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列印服務
  • #maker+t=market
  • COSPLAY 3D 建模
  • 1
  • 2
  • 3

ATOM 3D Printer Group 造訪社團 » 求助訊息

原文網址 賴威銘
2015-10-22 23:44:06

請問為何我印到一半時突然機器不跑停留在原地了....溫度沒有跑掉...電源也接在不斷電穩壓器上....出門十分鐘後回來突然看到噴頭一直停留住~~~這情形已經發生兩次了.....但我確定gcode後面還有好多層沒跑....請問有神人能解答嗎??

Odinson Thor
2015-10-22 23:47:03

有接USB嗎?

曾坤富
2015-10-22 23:49:43

檢查一下噴頭電阻有沒有鎖緊 或是 主機板過熱需佳散熱片或風散

Hao Chun Chuang
2015-10-22 23:51:35

再檢查一下檔案轉檔後是否有錯誤 之前有過幾次是列印一半直接停住 發現是因為在電腦裡面直接轉檔進到記憶卡發生錯誤 後來改成先把檔案丟在桌面 再轉存進記憶卡裡面 PS:檢查檔案大小應該就知道了

賴威銘
2015-10-22 23:55:57

還是因為我SD卡放了22個檔案太多了嗎??

曾坤富
2015-10-22 23:56:31

測試了才知道!

賴威銘
2015-10-22 23:57:02

另外請問如果我要接續列印....gcode要如何修改ㄋ???有哪位大大有解說的網址?!

李木子
2015-10-22 23:57:16

大大的情況跟我以前遇過的情況很類似,最後檢查是G-code匯出不完全
可以用記事本看G-code是否有完全

賴威銘
2015-10-23 00:11:06

目前從斷掉的Z102.34開始印中...請大家祝我好運吧^^

Charlie Ting
2015-10-23 01:32:41

我檔案可能有上百個,超過3GB,使用沒問題。但近來在列印時常常選單進不去,推測是記憶卡讀取速度拖到了,找時間拷出來重新格式化看看。

賴威銘
2015-10-23 01:33:36

感謝~~~我再試試看^^

李穆
2015-10-23 08:25:51

不斷電斷電了?這我遇過不能鐵齒,關鍵是看你回來時的畫面是否有顯示列印時間,還有噴頭溫度


原文網址 林舜順
2015-10-22 20:21:53

昨天嘗試接料,結果粗細不均料線卡在軟管中,之後要嘗試退料才發現料在噴頭整個卡住了,請問能怎樣確認噴頭是否還有得救? 本來有試過加熱到240直接抽料但還是拔不出來,是不是註定要換噴頭了?

張不凡
2015-10-22 20:22:54

有試過先拆噴頭換鐵氟龍管嗎?

Charlie Ting
2015-10-22 20:27:06

不用那麼麻煩喔~~~
雖然我卡料的情況不多,但幾次經驗下來,我建議沒事都不用拆噴頭。你只要拆到這樣,然後開機加熱,再拿尖嘴鉗把線抽出來即可。
如果抽不出來,也無所謂,直接往下壓,把它融掉。之後再拿新的線把它頂出來。
總之,只要加熱片、熱敏電阻沒異常,都不用急著拆。

Charlie Ting
2015-10-22 20:28:02

我機器大概入手3個月,還沒遇到需要把喉管拆開的狀況就都解除問題了。列印上也沒什麼問題~~

張不凡
2015-10-22 20:28:25

大師兄, 我知道錯了 Orz...

Charlie Ting
2015-10-22 20:29:20

是我比較懶啦~~~
光想要拆喉管、加熱片、熱敏電阻,就累累 der.....

廖新弘
2015-10-22 20:39:17

你要在加熱超過200度狀況下,用尖嘴鉗先推跑出一點PLA然後迅速後拉,才比較好處理,接著等溫度降至室溫後再拆開噴頭檢查?面,先推後拉是為了讓前端過膨PLA先擠出去,不然再怎麼硬拉也是拔不出來,最後因為溫度有點高小心燙傷

Jimmy Chen
2015-10-22 20:39:44

Charlie Ting 大想法一樣~加熱往下壓+1,剪一段硬一點的鐵線把內部殘留的先壓出去,再用新線頂出去...

林舜順
2015-10-22 21:07:15

感謝大家的指導 目前過膨的料已經拉出來了 現在正試著清噴頭

林舜順
2015-10-22 21:10:27

看來剛好卡在接料點,果然沒練過不該輕易嘗試啊..

Charlie Ting
2015-10-22 21:19:41

你沒稍微削一下沒接齊的地方?

林舜順
2015-10-22 21:55:18

只有稍微削一下,很怕太大力把接料點弄斷,而且印得時候只有進料就沒有修太細,主要是因為發現料快用完已經太晚,在進料馬達上只剩短短一小截,所以接得很困難

林舜順
2015-10-22 21:59:29

感謝各位的線上支援,故障已排除,感激不盡! O:)

林凡鈞
2015-10-23 02:04:29

用賴打燒再拉起來也可以喔XD

李穆
2015-10-23 08:22:01

最近的心得:接線時高溫會使那一節線材變質,所以特性就跑掉了,如果殘留了硬化碳化的部份更是容易堵塞,所以還是用接gcode的方法比較安全

林舜順
2015-10-23 08:34:54

其實那天本來是預估料會剛好剩一點印完,可惜沒估到最後軟管裡面的料其實都是印不到的,最後大概差20cm的就可以全部印完,才選擇用接料來印,可惜還是殘念。看著99%結果最後一層沒有完成

張不凡
2015-10-23 23:14:03

你摸著良心說, 你像是只用了三個月的人嗎... 我不信我不信, 請受徒兒一拜 Orz

Charlie Ting
2015-10-23 23:15:50

張不凡 你太誇張了~~好吧,我五月被朋友推坑買了XYZ Davinci 1.0,七月底拿到 ATOM 2.0。所以算玩3D半年了~XD

張不凡
2015-10-23 23:16:47

果然有隱藏年資, 深藏 Blue


原文網址 Hao Chun Chuang
2015-10-22 20:12:52

因為最近自家公司產品性質的關係,想請問前輩門有研究過哪些品牌或購買過的軟料是比較好用的嗎?以及設定上是不是跟硬料設定有所不同?先謝謝各位前輩們的指教和意見。

Charlie Ting
2015-10-22 20:34:35

之前聚會提供的軟料不錯,是不是算原廠開發的我也不清楚。

設定上的概念大同小異,但要留意軟料受應力作用的變形,以及供料時的進料壓力不能過大。進料沒問題,列印成功率就高。
另外,在翹曲問題方面,比一般PLA嚴苛,容許度最好捉一般經驗值的六成左右,比較不會出事。

Hao Chun Chuang
2015-10-22 20:46:15

那想請教前輩知道軟料取得或購買的管道嗎?

Charlie Ting
2015-10-22 20:50:29

之前那線好像還在測試階段,何時出要問原廠。前幾天生活物質學的活動時似乎有在討論定價了,或許快了。

其他軟料一些網站或店家有,但我之前看到的線更軟,那種會更難搞。原廠的軟料,在線材狀態下還有一點強度,列印難度比較低。

Hao Chun Chuang
2015-10-22 23:54:31

前輩所指的原廠 指的是ATOM嗎? 那這樣要如何分出軟料的軟硬程度呢?


原文網址 周員外
2015-10-22 17:54:12

請問有前輩知道2.02版韌體是修改或Debug那些項目嗎? 目前2.0版的一定需要更新嗎?

Clarence Lee
2015-10-22 17:55:59

主要配合雷射模組

周員外
2015-10-22 18:10:53

謝謝! 我沒有雷射模組那麼不更新也沒差異對嗎?


原文網址 陳孝麒
2015-10-22 15:32:16

請問個前輩~
我的3D列印機最近一直堵塞無法列印....
把噴頭拆開來把堵塞疏通了...放下去列印好的情況是印個一層就又堵塞了. 不然就是完全出不了料!! 送料的馬達就會一直喀..喀..喀作響...
這樣堵塞了...疏通了又堵起來...已經重複好多天了...不知道是哪出問題了??
請問各位前輩是哪出問題了?? 謝謝~~~

張不凡
2015-10-22 15:33:20

可能放些觀察照片好協助判斷

Roy Lo
2015-10-22 15:38:19

移除線材,拔開鐵氟龍管,加熱噴頭,用能戳進的六腳扳手,戳個幾下,應該可以將裡面的殘料黏出來,小心不要被燙到~

陳孝麒
2015-10-22 15:42:07

感謝教導...今天回家來試試看~~

王榮達
2015-10-22 16:06:21

該換鐵氟龍管了

王榮達
2015-10-22 16:38:07

因為管壁薄,加熱磨損導致管壁破損熱能實際在管中無法維持平衡,這時噴頭的熱敏電阻測到的溫度實際是錯的,所以你才會清理後一下子又不能印了,看到照片中管子有一處破損的地方,熱源會從那裡流失

陳孝麒
2015-10-22 16:53:45

了解!! 學到新知識了!! 感謝分享!!!

陳明谷
2015-10-22 17:32:21

我有另一個觀點
但要你先貼上參數才能給意見
鐵氟龍管用途是隔絕熱
確保料被送到擠料口才被加熱溶化
但溫度超過230度
也可能造成鐵氟龍管因為熱而變形
噴頭端會阻塞的幾個原因
1. 溫度過高讓鐵氟龍管變形夾料
2. 溫度過高讓料膨脹阻塞在管內
3. 料停留管內過久被加熱到溶化
4. 料溶化後溢流到其他間隙

李穆
2015-10-22 17:58:08

幾個遇過的堵料原因提供你參考:
1. 習慣列印溫度太高(大於210度)導致鐵弗龍管變形或線材膨脹堵料
2. 熱敏電阻誤差導致實際溫度高於設定溫度
3. 喉管散熱風扇堵轉,散熱效率變差導致喉管卡料
4. 短時間內密集回抽,導致喉管升溫堵料
5. 喉管內未清潔乾淨就塞入鐵弗龍管導致縫隙,材料溶化滲入造成堵料
6. 鐵弗龍管安裝長度不正確,造成內部縫隙材料溶化滲入堵料
7. 列印時因為指令過密集造成LAG,溫度控制不穩定造成過高或是過低溫堵料

戴士偉
2015-10-22 18:07:57

鐵氟龍管無法隔熱 @@
他只是為了避免料在鐵氟龍管那段融化後阻力過大而推不動
所以噴頭上方才需要散熱, 避免越熔越上面~

陳明谷
2015-10-22 18:12:50

差不多那個意思
目的是不要讓料提早碰到金屬溶化
我有找朋友拿了一個陶瓷管
以為可以取代鐵氟龍
沒想到料直接溶化在陶瓷管內

陳孝麒
2015-10-23 10:28:28

感謝!! 今天學到好多!! 感恩!!


原文網址 陳孝麒
2015-10-22 10:20:10

這一台要多少錢??

曾俊維
2015-11-25 16:08:24

回一下這個主題,有人買了嗎?

James Lin
2015-11-25 16:12:24

後來看一下是否 ReCap 360更屌呢? 而且現在就可用了,你還可以先試用一個月再買

曾俊維
2015-11-25 16:30:31

和trnio這個app比呢?

李穆
2015-11-25 21:48:57

現在筆電也有內建的3D掃描相機了,要不要研究一下,ASUS ACER都有

曾俊維
2015-11-25 22:36:17

有那麼神


原文網址 天之火
2015-10-21 18:45:33

測試自己的創作物

順便想請教各位後續的打磨或上色用的是什麼工具?


原文網址 胡坤偉
2015-10-21 16:04:19

請問有沒有人想要接個小案子,內容是用Rhino畫出圖後印出,最好是在桃園以方便聯絡,請私訊,謝謝~


原文網址 蓋曄
2015-10-21 14:31:41

我之前在印長時間的物件時,發現了翹角的問題原因,然後也想了一個方法跟大家討論參考看看
1.我發現從正面來看,列印物件時蹺腳都發生在左半部,起先以為是風的關係有加過罩子照在ATOM周圍後來還是有在左下角發生蹺角的問題
2.後來我嘗試轉換列印的方向,原本翹角的地方既然沒有問題了!然後我就想到了會不會是玻璃板受熱不均勻的問題導致左半部常常翹角,最後發現是底下電路板右側有一個往左邊吹的風扇,或許是這個原因使得在列印大物件時,左右半邊冷卻速度不一致
3.所以我在玻璃層板下加了一層風扣板,希望他能夠達到不要這麼快速的就把冷風傳導到玻璃面的左半邊,結果果然好了許多,但是我模型的主要面積都還是會集中放在右邊比較保險一點
4.最好的方法個人還是覺得去買一外加熱板比較是長遠的方法,我目前所想的方式頂多只能治治標並不至本
給各位參考一下個人的小小使用心得

MoMo Yang
2015-10-21 15:13:46

我有發現這個問題, 我的解決方式是把基板改到上方

Charlie Ting
2015-10-21 16:46:42

你這問題當初我也有想過, 本來也想弄導板, 但後來懶了. 用藍色膠帶捉很牢之後就算了...XD

蓋曄
2015-10-21 17:10:45

個人的方法比較土炮一點,我因為都還是用口紅膠,只是大概有經驗怎樣的SUPPORT會出問題,然後大約印3mm左右的時候我就會在可能會出問題的邊緣點一些瞬間膠讓他在抓的勞一點哈哈,反正瞬間膠在玻璃上密很好拆,然後還有口紅膠隔著根本沒差~


原文網址 蕭閔吉
2015-10-21 08:16:13

請教各位先進大大,如下連接的物件,該如何列印?
開支撐,風口整個堵住,不開支撐,又難封頂><"

戴士偉
2015-10-21 08:23:43

1. 雙噴頭
2. 手動暫停, 手動填充可溶性物體當支撐來封頂(不知道有啥材料適合)
3.切割模型, 印好再黏合 …… 查看更多

郭宏賓
2015-10-21 09:13:57

建議切割成兩物件,列印後可以放置清水中冷卻,若要研磨一下的話再使用粗砂紙,後再利用ABS/PLA專用膠(或找一個罐子,必須要有蓋子,自己利用丙酮+廢料(橘色),自然溶解,丙酮味道不好而且有微毒),塗在兩個物件的接觸面,經過時間的硬化後就OK了。

Clarence Lee
2015-10-21 12:55:51

這不用支撐直接印就可以完成
切片參數處理好應該搞得定

Charlie Ting
2015-10-21 16:55:46

切兩半比較簡單, 現在都覺得何苦為難自己.
印壞跟修半天都很阿雜.


 

全不選 主題相關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