指拼了

廖新弘
2015-07-16 23:46:14

@ 李穆 指正不敢當,大家互相交流,只是提供個人作法,如果有人有更好處理方式,請提供,謝謝

Chang Huating
2015-07-17 10:37:58

請問這樣卡料處理大概多久會發生一次?

廖新弘
2015-07-17 10:50:10

因操作及線材而異,最長我二個月沒有這樣排除,那個噴嘴是鈦合金,本身具有不太沾黏性,除非你用很爛的料

Chang Huating
2015-07-17 10:55:11

恩恩!瞭解,還是選好材料才是對的 ^^


原文網址 孫誌皓
2015-07-16 16:39:22

吐槽一下
最近發現擠出馬達晶片出問題~
因為把擠出馬達晶片轉插到另外軸向的晶片接口作交叉測試
該晶片搭配的馬達常收不到訊號,有塞料的可能性,所以希望能夠購買單顆晶片做更換。

但是官方卻說必須要購買一整組arduino板外加四顆馬達晶片1600元
這下子要花很大了,一個馬達晶片故障,整組都要換掉~~這個部分大家都
可以接受嗎?還是是我個人的誤解?

備品袋裡面也有附上一顆馬達晶片(意思是有可能會經常性損壞??)

Charlie Ting
2015-07-16 16:42:09

自己去光華買就好了啊

Charlie Ting
2015-07-16 16:43:27

這東西真的算耗材,是高風險的組件。

孫誌皓
2015-07-16 16:56:59

雖說如此~官方更應該要單賣該晶片才對~這有點矛盾@@

孫誌皓
2015-07-16 16:57:25

難道耗材損壞都需要去光華購買嗎?這又更匪夷所思咧~

曾俊維
2015-07-16 16:58:07

這光華有賣啊?買的時候要說什麼,台中有賣嗎?

孫誌皓
2015-07-16 16:58:42

孫誌皓
2015-07-16 16:58:58

Charlie Ting
2015-07-16 16:59:55

我不知道他們的理由,或許有其考量。至於其他電子零件本來就是量產品,又沒掛官方品牌。回原廠拿很怪。

Charlie Ting
2015-07-16 17:00:52

自造者本來就是要抱著修修改改,組出符合自己理想的東西。

Clarence Lee
2015-07-16 17:01:13

通常調壞的應該比用壞的多...

Estima Lin
2015-07-16 17:05:30

所以擠料不順是8825在搞怪?

H-m Lin
2015-07-16 17:19:57

A4988 or DRV8825 其實說真的對岸賣很便宜,就知道其實這種東西本來就可以列入消耗品,過了一個台灣海峽,價錢就不一樣了,如果可以去對岸買幾片備用也無訪,何必在意官方說詞,開源的東西怎麼用都可以‧

MoMo Yang
2015-07-16 17:28:23

我也覺得不合理, 感覺就是叫人不要跟他買

孫誌皓
2015-07-16 17:30:59

我認為這款Atom2.0是使用開源的原理,加上很多客製化的設計,甚至機板\擠出頭模組\碳纖維桿\球頭,都是重新客製化
我不認為這些東西都可以在外面買到公規版本
既然花了很多錢買到一台可以稱作為"精品"的列印機
我想在後續原配件供應部分也應有精品的服務感覺
以上若有謬誤請指教

Shubin Chen
2015-07-16 17:32:53

如果官方單賣你晶片,然後結果你測試完又發現不是晶片問題... 後續問題可能又會有好幾篇像這樣吐槽類似的文章...
電子零件有問題官方難處理,不是自己製造,而且到了使用者手上可能故障的因素太多了... 但 調壞得比用壞的多這倒是真的~

孫誌皓
2015-07-16 17:33:20

我很期望若有版友在版上發出問題詢問時
官方工程師能夠即時協助回覆處理
而不是都是讓其他熱心的網友回覆
用意是避免錯誤偏方佔去版面,另者可以建立一個解決的資料可供後進朋友能夠透過爬文解決問題

Jiunn Yang
2015-07-16 17:34:38

掏寶很多啦,四天就可以深圳寄到台北小七

孫誌皓
2015-07-16 17:35:40

其實自創者的精神是自己組裝,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處理
但是前提是需要有提供相關零組件的協助下才有辦法完成
說真的,我們也花了很多時間玩這台機器,遇到問題也想辦法去抓出問題,然後跟官方購買零件自行更換
如果換了零件還是無法解決問題~買的零件當然自己買單
問題還是需要有經驗的官方工程師幫忙排除

MoMo Yang
2015-07-16 17:36:31

我覺得不合理的地方是為什麼一次要買一整組?

孫誌皓
2015-07-16 17:36:59

沒辦法~我就是喜歡用原廠經手的材料囉~至少品質上是有官方可以幫忙把關保固

孫誌皓
2015-07-16 17:38:30

鐵氟龍管用料也比其他廠牌的料還要純正,不容易有磨擦力
各位認為咧?因為我們手邊有很多家不同機器的鐵氟龍管,相較下的結果(這篇是褒文,別跟我筆戰啦@@)

林文和
2015-07-16 17:38:53

我就是覺得為何這地方好像都是自救會~
官方好像不曾出現,
這也是我覺開始覺得失望的地方

Jiunn Yang
2015-07-16 17:43:58

ATOM 很友善的,寫個mail 去問問比較快。

FB 的文章流動太快,前人留下的文你也不一定「遇」得到⋯

孫誌皓
2015-07-16 17:45:21

友善地要可以壞一個小零件,要你買一整組套件來換?

孫誌皓
2015-07-16 17:46:37

很多零件也沒在賣?
當機器開始賣時,就要有心理準備,後續需要有個必要的零件庫存做更換補料用

Stanley Chen
2015-07-16 17:50:15

那個那個!
官方一直都在阿
只是會以民眾的方式出現
這個東西如果非人為損壞的話是可以直接換新的
畢竟是在保固內

Jiunn Yang
2015-07-16 17:51:49

A4988 才 5 到 6 塊 RMB ⋯不難買

孫誌皓
2015-07-16 17:59:41

對了謝謝史丹利兄的提醒,這款機器的保固是以零件為單位保固還是以整機的型態保固?
在下認為應該是以零件保固
多久時間?有人可以回答嗎?謝謝

Charlie Ting
2015-07-16 18:02:27

我個人是仔細評估過才買的,不然我本來有買了鋁擠條、電路板、馬達、驅動器等等,想自己組。但仔細查了一下,我發現一台機器要好有幾個重點:噴頭、軌道、連桿,這些東西不好弄。
連很多小零件要自己買都很費事,所以寧可花錢解決,把重點放在調校和設計。
這台其實還有很多地方可以作到更完美,但那就是看個人創意和功力了。官方對我而言,就是幫我集合關鍵零組件的人而己,這把鑰匙入手後,進門後怎麼玩就看個人了。

就像我現在要弄的電源管理系統,就會直接接機板的訊號,然後作我覺得更實用的控制。自造的世界很寬廣,不用因為這種小事情傷神。

梁琄
2015-07-16 18:04:15

孫先生您好,我是報價給您的梁小姐,一如與您通信時提及,目前正在出貨中,故公司現有備品數量實在有限,手邊現有能零售的控制板皆為整組的新品,所以現在僅能提供給您整組的報價,關於這點讓您有不好的感受,深感抱歉。

另外您說晶片有異常,已轉交給工程師為您處理,目前在保固內,若是晶片原廠即有瑕疵,非人為損壞的話,會幫您維修或更換。

備品袋的部份,電子零件本身即有耗損的可能,正常使用下是不太容易損壞的。會贈送是因為當初延遲出貨故加入備品袋提供給被delay的朋友們,希望能盡些微薄的心意。

梁琄
2015-07-16 18:05:32

我們的保固時間是出廠後一年,非人為損壞的零件皆在此列,耗材不在此限。

孫誌皓
2015-07-16 18:07:27

首先很感謝官方梁小姐說明
不過是否有個清單可以方便大家對應零件或是耗材?
因為如何知道損壞的部分是零件還是耗材?

David Tsai
2015-07-16 18:24:58

組裝寶典後面幾頁就是了啊

梁琄
2015-07-16 18:25:34

詳盡的對照清單目前尚在建置中,機器有問題的話都可以email至我們技術客服 support@atom3dp.com,可以提供照片或影片,會由專人為您判定與後續處理。

Rickey Yang
2015-07-16 21:54:39

單一零件壞掉要整組換這個在製造業其實還滿常發生的。

Rickey Yang
2015-07-16 22:05:03

8825畢竟不屬於耗材。。就算它有壞的可能也是本身品質或使用不當。
我常跟日本買東西,日本人常常問東問西,只要他們覺得不適合你的使用條件就不賣給你,或一要定配好一整套調整參數到好他們確定沒問題才放心出貨。要單買零件,想都別想。
如果是自己操作不當或沒照著標準程序安裝,造成損壞,這責任歸屬該怎麼切清楚?

MoMo Yang
2015-07-16 22:18:43

我也可以舉個例子,我車子輪胎爆了一顆,原廠要叫我買四顆,我可以選擇買,不買或跟別人買,但合不合理自己知道,不會因為原廠說這很常見就因此認為合理,我也是覺得自己到淘寶買就可以了,但我還是覺得不合理(個人看法)

Eddie Huang
2015-07-16 22:52:25

把開源變成了ios!要就來!

孫誌皓
2015-07-16 22:54:07

重點是Atom演變到現在其實已經不是純開源了!
若說錯,請大家糾正喔@@

Eddie Huang
2015-07-16 23:04:00

用開源資源成立的營利單位?

Rickey Yang
2015-07-16 23:05:44

沒錯,覺得不合理再想其他辦法。
上個月去原廠保養車子,說我空氣流量計跟含氧感知器壞了。報價兩萬一千。我說不修,我自己知道行情價,自己請供應商送原廠零件來,花了不到三千。
自己買的零件原廠說規定不能幫客戶換。我就自己換了。
換完再送車廠電腦檢查就都正常了。
原廠有他們堅持,原因千百種。
能自己處理的我習慣是自己來,買個東西何必繞一大圈。
自己買在淘寶便宜太多了。

Rickey Yang
2015-07-16 23:11:24

鍵盤壞了一個鍵,可以跟廠商說我只想買一個按鍵?

蕭傑仁
2015-07-16 23:12:03

我覺得官方的方式是合理的!價格也是可以負擔的!
官方有一定的把關 要尊重專業也要讓atom有"零件收入"來源

我認為maker可以嫌貴可以自己去買零件來換
但不要對於atom零件販賣的方式批評
NT1600嚴格說起來也不是一個很大的數目
atom賺這NT1600也賺不了多少錢
如果什麼都要便宜 什麼都不讓廠商賺錢
哪天atom直接倒了 大家會比較開心嗎?
所以 我覺得atom要求換整片並收NT1600是合理的
ps 我沒有在atom上班 只是針對這件事情提供個人看法

Eddie Huang
2015-07-16 23:12:20

造車廠就更黑了!您的車故障灯亮了!原廠說abs 模組壞了!那我不要abs可以嗎?不行!那會没刹車。

Shubin Chen
2015-07-16 23:12:22

覺的不合理就淘寶買啊~ 其實... 官方都有出來說明原因了~ 合不合理本來就有各自的看法... 這還要牽扯開不開源營不營利~
開公司就是要賺錢,不然開幹嘛,一堆人拿開源賺錢也是人家有本事...
沒什麼好說嘴的其實...

孫誌皓
2015-07-16 23:13:22

當然,我是衷心支持台灣有自行研發的團隊,畢竟這對台灣而言有正面影響力。這篇文的本意不是為了要給官方扯後腿,或者是網路先進的筆戰。只是希望買了整套原廠的產品,也能得到完整合理的售後服務對待。
且官方也正式回覆說明了。
謝謝各位熱心地交流與指教。

Eddie Huang
2015-07-16 23:14:26

還沒說完!那你幹麻買有abs的車

Jiunn Yang
2015-07-16 23:17:57

怎麼可說 ATOM 不開源呢?

我倒覺得 ATOM 的組裝手冊比起機器本身還要有價值,它的 BOM List 幾乎可以讓人買料回來 Copy 一台機器了,我還沒有在其他 3DP 看過這種「說明書」的。

至於他們改過的 Marlin,code 都讓我自己用 Arduino IDE 編譯/上傳了,不是嗎?

而電控部分,Arduino 和 GRBL 在淘寶就可買齊一套回來了⋯

(都給你看光光了,還不動手 @@?)

Eddie Huang
2015-07-16 23:21:27

既然A T O M 强調買家可以成為自造者,就肯定知道人家為何願意多花時間及金錢買atom的定位!makers對“套件”有多敏感?atom不知道嗎?

Rickey Yang
2015-07-16 23:21:27

要買齊一套回來也滿累人的。

Shubin Chen
2015-07-16 23:21:42

至少,車子還是原廠判斷~不過樓主是自行診斷...狀況不同啦~

Shubin Chen
2015-07-16 23:24:17

讓我想起以前玩音響~ 買大寶三號跟CD PRO2 的套件,都好怕買不到...限量是殘酷的溜~ 套件真的很敏感勒~ 如果是MAKER,通常不會跟原廠買啦~

Charlie Ting
2015-07-16 23:28:21

我在玩3D印表機之前在光華商場跟一個資深技客聊很久,也從他那裡買了不少零件。原本打算自己組,而他也有一個朋友當時在湊套件賣玩家,我的鋁擠條就是跟他買的。

過程中我們聊了很多關於開源的東西,以及開源到商品化,究竟難度在那裡,誰賺了大錢。結論是,沒有誰會大賺特賺,但大家都可以用相對少的錢玩到很多有趣的東西,也學到很多東西,不僅僅是實現自己的想法,也能再激發很多想法。

但這個過程不會是無痛的,也都一定要學習些什麼,如果不想動腦就不要玩開源,甚至不要想自己作什麼,一切都在市場上買現成的就好。

ATOM 在這篇文章的點上面,真的值得挑毛病的,就是他們沒有針對機器的組成跟維修的替換上作深入的說明。造成消費者有問題不容易找到解答的方式,甚至自己要try。但要try的這件事也很難說,因為會玩開源的,有些人搞不好比ATOM的人還專業,但也有些人可能真的不熟,也不一定有空上課。所以終究會有人覺得沒有被照顧到。但對我來說,套件有來,東西沒少,我對ATOM就沒任何要求了。不需要他們幫什麼,甚至倒也無所謂,剩下的都可以自己來了。因為我要的,只是一個精度OK的架構,其他都可以自己改。

Eddie Huang
2015-07-16 23:31:20

就趨勢而言,把車子賣給你是第一步,之後才能產生利潤。不然你去買部toyota,然後請原廠把所有

Eddie Huang
2015-07-16 23:34:32

Fault code,epc,wis都附上。有可能嗎?

Shubin Chen
2015-07-16 23:34:38

其實... ABS故障燈亮了~ 不會沒有煞車...  即使你不理他...  最多就ABS無作動而已... 但有故障還是要檢查比較好喔~

Shubin Chen
2015-07-16 23:36:13

另外 車廠賣車也是整車賣~  他不會賣零件要你自己吊引擎裝變速箱... 裝輪胎...

Eddie Huang
2015-07-16 23:39:28

Abs.... 那是個比喻!但是abs一定日正在腳和卡鉗中間,如果那個模組有問題,你開的安心嗎?

Eddie Huang
2015-07-16 23:40:48

Maker,maker

Shubin Chen
2015-07-16 23:41:49

唉...說真的~ 比喻也要舉好~ 這樣很容易造成誤導啊~ 而且跟樓主情況也背道而馳...

Eddie Huang
2015-07-16 23:52:10

比諭:我有一台honda,電動窗不動了。,原廠和外廠都說要換一組電動窗總成,要價4000N.t,我另外一台saab電動窗不動了。原廠要換總成,7500nt.外廠換個電阻200nt。

Rickey Yang
2015-07-16 23:54:43

那還有什麼好考慮的⋯⋯200NT就可以解決了不是嗎?

Eddie Huang
2015-07-16 23:55:37

如果没外廠呢?

Rickey Yang
2015-07-16 23:57:57

那也沒什麼好考慮的呀7500NT也只能花下去了。除非你自己會修

Shubin Chen
2015-07-16 23:58:36

其實我不懂SAAB電動窗換電阻200這件事,為何要扯到HONDA總成內場外場都4000~ XDD 沒外廠你也不會考慮其他方案直接花7500或是找報廢場殺肉啊~

Eddie Huang
2015-07-17 00:04:51

Option!如果你做了件退路都在別人手裡的事,那您就不只是個maker,而是個偉大的consumers

MoMo Yang
2015-07-17 00:10:40

能講白話文嗎

Rickey Yang
2015-07-17 00:12:04

目前看到最便宜的8825 一顆 不到50元。

Eddie Huang
2015-07-17 00:12:14

自造者,消費者

MoMo Yang
2015-07-17 00:20:17

劇情發展到這邊,有些地方已經看不懂了,建議樓主把壞的零件送修,備品去淘寶買,合不合理每個人看法不同,就不要強求對立著接受了

Rickey Yang
2015-07-17 00:31:14

樓主還是要找一下原因。
把馬達線互換好像不太安全,除非馬達上無任何負載是空轉的。
晶片互換試可能會比較好點。

李佳鴻
2015-07-17 10:41:51

話說上面開不開源的討論,我也覺得ATOM漸漸的越來越不開源...比方說它特有的框三角件用的是 2040鋁擠,這部分想要自己印一個就得自己畫. ATOM的噴頭,似乎不容易改成其他廠商的. 移動平台,如果想自己印一個也得自己畫(自己印一個會方便改成其他的種類的噴頭).... 不曉得哪天官方是否可以公布這些東西的3D圖? 主板 MKS GEN 在RepRap Wiki上也被歸類成非開源(雖然這部分對不是很hardcored 的人不是很重要).......Anyways....不過ATOM 2.0 還是用得很開心,品質很穩定

孫誌皓
2015-07-17 13:59:37

在發這篇文時,已經交換測試過馬達晶片,確定是晶片組故障
感謝 Rickey Yang 兄的提醒

王祥豐
2015-07-18 14:18:24

感謝Mark支援,
本次遇到的問題較多,
屬於複合性狀況,
總計更換了8825晶片、熱敏電阻、鐵氟龍管,
以及電壓重新校正最佳化,
目前機器穩定列印中。
謝謝!

Mark Chen
2015-07-18 14:19:46

好說

Charlie Ting
2015-07-18 14:24:37

感覺王兄這次收穫很大!

王祥豐
2015-07-18 14:29:12

不會吧!
這麼低調也被你發現。


原文網址 Charlie Ting
2015-07-14 19:36:58

[降噪]

為了降噪,在玻璃下方貼了泡棉膠帶,看來效果不錯。

拆開同時,想說順便調校一下趨動電流,結果調完後馬達的運動聲音似乎也小了一點。可能是馬達力量差異的振動吧?

感覺這機器還有不少可以強化的地方。

不過覺得最關鍵的,還是 gcode hacking。

或者應該有不同的切割邏輯來設計程式才對。

陳明谷
2015-07-14 22:21:23

那應該是步進馬達低頻積磁聲音
下次我也來調一調好了!

Charlie Ting
2015-07-14 22:50:01

我不清楚這顆驅動電路是支援幾分步,以及程式是否有全程用分步方式驅動。但那個共振的聲音聽起來像是沒有分步。


原文網址 Charlie Ting
2015-07-13 17:10:19

[Slic3r ?]

昨天想說嚐個鮮,就裝了一下 Slic3r 來用,結果發現難怪官方會推薦 KISSlicer。因為 Slic3r 給我的感覺有幾個問題:

1. 印的動作頗暴力,他的速度設定值似乎不是那麼準。

2. 進料的計算方式應該有問題,我體會到玩家說的進料會聽到卡卡卡的聲音,感覺是馬達硬擠,但料出不了那麼多,造成馬達異音。

3. 列印速度不一致。同樣的外圈,越往外速度會越慢,本以為它是為了提高精度,但實際成果不佳,而且因為料擠太多,所以噴頭移動時會留下殘料。

雖然說從設定的參數去調就好了,但這似乎不該是玩家的責任,所以還是回到 KISSlicer 好了。

倒是 KISSlicer 也不是沒缺點或 BUG,但功能也不是說加就能加。

或許,可以來找找有沒有 Gcode Optimizer 這類的東西比較實在。

陳明谷
2015-07-13 17:22:32

我會龜毛的把某些G code的F6000改成4000…

曾俊維
2015-07-13 17:31:41

f6000是做什麼用的啊?

Charlie Ting
2015-07-13 17:37:11

控制速度的。

覺得 3D 印表機玩到最後,得自己改 gcode,才能完成不可能的任務。

Clarence Lee
2015-07-13 17:50:36

slic3沒加速度可設定?
話說可以改marlin configuration.h去限制max 加速度來擋
我是覺得跟smoothieware比較..似乎marlin的加減速很暴力...

Charlie Ting
2015-07-13 17:52:13

有,但它產生的 gcode 跑起來讓我搞不清楚它的邏輯,跟我預期的參數效果差太多。但我不想去記它的習慣....

Shubin Chen
2015-07-13 18:07:38

嗄~ 我一直覺得SLIC3R 不錯用啊

Charlie Ting
2015-07-13 18:12:56

可能我沒用太仔細,沒發現它的好。XD
只是覺得它暴力&個性怪怪的(忽快忽慢)。哈哈哈哈~~~

戴士偉
2015-07-13 18:21:27

最近都把加速度改成 1000mm/s^2, 3000有點吵

陳順得
2015-07-13 18:40:13

我是slic3r愛用者…其實你說的問題都是設定不當耶…要印一整盤或是分高低調整精細度都是不錯的附近價值,1.2.9還有自動控速,而你說的加速度也有地方可以設定呀


 

全不選 發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