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員
統計數據
原文網址 邢鳳言 2017-01-23 01:25:04
第三次雙色測試還是失敗,這次可以稱作「斷臂三」 # 試印校正
黃俊傑 2017-01-23 01:27:15
有點猛阿!
黃俊傑 2017-01-23 01:30:43
建議球桿取下後,排整齊再兩兩吸回去讓斥力小一點!
黃俊傑 2017-01-23 01:31:01
通常都會這樣...
邢鳳言 2017-01-23 01:31:28
了解, 拆下重排完全如你圖示一樣歪兩根!順便上點油, 之前忘了上油
邢鳳言 2017-01-23 01:32:04
好像撞件了, 大樓倒了一棟
Mesak Chuang 2017-01-23 02:46:36
你也是刮物件撞倒嗎...
邢鳳言 2017-01-23 02:47:32
看起來像是,因為一直有聽到刮刮聲,最後就同歸於盡倒閉了
Mesak Chuang 2017-01-23 02:53:01
我雙色印三次刮三次....
邢鳳言 2017-01-23 04:04:08
我第一次線纏住了,第二次白線拉不動,第三次斷臂,每次失敗原因各有不同;剛剛把管線全部疏通一次,防纏線雙環也印好裝上了,桿子也全部重裝上油了,正在進行第四次。。。己經開紿聽到「刮。。孔。。。刮。。。孔。。。GGGG。。」的聲音了。。。
邢鳳言 2017-01-23 04:20:38
說時遲那時快,倒了,我覺得和磁性列印板好像有關係,它好像有點浮浮的,我拆掉它再試一次看看
黃俊傑 2017-01-23 08:50:08
有可能是最近寒流... 側吹關小一點試試看?
黃大丙 2017-01-23 10:07:47
用磁性列印板有另外再作auto leveling嗎?
邢鳳言 2017-01-23 14:11:15
黃至宇 我組裝就用鍍鋅板+列印板裝的,應該是我換玻璃板又重做一次:加熱—>z—offset—>bed leveling,好久。。但還是GG了,早上又吃一盤炒米粉,錯怪列印板了。。。再來試單色好了。。。
黃俊傑 2017-01-23 14:13:19
黏不住被撞掉惹...
邢鳳言 2017-01-23 14:14:27
黃俊傑 其實它沒倒喔。。被平推走而己
黃俊傑 2017-01-23 14:15:16
嗯阿... 話說你可以試試看滴快乾
邢鳳言 2017-01-23 14:16:09
黃俊傑 我真的會去試喔。。。
黃俊傑 2017-01-23 14:17:25
ah... 我都這樣阿!!! 冬天真的很容易東西就跑走... 一定層高後 就在底面邊上上快乾阿... 不然印失敗 超浪費時間
Vincent Liu 2017-01-24 11:47:48
這應該是有撞到,我也印了三次還沒成功,第一次跟您一樣判斷應該是撞到中間那根黑色的腸子,整理後再印第二次結果炒米粉 ,因為原廠線中間有瑕疵,有一段看似被燒到,造成白色料一直不進料,因此炒米粉,想要校水平,從新印的時候機器大叫, 螢幕出現 z min error 找了半天只知道是某個sensor有問題,後來發現是噴頭上的那個sensor常亮,所以彈簧還是要加減裝,裝上後還是不敢把sensor調的太靈敏,第三次噴頭不出料 發現進料輪鬆了, 所以.....繼續印吧
Charlie Ting 2017-01-24 12:29:21
會撞掉的幾個原因: 1. 翹曲造成變形(通常在高度大於2~3mm時就很危險)這跟你的鐵片固定彈性有關,減少翹曲是最大重點。 2. 出料不穩(有時太緊會積料,太鬆時又會出比較多,造成不平)這要確認出料有穩定,跟有沒有平也有關。 3. 移動速度和加速度,如果你的移動速度太快,或加速度太快,基本上球頭本身的磁吸力就被慣性減弱許多,這時只要再撞一下就容易掉。這方面的調整要一點經驗。磁性球頭有它的好處,但這方面的使用有相對的概念要留意。 或許未來 ATOM HUB 上可以考慮裝 G sensor。
邢鳳言 2017-01-24 14:05:54
我的噴頭彈簧目前照本宣科,原汁原味;但是我懷疑我的蜂鳴器是壞的,因為我在儲存記憶時,螢幕閃一下的同時,沒有嗶聲,所以不管出什麼事都很安靜。
邢鳳言 2017-01-24 14:10:32
感謝丁大提點,馬上換玻璃,但是其他參數我還不懂,目前是使用原廠設定,先一樣一樣來;其實我也好想要有一些處理進退料的sensor喲,G sensor這事就太高段了, 目前初級班而己...
邢鳳言 2017-01-26 13:52:06
歷經一番週折,雖然洗料塊在寒冬裏壯列犠牲了,但終於通過雙色列印測試。要謝的人太多,那就謝天吧;要改的東西太多,那就改天吧;要準備過年。
Charlie Ting 2017-01-26 13:54:58
推改天!
Bless Ma 2017-01-26 14:03:42
成品挺漂亮的
原文網址 Kevin Lai 2017-01-23 01:24:39
ATOM 2.5EX 組好一陣子了,跟大家分享幾個心得!!
1. 機器調好後,列印品質與穩定性真的很棒。
2. 超愛新的 Adjust Offset (Bed Leveling\Adjust Offset) 即時調整非常方便。
3. 熱床在這種溫度的天氣裡是必備品,即使貼上藍色膠帶做PLA列印時,還是需要開一點熱床支援才好抓住材料。
4. 裝上包覆三根骨幹的 ATOM機殼後,會明顯的有一些高頻噪音被金屬機殼共鳴放大,我買了吸音棉塞在空隙中,可以有效地消除高頻共鳴的噪音。
5. 列印的擠料旋鈕(ABS),這個絕對是2.5 EX 的必備品!! 裝料的時候只要進到齒輪處連彈簧都不用壓,轉旋鈕就可以將料輕鬆地送進鐵氟龍管。
6. 承上,我目前沒有雙色列印的需求,但是為了方便換料我還是將E1裝上常用的料,本來還寫了兩個gcode方便換料列印,後來也懶得再執行gcode了,都直接用擠料旋鈕手動換料。試噴頭或列印前預擠料,洗料洗噴頭都靠這顆旋鈕!!
7. ATOM 2.5EX的玻璃板完全切中我的期望,在它發表前還曾經跟朋友討論有沒有可能將玻璃拿去加工噴沙在上面作刻度。前幾天拆裝ATOM 2.5EX的玻璃板時發現黑色底漆有一點磨損出現了小亮點,這才又想到......幫它加上數字吧 (把黑色底漆刮掉變透明就好了)。有了數字後不管是抓範圍,貼膠帶等等都變得更方便了!! 於是又想想既然數字都刻了就把簽名也放去好了!! 嘿嘿變成我的個人特別版了。
祝大家 新年快樂,列印愉快!!
黃俊傑 2017-01-23 01:28:47
肝~ 龍爆炸帥!!!
邢鳳言 2017-01-23 06:04:00
「擠料旋鈕」一定要用ABS印才夠力嗎?
Stanley Chen 2017-01-23 14:55:01
這是FDM嗎!? 見鬼了XD
邢鳳言 2017-01-23 19:55:35
請問「擠料旋鈕」何處有圖?
Kevin Lai 2017-01-23 21:10:54
這裡有我照片中的「擠料旋鈕」STL 與 gcode 檔案。還有一隻石獅子如果你有興趣試試! https://drive.google.com/....../0BzKjUwVo28_cbWR5MWhLMWhhd0k
Kevin Lai 2017-01-23 23:10:20
我來故意拍張瑕疵照給大家看一下!在特定的燈光跟角度下,列印的缺失還有層紋就很明顯了。
原文網址 Yves Hsu 2017-01-22 20:35:54
之前找側吹風扇不轉問題,剪了幾條線,趁假日把剪過的都換掉,剛剛測試一切都正常
原文網址 黃銘璋 2017-01-22 13:23:04
請問先進:這個LCD上,列印的檔案框起來的這個百分比可以調整,請問這是會影響甚麼的設定?(我本來以為是調整列印物件的比例大小,因此我試著調成93%,結果印出來的物件並沒有縮小)
黃俊傑 2017-01-22 13:24:19
Ah... 那是速度的%數 大小要切片軟體調整
黃銘璋 2017-01-22 13:24:54
噴頭平台的速度嗎?還是線材馬達進線的速度調整?
原文網址 Josh Lin 2017-01-22 13:13:26
請問 ATOM 2.5 EX 電源供應器 的 風扇 開機後 不轉,正常 嗎? 但 輸出 電壓 12V 是正常 的!
理論上 電源供應器 風扇 只要 電源打開 應該 立即轉動 才對!
Odinson Thor 2017-01-22 13:14:38
有的電供要達到一定溫度,風扇才會轉
Josh Lin 2017-01-22 13:24:54
我本也是 這樣認為,因 我裝 電源供應器 之前 有先測試 但風扇沒轉 以為可能是 空負載 或 溫度 的關係! 現 正準備 把熱床 架上去,怕 電源供應器 有問題,不敢 繼續進行,為慎重 特請教 大家,如確認 沒問題 才敢繼續~~ 快完工了............
Odinson Thor 2017-01-22 13:26:04
你可以先看一下電供上有沒有型號,拿去google看它的spec就知道了
片翼之鳶 2017-01-22 13:26:11
電有正常給就沒問題 咱這台應該是相近規格的是要加熱才會轉
Josh Lin 2017-01-22 13:28:13
了解~~我查一下~~感謝~~
Morgan Chang 2017-01-22 13:31:55
這台我用很久了,確定是負載大的時候才轉
Josh Lin 2017-01-22 13:35:06
太好了~~感謝您~~ 我也查到了,有 內建風扇開/關控制,如下: 產品特色 AC輸入範圍通過開關切換 可承受300 VAC突波輸入,時間長達5秒 保護種類: 短路 過載 過電壓 過熱 內建DC風扇,強制散熱 內建風扇開/關控制 1U外型扁平設計 可承受5G震動測試 無負載耗電量<0.75W 工作溫度可高達70ºC 高效率、長壽命及高可靠性 3年保固
Josh Lin 2017-01-22 13:35:32
感謝您~~
Josh Lin 2017-01-22 13:36:48
呵~~為 求快解 就 問 Google~~謝謝~~
Josh Lin 2017-01-22 13:36:58
Josh Lin 2017-01-22 13:37:12
有感謝~~
陳明泉 2017-01-22 18:02:08
明緯這一系列電供, 的確是要在溫度到到達後才會啟動風扇
原文網址 Estima Lin 2017-01-22 11:08:46
土炮換洗料~手動修改gcode的方式~ 廢料杯太小了~白色混料率<5% 問題要轉向噴頭內部舊料殘留與回抽牽絲改善了…
李仁維 2017-01-22 11:20:05
這樣相較換料柱有什麼優點呢?
Charlie Ting 2017-01-22 11:29:50
哈哈,你這樣好省事,我搞得超麻煩
Small Black 2017-01-22 11:35:20
厲害厲害
黃銘璋 2017-01-22 11:36:55
如何修改gcode?是在哪個檔案可以文字編自修改嗎?謝謝指導。
李穆 2017-01-22 12:06:03
移動行程這麼長還不會偏差,重現性真好
廖新弘 2017-01-22 12:31:12
小東西還可以,比較大的東西,杯子要放那裡
林漢禎 2017-01-22 13:14:24
感覺好浪費線材 ?
原文網址 Yves Hsu 2017-01-22 09:36:10
請問雷射模組的線大家是走 Z 軸嗎? 我的是 2.5EX 的
Yves Hsu 2017-01-22 10:03:58
說明書上走 X 軸,不過沒有2.5的
原文網址 Charles Chang 2017-01-22 02:55:31
馬達蓋
廖新弘 2017-01-22 07:25:22
麥克筆就可以解決了
原文網址 Charles Chang 2017-01-22 02:53:13
這樣就可以知道馬達在轉了... XD
黃大丙 2017-01-22 03:42:26
Atom mark耶
原文網址 Lau Profeel 2017-01-22 01:53:11
組裝完成.... 感謝ATOM客服團隊快速支援
加熱底板總成鎖固在底座上之後 發現玻璃底板沒有辦法用快速夾具固定住 還留有一段縫隙 游標卡尺量了鋁板 玻璃還有4組夾具的高度 結果都很一致 於是在固定鋁版的三處螺絲再加高1 mm的墊片 才成功固定玻璃板..只是這樣不知道水平會不會歪?
執行Auto Level在接近X軸 或是Y軸會撞地失敗 研判是那條拉伸彈簧力道太強 於是手動把那條彈簧拉鬆一點點 爾後Auto Level就沒問題了 30公分測試檔也就一次印到結束... 接下來就慢慢微調讓他品質最佳化 再把左邊的黃金梅利號拆開重整一次...
黃俊傑 2017-01-22 02:09:40
臥槽 這不是VIP機嘛???
Lau Profeel 2017-01-22 02:13:22
左邊那架是跟一位夥伴 Zachary Fyi 借放在我這邊,讓我學習入門的....讓我這幾個月很順利地學到些經驗
黃大丙 2017-01-22 03:47:40
感覺怪怪的,但想不出有什麼原因會讓夾具太高......
討論主題
全不選 主題相關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