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SPLAY 3D 建模
  • 3D列印服務
  • #maker+t=market
  • 1
  • 2
  • 3

ATOM 3D Printer Group 造訪社團 » 硬體組裝 保養 調校

原文網址 林文和
2016-04-30 13:10:16

皮帶鬆緊已經困擾我好久,
之前印象是李大還有其他達人們教學過吉他皮帶測試調整方法,
但我一直都彈不出任何音調或數字,
guitar tuner需要設定嗎?要如何彈有訣竅嗎?
可以在請大大們不厭其煩的再詳細教導一下嗎
(影片教學最好了,可邊看邊照做)?
每次我印個東西沒次都像賭運氣,
這兩天印相同類似的兩個東西都失步,
第一次往右失步,
調整後竟往左失步還兩次~"~
真希望能快點發會這台的強大功效~感謝大家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6-04-30 13:25:13

麥克風要對準皮帶。

廖新弘
2016-04-30 13:25:28

我後來是用日本代標設計的皮帶張力器下去調整,但是一時找不到檔案,另外國外分享網站也有類似設計,你可以去找找,皮帶調整原則就是不要緊

Marlboro Lai
2016-04-30 13:51:41

我手邊xyz與delta不同,但是皮帶調音原理是相同的

要撥出聲音得撥"自由端",皮帶上沒有其他干擾,兩端只有步進馬達跟惰輪,像是在撥動弦樂器的琴弦一般撥動,即使尚未拉足夠的緊度,仍會有聲音,但是聲音小,容易被其他的背景音蓋過

以我照片來說,皮帶上緣是在拉機構,下緣才是自由端
要調整時,我會將機構滑到最邊邊,減少機構部份對自由端的干擾

P.S.機構旁穿著半圓形小鞋的是印製的張力調整器

林文和
2016-04-30 13:54:17

皮帶調整器我有製作,但這可以讓三條皮帶同張力,但還是不知皮帶正確的鬆緊,應該說需要的鬆緊。

林文和
2016-04-30 13:55:59

App打開後就可以直接彈嗎?還是需要再作設定,因為我打開後彈都沒反應。

林文和
2016-04-30 13:56:28

App打開後就可以直接彈嗎?還是需要再作設定,因為我打開後彈都沒反應。

廖新弘
2016-04-30 13:58:45

林文和 其實沒有一定標準,我調整完會試著上下拉皮帶,感覺滑塊可以順暢移動

林文和
2016-04-30 14:03:20

我模仿作的調整器上面我有作刻度,但幾乎每個刻度都調過,還是一樣失步,因為不知道調整器上的彈性彈力是不夠還是太緊(剛好都不在這機台彈力範圍),這都影響皮帶緊度,所以才這麼傷腦筋。

Marlboro Lai
2016-04-30 14:05:11

guitar tuner 得看程式耶,我用Android用的是DaTuner Lite,沒有鎖頻率範圍,有遇過其他列印機User使用的程式有限制,會限制樂器範圍,被程式限制住就比較麻煩,這是其一

程式開啟後我是將收音口對向皮帶,如此皮帶振動時聲音比較容易被收到,從而判別頻率

另外,皮帶繃緊的程度適當就好,我自己的標準是皮帶可以透過稍微施力,而能接觸另外一條的狀態,因為XYZ機型的皮帶各軸向長度未必會設計相同,所以我除了調音外,以按壓力道協助判斷,這點對delta架構來說比較沒問題,只要三條皮帶接近一致,就差不多了...
千萬不要龜毛到要求完全一致,因為不是要當樂器彈奏,且得考慮皮帶兩端算起來的長度並不是完全等長(看要算到小數幾位),所以有些微的差異是在容許範圍的

廖新弘
2016-04-30 14:07:53

如果每個刻度都試過,那麼將8825晶片交換看看

林文和
2016-04-30 14:08:34

我只求能在這台機器的彈力範圍就好,因為我連我這台彈力要多少我都一直調不好,但我三條皮帶彈力應該都算均勻,我有用皮帶調整器去測。

林文和
2016-04-30 14:09:44

再調不出來,我會依照廖大的方式來試看看。

林文和
2016-04-30 14:10:57

我是用這套app

Marlboro Lai
2016-04-30 14:17:14

像是在拉汽車的正時皮帶
太鬆-->皮帶上有負載,但是齒咬不住
太緊-->機構互相拉扯產生額外力道互相磨損

皮帶調整器不便宜耶!

Marlboro Lai
2016-04-30 14:19:35

剛剛有抓來試,這隻app是針對吉他跟烏克莉莉的,所以頻率範圍有綁定,雖然可以用音叉設定頻率發音對比,但是較低頻率似乎會受限手機喇叭大小而發不出來

既然是Android手機,不妨試試 DaTuner Lite 一樣是免費的

林文和
2016-04-30 14:23:23

抱歉,讓你誤會了,我是自製的皮帶彈力夾,不是買的那種高級品,我對音樂是一竅不通,所以不會去買那個。

Marlboro Lai
2016-04-30 14:23:42

DaTuner Lite 的畫面,左邊的條狀是聲音大小,左下數字顯示頻率,最左下開關設定auto就可以了

林文和
2016-04-30 14:24:37

有空時來試看看。

Marlboro Lai
2016-04-30 14:25:07

皮帶彈力夾,是拆那種試管夾彈簧下去改嗎?
我有買試管夾回來想改,但是發現試管夾的彈簧,力道太強...

林文和
2016-04-30 14:32:00

自己畫,自己印的

James Lin
2016-04-30 14:49:08

三軸各別使用手去抓滑塊上下滑動,調整讓它好滑與感覺三軸力道一樣

Charlie Ting
2016-04-30 15:13:56

好像現在皮帶都軟軟的,沒調到很緊。
簡單的作法是拿一條橡皮筋去拉皮帶,看板帶展開的距離跟橡皮筋伸展的長度,三軸都一致就可以了。

廖新弘
2016-04-30 21:15:45

林文和
2016-04-30 21:44:00

再次失步,我好像只能印方方正正的物品。

林文和
2016-04-30 21:45:27

這次更多節,至少5節以上

林文和
2016-04-30 21:45:40

林文和
2016-04-30 21:46:14

印之前又調整過一次皮帶,看來只能分享失敗的作品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6-04-30 21:46:43

台南,去找林凱比幫忙吧。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6-04-30 21:46:59

廖新弘
2016-04-30 21:52:00

順便問一下,你的z-lift設定多少

林文和
2016-04-30 22:09:29

Z0.2,放地上的是失步被拿起來我用斷的

林文和
2016-04-30 22:13:18

看來真的要找人幫忙了?

林文和
2016-04-30 22:20:16

這是我自己畫的,應該大同小異吧?我猜!

廖新弘
2016-04-30 22:21:05

原理差不多

林文和
2016-04-30 22:22:17

也辛苦你為幫我還找出這壓在箱子下很久的檔案文章,這裡真溫暖。

林文和
2016-04-30 22:22:32

林文和
2016-04-30 23:48:53

滑動感覺滿順,力道也差不多,就是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皮帶問題?

James Lin
2016-04-30 23:52:41

打電話問ATOM ~ 感覺會玩很久

Shu Tseng
2016-05-01 01:16:53

會不會是加速度的問題?

林文和
2016-05-01 08:16:37

這樣子算快嗎?印想好像都說大約25?

廖新弘
2016-05-01 08:40:52

一般建議加速度調到500

林文和
2016-05-01 09:04:19

請問你所說的加速度是指哪裡呢?我的數值幾乎都是按照寶典設定的,除了少數地方修改一下?對這還是摸索階段!

廖新弘
2016-05-01 09:10:41

所謂加速度,是噴頭在X、丫平面移動速度,你可以參考亮宇那篇文章,直接在機器的LCD調整

林文和
2016-05-01 09:14:21

正在研究中~感謝

廖新弘
2016-05-01 09:19:21

印象中原廠設定是加速度是3000

林文和
2016-05-01 10:56:53

3000調降到500,還差真多,有空調降測試看看,感謝

廖新弘
2016-05-01 11:03:49

那個加速度調整可以邊印邊調,只是調整完記得Store

林文和
2016-05-01 11:05:40

好的

Shih Han Hsu
2016-05-02 02:01:06

@林文和 你有換過馬達驅動模組或是調整過上面的可變電阻嗎? 試試看檢查四個模組的電壓是不是都在0.4V
我之前換過8825之後就有失步的情形,調整過電壓後就再也沒有發生

林文和
2016-05-02 10:14:38

剛剛量一下大約0.42V,想說還是微調到0.4V好了,只是卻忘了拔起來對調,又鎖回去了。


原文網址 Birk Binnard
2016-04-30 05:16:06

A useful tool

This is a baker's torch - used for caramelizing the sugar on the top of things like creme broullet. It uses the same kind of propane as propane lighters, but puts out a much more intense (though small) flame.

Today I used to help clean out a melted plastic mess all over my hot end. I was trying out a new build surface (Zebra Skin) and the part I was printing became disconnected from the surface while I was having dinner. When I got back t the printer all the space around the hotend was filled with gobs of PLA. The hotend was still hot, and the printer was still running (of course), so most of the plastic was soft enough to be pulled out with needle nose pliers.

But some of it had got pretty hard and was stuck to the threads on the top of the nozzle. Unfortunately I broke one of the thermistor wires while I was poking out the soft plastic, so the hotend was cold and I had no way to heat it because (of course) the printer said "Mintemp Error" when I tried to preheat.

A torch was the only way I could get the hotend hot enough to remove the fused plastic, but I didn't want to use my regular propane torch because that put out a pretty big and very hot flame. But this baker's torch worked perfectly - a small flame that was plenty hot to get the job done.

翻譯年糕


原文網址 丁耀
2016-04-29 20:37:01

pla這樣卡死在噴頭裡還有救嗎?

Odinson Thor
2016-04-29 20:39:08

加熱,推進去

廖新弘
2016-04-29 20:44:58

預熱240度,用最小的六角慢慢推,小心不要燙到手

丁耀
2016-04-29 20:46:40

管子貌似沒啥事

Charlie Ting
2016-04-29 21:03:06

小事....加熱,把後吹風扇擋一下,然後拿最小的六角扳手捅進去就好了

RenJie Huang
2016-04-29 21:04:56

小事,再買一組噴頭

丁耀
2016-04-29 21:05:25

林韋廷
2016-04-29 21:15:19

我是加熱後用氣壓推乾淨,比較不傷

彭帟絃
2016-04-29 21:15:47

用熱風槍吹融了就好。

丁耀
2016-04-29 21:16:25

呃呃好的

廖新弘
2016-04-29 21:17:15

你的喉管內的鐵氟龍也要檢查

丁耀
2016-04-29 21:18:27

问下喉管网上有卖吗还是要在

丁耀
2016-04-29 21:18:37

官网买

廖新弘
2016-04-29 21:22:11

看不懂你的意思,如果是說喉管內的鐵氟龍管很多地方可以取得,只是清除噴頭內的殘樓PLA後,你要拆開噴頭檢查

丁耀
2016-04-29 21:24:55

能告訴我鐵氟龍管在哪嗎我不知道在哪

Odinson Thor
2016-04-29 21:25:04

ATOM有用到2種鐵氟龍管,一種是很長的進料管,就是妳照片拍的那條白色管子,一種是在喉管內的鐵氟龍管,必須拆喉管才看得到

廖新弘
2016-04-29 21:26:51

這些問題在社團已經談了無數次了,動動手搜尋一下

Shih-Yen Lo
2016-04-29 23:14:23

整組泡氯仿,會把PLA溶掉

李穆
2016-04-29 23:17:49

喉管外套管旋開就可以抽出了,看噴頭影片理解一下構造就可以自己解決了


原文網址 Charlie Ting
2016-04-29 14:18:01

[1N5408 - Ripples Eliminator report]

這次的小外掛似乎引起不小的迴響,所以我想我有必要作更深入的分享,讓其他同好們可以決定是否去作這個小改造。

首先,先釐清一下 3dp 的 fdm 機種(不論是 delta 或 xyz) 他們在列印的這個程序上,都是從 3d 模型 --> 三角面(網格)--> 向量線條 --> 座標值 --> 步進數 --> 同步驅動四軸(含線料)。

這其中經歷了3d建檔、切片程式、Marlin、機板、驅動電路、最後到馬達。

那麼,我們現在想要處理的問題究竟出在那一個環節,佔比多少,可能大家心中要先打個問號,稍作保留。

以先前印心經筆筒的經驗來看,當筆筒的圓是切成48等分時,它的圓其實是多邊型,切到200等分後,看起來更圓了,但事實上還是看得出來。像這個問題,就是出在前三個環節,產出的向量線條本身就不完美。

而這些座標值要轉成步進數時,都會因為四捨五入的問題,而產生規律的變化,這個狀況造成了摩爾紋的出現。

最後,當驅動電路在分步上因為訊號的不夠完美,造成在16分步或32分步中的幾個分步不夠確實,這可能造成列印時會有規律的不穩定性,而這又跟它發生的時間點和加速度有關。

前言結束,那麼 1N5408 處理的是那一段?就作者的理論來看,它能解決的就是改善少數分步的供電品質而已,而它理論上,會讓列印品質略好,但在直線或平面的表現上,是相對有限的。(因為連續性的問題)

至於這樣的外掛有沒有風險?這問題要看硬體的架構,機板丟訊號給 drv8825 ,它再作出對應的供電給馬達,但現在中間多了一些二極體。就這一串的硬體來說,馬達是不會壞的,因為給它的電並沒有什麼不同。機板是不會壞的,因為它只餵弱電的訊號。drv8825 基本上也不會壞,因為它負責供電的部份並沒有得到什麼不同或過大的反饋。唯一可能出狀況的是二極體,但是這要看選擇的二極體規格,只要它能撐得住那個電流,基本上就沒什麼破壞性的風險。這種元件也大多不是消耗品。
所以在我來看,這東西是零風險。

至於,修正波形之後,究竟有多大的效果?或許之前拍的照片不夠清楚。另外提供幾張給各位參考,而且這部份我跟作者的觀點也有些不同。因為他的說法是要極慢的情況下,那個供電的差異會比較明顯,但我覺得用極慢的速度並不符合正常使用的狀態。因此,供電狀態的理想與否,會在列印表面有比較大的加速度變化中出現。因為當加速度的變化越大,這些原本因為供電狀態不良的分步所印出的表面就會顯得不夠漂亮,當它的供電正常後,才能恢復正常應有的表現。

照片如下:

戴士偉
2016-04-29 14:30:22

我說明一下我的看法,

原作者在示波器發現, 低電壓的部份行為異常, 不符合預期,
換句話說, 低電壓也就是低速部分行為會異常.

一般列印確實不會使用低速, 但直線轉彎或直角或U型彎, 就會導致速度降低到低速, 再拉高速度.
因此就會遇到原作者所說的低速區域, 但這是指直角座標系的機種而言. Delta 又稍微複雜一點.

Delta 的速度規劃, 並非噴頭路徑的轉角才會減速, 就算是直線也會有轉角發生, 因為機構轉換的關係, 轉角發生在單一馬達正轉又反轉的區域, 因此也會遇到低速區域.

圓路徑是一種很特殊的路徑, 在直角座標系的機器, 馬達反轉會發生在0,90,180,270度的位置. 在一般CNC機台上, 會有所謂的尖角補償, 也就是針對低速區域做摩擦力補償.

但圓路徑在 Delta 機種呢? 要看一下走圓時, 各軸馬達會怎麼轉動而定... 我腦袋無法模擬這麼複雜的東西了 XD

Charlie Ting
2016-04-29 14:37:20

我的想法會傾向單純化,就是當驅動力不足時,噴頭的慣性和動量就會造成更大的影響佔比. 所以供電不良的這些分步能夠改善, 在那些情況下就會更理想.

戴士偉
2016-04-29 14:44:32

路徑 -> 速度規劃演算法 -> 命令輸出 -> 驅動晶片 -> 馬達 -> 機構.

問題從源頭抓起, 源頭改善, 後面就不容易出問題, 這次點出來的是驅動晶片到馬達端,

會有兩種結果,

1. 機構爛... 可以吸收高頻雜訊, 也就是低通濾波效果, 最終結果會有點無感, 但機構爛本身問題就很大了, 所以這問題絕對無感~

2. 機構強壯.. 任何雜訊都可以真實呈現, 最終結果就會把錯誤的命令給呈現出來到模型上, ATOM機構很強壯, 我認為問題會比較明顯.

Charlie Ting 的辛苦實驗結果表示, 勉強能看出一點端倪, 實際上看個人在意程度, 應該可以忽視才對, 哈~

Mickey Chuang
2016-04-29 15:53:57

因為僅看到系統中一個小部分的"不夠完美"而推導出一種理論及解決方案(通常是某個傳說的人?), 然後用該解決方案的實行結果(通常是白老鼠行之!!)來驗證的例子, 就我之前看過的多半不一定有效, 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多半沒有對症下藥.
"3d 模型 --> 三角面(網格)--> 向量線條 --> 座標值 --> 步進數 --> 同步驅動四軸" 這一掛下來, 只要有一個以上環節有頻率的特性, 就有摩爾紋的因子存在, 層高有頻率特性, 線寬有頻率特性, 噴頭前進速度有頻率特性, 就連餵步進馬達訊號的動作本身也有頻率特性, 其他可找到有頻率特性的地方還很多, 重點是對產生你看到的摩爾紋的那個頻率源是哪一個? 對症下藥才看得到效果.

林志鎰
2016-04-29 15:57:14

跟輸出模型時的STL品質是否有正相關? 品質好的話三角面也越小...

Charlie Ting
2016-04-29 16:09:15

基本上就是 polygon 的數量決定。

林志鎰
2016-04-29 16:11:04

所以調整STL輸出精密度 就可以有效的減少這個問題

戴士偉
2016-04-29 16:13:34

兩回事喔...

林志鎰
2016-04-29 16:16:49

但是對於圓來講,會更接近真圓

戴士偉
2016-04-29 16:18:12

探討的是不同層面的問題喔...

Charlie Ting
2016-04-29 16:19:56

繪製, 輸出這兩部份是分開的

殷孟雲
2016-04-29 16:48:46

分享幾個物理障壁:
1. 塑料由軟態到固態需要時間。
2. 地心引力一直都存在,上層會壓下層,尤其下層還不夠硬。
3. 步進馬達輸出的扭力大於系統操作的扭力,會以振動方式回給系統。馬林的馬達以直線斜率加速度驅動,振動比較嚴重,台灣有一個產業叫掃描器,可以做到高精度,採用另一種方式。
4. 每一個機械元件還是會老化、鬆動。

Charlie Ting
2016-04-29 17:02:21

台灣有一個產業叫掃描器,可以做到高精度,採用另一種方式。這部份能否提示一下?

我最近在玩步進馬達,有發現不同的趨勢速率曲線的反應差異不小, 或許可以試看看有沒有不同的速率曲線會更好.

殷孟雲
2016-04-29 17:07:36

這是scanner產業的know-how。

殷孟雲
2016-04-29 17:10:14

這個硬体平台有限制,不適合。它本來就是open source,真功夫不會在裡面。


原文網址 Robin Hsu
2016-04-28 22:09:06

我又來求救了 =..="

這次輪到近平台的 快速接頭 GG 了, 裡頭的卡榫用簧片全散架了!

然後寄信問了一下原廠,說是一代機的快速接頭已經斷貨了,可能要我自己到網路上找相容的。而且還說,因為他們一代機有出過幾個規格,所以就算是用二代機的,還不見得能通吃。

要我量一下規格,然後找其它網拍 =..="

鎖到喉管部份的這個部份的資料

直徑:約 5.75 mm
高度:約 3.15 mm

我該上買哪個規格來搞定勒?

----
手邊這台一代機,喉管上的東西 我大概壞過半輪了 @@~

有資訊的還請再幫助一下小弟,先謝啦 :P

Jainlin Chen
2016-04-28 22:14:43

M6的,高度的影響應該不大,有分貫通型跟一般型

王智立
2016-04-28 22:18:27

M6 的

廖新弘
2016-04-28 22:20:10

詳細規格 快速接頭 PC4-M6

Charlie Ting
2016-04-28 22:45:13

升級 2.0 ?

Robin Hsu
2016-04-28 22:47:04

這是挖坑啊 XD
需要先賺些 coco 填飽肚子之後, 才會想跳坑 =..="

Bise Chen
2016-04-28 22:57:28

因為你喜歡用印的.....所以就....XD

Clarence Lee
2016-04-28 23:16:56

不是M6就是M5

Robin Hsu
2016-04-29 00:00:33

感謝大夥的告知, 已經下訂了 ^^~


原文網址 Charlie Ting
2016-04-28 20:36:14

[need help]

ATOM 用的步進馬達的相位色碼怎麼分, 有人知道嗎?
懶得查資料了....XD

王榮達
2016-04-28 20:44:35

是這種嗎??

王智立
2016-04-28 21:34:24

兩相四線。

Charlie Ting
2016-04-28 22:35:50

我找到了, 找的方式是看 DRV8825 的PIN腳.

目前測試中~~


原文網址 Charlie Ting
2016-04-28 17:04:38

[史萊姆]

感覺印得不好,尾巴散熱沒處理好,有變形和熱堆積的現象。但風扇已經開到100%了,所以為了完美可能得開牆才行。

印列時間 39 分,開了牆大概要到50分。

等等再來試試了~~

PS. 用了明燿新改的亮橘料,沒有上次那種難搞的感覺。順利印出~~~所以可以發現,好不好印的關鍵之一是線料的生產廠和配方。等等也來換 ATOM 原廠的試試。

Bise Chen
2016-04-28 18:00:28

其實我建議是同時印比他高但路徑比較長的,這樣就不用開牆體了,算是省錢的手段。

李穆
2016-04-28 18:02:32

z lift 20mm

王家豪
2016-04-28 19:01:47

不曉得倒過來印會不會比較好


原文網址 Charlie Ting
2016-04-28 14:57:34

[小零件]

1N5408 * 32 for ripples elimination

3mm 銅柱+六角銅柱 for 接線器
這大概是我想到的最便宜作法了吧。
3mm銅柱,螺牙 1.75mm,所以用 1.7mm 鑽針把螺牙鑽掉,然後對切。
再拿六角銅柱,用3mm鑽針鑽穿,把3mm銅柱塞入固定。然後加熱3mm銅柱後,把線從兩端塞入接合。之後把銅柱拔出拆開即可。

當然,如果連六角銅柱都對切,然後用個燕尾夾固定也是可以,這部份就看每個人的想法了。
我是覺得這種小東西,零件湊一湊就可以了。

3mm銅柱(30mm長) $3
六角銅柱(20mm長)$4
工錢,無價 XD

李穆
2016-04-28 15:00:21

金華電子有神出沒,快去朝聖!
(p.s. 買這麼多二極體要做啥?)

Harry Cayne
2016-04-28 15:10:23

So did you try it? does it work? thanks

張不凡
2016-04-28 15:12:50

我排隊等丁大特仕版開賣

曾俊維
2016-04-28 15:22:21

台中的今華嗎?我和神都逛同間賣場也。

李穆
2016-04-28 18:00:30

低法拉數電容應該也有用吧?

Io HonGwal
2016-04-28 18:14:10

我是想直接連在電線上XD

鄒秉翰
2016-04-28 19:42:35

二極體裝了反而限流了,1N5408電流才3A,也有看到有些人只加一顆的,還有人知道這東西的原理是什麼嗎??
剛剛...隨手畫了板子

鄒秉翰
2016-04-28 20:52:37

PCB檔案上傳在社團裡 有需要的人就拿去用吧

Harry Cayne
2016-04-28 21:02:56

do you think the schottky diode would be better ?


原文網址 施正偉
2016-04-28 08:10:58

機器人SiSpis身上裝有一個可擠出PLA列印材料的擠出機、3D列印臂、相機和雷射掃描器,可以感知用戶當前環境,自動劃分區域⋯⋯


原文網址 SakaShima Huang
2016-04-27 16:50:23

[已解決]這幾天在檢修公司的3台ATOM,但是有2台的擠料輪都會狂咬線導致出料不順,線拉出來後也不是因熱膨脹卡住。
最終把機器的擠料馬達到噴頭全拆光重組之後,就很順利印到現在還沒有咬線。

張不凡
2016-04-27 17:03:56

試試看 Flow Max 改 10, 如果是在回抽時發生, 回抽設短一點 speed 70 改低一點 40~50 看看觀察, 其他要請專業的來解答了 :@

張不凡
2016-04-27 17:04:49

z-lift 拉一點 0.5up

張不凡
2016-04-27 17:07:09

mini layer 0.5 不過說真的還是要看印什麼比較清楚, 現在都隔空亂抓...

張不凡
2016-04-27 17:08:18

別忘了檢查擠料馬達區有沒有對齊進料口黑, 這是最基本的, 沒對齊改什麼都沒用~

Charlie Ting
2016-04-27 17:27:06

從這線頭來看,你的鐵氟龍管早就該換了。

李穆
2016-04-27 20:19:41

從線捲一路檢查到噴頭出料點,要大家一起幫忙診斷的話就要貼照片上來,每個環節出問題都有可能卡料

Ver Worlding Max
2016-04-27 22:54:01

因為....台灣進入濕熱的島嶼季節...一不小心PLA都變質了

陳亮宇
2016-04-28 11:54:23

喉管內鐵氟龍管屬於耗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