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ker+t=market
  • 3D列印服務
  • COSPLAY 3D 建模
  • 1
  • 2
  • 3

ATOM 3D Printer Group 造訪社團 » 求助訊息

原文網址 Wei-Chun Chang
2015-11-15 00:28:13

苦惱!
同一捆料,先印完10CM的實心小黑人,無失步現象!(黑人臉有破面是因為沒開支撐,那細細的頸部,在印時沒法很穩所造成的)接下來幫朋友印貓盔甲上部第一片(15CM底),慘不忍睹!這情形應該是失步吧??
改TMC2100之前,幾乎無此現象!改後皮帶也有調整了!
散熱也有顧慮到,速度已降下來!(面板控制,加速度降到500)
感覺印大面積的情形很嚴重!

另外為了確認.貓盔甲有再印一次,失步的情形一樣,但是高度不同!!(不過一樣慘).........請問是哪出問題?

Charlie Ting
2015-11-15 06:57:14

參數不全,電氣特性是否最佳化?

Clarence Lee
2015-11-15 08:32:54

Travel speed跟列印速度要近似, 你的列印速度看來travel speed要降下去. Tmc2100 stealthchop mode要注意不要瞬間速度變化大.否則罩門大面積時就會出現

Clarence Lee
2015-11-15 08:34:15

不過盔甲這怎麼比較像出料問題? E軸有留用drv8825 or a4988嗎?

Wei-Chun Chang
2015-11-15 10:41:55

進料保留8825,貓盔如果是下半部是因為縮印,變成超薄殼,印不出來,又有開支撐,所以有點殘破!有在懷疑料受潮了..


原文網址 林世軒
2015-11-14 10:22:32

請問各位大大 平面上面有一些同步產生的 直線痕跡 是什麼原因呢? 我的是1.0升級上來的! 是軌道品質太爛了嗎?

Charlie Ting
2015-11-14 11:27:51

你這問題要看討論的區域大小而異喔。

1. 就外輪廓看(10點鐘那側的邊界)你的機台精度不是很好,但從對面側看還OK,所以有可能是路徑結束時的加速度造成精度不佳。

2. 就表面看,你的供料似乎不是那麼穩定,有可能是你的層厚太厚,出料速度快到臨界值了,可以放慢速度看看。

3. 就局部表面看,有部份的漣波,這要看你的機板版本,以及 segments 分割數而定,跟目前的 ATOM 2.0 設定比,才知道是否是原因。

林世軒
2015-11-14 11:42:41

再請問那個分割數是在哪裡調整的

Charlie Ting
2015-11-14 12:04:13

韌體裡,但要看你的機板夠不夠力,數字太大會跑不動。

廖恩顯
2015-11-14 12:51:40

波纹,这问题要向 Charlie Ting 学习学习如何克服!

李穆
2015-11-15 08:44:01

參考一下社團上前輩分享的Clean gcode.py這個外掛

黃勁勛
2015-11-15 18:46:27

cura可用嗎

李穆
2015-11-15 18:53:15

這外掛是專為解決kiss的bug而寫的,cura不需要用


原文網址 黃建彰
2015-11-13 19:39:36

請問小弟變壓器掛掉要買哪種的呢?

Clarence Lee
2015-11-13 19:51:37

DC 12V 5~6A以上
不過可以看看還有沒有在保固內?

廖新弘
2015-11-13 21:15:50

我個人改用類似這種

James Lin
2015-11-13 22:48:04

變壓器壞掉是整個不穩定還是燒熔?


原文網址 吳普軒
2015-11-13 14:49:31

請問使用cura的話如果要取消G29那麼z offset要怎麼設定?

Clarence Lee
2015-11-13 15:13:24

自己改gcode開頭...
z offset請改用別的可自訂z offset的韌體或先前也都討論過G29 Z+0.x 存起來替代也是可以的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atom3dp/permalink/1647126092192346/?comment_tracking=%7B%22tn%22%3A%22O%22%7D

廖新弘
2015-11-13 15:22:22

基本上正式是沒有,測試版才有Z-OFFSET,目前不太好找那個測試版而且要修改一些參數才能用,所以自己寫個簡單G-CODE比較快

吳普軒
2015-11-13 15:26:30

了解了 謝謝

廖新弘
2015-11-13 19:31:26

抱歉我搞錯了,CURA測試版也是沒有Z-offset

Birk Binnard
2015-11-14 01:20:15

This is my GCode header from the Craftware slicer:

G28 ;Home
;G29 Z+0.525 ;auto level

Notice that I have the G29 command commented out. That is because, after performing several experiments with different values, I found that Z+0.525 works well for my printer.

As Clarence has mentioned here several times, the results of the G29 command are stored in the motherboard's EEPROM chip. So there is no need to keep updating it after you have established the proper setting.


原文網址 Alison Wu
2015-11-12 19:22:56

請問大家~您都是怎樣收藏暫時用不到的線材?

我都是放電子防潮箱,這樣對嗎?

Charlie Ting
2015-11-12 19:36:04

最理想的作法了吧

MoMo Yang
2015-11-12 19:42:18

不要拆密封袋....

ChienMing Liang
2015-11-12 19:54:51

買個置物箱和乾燥劑,房間有要除濕的時候可以打開一起除一除保持乾燥

黃俊傑
2015-11-12 20:22:08

置物箱跟重複使用的 乾燥劑~~~~ XDXD
防潮箱太貴惹 (已哭

Vincent LM Yeh
2015-11-12 20:23:55

我也買了防潮家的電子防潮箱,滿不錯的

James Lin
2015-11-12 20:25:16

2千多不就有防潮箱~比三四捲線壞掉好 ~ -_- "

Odinson Thor
2015-11-12 21:23:05

我有19捲線,需要幾個防潮箱?


原文網址 Chun-chi Chung
2015-11-12 09:56:10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推薦的 打磨機器 因為印出成品後 都會有些牽絲或是不平整的地方 想用一些工具 磨一磨 使成品光滑些

陳明谷
2015-11-12 09:57:32

低轉速小蜜蜂 1000塊內就可以搞定

鄭政浤
2015-11-12 09:59:08

牽絲靠賴打XD

Chun-chi Chung
2015-11-12 16:47:00

低轉速小蜜蜂 ----請問哪一個牌子

陳明谷
2015-11-12 17:04:15

小蜜蜂是電動雕刻刀的通稱
露天上有很多都可以參考

李穆
2015-11-12 19:11:33

美甲用的那種就不錯用

鄭政浤
2015-11-12 19:14:24

當年九百多買的,用了八年

呂嘉偉
2015-11-12 21:23:39

迷你魔筆型散打器.....

Rickey Yang
2015-11-12 22:50:27

要用低速的
高速會生熱 印件會軟掉

李穆
2015-11-12 23:26:13

也可以用烙鐵+刀頭

Chun-chi Chung
2015-11-13 10:29:12

感謝各位的建議

チェン 幸せな
2018-02-01 20:13:19

500~五千多的都用過,工廠裡上萬的就不講了(一般人不可能去買),最後都用這支,因為扭力夠不用線.
https://shopee.tw/iameddie/52282325


原文網址 林學舜
2015-11-12 06:42:24

請問使用 pronterface測試 沒反應 右側訊息框一直出現M105是什麼原因 電源有開 系統W7
如何得知arduino 韌體版本

廖新弘
2015-11-12 07:02:53

先確定連線是否正確,USB驅動程式重新安裝

林學舜
2015-11-12 18:00:02

目前還是這樣TAT

林學舜
2015-11-12 18:14:00

真是太感謝~~

林學舜
2015-11-12 18:22:19

真是太謝謝了 新手問題多謝謝願意幫忙

廖新弘
2015-11-12 18:23:05

沒有關係


原文網址 林世軒
2015-11-11 20:59:38

升級到2.0之後 第一次列印 層厚0.1mm品質很滿意 但是不曉得哪裡的設定有問題 長寬各少5 mm 只有高度是正確的 尺寸! 這種狀況在1.0也曾經發生過! 請問各位大大能否指點指點!

翻譯年糕

廖新弘
2015-11-11 21:12:47

請看寶典3第37頁

李穆
2015-11-11 21:13:47

Marlin裡的
# define DELTA_DIAGONAL_ROD *********
照下面的公式修改
new_diagonal_rod = sqrt((diagonal_rod^2) * (measured_print_size/required_print_size))

林世軒
2015-11-11 21:17:24

我是用Kiss*****切片的

廖新弘
2015-11-11 21:30:18

差5MM應該不是切片軟體關係

林世軒
2015-11-11 21:39:59

對不起是差0.5不是5 mini

林世軒
2015-11-11 21:42:13

請問寶典上面講的要從韌體改,要如何改呢

鄭政浤
2015-11-11 22:00:23

官網有韌體可以下載
可以先用ARDUINO 修改之後再燒錄進ATOM就好了

林世軒
2015-11-11 22:02:24

謝樓上大大指點!我試試看!

廖新弘
2015-11-11 22:02:45

修改馬林再上傳去機器

鄭政浤
2015-11-11 22:03:30

這個
(只是附圖 按了不能載喔~)

林世軒
2015-11-11 22:32:20

找不到 上述的指令 是要加上去嗎

李穆
2015-11-11 22:35:16

認真找就會找到!

林世軒
2015-11-11 22:40:34

李大大, 你的ArdUino為什麼是中文版的?
搜尋過了還是沒有看到這個指令!

李穆
2015-11-11 22:41:16

你的搜尋有沒有三個勾都打勾?

廖新弘
2015-11-11 22:41:17

ctrl+f

林世軒
2015-11-11 22:42:55

我的世arduino 1.05版只有兩個勾

李穆
2015-11-11 22:44:03

林世軒
2015-11-12 20:40:52

終於搞清楚了!原來是設定連桿的長度來修正列印精度! 是請高中數理資優小孩子把公式列出來 並且驗證計算後 才知道這樣的原理!
也謝謝各位的協助指教!

李穆
2015-11-12 20:48:33

曾俊維
2015-11-12 22:21:43

那像我沒有真圓的,有解嗎?

廖新弘
2015-11-12 22:24:42

沒有真圓到什麼程度,基本上沒有真圓需要檢查一下結構

曾俊維
2015-11-12 22:27:19

我想搬來去請人家檢查,我自己看是都有了啊。

廖新弘
2015-11-12 22:30:54

看看mark 有沒有空。除了檢查鋁擠型的間隙外,也要確認一下垂直度


原文網址 張哲豫
2015-11-11 16:43:45

各位前輩好,換了一個加熱片,但又出現更詭異的問題。

>> 列印時,噴嘴高低不一,不管如何調整,幾乎都刮玻璃。

由下方照片可看到,我把自動校正的micro switch幾乎調到貼平了,照理講噴嘴與玻璃會距離很遠才對,但結果還是貼玻璃。

經過下列檢察 :

1. 皮帶鬆緊
2. 滑軌滑台螺絲鬆緊
3. 噴嘴上全部的螺絲鬆緊
4. 幫滑軌、關節球上油
5. 調整 G29 + Z 0.45 >> G29 + Z 0.5
6. 確認玻璃不會晃動

經過以上調整跟檢查仍沒有任何改善。

--------------

在機器剛來時,這個功能本來是正常的,但加熱片壞掉以後我有經過下列調整 :

1. 重燒錄韌體,換成官方的2.02
2. 將自動校正 m3 15mm的螺絲換成 m3 10mm 的螺絲, 彈簧相對剪短。做此調整是因為原本15mm的螺絲有時候會碰到玻璃

然後現在就變這樣了。

請問這是什麼問題呢?
我還有什麼地方沒有檢查到呢?

鄭政浤
2015-11-11 16:52:04

你是不是校正機構用錯長度螺絲??
還有你所謂的貼玻璃是指??

張哲豫
2015-11-11 16:52:38

就是噴嘴刮玻璃,把印出來的料都壓得平平的,根本不能印

張哲豫
2015-11-11 16:55:32

我自己改過螺絲跟彈簧了,原本的長到有時候會刮玻璃跟刮料件

鄭政浤
2015-11-11 16:57:23

http://atom3dp.squarespace.com/firstlayer/
你先確認第一步調整好噴頭的螺絲距離
再用官方提供的 KISSlicer設定檔跑一次

張哲豫
2015-11-11 16:58:26

這份提供的校正跟確認步驟都做過了!
我是用官方的300Height的Gcode測試檔~

Yu-Hsuan Hung
2015-11-11 17:02:10

1.第一個是看起來螺絲太短,不確定有沒有問題
2.另一個部分是你G29後是不是沒有提高Z的高度(建議先1或0.8之後每0.05遞減到最佳列印高度)
3.再來你說有重新燒錄程式,是否有做了下面步驟
在上傳完韌體後,請記得到LCD螢幕點選control-> restore failsafe -> store memory,在執行後續的列印工作

張哲豫
2015-11-11 17:05:03

1. 是我自己改過螺絲,將15mm改為10mm,並將螺絲相對長度剪短。
2.我有將官方的300Hieght內的G29由 Z+0.45 改為 Z+0.5
3. 有按照說明書使用燒錄

Yu-Hsuan Hung
2015-11-11 17:11:13

當初我照官方的說明書用Z+0.5也是刮爆
所以是Z軸不夠高(一般可能是機構沒有裝夠精準精準造成),所以才會要先拉高到Z+1確定不會刮到玻璃後再往下調
我第一次使用的時候到Z+0.65才不會刮到
有拆部分機構重新安裝才變成現在是Z+0.45

Yu-Hsuan Hung
2015-11-11 17:11:53

目標是先提高Z到不會刮玻璃到再往下降
只要看第一層列印的成果為主

張哲豫
2015-11-11 17:13:27

剛剛加了1.0,就正常了 ((默
看來真的是不夠高的問題

Yu-Hsuan Hung
2015-11-11 17:15:11

如果時間夠的話可以爬文看大家怎麼裝得夠精準
我有用過彈力繩,最近聽說橡膠榔頭也有用,所以有考慮要不要在重新"整理"機構

鄭政浤
2015-11-11 17:16:41

張哲豫
2015-11-11 17:17:41

夠精準是指自動校正的部分嗎?

Yu-Hsuan Hung
2015-11-11 17:20:16

就是鋁擠裝得準度夠的話,你的列印件的公差也會比較小,目前我
列印5*5CM寬以內公差在15~20條
列印20*20CM寬公差就在0.8~1mm
如果你沒有要列印組裝的東西,或是組裝的東西都是用同一台印的話
公差應該就會還好

張哲豫
2015-11-11 17:25:20

慘,還是有問題,他的噴嘴移動會高低不一
有時高有時低,印出來是有時正常有時懸空 ((默

Yu-Hsuan Hung
2015-11-11 17:27:48

那就是G29校正不平
重新校正

Yu-Hsuan Hung
2015-11-11 17:28:02

校正前把噴頭的料清掉

李穆
2015-11-11 19:36:05

皮帶鬆緊度用吉他調音器APP調整到彈起來約40~50Hz即可

李穆
2015-11-11 19:38:01

校正前確定你的噴頭微動只要用手指輕輕向上頂噴嘴尖端就會聽到觸發聲音才有用,只要需要用力到噴頭會戳到你手指痛就很容易不準

李穆
2015-11-11 19:39:27

另外校準時用旋鈕把速度降到50%內外圈高度差會更小,以上這些大家都討論過N遍了(還曾經是置頂文),相信有爬文應該都會看到

張哲豫
2015-11-11 20:44:13

抱歉..因為FB實在不適合爬,我會去找找3DP的論壇好好爬一次 Orz

Mark Chen
2015-11-11 20:58:59

你壓越深

Mark Chen
2015-11-11 20:59:11

噴頭點玻璃就要點越用力

Mark Chen
2015-11-11 20:59:50

點越用力Z OFFSET就要調的越高 所以你刮玻璃

Mark Chen
2015-11-11 20:59:55

高低不均?

Mark Chen
2015-11-11 21:01:15

如果你有仔細觀察噴頭點玻璃的時候你就知道因為你螺絲鎖到超高 導致連趕要押超用力才可以觸發為動開關 點外圍因為桿子很斜整個球頭可能都微脫離

Mark Chen
2015-11-11 21:01:38

這樣點出來的平面列印的時候就會中間高 但是外圍都刮玻璃

Mark Chen
2015-11-11 21:01:45

下台一鞠躬

Mark Chen
2015-11-11 21:01:47

今天

Mark Chen
2015-11-11 21:01:51

你看說明書了嗎?

鄭政浤
2015-11-11 21:14:58

還好當初有去聽課XD

鄭政浤
2015-11-11 21:15:42

雖然沒印很漂亮
但機器裝兩次都沒問題XD

李穆
2015-11-11 21:16:10

我沒聽課,但是刮花一片玻璃,學費350有便宜XDDDD

廖新弘
2015-11-11 21:34:16

發發牢騷,寶典不是拿來收藏的,是拿來看看的,官網線上也有提供解決方式,為甚麼沒有人想去看跟了解

張哲豫
2015-11-11 21:55:15

我有看說明書喔! 看完說明書,該檢察的檢查完才敢發文詢問。
不過真的是眼殘,把愈緊愈近看成愈緊愈遠,所以才調錯。
一開始我也只調成稍微碰一下就會觸動,但還是有一樣的問題,所以才來問,G29因為第一次調,以為調個0.5就很多了,想不到要調幾乎兩倍才有效果。
新手上路問了很多蠢問題實在抱歉,也謝謝各位前輩的耐心指教!

廖新弘
2015-11-11 22:00:40

只是想說自己動手實際做過,印象最深,我是買1.0版首批那時候資源更少,還不是自己摸索,這東西沒有捷徑,唯有動手才是實在

鄭政浤
2015-11-11 22:08:11

只能說當初設計這機構的人很厲害
有些人會參不透XD

李穆
2015-11-11 22:18:46

其實問類似問題的人不少,不過你運氣比較不好,剛好在大家被問煩了的時候貼文,所以承受了一些悶氣,希望你不要介意,也希望你吸收了經驗之後,能偶爾也回饋一下幫忙回答類似問題,這樣大家的負擔也能降低

陳明谷
2015-11-11 22:58:51

繼續加油吧
你這狀況在過來人認為只是小問題
工作原理搞懂了就會發現…不難

Mark Chen
2015-11-11 23:09:43

張哲豫
2015-11-11 23:11:49

謝謝各位前輩的指教,剛玩不到一個星期,很多新手的蠢問題。之後會繼續努力的,也請各位多多指教 <(_ _)>

陳明谷
2015-11-11 23:23:48

太客氣了
最怕的是有強烈的主觀思想
無法接受其他人提供的意見
不然多聽多試最後都會有答案


原文網址 陳為騰
2015-11-10 23:14:08

請問使用Cura這套軟體列印有樓空的物件,為什麼印出來變成滿的呢?
是要設定哪些設定嗎?
請各位前輩解疑惑,謝謝您!

王祥豐
2015-11-10 23:28:32

專業設置的選項裡有個額外設置,將填充選項裡的填充頂層與填充底層關閉。

蘇子敬
2015-11-11 05:52:06

應該是選 基本》填充密度%》0

蘇子敬
2015-11-11 13:50:52

上傳stl,可以幫你切切看

陳為騰
2015-11-11 14:30:11

原本要印像右邊(紅色)一樣,卻給我做滿!(綠色)

鄭政浤
2015-11-11 14:36:13

Cura:做好做滿!

王祥豐
2015-11-11 15:11:19

調整設定後是否可解決問題?

陳為騰
2015-11-11 16:39:21

還成站立方式列印出來就成功了。支撐比Kisslicer好拆,外表也比較平滑。

蘇子敬
2015-11-11 16:40:45

我也覺得cura比較好用

陳為騰
2015-11-11 16:42:38

對啊,有中文介面也不用抽插SD卡。

陳為騰
2015-11-11 20:43:54

我找到問題點了!


 

全不選 主題相關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