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ATOM大面積列印]
在這社團常看到很多很棒的想法,常常看到很多的問題是因為平台沒校正好所造成的,像翹邊、列印面積太小、第一層不平、XY方向尺寸不合,有一半原因是平台沒校正好,秉持分享的精神,來分享一下如何校正
如果你照官網上的說明一一做過了,平台校正還是調不好,那這篇可以幫助你
首先,我想說的是ATOM關於校正的說明是對的也是錯的,如果覺得我講的是錯的,以下就請跳過吧
ATOM 把G29稱作自動校正,但其實自動校正是另一個東西,在這文章中我把G29稱自動調平
如果你像我閒的沒事去研究DELTA的運動演算法的話,你就會發現運動方式是這幾個參數在主宰
#
define
DELTA_DIAGONAL_ROD
#define DELTA_SMOOTH_ROD_OFFSET
#define DELTA_EFFECTOR_OFFSET
#define DELTA_CARRIAGE_OFFSET
#define DELTA_RADIUS (DELTA_SMOOTH_ROD_OFFSET-DELTA_EFFECTOR_OFFSET-DELTA_CARRIAGE_OFFSET)
那重點來了,這跟平台校正有甚麼關係?
首先,講一下這些參數數值怎麼來的,通常是用CAD軟體畫好DELTA的架構後,透過模擬,把這些數值算出來的,那麼這些數值就是建立在組裝正確的情況下才有效的,當你的組裝正確時,你的參數數值是正確的,根本不用校正就能大面積列印,所以有人可以只用G29就可以大面積列印,甚至不用。所以當你組裝不正確時,這些數值就會有所變動,才會導致同一個平面會有碗型失真的問題,那你會問,我都照著說明書做了阿,怎會組裝錯呢,我舉個例子,DELTA機型上面跟底下都是正三角形,那你確定能保證你組裝能保持正三角形嗎,還是有所誤差?而要如何組裝也是一門學問,需要一些精密的儀器去輔助,而從ATOM代組裝的費用就可知組裝是不簡單的一件事,所以為了解決組裝上的誤差而有了手動校正,M666,M665校正,自動校正
在這裡強調一下,自動調平(G29)只有在參數非常接近實際值的情況下才有用,當然這裡是講的是大面積列印,如果你沒要求想印小小的面積就另當別論
而如果你因為參數錯誤導致碗型失真,而只用G29,那你會面臨印出來尺寸很奇怪的問題,所以有兩個校正方案:
1. 組裝正確,使實際參數符合官方預設參數
2. 自己手動校正,M666,M665校正,自動校正,透過校正把原本的官方預設參數調到實際參數
3. 其他方法,像調平台高度之類的,中間高兩側低拿膠帶補平之類的,你即使用這樣方式調平了,你還是會面對尺寸怪怪的問題,有人會問我怎麼知道,因為我在用玩GUS SIMPSON時都試過了QQ
關於校正和調平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reprap.taipei/permalink/1207424752628448/
接下來,我先預設你已經了解手動校正,M666,M665校正,自動校正
,和自動調平的差別
那麼我來講講如何校正
首先很遺憾的是ATOM的官方韌體沒有支援M666,M665校正,自動校正
所以只有手動校正可以做(每次參數變動需重新上傳韌體,記得上傳韌體後記得用M502)
1.把限位開關盡可能調到能在同一個高度觸發
2.預設要印的最大圓面積:你要考慮的是超過這個範圍後,你的移動平台(效應器)可能會撞到其他東西
3.接下來選定三點,要以這三點+中心原點去做校正,以我列印190mm圓為例,用的三點分別是 (-82.27 ,-47.5,0) (82.27 ,-47.5,0) (0,95,0)我用c++寫一個小程式,如果不知道三點座標要用多少,可以拿去參考
4.拿一張A4紙放在中心原點,把DELTA的高度也就是MANUAL_Z_HOME_POS調到當噴頭移動到X0 Y0 Z0(中心原點)時,剛好能夾到A4紙,記住這個鬆緊度
5.歸位後,移動到其中一點,記得不要一下子就走到Z0,可能會直接撞平台,像我會走到(-82.27 ,-47.5,5)再慢慢把Z值走到零
依據A4紙上的鬆緊調整滑車上的螺絲(關於螺絲,我發現身邊的 ATOM 2.0滑車上並無調整螺絲,不過有攻螺牙,可以自己加螺絲,參考圖),轉鬆轉緊螺絲去調整觸發限位開關的位置,歸位再重走一次,調到A4紙同個鬆緊度,其他兩點如法炮製
6.當三點都調到同個鬆緊度時,歸位後,再次移動到(中心原點)
當發現(中心原點)比其他三點高時,此為上凸,把DELTA_SMOOTH_ROD_OFFSET加大
剛發現(中心原點)比較低,此為下凸,把DELTA_SMOOTH_ROD_OFFSET減小
7回到第五點重做,當發現三點跟中心原點的A4紙鬆緊度一樣就完成了
8.準備一個剛好最大面積的圓圖檔開始列印,記得在列印前,先把ZOFFSET調高,建議先調0.5
9.邊列印邊調ZOFFSET調到剛好能黏住平台的高度,記得把列印速度放慢
結論:DELTA是校正地獄 (X)
正確的校正方式DELTA校正很簡單(O)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推文,讓更多人能看到~
黃大丙
2017-03-23 20:54:59
黃啟維
2017-03-23 20:55:17
邢鳳言
2017-03-23 21:01:03
Estima Lin
2017-03-23 21:13:11
已經升級成2.5光學限位開關是改調整光學元件的高低嗎?
黃啟維
2017-03-23 21:17:01
我只摸過atom 2.0的,你看看你有沒有螺絲孔能放(參考圖),如果沒有的話只能自己攻牙,或是想辦法微調光學限位開關的位置
Estima Lin
2017-03-23 21:20:47
因為那個螺絲孔用來鎖光學限位開關的光遮斷片了...
黃啟維
2017-03-23 21:21:29
謝哲銘
2017-03-23 21:25:13
Dforce用黑色螺絲也能遮斷光學開關 所以直接改等長螺絲也是可以的
Estima Lin
2017-03-23 21:25:31
位置不能直接用止付螺絲....
黃啟維
2017-03-23 21:28:38
Estima Lin
2017-03-23 21:34:32
換長止付螺絲會撞到光學開關(螺絲沒對正遮光溝)...
要有遮光片才能用,只能改調整光學開關高低了~
黃啟維
2017-03-23 21:36:13
Estima Lin
2017-03-23 21:40:09
阿桶原廠就這樣設計,2.0升2.5的光學限位開關模組....
所以如果要用你這個方法校正就只能調整開關對吧!
黃啟維
2017-03-23 21:43:48
Estima Lin
建議你想辦法改成調整螺絲比較好,畢竟都是微調,你放了這張圖,我馬上有好幾種修正方式,不過我手邊沒有光學限位開關版本,也不能修正給你看,想一下總有辦法的~
Estima Lin
2017-03-23 21:49:08
開關加墊片會撞到皮帶,這樣光學開關就要轉方向了...
太麻煩了,還是先調整開關高低看看成果~
Bless Ma
2017-03-23 23:17:18
黃大丙
2017-03-23 23:17:48
陳書凡
2017-03-23 23:38:26
陳維德
2017-03-23 23:57:29
Josh Lin
2017-03-24 01:41:02
仔細 看完全文,收獲很大!感謝 黃啟維大大的分享~~
我組裝 ATOM 2.5EX 時 曾思考過 XYZ 的 光學限位開關 依說明書 是推 頂住 上方三角NC件 (滑軌 再頂住 光學限位開關,所以光學限位開關 牽一髪 動全身,要移動 有困難),這樣 3個 光學觸發點 真都在同一高度 嗎?滑軌 垂直度 準嗎?上 / 下 都是 正三角 嗎?碳纖維管 長度一致 嗎?...
正在 思考 是不是 該買 千分表 來檢測 校正?如何檢測、校正?時......
看完後 我懂了!
重點 在 校正 XYZ 光學限位開關 使 最靠近 XYZ 鋁擠柱 ( 210度 330度 90度) 的 三點 (依設定 最大列印 半徑 用 三角函數 計算) 和 中心點 的 真正 Z=0 點 在同一高度上,要實現 這校正 就須先 改良 ATOM 2.5EX 三個 滑台上的 光學觸發 檔片的 機構 能 微調 檔片 的 觸發位置了!相信 這校正 也能把 碳纖維管 長度誤差 也修正了~~
但 滑軌 垂直度 準度 和 上 / 下 的 正三角 可能 要藉助 儀表 來量測校正了?不知 黃啟維大大 有什麼好方法 來檢測?
邢鳳言
2017-03-24 01:44:20
Josh Lin
2017-03-24 01:55:39
邢鳳言
2017-03-24 02:17:05
Josh Lin
2017-03-24 02:21:17
黃啟維
2017-03-24 06:41:51
黃啟維
2017-03-24 06:45:20
Josh Lin
我想只有自動調平時,那些能校正好的大大能提供更好的辦法,不然就是灌我優化的韌體實現軟體補正了,參考校正影片在第二個留言~~
許阿瑋
2017-03-24 11:53:13
Charlie Ting
2017-03-24 12:15:26
黃大丙
2017-03-24 12:22:47
Estima Lin
2017-03-24 12:26:40
這個方式只要調整限位開關位置+修正DELTA_SMOOTH_ROD_OFFSET值就可以了嗎?
Moko Jenson Huang
2017-03-24 12:28:30
黃啟維
~不好意思,插播一下,我想請教七點校正,我都是手動校正,有沒有自動化的韌體可以用?
陳順得
2017-03-24 12:50:35
Vincent Liu
2017-03-24 13:26:03
有沒有辦法手動輸入目前atom自動校正的那幾個點的值?
黃啟維
2017-03-24 14:12:58
黃啟維
2017-03-24 14:13:43
黃啟維
2017-03-24 14:15:07
我是看0.2為基準,校正越好,印多薄就看你想印多薄
Chang Yen Chen
2017-03-26 16:40:55
黃啟維
2017-03-26 18:18:04
Chang Yen Chen
2017-03-26 18:19:00
Charles Chang
2017-03-29 08:37:39
感謝 黃啟維 不吝分享, 大餅達標~
邢鳳言
2017-03-29 11:17:25
清明節是大家趕製潤餅皮的節日
黃大丙
2017-03-29 14:56:14
這篇看了第三次,再加上把之前另一篇沒仔細看的看完,總算瞭解G29和M665/666的不同。這樣感覺我的機器只用G29就作出潤餅皮真是超級幸運啊....
邢鳳言
2017-03-29 14:57:02
Moko Jenson Huang
2017-03-29 14:59:10
黃大丙
2017-03-29 15:01:55
哈~應該是幸運成份比較多,我也只有壓緊沒有想到要用木鎚之類的
沒想到傻傻的就給他印出0.05mm餅皮了
黃俊傑
2017-03-29 15:15:49
Charlie Ting
2017-03-29 15:20:33
Charles Chang
2017-03-29 15:23:13
邢鳳言
2017-03-29 17:23:21
Chang Yen Chen
2017-03-29 18:57:45
昨天先用Rostock練習了一下,機子本身無g29。
感謝版主大分享的文章,解決多年碗形的問題。
Charlie Ting
2017-03-29 19:11:57
邢鳳言
2017-03-29 19:13:38
邢鳳言
2017-03-29 19:13:57
Charlie Ting
2017-03-29 19:15:06
邢鳳言
2017-03-29 19:15:52
黃大丙
2017-03-29 19:30:51
Chang Yen Chen
2017-03-29 19:48:29
對啊,大概撐了兩年,因為機體剛性不太好,所以對於精度也沒有太要求
陳亮宇
2017-03-31 10:50:32
黃啟維
2017-03-31 11:00:26
陳亮宇
2017-03-31 11:02:42
黃啟維
2017-03-31 11:04:07
嗯,我有空時改個標題分享到Reprap.Taipei
陳亮宇
2017-03-31 11:05:01
蕭傑仁
2017-04-01 01:32:28
請問 優化的atom韌體 可以分享嗎?
我也是atom 2.0 也想安裝
H-m Lin
2017-04-01 13:13:12
想請問除了黃大的優化韌體,除了克服光學開關微調外,是該利用什麼軟體來執行這些校正流程?能有2.5ex的大大可以分享校正步驟跟經驗嗎?
Estima Lin
2017-04-01 16:25:34
優化的atom自動校正韌體,樓主 黃大並沒有分享出來...
H-m Lin
2017-04-01 19:55:42
Chang Yen Chen
2017-04-16 22:52:41
請問調整了smooth rod offset數值後,列印的X/Y尺寸會變動嗎?
陳彥豪
2017-04-21 13:11:12
請問一下,如果玻璃平台有移動過,是否就要重新校正一次.感謝
邢鳳言
2017-04-21 15:41:05
Brues Wu
2017-04-25 20:42:57
感謝樓主黃大分享.. 潤餅皮成就 Get~ (Atom 2.5)
Stanley Chen
2017-09-12 13:3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