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ker+t=market
  • 3D列印服務
  • COSPLAY 3D 建模
  • 1
  • 2
  • 3

ATOM 3D Printer Group 造訪社團 » 求助訊息

原文網址 黃大丙
2017-04-10 23:06:01

再次挑戰0.05mm潤餅皮
這次挑戰滿版極限,把直徑加到235mm
噴頭週邊已撞到轉向外的玻璃扣,沒法再大了
上次測試之後有拆過幾次噴頭,平台也拆過,玻璃也轉了180度
這次只有重作G29自動調平,沒有用其它校正方式調整
有放慢速度印,印出來結果還不錯
但太薄了不敢鏟他,放一晚看能不能鏟的起來

陳維德
2017-04-10 23:08:40

已跪~~

Charlie Ting
2017-04-10 23:17:38

一起跪

Kevin Chen
2017-04-10 23:31:43

滿分

洪維鴻
2017-04-10 23:34:50

不好意思~擠一下我也要跪 =口=

Bless Ma
2017-04-10 23:39:01

好漂亮啊⋯

Moko Jenson Huang
2017-04-10 23:52:57

大丙真的不是喊假的。

黃大丙
2017-04-11 00:09:15

哈~太好笑了

陳維德
2017-04-11 00:09:47

餅哥

James Lin
2017-04-11 00:11:54

可以開店賣了 (誤~)
果然工程師轉職都可以去賣吃的

Moko Jenson Huang
2017-04-11 00:18:29

我發現亮點了,你的集線管有改過。

黃大丙
2017-04-11 00:24:17

你是說電線喔?那個是前陣子太常拆噴頭,懶得把管子裝回去只好先隨便束一下

黃大丙
2017-04-11 00:28:49

賣雞排 XD

黃大丙
2017-04-11 00:29:07

黃啟維
2017-04-11 00:33:24

很棒呢,你可以朝下個目標邁進~ 只靠量具校正不用G29自動調平做大面積列印

黃大丙
2017-04-11 09:59:48

好喔,有空試試

黃大丙
2017-04-11 10:02:56

整張皮黏緊緊好難拆下來 (我沒塗膠)
游標尺量了厚度大概0.1mm不到

黃啟維
2017-04-11 10:21:13

順便說一下,你的餅有許多線是分開的,在印大圓看起來校正不錯,但印小範圍時會黏不平,建建議重新校正,真的大餅是不會有線是分開的

陳維德
2017-04-11 10:27:10

0.05的沒印過有空玩看看

黃大丙
2017-04-11 10:32:22

黃啟維 其實他們黏很好,可看一開始印出來的圖,每條線重疊的部份都很漂亮
分開是因為實在太薄了,又黏平台很緊,不管是用拉的還是鏟的都會把他拉壞
0.05mm印出來真的很薄一張,超難拆的

黃大丙
2017-04-11 10:41:59

陳維德 (Weite Chen) 你快點玩玩看~

Moko Jenson Huang
2017-04-11 11:37:29

最後~~~這餅你要怎麼料理?

陳維德
2017-04-11 11:42:15

黃大丙
2017-04-11 11:42:39

照這料理速度可能一天賣不到兩客,哈哈

Chien Lin
2017-04-11 12:43:53

真不愧是大餅~

Stanley Chen
2017-04-11 13:03:17

阿童 遭到大丙屌打

Moko Jenson Huang
2017-04-11 13:23:32

下次在上面加點料吧,不然感覺太可惜了。

陳維德
2017-04-11 21:35:57

追隨丙哥的腳步,200mm 0.05薄餅,s3d 去掉洗頭logo 的設定沒用好變成只會有e0進料,本來是設定e1白色的,印了才發現用到是e0 黑色的

黃大丙
2017-04-11 22:05:04

讚讚~這樣印0.05mm都不用打raft了

黃大丙
2017-04-11 22:06:01

哈~搞笑的別當真啊

Stanley Chen
2017-04-11 22:51:52

不不不!
所謂拋磚引玉就是這個道理啊!
快把 阿童 打趴在地吧XDD

陳維德
2017-04-11 22:52:10

真的太薄了,只印一層要用起來不好用呢

Stanley Chen
2017-04-11 22:52:26

好迷人的黑餅~ <3

林志誠
2017-04-12 20:50:12

温度190,層厚0.2

林志誠
2017-04-12 20:53:32

温度190,層厚0.05,應該往那個方向(方式)去調整,請各大大及先進提供,感恩!

James Lin
2017-04-12 23:47:45

遠看我以為哪位神人用鍋底來印

林志誠
2017-04-13 00:08:03

Shi Xinhui
2017-04-13 01:05:47

玻璃沒清乾淨 上面可能沾有油漬

林志誠
2017-04-13 01:22:40

有清潔過,謝謝!!

黃大丙
2017-04-13 01:37:35

死星

黃大丙
2017-04-13 02:00:13

林志誠 我覺得你先確定效應器(就噴頭的那個列印平台)上蓋動作有沒正常,用手按一按噴頭讓他亮紅燈,觀察:
上蓋有沒磨到鎖球頭的那兩隻鎖絲?
效應器有沒磨到左右兩邊側風扇?
每次推完亮紅燈,放掉的時候是不是紅燈正常熄掉?
總之上蓋的動作一定要順暢,每次推他彈回來的時候要在同一位置才行,有卡卡的話就不對了
然後
調整限位螺絲的時候,每次調整到紅燈熄掉,一樣要按一按確認放手之後紅燈有熄掉。沒熄的話就再調回來一點,有熄就再調進去一點,一直調到最小可以觸發的位置為止。
另外
你在校正的時候彈簧有先拔掉嗎?看你靠近左下、右下的位置印出來都比較淺,是不是彈簧太緊了?沒拔的話先拔掉再作G29看看
最後就是
作G29的時候最好人在旁邊盯著看,看他每一點觸發的情況是不是都正常,有沒下壓過多才觸發。這樣會更容易找到不良的原因。

林志誠
2017-04-13 10:05:32

感恩,大多有照上面的說明(敘述),只差沒把彈簧先拔掉,晚上來試,謝謝!!

林志誠
2017-04-13 22:03:40

真的放開彈簧就好很多!層厚0.2 温度190 熱床70, 上一層很薄的口紅膠(UHU)

黃大丙
2017-04-14 04:30:08

不錯哦!~~
也許可以試試不要塗膠,開熱床就好
應該會更平整

林志誠
2017-04-14 09:10:45

不塗膠有部份就粘黏不住!?

黃大丙
2017-04-14 09:20:15

可以把Z offset降低一點試試,從照片看起來外面那圈skirt還胖胖的
我都沒在上膠的耶,尤其這種大面積的東西

黃大丙
2017-04-14 09:21:24

喔對,線寬設成噴頭直徑的1.2倍也有幫助,下壓會比較確實

林志誠
2017-04-14 09:29:21

了解,會試試,謝謝!


原文網址 蕭傑仁
2017-04-10 20:04:33

Proton 接近開關再次求救~~~

Proton & Neutron零件都陸陸續續的在集貨點慢慢集合了
剩下接近開關遲遲無法下手

求救
有沒有哪位大大 告訴我該買哪個接近開關的啊?
又或者 阿童 可以出來指點我一下啊~~
單單只有一個M8接近開關 很難選啊~

暫定的接近開關如附圖
如果求救無解
明天就瞇著眼睛買這個了~~~

ps.我卡關卡在 感測距離 感測誤差 電壓 感測物件 控制方法等等...
ps2. 請給我魚 plz
ps3. 那種太貴或者可以發射到外太空等級的接近開關就直接pass了

蕭傑仁
2017-04-10 20:06:00

補充說明 廠商說這個 DC5V 可以使用

郭俊志
2017-04-10 20:36:31

不要買距離太進的
我買過5mm好難用XD

Charlie Ting
2017-04-10 20:37:17

這顆不適合,距離太短,風險很高。
雖然你們是用不鏽鋼板,但還是很危險。

郭俊志
2017-04-10 20:37:29

我有是過5v
是可以的

郭俊志
2017-04-10 20:38:44

而且分壓電路還要改
我後來想用比較器試試看

郭俊志
2017-04-10 21:03:45

郭俊志
2017-04-10 21:05:56

郭俊志
2017-04-10 21:07:40

參考一下
我是接12v

蕭傑仁
2017-04-10 21:17:34

您是說買同一款
然後用12V的嗎?
這樣距離會拉大嗎?

Bless Ma
2017-04-10 21:58:31

我買的那顆就很好用了,只是很貴
一顆要85人民幣不含運

Bless Ma
2017-04-10 22:07:58

補上影片
也不用什麼分壓電路
一顆電阻就夠了

James Lin
2017-04-10 22:56:46

電阻會很燙嗎?

Bless Ma
2017-04-10 23:07:11

James Lin 我還沒長時間用過,不敢說,但怕電阻燙的話,用大顆一點的就好了

Bless Ma
2017-04-10 23:07:29

Andy Fang我錄完也發現她好搶眼XDD

王家豪
2017-04-10 23:09:28

不建議,距離短又容易秀逗。

郭俊志
2017-04-10 23:12:00

你是用5v吧
我是用12才分壓的

Bless Ma
2017-04-10 23:12:56

我這顆12V的喔

郭俊志
2017-04-10 23:14:00

我是說額定12
輸入5

Bless Ma
2017-04-10 23:14:36

輸入12V,從AUX拉線

郭俊志
2017-04-10 23:15:24

這樣對arduino 不好吧

Bless Ma
2017-04-10 23:17:17

一顆電阻就可以分壓啦
不需要用到電路

郭俊志
2017-04-10 23:17:45

訊號太高壓傷晶片
分壓也就兩顆電阻而已可以不用省

郭俊志
2017-04-10 23:17:56

可以畫一下電路嗎

蕭傑仁
2017-04-10 23:18:22

請問你會建議哪個型號的?

Bless Ma
2017-04-10 23:18:58

明天畫給你

Bless Ma
2017-04-10 23:30:24

特地爬起來量一下給你看好了
原理應該跟你的一樣,只是我這顆是常閉,所以不用pull high電阻

Bless Ma
2017-04-10 23:30:33

這是偵測到東西

Bless Ma
2017-04-10 23:31:40

黑線跟z min的地線中間加一顆電阻就好

蕭傑仁
2017-04-10 23:35:40

真的很貴~~~

郭俊志
2017-04-10 23:51:21

了解

蕭盟鋼
2017-04-10 23:51:27

可以的話買直流型兩線NO(常開)的,不過這種之前有試過,磁鐵吸不起來的金屬物質大概偵測範圍在0.5mm左右

郭俊志
2017-04-10 23:52:32

Bless Ma 剛剛是試了一夏,您的做法有成功,我量到5.32V

蕭傑仁
2017-04-11 00:03:33

哈 那比現在要選的這個1mm還短

蕭盟鋼
2017-04-11 00:06:19

那就要買非埋入的,像這個的頁面裡面有寫: https://world.taobao.com/item/545805446597.htm......

郭俊志
2017-04-11 00:11:37

蕭傑仁
2017-04-11 00:11:44

這個2mm 比較好一點! 感謝提供資訊 我研究一下~

郭俊志
2017-04-11 00:13:10

我接10k電阻,測試ok

Josh Lin
2017-04-11 00:55:56

電感式 我買下列 4種 Φ8mm 規格 各1支 來試:

LJ8A3-2-Z/BX Φ8mm 三線 NPN 常開,電感 感應距離 2mm,埋入式,1.2米 線長,1支
LJ8A3-4-Z/BX Φ8mm 三線 NPN 常開,電感 感應距離 4mm,非埋入式,1.2米 線長,1支
LJ8A3-1-Z/BX Φ8mm 三線 NPN 常開,電感 感應距離 1mm,埋入式,1.2米 線長,1支
LJ8A3-2-Z/BX Φ8mm 三線 NPN 常開,電感 感應距離 2mm,非埋入式,1.2米 線長,1支

也買了 Φ5mm 1種:
LJ5A3-1-Z/BX Φ5mm 三線 NPN 常開,電感 感應距離 1mm,埋入式,1.2米 線長,2支

電容式 買了 Φ18mm 1種:
LJC18A3-B-Z/BX Φ18mm 三線 NPN 常開,電容 感應距離 12mm,非埋入式,1.2米 線長,2支

如 Φ8mm 我建議:
LJ8A3-2-Z/BX Φ8mm 三線 NPN 常開,電感 感應距離 2mm,埋入式

理由:埋入式 干擾小,2mm 感應 距離 應該夠了,但 比 LJ8A3-2-Z/BX 貴!

註:如不擔心 干擾 同系列 型號LJ8A3-4-Z/BX 非埋入式 感應 距離 可達 4mm

另 電源 可接12V 較穩定,5V 感應距離 反而 遠一些,但 我覺得 不穩定!
訊號線 直接 接到 主控板 即可,如不用 Arduino 內建 Pull-up 電阻,頂多 外加 一顆 Pul-lup 電阻 到 +5V!

沒有必要 弄 什麼 分壓電阻!因 接近 開關 內部 是 NPN Open Collector!

故 規格 選 三線 NPN 常開 為宜~~

Josh Lin
2017-04-11 00:59:36

另 接近開關 的 生產 大本營 好像 在 溫州! 步進馬達 也是 在溫州~~
故 找 評價好 無惡評 的 買 就對了~~

Josh Lin
2017-04-11 01:02:02

因我照片 在手機 故 分開 PO

Josh Lin
2017-04-11 01:03:59

我建議的
型號 (左邊)
LJ8A3-2-Z/BX Φ8mm 三線 NPN 常開,電感 感應距離 2mm,埋入式

型號 (右邊)
LJ8A3-4-Z/BX Φ8mm 三線 NPN 常開,電感 感應距離 4mm,非埋入式

Josh Lin
2017-04-11 01:12:53

如選 三線 NPN 常開,就 沒有必要 弄 什麼 分壓電阻!因 接近 開關 內部 是 NPN Open Collector!

另 電源 可接12V 較穩定,5V 感應距離 反而 遠一些,但 我覺得 不穩定!
訊號線 直接 接到 主控板 即可,如不用 Arduino 內建 Pull-up 電阻,頂多 外加 一顆 Pul-lup 電阻 到 +5V!

郭俊志
2017-04-11 01:17:01

我用5V超不穩定der

Josh Lin
2017-04-11 01:37:05

郭俊志 你的 是 LJ12A3-4-Z/BX Φ12mm 三線 NPN 常開,電感 感應距離 4mm,非埋入式

故 沒有必要 弄 什麼 分壓電阻!因 接近 開關 內部 是 NPN Open Collector!

訊號線 直接 接到 主控板 即可,如不用 Arduino 內建 Pull-up 電阻,頂多 外加 一顆 Pull-up 電阻 到 +5V!

Josh Lin
2017-04-11 02:07:00

Bless Ma 你買的 85RMB 的 電容式 接近,依你 PO 的 接線圖 來 判斷 應該 也是 三線 NPN 常開 或 常閉~~

因 接近 開關 內部 是 NPN Open Collector!

故 不管 常開 或 常閉,訊號線 都可 直接 接到 主控板 即可,如不用 Arduino 內建 Pull-up 電阻,頂多 外加 一顆 Pull-up 電阻 到 +5V!但 Pull-up 電阻 不可 接到 +12V!

所以 你在 黑線 (訊號線) 跟 z min 的 地線(GND) 中間加一顆電阻,是 沒有 必要的!

因 接近開關 內部 NPN 電晶體 的 C極 是 接在 黑線 (訊號線),而 E極 是 接在 藍線(GND),這 2點 就把它 當作 開關 的 兩端,開關 常閉 時 你加的電阻 被短路了 沒作用!

開關 開了 你加的 這個 電阻 會與 Pull-up 電阻 形成 分壓,有了分壓 既不在 Hi (+5V) 又不在 Lo (GND),輸入的 電壓準位 Arduino 判斷 可能 會不穩定 出問題~~

您不妨 參考看看,重新查核一下電路!
如有錯 亦不吝指教~~

Josh Lin
2017-04-11 02:28:35

James Lin 如是 Pull-up 電阻 不會燙的 啦~~

蕭傑仁
2017-05-09 09:16:58

為何你會挑2mm的?
方便告知您的想法嗎?

Josh Lin
2017-05-09 11:59:00

蕭傑仁 理由 我上面 有寫,但我再補充 幾個 如下:

1. 我共買了 8支(4個 系列) 來測,發覺 偵測 距離 越遠 辨識精度 越差!

2. 實測 "LJ8A3-2-Z/BX Φ8mm 三線 NPN 常開,電感 感應距離 2mm,埋入式" 的 辨識精度 小,應小於 0.09mm(一張紙之差 即可 偵測到,要更精確 須再找 更薄的紙 來測)

3. 實測 "LJ8A3-2-Z/BX Φ8mm 三線 NPN 常開,電感 感應距離 2mm,埋入式" 的 實際 感應距離 有 2mm 以上,應該 足夠了,調整 應可輕易完成!

若怕 噴頭 爆衝 平台,應採 其他機制 作 第 2層 保護,ATOM 不管 用 微動開關 或 光學限位 開關,如 組裝有問題 不也常見!

4. Proton 的 列印平台 是 整片 不銹鋼,我認為 埋入式 受大面積 的 側面 金屬感測 干擾 小!

5. 同4,Φ8mm 的 接近開關 的 感應頭 比 Φ12mm、Φ18mm 小,受大面積 的 側面 金屬感測 干擾 小!

兼顧 偵測距離、辨識精度、及 側面 金屬感測 干擾 和 調整 方便性,且 不用 更改 Proton 原始 設計尺寸..等:
我會 選擇 "LJ8A3-2-Z/BX Φ8mm 三線 NPN 常開,電感 感應距離 2mm,埋入式"!

當然啦!
不同的 考量 和 觀點 會有 不同的 選擇!
故 僅供參考 啦~~

蕭傑仁
2017-05-09 12:15:44

Josh Lin 感謝您的分享 我應該會選埋入式的
但距離2mm對於鐵板而言是足夠
但鐵板未必會平整 加上我是假設有一半的人要加熱床(我會加熱床)
到時候會再加上玻璃 怕2mm真的不夠用啊

蕭傑仁
2017-05-09 12:16:07

不過謝謝你的建議 我下午再來丟骰子決定好了 XD

陳冠銘
2017-05-09 12:32:31

蕭傑仁 要用這個就不用考慮玻璃 玻璃放上去調平完全沒意義

蕭傑仁
2017-05-09 12:33:31

陳冠銘 可是 我很懷疑鐵片的平整度啊 尤其是使用一陣子後 平整度我很質疑

陳冠銘
2017-05-09 12:34:00

蕭傑仁 可以用6061鋁板取代玻璃 用過都說讚 還不會破

Josh Lin
2017-05-09 12:34:40

蕭傑仁 (Alston Hsiao)你的論點 我有不同看法:

1. 鐵板未必會平整;
如不平 嚴重到 噴頭 和 接近開關 這麼短 的 距離,高低 會大於 2mm,那 這鐵板 就 不該用!請 採用 平整度 較佳的 平台 吧!

2. 會再加上玻璃 怕2mm真的不夠用啊;
那 電感式 的 接近開關 會將 玻璃 視為 無物 (不存在 啦!),這時 偵測到的 是 玻璃 底下 的 鐵板 啦!

正確 應 改採 其它的 方式 才是 正確的 想法 哦!

蕭傑仁
2017-05-09 12:37:42

Josh Lin 哎 你建議的很對 我們內部之前也有討論過 你讓我陷入三心二意中了.... (好不容易鼓起勇氣任性了說)
下午我會來丟骰子決定了

陳冠銘
2017-05-09 12:40:08

我覺得蕭兄想太多了
建議直接在平台上塗PVP膠 白膠 或者貼冷打片 PEI板等等來取代熱床或玻璃

陳冠銘
2017-05-09 12:42:53

另外這個套件改裝熱床我是覺得不太好 除非你的底座不是用PLA印 不然熱久了有軟化疑慮

Josh Lin
2017-05-09 12:44:55

列印件 機構 且 空間 有限,先不用 考慮 熱床 啦!

等 有能力 升級 時,100元台幣 的 接近開關 就留作 其他用途,應不是 太大的負擔 才是!

陳冠銘
2017-05-09 12:48:35

我是覺得目前團購的零件來說 2mm很夠了
都已經客製不鏽鋼平台了
要改裝別的那是改裝的人的事
更何況您換了規格還要等看有沒有大大出手修改模型
有點自尋煩惱

這是旁觀者的立場啦 大大參考看看


原文網址 曾建彰
2017-04-10 16:50:53

問題:不好意思各位大大,小弟有問題想請教。 我只有開機還沒列印的時候,溫度顯示46°然後會一路往上升到170多度,但是手去摸是常溫……

曾建彰
2017-04-10 17:03:24

有~但是還是一樣 ? ? ?

李仁維
2017-04-10 17:26:38

你好勇敢怎麼敢摸...

廖新弘
2017-04-10 17:38:00

檢查熱敏電阻的絕緣管是否破皮

Dennis Chen
2017-04-10 18:18:40

用電表檢查熱敏電阻吧,我幾個星期前才發生同樣的事情,不小心PLA跑進去了,造成熱敏有點快要短路,電阻值會比平常低,溫度沒到,但會顯示很高。把熱敏拉出來清一清,可能可以救回來,但要小心很容易弄斷掉


原文網址 Estima Lin
2017-04-10 14:30:18

請問有痛友知道原廠側吹風扇的風量是多少CFM嗎?

Josh Lin
2017-04-10 16:06:29

ADDA AB3512MX-QB0
Frame Size 35x35x07 mm
12V 0.095A
6500 轉,1 CFM

Estima Lin
2017-04-10 16:11:16

Ya Hsuan Wu
2017-04-10 16:54:15

3512MX 跟 3512HX 沒有差異嗎?

Josh Lin
2017-04-10 17:03:35

嘿~~好問題~~那 M 看起 又像 H

用 AB3512HX-QB0 沒找到 相似的 風扇
但 用 AB3512MX-QB0 可找到 相似的,可是 上面 我貼的圖 內又 顯示 是 12ACV(交流電),但 又找到 其它 圖片 與 ATOM 2.5EX 完全一樣(也是DC 12V) 型號 也是 AB3512MX-QB0,但 說明 又是 12ACV,所以 我覺得 是 筆誤!
故 我判斷 型號 應是 AB3512MX-QB0,12ACV 可能是筆誤!
因為 我也是 Google 所得,未必是 對,大家 就參考 參考 吧~~
但 即便如此,風量 應差異不大 才是~~

梁琄
2017-04-10 17:07:46

HX應該會比MX強喔

Estima Lin
2017-04-10 17:08:48

有了關鍵字,找到馬達編碼原則...

Ya Hsuan Wu
2017-04-10 17:09:36

哈哈 我正要貼XD

Josh Lin
2017-04-10 17:22:28

Estima Lin 依你PO 的 馬達編碼原則 來看,型號 應是 舊編號規則 的 AB3512HX-QB0 才正確!
因我的 側吹 裝在噴頭平台上,老花眼 看不清楚!
剛 特別 拿了 手電筒 加 放大鏡,確認 型號 的確 是 AB3512HX-QB0 無誤!

那 風量 應該更高了~~

Josh Lin
2017-04-10 17:33:30

梁琄 you are right....

Josh Lin
2017-04-10 17:36:33

Ya Hsuan Wu 觀察力 強!明察秋毫~~

Ya Hsuan Wu
2017-04-10 18:04:48

Estima Lin
2017-04-10 18:11:53

HX查不到規格表!


原文網址 Yan Huang
2017-04-10 10:08:44

請問大家PVA的牽絲該怎麼處理

Charlie Ting
2017-04-10 10:12:07

無視?或者以能避免PVA牽絲為回抽的設定基礎

游仁亨
2017-04-10 10:12:19

熱風槍

張育仁
2017-04-10 11:21:58

換一款切片軟體@@

邢鳳言
2017-04-10 11:38:58

我沒處理,等泡水

戴士偉
2017-04-10 12:18:26

PVA不就是為了溶掉的?幹嘛先處理XD


原文網址 Alan Chen
2017-04-09 20:13:26

再上來請教一下,靠近Y軸出現這種像千層酥的現象,造成的原因是什麼?

黃俊傑
2017-04-10 12:31:16

看不出所以然... XD 原始圖檔 跟 切片設定圖片要提供一下阿!

Charlie Ting
2017-04-11 07:51:37

太薄


原文網址 Justin Chi
2017-04-09 13:31:56

有些線材會標註 適用於 0.4或以上的噴嘴,請教一下,對於0.2噴嘴之線材是否也需要特別標示才可以用?對於ATOM官方及 其他廠家是否有比較好的建議(線材)?? 感謝

廖新弘
2017-04-09 14:37:05

溫度跟列印速度的配合

Justin Chi
2017-04-09 14:37:43

樓上的意思是 跟線材無關嗎?

廖新弘
2017-04-09 14:40:02

基本上所有列印的問題不外乎上述那兩點最重要,再來就是要試

林志鎰
2017-04-09 15:56:32

跟線材無關~你設定切片的時候就已經輸入噴嘴大小,切片軟體會依相關設定值計算進料馬達的進量

林志鎰
2017-04-09 15:57:11

所以之前就有人提出,改噴頭大小數據欺騙切片軟體的列印法~

John Lee
2017-04-09 21:08:21

如果印偽木料或者偽碳纖會堵料吧!

Justin Chi
2017-04-09 23:22:00

本來一直期待要去加購0.2的噴嘴,但是經各位大大這些討論,感覺上有點打退堂鼓!還是再想想想好了。。感謝各位

陳曉澔
2017-04-10 00:11:03

其實這點您放心啦,市售絕大部份的線材來講,應該都可以用 0.2的噴頭去印製,只要線材中沒有黑點、凸點等雜質,基本上都還好,我們明燿的線材來講,也只有點系列的在 0.4以下的噴頭會造成堵料以外,其它的基本上都不會的,只是我們提醒的條件,會自個放寬一點,以免麻煩。我們的線材造成堵料的機率很小很小,但個人操作造成的堵料反而比線材堵料的機率更高.....。


原文網址 黃瑞隆
2017-04-08 23:49:21

請問一下
我的ATOM SD卡在電腦中讀寫都很正常
插到ATOM機台上會顯示Card Inserted
但是主選單中一直顯示No Card
我試過其他的SD卡(16GB)也是相同情況
這是哪裡有問題? 該如何解決呢?

賴建舜
2017-04-08 23:55:52

SD卡格式模式是??

Josh Lin
2017-04-09 00:10:11

ATOM 只吃 FAT32 或 FAT16 的格式,不支援 NTFS~~
如 格式 是 FAT32 或 FAT16 的 正確格式,但 會顯示Card Inserted,卻仍 顯示No Card,就可能是 SD卡 本身 或 SD 卡座內的 彈片 接觸不良 或 SD 卡座 的焊點 有 冷焊 斷路了~~

Yan Huang
2017-04-09 08:21:36

我也有遇過這樣,我是在SD卡沒退出,直接拔出電腦,就會有這個情況。

James Lin
2017-04-09 08:56:35

我以為卡沒安全退出頂多只有正在寫入的檔案壞掉而已

邢鳳言
2017-04-09 10:58:49

也有可能是目錄裏的讀不到, 我都存在根目錄

黃瑞隆
2017-04-09 11:31:13

檔案格式是FAT 32
看起來應該是SD卡座的問題

黃瑞隆
2017-04-09 23:38:07

我嘗試用電子接點清潔劑噴在SD卡座的接點
插入SD卡後再拔出連續幾次動作後接點變得較乾淨
開機後系統就讀得到檔案了 …… 查看更多

Josh Lin
2017-04-10 09:50:36

恭喜 ?

邢鳳言
2017-04-10 11:09:38

真正令人想不到的原因呀...


原文網址 黃瑞隆
2017-04-08 23:02:56

由於ATOM官網維護中
請問哪位大大有列印測試檔
300height.gcode可以提供給小弟下載
感激不盡!

Brues Wu
2017-04-08 23:07:23

私你~

黃瑞隆
2017-04-08 23:16:07

已收到 謝謝您!


原文網址 陳立德
2017-04-08 19:35:10

不好意思請問一下,有熱床70度 沒塗口紅膠
這個翹起來的問題是什麼原因呢?已經翹到會撞掉噴頭了。
這個料的問題嗎?
還是保溫問題造成收縮?
還是玻璃有刮痕會有影響嗎?

謝謝各位高手

邱瑀皓
2017-04-08 19:39:50

可以把玻璃擦乾淨試試看
刮痕應該不會是影響才對

陳立德
2017-04-08 19:40:05

我用熱床+口紅膠 反而會大面積的黏不牢,有什麼訣竅嗎?塗太多?

邱瑀皓
2017-04-08 19:42:07

其實自己的使用心得是
塗口紅膠就不用開熱床了
塗膠後加熱很容易就乾掉
反而沒效果了

陳立德
2017-04-08 19:53:47

我是懷疑是否料的問題,同樣的設定之前印過半透明的料是正常,但這捆銀色的好像彈性比較好,不知該怎調。

Moko Jenson Huang
2017-04-08 20:18:45

>>
貼個參數會比較好判斷。
>>
就圖上的brim來看,
第一層太貼玻璃,
噴頭拉扯到溢出的料。
若跑到第二層,噴頭就容易撞到沒黏住的料。

陳冠銘
2017-04-08 20:44:26

塗口紅膠就是要乾掉後再印的....
如果乾了你的線材黏不上去只有兩種可能
1.調平沒調好 離平面太遠
2.你的膠成份不對 不是所有長的像口紅膠的都有效

陳冠銘
2017-04-08 20:58:26

老外常推薦特定品牌的膠是有理由的
成份要對才黏的住線材
如果不知道哪種是對的就找Pentel這個膠
塗上去乾了再印 超黏
有多黏呢....黏到為了把大型列印件拔下來我破兩片玻璃了.....

Charlie Ting
2017-04-08 23:19:24

你的玻璃有油,要用酒精擦乾淨才行

陳立德
2017-04-09 00:11:53

我都有用酒精擦,但有很多噴頭撞到刮傷的痕跡,不知道是不是會影響

Charlie Ting
2017-04-09 00:19:31

一個簡單的測法,你可以旋轉一下玻璃面,然後看浮起的區塊是不是跟著轉了,代表那個區域的附著力不足。
就經驗看,就是還不夠乾淨。一層薄油都足以造成問題。

陳立德
2017-04-09 01:03:31

感謝 我試試看~

陳立德
2017-04-09 01:03:57

我有發現發生的區域都在同樣點上 ,但不知道原因

陳為騰
2017-04-09 01:34:26

好像是噴頭內管塞住導致出料不順,我有遇過這樣的情況,調整好多參數都沒有用

Jason Lin
2017-04-09 01:46:45

除了玻璃清乾淨外 看最外圈半透明狀況 噴頭太貼玻璃了 中間虛線應該也是噴頭太貼 負壓高的情況把料擠出 要不要試試看調高點offset

陳立德
2017-04-09 12:11:56

我檢查一下

陳立德
2017-04-09 12:12:10

我試試看

陳冠銘
2017-04-09 13:27:53

用洗碗精洗玻璃看看 有時候光靠酒精擦不掉油

Chris Lin
2017-04-09 18:10:59

可能擠出量不準,出料改95%試試。


 

全不選 主題相關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