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員
統計數據
原文網址 連傑 2017-01-05 15:18:42
我想請問一下我是2.0升級2.5ex但我沒有買熱床所以我把設定檔熱床70度關掉、轉gcode開啟列印時我機台會直接關機沒有反應、但沒有關加熱底板選項、機台畫面會一直停在底板加溫階段是什麼原因?還有設定檔g code m 190 m 109需要關掉嗎?謝謝
Clarence Lee 2017-01-05 15:50:38
M190 拿掉...
連傑 2017-01-05 17:04:17
基本上設定都是套atom2.5ex設定沒有改耶
原文網址 Vincent Yu 2017-01-05 00:14:19
請問有賣原廠這種規定格的噴嘴零件嗎? ATOM2.0買來已1年多,以前發現出料不順,拆下來清,問題都可解決,但最拆下來清,印了一陣子,後來還是會堵料,怎麼清也沒用,可能零件也要換了,但發現噴頭零件其他都還可以用,就是噴嘴問題最多,原廠一組要2500元,好像沒有單獨只賣噴嘴的,請教各位這零件買得到嗎?(國內網拍都找不到)
Ya Hsuan Wu 2017-01-05 00:16:56
這是ATOM自己研發製作的吧
范智昆 2017-01-05 00:23:10
當裡面碳化積層很厚時,的確是相當難清潔(導熱也不容易)~我當初用了一年又八個月的噴頭,情況跟您一樣,我是直接買全新一組.
Charlie Ting 2017-01-05 00:31:56
找原廠或已升級2.5的收噴頭,或者升級2.5。
曾俊維 2017-01-05 06:48:54
有單獨賣噴嘴吧。你問一下客服。我買過。但價錢我忘了。
孫振擎 2017-01-05 09:22:12
,直接用噴燈燒紅,就又好了
Vincent Yu 2017-01-05 09:35:21
你這個比較猛!我可以試試看。
Vincent Yu 2017-01-07 00:14:14
分享一下,噴頭堵料問題,在等不到原廠寄的新噴頭,我測試孫大的火燒法,還真的有效!用火燒把噴嘴的孔都清乾淨了,不過要注意安全就是了。現在順利使用中。
原文網址 Estima Lin 2017-01-04 23:18:48
全新的MK3噴頭調校可能需要費一點心了! 除了一開始的雙色輸出混料問題,(目前勉強可以接受,但還不完美) 今天晚上為了公司明天要做樣品,然後列印單色遮避的塞子,發現擠出溢料太嚴重了,而且層紋明顯到有些錯位(不是失步),看來要好好先調整一下機子,調整好之後再來處理雙擠出的不完美問題~
Charlie Ting 2017-01-05 00:06:54
試得差不多了,Mk3 很ok, 晚點可po圖
原文網址 Mesak Chuang 2017-01-04 22:53:34
求助一下,自動校正最右側第二排一直過不去
螺絲,跟黑色都切斜角了,手壓可以很順的過去,但是就是這個方向不行...
Roy Lo 2017-01-04 23:00:47
感覺撞車的那個位置,sensor 沒被觸發,利用軟體移到那個位置,檢查sensor 的狀態
黃俊傑 2017-01-04 23:02:22
前一個點 就有點扭動了... 稍微再放鬆一點微動螺絲勒?
Estima Lin 2017-01-04 23:04:56
那隻螺絲要調整到很容易觸發又不會在空中跳舞才行~
Mesak Chuang 2017-01-04 23:06:58
我的感覺是那個角度壓下去的力道或是方向不足以讓噴頭向下去阻斷限位開關,所以才會整個噴掉....
林志鎰 2017-01-04 23:08:53
調到輕按 噴頭 會有 噠噠的聲音
Moko Jenson Huang 2017-01-04 23:37:41
就那個上蓋彈簧有好有壞,看來ATOM 原廠要再對這個想辦法優化一下。
李穆 2017-01-06 12:01:38
關鍵字:上蓋太緊
Roy Lo 2017-01-06 18:27:55
我剛剛也發生同樣的問題,也是把那個彈簧移開就好了,然後再加上三個墊片,讓螺絲緊一些(*_*;
Wei-Chun Chang 2017-01-07 01:33:37
剛剛2.0升級雙噴頭...彈簧不拿起來,用上一代的方法!多抬高中間的噴頭,讓他剛性減低!結果auto level一樣陣亡,看來非得要拿掉彈簧了~!
Wei-Chun Chang 2017-01-07 02:49:23
彈簧的緊度,拿掉後AUTO LEVEL,再裝回去!幾乎會再動到觸動螺絲.......這方法真不科學阿!不得不抱怨這設計..................
原文網址 Simon Fang 2017-01-04 21:34:41
想請問一下有誰遇過這樣的狀況?不知為何,Z軸不能校正,Z-offset跟auto level都會出現這樣訊息,不知道該怎麼解決~@@
黃俊傑 2017-01-04 21:35:51
線路檢查一下有沒有插正確 這是防呆裝置 沒訊號 會不給控制
Odinson Thor 2017-01-04 21:35:52
Z軸極限開關有問題
廖新弘 2017-01-04 21:39:43
Z min是噴頭的光學開關代號,Z max才是Z軸光學開關
MoMo Yang 2017-01-04 23:07:44
你是2.0對吧 如果是的話 要改設定, 預設是給2.5ex用的
Simon Fang 2017-01-05 00:40:12
我剛剛用依照上電檢測用pronterface測試了一下~應該是我光學微動哪邊有問題,但是理論上內部的線應該是沒問題,插頭也沒問題,早上都還可以校正,晚上東西印完要在印才秀斗的....所以我在想可能是光學開關掛了....可是光學開關會這麼容易掛嗎?@@我真是不解!只好問客服了~謝謝大家
阿童 2017-01-05 20:02:54
update 一下:本 case 已經有跟 support 聯絡了~
Wei-Chun Chang 2017-01-07 16:20:02
我也遇到一樣的問題..但是我是2.0升級雙噴頭,後來查到的問題是E0馬達在接主機板的連接頭,顏色順序錯誤,結果導致出現跟你一樣的畫面!!兩顆出料馬達轉的方向是相反,所以接主機板的排線順序是不一樣的,但是為何會出現"Z min error"..??
MoMo Yang 2017-01-07 16:24:25
2.0 升級, 那你有沒有去修改韌體的設定(預設是給2.5ex)
Simon Fang 2017-01-08 22:25:26
經過一陣亂插~z-max / z-min 交互測試,並各地方用三用電表量量看有沒有短路,發現都沒有短路之後,神奇的再用軟體測試一遍,居然正常了~哪招哪招哪招哪招....但經過這次完全習得使用pronterface軟體與除錯,算是一種成長...
James Lin 2017-01-09 00:06:49
我今天更新ATOM FW, 但我是2.0硬體還未升級,若選錯Version會顯示這個訊息喔 我正確要選2.0,Default 2.5EX
原文網址 Mesak Chuang 2017-01-04 18:02:05
請問一下 H03 跟 J05 兩條線插入的 Port 都是一樣的,是不是往旁邊插就好了? 還有熱床是兩條 紅線(一U一O),然後一組紅黑線,說明書是不是也是誤勘?
チェン 幸せな 2017-01-04 18:13:26
J05插中間就可以 熱床黑紅線就是說明書所指的黑線.
阿童 2017-01-04 18:21:39
不好意思 這個部分我們有發e-mail勘誤了 可能沒有傳達的很確實 …… 查看更多
黃大丙 2017-01-05 03:04:27
請問我從來沒有收到email機器就寄來了,也沒收到"e-mail勘誤",這樣是正常的嗎?
原文網址 Yves Hsu 2017-01-04 17:59:35
請問用 Cura 15 如何像官網 example, 在列印前先進料 E1 再進料 E0, 另外換色時要退多長要如何設? 直接改 gcode ?
黃俊傑 2017-01-04 19:00:40
這個阿!
Yves Hsu 2017-01-04 20:06:52
那ㄧ開始的 E1/E0 進料要如何設?
原文網址 Wangta Liu 2017-01-04 17:04:18
請問2個2.5EX問題: 1. E部分裡的移動平台電線組,你們是把熱縮管去掉理出線來接快接頭嗎? (熱縮膜包住了,另一端沒標示) 2. 噴頭限位開關的25mm螺絲要怎麼調整? (不知道要鎖多少進去)
Bless Ma 2017-01-04 17:45:10
1. 電線顏色可以分辨 2. 最後校正的時候再調
原文網址 Marco Lai 2017-01-04 12:11:55
各位大大,最近小弟正嘗試列印 ATOM 的軟料,但往往都出現一個問題;擠料輪會有附圖的情況產生(示意,小弟先清除了,怕被擠壞),列印速度20mm/s,溫度215,回抽5mm,回抽速度30mm/s;懇請有經驗的大大解惑!
Bless Ma 2017-01-04 12:17:48
擠出是列印到一半才被擠出 還是根本進不了料? 如果是後者 鐵氟龍管的毛邊清乾淨一點,讓入料順暢
Marco Lai 2017-01-04 12:20:46
開始列印後(不一定到否一個層高),才被擠出來。
Bless Ma 2017-01-04 12:21:37
溫度再高一點試試看
Bless Ma 2017-01-04 12:23:33
也可以用手推料到Y型管試試看有沒有明顯阻力 因為進料的壓力比這裡還要高,才會從這裡被擠出
Stanley Chen 2017-01-04 12:25:35
就是近料快過出料所以就再擠出機那邊糾結了XD 剛剛Tag你一篇范大的參數設定可以參考 把速度調慢擠出量減少然後回抽回抹調很低應該比較容易成功~
Bless Ma 2017-01-04 12:26:23
20mm其實已經夠慢了... 我另一台改過的可以用40mm列印軟料
Jared Lin 2017-01-04 12:51:58
阿騰 擠出輪對面那顆 不是用培琳? 而是一般的螺絲嗎@@?
Bless Ma 2017-01-04 13:02:42
Jared Lin 2.5是培林喔,之前的我不知道
Stanley Chen 2017-01-04 13:03:57
之前的也是培林啊~
Marco Lai 2017-01-04 13:33:28
那邊有培林,只是拍照的角度問題,不好意思沒拍好~!!
Jared Lin 2017-01-04 13:46:30
喔喔 原來是線整個彈出來 ... 我誤會了 趴謝趴謝
Jared Lin 2017-01-04 13:48:39
Marco Lai我會建議先用LCD將噴頭加熱 然後用LCD控制E進料 直到軟料可以被擠出來 接下來調整溫度, 看哪種溫度擠出來軟料比較順 如果溫度太低表面粗糙且容易發生捲線 如果溫度太高表面容易有氣泡 不好看~
Bless Ma 2017-01-04 14:01:55
不愧是大神,這樣測試果然又快又簡單
Marco Lai 2017-01-04 14:10:06
感謝!我先試試看過火溫度在哪邊,然後再看看結晶低點溫度
Kevin Chen 2017-01-04 19:45:50
溫度可以再高一點,如果要高速列印,230度是個蠻好的選擇~
Marco Lai 2017-01-04 23:04:39
感謝
原文網址 洪瑞宏 2017-01-04 11:05:50
請問要怎麼去控制列印成品的尺寸精度,成品是躺平列印(圖1) (圖2)尺寸原本設定是13mm,印出成品13.4左右,請問要從哪裡去修正(XY方向尺寸都大0.4左右) 層厚0.2 壁厚0.8 速度45 溫度185 熱床70 無支撐
黃俊傑 2017-01-04 11:10:37
先印方形的校正試試看,你這檔案 有可能是室溫收縮問題 https://atom3dp.squarespace.com/advanced....../......
廖新弘 2017-01-04 11:38:07
鋁擠型有間隙也會造成尺寸誤差
討論主題
全不選 主題相關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