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SPLAY 3D 建模
  • #maker+t=market
  • 3D列印服務
  • 1
  • 2
  • 3

MakerPRO社群論壇-交流、分享、協作 造訪社團

原文網址 顏伯勳
2019-03-24 21:07:11

哈囉,各位Maker朋友大家好!
.
我們是6位18歲的學生,至今已花了近三年在打造這顆多自由度的"球型馬達",我們的核心技術在於應用MCU去控制正多面體線圈上的電流,以正確控制轉子旋轉! 歡迎大家與我們交流相關技術!
.
今年三月,我們在勞動部的百萬創客競賽人氣獎中,有個票選活動想邀大家一起集氣 (我們是4號哦) ! 得獎獎金將協助我們繼續把這項技術做好,讓球型馬達從實驗室走入你我的生活!
.
投票網站: https://million.vmaker.tw/vote/topic/34
(用FB或Google帳號就能開啟,即日起至3/29每天都可以投票哦)
.
謝謝大家的支持!

歐敏銓
2019-03-25 23:13:42

恭禧,穩居第一,週六會去看頒獎~~

Hsing Yi Wu
2019-03-25 23:51:43

這很酷耶

黃繼德
2019-03-26 14:19:12

扭力可能是問題,要做在車輛的話,避震也會是個問題。

黃繼德
2019-03-26 14:20:45

如果不是步進方式控制的話,那即使扭力夠高,也無法應用在機械手臂。

WU Kevin
2019-03-26 22:50:13

機械手臂 沒有人用步進吧~都是用光盤在定位


原文網址 James Chou
2019-03-24 10:27:41

期待我的NVIDIA Jetson nano快快到來
?

NVIDIA官網Jetson nano的快速上手比以往歷代的Jetson都要親民,對於nano銷售對象很明顯是要搶攻以往Raspberry Pi 的Maker市場:

https://youtu.be/Uvu6NNOvhg4

這是開源機器人俱樂部版主大大在GTC結束之後,最熱騰騰的彙整簡介,應該是發文時間為止以中文介紹中最完整的:
https://youtu.be/JxnctIMZQ8I

# Jetson # NVIDIA


原文網址 林祐祺
2019-03-24 07:52:56

# 語音交互是不可逆的趨勢
# 智慧音箱只是目前最好用的一個載體
# 很想知道對岸那幾家來比的話成績如何

由科技部主辦,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執行的首屆「科技大擂台 與AI對話」決賽活動今天舉行,以擂台賽方式設定重大挑戰課題,帶動全民親近AI,並建立可供國內產學研學習訓練用的數據庫。

結果由台灣大學電資學院師生(hungyilee)獲得第1名,華碩電腦達文西實驗室(intellection)為第2名;因成績未達新台幣2000萬元獎金發放的標準,第1名與第2名將分別獲得150萬元與50萬元的特別獎獎金。

第3名中央研究院詞庫小組(weiyunma)在1000題選擇題中,相較第2名團隊僅多錯3題;而同樣來自中央研究院的The MUG團隊,簡答題正確性居決賽團隊之冠,科技部次長許有進現場宣布分別頒發15萬元及5萬元獎金以茲鼓勵。

---
www.smarthomehub.tw 智慧家庭實驗室


原文網址 Jack Omnixri
2019-03-24 06:17:48

本來以為在樹莓派P3+上安裝OpenCV4.0加上QT5可以輕輕鬆鬆,沒想到又是一埸苦難,好不容易搞定開發環境,可以開心寫程式了。為了讓大家能一次上手,所以我把這次填坑心得分享給大家,完整內容請參考下列網址。

莊志偉
2019-03-24 15:10:45

謝謝分享...

歐敏銓
2019-03-25 23:15:12


原文網址 林祐祺
2019-03-23 21:43:55

# 雙B導入語音助理
# 車子是家裡的第N個場景開始發酵

文中提到,「獨自一個人開車雖然有很多樂趣,卻存在著疲憊與恍神的風險,當駕駛者累了的時候,只需說出我想休息,或是我很疲憊的話,車輛就會自動進入放鬆模式或是舒活模式。」

車 = 家的第N+1個房間,因此把家裡的應用場景延伸到車上是理所當然的。

高科技產業,尤其是互聯網行業這些龍頭,不論是中國的 BAT 或者美國的 Google / Amazon / Apple,都對車聯網情有獨鍾。

一個是車聯網目前的用戶體驗其實相當差,用戶在駕駛和乘坐汽車時,車內娛樂、裝置智慧控制、繳費、保養維修、導航、停車等等,用戶體驗其實都不是太好,而在智慧音箱興起之後,車內這個”沒有手”的環境實在太適合智慧音箱的存在,這確實讓中美的互聯網大廠都各自覺得相當有機會。

再加上高科技大公司都業績成長的巨大壓力,因此押注在市場潛力巨大的車聯網,就成為理所當然的事情。

在中國的車聯網市場之中,阿里巴巴走的路跟百度不一樣,百度奔向自駕車,阿里則是把車內智慧生活化,做的是互聯網汽車服務,並且跟家的情境串在一起,提供阿里集團生態鏈的服務與內容。也就是百度做的是車的物聯網,而阿里則是做車的互聯網+。

而在美國的車聯網市場,使用情境也差不多,Amazon Alexa 與 Google Assistant 都各自與不同車廠綁在一起,用戶可以從熟悉的語音助手直接在車上操作功能與連接外界服務。

從2018年初開始,Google 已經在美國地區開放 Android Auto 支援 Google Assistant,已經有超過幾百款的車子,可以用語音助理開啟串流音樂、Google地圖導航等車上的強需求服務,還有遠端鎖車、查知油量剩餘資訊等與車子本身相關的服務。

這邊所顯示的趨勢是車聯網連接邏輯的改變,從過去一直想從手機作業系統移轉打通車子的作業系統,到現在透過應用層的語音助手,串連的服務開始大爆發且可以快速銜接智慧家庭服務,讓車子這個「家庭的第 N+1 個房間」的商機與使用情境串連家庭與個人,商機無限寬廣。

---
www.smarthomehub.tw 智慧家庭實驗室


原文網址 黃信惠
2019-03-23 11:53:50

與各位分享我最新的教學影片~


原文網址 林祐祺
2019-03-23 09:51:46

# 小七無人店要收起來問題出在哪

小七把無人店賣向不好推給人性跟不如自動販賣機,這就有如智慧家庭賣不好,就推給這不是剛需一樣。

來看看7-11無人店 vs Amazon Go差別在哪:

7-11無人店結合 OPENPOINT 會員、iCash 2.0、商品 / 臉部辨識、電子標籤、廣告電子看板、自助鮮食區、掃地機器人來打造無人商店的體驗。

而Amazon Go運用藍牙、攝影機及感測器做精準的即時追蹤監控,最後顧客離開時,位於出口的感應區會在不知不覺中完成所有結帳流程。

亞馬遜數位化了實體世界的購物流程,線上融合線下的全購物過程,找到售價與銷量的交叉點,讓商品與資金快速流動是零售業的關鍵,最後當然可以避免人潮排隊、降低人力需求。

最大的不同在於,亞馬遜做到了買了就走,無人小七買的過程還是蠻卡的,再來就是亞馬遜可做到購買流程數據收集(How),小七無人店只知道顧客買了什麼(What)。

當然我們也不能責怪7-11,因為Amazon Go是真正的黑科技跟重金打造,台灣則是做了很多的POC與講求行銷效果,解決方案未必經的起市場考驗。

---
www.smarthomehub.tw 智慧家庭實驗室

Cruise Chen
2019-03-23 16:34:41

自動販賣機就是無人商店啊

Corey Wong
2019-03-23 17:27:24

寫得好。其實這個店就是行銷手段,沒有任何實質無人達到的價值。反而大潤發做得還比他們好。

James C Wu
2019-03-24 00:26:39

其實如果導入我們NexRetail公司的技術就可以做到How XD

Jack Omnixri
2019-03-24 02:12:16

Xiaoming Yeh
2019-03-24 07:41:49

值得再深思。自動販賣機真的也佔了很重要的比例

ChinChung Lu
2019-03-24 08:43:00

以後的便利商店跟銀行ATM一樣,銀行櫃台只有白天開門營業,但ATM是24小時營業,便利商店結合自動販賣機區才是趨勢!

WenYuan Lee
2019-03-24 09:29:28

進入門檻 太高了...

邱歐吉
2019-03-25 11:46:41

把現在的夾娃娃機全部換成自動販賣機…就變成無人商店了…


原文網址 許峻霖
2019-03-22 22:46:38

各位先進好,小弟去年創業踏入矽膠代工製造的產業,一般工業的客戶都會提供3D圖檔以供評估報價。但常有消費性產品的客戶不僅沒有3D圖檔,連實物樣品都沒有,甚至也沒有2D圖,只有產品構想,這樣我們不僅流失了商機,客戶的產品構想也沒法實現。

請問先進有沒有建議能讓我們把代工製造的服務向前推到產品構想落實,及實體構造確定這二個在打樣階段前的服務,且費用能符合消費性產品客戶(如矽膠瓶套,矽膠表帶)開發遇算不高的情況(因為產品週期短,變化快速),非常謝謝大家。

Yi-fan Hsieh
2019-03-22 23:32:47

代客建模

帕拉提斯
2019-03-23 00:32:23

沒預算又沒想法本來就很難把東西投產…

客戶會跟你說「我想要一棟二樓的房子」,跟「一樓好醜能不能不要蓋?」

郭建治
2019-03-23 00:49:09

代客繪圖建模、代客打樣。投入研發的預算都沒有,你期待她能給你什麼量產貢獻? 還有幫客戶開發繪圖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很容易有爭議,客戶往往腦中想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要你幫他重複修改到你累死,

柯統海
2019-03-23 00:52:59

收設計費在外包啊

吳聯宏
2019-03-23 01:36:09

傳說中的"一條龍服務"
設計(概念)、打樣(原型)、量產(代工) …… 查看更多

Eddie Liao
2019-03-23 01:50:03

如果連2D都拿不出來,
還能期望他做的東西能用? 能賣?
如果這時你再投資源下去, …… 查看更多

Tiger Fang
2019-03-23 06:39:28

許議中
2019-03-23 06:56:58

不僅要知道外形,尺寸,還得知道公差(如果是跟其他部品配合),材料種類,機械性能(如氣密或水密)...

羅逸文
2019-03-23 07:35:28

可以找我們

張宇文
2019-03-23 08:02:51

都可以做,但是時間成本你們自己要先抓好。尤其溝通的時間成本,最後一點是對方是真的要找您合作還是只是來偷想法,要很注意。

謝比利
2019-03-23 08:51:42

如果只有產品構想的話,建議先轉交由設計公司

邱永明
2019-03-23 09:43:24

建議與「一些」設計公司達成策略聯盟,由他們決定要不要接這種客戶的設計案。你就單純做生產就好。說到底連 2D 圖都無法提供的客戶,有很高的機率是不上道的。

一個經驗談就是,我們生產端按照客戶的想法幫他做自主設計。一開始對方表現出很感謝,後來他拿去市場上反應不佳,就說是我們的設計有問題,生產的尾款不付了。就這樣走人了,大家看了也是傻眼。 …… 查看更多


 

討論主題

發文排行榜

回文排行榜

熱門關鍵字