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列印服務
  • COSPLAY 3D 建模
  • #maker+t=market
  • 1
  • 2
  • 3

ATOM 3D Printer Group 造訪社團 » 硬體組裝 保養 調校

原文網址 Johnny Cheng
2016-06-21 09:07:55

請問一下列印完成後,成品都會玻璃板上 黏得很緊,每次鏟刀都必定傷到成品底部,我只有列印前在平台上抹一層口紅膠在軟體上面有辦法改什麼參數嗎?(我用kisslicer)

廖新弘
2016-06-21 09:18:44

本來在玻璃上就要上膠或者貼耐熱膠帶,比較不懂的是,玻璃表面光滑沒有東西幫助附著,不是會被噴頭刮走,如果是附著太緊,Z offset數值再加大一點點,因為第一層太低了

邱瑀皓
2016-06-21 10:05:14

其實可以不用上膠什麼的
反到時第一層如果設很低的話成品會有一層很漂亮的鏡面底部我是很喜歡
我都是在印完後在作品底部周圍灑一點水 …… 查看更多


原文網址 洪維鴻
2016-06-21 07:27:57

翅膀不順⋯⋯⋯⋯鷹右邊的腳也斷了⋯⋯

印第一隻鷹時右腳也斷⋯⋯⋯就停止列印⋯印第二次有改Z-lift0.5=>1

印第二之前有在重新列印30cm測試檔看z軸及出料狀況⋯⋯⋯但還是失敗了⋯⋯⋯請問該怎麼調整⋯⋯⋯ORZ

話說斷掉的地方大大通常會怎麼做?

想說去五金行買塑鋼土回來捏腳⋯⋯補翅膀殘缺⋯⋯⋯不曉得適不適宜⋯⋯⋯

洪維鴻
2016-06-21 07:28:51

洪維鴻
2016-06-21 07:29:02

洪維鴻
2016-06-21 07:29:08

洪維鴻
2016-06-21 07:29:13

洪維鴻
2016-06-21 07:29:20

洪維鴻
2016-06-21 07:33:52

許庭維
2016-06-21 07:45:17

可能要調整回抽吧~

洪維鴻
2016-06-21 08:06:16

話說我溫度底盤印製到一半有聽到進料輪會有偶發跳key的聲音so直接將溫度轉到200⋯⋯

Roy Lo
2016-06-21 08:07:00

Z lift 可以減少試試

邱暐
2016-06-21 08:15:23

模型易斷部份可以使用meshmixer自行增加結構,也可在放大尺寸增強結構

洪維鴻
2016-06-21 08:19:53

@Roy Lo 可是第一支鷹右腳是被噴頭 掃斷⋯⋯連兩次聽到"ㄆㄧㄚㄆㄧㄚ"聲 跑過去看第三聲腳直接在我眼前倒下⋯⋯⋯⋯ORZ. ⋯⋯⋯好像Z Lift 不能再降了⋯⋯⋯第二隻在印腳時我睡死了⋯⋯就不知道他怎麼死的⋯⋯⋯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6-06-21 08:28:20

再放慢一點,10~15mm/s試試

黃俊傑
2016-06-21 11:32:48

你用哪套切片阿? 感覺翅膀那邊都是熱堆積!

洪維鴻
2016-06-21 11:37:10

kisslicer⋯⋯⋯話說我印的東西 時常會出現焦黑⋯⋯但試著降溫到190~195出料可能就會有問題⋯⋯⋯

Clarence Lee
2016-06-21 11:50:57

min layer 15有點久...開個7看看..

Charlie Ting
2016-06-21 12:22:21

這東西是超高難度, 如果真想印, 建議是拆件. 不然就是要改模型. 因為細薄的地方太多, 就算你真印出來, 其實也不漂亮.

Charlie Ting
2016-06-21 12:24:22

如果是要量產, 印母模比較容易.

洪維鴻
2016-06-21 12:53:42

了解~~~回家先把翅膀剁下來 試試看⋯⋯⋯

洪維鴻
2016-06-21 12:56:34

http://www.thingiverse.com/thing:164348/#made 這是網路上其他人印的 英文不優⋯⋯⋯so看不太懂他們的評語⋯⋯⋯但有幾隻好像印的還不賴!供參考~~~

Eric Chen
2016-06-21 20:09:58

這樣疊,成品很容易斷吧


原文網址 姜智勻
2016-06-20 18:33:54

跟上流行了,學會換喉管。。。XD


原文網址 Karas Kai
2016-06-20 17:25:40

請教版上前輩,今天lcd螢幕顯示出"endstops hit Y"
是發生了甚麼問題呢??查了一下google,好像是y線路的觸發有問題,但目前機器還是正常列印中,還請前輩解答~
謝謝

黃俊傑
2016-06-20 22:17:31

沒事兒沒事兒~~~ 還滿常看到的! XD

Karas Kai
2016-06-21 13:25:10

感謝回覆~放心了


原文網址 Kila-jd Liao
2016-06-20 11:29:21

謝謝各位 在校正之後順利印完300mm Height測試
不過這個表面是正常的嗎? 該怎麼調整?
大圖https://www.flickr.com/photos/133445283@N07/27641666352/in/datetaken/

廖新弘
2016-06-20 11:48:45

那是正常,因為薄殼加上PLA熱漲冷縮

黃俊傑
2016-06-20 12:46:39

有其他角度的嘛?

Clarence Lee
2016-06-20 12:51:03

擠出機查一下

Charlie Ting
2016-06-20 12:52:05

應該是線材卡卡

Kila-jd Liao
2016-06-20 13:11:39

線材的確有卡,在全部清空的狀況下 ,線材一路到快速接頭是正常的
但是到噴頭就卡住了 出料忽快忽慢的

Charlie Ting
2016-06-20 13:23:42

捅一下噴嘴吧

Kila-jd Liao
2016-06-20 14:25:18

如果捅它有用我就不會傷腦筋了T_T

Charlie Ting
2016-06-20 14:36:13

以你現在的狀況最好拍照討論,會比較精準

邱暐
2016-06-21 08:17:36

開冷氣印吧


原文網址 李穆
2016-06-19 22:52:58

夾料臂固定的好夥伴:進料馬達閒置螺絲孔與M3六角扳手(可換成一小段PLA)

王智立
2016-06-19 22:53:25

廖新弘
2016-06-19 22:54:52

這樣不會壞掉嗎

戴士偉
2016-06-19 22:55:39

好夥伴都歪歪的...

林宏洋
2016-06-20 00:23:35

題外話,已經絕種的梅花玻璃,我家也有耶~~~

Charlie Ting
2016-06-20 00:48:50

彈簧表示:不蘇湖~~~

李穆
2016-06-20 00:50:28

一下子就好了!

Bise Chen
2016-06-20 07:26:48

參考ping……那個感覺很讚。


原文網址 Wei-Chun Chang
2016-06-19 01:23:55

買很久的透明紫,找個理由印完.....就"25CM高的金剛力士"!
佩服那些做模型的,補土+打磨+噴補土漆+再補修+噴漆........
我做一半就累了!直接噴漆......XD
噴補土後也發覺喉管與進料齒輪要檢查了!印得很糟糕........間隙很大!

Wa Henry
2016-06-19 01:57:20

MODEL做的好棒~

Wei-Chun Chang
2016-06-19 02:00:12

你誤會了!這是網上抓來的.......
http://www.thingiverse.com/thing:182127

Wa Henry
2016-06-19 02:01:17

可是也硬的很讚,請問能分享支撐位置嗎

Wei-Chun Chang
2016-06-19 02:02:08

Kisslicer 全支撐......!

Wa Henry
2016-06-19 02:03:33

挖...那拆支撐跟打模要超久的吧

Douglas Guerra Dos Santos
2016-06-19 21:18:15


原文網址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6-06-18 21:30:36

這一台 ATOM 2.0 在我這裡又多放了2個月,都有點灰塵了。機器狀況現在是8個月,印過2捲料而已。
整台已經過檢查、整理,可說沒有什麼磨耗,擠出頭有再清理、換襯管。換最新 2.0.6 靭體,列印尺寸校正。就是新機拆封試用過的狀態。
現在整機+大全配 (雷雕,會先裝上去)(料架已裝上去)+機殼(會裝上去),$53900-,想要加熱床的話再加$8800-會幫你裝好。原主人有兩捲未拆封的PLA一併奉送。
大台中地區幫你送到府,外地酌收運費。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6-06-18 21:36:36

前文寫印過一捲、現在說印過兩捲,原主人就是這麼說,見諒。但機器狀況是看過確定新古機狀態,才推薦給痛友們的。
配上去的雷雕、機殼、熱床會是新品哦。

李穆
2016-06-20 00:24:45

[幫推] 剛才看著ATOM構思著零件安裝配置的問題,就覺得ATOM設計的真的很美,然後就想到這個LOGO(覺得自己冷) :
http://atomy-tw.weebly.com/....../46490101/1025628_orig.png


原文網址 XinFu Chen
2016-06-18 15:32:52

[彈性料卡料]求救!請教各位大大!
速度嘗試過10 ~ 30
溫度嘗試過 210 ~ 230
結果都是在開始印不到2分鐘,
彈性料就會因為步進馬達送料,擠在進料口卡住,
看起來是因為料太軟稍微推擠就捲起來擠在洞口,
要如何調整參數才能順利列印呢@@?

彭帟絃
2016-06-18 15:36:06

在裡面放一段中間兩邊銷開的鐵氟龍管就好了

XinFu Chen
2016-06-18 15:38:42

喔喔喔!馬上來試試,感謝您!

馬小將
2016-06-18 15:45:40

軟料遠端關回抽可以解決其中一部分問題!

XinFu Chen
2016-06-18 16:13:19

感謝!問題已解決^^

Sen Tseng
2016-06-18 16:55:45

感謝ヾ(*´∀`*)ノ

Chuang Ivan
2016-06-18 16:58:00

請問您是用第一種方法解決的嗎?

劉子巖
2016-06-18 16:58:23

洪博軒 有救了

XinFu Chen
2016-06-18 17:23:48

後來又卡了+ + 試了很多次,無解...

Clarence Lee
2016-06-18 17:24:37

回抽先不要開 速度先放慢...
改擠出機那個有些幫助防跳出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6-06-18 17:26:09

速度要很慢。我上次印 TPE 速度大約才 3~5mm/s

Lin Jun-Hong
2016-06-18 17:27:28

TPE印象中20mm/s沒啥問題

彭帟絃
2016-06-18 17:34:30

裝了管子可以超過20

XinFu Chen
2016-06-18 17:50:07

裁切了各種樣式尺寸的管子,但料還是會找地方漏出來...orz(絕望)

XinFu Chen
2016-06-18 17:51:04

還是卡...orz

李穆
2016-06-18 17:53:19

速度先用pla的1/4來印,溫度保持200以上

Jared Lin
2016-06-18 17:53:40

我的機器也是遠端供料,我的進料管大概500mm長,下圖也是測試列印 TPE 列印輪胎(測試完後第一個完成品)。

關於軟料在進料齒輪回捲,我是先用回抽來不斷的去測試齒輪夾力與列印溫度做調整,確定在某溫度下可以順利進料 ,才開始列印~

一開始速度跑 5 mm/s 溫度 210 (公定溫度) 去測試
皆者慢慢調整,先上溫度在上速度慢慢測 ~ 最後測試的結果比較合適的參數是 溫度230 速度 40 mm/s (這不是參考值,因為每台機器特性不同)

Charlie Ting
2016-06-18 18:43:00

測試邏輯很有趣

Jared Lin
2016-06-18 19:02:42

Charlie Ting 我自己的測試心得 但是應該會有更好的做法吧

彭帟絃
2016-06-18 19:15:24

管子塞進去,不能有縫隙的。

Kevin Chen
2016-06-18 22:23:42

我會建議先把第一層底板距離稍微拉高~因為軟料不像硬料可以那麼輕易地被硬擠攤平,所以列印軟料的其中一個訣竅是抓一個良好的第一層噴嘴距離。基本上這支料我用230度30mm/s的速度有列印超過12小時不卡料的經驗(完全未改機構),列印溫度和速度要同步配合~先列印一些簡單的小東西抓個感覺吧!

XinFu Chen
2016-06-18 22:45:36

可以請教一下您設定的高嗎?

Clarence Lee
2016-06-18 22:53:11

意思就是第一層要準..
如果有間隙規.. G0 Z0.1 間隙規就要剛好0.1mm噴頭夾著..

實務面來說還有個簡單的方式..
你現在如果第一層壓很緊..
把第一層用0.3mm層高增加容錯(假如kisslicer 層高0.2mm, 可以printer那邊bed roughness設定0.1mm)
這樣第一層就會用0.3mm印

Kevin Chen
2016-06-18 22:53:16

每台機器的狀況都不太一樣耶~可能沒辦法讓你做參考。但如果你原本的z-offset給PLA使用是很順利的,建議你可以+0.05~0.1這樣微調,以你現在印兩分鐘就卡的狀況,我會建議你直接先+0.1。用直徑10~15cm高0.2~0.4mm的模型進行打底測試,如果你調整後的高度可以把這片印完,距離應該就不是問題了

Kevin Chen
2016-06-18 23:00:59

用圖示說明一下:基本上軟料印不到兩分鐘卡料很有可能就是發生了(c)的狀況,一般良好的第一層高度應該是調整成(b),軟料我則會建議你調整在(a)~(b)之間

XinFu Chen
2016-06-19 00:35:48

感謝!繼續努力中!!!


原文網址 Morgan Chang
2016-06-18 13:34:28

上回熱床短路,原廠判斷主板也有損傷。收到原廠寄來的零件好幾天了。週五總算有時間動工。順便把灰塵清ㄧ清、線路整一整 、散熱風扇轉個角度:-)

也謝謝 賴文章 先生居中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