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員
統計數據
原文網址 Moko Jenson Huang 2017-03-01 08:56:01
【MK3 - 0.2 堵料危機】 早上發現堵料了 用手推料也推不出來 原本以為只是回抽太多喉管卡料 沒想到插入新PLA也是推不出料 心想慘了 應該噴頭被雜質堵住了 手邊又沒有小於0.2的針可以通 只好死馬當活馬醫 把噴頭加熱到約220 用PLA插到底拔出來 換六角板手插到底再拔出來 讓六角板手尖端把剛剛殘留的PLA黏出來 不斷重複 清了2-3次之後 再插入PLA 謝天謝地 出料正常了 【心得】 0.2噴頭被雜質堵住的風險當然是高於0.4 所以整個進料系統要盡量保持乾淨 不然三不五時堵料也是很麻煩
黃俊傑 2017-03-01 09:12:46
這時就是考驗料的好壞了...
邢鳳言 2017-03-01 12:47:30
我也來試試你這招,今天得的官方回覆,沒有單賣噴嘴,堵住清不軟淨就要買整支新的噴頭2500;清噴頭的工夫就蠻得研究了,買個幫浦先
Moko Jenson Huang 2017-03-03 14:35:09
糟糕,又賭了@@,是不是該換一卷料試試看
黃大丙 2017-07-28 12:10:55
感覺印0.2好累啊~
Estima Lin 2017-07-28 12:19:44
MK3 0.2噴頭 拆開看了看,又收回去了.... 只有把那個鐵氟龍管快拆接頭拿來用~
原文網址 James Lin 2017-02-28 22:36:46
根據版上 Josh Lin 大大研究,噴頭用吸的可以解決堵料問題,我 ... 設計一個Dyson家用吸塵器專用來吸噴頭的接頭,這樣或許較容易取得~ ^__^ 正在印,只擔心2mm厚是否擋得住強吸,最前端一樣要穿進鐵氟龍管,然後用鐵氟龍管去吸引(噴頭要加熱)
Josh Lin 2017-02-28 22:43:37
是 這篇 嗎?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atom3dp/permalink/1841580002746953/
James Lin 2017-02-28 22:44:17
阿~搞錯人了 :p 改一下
Josh Lin 2017-02-28 23:20:20
我曾用 PVC 管 做 一個 吸塵器 轉接頭 轉接 10 x 8 PU 管 去吸 空調 室內機 的 集水盤 排水管 積水 和 堵塞物,效果 不錯~~
James Lin 2017-03-01 00:13:03
廢料預期不是冷卻硬在管內就是要在吸塵器集塵袋內,要實際玩看看才知道
Josh Lin 2017-03-01 00:16:51
等 你 回饋 情報 囉~~
戴士偉 2017-03-01 00:45:06
dyson好像沒有很好取得啊XD
James Lin 2017-03-01 01:52:03
不知為何吸氣會斷斷續續,可能Dyson不能這樣只有一孔進氣
James Lin 2017-03-01 09:32:50
用鑽頭穿>3個洞就開始不會斷斷續續的了 這個圖檔需要再改一下,並且我打算用6x8mm 鐵氟龍管
Josh Lin 2017-03-01 13:25:49
在 轉接頭上 設計個 活動 可調的 漏氣閥 會比較 彈性,固定孔 無法 調節~~
James Lin 2017-03-01 13:27:42
難怪有些吸塵器會有氣閥, 雖然我還不會設計開關,但是我多一個Case是用來上下調節 ~
James Lin 2017-03-01 22:17:11
Final version 我把它改成不用Support 然後加上三個孔塞可以調節吸力 …… 查看更多
James Lin 2017-03-07 02:05:13
鐵氟龍管買一週才到貨 -__-" 測試結果,還可以吸一些糖漿, 但是~我覺得我那三孔位置錯了,要再改吸力看可不可以再強一些 T__T我對空氣流動不太在行,只能實驗看看了 …… 查看更多
原文網址 黃銘璋 2017-02-28 18:33:13
剛才上油保養過連桿後,不知是不是磁極方向的問題,目前在列印時,有一邊側風扇不會轉。有沒有在未列印時,面板可以設定讓左右風扇先轉動,這樣我在換連桿方向時,才能即時確認對不對。 不然都像在瞎子摸象,要等列印時才能知道結果,我已經換過一次方向,結果還是不會轉,還要等它印完,才能再換方向測試;也不知是磁極的問題,還是風扇壞掉的問題?
Yu Yam Shen 2017-02-28 18:36:39
剛剛我有發問過喔!可以試試看杆子磁極方向配對問題解解看
廖新弘 2017-02-28 18:39:58
https://atom3dp.squarespace.com/mechanical-problems/
原文網址 李大淳 2017-02-28 16:16:40
CURA可以設定前面幾層不要開啟風扇嗎?因為怕翹曲,還是需要從G碼上修改?
陳維德 2017-02-28 16:20:21
可以設要多少高度時啟動風扇
李大淳 2017-02-28 16:20:52
感謝
原文網址 Yu Yam Shen 2017-02-28 10:57:16
最近發現一個問題,磁力干涉風扇問題。大家的會嗎?
陳維德 2017-02-28 10:58:31
連桿拆下來反過來裝,磁極一邊正一邊反,有影響就反過來
Josh Lin 2017-02-28 11:04:06
我這樣做,都不會 影響到 側吹風扇 和 後吹風扇~~ 不妨 參考看看 我之前 貼文~~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atom3dp/permalink/1826112057627081/
Yu Yam Shen 2017-02-28 11:04:25
剛剛拿磁鐵測試下,杆子有三正三反,自己未注意到這個問題,感謝解答
Yu Yam Shen 2017-02-28 11:05:29
剛剛有先進幫忙解答,我也來看看貼文一下,謝謝大家
Yu Yam Shen 2017-02-28 11:08:16
突然想到一個問題RUN AUTO LEVEL翻車跟杆子磁力方向沒有配對造成拉力不足有關嗎?還是單純彈簧問題
李大淳 2017-02-28 11:09:18
會
Yu Yam Shen 2017-02-28 11:13:18
所以彈簧拉鬆問題搞錯對象了!實際是磁力方向配對問題⊙_⊙……囧rz
Josh Lin 2017-02-28 11:14:05
不會!單純是 彈簧 拉力過強 拉住 噴頭平台 致 光學限位開關 無法 觸發,故 馬達 繼續往下 移 而造成 脫臼!
Yu Yam Shen 2017-02-28 11:15:28
好問題我已經拉鬆了!沒辦法測試磁力配對問題是否有差異。
Josh Lin 2017-02-28 11:21:33
彈簧拉鬆 是對的~~但 我的 連 彈簧 都不裝,也都很正常~~ 有空 我再 貼文 報告!
Josh Lin 2017-02-28 11:41:53
照我的 磁極方向 安裝 碳纖維管,磁場 影響 (干涉)到 週邊 會是 最小! 我的理論基楚是: 依我的安排:噴頭平台 每一頭 碳纖維管 內 的 磁鐵 的 磁場 因與 其它位置的 碳纖維管 磁鐵 彼此 都是同極性 會互相排斥, 故 每一頭 的磁通 經 球頭 後 會直接 回到 磁鐵 的背面,不會再流通到 其它位置的 磁鐵 而形成 大區域 磁場,而 這 大區域 磁場 所經的 磁力線 就是 干擾到 側吹風扇 內部磁場 或 霍爾元件(DC 無刷馬達 都有) 失效,是 造成 風扇不轉 的 主因!
Efun Lai 2017-02-28 11:42:19
桿子反裝,我後來都貼貼紙做標記
陳維德 2017-02-28 11:56:07
我的想法比較簡單,就是順著風扇轉的方向,連杆磁力是一推一吸
Lau Profeel 2017-03-01 18:44:18
拉鬆+1 組好之後進行第一次Auto level 那時有觀察,點到底板燈亮會放掉,但是到前面邊邊的時後馬上就看到沒觸發,立刻脫臼 馬上就把那條彈簧拆了 autolevel就順利跑完 之後就分次拉鬆,測到可以完整跑完Autolevel為止
Jacky Chen 2017-03-02 17:55:43
我竟然不知道這件事情.... 手冊沒有註明!!! 我手上沒有指南針,還有什麼可以測試 N S 極? N 要在上面 還是 S 在上面? 突然我慌張了....
陳維德 2017-03-02 18:04:55
裝了不對換就好了
Efun Lai 2017-03-02 18:13:17
風扇不會轉就換方向過來就好了,別緊張!
Jacky Chen 2017-03-02 18:16:44
好吧,我今天晚上研究一下 N S 這個東西
Josh Lin 2017-03-02 19:16:15
基本上 就是 同極性 都放一邊 即可! 我是 把 S極 全放在 噴頭平台 這邊 (下面),至今 都很正常 沒問題~~ 用 指南針 只不過 可明確 測出 N 極 或 S 極 而已~~ 只要 測出一支 作記號 後 就可用 這支 去測 其它 5支~~ 沒 指南針,也可以用 碳纖維管 上 本身的磁鐵 彼此 測試,只要 互相排斥 那就是 同極性,以此類推 把 6支碳纖維管 同極性 作記號,再把 同極性 放同一邊 即可! 只是不知 是 N 或 S 而已,知不知道 N 或 S 其實 無妨~~
原文網址 邢鳳言 2017-02-28 03:47:16
最近覺得印完退料以後,線頭拉絲特別長,不禁聯想到會不會和染色這件事有關,就把剪下的線頭拉絲量一下,右邊銀色接絲8公分己經很誇張了,左邊肉色牽絲29公分,難怪洗料塊開到40都還沒效,這都是之前沒有的長度,剛組好時可能連1公分都不到,調了噴頭溫度改善有限,不知「換料回抽速」影響如何,但是應該還有別的原因造成這麼長的牽絲效果吧? # 精蟲的尾巴也有長有短嗎 ? # 手掌都瘀青了拍得不好 # 可以控制的話就可以調色了
Chen Zimook 2017-02-28 04:01:35
吉良吉影....
Charlie Ting 2017-02-28 04:19:34
所以我說目前的作法治標不治本。每種料的進退料特徵都不同。
邢鳳言 2017-02-28 05:03:01
換個喉管先,前端果然沾了很多線料,孔縮小到2mm扳手塞不進去。
邢鳳言 2017-02-28 05:42:45
銀色幾乎就沒有牽絲了,但肉色還有18cm左右
黃宇軒 2017-02-28 09:30:22
沒錯牽絲才是混色的根本原因,怎麼洗都沒有用,而且嚴重時還會造成卡料@@ 最大的問題是像 Charlie 大說的,每種料特性不同,但進退料的參數卻不能分開設定(Cura),非常頭大,不知道有沒有甚麼好方法可解?
陳維德 2017-02-28 10:11:48
線材受潮也是會影響很大,所以真的要做料架上的除濕箱才行了,回抽拉絲在長應該也是到y 型固定架那後就不會有混到,覺得還是有很大的問題是在喉管內鐵氟龍那可能卡料,卡的料性比較黏稠的應該會拉絲比較長
Vincent Liu 2017-02-28 12:02:24
整台機器要進防潮箱,但是手骨要夠粗,出差一個月線料全部放防潮箱,看回台灣的時候會不會有效
林似諭 2017-02-28 14:45:14
這是我最不想要的結果
原文網址 黃啟維 2017-02-27 19:47:23
今天發現有大神分享雙進雙出的ATOM韌體,那我也來分享一下我實作的副產物吧~ 以下是給ATOM1.多的機台用的韌體,Configuration.h記得參考自己的參數修改一下,而不同的是要選版本號,選擇2.5或2.0的版本,跑G29看哪個不會逼逼叫就可以用了,先大概講一下版本差在哪裡,如果沒說完整請其他大神補充~~ 2.0 :ZMIN邏輯為false 2.5 :ZMIN邏輯為true 2.5EX:ZMIN邏輯為true, LCD多了可以預擠、抽出第二噴頭 如果不會選版本號可以參考我實作影片的前半段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q7yt_h1Pug
吳忠達 2017-02-27 20:21:37
大神!!
黃大丙 2017-02-27 23:14:15
讚哦
Louis Tang 2017-03-22 22:56:24
為甚麼我的atom 1.0 沒有delta calibration 選?
原文網址 Chuang Ivan 2017-02-27 15:10:36
2.5EX的升級套件買來快2個月才裝起來,試印了兩天,今天發現在印第4層E0(藍色)換料的回抽會增加5公分左右,導致無法出料,但前3層換料看起來都正常(但E0/E1會差個0.5公分左右),可惜昨晚在調整了Y型管後不太會混色說。剛檢查了晶片電壓也都正常,請問有版上的先進知道這是什麼情形嗎?
陳維德 2017-02-27 15:17:29
5公分????
黃宇軒 2017-02-27 15:30:20
我碰過的狀況通常是回抽前已經卡在中間某處,也就是該次回抽前就已經沒出料了,不曉得你的第四層回抽前是否有正常出料呢?
原文網址 Kwok Tony 2017-02-27 12:57:46
ATOM兩年前已有雙噴頭測試,為何現在還是出單噴頭? https://www.facebook.com/atom3D/videos/1677459825818352/
Charlie Ting 2017-02-27 13:00:20
不同的使用難度和成本差異
Kwok Tony 2017-02-27 13:01:28
現在2.5EX其實也不算便宜
Estima Lin 2017-02-27 13:07:42
各有利弊! 使用需求也不一樣~
陳維德 2017-02-27 14:00:38
現在雙進料要調到換料清料不混料是一大學問,支撐或是模型混料出來的結果也不會好
黃宇軒 2017-02-27 15:01:15
跟噴頭搏鬥了一週後,我也想要試雙噴頭了><
王新驊 2017-02-27 15:03:19
雙噴頭撞模型的狀況難以解決
蘇子中 2017-02-28 04:52:19
之前用過雙噴頭的機器,其實並不會撞到,比較大的問題是流鼻涕,形成一點一點的雜質
陳奕廷 2017-02-28 11:02:39
低的噴頭永遠做工件材 高的噴頭永遠做支撐才 聖致可以再設計的時候故意將支撐材的噴頭做高於另一條噴頭幾條 這樣應該能解決許多問題
原文網址 黃銘璋 2017-02-27 10:54:54
請問有誰知道已產生的Gcode檔案文字檔內文中,在設定雙進料用哪一個進線馬達,是用哪個指令?或寫在哪一段落?(非指在KISSlicer 軟體內的T<EXT+1>的設定,而是指在切片軟體設定後,轉存出Gcode時,這部分的設定,會寫在Gcode的哪裡?)
Charlie Ting 2017-02-27 11:08:28
你的問題是如何指定模型用那一個料列印嗎?
討論主題
全不選 主題相關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