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ker+t=market
  • 3D列印服務
  • COSPLAY 3D 建模
  • 1
  • 2
  • 3

ATOM 3D Printer Group 造訪社團 » 求助訊息

原文網址 鍾名翔
2016-02-02 18:07:05

關於雷射模組

請問有用雷射模組的人,你們是怎麼設定雕刻圖案的大小呢?
PIXEL/CM ,如果我想要雕刻出67mmX138mm的大小該怎麼設定呢??

題外話...是否有其他雷射軟體可以拿來用呢??

楊小隆
2016-02-02 21:47:27

當設定100Pixel/cm時..要燒出67mm x 138mm所需的圖檔解析度大小就要如附圖。

李穆
2016-02-02 21:49:15

而且這個圖檔要滿版,一旦周圍留白中間的圖案就會相對小

鍾名翔
2016-02-02 22:23:23

楊小隆 原來如此阿,剛剛照著你說的去試過了,我知道以後該怎麼做了! 謝謝你~

鍾名翔
2016-02-02 22:25:20

李穆 我懂了~多謝你們

Coby Huang
2016-02-03 10:21:57

http://www.atom3dp.com/en/support/
可以先去更新最新的雷雕軟體Burner v1.0.1 ,同時叫記得先更新最新的韌體喔! …… 查看更多


原文網址 James Lin
2016-02-01 22:43:38

請問現在有沒有接線器可購買?
我自己接線沒成功過 ~ -_- "

Victor Chang
2016-02-01 22:49:35

什麼接線器?

李穆
2016-02-01 22:52:04

雙手就是最好的接線器!

李穆
2016-02-01 22:52:40

應該是指PLA吧

陳為騰
2016-02-01 22:53:50

插鼻孔也是不錯的選擇*\(^o^)/*

Timmy Chen
2016-02-01 23:08:14

wwwwww
PO你在說笑話啦(不得不推,稱讚意味)

您是指"進料器"?
http://static1.squarespace.com/....../1438930820420/
這樣的圖,已經是全世界3D列印機上都常見的慣用手法啦!

Timmy Chen
2016-02-01 23:12:01

接線器是這個(如下)(注意 : 僅供參考用,建議先上網找一找適合您要的接線器為佳)
http://m.ruten.com.tw/goods/show.php?g=21207213712334

廖新弘
2016-02-01 23:13:37

樓主應該是在說線材的接線器吧

James Lin
2016-02-01 23:20:06

PLA線材的斷線時的接線器~

James Lin
2016-02-01 23:50:08

李穆 你是說兩條線一起塞進去烤熱黏接是嗎?

王智立
2016-02-02 00:52:01

列印中...???

James Lin
2016-02-02 00:55:35

?

王智立
2016-02-02 01:09:17

抱歉沒說清楚,是列印中斷線嗎?

James Lin
2016-02-02 01:11:29

James Lin
2016-02-02 01:17:15

James Lin
2016-02-02 01:17:21

張不凡
2016-02-02 11:16:12

這自己做划算多了,太貴了

James Lin
2016-02-02 11:19:27

張不凡 我也在想怎麼做?
目前覺得最可行的方向是配合我的絡鐵加溫,
並加上某些連接器,只是鐵與鐵我不會焊接~

Clarence Lee
2016-02-02 11:35:25

這個沒出貨完就神隱了....
之前有出貨的大部分聽說都壞了或是燒掉了...
網站後來又冒出來..
看有沒有人要冒險訂購看看... XD

James Lin
2016-02-02 12:07:15

還好昨天沒訂成功,因為沒有台灣這個寄送地 ~

Bise Chen
2016-02-02 21:09:46

喉管就一直留著用到線材印完?

李穆
2016-02-02 21:35:32

順便除去表面雜物

Bise Chen
2016-02-02 21:43:21

李穆 像這樣嗎?...XD


原文網址 Timmy Chen
2016-02-01 17:13:44

因為使用PLA材料來列印,難免會有不預期的失敗品出現
所以,有意想要採購一種可回收PLA來做出一條新的線材
上網找到這台,估算換算得出要9096台幣(接近1萬)

因為是在外國,所以不知在台灣有沒有相似的回收機? 希望大家可以分享,或者是有推薦的回收機,謝謝您們。

蘇子中
2016-02-01 17:48:34

這ㄧ台真的可以回收嗎?那賣1萬還蠻划算的阿,除非回收是有條件的,例如要再加入什麼藥劑之類的

Timmy Chen
2016-02-01 17:50:07

我還不曉得,因為我還在查詢中,目前已知道這個廠商是一些外國年輕人創業的沒有很久(算很新),我只是煩惱該不該買,或者是國內有沒有相似的產品,如此方便可以維修

陳曉澔
2016-02-01 18:00:39

要注意哦,機器是吃“新料“還是“粉碎料“,完全不一樣的,新料大小都一樣,吃料很順,粉碎料不規則狀,太粉不行,太大不行,太小不行,很亂也會入料不穩.....確認後再買吧。還有你要用什麼來粉碎....pla實心的話很硬的哦。

Timmy Chen
2016-02-01 18:03:20

對阿,我有注意到這個問題~
只是,想說若有一台PLA回收機,那就意味著可以回收利用,然後自動切碎、自動粉末化、自動熱熔、自動射出的機台,吐出1.75mm的線材,就可以不用再花錢去買新的PLA,不僅環保又能應用範圍廣~

張維哲
2016-02-01 18:25:18

PLA融化後重新擠出。不曉得材料溫度特性會不會改變了?

蕭傑仁
2016-02-01 18:36:36

不值得拉 回收後的品質難控制 哪天為了這個品質出錯 導致列印失敗 丟掉更多東西 反而不環保

蕭傑仁
2016-02-01 19:08:22

跟這個回收機器比較起來 其實 我更想買一個可以控制溫度和濕度的大箱子 最近天氣冷又潮濕 導致我經常列印失敗 我就在想 如果能夠有一個大箱子可以把整個機器裝進去 然後控制整個環境溫度和濕度 不知道該有多好

蕭傑仁
2016-02-01 19:13:28

我的想法是 如果可以控制大箱子裡面的溫度和濕度 那麼 熱板就可以丟掉了 而且我相信 溫度和濕度若控制得好的話 列印的穩定度一定更好 除此之外 還可以隔音

蕭傑仁
2016-02-01 19:14:08

廢話了一堆 如果真的有人能做出來的話 我應該會排第一個去買的

Timmy Chen
2016-02-01 19:21:31

溫度和濕度,不是我擔心的地方,因為可以透過第一溫度、持續溫度的地方做設定好,加上要注意室內空氣流通,就不會擔心溼度問題,在來就是準備一個大袋子,可以在不使用時套住,避免灰塵著附機台、濕氣接觸(就跟以前的人在木料傢俱要放置長久不使用時,用白色的大布子蓋住是一樣的應用)

要隔音的話,就是可以考慮列印時間,可以選在白天印,晚上就不一定要印(避免干擾鄰居),除此之外,要自己DIY是最實際的做法,可以自己準備一些透明壓克力板,組裝成一個高80cmx等長50cm的大箱子,蓋起來就可以了(就可以不用上述的套子作法)。

張維哲
2016-02-01 19:23:33

溫度濕度箱都有現成的產品。重點是價格

Timmy Chen
2016-02-01 19:25:01

我看用五個透明壓克力板+抽風機,就可以營造出一個80cm高、邊長50cm、真空狀態的箱子,如何如何如何?

張維哲
2016-02-01 19:29:10

真空狀態 跟 負壓是不同的東西

Timmy Chen
2016-02-01 19:30:31

我的意思是...不一定要真空狀態(接近),其實這可以把空氣中的水氣抽出去,因為溼度降低,就對溫度的敏感程度就不會有很多影響,間接使溫度更確實

李穆
2016-02-01 21:43:36

回收料大概拿來印支撐還可以吧


原文網址 Timmy Chen
2016-02-01 16:21:51

第二波,繼續挑戰ATOM 2.0的極限
無設定支承,看看能不能成功?


原文網址 Timmy Chen
2016-02-01 15:11:19

我在SAVE輸出時,會出現這個警告,請問這是什麼環節出問題?

Timmy Chen
2016-02-01 15:50:33

我只知道在裡面輸入是 M104 S0,然而在存檔,就會跳出這個訊息。


原文網址 Timmy Chen
2016-02-01 14:47:12

請問有誰知道內容是什麼意思?

廖新弘
2016-02-01 15:37:00

你有用原廠的設定檔嗎 http://www.atom3dp.com/en/support/

Timmy Chen
2016-02-01 15:39:18

之前在未來產房有上過課程,可是不多,在課程中有在ATOM機台內有做過校正,至於在KISSlicer的設定檔是沒有原廠指定的,所以謝謝您的分享,我會去下載看看

Timmy Chen
2016-02-01 15:42:14

請問設定檔應該怎麼丟進去?
詳見附圖(目前所有的解壓後的資料夾),感謝

廖新弘
2016-02-01 15:44:49

設定檔跟kissslicer放在同一目錄

Timmy Chen
2016-02-01 15:48:06

原來還有這個論壇,好像要先註冊登錄才能看,感謝分享,我一向都是看寶典依照上面的設定去學><

Bise Chen
2016-02-01 22:10:27

其實那個論壇不用去了,沒人了~

Timmy Chen
2016-02-01 22:33:46

收到,不過,還是一定會有先人遺留下來的東西可以當參考(考古wwww)

李穆
2016-02-02 21:52:53

那裡很多高科技古文明遺產,多讀有益無害

Bise Chen
2016-02-02 22:09:43

我個人是建議那個論壇乾脆改開放但不再提供註冊比較好。
我也是為了找小物件列印的範例才去註冊,
但實話說沒人參與討論就不太有要註冊才可看的必要了。


原文網址 張師彬
2016-02-01 11:54:10

請教各位前輩,當圖面匯入kisslicer時,曲面顏色兩種都正常嗎?
因為左側的本來有出現mesh error 的視窗,但我修完圖之後就沒出現了,不知這樣的圖面是否就可以使用?
我是剛印製完範例檔的新手,請大家多多指教。

Ver Worlding Max
2016-02-01 12:28:44

可以印了

Chien Lin
2016-02-01 14:19:55

不是因為超出設定的列印尺寸而變橘嗎?

鄭政浤
2016-02-01 15:57:52

左邊那個已經超出範圍所以變橘了
列印範圍也變紅色顯示錯誤
再來底板設定是方形的? …… 查看更多


原文網址 Robin Hsu
2016-01-31 17:18:22

想請教一下 KISSlicer 切片設定的支撐問題 ~

印這麼小的物件, 直徑比一元銅板小 (Φ 17.15mm), 高度 4.8 mm,
因為無論正擺或是反擺都會用到支撐, 密度應該是已經調整在最疏鬆的狀態了, 正擺的狀態會把整個洞底都填滿, 是不是還有其它的設定能調整的 ?

還是它的支撐狀態最少就已經是這個樣子了 ?

如果是這樣, 那我之後會認命的挖它的, 至少相同部位的結構相比之下, 比 CURA 的支撐好多了.

----
用了十分鐘印這個東西, 花二十幾分鐘挖那個支撐材出來.

PS1: 如果反擺的支撐, 是比較好清, 可是清完會發現, 長支撐的地方厚度變多了, 會塞不進去另一個機構裡頭 XD

----
附上 物件側視圖, 被塞滿的狀態 & KISSlicer 前兩頁設定.
PS2 : ATOM 1.0 機種.

----
PS3, 很久沒搬出來玩了 ( ... 爛梗) XDDD

Pihiko Lin
2016-01-31 17:27:37

試看看不開支撐印

Robin Hsu
2016-01-31 17:48:59

1.0 不開支撐 裡頭會垮掉 XD

Estima Lin
2016-01-31 17:52:59

平面支撐自己畫,可以有很好的效果...

Robin Hsu
2016-01-31 18:02:09

大概理解這個解法了 (y)
不過, 能再請教一下, 自己畫的支撐物件, 需要和原物件有實際接觸面嗎 ? 還是要留下些微的縫隙 ?

Estima Lin
2016-01-31 18:25:36

當然要留間隙囉!

Charlie Ting
2016-01-31 19:18:21

先印一個內部支撐的物件,然後再印無支撐的物件,等要封頂時把它塞進去, 印完.把當作支撐的物件取出. 收工.

Charlie Ting
2016-01-31 19:19:39

還有, 你的支撐間隙沒設好, 這種類型的支撐挖兩下就起來了

Robin Hsu
2016-01-31 19:36:41

本來以為不能設定的太大, 可能會變成支撐沒作用.
那我再來試試調整間隙的部份, 不行再來從模型檔修起 ~

葉世瑋
2016-01-31 20:00:10

沒辦法改成不需支撐的設計嗎,像這樣裡面弄成圓角就不用支撐了

Robin Hsu
2016-02-01 02:03:43

雖然這樣的角度可行 (y)
不過 ... 這樣我就沒辦法鎖螺絲了 XD

劉宏威
2016-02-01 08:39:54

小地方的支撐我幾乎都自己畫
東西太小要軟體算出合適而支撐太難了

Charlie Ting
2016-02-01 08:42:23

不在意的話可以上傳檔案讓大家挑戰

葉世瑋
2016-02-01 12:56:51

那改倒角然後用埋頭螺絲咧

Robin Hsu
2016-02-01 14:21:12

這個也是可行. (y)

不過 我改 GAP 到 0.6 之後 有印出比較好拆的, 就不想動設計圖了 :P

Robin Hsu
2016-02-01 14:22:06

挑戰無支撐的印法嗎 ? .?

----
我想把東西都搞定之後 再來分享 :P

Genu Wu
2016-02-01 16:28:53

反過來印,支撐開80%尺寸就不會跑太多

Robin Hsu
2016-02-01 16:54:26

支撐 80% ?.? 怎麼設定 ?

Genu Wu
2016-02-01 18:13:56

這樣

Robin Hsu
2016-02-01 18:27:31

原來是百分比 (y) ~

不過 這條 bar 是六等份, 也不曉得實際換算的數據 :P

Robin Hsu
2016-02-01 18:32:19

PS: 我有反過來印過一次, 支撐清掉後 表面不平之外, 還因此增加了厚度, 會比較不容易推進去主機構裡頭.
所以我還是試著改 gap 的方式 搞定這個物件.

Genu Wu
2016-02-01 18:42:59

會變厚是因為支撐有空隙,塑料擠出時冷却不及而向下擴張
另外也可以先做好支撐,當印到需要支撐時暫停列印;把支撐放進去再恢復列印(1.0可能要手動修改Gcode)

Robin Hsu
2016-02-01 18:52:46

Genu Wu
@@~
印到一半擺支撐嗎 ?
這應該算高階課程了吧 XDDD


原文網址 吳哲霆
2016-01-31 16:43:00

[問題]
想問各位高手,翹邊問題除了硬生生把底變厚實,把裙邊稍厚多幾圈,速度硬放慢減少應力
除此之外,有沒有比較理性的做法……
暫不考慮熱床
還請各位分享經驗
(多為杯子造型中空件)

Clarence Lee
2016-01-31 16:58:42

Brim 開10mm以上通常就夠

片翼之鳶
2016-01-31 17:08:22

把玻璃吹熱?

楊朝鈞
2016-01-31 17:25:25

口紅膠塗厚一點.....

戴士偉
2016-01-31 17:42:10

上快乾~ (總覺得最理性的是熱床阿, 其餘作法反而有點任性XD)

廖新弘
2016-01-31 17:57:20

口紅膠加酒精抹平,用吹風機吹乾然後brim像李大所說加到10mm應該可以改善。另外offset在調低0.01mm試試

吳哲霆
2016-01-31 18:02:26

感謝各位!
口紅膠部分
是單就下料前就得全乾這樣嗎

李穆
2016-01-31 19:42:02

底越厚越會翹

Mickey Chuang
2016-01-31 22:15:58

保麗龍膠加酒精很好用, 最近印都是用這個

黃康誠
2016-02-01 00:04:22

Brim 10mm, 厚0.2+全面貼kapton, 列印0.1層高的結果我超級滿意的。


原文網址 Timmy Chen
2016-01-31 16:01:45

您們好,我是一位才使用ATOM 2.0不到一個月的新手,誠懇地想向大家請教,在0.05mm的最高精度下,應該要注意那些設定?

才能讓0.05mm的PLA線確實貼在玻璃(我有事先在玻璃塗上口紅膠),也能確實地列印至完成(先不論列印物品的形狀、壁厚)

以上,希望大家可以分享一下,謝謝您們。

Clarence Lee
2016-01-31 16:03:06

第一層0.2mm之類的...後面0.05 ok ;p

Timmy Chen
2016-01-31 16:04:23

目前1mm~0.15mm的程度就還可以去弄懂怎麼設定好(只是印出來的列印品的表面上,會有明顯的線條堆積)

0.1mm以下就束手無策wwwww
跟KISSlicer好難"溝通"wwww

Timmy Chen
2016-01-31 16:06:01

第一層0.2mm是在那裡設定?
後面的0.05mm是在那裡設定?
除此之外,也需要注意風扇、馬達速度的設定嗎?

謝謝您的第一時間迅速回覆。

Clarence Lee
2016-01-31 16:09:46

層高決定的...
第一層可以用bed roughness去補..像是0.05層高 bed roughness設定 0.15第一層就會0.2
0.1mm以下有線條過多的問題就是擠出量要校正...

Timmy Chen
2016-01-31 16:15:30

這樣設定0.15mm--->第一層就會有接近0.2mm

Timmy Chen
2016-01-31 16:17:14

然後0.05mm的擠出量,請問這個設定是否正確嗎?

Bise Chen
2016-01-31 16:51:10

賓果~

Clarence Lee
2016-01-31 16:56:16

Extrution Width 設0.4

Timmy Chen
2016-01-31 17:00:00

我是參考"寶典",上面的確有提寫到可在 Extrution Width 輸入0.3~0.4mm。

若是0.4mm,Number of Loops要跑4圈,所以Skin Thuckness要控制在1.6mm以下為佳

所以在Skin Thuckness輸入1.2~1.5mm會有什麼樣的效果?

Clarence Lee
2016-01-31 17:03:23

最好是整數倍數,噴嘴理論上是0.4規格。這邊設0.3可能擠出量會偏差 要另外校正

Timmy Chen
2016-01-31 17:11:03

原來如此,受教了,感謝 Clarence Lee 的無私分享使用心得!

Timmy Chen
2016-01-31 17:11:27

呵呵, Bise Chen ,謝謝

Clarence Lee
2016-01-31 17:37:07

擠出量微調可以從M92 E200去上下調整 (LCD內E Steps/mm也等同..)要存的話store 或是M500
或者...Material那頁..Flow tweak

Timmy Chen
2016-01-31 17:42:18

不好意思,我先確認一下
M92 E200是要輸入在G-code內?
LCD內E Steps/mm是怎麼去看?

要存的話store 或是M500或者Material那頁..Flow tweak
就這個我真的不熟(跪拜)~

Clarence Lee
2016-01-31 17:44:07

可以接pronterface 透過USB下Mcode設定..
或是透過LCD介面...

http://4.bp.blogspot.com/....../%E5%9C%96%E7%89%87+039.png

不完全正確的lcd menu tree (有空來編輯一下現在atom 版本的好了..)

Kisslicer的Material 那頁的flow tweak 預設是1 就看要1.xx or 0.xx去調整
兩個方式澤一就好...一個從印表機的韌體調整..一個是從切片軟體調整...

Timmy Chen
2016-01-31 17:46:24

我期待您編輯完後的分享~
原來有這麼多的細節要學習!

Timmy Chen
2016-02-01 12:43:11

有空可以到我的FB個人部落格工作室看看喔!


 

全不選 主題相關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