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看得懂這個嗎?
利用球頭鎖住上方那個金屬塊,連杆兩端各一個,
然後用彈簧(或圖中的土砲橡皮筋)鉤住預防被撞掉。
原始的想法是
李派克
那個,
不過 ATOM 的滑車是金屬的施工有點難度。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
Io HonGwal
2016-01-26 22:17:58
李派克
2016-01-26 22:18:22
王家豪
2016-01-26 22:22:36
李派克
2016-01-26 22:23:03
Bise Chen
2016-01-26 22:24:21
不用上三百...我昨天測試印一個簡單的,翹起就撞掉了~
李派克
2016-01-26 22:25:53
Bise Chen
2016-01-26 22:25:57
你的好想法,不過這個金屬片還真的要想辦法一堆人做才有...
(我只會畫3D,製造別找我,因為我沒有門路...)
Io HonGwal
2016-01-26 22:26:52
李派克
2016-01-26 22:26:55
Bise Chen
2016-01-26 22:26:55
用彈簧我怕會刮碳纖維....
因為彈來彈去的,遲早會把碳纖棒刮花
Io HonGwal
2016-01-26 22:27:22
李派克
2016-01-26 22:27:25
李派克
2016-01-26 22:28:19
王家豪
2016-01-26 22:28:37
李派克
2016-01-26 22:29:25
Io HonGwal
2016-01-26 22:29:27
Bise Chen
2016-01-26 22:29:35
這個受力強弱應該沒有影響的喔~
只是防止撞飛而已。
李派克
2016-01-26 22:30:03
Bise Chen
2016-01-26 22:33:35
李派克
2016-01-26 22:33:47
李派克
2016-01-26 22:34:30
Bise Chen
2016-01-26 22:35:34
李派克
2016-01-26 22:37:12
OH...atom外表作太完美了~~多一個洞都多餘
李派克
2016-01-26 22:37:36
Bise Chen
2016-01-26 22:37:59
Bise Chen
2016-01-26 22:38:39
Io HonGwal
2016-01-26 22:39:28
在這個位置加個東西
李派克
2016-01-26 22:39:30
Bise Chen
2016-01-26 22:40:25
Io HonGwal
2016-01-26 22:40:55
Io HonGwal
2016-01-26 22:41:31
李派克
2016-01-26 22:41:52
Mark Chen
2016-01-26 22:43:01
Bise Chen
2016-01-26 22:43:02
Io HonGwal
2016-01-26 22:43:03
Bise Chen
2016-01-26 22:45:53
Io HonGwal
2016-01-26 22:46:23
Charlie Ting
2016-01-27 00:54:10
Wei-Shiang Lin
2016-01-27 01:30:31
這個我試過,去五金行量販店,買三條長彈簧,用束線綁穿過彈簧耳多,圓圈孔,束線在繞過兩個圓球柱,第二邊一樣作法。做三次,就把印列頭座,緊緊拉著滑塊。不過圓球頭要上黃油增加潤滑。
Bise Chen
2016-01-27 19:09:22
好慘,又掉了。
Bise Chen
2016-01-27 19:09:52
連玻璃都刮到了…
Charlie Ting
2016-01-27 19:10:20
Io HonGwal
2016-01-27 19:10:47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6-01-27 19:44:31
李派克
2016-01-27 20:04:07
Bise Chen
2016-01-27 20:42:48
我也還在狐疑中…XD
不過不像組裝問題,因為同一個檔案死在同一個地方兩次…
Bise Chen
2016-01-27 20:49:38
這個玩意我連兩天用了三套切片kisdlicer\Cura\CragtWare,印了快六個,都是在測試支撐的差異,
最後再用Cura去測試就死了,重開機歸位後重貼膠帶,再印也死在同一個地方,可能檔案有問題?
李派克
2016-01-27 21:20:49
李派克
2016-01-27 21:24:50
你這個情形加一百條橡皮筋應該都沒效...橡皮筋的作用是拉住EFFECTOR,讓他在磁鐵快脫離時可以拉一把,慢慢印橡皮筋的效果有限,或是在些微的翹曲可以硬是把不平的印件梢融後硬壓過去,相反的,你這個干涉情形加了『不讓球頭脫離』的機構,傷害更大的是你的玻璃~
Io HonGwal
2016-01-27 21:25:18
李派克
2016-01-27 21:26:30
要馬是桿子或是球頭有一個出問題,要馬就是自動調平有出問題,
Bise Chen
2016-01-27 21:28:16
這個轉90度還沒試過,
不過因為切片層的緣故,
印這個眼鏡框會很容易折斷。
Bise Chen
2016-01-27 21:28:59
李派克
2016-01-27 21:30:04
沒用g29的話應該是最基本的調平沒作好吧...看你印的那一圈好像粗細很不均勻阿~
Io HonGwal
2016-01-27 21:30:54
Bise Chen
2016-01-27 21:31:20
我也發現這個問題,不過因為上次做自動校正也不過兩個禮拜前,
我這幾天會再校正一次~
Io HonGwal
2016-01-27 21:31:55
8bit板 不是每次都要做g29的嗎 還是我太out了
李派克
2016-01-27 21:32:49
Bise Chen
2016-01-27 21:32:51
Bise Chen
2016-01-27 21:33:37
Io HonGwal
2016-01-27 21:33:54
Bise Chen
2016-01-27 21:34:42
....直接跳過16bit...?
(32bit 是啥?換我 Out了....)
李派克
2016-01-27 21:34:51
oh...g29是一種很要命的工具程式...能不用就不用,清掉你記憶裡的g29 好好的平面調平才是王道
Bise Chen
2016-01-27 21:35:36
我哪一台土砲機,不管怎麼調都同一個地方印出來比較淺....@@
Robin Hsu
2016-01-27 21:35:39
李派克
2016-01-27 21:35:42
李派克
2016-01-27 21:36:04
李派克
2016-01-27 21:42:34
我覺得,先朝G29方向看看,如果不是G29的記憶造成的,就是六根有一根的桿子出問題(包含球頭),我有一次撞機是因為一根桿子不小心吸到了一個彈性華司,找好久...
李派克
2016-01-27 21:43:33
總之,你的機器應該徹底檢查一下,這個橡皮筋也無解。
Bise Chen
2016-01-27 21:43:57
Bise Chen
2016-01-27 21:44:33
不過又要開始忙了...@@
這件事會放著幾天...XD
Bise Chen
2016-01-27 21:45:07
李派克
2016-01-27 21:45:10
Bise Chen
2016-01-27 21:47:37
李派克
2016-01-27 21:47:50
好阿~最好是gCODE,幫你證明一下cura是無辜的
Bise Chen
2016-01-27 21:49:18
最後一次的GCODE 是 CURA切片的~
因為目前都還只是測試,所以印過的GCODE就刪了<
Robin Hsu
2016-01-27 21:51:16
你要不要隨便找個測試用的其它檔案 擺在撞車的這個位置印看看 ? .?
----
你一開始防掉桿的問題, 並不防撞車 ~
撞車後不掉桿, 那就和汽車有裝安全氣囊 沒爆開是一樣的吧 @@~
曾俊維
2016-01-27 21:51:57
李派克
2016-01-27 21:52:14
Bise Chen
2016-01-27 21:52:39
李派克
2016-01-27 21:54:44
好啦乖~下次別在這邊把我扯進來,畢竟我沒有atom在這邊不好意思發太多言
Bise Chen
2016-01-27 21:55:41
Robin Hsu
2016-01-27 21:56:09
Bise Chen
因為我想到的是 桿子不掉, 馬達產生的扭力就會繼續推往平台啊, 所以已經在平台撞車了, 又沒掉桿, 平台玻璃就會接受更多壓力 ...
李派克
2016-01-27 21:57:22
Bise Chen
2016-01-27 21:58:36
應該這樣說,如果是有一根杆子脫離了能自動停機那才不會給玻璃施壓。
因為這狀況是掉了一根,然後其他的繼續動作,這樣就刮玻璃了~
李派克
2016-01-27 21:58:50
Charlie Ting
2016-01-27 22:00:22
有沒有檢查過六根桿子的長度, 以及桿子跟球頭的接觸是否每根都一致?
李派克
2016-01-27 22:00:53
Bise Chen
2016-01-27 22:02:22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6-01-27 22:06:58
模型STL檔及GCode檔丟上來看一下。這台經我手的機器,沒理由組裝不良。
Bise Chen
2016-01-27 22:11:45
一直很正常。
前天遇過一次撞車後連印了幾次都OK,
今天也印了好幾次都OK。
謝明昆
2016-01-27 22:29:42
我使用CURA也撞車過.我發現如果外掛程式有開啟PAUSE AT HEIGHT時.去逐層檢查切片.會發現有些路徑跑出列印範圍.可能是引起撞車原因.解決方法
謝明昆
2016-01-27 22:30:23
謝明昆
2016-01-27 22:34:33
2.修改PAUSE AT HEIGHT中數字(縮小)如圖中的②
Bise Chen
2016-01-27 22:36:59
我並沒有使用到這個PAUSE AT HEIGHT 外掛功能喔~
Bise Chen
2016-01-27 22:37:32
謝明昆
2016-01-27 22:38:55
Bise Chen
2016-01-27 22:39:19
Clarence Lee
2016-01-27 23:27:34
謝明昆
pause at height 預設的要改一下座標而已,不然會不適用的關係
謝明昆
2016-01-28 12:45:00
Bise Chen
2016-01-28 22:43:44
反正下班也是閒著就繼續設計,
這個應該就是 Mark Chen 說的方式了..^^
彈簧位置上下不同,
是因為上方那一個要避開皮帶,下方那個要避開風扇螺絲...@@
因為這幾天沒空印,所以不用問我測試結果如何...XD
但若需要檔案我很樂意提供..^^
Mark Chen
2016-01-28 22:47:45
Robin Hsu
2016-01-28 23:47:42
李穆
2016-01-29 00:18:26
Bise Chen
2016-01-29 08:40:05
廖新弘
2016-01-29 09:22:25
Lawrence Lee
2016-01-29 10:10:44
彈簧和球頭不在同軸心上的時候會產生力距喔...不是很理想. 順便預告一下我們下一代會有全新的球頭設計,同樣是磁鐵關節但是可以荷重十幾公斤沒問題
Bise Chen
2016-01-29 12:43:25
Bise Chen
2016-01-29 12:54:08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6-01-29 14:51:22
Bise Chen
2016-01-29 20:38:12
剛剛放上去了喔~
最近實在太忙了沒空印出來實際使用...@@
李穆
2016-01-30 16:19:25
李穆
2016-01-30 16:22:33
Bise Chen
2016-01-30 17:19:15
這個是我上一次貼接近完美的膠帶刮玻璃後又重貼的膠帶…^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