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列印服務
  • #maker+t=market
  • COSPLAY 3D 建模
  • 1
  • 2
  • 3

ATOM 3D Printer Group 造訪社團 » 求助訊息

原文網址 James Lin
2015-11-27 08:54:40

請問各位前輩,機器是否可以接第二組LCD,
或者第二個LCD只顯示指定資訊 (Ex : 溫度與完成度)
只顯示不需控制 ~ ^_^


原文網址 廖永慶
2015-11-26 00:04:04

有人試過ATOM2.0的最大寬度列印面積嗎
官方設定只有21公分但是應該可以在大一點點吧
有人測過機器的列印寬度極限嗎
以下圖片中是我設計的東西
我希望一體成型能印多大就多大
但是寬度塞到快極限了還差一點點
不知道機器可不可以再調的更大一點
不知道有沒有人試過

陳明谷
2015-11-26 00:14:00

我印過23公分
但要小心不要撞到夾具
特別是如果你有開啟預印時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5-11-26 00:16:23

最底層就是21公分極限了,中段略可以再大一些些,到接近頂部30公分左右時又會開始限縮。

廖永慶
2015-11-26 00:19:09

那一樓的是怎麼印的
我想要把東西做到最大大那一點點就好
一樓的說可以印到23公分那應該有機會
那我挑戰23.5公分不知道能不能成功
頂部我最高有印到31.7公分

陳明谷
2015-11-26 00:23:21

但我的不是圓形是橢圓形

Charlie Ting
2015-11-26 00:25:02

有一些事要注意:
1. 物件要居中
2. 平台不能撞到固定夾
3. 還是最好印一下brim,但brim要往內長
4. 先畫同截面積的薄圓片作測試
5. 事先檢查 gcode, 沒有高風險的座標出現

總之,寧可多一分檢查,也不要印到中途倒台。

廖永慶
2015-11-26 00:31:49

玻璃尺寸直徑是28公分

剛剛是著把列印頭拉到邊邊的極限大概離玻璃還有2公分的距離

我在猜列印極限應該是在24公分

所以我抓23.5公分應該還有機會左右各留大概2.5MM的間距的壓縮比

應該印的出來

只是風險很高

真的要樓上說的先印一片薄圓片做測試慢慢加上去

Stanley Chen
2015-11-26 01:22:46

要注意的是噴頭下面那根螺絲會撞玻璃夾具

林學舜
2015-11-26 07:05:12

Kisslicer可以移動物件位置嗎 我的怎麼只能xy翻轉和視角轉相=.=

林志鎰
2015-11-26 09:21:50

我記得之前ATOM以展覽 ATOM PLUS...不知道會不會出套件? 還是自行加大改一下板子參數?

廖新弘
2015-11-26 11:39:24

小心噴頭撞工作物掉桿

汪之逸
2015-11-26 14:47:25

若將最大直徑設為24,最大的正方形可以印到16.97,須改marlin firmware

李穆
2015-11-26 21:34:25

印到最大極限會有桿子打橫跟垂直,很容易受力翻車,因此不只列印時容易撞到東西掉桿,也因為這樣平面校準的效果在邊緣誤差會比較大,總之就是做的到,但是風險高,建議已經對機器掌握的很好再來嘗試

Charlie Ting
2015-11-26 21:43:29

打橫真的很危險,而且誤差值會變大。


原文網址 蕭閔吉
2015-11-25 20:24:06

求救!!小弟這兩天發現剛升級好的ATOM1.99,在平面Z0偵測後的停留預熱時,溫度快到達時,噴頭模組、連桿、馬達、滾珠滑塊一起,都會莫名的往下驟降一些距離(目測應該超過1mm),緊接著開始第一層列印,沒錯,開始刮地板,印不出來,請問各位先進這是哪裡出問題??

註:剛升級好時,有正確的列印出三、四個物件,
之後就變成這樣了><"。

在0:40之後會出現降下的現象。


原文網址 黃聖元
2015-11-25 15:31:32

請問大家
之前有看過有人問說:在列印的時候噴頭移動時後刮到列印的東西
可是剛剛找那篇文章找不到!@@
這樣是要在切片裡面調甚麼才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他一直撞很吵....
先謝大家的幫忙~

陳明谷
2015-11-25 15:35:16

Zlift加大

黃宥儒
2015-11-25 15:53:07

Z軸

黃聖元
2015-11-25 18:29:23

謝謝兩位!!


原文網址 Huang Shawn
2015-11-25 11:28:39

請問列印官網的那個太空人
這樣的牽絲狀況正常嗎?
該怎麼調整呢謝謝

曾俊維
2015-11-25 12:21:48

貼你的參數上來吧,還有天氣冷比較容易牽絲


原文網址 蕭閔吉
2015-11-25 10:04:33

求救!!小弟這兩天發現剛升級好的ATOM1.99,在平面Z0偵測後的停留預熱時,溫度快到達時,噴頭模組、連桿、馬達、滾珠滑塊一起,都會莫名的往下驟降一些距離(目測應該超過1mm),緊接著開始第一層列印,沒錯,開始刮地板,印不出來,請問各位先進這是哪裡出問題??

註:剛升級好時,有正確的列印出三、四個物件,
之後就變成這樣了><"。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5-11-25 10:47:04

1. 韌體升級後記得先 Restore FailSafe,再 Store Memory
2. 看起來 G29 Z+0.xx 的數值不夠,再抓高一些

趙本名
2015-11-25 16:54:05

校正完噴頭g29 z+拉高就可以了,要不然出料機應該會有卡卡卡的聲音。


原文網址 Jambo Leo
2015-11-25 02:18:41

最近線快用完了,請教一下各位板上前輩哪一種廠牌的線比較好用呢,可以分享一下嗎

Charlie Ting
2015-11-25 11:00:03

目前只用了原廠的跟明燿的。

柯紀維
2015-11-25 16:24:19

我覺得這家的也不錯用,可惜他的白色是牛奶白…我不愛

Jambo Leo
2015-11-25 17:24:37

明燿的線材成品看起來的質感真的很不錯,有心動

柯紀維
2015-11-25 21:01:14

鍾名翔
2015-11-25 21:29:42

我除了明耀跟原廠的之外還用了樓上貼的跟DEXTXX, 強力推薦明耀


原文網址 Alison Wu
2015-11-24 10:43:30

請問版上各位大大,ZP板使用一段時間後稍微有感覺附著性有降低,請問單兵要如何處置?謝謝!

廖新弘
2015-11-24 10:59:57

先用酒精擦拭試試

Odinson Thor
2015-11-24 11:18:40

溫度別開太高,200度和210度,就可以很明顯看到板子的顏色改變,尤其是黑色那面....


原文網址 陳柏安
2015-11-22 13:32:35

各位好
想請問有沒有使用Cura切片的高手可以指點一下
我的列印件會有牽絲的問題
但是回抽好像已經調很多了
不知道還有哪邊可以調整呢?
參數如圖
感恩~

李穆
2015-11-22 14:40:17

以我的機台設定來看,回抽速度稍快,列印溫度稍高,試試看列印溫度將到185上下,回抽速度用70-80試試看,列印件冷卻風扇關掉,然後travel speed用150-200試試


原文網址 Rick Yang
2015-11-20 23:28:17

今天剛好印一個大約150x120mm的平面
算是改裝光學限位三週來一個小考試
這三週每天都是G28後直印
目前限位穩定度算是很滿意
就繼續追蹤到下次拆底板前
再拿厚薄規看看數據

不過今天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這個150x120前十層是solid infill對角線方向連續互換
第一層打完後察覺顏色有點規律變化
由於是半透明料,透光度因溫度的變化很容易感覺出來
特意連續觀察幾層後
確認是因為噴頭溫度波動造成

似乎因為溫度波動的時間週期一致
(面板顯示溫度在185~205區間週期變化)
在中間對角線路徑長的區域顏色變化頻率高
而外圍路徑短
所以同一溫度週期會多跑幾條路徑,空間顏色變化頻率低
再加上對角方向交錯層疊
就成了照片中那個格狀的樣子

目前我有幾個方向會設計實驗驗證看看

1. 可能平常就這樣,放下去印也沒在管溫度波動,但印小物件感覺不出來,再追蹤溫度的穩定度,看看是否重校PID

2. 由於面板顯示溫度感覺很LAG,200度停好幾秒就突然跳185,大面積會比較佔運算,導致溫控不穩??可以同樣的列印設定,改成用smoothie board來跑看看

不知有沒有朋友遇過,或是有其他看法

廖新弘
2015-11-20 23:30:22

側風扇開啟的時間?

Rick Yang
2015-11-20 23:31:52

沒開,第一層就這樣了

廖新弘
2015-11-20 23:35:29

重跑一下M303吧,重抓pid值 http://diy3dprint.blogspot.tw/2013/08/marlin.html

陳明谷
2015-11-20 23:41:08

Zp板再貼膠帶?

王金正
2015-11-20 23:41:43

CNC的G28 是原點復歸XD

李穆
2015-11-21 00:52:07

我遇過溫度大波動,也是超過10度以上震盪,發生的時候都正好是大面積跟高解析印件


 

全不選 主題相關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