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ker+t=market
  • 3D列印服務
  • COSPLAY 3D 建模
  • 1
  • 2
  • 3

ATOM 3D Printer Group 造訪社團 » 硬體組裝 保養 調校

原文網址 Adrian Li
2017-06-25 13:08:52

求救
官方的測試檔
每次預熱後,開始印時,後面中間的杆都會抽束一下,然後影響了印頭的位置。
在這之前,也發現每次完成打印home的時候,那根杆亦會途中卡一卡。
也就是往回走的時候會卡,但手動去zero再home,又沒有出現卡的情況,所以搞不明白問題根源。
不知是否相同原因,最近都不能成功印好工作,噴頭變得不穩定不精準。

黃忠賢
2017-06-25 13:11:57

把韌體重刷看看吧!

Adrian Li
2017-06-25 13:23:54

123都重複做過了無數次 ?

Stanley Chen
2017-06-25 13:54:21

韌體如果刷到最新要設定成ATOM 2.0才行喔

Keisuke Lin
2017-06-25 16:33:09

切片軟體start那些gcode先拿掉看看

Dennis Chen
2017-06-25 17:09:53

Restore Failsafe後,重作auto level再Save Memory看看有沒有用...
順便測一下Goto Zero是不是真的有到中心原點


原文網址 洪睿皇
2017-06-24 20:38:15

更正:全新 ATOM 2.5XE(沒空玩)-售-
以前貼ATOM 2.5(我以為 ATOM 2.5XE 都一樣)
後來『陳維德』先生問我,我才知道2.5是單進料?
更正一下,是雙進料(預加熱底盤...)
反正我也不是有很多實踐研究這方面
當初看官方介紹影片,好奇購買
(充滿幻想...3D列印.還可以自己加購買雷射頭.還看到有人改成雕刻機...)
自己卻沒時間

因為,自己事業繁忙,放著也不是辦法,故賣給有緣人
目前機台狀態說明:
參加『 ATOM 2.5 早鳥活動』時購買
收到後,直到過年才組裝好(100% 未通電)
全部沒動過!至於是否組裝好,要購買者自己看
我是『看圖組裝』,所有原廠東西都齊全
想過年後,再來玩.....
眼見都6月中了(還是沒時間)所以:決定賣!

地點及方式:
1. 台中市區自取
2. 非台中市區暫不建議寄送(除非自取)

若有意者請聯繫:hong01685168@gmail.com 謝謝!
---------------------------


原文網址 Moko Jenson Huang
2017-06-24 09:48:04

MK2 兩進一出
這一陣子一直嘗試做一個MK2的Y型管
但是成功率實在不高
......
主要還是因為退料產生的拉絲
在Y型管到喉管之間造成卡料問題
......
目前的這個版本已經去除快接頭
將整個Y型管到喉管部分
全部都裝上PTFE
然後嘗試了許多回抽長度與速度
不過還是時好時壞
大概列印超過20mm高度就開始不穩定
不知還有什麼地方沒考慮到的
或許換好一點的料會改善吧?
.......
# 覺得ATOM25ex很厲害


原文網址 Estima Lin
2017-06-23 08:29:16

昨天七手八腳的把Neutron的配線接一接
結果AUTO HOME馬達反向,馬上反過來重插~
AUTO LEVEL時撞底板玻璃,還好緊急停機!
因為我裝E3D的噴頭,這時候韌體Z的高度要由225改為195~
終於可以AUTO LEVEL了,但是…
AUTO HOME時上升馬達好大聲,像戰車一樣!
AUTO LEVEL時效應器扭啊扭的,真是有趣!
看來還有很多地方要修改才行~

更新
首印~
扭啊扭的都印不直,看來有得改了…

# 因為太吵不敢玩下去會跪榴槤的
# 太晚了沒錄影
# 今天要準備試印了

陳維德
2017-06-23 21:14:11

直線還好有轉角時會徧移,要說還算是在級格邊緣XD

Estima Lin
2017-06-23 21:16:14

"笑"果十足...

Charlie Ting
2017-06-23 21:28:09

有五軸3DP的fu....

Estima Lin
2017-06-23 21:39:48

首件失敗!
15mm高印到10mm高就脫桿子了!
噴頭固定座也不行要修改,糟了個糕~
尺寸也不對50*50*15→51.2*51.2*15

James Lin
2017-06-23 22:56:25

噴頭不一樣是否要重算與修改FW ~

Estima Lin
2017-06-23 23:00:02

修正是一定要的...

Estima Lin
2017-06-23 23:15:25

GG了~
想不到MIC的馬達這麼爛....
才撞幾次車就爆開了?
X、Y、Z全爆了

陳維德
2017-06-23 23:28:49

鎖馬達的螺絲不能用16mm 的,會把下面固定螺絲頂出去,還會鎖壞螺紋,我後來是改用12 或15mm 的去鎖,馬達的螺絲都重買40mm 的重鎖沒記錯的話

Estima Lin
2017-06-23 23:29:29

難怪全都爆了

Estima Lin
2017-06-24 01:25:04

XYZ的3個馬達全部拆下來整理
馬達螺絲原本就是40長,上螺絲膠很勉強的救回來了....
上面原本用16mm改用12mm的,
目前很勉強的能用就好,這個可能需要大改造...

Estima Lin
2017-06-24 12:25:40

這個小玩具真是好玩....

Charlie Ting
2017-06-24 12:33:00

那個螺紋的長度和強度很一拜一拜, 尺寸不準的話,很容易壞

Estima Lin
2017-06-24 19:40:11

其實還算OK!

Alan Chen
2017-06-25 16:02:46

請問12mm的 是自己另外買的?

Estima Lin
2017-06-25 16:04:59

是的,M3*12mm是之前買的備品!

賴昱橙
2017-06-25 22:27:00

Estima Lin 請問大大 小弟也是用E3D 請問改高度 要改韌體的哪個參數?

Estima Lin
2017-06-25 22:34:35

這個

賴昱橙
2017-06-26 01:26:37

謝謝大大


原文網址 黃書珊
2017-06-22 13:21:41

【求救】
原本我要印樹梅盒,發現出料不順
所以我把機器重新檢查後,試印了300mm,成功了
再回去印製樹梅盒,還是一樣出料不順
原本以為是檔案有損毀,又重新切過一遍
還是不行
然後換料在試印300mm,很順利
又在印一個大平台,也很順利
就是印不了樹梅盒這個檔案
中間我還重新載過原檔,也重新切過
就是印不出來............

機器很正常啊.......求解

黃書珊
2017-06-22 13:22:06

阿.......會不會是SD卡壞掉.......

吳水豚
2017-06-22 13:25:03

也有可能你機器只有中間準

呂威忠
2017-06-22 13:29:23

感覺第一層就太高了ㄋ..沒附在玻璃上

黃書珊
2017-06-22 14:15:47

我重新調成0.1層高讓他印
結果還是一樣出料不順
我就放給他跑觀察 …… 查看更多

蘇炳文
2017-06-22 14:37:49

不好意思,請教一個其它的問題,請問這是那個切片軟體?
看起來蠻簡單清楚的

Chen Zimook
2017-06-22 15:16:17

第一層溫度 中間選項 為了要把底板黏緊 要再高一點
可以在加個5度看看

廖新弘
2017-06-22 16:03:27

你的喉管內的鐡氟龍管多久沒有換了

黃書珊
2017-06-22 16:08:28

現在試印這個也沒問題
感覺印樹梅檔案怪怪的

吳水豚
2017-06-22 17:21:21

其實樹梅的殼一個才....那樣那樣~印的時間成本這樣這樣

ChihJun Soong
2017-06-22 17:21:22

可能有破圖..用切片程式看一下是不是有的地放被切掉裸空了,如果是cura 可能需要設定缺陷修補結合讓他修補.

吳水豚
2017-06-22 17:29:40

也有可能底部有雜點~~~導致零件飄在半空中

Charlie Ting
2017-06-22 17:30:12

噴頭捅一捅

黃書珊
2017-06-22 17:35:42

感謝大家的回覆
跟朋友測試的結果
他重新切給我印 …… 查看更多

Ming Ya
2017-06-24 09:42:49

所以kisslicer切片 ,用在ATOM 是不相容嗎?

還有你的層高跟噴頭寬度為何是0.2/0.4 不是應該設一樣的嗎?

黃書珊
2017-06-24 10:13:06

黃書珊
2017-06-24 10:13:16


原文網址 Charlie Ting
2017-06-22 08:57:36

[久違的3dp分享]

很久沒分享3dp的東西,其實連 ATOM 也好久沒開機。近來看到很多玩家似乎像2年前的我一樣遇到很多問題,有一些也是我沒注意到的。所以就來試一一下。

首先,我畫了一個 50x50x35 的方塊,但在每一面的不同位置挖了一個 10x10 的方孔。

這個目的是為了測試一個現象,就是物件是否會因為表面的狀況出現不連續,而使列印出現變化?這個問題主要在於物體突然出現孔洞或快速轉變的形狀時發生。

另外,也順便測了一下翹曲和尺寸精度的部份。

結果如下:

1. 尺寸精度
三個面的尺寸誤差基本上都在5條內。

2. 翹曲的狀況
把底部放在鋁塊上時,兩個方塊的接縫是微小的,而且邊邊沒有很明顯的孤度,代表翹曲的狀況很小。

3. 速度跟列印面的狀況
這點就很有趣了,不過因為我隨手用了架上的線,所以那個波紋不是很好拍。總之,從每一個面的不同孔位的四週列印波紋變化可以發現幾個特徵:

A. 噴頭在加速段的列印品質相對完美
B. 噴頭在定速段的列印品質有明顯波紋
C. 噴頭在減速段的列印品質也相對完美
D. 波紋變化呈現相當高的一致性
E. 波紋在不同的方塊面有不同程度的表現

綜合以上特徵,我個人覺得有幾點要留意:

1. 速度會影響列印品質,而這部份可以有明確的檢測方式。
2. 結構性的因素可能造成某個軸向的變動誤差偏大,進而影響列印品質,而這又跟列印速度和加速度有關。
3. 這樣的波動對於尺寸的精度影響有限,但對挳母中的細膩度會有影響。

這表示,delta 的機器其實蠻穩的,有一點防呆。但如果要追求細膩度的表現時,對於結構精度的控制就是必須吹毛求疵去處理才行了。

換言之,進入門檻不高,但要玩到很進階,就要很嚴謹了。

以上,跟大家分享~~

許阿瑋
2017-06-22 08:59:48

關於速度會影響品質這件事我也覺得有點困擾


原文網址 Vinz Cn
2017-06-21 22:03:31

請問一下大家,水平校正的時候,會在某一個固定的點失效,把噴頭推歪,請問會是什麽原因呢?

馮致榮
2017-06-21 22:11:15

彈簧稍微拉鬆一點就解決了

Vinz Cn
2017-06-21 22:15:40

真的欸!!謝謝!!!

Minan Ching
2017-06-22 08:25:51

建議
1.看看馬達的3個皮帶緊不緊,都得調緊。
2.或可以將噴頭與holder的彈簧拿掉。
試試

Vinz Cn
2017-06-22 08:45:09

好的,謝謝你^^


原文網址 林雋哲
2017-06-21 19:10:44

想請教一下 這是我跟團買的neutron套件 ,但上電執行auto home 的時候 馬達總是不會轉 並持續發出影片中的高頻音,請問為什麼會這樣呢? 線路接錯了嗎?

楊明
2017-06-21 19:22:35

四條線順序看有沒有接錯(如果端子是來就夾好的),還有檢查看線是否有斷路

Moko Jenson Huang
2017-06-21 19:27:39

因為完全不懂馬達,我玩過4*3*2*1=24的排列組合...XD

Josh Hsiao
2017-06-21 19:29:04

限位開關沒裝的話馬達好像不會動

Wangta Liu
2017-06-21 19:35:00

a4988電壓記得調喔

Eddie Huang
2017-06-21 19:35:08

這個步進馬達分a=

Eddie Huang
2017-06-21 19:38:01

a+a-b+b-先找好方向。auto home 預設是往正向去找limit switch的

Eddie Huang
2017-06-21 19:41:08

線沒接好的聲音是dadada

柯紀維
2017-06-21 19:59:47

我自己買的馬達接線有接反,可以確認一下

Wangta Liu
2017-06-21 20:20:50

a4988下面的jump記得插上

ChihJun Soong
2017-06-21 23:12:22

1. 限位開關問題,沒接或是級性設錯讓程式判斷已經歸零, 2. 驅動電流過小推不動, 4988 一般配合17型馬達要調0.7~0.8V....marlin 程式一般歸零就算已經在0點,他也會先脫離一點距離再重新規0, 所以最少也會轉一下, 所以我認為2. 電流過小的機率比較大. , 另外一個跟電流有關就步數設太大也可能轉速過快,超出馬達的能力無法激磁造成失步狀態..前面網友講的jump 和步數要搭配才行.

林雋哲
2017-06-21 23:35:54

已解決 謝謝大家~

吳水豚
2017-06-22 01:00:24

黑綠紅藍試看看

林雋哲
2017-06-22 01:41:27

另外想請教一下 為什麼電源輸入(12v)會有兩組? 只接一組也可以動不是嗎

陳冠銘
2017-06-22 01:52:25

一組供電機 一組供熱床

楊朝鈞
2017-06-22 07:56:40

馬達總是不會轉?
我怎麼看到馬達轉很快........


原文網址 Harry Cayne
2017-06-21 17:57:05

Why does my nozzle temperature drop to 167•C while printing and never reach up to 185C just before starting to print?

翻譯年糕

Minan Ching
2017-06-21 20:22:43

To check mother board and nozzle's line is contact or not,maybe the line presss by Bad holder or others. I thinking...

Harry Cayne
2017-06-23 19:29:47

the fan is cooling in excess, I had to set it to 60%


原文網址 黃家宏
2017-06-21 14:02:52

想請問大家,有人遇到過這種狀況嗎?

2.5EX列印時進料模組的快接頭會抓不住鐵氟龍管,而將鐵氟龍管整個推出來,然後削掉一層皮,剪掉以後重新接上快接頭,再重新列印也是會發生,已經發生五次了。

想請問各位有何解?

謝謝。

林志鎰
2017-06-21 14:03:45

黃家宏
2017-06-21 14:05:08

好的謝謝

Charlie Ting
2017-06-21 14:10:18

換快速接頭,另外你的出料壓力也太大了

Muhammad Ikhsan
2017-06-21 14:11:57

那個扣環我已經懶得印,直接用束帶束起來,而且束帶的寬度還剛剛好XD

Arthur Pai
2017-06-21 14:14:03

扣環在黑色壓克力上,不用自己印

陳順得
2017-06-21 14:57:52

其實問題不完全在那,那很可能是送料壓力過大,導致快速接頭咬不住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