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大同轉型雲服務廠商來看台灣智慧家電發展困境與機會
「張忠棋分享,大同畢竟是製造業起家,一開始也只懂得拼裝硬體,單純地把IoT、WIFI模組放進家電中,背後的系統與APP都只能靠外包廠商,嘗試過與系統商合作,但在設計研發、生產與銷售上都「卡卡」,諸多限制。所以,大同選擇重新訓練內部人員寫系統與APP程式,成功把主導權拿回來。「最大的好處是,現在能夠靈活串聯硬體跟系統,不斷提升IoT應用面的無限可能」張忠棋點出大同將來的優勢。」
大同這麼做是對的,對家電廠轉型智慧家電來說有三個至關重要的核心要把握住:
第一是家電本身的智慧化,這得家電廠自己研發設計無人可幫忙。
第二就是與其他家電品牌或智慧家庭系統互聯互通。
第三則是必須牢牢掌握著產品狀況數據與用戶使用數據,做為提升售後服務品質、改進產品設計、了解用戶使用行為的依據。
所以家電廠必須走向公有雲,「大同雲」就是一個很好的範例,雲以下由家電公司負責,雲以外由物聯網公司負責,做好分工,做出最好的用戶體驗,才能有機會轉型成功。
總結來說,智慧家電肯定是智慧家庭走入主流市場的一個重要基石,這部分不解決將難以跨越鴻溝進入主流,但危機就是轉機,不是嗎?
有關智慧家電我曾經專文探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如下:
智慧家電會是智慧家庭進入主流市場的推力嗎?
http://bit.ly/2uKeObW
---
www.smarthomehub.tw
智慧家庭實驗室
周郁文
2019-04-04 10:55:27
AI是增加產品競爭力、進而增加市佔率。而非是為了創造利潤。若是搞不清狀況、肯定賠錢第一。別太往學術方向發展、好好學習下小米。若價格超過小米、那就建議別做了。
邱永明
2019-04-04 11:40:11
贊成
周郁文
的觀點,重點還是產品本身的所提供的價值與競爭力。為了上雲而上雲,現實中有誰的冰箱因為上雲而得到更多好處? 那延長線要不要也上雲? 又為何延長線不上雲 而冰箱要上雲?
林祐祺
2019-04-04 11:47:00
周郁文
2019-04-04 12:02:17
雲端服務在(未來)肯定是趨勢、但前提是自己產品要先站住市場。大同家電是否靠雲端增加競爭力還是靠產品功能、就看他們到底了解沒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華映已經被玩死了、現在看本業想怎麼搞了、別又是為了炒作股票搞的議題。 唉。可憐的台灣股民
周郁文
2019-04-04 12:18:33
掌握數據確實重要。前提是必須有市佔率。問問有些新品牌的新產品根本沒有數據庫為何也能成為熱銷產品呢? 別被數字影響。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才是重點。
Richard Chen
2019-04-04 19:10:55
大同要先拔掉高層才有救, 做甚麼AI也只是掙扎罷了
Sun Color
2019-04-05 08:03:17
No.no.no....創新的產品在那裡??不是加iot就這樣
賴主信
2019-04-06 1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