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ker+t=market
  • COSPLAY 3D 建模
  • 3D列印服務
  • 1
  • 2
  • 3

ATOM 3D Printer Group 造訪社團 » 硬體組裝 保養 調校

原文網址 黃右丞
2016-01-13 20:26:52

請問各位,
Pronterface的指令中,
哪一個是可以輸入後更改其中一軸的長度??
三軸總長562.76mm希望此指令可以更改(530.76 562.76 562.76)
(不是更改噴頭座標的指令唷)

Clarence Lee
2016-01-13 20:51:19

沒有...
除非你指的是M666 X-0.x Y-0.x Z-0.x
不過ATOM官方版本沒有... …… 查看更多


原文網址 游正宏
2016-01-13 20:04:30

請教各位有關PID的設定
現在遇到的瓶頸
在預設升溫沒辦法衝到200度
幾乎衝到最高溫在197~199度左右
利用M303 的指令來校正PID
測試來的數據要以平均數來看?
還是以數值相接近的眾數作參考?
煩請各位給予指教!!謝謝!!

俞威名
2016-01-13 20:49:03

你下指令後他最後會跑一組最適合的值給你 你在寫入就可以了

Eredh Ereb
2016-01-13 22:25:21

設210度的話溫度能超過200度嗎?
PID值通常影響的是溫度是否起伏,但不該完全到不了

Clarence Lee
2016-01-13 23:11:03

溫度上不去是否跟側吹有在吹有關?
先確認風罩有沒有裝好...
噴頭加熱片等有沒有定好..
還有..
https://atom3dp.squarespace.com/extrusion-problems/#head5
話說測完直接M500存就可以

張維哲
2016-01-14 13:03:38

我也有相同疑問。出來好幾組數值不曉得該下哪組

Clarence Lee
2016-01-14 13:04:19

那是過程...
跑完後最後印的就是結果..

張維哲
2016-01-14 13:11:07

請問一下 是如同我下表粉紅色最後這次嗎? 謝謝

游正宏
2016-01-14 14:10:58

照第一個說的情況應該是這樣了

游正宏
2016-01-14 16:32:14

謝謝,目前設定預熱200度
就是衝不上去
最多也在198左右了

Eredh Ereb
2016-01-14 19:23:16

最後會有句PID Autotune finish然後請你寫入這組Kp Ki Kd之類,那行前一組就是了。

游正宏
2016-01-14 19:39:02

謝謝各位回覆,因為這個情況試了好一陣子了
打電話去給公司得到回覆是……“全部寄回測試”


原文網址 林似諭
2016-01-13 19:04:56

平台夾持搞定……

林似諭
2016-01-13 19:45:37

其實是為了讓它拆缷、校正更方便

林似諭
2016-01-13 19:46:55

原先的夾具太難用了…


原文網址 Tom Yip
2016-01-13 10:22:27

想支持一下 enable ,發現一個分支設計不錯
影片 -- https://youtu.be/369PX9LzUPs?t=3m15s
網站 -- http://www.teamunlimbited.org/the-unlimbited-arm/

但有 2 件太大
有大大可以幫忙分拆嗎?
Forearm 和 Cuff 希望可以放大 130% 後可在小平台 (直徑180mm) 打印嗎

Autodesk Fusion 360 Source Files:
http://www.teamunlimbited.org/s/Team-Unlimbited-Gauntlet-V4…

STL File:
http://www.teamunlimbited.org/s/The-UnLimbited-Arm-STL-File…


原文網址 Charlie Ting
2016-01-12 23:29:39

[Gladiator]

最近裝了 netflix 影片看爽爽,看完 Spartacus 後,對羅馬時期的東西感到有趣,就印了這個頭盔。

不過發現功力變差了~~~表面不算很好。
只好安慰自己,把問題推給當初同好提供的這捲不太好印的線料了~~~

主要的觀察是,先捅過噴頭後,出料不會那麼容易塞。但料性不太優,原因在於溫度太低容易卡,溫度太高就水水的,回抽也收不乾淨,然後容易流口水,所以出料的起點容易有過多的料。而這個區間大概10~20度之間。

今天這種天氣,大概用200~220印。200的時候列印面會顯得不紮實,感覺線料溫度還不夠,220時卻又太水。低於200就有點危險。所以整體來看,這捲線的理想溫度區間很窄。

列印速度35mm/s。

Odinson Thor
2016-01-12 23:31:21

是那捲嗎? 我這裡還有2捲白的 XD

Noki Noki
2016-01-13 11:12:50

這東西看來已經很好了

Vincent LM Yeh
2016-01-20 23:16:10

請問Ting大有開支撐嗎?我拆完支撐表面都還有餘料(藍),要好看就要再花時間用砂紙或工具修整(白)。

Vincent LM Yeh
2016-01-20 23:16:47

這是我開支撐的樣子

Charlie Ting
2016-01-20 23:28:21

有開一點,但沒那麼多。尖尖那段沒支撐。我的支撐角度很接近水平的才有。

Vincent LM Yeh
2016-01-20 23:31:31

那可能超過80度了

Vincent LM Yeh
2016-01-21 09:46:25

好多了!不過眼眶四周還是免不了受到支撐影響平整度。


原文網址 Wesley Wang
2016-01-12 18:35:03

上週六日參與 ATOM 認證講師課程,協助 Timmy 組裝 ATOM 2.0,由於 Timmy 耳朵聽不見,所以,我們是用比手畫腳的方式一起組裝 ATOM 2.0。^_^

以下是 Timmy 的組裝心得。
--------------------------------------------------------------------------
https://www.facebook.com/timmy.chen.106/posts/1186386454723353

今天終於把ATOM 2.0 3D列印機組裝完成了,很感謝 Wesley Wang 的幫忙、陪我一起完成組裝,彼此在感受著組裝完成的成就感….(有親自組裝過的人能體會)

我有拍了一些照片記錄,雖然不多,但是,可以看得出ATOM在每個零件、包裝設計、說明書流程...等,都有下過了很多的苦功、用心地做好。

完成後,看到自己的3D列印機,正在自動定位中....
運作順暢地答、答、答....(輕觸玻璃圓板發出的清脆聲)

----過程點滴----

1月9日早上,我很早地7點半前出發,昨晚從桃園搭客運到台北,感謝二姑姑的借宿,讓我可以有睡足睡眠、良好的狀態,啟程搭捷運到大同大學。

大同大學內有一個特別的工廠,叫做”未來產房”,這是提供不論何種科系、不分國籍(1樓有外國人來聽課和分享交流喔!)、不分性別、不分身分….

簡單說,就是給有興趣DIY、設計發想、3D列印愛好者的一個可以動手做、分享交流的好去處喔!

整個組裝過程,有Wesley Wang 的組裝經驗,讓我可以從中學習到不少、體會到ATOM的產品為何要把DIY交給消費者,也讓我理解到一個3D列印機,就需要很多的零件、電路板、顯示板、馬達、鋁材製…等,從小的螺絲,到大的機體。

儘管組裝過程冗長,可是,我覺得不喊累,因為組裝過程很愉快,特別是當專注這件事,就會讓自己的心靈獲得沉澱下來,用心去體會、認真看待,這是一個樂趣,也是一種興趣,把這件事是自己可以去做、可以去學、可以去看、可以去問,最終獲得的感受卻是很高興、很滿足、很享受。

Timmy與Wesley Wang 在這台3D列印機,彼此合照 : 完成組裝的點滴。

我開始期待了明天的操作課程啦!

-----分享到此,謝謝大家看完----

陳明谷
2016-01-12 18:46:45

其實以步驟順序來講
我沒有照著使用手冊順序
是先把線軌跟滑座馬達皮帶都裝好
再來裝整個架構
在組裝上就不用把整個架構轉來轉去


原文網址 Wesley Wang
2016-01-12 18:16:21

上週六日參與 ATOM 認證講師課程,協助 Timmy 組裝 ATOM 2.0,由於 Timmy 耳朵聽不見,所以,我們是用比手畫腳的方式一起組裝 ATOM 2.0。^_^

以下是 Timmy 的組裝心得。
--------------------------------------------------------------------------
https://www.facebook.com/timmy.chen.106/posts/1186386454723353

今天終於把ATOM 2.0 3D列印機組裝完成了,很感謝 Wesley Wang 的幫忙、陪我一起完成組裝,彼此在感受著組裝完成的成就感….(有親自組裝過的人能體會)

我有拍了一些照片記錄,雖然不多,但是,可以看得出ATOM在每個零件、包裝設計、說明書流程...等,都有下過了很多的苦功、用心地做好。

完成後,看到自己的3D列印機,正在自動定位中....
運作順暢地答、答、答....(輕觸玻璃圓板發出的清脆聲)

----過程點滴----

1月9日早上,我很早地7點半前出發,昨晚從桃園搭客運到台北,感謝二姑姑的借宿,讓我可以有睡足睡眠、良好的狀態,啟程搭捷運到大同大學。

大同大學內有一個特別的工廠,叫做”未來產房”,這是提供不論何種科系、不分國籍(1樓有外國人來聽課和分享交流喔!)、不分性別、不分身分….

簡單說,就是給有興趣DIY、設計發想、3D列印愛好者的一個可以動手做、分享交流的好去處喔!

整個組裝過程,有Wesley Wang 的組裝經驗,讓我可以從中學習到不少、體會到ATOM的產品為何要把DIY交給消費者,也讓我理解到一個3D列印機,就需要很多的零件、電路板、顯示板、馬達、鋁材製…等,從小的螺絲,到大的機體。

儘管組裝過程冗長,可是,我覺得不喊累,因為組裝過程很愉快,特別是當專注這件事,就會讓自己的心靈獲得沉澱下來,用心去體會、認真看待,這是一個樂趣,也是一種興趣,把這件事是自己可以去做、可以去學、可以去看、可以去問,最終獲得的感受卻是很高興、很滿足、很享受。

Timmy與Wesley Wang 在這台3D列印機,彼此合照 : 完成組裝的點滴。

我開始期待了明天的操作課程啦!

-----分享到此,謝謝大家看完----

陳明谷
2016-01-12 18:22:54

看不到

Bise Chen
2016-01-12 21:00:06

看不到

Lawrence Lee
2016-01-14 12:15:53

感謝文忠的細心協助!


原文網址 Celgen Liang
2016-01-12 12:48:35

最近常常會進料不順~印一下子~就會出料變少~甚至卡住~換新料時快速抽出時發現~尾端不再是細尖狀~而變成軟圓狀~直覺是噴頭堵塞了~進料馬達空轉磨損料~甚至斷脆裂~拆解後發現可能是印頭噴嘴堵~換上新的噴頭鐵氟龍管~重新手動進料時~居然會把鐵氟龍管從噴頭中再擠出來了~是噴頭內部太堵塞~反推把鐵氟龍管擠出來了嗎?

這法要如何排除壓?

機器ATOM1 原廠料

Odinson Thor
2016-01-12 12:50:13

能把鐵氟龍從噴嘴擠出來真不簡單

Celgen Liang
2016-01-12 12:50:38

我剛剛也嚇到了!!

Odinson Thor
2016-01-12 13:06:22

噴頭溫度可能有260度以上

Celgen Liang
2016-01-12 13:12:03

沒有ㄝ~一直都是用原廠料~200度~目前換上新鐵氟龍管測試中~

陳明谷
2016-01-12 13:18:53

是從噴頭出來
還是在快速接頭上被反推出來?

陳明谷
2016-01-12 13:22:55

加熱到200度 移除內部鐵氟龍喉管
拿原廠提供最細的六角
球狀端進去戳戳刮刮拉拉攪攪
基本上就清的很乾淨了!

Odinson Thor
2016-01-12 13:30:32

鐵氟龍從噴頭噴出來基本上應該已經融化了,超過最高耐熱溫度260度

Celgen Liang
2016-01-12 16:23:27

是被反推出來才是正確的描述啦~XD. 鐵弗龍從噴頭出來就真的太猛了

陳明谷
2016-01-12 17:01:02

那表示你插不夠進去

Clarence Lee
2016-01-12 17:21:43


原文網址 陳佳卿
2016-01-12 01:34:30

升級完1.99 韌體2.04B z軸校正功能大躍進啊!口紅膠一層就能粘死死。

先po個剛出爐的美女。

防翹曲2mm 溫度175 厚度0.1 速度應該是10mm/s 高度100mm 支架60度 間隔0.2mm 30mm左右開啓側風扇 。

溫度pid、50x50方框、歸零(0.26)等校正都做過。

耗時6小時多。

收尾一樣還是悲劇一坨⋯⋯誰教教我怎麼救收尾( ´ ▽ ` )ノ

到最後一層都在哪轉圈圈加熱⋯⋯

陳佳卿
2016-01-12 01:36:24

李穆
2016-01-12 01:40:56

min layer [s] 改 0.2~0.5看看

陳佳卿
2016-01-12 01:44:30

所以這樣只會引響到最後面那層嗎?!
他的設定是指 低於min layer時間 就會自動加長時間到min layer的設定值嗎?

李穆
2016-01-12 01:46:55

所以走很慢不就溶掉了嗎?

陳佳卿
2016-01-12 01:47:58

對@"@~~(我一直以為是說 設定1秒 那層最多時間就只能跑一秒 (跑超快這樣))~~

李穆
2016-01-12 01:49:58

是「至少」跑1秒,不然就開prime pillar來分散時間

Robin Hsu
2016-01-12 03:31:01

如果是為了最後 ending 那一點不好看 ...

不然就 在旁邊印一根比它高一點的柱子 @@~

Dan Salvador
2016-01-12 04:24:26

Beautiful

廖新弘
2016-01-12 06:19:57

印象中這個可以不用開支撐

陳錦源
2016-01-12 08:16:54

可以請問你韌體升級到哪一版嗎??

Yu Shu Huang
2016-01-12 08:48:32

我也是1.0的 升級1.99後真的差很多!

Daniel Cheang
2016-01-12 10:28:26

防俏曲2mm 是什麼


原文網址 許晉維
2016-01-11 22:00:03

小弟在列印的時候,噴頭總會掛到底盤,有時候會導致列印失敗,有沒有大大可以指導一下小弟該去哪邊調整

李穆
2016-01-11 22:04:57

調整G29 Z+0.xx的xx

林文和
2016-01-11 22:07:25

李大的回應+1

陳佳卿
2016-01-12 13:22:40

軟體是哪個版本的???
看PO文的圖 好像是ATOM 2.0版本
應該可以在選單內找到Z 軸歸零,然後再調整藥的Z軸高度

許晉維
2016-01-12 19:31:53

感謝各位大大問題已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