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列印服務
  • #maker+t=market
  • COSPLAY 3D 建模
  • 1
  • 2
  • 3

ATOM 3D Printer Group 造訪社團 » 硬體組裝 保養 調校

原文網址 高北熊
2016-02-02 13:44:13

目前想到不改進料馬達位置的話,最順的進料架配置方式
給大家參考看看囉~

Clarence Lee
2016-02-02 14:14:44

不知道滿線的時候的重心?

高北熊
2016-02-02 14:21:27

糟糕我不是很了解重心位置如何配置比較好,想說滿線頂多1.5~2KG,所以只有給他加個斜撐。
還有請 Clarence Lee 大指點~

Clarence Lee
2016-02-02 14:26:08

討論討論而已..

Timmy Chen
2016-02-02 17:17:18

呵呵,我的依舊是這樣.....(未來考慮自製一個固定環)
套上"筆電攜帶提把套",是為了避免"線捲"捲到卡住

p.s : 沒套上之前,都是每次我都要常抬頭去注意+推回去

Timmy Chen
2016-02-02 17:18:35

高北熊做得真不錯,有用到軸承來降低摩擦力!

李穆
2016-02-02 21:49:55

這個讚! 我目前是用binnard的版本,比較懶惰

高北熊
2016-02-02 22:21:41

Clarence Lee 現在才看懂你的意思,你是指機器會不會不穩是嗎?
這要再測試看看了~

高北熊
2016-02-02 22:23:09

加上套把會不會阻力變大? 導致進料不順?

Timmy Chen
2016-02-02 22:32:11

目前來說,是不會有影響
因為套把與捲料只是"中空圓形面積"的小接觸,不影響。

這是避免捲料在旋轉產生的橫向慣性往下轉,會讓圓盤碰到三角柱的兩邊,會輕微卡住、造成進料不順。

(舉例像汽車車輪沒固定好,一定會一邊旋轉一邊順著輪軸滑脫、噴出去是一樣的物理觀念)

廖新弘
2016-02-02 22:48:47

Timmy Chen
2016-02-02 23:07:55

@口@! 這也太酷了


原文網址 廖新弘
2016-02-02 11:53:23

1代或者1.99如果要自行加裝熱床,有那些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MoMo Yang
2016-02-02 11:54:30

如果是買原廠的套件,我有打電話問過,只是端子不支援,所以改個頭,韌體改一行,加一個SSR就可以了

廖新弘
2016-02-02 11:55:55

是那樣沒錯,但是有些人沒有辦法去理解

廖新弘
2016-02-02 12:01:50

像是SSR如何接法才不會燒掉機板

Clarence Lee
2016-02-02 13:09:22

片翼之鳶
2016-02-02 22:03:30

今天接到電話感覺官方不給咱買XD
好啦不勉強 咱自己搞XD


原文網址 Timmy Chen
2016-02-01 16:31:49

無設定"支承"的輸入,完全靠風扇冷卻!
讓中空物件成為可能!


原文網址 黃雋逸
2016-01-31 20:32:22

各位先進
我機器噴頭掛了 想改這種的不知可以嗎
我1.0版

Clarence Lee
2016-01-31 20:34:02

2.0的頭能搞到修不好也不容易

片翼之鳶
2016-01-31 20:34:25

可以阿 上蓋重印改一下就可
他不是說1.0嗎XD

黃雋逸
2016-01-31 20:35:09

是的是1.0

James Lin
2016-02-01 08:36:04

可以換噴嘴Size的,2.0的有機會換嗎?


原文網址 Robin Hsu
2016-01-31 17:18:22

想請教一下 KISSlicer 切片設定的支撐問題 ~

印這麼小的物件, 直徑比一元銅板小 (Φ 17.15mm), 高度 4.8 mm,
因為無論正擺或是反擺都會用到支撐, 密度應該是已經調整在最疏鬆的狀態了, 正擺的狀態會把整個洞底都填滿, 是不是還有其它的設定能調整的 ?

還是它的支撐狀態最少就已經是這個樣子了 ?

如果是這樣, 那我之後會認命的挖它的, 至少相同部位的結構相比之下, 比 CURA 的支撐好多了.

----
用了十分鐘印這個東西, 花二十幾分鐘挖那個支撐材出來.

PS1: 如果反擺的支撐, 是比較好清, 可是清完會發現, 長支撐的地方厚度變多了, 會塞不進去另一個機構裡頭 XD

----
附上 物件側視圖, 被塞滿的狀態 & KISSlicer 前兩頁設定.
PS2 : ATOM 1.0 機種.

----
PS3, 很久沒搬出來玩了 ( ... 爛梗) XDDD

Pihiko Lin
2016-01-31 17:27:37

試看看不開支撐印

Robin Hsu
2016-01-31 17:48:59

1.0 不開支撐 裡頭會垮掉 XD

Estima Lin
2016-01-31 17:52:59

平面支撐自己畫,可以有很好的效果...

Robin Hsu
2016-01-31 18:02:09

大概理解這個解法了 (y)
不過, 能再請教一下, 自己畫的支撐物件, 需要和原物件有實際接觸面嗎 ? 還是要留下些微的縫隙 ?

Estima Lin
2016-01-31 18:25:36

當然要留間隙囉!

Charlie Ting
2016-01-31 19:18:21

先印一個內部支撐的物件,然後再印無支撐的物件,等要封頂時把它塞進去, 印完.把當作支撐的物件取出. 收工.

Charlie Ting
2016-01-31 19:19:39

還有, 你的支撐間隙沒設好, 這種類型的支撐挖兩下就起來了

Robin Hsu
2016-01-31 19:36:41

本來以為不能設定的太大, 可能會變成支撐沒作用.
那我再來試試調整間隙的部份, 不行再來從模型檔修起 ~

葉世瑋
2016-01-31 20:00:10

沒辦法改成不需支撐的設計嗎,像這樣裡面弄成圓角就不用支撐了

Robin Hsu
2016-02-01 02:03:43

雖然這樣的角度可行 (y)
不過 ... 這樣我就沒辦法鎖螺絲了 XD

劉宏威
2016-02-01 08:39:54

小地方的支撐我幾乎都自己畫
東西太小要軟體算出合適而支撐太難了

Charlie Ting
2016-02-01 08:42:23

不在意的話可以上傳檔案讓大家挑戰

葉世瑋
2016-02-01 12:56:51

那改倒角然後用埋頭螺絲咧

Robin Hsu
2016-02-01 14:21:12

這個也是可行. (y)

不過 我改 GAP 到 0.6 之後 有印出比較好拆的, 就不想動設計圖了 :P

Robin Hsu
2016-02-01 14:22:06

挑戰無支撐的印法嗎 ? .?

----
我想把東西都搞定之後 再來分享 :P

Genu Wu
2016-02-01 16:28:53

反過來印,支撐開80%尺寸就不會跑太多

Robin Hsu
2016-02-01 16:54:26

支撐 80% ?.? 怎麼設定 ?

Genu Wu
2016-02-01 18:13:56

這樣

Robin Hsu
2016-02-01 18:27:31

原來是百分比 (y) ~

不過 這條 bar 是六等份, 也不曉得實際換算的數據 :P

Robin Hsu
2016-02-01 18:32:19

PS: 我有反過來印過一次, 支撐清掉後 表面不平之外, 還因此增加了厚度, 會比較不容易推進去主機構裡頭.
所以我還是試著改 gap 的方式 搞定這個物件.

Genu Wu
2016-02-01 18:42:59

會變厚是因為支撐有空隙,塑料擠出時冷却不及而向下擴張
另外也可以先做好支撐,當印到需要支撐時暫停列印;把支撐放進去再恢復列印(1.0可能要手動修改Gcode)

Robin Hsu
2016-02-01 18:52:46

Genu Wu
@@~
印到一半擺支撐嗎 ?
這應該算高階課程了吧 XDDD


原文網址 吳哲霆
2016-01-31 16:43:00

[問題]
想問各位高手,翹邊問題除了硬生生把底變厚實,把裙邊稍厚多幾圈,速度硬放慢減少應力
除此之外,有沒有比較理性的做法……
暫不考慮熱床
還請各位分享經驗
(多為杯子造型中空件)

Clarence Lee
2016-01-31 16:58:42

Brim 開10mm以上通常就夠

片翼之鳶
2016-01-31 17:08:22

把玻璃吹熱?

楊朝鈞
2016-01-31 17:25:25

口紅膠塗厚一點.....

戴士偉
2016-01-31 17:42:10

上快乾~ (總覺得最理性的是熱床阿, 其餘作法反而有點任性XD)

廖新弘
2016-01-31 17:57:20

口紅膠加酒精抹平,用吹風機吹乾然後brim像李大所說加到10mm應該可以改善。另外offset在調低0.01mm試試

吳哲霆
2016-01-31 18:02:26

感謝各位!
口紅膠部分
是單就下料前就得全乾這樣嗎

李穆
2016-01-31 19:42:02

底越厚越會翹

Mickey Chuang
2016-01-31 22:15:58

保麗龍膠加酒精很好用, 最近印都是用這個

黃康誠
2016-02-01 00:04:22

Brim 10mm, 厚0.2+全面貼kapton, 列印0.1層高的結果我超級滿意的。


原文網址 Charlie Ting
2016-01-30 01:01:57

[幾近完美]

哈哈~~~自己講。

這是原廠的紅色線料。

195度,25%風扇出力。25mm/s,0.1mm 厚。

後製:拆支撐(三片)、去毛、火烤,收工。

特色:臉部和身體會沾到的線都直接隨支撐拆下來,連屁股都很乾淨。

Estima Lin
2016-01-30 10:44:54

有沒有未拆支撐可參考?
還有背部那個拉鍊....真是KISSlicer的罩門!
設360度又全身長滿疹子....
所以我都用CURA比較多,但支撐又是CURA的罩門...
層高0.2,20mm/s,有支撐(鹿茸)

Charlie Ting
2016-01-30 11:33:53

Chen A-Chia
2016-01-30 12:40:03

好想要檔案哦..不知道誰有

Yu Shu Huang
2016-01-30 12:45:15

[copy]有人已下載在ATOM檔案區囉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atom3dp/files/

Chen A-Chia
2016-01-30 12:45:57

感謝


原文網址 戴光宏
2016-01-29 09:18:01

請問噴頭有可能出道更細的口徑嗎 像0.02 最近在印一些很細的東西 像是手指部分或是耳朵尖端部分 總是會出現一些小毛病

如果有更細的噴嘴在印這些地方是不是就能更容易呢?甚至還能達到SLA的程度?

Odinson Thor
2016-01-29 09:48:02

拿支尺出來,看一下0.4的大小,你就會發現印尖細物品的問題不在於噴嘴口徑,而在於積熱。

而且口徑少一半,列印需要的時間就要增加一倍。

戴光宏
2016-01-29 09:52:26

也就是說旁邊列印的圓筒柱需要增大才能讓列印物有足夠的時間冷卻?

許阿瑋
2016-01-29 10:20:03

是0.04mm嗎?我一直以為是0.4mm

Odinson Thor
2016-01-29 10:21:41

是0.4沒錯

Odinson Thor
2016-01-29 10:23:40

開側風扇,放慢速度,讓列印件有更多時間吹風散熱

戴光宏
2016-01-29 10:24:12

側風扇都開了100@@

Odinson Thor
2016-01-29 10:29:51

列印速度要更慢

Bise Chen
2016-01-29 12:16:13

有些東西還真的非0.2MM噴嘴不行。
例如蔽公司那種非常小的零件...XD

因為壁厚太薄,切片軟體會依據噴嘴口徑去畫路徑,
太薄的壁面會被忽略或印不出。

Odinson Thor
2016-01-29 12:25:21

一般情況下壁面太薄要微調PRO Crowing Threshold,當然,如果真的是精密零件,噴嘴越小越好


原文網址 Victor Chang
2016-01-28 22:14:30

這樣的樣式應該跟原廠熱床不相上下吧!

Po Ting Liu
2016-01-28 22:20:30

Magnifigue!

李穆
2016-01-28 22:23:54

熱敏沒接

Victor Chang
2016-01-28 22:31:22

我總是得先完成外觀,免得明天收到檔片的社友會有失落感!用心打磨加改色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別懷疑,我用砂輪機打磨一組就半小時,烤漆花了3小時

James Lin
2016-01-28 22:55:12

感謝已收到,非常棒⋯⋯果然專業一出手馬上有漂亮的成品,我磕磕碰碰研究很久連邊都沒有~
下週有空再來研究組裝起來

彭書偉
2016-01-28 23:44:23

這樣要多少?

彭書偉
2016-01-28 23:49:36

沒得訂了哦?

Victor Chang
2016-01-28 23:55:40

經神人李穆提點,跟我一起改的朋友們,請記得修改你韌體中的z軸高度" # define MANUAL_Z_HOME_POS 360"以鋁擠為基準,若搭配原廠夾具及玻璃來換算,高度縮減了6mm,所以請將360修改為354或更少,才不會造成goto zero時撞板

Victor Chang
2016-01-29 07:41:41

這個熱床是跟露天上的知名賣家買的。經我測試孔位的結果,這款無法直接鎖在鋁擠的溝槽(孔位不合),須轉接才鎖的上去。賣家公佈兩耳間的孔距85是錯的,請直接將銀色面向上,放置你要鎖的位置,拿一支圓徑3.2的尖頭圓棒,照著孔用鐵鎚輕輕敲下去做粘孔動作,再取下來鑽孔攻牙。以上聽起來就很專業是吧!就一次機會而已,鑽歪了就很難讓螺絲垂直鎖上或根本對不到孔。祝改機的朋友一切順利!

Victor Chang
2016-01-29 21:48:54

完工,等第一次送電,希望沒問題

Victor Chang
2016-01-29 23:28:51

通知各位,電磁式繼電器沒買的請先不要買!我試機結果發現會有「達達達」聲響。懷疑需要更換成固態繼電器SSR,目前有找到陽明電機的SSR-10DD,剛好他們總公司在我公司旁邊,明天會去瞭解一下!

李穆
2016-01-30 02:03:26

已經買了的可以並聯一顆470u25v電容在主機板bed輸出,吸收掉波形就不會跳了

Victor Chang
2016-01-30 11:28:09

神人李穆,真有你的!終於安靜沒有「達達達」響了

Victor Chang
2016-01-30 19:53:06

徒手拿將近100度的熱床!測試隔熱墊效果

Victor Chang
2016-01-31 12:11:52

還有三位尚未至全家超商取貨,請儘速去領取你的檔片。本商品沒利潤兼賠錢處理,別辜負我的好意!雖然後面還有人在候補,但我可不想浪費郵資寄來寄去的

Wei-Chun Chang
2016-02-02 23:00:31

感謝 V大的指導與照片,我簡單的把線路圖畫出,讓有買此產品的團員方便接線,有問題請指正!

Wei-Chun Chang
2016-02-03 11:09:59

請問,這線路,如果在110V處做開關只需一個,在12V就必須熱床一個,主板一個,共兩個!不知是否正確?

Wei-Chun Chang
2016-02-06 19:36:05

感謝V大的不少提點..終於完成熱床了,細部這幾天再好好調整,先用玻璃試印,晚點改ZP板!....


原文網址 李京翰
2016-01-28 21:14:45

請問各位大大
圖片是我在印第一層外圍

明顯的發現 只有中間出料是正常的,但x+ x- 方向料擠不出來
把東西轉90度印 也一樣 中間正常,但 y+ y- 方向料擠不出來

這是玻璃平台不平整的問題嗎,該如何校正呢?

林學舜
2016-01-28 21:24:44

我之前的情況是外圍刮玻璃中間沒事情 後來把平台校正速度調到10%就沒問題了 氣溫變化大時要記得常校正

Charlie Ting
2016-01-28 21:27:40

玻璃鎖太緊且角度不夠平均

李穆
2016-01-28 22:24:50

標準校正太快的症頭

李京翰
2016-01-28 23:54:14

兩種方法都調整過一次 已經改善了,謝謝大大。

Cindy Huang
2016-01-29 01:10:25

學長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