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員
統計數據
原文網址 CJ Lee 2016-12-13 18:52:11
(求救提問)如照片這樣的千層,不知道那個環節發生問題。 原本都好好的,參數有無調整,機器也沒動過。一開始以為料受潮。換一卷結果還是一樣。
CJ Lee 2016-12-13 18:53:52
CJ Lee 2016-12-13 18:54:04
CJ Lee 2016-12-13 18:54:17
Moko Jenson Huang 2016-12-13 19:06:19
全部摸一摸,看看哪裡鬆了?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6-12-13 19:18:54
石膏料?
梁啓修 2016-12-13 19:22:52
我以為這是千層蛋糕 想說外面的奶油塗得很漂亮阿哪有什麼問題
Charlie Ting 2016-12-13 19:28:28
覺得鬆了 +1
梁琄 2016-12-13 19:35:12
鬆了~~~ https://atom3dp.squarespace.com/printing-problems/#head5
陳明谷 2016-12-13 19:45:37
好美
許晉榮 2016-12-13 19:55:01
有個想法供參考 觀察你的列印溫度飄移問題 範圍+-5 or +-10? 那熱敏電阻 可能有問題。 ?
Wudi Lin 2016-12-13 20:39:01
出料不順&設定誤差
橘子腦師 2016-12-13 20:53:14
鬆了+1
Jeff Lin 2016-12-13 22:25:13
Tai-wei Cheng 鬆了
Shi Xinhui 2016-12-13 22:38:22
換PEFT看看 搞不好破了?
Morgan Chang 2016-12-14 09:52:42
檢查DRV8825電壓 https://atom3dp.squarespace.com/mechanical-problems/
原文網址 Morgan Chang 2016-12-12 23:22:59
應景的鹿,這次印迷你版 鹿角的部分只有鉛筆芯粗 速度30mm/s 設鹿身190度,風扇80%, 耳朵以上180度,風扇100% 鹿角輕微牽絲,打火機烤一下即可
陳明谷 2016-12-13 00:03:53
請問…有這檔案可以分享嗎
廖新弘 2016-12-13 11:03:11
利害
原文網址 薛文義 2016-12-11 11:23:05
請教大家,有朋友用過仿木質的PLA線材嗎?是混了木粉的PLA,因為木粉受熱會膨脹,故易堵噴嘴,應該要調整哪些設定才能避免?(ATOM User)感謝大家
麥麥 2016-12-11 12:43:07
你可以先po你的參數嗎?
廖新弘 2016-12-11 12:55:05
有沒有受潮
薛文義 2016-12-11 13:10:39
謝謝大家幫我看一下;沒有受潮,剛買的料,用夾鏈袋保存
薛文義 2016-12-11 13:10:56
薛文義 2016-12-11 13:11:08
廖新弘 2016-12-11 13:12:51
材料商有建議溫度嗎
麥麥 2016-12-11 13:16:45
PLA通常是185左右,你那個是真的混木粉的線材嗎?還是只是染色的啊
Odinson Thor 2016-12-11 13:17:35
改用孔徑大一點的噴頭試試看
薛文義 2016-12-11 13:18:54
應是混木粉的沒錯,表面粗糙且較脆,和我們用的光滑較有彈性pla不同
薛文義 2016-12-11 14:15:13
謝謝ANDY,我倒是覺得牽絲還好,我印第一個時效果還可以(圖),結果接下來就不斷出現暏料問題了
薛文義 2016-12-11 14:15:37
薛文義 2016-12-13 19:10:57
感謝大家,的確是溫度的問題,溫度調高到215左右,因開側吹風扇會降低約20~30度(不開又會嚴重影響品質),所以溫度能保持在190~195左右應該就OK;之前的暏料應是印到後來溫度過低;接著,回抽距離與速度調低,因為太脆了,以致於幾次線材都在擠出端"擠住"了,測了幾天,這隻亂畫的小狗(學史努比畫的)終於情況好多了...話說回來,ZBRUSH的動態網格DYNAMESH真的是太神奇了...建模,感覺就像在畫畫一般啊!感謝大家幫忙
原文網址 陳孝麒 2016-12-08 23:08:14
大家好! 請問一代噴頭上的隔熱棉可以去哪買得到? 規格? 我的隔熱棉劣化碎掉了! 煩請告知..謝謝
廖新弘 2016-12-08 23:15:54
我後來用除錫棉去取代
陳孝麒 2016-12-08 23:16:59
除錫棉 我之前也有用過....也蠻容易劣化的.
廖新弘 2016-12-08 23:19:53
目前只能這樣處理,不然要去找詹政運原作者問看看
原文網址 Felix Kao 2016-12-07 23:25:04
請問喉管鐵氟龍長度是37mm嗎? 還有這麼長進不去,是剩餘的料卡住了嗎? 我應該加熱在裝順便把餘料推出來嗎?
黃俊傑 2016-12-07 23:29:14
沒清乾淨... 加熱推吧
原文網址 Charlie Ting 2016-12-06 22:39:22
[分享 - 翹曲控制]
這主題以前應該有講過,前一陣子熱床來了之後,我對它的打底很滿意,但在印比較大的東西時,發現一樣會有問題。所以重點是,機器的特徵是死的,人的用法是活的。用對方法,才是王道。
舉我為了打造自己的 ATOM+ 為例,為了加上罩子,我畫了一些支架準備用來鎖隔板。
一開始直覺想說用熱床,底部會超平,結果發現因為熱床是讓作品呈現半硬不軟的狀態,所以一旦材料冷縮之後,其實會把邊角拉起。再者,因為冷縮的比例不一,所以在熱床或熱場中印出的東西,其實它的誤差可能會比較大。
我也試過其他方法來減少這問題,例如以前流傳過的這招,在邊角的地方加一些釋放壓力的圓柱,有效,但成效有限。
最後,我回到最原本的概念用法,它的原則很簡單。把冷縮問題限縮在一層的高度裡,換句話說,這層印完它的冷卻狀態會讓它從此不再變形,那就不會有內部應力產生。如此一來,你的模型就一定準準準,而且不會翹曲,不會撞。如果印出來的東西還會歪,那就是你的機台不準了。
這樣的設定邏輯也很單純。
1. 打底速度要慢,確保它有捉住底部,而且冷卻狀況良好。 2. 最好是加個 brim,但是,如果設定得宜,brim 是會全平的,一點都沒翹。 3. 打底完後,立馬風扇全開,或者開到你確保它每層都能充分散熱的風速。 4. 列印速度不要在打底完一下子衝高,因為要讓結構穩一點,不然噴頭拉到底層的拉力有可能還是會造成變形或讓底部變不服貼。
只要用這樣的原則印,想要什麼印什麼,根本沒問題。
連最常見的圓孔變形問題,都可以控制在一個層高之內的誤差量。所以這表示,散熱才是控制變形問題的關鍵。
照片後補.
Shih-Yen Lo 2016-12-06 22:49:03
大大您可以出本手冊了XD
李英任 2016-12-06 23:12:47
3.的打底是指一層層高嗎,另外這樣有需要再開熱床嗎
Charlie Ting 2016-12-06 23:29:39
對,我沒開熱床
李英任 2016-12-06 23:31:39
那這樣熱床究竟是好還是不好呢?
Charlie Ting 2016-12-06 23:37:45
李英任 東西很好,但用法視情況而定。這就是開熱床印的。
橘子腦師 2016-12-06 23:41:04
好棒的概念教學啊~有種茅塞頓開的感覺
Tzu-Hsi Yang 2016-12-07 03:42:39
在想能不能在gcode產生時就做到以上動作... 之前一直覺得軟體在產生gcode時的動作太僵化,有些動作像是慢慢調整每層列印溫度,風扇轉速,熱床溫度希望都能根據目前列印進度去做調整....
林佑臻 2016-12-07 09:23:20
某些切片軟體可以設定特定層高用不同參數阿,溫度、風速等都是基本
林佑臻 2016-12-07 09:45:25
我的目前對翹曲的理解是這樣,小弟愚見歡迎指證: 1.熱漲冷縮,上層冷縮是造成翹曲主因。選擇收縮比不同的材料,絕對會有影響。 2.我沒看過圓柱吃豆人這種設計,但有看過米老鼠耳朵(類似brim)作用。如果要維持熱場,那拉萬里長城應該是最有用的 3.熱床、熱場的邏輯是"等印完後整個一起收縮,不會有翹曲變形"(但有可能有收縮變形) 4.C大所謂"冷縮問題限縮在一層的高度裡",我之前想過,另一個極端"每層都冷卻到常溫,應該就不會收縮造成的翹曲問題了吧" 但我自己的實驗結果發現....因為缺乏層和層的熔融狀態,也沒有內應力,導致容易分離,強度並不好。 5.我也看過有人印實心abs有熱床(超過10cm),結果內應力太大,印到一半從中間烈開。我認為是因為熱場效果沒有延伸到上層導致上面收縮太大,以及實心產生巨大的收縮比。
Charlie Ting 2016-12-07 10:16:16
4. 所以用這招都不會一昧衝高速度,為的就是維持一定的層和層間的熔融狀態. 還有,充分散熱並不是降到室溫這樣極端, 而是低於材料的玻璃化溫度即可. 這點要自己捉, 大概是50~60度左右.
林佑臻 2016-12-07 10:24:29
我知道,所以大部分3dp都剛好落在這個區間,半融融
林佑臻 2016-12-07 10:25:46
但是我認為這是剛好材料特性如此。也很可能會用的收縮比更大的材料然後印不出來
Charlie Ting 2016-12-07 10:33:03
見招拆招囉
陳曉澔 2016-12-07 10:34:56
.................都很厲害............但最終的解決之道在於原料的改質..............................。我們目前也做不到.......XD............等以後是否有廠商研發出來囉。
Charlie Ting 2016-12-07 13:19:36
用到最後, 會希望反璞歸真, 簡單就好.
Pinocchio Faken 2016-12-10 18:46:03
對岸頗多改性PLA的,我自己印跟你差不多,第一層開Brim,第二層直接開強風吹整個模型,解法理論上跟你一樣,讓塑料噴出直接快速固化就不會有先後固化的收縮時間差的問題。
Pinocchio Faken 2016-12-10 18:47:58
可加裝針對噴出線的導風罩,然後加強印件的散熱
Pinocchio Faken 2016-12-10 18:50:09
Charlie Ting 2016-12-11 13:46:51
3.熱床、熱場的邏輯是"等印完後整個一起收縮,不會有翹曲變形"(但有可能有收縮變形) 補充說明一下, 其實我覺得熱床熱場還是會有翹曲變形的問題, 關鍵在於材料對溫度的變形及強度曲線. 除非材料只在特定溫度區間才變形,否則問題就在. 因為在列印時, 有噴嘴內溫度、噴出後的溫度、冷卻中的溫度(還分有無熱床熱場)以及室溫. 所以即使在熱場中,還是可能存在變形的問題,但可能相對輕微.這表示對材料商來說, 是應該要建立一個測定方式,讓玩家知道材料的溫度變形曲線, 這樣就可以更清楚機台怎麼設定最沒問題. 目前好像沒看到那家的料有作這事, 但我相信 3DP 的工業機種一定會作這種分析的.
李穆 2016-12-11 17:24:19
真正的收縮,是從玻璃轉化溫度降到常溫這一段區間,要非塑性態才談線膨脹係數
李穆 2016-12-11 17:32:11
如列印速度甚慢,下層受噴頭周圍熱場影響升溫至玻璃轉化溫度時,層間鍵結會較強,且與上層有較相近的降溫-形變梯度,不過也容易因為沒控制好產生積熱,懸垂面變形問題
Charlie Ting 2016-12-11 20:10:12
李穆 我不太認同線膨脹係數的認定方式,因為這個說法聽起來很像是用在射出成型的時候。這時候塑料是在一個金屬容器裡等降溫,所以它可以很容易的控制形狀,然後等降到玻璃轉化溫度之後一定距離再開模,所以他們可以只看這一段。 但是對於3D列印來說不能這樣看。因為它是在開放空間裡,要把形狀控制在理想範圍內,你不會有金屬模的保護,你所擁有的幾個條件就是材料溫度、熱場、散熱速度等等。材料變形並不會因為它在玻璃轉化溫度之上就不存在。而且3D列印還有一個致命傷就是你射出成型可能只有幾秒,但你印一個大東西可能幾十小時。相較之下,前者的問題要簡單得多。
Pinocchio Faken 2016-12-11 23:55:08
應該youtube找的到圖解吧,沒這麼複雜,就上面局部加熱狀態持續,所以上層會向內縮累積的層數越多向內縮的程度也就越大,底部自然會被網上卷,就好像電箱裡的無熔絲開關利用金屬膨脹係數不同,以溫度控制彎曲程度,頂縮底不縮所以向頂層內圈捲。影片自己慢慢找吧應該有。
Memgyu Liao 2016-12-12 11:47:44
PLA 也會嗎?
Pinocchio Faken 2016-12-12 17:57:48
也會喔,幅度較小而已,大面貼底的印件容易翹,其他還好。
Weiner Tseng 2016-12-14 16:50:23
可以請問led 燈去哪買,怎麼裝嗎?感謝 ?
Charlie Ting 2016-12-14 16:54:12
模組還在弄,過一陣子會公開
Weiner Tseng 2016-12-15 09:16:10
Charlie Ting 非常感謝!! ?? ??
原文網址 Danny Kuo 2016-12-06 11:43:58
最近因為噴頭 口受損 導致出料不順! 請問大家有人改用E3D的噴頭嗎?或其他品牌的噴頭呢?
黃俊傑 2016-12-06 11:47:48
應該只是沒清乾淨吧! 鈦合金的頭大概只剩用鑽頭擴孔才會受損了說...
廖新弘 2016-12-06 11:48:54
之前有同好改成E3D來用,你可能要找一下,另外可以拍照片譲大家看看受損情形
廖新弘 2016-12-06 11:51:19
出料不順很多原因,不單單是噴頭受損
黃俊傑 2016-12-06 11:53:37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4743108496979&set=g.1586012191637070&type=1 這個!
阿童 2016-12-06 12:01:35
支援區的使用寶典,可以看到出料不順的問題排除喔 會不會是喉管要換了呢? 我們家的頭是鈦合金的,應該很難壞才是~ https://atom3dp.squarespace.com/extrusion-problems/
原文網址 洪慈憶 2016-12-06 11:09:09
官網好像沒有在賣玻璃平台? 它降溫超慢的,想要買來做替換 或是大家有什麼方法 謝謝
張不凡 2016-12-06 11:10:14
可以聯絡官方喔!有在單賣玻璃喔!
廖新弘 2016-12-06 11:20:33
關鍵字露天
洪慈憶 2016-12-06 11:31:56
http://goods.ruten.com.tw/item/show?21446716706644#auc
張不凡 2016-12-06 11:33:09
http://class.ruten.com.tw/user/index00.php?s=atom3d
張不凡 2016-12-06 11:34:08
這官方賣場, 好像剛好沒賣玻璃了, 你可以寫信去問, 但是金額不高會有運費喔~
張不凡 2016-12-06 11:34:09
info@atom3dp.com
張不凡 2016-12-06 11:34:18
好像是這個信箱
洪慈憶 2016-12-06 12:27:35
一片750元,寄信給官方後,他們會開一個指名的露天連結給我們下標
Morgan Chang 2016-12-06 12:36:08
如果有裝熱床,買原廠玻璃方便多了。外面賣的直徑太小,無法用熱床夾具固定
原文網址 陳奕安 2016-12-05 20:54:04
[雷射模組] 請問各位高手 有人試過把雷射模組打在透明的塑膠片上嗎 厚度0.5~1.0mm 有可能會成像嗎
感謝分享!
曾國棟 2016-12-05 21:46:45
我試了幾次,要能打到有深度,真的很難,而且速度太慢時,XY軸會跑掉,不知其他人是否也有此情形
童化金 2016-12-05 21:50:30
塗黑打在洗掉
曾國棟 2016-12-05 21:51:38
試過了,那只是把表面的漆給打掉而巳,我用的是PMMA,漆擦掉後,表面大概只有幾條的深度,速度巳放到20而巳,而且是放了4次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6-12-05 21:56:34
試過,材料不吸收能量,就別想產生刻痕。
Charlie Ting 2016-12-05 22:35:08
童化金的說法就是目前的解法。 雷射光→熱→吸熱材料→傳到目的材料。 功率太低只能這樣玩。
曾國棟 2016-12-06 09:48:45
不知ATOM官方,是否有要出功率較大的雷射模組了?
柯紀維 2016-12-07 21:08:00
我試過土泡3W藍光雷射直接打在透明PC塑膠片沒反應,塗黑再打就ok
柯紀維 2016-12-07 21:12:35
打不出什麼顏色,但會凹下去約0.5mm
柯紀維 2016-12-07 21:47:56
其實我覺得二極體雷射的效果也許不用以拉高功率當作唯一的思考方向,聽說雷射的特性是開啟的瞬間能量最高,之後急速遞減,製作模組的時候如果能用電路設計讓雷射連閃(比如15-40Hz)應該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當然我僅是推測,還沒做過試驗,希望有人可以提供意見 這個想法是因為公司剛好有一台百萬等級(但我想價錢有一部分是振鏡和鏡頭)的雷射雕刻機(好像是德國的模組),也是用3W的二極體雷射,調整頻率之後可以在玻璃、金屬甚至陶瓷上面雷雕
原文網址 曾國棟 2016-12-05 14:51:20
自己修改的雷雕焦距程式,有需要的人,請自行下載 https://drive.google.com/…/0B8Ecq1CO6lmtVUdRU2M1LWZXQ…/view… 說明:高度會從Z8.0~Z10.0, step Z0.1,每個高度走一條直線,得到的結果,再套回Burner中的Focal distance 方式:下載回去的gcode,以pronterface Load進去,再print到A4白紙即可(程式範圍X +/-70,Y +/-90,程式內的G01 F值為150) 個人感覺:看不大出來不同的focal對A4紙的切割能力,都幾乎能切到近乎斷掉)
曾國棟 2016-12-05 14:53:38
曾國棟 2016-12-05 14:53:53
廖新弘 2016-12-05 15:14:13
白色的紙不是不容易對焦
討論主題
全不選 主題相關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