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員
統計數據
原文網址 Yu Shu Huang 2015-09-28 09:25:51
同一個gcode 某家的透明紅 vs 大鳥的黑色PLA 透明紅印厚壁還看不出大問題,但是印單層(像支撐和內部填充六角)都印的稀稀疏疏好像千層派一樣脆脆的,這樣是溫度不對還是純粹材料不好...(目前看起來比較可能是參數設定要再調過)
Clarence Lee 2015-09-28 10:07:22
溫度再多著墨看看...205 210 還有可能回抽參數是不同的... 先關掉回抽重切看看狀況 先從簡單的模型去抓比較好抓問題...
Yu Shu Huang 2015-09-28 10:56:53
提高溫度是覺得可能吐料有問題嗎?我以為是太熱融掉所以才朝降溫去試...
Yu Shu Huang 2015-09-28 10:57:05
另一個小東西試過關回抽,不是印薄殼的話看不出有問題,但如果買的料沒法印我想印的東西就悲劇了啊orz
Yu Shu Huang 2015-09-28 10:57:16
Yu Shu Huang 2015-09-28 10:57:48
透明紅是試用料,在印這一個的時候已經用完了,買的還沒拆封,所以才在想能不能退貨
Clarence Lee 2015-09-28 10:59:42
看起來像是紅色的回抽過度的現象.. 降回抽長度看看....
Yu Shu Huang 2015-09-28 11:08:43
能否請教為何對不同的料要設不同的回抽參數呢?(非軟料) 原以為換機械才需要改設定,自己想不太明白...
Clarence Lee 2015-09-28 11:13:26
不同料的流動性可能是不同的..有時候光色粉不同就有差了.. 不同廠家的配方又不一樣.. 所以基本上我還是會看情形每卷料都先做基本測試抓一下參數範圍... 當然也有的是近似的可以共用參數..
王榮達 2015-09-28 11:49:57
你這是列印切片的參數設定問題啦,料的問題影響比較小,你應該從溫度跟列印速度去抓問題才是,這料你說印厚的沒問題?
Yu Shu Huang 2015-09-28 13:21:16
目前試印出來的東西在厚的地方看起來是ok的,所以這料可能流動性較差、應該把回抽的值改小看看嗎...?
Yu Shu Huang 2015-09-28 13:33:17
賣家的回覆: 因毎台印表机切片程式設定不同,我方初步判定可考慮調慢支撑和内部填充之列印速度。因有些切片程式會加快支撑和填充支架之列印速度,以節省時間! 在我公司3D印表機中,有二台就有此情形。
Yu Shu Huang 2015-09-28 13:36:13
放上stl檔和gcode, 請願意的人幫忙看看我該調什麼好: https://drive.google.com/....../0B8g3_yxm....../view......
王榮達 2015-09-28 17:25:31
請問你這兩個物件,之前有用過別家的料印成功過嗎?從檔案在切片程式中看來,這並不是你目前用的料的問題,物件本身的設計有問題,柱子的距離短,且密集在1公分的面積就分佈3根,直徑又不到0.5公分,在這條件下你的回抽距離及回抽速度,列印速度都不能開太快,另一方面每一層列印後的散熱時間你也必須考慮進去
王榮達 2015-09-28 17:26:35
Yu Shu Huang 2015-09-28 17:29:03
貼圖中黑的那個是我認為ok的版本,FDM印小東西就是自虐...
王榮達 2015-09-28 17:31:53
這種柱子分佈考驗你切片參數設定,跟線材直接的影響較小,原則上線材若是在厚度跟列印範圍大於1公分立方的表現是正常的,那就不能判斷是線材造成你列印失敗的因素
王榮達 2015-09-28 17:34:08
王榮達 2015-09-28 17:37:39
你另一個物件,支撐為單片的柱體,實體的尾端又尖,這款切片時你需要注意回抽量,列印速度,散熱時間的拿捏是重要的
Yu Shu Huang 2015-09-28 17:39:29
樓上已有人推測比較可能是因為參數設定, 也許我該編輯一下首篇
Clarence Lee 2015-09-28 17:39:44
我還是一句.. 料特性差異跟回抽的交互關係..先找出紅色這卷的回抽最佳參數... 填充要嘛直接hollow不然就多一點..這麼少對支撐柱沒好處... infill已經夠慢了..可以拉回一點...回抽長度降或多..自己再測看看..... trigger 1mm找死...到處回抽... 一層印到都一百秒以上了根本沒有來不及散熱的問題... 會就是溫度太高..或是測吹的問題了...
王榮達 2015-09-28 17:40:14
你可以用這樣的方式爭取散熱時間
Clarence Lee 2015-09-28 17:44:50
fan on早一點.. 3mm有點晚..可以嘗試0mm就開了...
Clarence Lee 2015-09-28 17:45:46
這是保溫防翹不是散熱...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5-09-28 20:53:45
討教一下這是哪一版本的KISSlicer,似乎不是 1.4.5_10?
王榮達 2015-09-28 20:56:18
KISSlicer 1.5beta2.7
Clarence Lee 2015-09-28 20:56:51
https://www.dropbox.com/....../AABau30kpAP2BEY1tffRFeG......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5-09-28 20:58:19
這麼多beta版,有沒有愈新愈少bug 或愈多功能這件事?
Clarence Lee 2015-09-28 20:59:51
Hawke ChienSheng Liu 沒細比..功能當然通常是越新越多, bug就不一定了 我是跟2.22 但Mac只有到2.20 之前有風聲大概快要有比較正式的穩定版本..但還沒出現...
Yu Shu Huang 2015-09-29 21:25:42
後續報告....結果沒有改設定,不透明的PLA用ATOM官方設定就印得很好了,看來是透明紅的料特別難搞,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樣所以售價499(其它是530)。 對這家的PLA品質很滿意,以後應該會再買,他正在優惠特價兩捲899免運,試印料給的也爽快,有需要的可考慮。 http://goods.ruten.com.tw/item/qa?21515916659729
Clarence Lee 2015-09-29 21:32:48
噗..那應該就是回抽比較長的case 或是trigger 10 mm?
Yu Shu Huang 2015-09-29 21:52:17
如果有跟他買再拿試用挑戰,不敢買一整捲..XP
Clarence Lee 2015-09-29 21:55:57
喔..之前展場看過這間...台南的廠商...有出一些雙色混線...
Long Black 2015-09-30 22:37:59
右下角印的好有光澤喔
Yu Shu Huang 2015-09-30 22:42:34
右下就是出問題的透明紅 印厚厚的感覺有寶石光澤 薄薄的就像塑膠繩了
陳鴻鴻 2015-09-30 22:43:54
中間跟右邊那個是同樣的料嗎?
Yu Shu Huang 2015-09-30 22:47:05
不同, 是不透明的
Yu Shu Huang 2015-09-30 22:47:49
透明紅是左下那小捲(所以手邊已經沒了) http://i.imgur.com/gJ100qq.jpg
Yu Shu Huang 2015-09-30 22:48:29
上面貼過的裙子也是透明紅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3611590502086&set=p.10153611590502086&type=3&theater
陳鴻鴻 2015-09-30 22:48:32
喔喔~透明紅好漂亮~可惜不好印
柯紀維 2015-09-30 22:56:13
我也是用他們家的料 ,大概用了10幾種顏色了,目前為止都挺滿意的,線徑公差也控制得不錯,我用卡尺量大概都在1.75+-0.01。我有印過他們的透明原色,沒感覺特別難印,到是印到咖啡色的時後好像跟藍色膠帶比較不合,黏不太住。
原文網址 Tan Ing Siang 2015-09-27 14:43:39
我想问一下 - 台湾有好的3mm PLA/ABS厂商吗?
我来自东南亚,比较喜欢台湾的产品,想试试。我的UM2需要。
我们现在已经代理Botfeeder了可是他们不做3mm了。
原文網址 Birk Binnard 2015-09-27 01:21:29
Large vase approx. 220 mm tall. Print time 12 hours @ 0.200 mm layer height.
I sliced this with Simplify3D because Craftware's GCode file had the first 10 layers out of order. But I discovered this was caused by a bug in Craftware - if you set "Elevation" (which is what they call Z-Lift) to anything greater than 0 it causes out of order printing of the initial layers.
I'll use Craftware to slice my next part and that will explain why this one is called Wiggle2.
原文網址 Mario Francese 2015-09-25 18:40:52
GitHub: the mania of sharing projects with the world. # GitHub # WebPlatform
原文網址 李穆 2015-09-24 20:53:28
對PLA列印件做雷雕,黑色材料的效果很好
林育民 2015-09-24 20:55:25
不能逃~不能逃~
Charlie Ting 2015-09-24 20:56:53
一種澎趴的感覺.....
張不凡 2015-09-24 20:56:57
香噴噴嗎
李穆 2015-09-24 20:58:55
老樣子,甜甜的,有焦糖味
廖新弘 2015-09-24 21:12:24
帥
陳明谷 2015-09-24 21:14:13
你這g29做好換頭後要再調焦距?
李穆 2015-09-24 21:17:56
不用,軟體可以直接輸入列印件厚度(高度)
陳明谷 2015-09-24 21:20:27
所以焦距不是問題 只有煙問題比較大?
Charlie Ting 2015-09-24 21:27:49
PLA 不會有煙,就甜味感而已。木材煙最大,皮件其次(但很臭),紙也有。
Timy Fat 2015-09-24 22:09:26
好漂亮 ? ? ?
戴士偉 2015-09-24 22:52:21
超漂亮~~~
蕭名漁 2015-09-24 23:10:19
NERV阿阿
Stanley Chen 2015-09-24 23:59:19
這!!! 太讚惹喔!
原文網址 陳曉澔 2015-09-24 16:36:45
感謝允入 本人從事線材開發製作 請各位多多指教 此影片為線材擠出因未經冷卻製程 而自然下垂的狀況 原料為 pc 擠出溫度 250度
Charlie Ting 2015-09-24 16:49:10
有印出的成品可看嗎?
陳曉澔 2015-09-24 16:49:21
左邊第一條高透明PLA,其餘為CA。尚在測試中的線材。
林一旭 2015-09-24 17:04:12
Charlie Ting 大大你好~這是我之前PO過的那家廠商~~成品因該跟我之前PO的一樣。
Clarence Lee 2015-09-24 19:00:25
擠出溫度 250度 hmm 勢必要用全金屬喉管理面不能有ptfe的
林一旭 2015-09-24 19:02:07
那個花瓶 ,成型溫度195,工作機的溫度不同
陳曉澔 2015-09-24 19:33:31
擠出線材的溫度對應列印機的溫度通常都還要再加上去...
Vincent LM Yeh 2015-09-25 23:18:17
很期待啊,如果日後ATOM開發出雙噴,配上這個線材,列印建築模型時就可以同時列印出窗戶,豈不妙哉
陳曉澔 2015-09-26 00:41:13
謝謝支持,目前已接近最後測試,測試長時間工作的狀況。
原文網址 Vincent LM Yeh 2015-09-23 16:32:41
好奇一問。ABS是不是不太會牽絲啊?網路上看到這張照片,幾乎沒有牽絲,非常乾淨的列印成果。
劉彥昕 2015-09-23 16:33:54
這台是up!box
蔣益民 2015-09-23 16:35:10
ABS本來就不太會牽絲
Vincent LM Yeh 2015-09-23 16:36:01
原來如此,感謝
Mars Wen 2015-09-23 16:40:49
這個應該有加熱板吧?
Vincent LM Yeh 2015-09-23 16:45:35
有
Mars Wen 2015-09-23 16:51:56
我倒是想問社團的玩家有人自己改加熱板在atom 2.0上嗎?
Charlie Ting 2015-09-23 17:06:54
這是近端供料的系統吧
Kevin Chen 2015-09-23 17:11:01
對,近端供料
Clarence Lee 2015-09-23 17:14:10
右上角搜尋"熱床" 就看的到幾篇之前提過的了
Vincent LM Yeh 2015-09-23 17:16:33
近端供料相對於Atom的遠端供料有什麼優勢嗎?或是劣勢?
Charlie Ting 2015-09-23 17:16:49
近端供料本來就比較沒有溢料跟牽絲的問題,這跟噴嘴裡的動態平衡有關,從學理來看,就是給它一個濾波器來解決。 但目前這概念沒看到有人把它實作出來。 光、電、熱、流的很多理論有極大相似性,但呈現的機構會不太一樣,但公式和曲線差不多。
陳明谷 2015-09-23 18:38:34
遠端供料因為料的彈性及導管還有接頭等關係 擠料馬達推進的長度速度反應到噴頭端不會是100%碰到軟料更嚴重 近端供料比較沒有這問題 但因為擠料馬達跟噴頭在同一位置 無法移動噴頭 所以在移動平臺時就需要更大的空間 即使可以移動噴頭 因為馬達重量關係造成的慣性位移 也會使準確度下降 有在思考有什麼設計可以達到兩者的優點而沒有兩者的缺點
Kevin Chen 2015-09-23 18:54:41
遠端供料就我看過的一些資訊,最大的好處就是質量輕,慣性質量小,因此加速度就快,也比較不會有鬼影產生(就是樓上說的慣性位移),但回抽會有點不確實,(可能因為PTFE內的tolerance產生的空隙),而且對某些特定材料(尤其是軟料,真的!!)相容性不佳。近端進料的優缺點差不多就和遠端相反。 我認為近端進料可以往減低噴嘴和馬達質量著手,我在網路上找到強調質輕的進料馬達(型號我忘了)以及小噴嘴(pico,溫度可以到500度,特殊熱敏電阻),遠端的話可以考慮縮短進料距離,例如WASP同樣是Delta機構,這台把進料馬達做在正上方,但它依然是讓三軸的馬達去分攤這些重量,所以雖然是遠端的機構,但沒有繼承到遠端的精神
陳明谷 2015-09-23 19:01:42
驚訝!!! 我剛剛才在想這個架構! 原來已經有產品了
Charlie Ting 2015-09-23 19:34:15
所以很多想法不要只放心裡,要多多分享,或許市場已經有了,或還還沒人作。快速且密集的與市場接軌,才會有最多機會。機會還沒來之前,就當練功和跟大家交流。
陳明谷 2015-09-23 19:45:24
有想說改裝成功再分享給大家 比較有說服力
王祥豐 2015-09-23 19:49:42
ABS也是會牽絲, 只是UP的參數寫的比較好, 牽絲的機會比較少而已, 但ABS的收縮率比較大, 變形跟翹曲的問題較多。
陳加恩 2015-09-23 19:55:26
Vincent LM Yeh 2015-09-23 20:20:32
WASP 3D printer. 擠料機在平台上方約10cm, 送料距離大幅縮短了。也許是ATOM下一階段的改裝方向。
陳明谷 2015-09-23 20:29:40
https://youtu.be/werM34CjO3c
Vincent LM Yeh 2015-09-23 20:43:00
遠端送料的輕量化平台優勢,若是以後擴充到雙噴嘴時,還能保有優勢嗎?
Clarence Lee 2015-09-23 21:00:56
有背兩個懸吊的版本
Kevin Chen 2015-09-23 21:16:47
我反而覺得尤其雙噴頭更顯得遠端送料在輕量化的優勢,近端進料雙噴頭必須要背兩顆馬達,更重;ATOM目前的典型遠端架構三軸的馬達是不需要背負擠出馬達的重量,而WASP的做法其實還是讓負載背在另外三顆馬達上,若使用相同的皮帶和馬達,ATOM仍然比較靈活;如果能從上方做另一個機構,例如用螺桿把擠出馬達平台背起來,再用另一顆馬達帶動螺桿控制噴嘴和進料馬達和噴嘴的Z軸相對高度,就可以減輕那三顆馬達的負擔了
Vincent LM Yeh 2015-09-23 21:22:24
https://m.youtube.com/watch?feature=youtu.be&v=X5CJ9U8aHRg 若是這種雙噴你會怎麼評價?整個噴頭組只做X向度移動
Kevin Chen 2015-09-23 21:32:31
這樣的話Y軸馬達就要負擔整個平台+列印件的重量,我會認為平台如果真的要移動,還是僅移動Z軸最適合。上面這種架構即便只要帶動噴頭在X軸的單方向移動,但X軸馬達要背負的重量還是很驚人(兩顆在噴嘴上的馬達就很重了),若上面那種架構換成遠端進料,馬達架在外框架上,其實X軸就不用背那兩顆馬達。但上述討論當然都是理論,只要實際印起來不成問題都不是問題,就以Makerbot來說(屬於CoreXY??),其實它也是近端進料背著兩顆馬達在跑,我也用過同架構的機種,其實也沒出現什麼大問題,就只是列印體積相較於Delta真的會比較小
Vincent LM Yeh 2015-09-23 21:38:26
確實!他兩座擠料機都背上了,連同噴嘴,重量相當可觀,不知列印速度如何。
Vincent LM Yeh 2015-09-24 13:21:19
我也是堵到怕了!
原文網址 Eric Chen 2015-09-22 18:32:33
請問一下各位大大,如果要買ATOM3D列印 的話下列這些使用應注意事項問題怎解 還有其實要注意的嗎?
1.設備與環境應注意事項 a.地板震動是否會影響加工 b.味道是否會影響人體(建議距離) c.環境溫度濕度否會影響加工
2.加工應注意事項 a.印到一半怎換料,接料 b.印到一半失敗怎接續 c.停電中斷怎接續
2-1軟體操作應注意事項 a.什麼格式可以用(STL? IGES? STP?) b.怎決定擺放模型列印向 c.怎決定那些地方要支撐 d.怎快速判斷模型有問題,無法列印(厚薄,細長,破孔...) e.怎計算工時用料量與成本
3.設備保固怎認定?
4.材料普片價格?
5.可用材料有幾種? ABS,PC ....
6.有那些周邊需要添購的
Simon Li 2015-09-22 21:02:54
以我用過ABS的機種來說,Atom真的一點味道都沒有。
李穆 2015-09-22 21:41:11
有味道,甜甜的像爆米花
原文網址 阿童 2015-09-22 16:01:51
就在今天!!!
這邊要來報個活動資訊給各位! 下週三 ATOM 要在台北華山的 FabCafe 跟大家小聚一下! 歡迎各位使用者來分享使用經驗! 不管是剛組合好的雷射噴頭或是自己開發的特別模組都非常歡迎, 如果有使用上的問題也可以來現場問問工程師, 另外現場除了 ATOM 團隊準備的機器外, 也可以將自己的 ATOM 帶來分享~ 現場也會提供開發中的軟料給大家拿回家測試喔!
最後再麻煩要來參加的朋友點入活動頁點選參加, 好讓我們統計一下人數這樣~
PS:畢竟是借人家場地, 所以還請參加者自行至櫃檯點個低消的飲料意思一下囉!
廖新弘 2015-09-22 16:33:21
太遠了
戴士偉 2015-09-22 17:23:50
有點想去聊聊天 XD
Odinson Thor 2015-09-22 17:28:12
高雄無法
CJ Lee 2015-09-22 18:42:31
好想去唷,但不在台灣說
李英任 2015-09-22 20:17:35
要不要來個直播現場讓無法到場的團友們一同參與呢哈哈
阿童 2015-09-30 09:33:20
就在今天了!!! 好怕沒人來啊!!!
原文網址 Hung Sam 2015-09-19 17:03:04
今天早上作品印到ㄧ半有位移現象,檢查機構後發現應是皮帶自己裂開,其他二條檢查無誤,所以對皮帶品質有點疑慮??想請教各位大大的看法
[小弟7/24組裝完成至今已列印約10個作品、PLA約耗用1.3卷、使用不到3個月]
Charlie Ting 2015-09-19 17:06:46
拉太緊?
Hung Sam 2015-09-19 17:08:18
3條近期都有檢查在5mm左右
Hung Sam 2015-09-19 17:13:20
我在組裝&異常發生後調整皮帶都有特別注意了~
林祐德 2015-09-19 17:16:12
正常的,可回應原廠,保固內請他換新,皮帶本身應該就有裂了。這跟上次的螺絲情形一樣。不然就買一條吧,還滿便宜的~ 也可以改用鋼絲皮帶。
討論主題
全不選 主題相關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