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員
統計數據
原文網址 Wayne Lin 2016-05-02 21:23:02
需要求助~ 由於剛使用atom2.0,需要做z offset的校正,想更新2.0.6,但是按照說明書步驟走到最後一步,在lcd點選cntrol~rectore...,沒有出現stoer memory,也沒有任何更新的反應。截圖如下,請問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是沒有連接到嗎?,再繼續按照影片的說明下載ftdi,解壓縮完之後,如何安裝?
廖新弘 2016-05-02 21:32:15
第一先確認你的電腦有連線到列表機嗎
Wayne Lin 2016-05-02 21:35:49
您好,謝謝您,我在tool-serial port-裡面僅出現一個com1的連結口。要如何確認呢?
廖新弘 2016-05-02 21:36:55
要去電腦控制台確認,不然安裝驅動程式
廖新弘 2016-05-02 21:38:37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atom-3d-printer-group/usb-%E9%80%A3%E4%B8%8D%E5%88%B0%E7%9C%8B%E9%80%99%E9%82%8A/1626519154253040
Wayne Lin 2016-05-02 22:18:25
問題已解決,謝謝您
原文網址 Timmy Chen 2016-05-02 19:04:06
求助~ 目前遇到三個問題: 1. 角尖在某次不小心掉落,造成小斷裂。 2. 左臉腿色、後面邊緣腿色。 3. 這是鑰匙圈,這是客戶給我的反應(客戶提供拍攝)
所以,想詢問各位大大,有沒有什麼建議? 目前我有做過列印、水砂紙細磨、噴上白色底漆、油性黑筆手工上色、模型用透明漆(光澤)。
正煩惱「再去那裡找保護漆?」、「修改角尖改圓角?」⋯
廖新弘 2016-05-02 19:07:27
翻模,然後用環氧樹酯灌模
Timmy Chen 2016-05-02 19:13:10
翻模會做很久嗎?不曉得您有沒有可以支援翻模?成本會多少?
李宣平 2016-05-02 19:15:41
+1
李宣平 2016-05-02 19:16:14
沒貴多少! 但可以最做很多個 省時間
Timmy Chen 2016-05-02 19:18:01
喔!我得思考怎如何去選購翻模的材料~印象好像在美術用品店會賣?
陳明陽 2016-05-02 19:23:51
基本上 除非保護漆噴超厚(撐久一點),不然撞久一定掉漆,尤其是當鑰匙圈
施百鴻 2016-05-02 19:34:15
模型用透明漆
林宏洋 2016-05-02 19:42:28
同感,這似乎是宿命。
XianLiang Lin 2016-05-02 19:45:24
其實可以反過來泡在環氧樹酯裡...像泡在圓球裡,打個洞加裝鑰匙圈洞,要不然就是把面具增加厚度做成母摸翻模,再拿個線掛者面具上,放在模具再灌樹酯增厚也是不錯的方法,你可以參考看看.
陳明陽 2016-05-02 19:47:03
這個純保護漆面還行, 但在常撞擊區 ,用這個掉漆掉更快....
林宏洋 2016-05-02 19:47:31
去化工材料行找矽膠1KG裝的,約350~400元,德製品比較貴約650,然後環氧樹酯一罐450g約250元,有分硬化後是軟的跟硬。網路上有翻模教學可以去翻看看。
栗浩倫 2016-05-02 20:01:13
其實3D列印出來的物件跟木製品很相近,越是接近橫紋的部分越容易斷,所以我平常都會拆件讓長型或尖型的躺著印提高強度,如果還是擔心怕斷的話可以鑽小洞插鐵絲或釘子進去補強
Timmy Chen 2016-05-02 20:16:45
我就是用了這個,不過,在需常磨擦、撞擊後會掉漆(≧∇≦)(苦笑不得
Timmy Chen 2016-05-02 20:17:27
好無奈又不得不同意!
Timmy Chen 2016-05-02 20:21:53
跪求住高雄的大大,可以方便面對面教學?~(≧∇≦)(我對矽膠、環氧樹脂的知識是半知半解~
Sammy Yu 2016-05-02 20:22:38
翻模,灌臘模,在澆鑄成金屬件,強度比較好。
Timmy Chen 2016-05-02 20:23:22
我沒有大手筆啦~還是謝謝您!
Timmy Chen 2016-05-02 20:52:20
請問各位大大,我應該如何選購? 請詳見下述網址 : http://shop.dechemical.com.tw/category.php?type=1...... 希望請大家不瑟分享,謝謝~
陳明陽 2016-05-02 21:05:52
其實直接在目前的成品外 塗上透明的環氧樹酯,大致上就可解決, 而用翻模是加速生產,但如果只是直接塗裝而已,還是會掉色的,顏料選擇也是個問題
Timmy Chen 2016-05-02 21:11:05
還有這方法....! 只是好像治標不治本,翻模加速生產!
封莫 2016-05-02 21:13:53
翻模這裡可以代工也可以教學
Timmy Chen 2016-05-02 21:17:03
一對一教學可以嗎? 需到台中上課嗎? 代工成本怎麼計算? 謝謝,靜候您的回覆,會在這週三會再確認是否喔!
封莫 2016-05-02 21:18:14
一對一可 我週六會在台南 代工的話看你的數量
Timmy Chen 2016-05-02 21:20:00
這週六在台南的哪裡? 材料是否需自購自備前往? 代工的話,目前已知需要25個即可(翻模)。 上色的部分,需要討論怎麼處理,因為我都是自己手工上色繪製,很需要仔細不馬虎~只怕會掉色Q_Q
Timmy Chen 2016-05-02 21:22:39
我看過了您在臉書分享的翻模影片,看起來您有很多翻模的心得,我希望可以向您虛心請教。(跪下)
張啓源 2016-05-02 21:28:08
上金油再低溫烘烤或自然風乾⋯⋯
Timmy Chen 2016-05-02 21:30:33
金油....wwwww 好神奇~~~ 還有這個東東,網路上找到金油是什麼.... http://forum.jorsindo.com/thread-2405231-1-1.html
張啓源 2016-05-02 21:34:47
金油在碳纖維腳踏車中是很廣泛被運用的,目的在保護塗層(保護膜的概念)
封莫 2016-05-02 21:34:47
週六是看我們的時間皆可再喬 在台南東區吧 場地要先確認好再跟你回覆
Timmy Chen 2016-05-02 22:15:03
好,請您在5/5前確認好場地、教學費用、材料成本,方便總價估價、代工估價~ 謝謝,這週六下午、晚上比較有空,因為當天上午和中午,要在台南慶祝阿婆的母親節聚餐。 若時間上有什麼要調整,可以再討論喔! p.s 基本上,家人說若當天有事無法前來不要緊,可以當天晚上在阿婆家聚餐
Timmy Chen 2016-05-02 22:23:36
若要代工翻模,一個30mm x 30mm (比手掌還要小),總共25個,估計多久才能完成? p.s 我得在 5/21前完成上色,21日是客戶指定的交期。
許大曜 2016-05-02 22:35:33
高雄市建國路靠近高速公路旁有家專賣波利及矽利康的原料的店(個人的原料來源)可以參考看看!!
封莫 2016-05-02 22:54:24
我一併在5/5日以前回覆給你
Timmy Chen 2016-05-03 00:04:44
OK,靜候您的回覆,謝謝。
Stanley Chen 2016-05-03 00:49:20
噴塗環氧樹脂~
Timmy Chen 2016-05-03 05:45:22
前面有人跟您說一樣的解決方法,原廠大大~
原文網址 賴立謙 2016-05-02 18:35:44
想請問一下各位前輩 他的耳朵怎麼印都會像這樣一坨一坨 不知道是哪邊參數設定有誤
曾荐宏 2016-05-02 18:36:56
熱堆積~開個PRIME看看
廖新弘 2016-05-02 18:48:34
熱堆積,Min Layer 調少一點
RenJie Huang 2016-05-02 19:04:59
一次印個10隻應該可以解決問題
陳柏安 2016-05-02 19:10:50
大概一次4隻就可10隻有點多XD
賴立謙 2016-05-02 19:17:34
我大概印五六隻了~~ORZ
葉世瑋 2016-05-02 20:23:42
耳朵的高度開風扇,但要注意牽絲
Chuang Ivan 2016-05-03 21:25:03
Trigger設太大,要小於耳朵的距離,應該只會剩牽絲
原文網址 林文和 2016-05-02 16:57:46
感謝廖大及多位達人的指導,目前又發現兩個問題請教, 1.切片x.y速度原設定好像是3000,廖大有說可先旋鈕用手調降速,我調到80%時就沒發生失步的問題(印兩個都完成),但我將切片設定3000降到2000(廖大建議是說500),旋鈕沒調,卻失步了,我想了解的是,降80%沒失步,降66%卻失步了?這是何原因?這兩者設定是差別在哪裡? 2.切片時有時都會設定一個薄圓圈來減少列印熱堆積,但因為對回抽不熟所以列印時常牽了一大堆絲,可是當絲在熱收縮的時候卻會將薄圓圈拉傾倒造成後來的列印無法繼續堆疊上去,而轉而直接黏在物件上造成長一條條的粗毛,有其他方法不用薄圓圈但卻能減少熱堆積嗎? 感謝
廖新弘 2016-05-02 18:03:15
1.你搞錯了,切片軟體的加速度是幫助你計算列印用的,實際的加速度不是在那邊調整,而是在機器的LCD裏操作,在Control>Motion>Accel下去調整 2.拉絲的原因很多,回抽速度跟回抽距離及列印溫度和側吹風扇降溫有關那個要多多嘗試
廖新弘 2016-05-02 18:06:19
調整完記得store
林文和 2016-05-03 09:42:50
恢復原廠設定為時是原設定多少呢?之前剛買來,有某大大教我恢復過原廠設定,再一一設定回去,但你剛指示路徑下我看到設定,卻是9000,嚇我一跳,是我之前設定錯誤還是沒設到,希望這就是一直在失步的元兇,也感謝廖大的耐心指導。
廖新弘 2016-05-03 09:47:16
其實我也忘記原廠加速度是多少,500這個數字是大家常用的速度,有把握的話,設定高一點也ok
原文網址 歐俊龍 2016-05-01 12:22:41
請問現在哪裡還可以買1.99升級套件? 之前來不及夠買!感謝~
廖新弘 2016-05-01 12:31:55
請洽原廠,或者看看有沒有人割愛
沈育廷 2016-05-01 12:40:17
買2.0改1.99
原文網址 Allen Kaboom Tsu 2016-05-01 12:05:54
求助各位大大,機器目前是1.99版,套件買了幾個月才在星期四晚上裝上,同時更新''分位''成2.0.5b,試印了20分鐘都還ok,然後就開始了影片中的狀況,影片後面溫度升高後就開始冒出燒焦味, 請問這樣如何解決,先謝謝大家
Allen Kaboom Tsu 2016-05-01 12:18:58
文字敘述一下: 開電源 預熱開啟 幾秒後風扇減速,螢幕亮度降低 微弱的搭搭聲越來越大聲 冒出焦味 關機
廖新弘 2016-05-01 12:28:11
電線沒有接好
Allen Kaboom Tsu 2016-05-01 12:29:25
等一下檢查看看 感謝
Allen Kaboom Tsu 2016-05-01 23:51:13
經過不專業的區塊逐步測試,焊線處沒測出問題,板端的線也沒測出問題⋯⋯ 就在準備放棄時, 把線材套管裝回去,異常問題出現!而且變成一升溫就'中',於是再把接頭推緊點試試, 果然照片中的接頭有一點點鬆⋯⋯真的是只有一點點 就這樣,接下來的4次升溫測試,就都沒問題了! 報告完畢,再次謝謝廖新弘大大的提示
原文網址 Ver Worlding Max 2016-04-30 23:40:15
想問一個基本到不行的KISSLICER設定問題,最近想列印大型物件,分割後沒有超過灰色ATOM的床的大小,但是卻超過他的預設方框的大小,請問有辦法把他的方框也改成跟ATOM列印範圍的圓柱大小嗎?
Bise Chen 2016-04-30 23:44:31
自己畫一個圓盤 stl 替換,把機器尺寸改可列印尺寸。
Bise Chen 2016-04-30 23:45:19
bed is round 核取。
原文網址 王大雄 2016-04-30 22:06:43
請問各位大大,因為我改裝了玻璃底座,厚度增加了5mm,導致在go to zero時會有先有撞擊聲才下降,且噴頭直接貼在玻璃上,推測因是出廠z軸高度限制所致,但不知道該如何改設定,請大家幫忙,謝謝。
廖新弘 2016-04-30 22:20:14
打開韌體,在configuration.h的選項下找到這行#define MANUAL_Z_HOME_POS 在POS後面填入目前噴頭的高度,存檔後上傳,上傳完韌體後,請記得到LCD螢幕點選control-> restore failsafe -> store memory,再執行後續的列印工作
劉宏威 2016-05-01 12:08:04
Pos用原本的高度(三百多)再減掉你玻璃增加的高度
原文網址 Gundam Huang 2016-04-30 15:06:26
請問一下atom2.0噴嘴孔徑是多少啊~
Odinson Thor 2016-04-30 15:06:46
0.4mm
Gundam Huang 2016-04-30 15:07:00
感謝
原文網址 Charlie Ting 2016-04-29 14:18:01
[1N5408 - Ripples Eliminator report]
這次的小外掛似乎引起不小的迴響,所以我想我有必要作更深入的分享,讓其他同好們可以決定是否去作這個小改造。
首先,先釐清一下 3dp 的 fdm 機種(不論是 delta 或 xyz) 他們在列印的這個程序上,都是從 3d 模型 --> 三角面(網格)--> 向量線條 --> 座標值 --> 步進數 --> 同步驅動四軸(含線料)。
這其中經歷了3d建檔、切片程式、Marlin、機板、驅動電路、最後到馬達。
那麼,我們現在想要處理的問題究竟出在那一個環節,佔比多少,可能大家心中要先打個問號,稍作保留。
以先前印心經筆筒的經驗來看,當筆筒的圓是切成48等分時,它的圓其實是多邊型,切到200等分後,看起來更圓了,但事實上還是看得出來。像這個問題,就是出在前三個環節,產出的向量線條本身就不完美。
而這些座標值要轉成步進數時,都會因為四捨五入的問題,而產生規律的變化,這個狀況造成了摩爾紋的出現。
最後,當驅動電路在分步上因為訊號的不夠完美,造成在16分步或32分步中的幾個分步不夠確實,這可能造成列印時會有規律的不穩定性,而這又跟它發生的時間點和加速度有關。
前言結束,那麼 1N5408 處理的是那一段?就作者的理論來看,它能解決的就是改善少數分步的供電品質而已,而它理論上,會讓列印品質略好,但在直線或平面的表現上,是相對有限的。(因為連續性的問題)
至於這樣的外掛有沒有風險?這問題要看硬體的架構,機板丟訊號給 drv8825 ,它再作出對應的供電給馬達,但現在中間多了一些二極體。就這一串的硬體來說,馬達是不會壞的,因為給它的電並沒有什麼不同。機板是不會壞的,因為它只餵弱電的訊號。drv8825 基本上也不會壞,因為它負責供電的部份並沒有得到什麼不同或過大的反饋。唯一可能出狀況的是二極體,但是這要看選擇的二極體規格,只要它能撐得住那個電流,基本上就沒什麼破壞性的風險。這種元件也大多不是消耗品。 所以在我來看,這東西是零風險。
至於,修正波形之後,究竟有多大的效果?或許之前拍的照片不夠清楚。另外提供幾張給各位參考,而且這部份我跟作者的觀點也有些不同。因為他的說法是要極慢的情況下,那個供電的差異會比較明顯,但我覺得用極慢的速度並不符合正常使用的狀態。因此,供電狀態的理想與否,會在列印表面有比較大的加速度變化中出現。因為當加速度的變化越大,這些原本因為供電狀態不良的分步所印出的表面就會顯得不夠漂亮,當它的供電正常後,才能恢復正常應有的表現。
照片如下:
戴士偉 2016-04-29 14:30:22
我說明一下我的看法, 原作者在示波器發現, 低電壓的部份行為異常, 不符合預期, 換句話說, 低電壓也就是低速部分行為會異常. 一般列印確實不會使用低速, 但直線轉彎或直角或U型彎, 就會導致速度降低到低速, 再拉高速度. 因此就會遇到原作者所說的低速區域, 但這是指直角座標系的機種而言. Delta 又稍微複雜一點. Delta 的速度規劃, 並非噴頭路徑的轉角才會減速, 就算是直線也會有轉角發生, 因為機構轉換的關係, 轉角發生在單一馬達正轉又反轉的區域, 因此也會遇到低速區域. 圓路徑是一種很特殊的路徑, 在直角座標系的機器, 馬達反轉會發生在0,90,180,270度的位置. 在一般CNC機台上, 會有所謂的尖角補償, 也就是針對低速區域做摩擦力補償. 但圓路徑在 Delta 機種呢? 要看一下走圓時, 各軸馬達會怎麼轉動而定... 我腦袋無法模擬這麼複雜的東西了 XD
Charlie Ting 2016-04-29 14:37:20
我的想法會傾向單純化,就是當驅動力不足時,噴頭的慣性和動量就會造成更大的影響佔比. 所以供電不良的這些分步能夠改善, 在那些情況下就會更理想.
戴士偉 2016-04-29 14:44:32
路徑 -> 速度規劃演算法 -> 命令輸出 -> 驅動晶片 -> 馬達 -> 機構. 問題從源頭抓起, 源頭改善, 後面就不容易出問題, 這次點出來的是驅動晶片到馬達端, 會有兩種結果, 1. 機構爛... 可以吸收高頻雜訊, 也就是低通濾波效果, 最終結果會有點無感, 但機構爛本身問題就很大了, 所以這問題絕對無感~ 2. 機構強壯.. 任何雜訊都可以真實呈現, 最終結果就會把錯誤的命令給呈現出來到模型上, ATOM機構很強壯, 我認為問題會比較明顯. 但 Charlie Ting 的辛苦實驗結果表示, 勉強能看出一點端倪, 實際上看個人在意程度, 應該可以忽視才對, 哈~
Mickey Chuang 2016-04-29 15:53:57
因為僅看到系統中一個小部分的"不夠完美"而推導出一種理論及解決方案(通常是某個傳說的人?), 然後用該解決方案的實行結果(通常是白老鼠行之!!)來驗證的例子, 就我之前看過的多半不一定有效, 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多半沒有對症下藥. "3d 模型 --> 三角面(網格)--> 向量線條 --> 座標值 --> 步進數 --> 同步驅動四軸" 這一掛下來, 只要有一個以上環節有頻率的特性, 就有摩爾紋的因子存在, 層高有頻率特性, 線寬有頻率特性, 噴頭前進速度有頻率特性, 就連餵步進馬達訊號的動作本身也有頻率特性, 其他可找到有頻率特性的地方還很多, 重點是對產生你看到的摩爾紋的那個頻率源是哪一個? 對症下藥才看得到效果.
林志鎰 2016-04-29 15:57:14
跟輸出模型時的STL品質是否有正相關? 品質好的話三角面也越小...
Charlie Ting 2016-04-29 16:09:15
基本上就是 polygon 的數量決定。
林志鎰 2016-04-29 16:11:04
所以調整STL輸出精密度 就可以有效的減少這個問題
戴士偉 2016-04-29 16:13:34
兩回事喔...
林志鎰 2016-04-29 16:16:49
但是對於圓來講,會更接近真圓
戴士偉 2016-04-29 16:18:12
探討的是不同層面的問題喔...
Charlie Ting 2016-04-29 16:19:56
繪製, 輸出這兩部份是分開的
殷孟雲 2016-04-29 16:48:46
分享幾個物理障壁: 1. 塑料由軟態到固態需要時間。 2. 地心引力一直都存在,上層會壓下層,尤其下層還不夠硬。 3. 步進馬達輸出的扭力大於系統操作的扭力,會以振動方式回給系統。馬林的馬達以直線斜率加速度驅動,振動比較嚴重,台灣有一個產業叫掃描器,可以做到高精度,採用另一種方式。 4. 每一個機械元件還是會老化、鬆動。
Charlie Ting 2016-04-29 17:02:21
台灣有一個產業叫掃描器,可以做到高精度,採用另一種方式。這部份能否提示一下? 我最近在玩步進馬達,有發現不同的趨勢速率曲線的反應差異不小, 或許可以試看看有沒有不同的速率曲線會更好.
殷孟雲 2016-04-29 17:07:36
這是scanner產業的know-how。
殷孟雲 2016-04-29 17:10:14
這個硬体平台有限制,不適合。它本來就是open source,真功夫不會在裡面。
討論主題
全不選 主題相關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